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病人的麻醉

合集下载

冠心病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

冠心病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
中心T>35.5°。 术后疼痛,寒战,低血容量极为常见,严重影响心肌
氧供需平衡需对症对因及时处理。
心肌缺血的治疗
心肌缺血的预防重于治疗 心肌缺血由血流动力学因素引起,首先提升心肌灌注
压,减慢心率 心肌缺血由冠脉痉挛或动脉桥痉挛所致,首选药物是
钙通道阻滞药 硝酸甘油可有效地治疗心肌缺血,但对心肌缺血无预
β—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选择原则
心功能良好,可给较大剂量β—阻滞药和钙通 道阻滞药
术前心功能差、高度依赖交感张力维持心排血 量的病人,β—阻滞药和钙通道阻滞药可促发 严重的心力衰竭
(心脏扩大、合并室壁瘤、LVEF低、不能耐受心率减 慢的病人)
术中麻醉处理原则
加强监测 诱导力求平顺 保证满意的通气 维护心血管功能相对稳定 维持接近正常的血容量 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与麻醉方法 调控围术期氧供氧需的相关因素
冠心病病人循环管理原则
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 避免加重心肌缺血
心肌氧供/耗的影响因素
心肌缺血
心肌氧供减少
冠脉血流减少
心动过速 舒张压过低 前负荷增加 低碳酸血症
血液携氧量减少
贫血 低碳酸血症 2, 3DPG减少
冠状动脉痉挛
心肌氧耗增加
心脏前负荷增加
心动过速 心肌收缩力增强 心室壁张力增加 心脏后负荷增加
缺血性心脏病
Scr>2mg/dL 脑血管疾病
高危手术
6个独立的 危险因素
充血性心力衰竭
术前应用胰岛素 治疗糖尿病
Lee TH, et al. Derivation and prospective validation of a simple index for prediction of cardiac risk of major noncardiac surgery. Circulation 1999;100:1043–9.

冠心病人术前评估和麻醉处理

冠心病人术前评估和麻醉处理

心梗后外科手术相对禁忌证:心脏储备功能降低
1. 体能储备受损 2. 运动心电图显示ST段压低≥ 2 mm 3. 运动试验达最大运动量时血压降低 4. DTS检查存在可逆性充盈缺损
20世纪90年代初确定MI后外科手术的时机
1. 普通择期外科手术延迟至MI后6个月进行 2. 急诊手术危及生命,必须进行。术中应全面监
2. 评估心脏病变的严重性,判断心脏病情是否稳定(依据 体能状况和近期心血管治疗情况)
3. 确定伴随的疾病。如: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呼吸系 统病变和肾功能不全等
病史、体检和ECG对确定或排除CAD的效能有限
1. 75%缺血意外和20 ~ 30%心梗为“Silent” 2. 所有心梗中30 ~ 90%无前驱症状 3. 有报告广泛心梗病人可有半数为“Silent” 4. 25 ~ 50% CAD病人的12导联心电图可正常 5. 另有20 ~ 50%病人因LBBB、W-P-W或LVH而ECG无法
常规心电图检查(12导联)
多数冠心病病人会出现心电图改变 但至少有15%的病人没有任何心电图表现 常见的心电图表现
心律紊乱:各种早搏、传导异常和房颤等 ST-T改变 左心室肥大
常规心电图检查的价值
价值
作为术前进一步心脏检查的依据 术前心电图改变可以指导术前治疗 作为术中和术后心电图改变的对照和比较,有利于及
运动心电图检查
通过运动激发心肌缺血 阳性者有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或出现心肌缺血,为
左心功能减退的症状 运动中血压下降常预示全心缺血,心功能减退 在较低的心脏负荷就出现阳性症状者常预示有心
脏并发症的高度危险
运动心电图的价值
敏感性为 81% 特异性为 67% 阳性可诊断为冠心病,但阴性不能完全排除冠心

