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合集下载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显著发展,学术思想也日趋活跃。

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基础。

《黄帝内经》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其内容包括藏象、经络、病机、诊法、辨证、治则及针灸和汤液治疗等。

它在阐述医学理论的同时,还对当时哲学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诸如阴阳、五行、气、天人关系、形神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它一方面用当代的先进哲学思想为指导,从而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在医学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丰富和提高了哲学理论,把先秦以来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

《黄帝内经》中许多内容已大大超越了当时的世界水平。

在形态学方面,关于人体骨骼、血脉的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和容量等的记载,基本上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如食管与肠的比是1∶35,现代解剖是1∶37,两者非常接近。

在血液循环方面,提出“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的观点,认识到血液在脉管内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素问·举痛论》)的。

对动静脉也有一定的认识。

以上这些认识比英国哈维氏在公元 1628年(明崇祯元年)发现血液循环早一千多年。

《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系秦越人所著,成书于汉之前,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与《黄帝内经》一样;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难经》
《难经》,该书用问答的方式对《内经》的内容做了补充和阐释, 是一部可与《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为扁鹊所著。
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 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
《难经》对诊断学、针灸学的论述也一直被医家所遵循。对历代医 学家理论思维和医理研究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该书在后世被分为《伤 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是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 部专书,为中医辨证论治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 病。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
《伤寒论》:外感病,确立了六经辩证论治的纲领 《金贵要略》:杂病,发展了病因学说
战国,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1.《黄帝内经》-《灵枢》《素问》
现存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
2.扁鹊《难经》 3.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外感病) 《金匮要略》(内伤病)
4.《神农本草经》——为中药理论体系奠定基础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公元前5世纪开始成书。是黄帝与岐伯等医臣之间在 进行的发问、探讨。
基础和方法
• 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 医药知识的积累 • 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 • 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社会变革
老子(道家) 孔子(儒家)
墨子(墨家)
韩非子(法家)
孙子(兵家)
医学知识,整理升华
专 业






医 疗 用 具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中医学发源于中国,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宝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是历代传承并发展创新的原创性医学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医学传播到世界各地,对全人类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防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相交融的综合性医学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学以人—自然(环境)—社会(心理)为医学模式。

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必然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此引起一系列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医学问题,因此,中医学强调“以人为本”,不仅注重人的生物属性,尤为重视人的心理特征和社会属性,主张顺应自然规律,主动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

并且,中医学的研究,注重吸收多学科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学术发展与创新。

现代,中医学原创的理论思维、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学术发展中不断得到传承和创新,现代化与国际化步伐加快,正在为造福于全人类健康作出新的贡献。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思辨模式,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和精神气血津液等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医学理论体系。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到秦汉之际(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社会的变革和学术的百家争鸣,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社会文化基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中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约5000年前的中国古代。

起初,中医学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随着人们对疾病的研究和治疗经验的积累而逐渐形成的。

古代人们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对人体的解剖学和疾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探索。

同时,人们还根据对植物、动物和矿物的研究,总结出了一些药用植物和药物。

中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古代医家和书籍的贡献。

战国时期的孙思邈、张仲景等人都是中医学的杰出代表,他们对古代医药知识进行了总结和整理,并以书籍的形式传承下来。

《黄帝内经》成为了中医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学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和丰富起来。

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来实现的。

古代医家们通过临床实践,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总结出了中医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

他们通过治疗疾病的实践经验发现,人体的健康与阴阳的平衡密切相关,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也会在人体内部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还离不开对病因病机研究的深化。

中医学强调“格致治病”的理念,即治疗疾病需要从病因病机的角度出发,找到病因病机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古代医家通过对疾病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了寒热虚实、气血阴阳失调等概念,形成了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近代,中医学理论体系也经历了一定的变化和发展。

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中西医学的融合成为了当时中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许多中医学家开始学习和吸收西方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将其应用于中医学的研究和实践中。

这使得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善和系统,并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

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包括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诊断学、治疗学等方面。

在基本理论方面,中医学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认为人体内部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是外界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推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推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推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一)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1.中医学: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体系是由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具体的科学规律三个基本知识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

如爱因斯坦所说,理论物理学的完整体系是由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念最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所构成的(《爱因斯坦文集》)。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即科学规律而构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之概述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汉代以后的医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又逐渐充实和完善了这一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战国以降,社会的急剧变革和学术的百家争鸣,为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文化氛围。

此时,古代医家也加速了对人体自身奥秘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力图将医学的经验上升为理论。

