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反复总结并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养生康复的科学。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元气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特点的中国特有的医学理论体系。
先秦至汉末,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黄帝内经》的问世。《黄帝内经》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分别奠定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被历代医家奉为"四大经典",由此形成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至汉末,由《素问》《灵枢》两部分构成,集医学论述162篇,具体内容包括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针灸等。同时,还对阴阳、五行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例如在血液循环方面,提出"心主血脉"的观点,认识到血液在脉管"流行不止,环周不休",比英国哈维在公元1628年发现人体血液循环早1000年以上。《伤寒杂病论》是第一部中医学辨证论治专著,由东汉末年张仲景著。全书由《伤寒论》《金匮要略》两部分构成,《伤寒论》系统阐述了外感风寒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等;《金匮要略》系统阐述了内科、妇科等40多种疾病的病因病机、方药等。
《伤寒杂病论》被誉为"方书之祖",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神农本草经》是中医学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大约成书于汉魏。全书共收载药物365种,对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及服用方法等均有详细论述。如书中所载黄连治痢、麻黄平喘等均验之有效。这也是世界药物学上的最早记载。《难经》据传是由秦越人所著的一部重要医学典籍,成书于汉代。该书从生理、病理、诊断等方面解释了《黄帝内经》的一些疑难问题,并补充其不足,完善了《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使中医理论有了新的发展。
2.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
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是随着中国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历代医家和人民群众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从不同角度深度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1)魏晋隋唐时期晋代王叔和著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丰富了脉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首次把病脉归纳为浮、洪、滑、数、促、沉、伏、实、微等24种,使脉学系统化、体系化。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主要包括针灸基础知识和针灸的临床运用等内容,其中对针灸禁忌以及禁穴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记载,极大地发展了经络和针灸治疗的理论和方法。隋代巢元方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
理以及症候学专著,记载了内、外、妇、儿、骨伤等多科病证,尤其是记载的"拔牙"等外科手术,还开创了我国乃至世界外科史的先河。唐代孙思邈著的《千金要方》是我国中医学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开创了脏腑分类方剂的先河,提出了"大医精诚"的医德理念,该书还流传至国外,推广了早期的中医学发展。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是一部综合性医书,记载了历代有关名方,是研究唐以前方剂的重要考察资料。
(2)宋金元时期这一历史时期,中医学涌现出了大量的学术流派,中医学术讨论蔚然成风,促进了中医学理论的极大发展。宋代陈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认为"医事之要,无出三因""倘识三因,病无余蕴",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宋代钱乙著的《小儿药证直诀》是一部中医儿科专著,确立了中医儿科的诊疗体系,堪为"幼科之鼻祖"。《太平圣惠方》载方16834首,《圣济总录》全书共收载药方约2万首,理论与经验相统一,内容极为丰富。金元时期出现了以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震亨为代表的中医学四大流派,被称为"金元四大家"。刘完素著《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等,以火热立论,用药以寒凉为主,被称为寒凉派,其治疗热性病的系列学说,对中医学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对温病学派的形成也有着重要影响;张从正著《儒门事亲》等,认为病由邪生,故治病主要以汗、吐、下三法攻邪祛病,被称为攻下派,其学说为温病学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李东垣著《脾胃论》等,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中医思想,治疗以补益脾胃为主,被称为补土派,其学说对中医脾胃病及其治疗方法有着重要影响;朱震亨著《格致余论》等,提出"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等医学理论,治病多以滋阴降火为主,被称为滋阴派,其学说对明清中医学的发展有深刻影响。
(3)明清时期明代楼英著的《医学纲目》一部宏大的综合性医书,是李时珍编撰医药巨著《本草纲目》的重要参考图书。明代王肯堂著《六科证治准绳》,在综述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的基础上,还提出"医家十要"等医德规范。明代朱橚、滕硕、刘醇等编《普济方》,载方61739首,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方剂书籍,临床上可据病查方。明代张介宾著《景岳全书》,强调人体命门的重要性,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明代吴有性著《温疫论》,开创了我国传染病学研究,提出"疠气"学说,是传染病学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清代吴谦等编著的《医宗金鉴》是综合性中医医书,为习医者提供了极大方便。清代叶桂著《温热论》,创建了卫气管血辨证方法和辨舌齿等的诊断方法。清代吴瑭著《温病条辨》,阐明"三焦辨证"等重要学说,建立起了温病学的完整理论体系。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医学大量传入中国,推动了中西医学体系的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中西医汇通派。清末唐宗海著《中西汇通医书五种》,认为中医、西医各有长处,提倡中西医学融合发展;朱沛文著《华洋脏象约纂》,主张"中西参照";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主张中西药合用,开中药、西药并用之先河。
(4)近现代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整理和研究历代医学文献的基础上,涌现出了大量的中医学特色专著、教材及相关研究成果。国家将"中西医并重""实现中医学现代化"纳入宪法,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中医及其理论体系以显著的疗效、独有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诊断方法、系统的理论体系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已经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可以预见,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化,中医学理论必将进一步发扬光大,必将能更好地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福祉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