冠心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

冠心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
Î 是否能够改变治疗方案
目前尚无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证明应激超声心动图能够改 变原有的治疗方案
Î 利弊权衡结果是否利大于弊
不佳。阳性结果者一般都会继续做冠状动脉造影,既增加 花费,还不必要的拖延手术时间
J Am Coll Cardiol 2007;50;159–241.
多巴酚丁胺应激超声心动图的价值
Beta 受体阻滞剂 他汀类药物 Alpha-2 激动剂 钙拮抗剂 抗高血压
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风险因素
高危或中危的外科手术 缺血性心脏病病史 代偿性心衰或既往有心衰病史 脑血管疾病病史 糖尿病 肾功能不全(根据Revised Cardiac Risk Index定义为术前血肌酐 > 2
Î 利弊权衡结果是否利大于弊
不佳。阳性结果者一般都会继续做冠状动脉造影,既增加 花费,还不必要的拖延手术时间
J Am Coll Cardiol 2007;50;159–241.
Bayes’ Theorem(贝叶斯定理)
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 > 10, 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 < 0.2
mg/dL)
Class 1, Benefit >>> Risk; Calss 2A, Benefit >> Risk
Class 2B, Benefit ≥ Risk; Class 3, Risk > Benefit
1. 利用连续和动态心电图记录发现静止缺血、心 律紊乱和心率变化
2. Raby 等人研究
Î 176名血管外科病人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32例出 现静止缺血,其中12例 (12/32) 术后出现心脏并发 症

冠心病病人的麻醉管理ppt课件

冠心病病人的麻醉管理ppt课件

术前曾用过β-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的CHD患 者,麻醉手术前应继续服药,最好改用短效、速 效制剂
抗高血压药物用至术晨 洋地黄类:主要用来控制心衰或快速型房颤,应
了解用药时间、剂量及治疗反应
冠心病病人的麻醉管理 PPT抗凝药:CHD患者常用阿司匹林等抑制血小板凝
术中检测血气正常,血糖21.9mmol/L,血钾3.9mmol/L, 给予胰岛素8u/h泵注,0.3%KCL滴注
冠心病病人的麻醉管理 PPT课件
38
病例介绍-术后处理
手术历时1小时,手术室中输液600mL,尿量 150mL,术毕带管,带所有输注药物持续输注并 监测下送入ICU,途中生命体征平稳。
患者,男,76岁,B058139,以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入 院,经内科抗感染、抗心衰治疗10天肺部症状明显好转时 并发斜疝嵌顿
术前诊断
1,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心功能Ⅳ级; 2,肺部感染; 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4,Ⅱ型糖尿病; 5,左侧腹股沟嵌顿疝”。 拟急诊行“左侧腹股沟嵌顿疝探查修补术”
冠心病病人的麻醉管理 PPT课件
37
病例介绍-麻醉处理
插管后急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期间发生2次心率突降, 经给予麻黄碱处理后好转,中心通路开放后即给予多巴胺 5ug/kg/min,硝酸甘油0.2ug/kg/min持续泵注,异氟醚 0.2-0.5%吸入维持麻醉,手术过程中HR70-80次/分, BP150-160/80-90mmHg,SPO2100%,ETCO23235mmHg, CVP13cmH2O,
ICU继续以多巴胺、硝酸甘油维持心功能及循环 平稳并呼吸机支持治疗
术后第二天拔除气管导管,当日转回病房,恢复 良好
冠心病病人的麻醉管理 PPT课件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ppt课件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ppt课件

4METs
10METs
参加剧烈体育活动,如游泳、打单网球、足球、篮球、 滑雪
LOGO
(三)心脏功能的评估
不能进行大于4个代谢当量的活动,表明心脏功能较差。 增加围术期心脏并发症的临床危险因素分级(ACC/AHA,2002年)
高危因素
1. 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综 合征 2. 急性(<1周)或近期 (<1个月)心肌梗死) 3. 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4. 有临床意义的心律失 常 5. 严重瓣膜疾病
LOGO
3. 心肌氧供需失衡
影响心肌氧供需的因素
心肌氧供降低
1. 冠脉血流量降低 心动过速 舒张压过低 前负荷增加 低碳酸血症 冠脉痉挛 2. 血液氧含量降低 贫血 低氧血症 2、3-DPG降低
心肌氧需增加
1. 心动过速 2. 心肌壁张力增加 前负荷增加 后负荷增加 3. 心肌收缩力增加
LOGO
二、CHD术前心脏风险的评价方法
(1)控制心率 冠心病病人心率×收缩压的乘积>12,000时,易发生心 绞痛 控制HR<70bpm,避免插管时心率增快。 可用维库溴铵、卡肌宁,避免使用泮库溴铵、氯胺酮
LOGO
2014 ACC/AHA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 期心血管的评估和管理指南
LOGO
指南对治疗的建议以国际通用方式表示
无创性检查 高危因素
低危因素
根据检查及治疗结果决定: 考虑冠脉造影 取消手术或推迟手术
冠脉搭桥后手术
在加强监护下手术
LOGO
三、术前检查和监测
(一)心电图 标准: 1. ST段升高或降低1.0mm 2. 在无Q波的导联,ST段升高>1.5mm 3. T波低平或倒置
LOGO