他们在吸收了诸子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在医学实践与解剖学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精神等学说,并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创立了六淫致病学说;同时又将古代哲学的气、阴阳、五行诸学说引入医学领域,作为方法论用以阐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于此建立起中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之总述战国至秦汉时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ppt课件

3、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明代.楼英《医学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 清代.吴谦《医宗金鉴》、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温病理论的创立 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戾气说” 清代.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 《临证指南医案》
吴鞠通—“三焦辨证” 《温病条辨》 4、近代和现代(收集整理时期)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 、
疾病的科学。
特点: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学 的思维方法、自然科学为主体、人文社会科学相
交融 (一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二)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的特性 (三)中医学受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四)多学科交叉渗透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4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精气学说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藏象学说
精气血津液神学说
经络学说
(三)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病因
发病
病机
防治原则
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二)辨证论治
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及关系: 病—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邪气抗争而
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 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包括病因、病理演变规 律、临床症状体征等
症—临床症状体征的总称。疾病的外在表现。
被誉为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三 大奇书 之一(另外两部为《易经》与《道德 经》)
《黄帝内经》成编于春秋战国到两 汉期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 论专著。《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 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医药 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内容涉 及医学、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 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 哲学、历史等,《黄帝内经》是第 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一)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1.中医学: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体系是由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具体的科学规律三个基本知识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

如爱因斯坦所说,“理论物理学的完整体系是由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念最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所构成的”(《爱因斯坦文集》)。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即科学规律而构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而孤立地存在与发展。

科学体系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要与社会的其他子系统之间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社会为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充分的必要的条件。

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到秦汉时期。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医疗保健的经验积累和理论总结而形成的。

1.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自然科学是关于物质运动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社会和思维)根本观点的体系。

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必然受着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特别是古代社会,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之时,显得尤为密切:中医学属于古代自然科学范畴,其理论体系始终没有脱离古代自然哲学。

中医学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构建其理论体系。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注意: 黄帝内经的学术地位是奠定了理论的基础,而非理论体系的基础
上限:春秋战国
1成书年代
下限:秦汉时期
2作者:许多医家的共同创造,并非出自一人之手笔这一情形和九章算术 一样.既然内经这本书是许多医家的共同创造,那么为什么要挂上黄帝 这两个字呢 这是因为古代学者认为黄帝为华族的始祖,历代人们都以 自己为黄帝子孙为荣,所以,一切文化制度都要推原到黄帝,各种历史文 献也都挂上黄帝二字以表示正统,有所依据和具有重要价值等意义.
4.明清时期——最后高峰
封建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中医学出现了最后一个高峰.这一时 期的医著,常常带有近代科学思想的萌芽,比如时珍本草纲目中的药物 栽培、标本制作以及实地、实物考证,王清任在解剖的实证科学思想等, 这都是由文化背景中近代资本主义思想萌芽所决定的.
5.近代和现代——异质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绪论
中医药学发展概况
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我们 教材把它分成2个阶段——形成期、发展期.
一形成期——先秦、秦汉时期
先秦、秦汉时期,实际上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期.这一时期,中 医四大经典著作的问世及其世界领先的医学水平,使中国一跃成为当时 无可争议的东方的医学中心当时西方的医学中心是古希腊.中医四大经 典成功地构筑起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P1,从而成为中医学彪炳青 史2000多年的强大依托.
中医学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同步演进规律还告诉我们,文化背景很大程度 地影响着中医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所以,有兴趣的同学,在5年学习 期间,如果能够留意这方面的学习和研究,我们认为这将会是大有可为 的.

中医基础第一讲:绪论(正式)

中医基础第一讲:绪论(正式)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 又称“方书之祖”。
它确立了六经辨证的纲领及包括理法 方药在内的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
扁鹊
扁鹊,姓秦,名越人。 战国时期齐国卢邑(今 山东长清县)人,也有 记载为勃海郡鄚(今河 北任丘鄚州镇)人。被 誉为能“起死回生”的 医家,他的医术被认为 是当时的最高水平。尊 称为“中国医学之祖”。
中医学发展简史
1、基础医学 隋代: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金元四大家: 两晋: 王叔和《脉经》 刘河涧: “寒凉学派” 宋代: 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张子和: “攻下学派” 金元: 金元四大家 李东垣: “补土学派” 明代: 赵献可、张介宾提出命门学说 朱丹溪: “养阴学派” 清代: 王清任著《医林改错》
他曾通过诊脉, 断定昏迷五日的赵简子“非死症”, 两天后赵”
华佗
华佗,字元 化,沛国谯(今安 徽亳县)人,大约 生于公元2世纪初 叶,卒于建安十三 年(公元208年) 以前。东汉杰出的 医学家。精通内、 外、妇、儿、五官、 针灸各科。
华佗医术精湛,技艺高超, 尤其是在外科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就。 他发明的“麻沸散” 。
该书根据药物性能功效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
上药 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
无毒,多属补养类药物,多服久服不伤人。 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 中药 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 无毒有毒,多属补养而兼有攻治疾病的作用的药物, 斟酌其宜。欲过病补虚羸者本中经。 下药 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 多毒,属除寒热、破积聚等攻治疾病的药物居多, 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
与西方麻醉剂相比(美国人莫尔顿用乙醚进行麻醉是 在1848年),华佗发明的麻醉药领先了一千六、七百年。

中医知识: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中医知识: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中医知识: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是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

由于中医学一方面汲取了中国古代深邃的哲学、文化和科学思想,另一方而又是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所以不但具有极其丰富的理论思辩性和创造性,而且临床实用性极强。

即使在现代医学十分发达的今天,中医学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卓越的临床疗效。

近几十年来,中医学的独特优势逐渐被国际医学界所认识,这一古老的传统医学正一步步走向世界。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中医学起源于中国远古时代。

早在原始部落时代,人类就开始了医药知识的初步积累。

如中国古典文献有"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等记载,就是对上古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努力探索医药知识的真实写照。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已经相当深刻,医疗实践经验也已经非常丰富,再加上此时的社会快速进入了一个文明昌盛的时代,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都有显著的发展,学术思想也空前活跃。

因此,把代代相传的医药知识和最新的理论思想结合起来,创造一个崭新的医学理论体系,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的出现,就是这种崭新的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

《黄帝内经》成于战国至秦汉时代,它收集了前人大量的医疗实践资料,运用当时盛行的阴阳、五行等学说,以及天文、地理、生物、气象等各种自然科学知识进行归纳、综合,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和关于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内容,形成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黄帝内经》以后,历代医家对医学理论不断进行充实和提高,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难经》是稍晚于《黄帝内经》问世的另一部重要的古典医籍,它以问答的行文方式,针对《黄帝内经》的某些重要内容进一步进行阐发、论述,对《黄帝内经》的某些不足进行了重要补充,是研究中医学经典理论必不可少的一部医学典籍。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药学发源于先秦之春秋战国,其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其理论的发展则又经历了两晋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以及近代和现代,而每一阶段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则又各有其特点。

(1)形成时间的界定根据历史学界的考据和推断,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最迟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已初步形成。

(2)形成的标志和体系的确定1)形成的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以中医学经典医学文献《黄帝内经》一书的问世为标志。

《黄帝内经》一书,包括《素问》81篇和《灵枢》81篇。

其内容是以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方法,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用以阐释人体内在生命活动的规律性、人体与外在环境(自然界)的统一性。

对人体的解剖形态、脏腑经络、生理病理,以及关于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各方面,都做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阐述2)体系的确立《黄帝内经》问世之后,《难经》的成书,并与《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一起,被历代医家奉为经典之作,并由此而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对后世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难经》成书于汉以前,相传为秦越人所著,全书以问答形式撰述(共81个问答),其内容包括了生理、病理、诊断及治则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并对三焦和命门学说,奇经八脉理论,以及虛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等治疗原则有所创见,尤其在脉诊和针灸治疗等方面有重大发展,从而能补《黄帝内经》之不足,成为当时可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经典医籍,故亦成为中医学理论之基础,并对后世各科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伤寒杂病论》是由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写成的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

其倡导以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等方法,对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进行辨证论治,从而确立了中医临床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和理、法、方、药的运用原则,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该书后经晋代医家王叔和编纂整理成《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

中医基础理论讲稿

中医基础理论讲稿

绪论一、中医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 是中华民族具有独特理论和诊疗方法的传统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科,为专业基础课性质。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一)理论体系的形成1、形成标志《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

2、体系的确立《难经》:阐释并发展《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第一部临床辨证论治专著。

(《伤寒论》)、(《金匮要略》)。

《神农本草经》:第一部中药学专著。

(二)理论体系的发展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针灸学专著。

《脉经》: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病因学专著。

2、宋、金、元时期《小儿药证直诀》:儿科学专著。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下派李杲:补土派朱震亨:滋阴派3、明清时期温病学:温热邪气导致的外感热病理论。

《瘟疫论》:戾气导致外感热病理论。

《医林改错》:重视实践,发展瘀血致病理论。

4、近现代时期中西汇通:主张西学中用。

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指一个事物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组织结构上不可分割。

➢在生理上互相联系。

➢在病理上互相影响。

➢在诊断上要综合分析。

➢在治疗上要整体考虑。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联系(1)季节气候的影响生理:夏季多汗而少尿,冬季少汗而多尿。

病理:冬春季多呼吸道疾病,夏秋季多消化道疾病。

(2)昼夜晨昏的影响生理:白天人体阳气盛,夜晚阳气较衰。

病理:白天病情较轻,夜晚病情较重。

(3)地方区域的影响生理:南方人腠理多疏松,北方人腠理多致密。

病理:地方病,如瘿病(地方性甲状腺肿)。

(二)辨证论治辨证论治,辨别证候,讨论确立治则、治法。

➢证候: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症状:疾病过程中的临床表现。

➢病:疾病总过程的病理概括。

症状与证候的关系: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病与证候的关系: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关系。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
(一)《难经》 《难经》是《黄帝八十﹣难经》的简称。 《难经》有两论。一为别有师承说,一为解疑答难说。《难经》所涉内容十分丰 富,对三焦、命门学说、奇经八脉理论,以及虚则补其母和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 则均有所创见,在脉诊和针灸治疗等方面有重大发展。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
(五)宋代医学理论的发展 1、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在儿科方面有许多创见,提出小儿的生理特点是 “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病理特点是“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其弟子阎孝忠将其理论和经验整理成书,提出了以五脏为纲的儿科辨证方法,开 创了脏腑证治的先河。 2、宋代陈无择在其所著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提出了著名 的“三因学说”,将病因归类为三大类:外感六淫为外因,七情内伤分内因、饮 食饥饿、呼叫伤气、虫兽所伤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
(四)魏晋隋唐时期医学理论发展 1、晋皇普谧著《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晋王叔和继承经 典,结合临证经验,著成了《脉经》,成为中医学第一部脉学专著。2、隋﹣巢元 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因病机与证候学的专著。 3、唐药王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编著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 方》。系统总结了《黄帝内经》以后至唐代初期的医学成就,详细论述了临床各 科疾病的诊治方法以及预防、卫生等方面的内容,代表了盛唐医学的先进水平和 成就。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
(二)《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名医张仲景撰著。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是中医临 床医学发展的基础,成为历代医家辨证论治所遵循之经典。 《伤寒杂病论》后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医籍。《伤寒论》以论述 伤寒为主,确立了六经辨证纲领;《金匮要略》以论述杂病为主,提出了以脏腑 分证为纲辨别杂病的规律和原则。

中医发展简史

中医发展简史

中医发展简史展开全文中医是中国的国粹,它记录了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和理论知识,有着悠久的历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纵观中医发展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和中医理论体系逐渐发展与完善的时期。

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理论体系形成于先秦两汉时期。

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四大经典(《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难经》和《伤寒杂病论》)的出现。

它们成书于战国至两汉时期。

A.《神农本草经》:是中药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相传起源于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神农氏,亦称为炎帝,尝百草多次中毒,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

B.《黄帝内经》: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被称为“医之始祖”,分《灵枢》、《素问》。

其中《素问》基本上是黄帝询问、太医岐伯作答(岐黄论道),以阐述医学理论,因此中国传统医学素称“岐黄”,或谓“岐黄之术”。

C.《难经》:为战国时期扁鹊所著。

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被尊为“医祖”。

他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从“扁鹊见蔡桓公” .这个案例来看,他之所以多次劝说及早治疗,就寓有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思想。

他认为对疾病需要预先采取措施,把疾病消灭在萌芽里,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D.《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张仲景是与华佗同一时期的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伤寒杂病论》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

这部巨著的问世,使我国临床医学和方剂学,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在中医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上自晋、唐、宋、金、元,下迄明清的许多医家,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在各自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研究中,均从不同角度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魏晋隋唐时期:充实和发展临床专科专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反复总结并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养生康复的科学。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元气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特点的中国特有的医学理论体系。

先秦至汉末,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黄帝内经》的问世。

《黄帝内经》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分别奠定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被历代医家奉为"四大经典",由此形成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至汉末,由《素问》《灵枢》两部分构成,集医学论述162篇,具体内容包括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针灸等。

同时,还对阴阳、五行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例如在血液循环方面,提出"心主血脉"的观点,认识到血液在脉管"流行不止,环周不休",比英国哈维在公元1628年发现人体血液循环早1000年以上。

《伤寒杂病论》是第一部中医学辨证论治专著,由东汉末年张仲景著。

全书由《伤寒论》《金匮要略》两部分构成,《伤寒论》系统阐述了外感风寒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等;《金匮要略》系统阐述了内科、妇科等40多种疾病的病因病机、方药等。

《伤寒杂病论》被誉为"方书之祖",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神农本草经》是中医学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大约成书于汉魏。

全书共收载药物365种,对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及服用方法等均有详细论述。

如书中所载黄连治痢、麻黄平喘等均验之有效。

这也是世界药物学上的最早记载。

《难经》据传是由秦越人所著的一部重要医学典籍,成书于汉代。

该书从生理、病理、诊断等方面解释了《黄帝内经》的一些疑难问题,并补充其不足,完善了《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使中医理论有了新的发展。

2.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
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是随着中国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历代医家和人民群众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从不同角度深度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1)魏晋隋唐时期晋代王叔和著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丰富了脉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首次把病脉归纳为浮、洪、滑、数、促、沉、伏、实、微等24种,使脉学系统化、体系化。

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主要包括针灸基础知识和针灸的临床运用等内容,其中对针灸禁忌以及禁穴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记载,极大地发展了经络和针灸治疗的理论和方法。

隋代巢元方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
理以及症候学专著,记载了内、外、妇、儿、骨伤等多科病证,尤其是记载的"拔牙"等外科手术,还开创了我国乃至世界外科史的先河。

唐代孙思邈著的《千金要方》是我国中医学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开创了脏腑分类方剂的先河,提出了"大医精诚"的医德理念,该书还流传至国外,推广了早期的中医学发展。

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是一部综合性医书,记载了历代有关名方,是研究唐以前方剂的重要考察资料。

(2)宋金元时期这一历史时期,中医学涌现出了大量的学术流派,中医学术讨论蔚然成风,促进了中医学理论的极大发展。

宋代陈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认为"医事之要,无出三因""倘识三因,病无余蕴",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

宋代钱乙著的《小儿药证直诀》是一部中医儿科专著,确立了中医儿科的诊疗体系,堪为"幼科之鼻祖"。

《太平圣惠方》载方16834首,《圣济总录》全书共收载药方约2万首,理论与经验相统一,内容极为丰富。

金元时期出现了以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震亨为代表的中医学四大流派,被称为"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著《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等,以火热立论,用药以寒凉为主,被称为寒凉派,其治疗热性病的系列学说,对中医学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对温病学派的形成也有着重要影响;张从正著《儒门事亲》等,认为病由邪生,故治病主要以汗、吐、下三法攻邪祛病,被称为攻下派,其学说为温病学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李东垣著《脾胃论》等,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中医思想,治疗以补益脾胃为主,被称为补土派,其学说对中医脾胃病及其治疗方法有着重要影响;朱震亨著《格致余论》等,提出"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等医学理论,治病多以滋阴降火为主,被称为滋阴派,其学说对明清中医学的发展有深刻影响。

(3)明清时期明代楼英著的《医学纲目》一部宏大的综合性医书,是李时珍编撰医药巨著《本草纲目》的重要参考图书。

明代王肯堂著《六科证治准绳》,在综述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的基础上,还提出"医家十要"等医德规范。

明代朱橚、滕硕、刘醇等编《普济方》,载方61739首,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方剂书籍,临床上可据病查方。

明代张介宾著《景岳全书》,强调人体命门的重要性,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

明代吴有性著《温疫论》,开创了我国传染病学研究,提出"疠气"学说,是传染病学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清代吴谦等编著的《医宗金鉴》是综合性中医医书,为习医者提供了极大方便。

清代叶桂著《温热论》,创建了卫气管血辨证方法和辨舌齿等的诊断方法。

清代吴瑭著《温病条辨》,阐明"三焦辨证"等重要学说,建立起了温病学的完整理论体系。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医学大量传入中国,推动了中西医学体系的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中西医汇通派。

清末唐宗海著《中西汇通医书五种》,认为中医、西医各有长处,提倡中西医学融合发展;朱沛文著《华洋脏象约纂》,主张"中西参照";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主张中西药合用,开中药、西药并用之先河。

(4)近现代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整理和研究历代医学文献的基础上,涌现出了大量的中医学特色专著、教材及相关研究成果。

国家将"中西医并重""实现中医学现代化"纳入宪法,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中医及其理论体系以显著的疗效、独有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诊断方法、系统的理论体系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已经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可以预见,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化,中医学理论必将进一步发扬光大,必将能更好地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福祉做出新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