(整理)冠心病病人的麻醉

(整理)冠心病病人的麻醉

(整理)冠心病病人的麻醉冠心病病人的麻醉1.简介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疾病。

对于冠心病病人进行麻醉时,需要考虑病人的心血管状态和手术的性质,以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

本文将详细讨论冠心病病人的麻醉流程和注意事项。

2.特殊评估2.1 心血管评估对冠心病病人进行心血管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心电图、心肌酶谱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测方法。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病人的心血管状态,有助于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2.2 术前准备在对冠心病病人进行麻醉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术前准备工作。

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心功能评估等。

特别要注意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低血压等。

3.麻醉方法选择3.1 局麻醉局麻醉是指将麻醉药物直接注射到神经组织或松果体附近,以达到局部麻醉的目的。

对于冠心病病人,局麻醉可以减少全身麻醉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麻醉方法。

3.2 全麻醉全麻醉是指通过静脉输注麻醉药物和气管插管等方式,使病人完全失去意识和对疼痛的感知。

全麻醉适用于需要进行复杂手术或对局麻醉达不到理想效果的情况。

4.麻醉药物选择4.1 镇静药镇静药通常用于冠心病病人的麻醉过程中,以减少病人的焦虑和恐惧感,提高手术过程的舒适度。

4.2 麻醉诱导药麻醉诱导药用于将病人迅速诱导到麻醉状态,使其失去意识和对疼痛的感知。

常用的麻醉诱导药包括丙泊酚、咪达唑仑等。

4.3 麻醉维持药麻醉维持药用于维持病人的麻醉状态和对疼痛的抑制。

常用的麻醉维持药包括异戊巴比妥钠、芬太尼等。

5.注意事项5.1 血压和心率监测在冠心病病人的麻醉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血压和心率变化。

及时发现和处理血压和心率异常是避免麻醉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5.2 体位调整正确的体位对冠心病病人的麻醉过程非常重要。

合理的体位可以减轻心血管负荷,降低心脏工作量。

6.麻醉结束和复苏6.1 麻醉结束按照手术结束的要求,逐步停药,停止麻醉,使病人从麻醉状态中恢复。

最新冠心病病人的麻醉

最新冠心病病人的麻醉

冠心病病人的麻醉冠心病病人的麻醉随着社会老龄化,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增加。

据统计约2/3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可伴发冠心病,1990年据Mangano统计1000病人中冠心病发病率为80.2%。

因此,冠心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在老年心脏病人中占多数。

其他心脏病施行非心脏手术相对较少。

一、麻醉和术前病情估计(一)心功能估计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四级分类法,心脏病人心功能可分为四级:Ⅰ级为无症状,日常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和呼吸困难等;II级为日常活动轻度受限,且可出现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但休息后感舒适;Ⅲ级为体力活动显著受限,轻度活动即出现症状,但休息后尚感舒适;Ⅳ级为休息时也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或心绞痛综合症,任何体力活动将会增加不适感。

若心功能为Ⅰ-II级病人进行一般麻醉与的手术安全性应有保障,Ⅳ级则属高危病人,麻醉和手术的危险性很大,Ⅲ级病人必须经术前准备与积极治疗使心功能获得改善。

由于心功能分级的量化程度不够,许多有关因素无法概括,因此还应采用多因素分析进行全面估价。

(二)心脏危险指数Goldman 等把病人术前各项相关危险因素与手术期间发生心脏合并症及结局相互联系起来,依据各项因素对结局影响程度分别用计分表示,从而提供了术前评估围手术期病人的危险性、心脏并发症和死亡率。

表1为Goldman 等提出的多因素心脏危险指数(Cardiac Risk Index CRI)共计9项,累计53分。

由于此分类法简单方便目前仍有临床参考价值。

其后,Zeldin等作了前瞻性研究,证实多心脏危险指数的实用价值,且阐明了心功能与心脏危险因素记分对围手术期心脏并发症与死亡之间的相关,两者联合评估可有更大的预示价值。

从表2中可看出累计分数>13-35分,相当临床心功能Ⅲ级,术前若进行充分准备,心功能改善成Ⅱ级或早Ⅲ级,麻醉和手术安全性就可提高。

若累计值超过26分,心功能Ⅳ级,麻醉和手术必然存在较大危险,围手术期死亡的病人中半数以上发生于此组。

冠心病病人麻醉处理

冠心病病人麻醉处理
定型心绞痛、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和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梗、猝死。主要发病机制是不稳定 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血小板聚集、血栓形 成。
第32页,此课件共83页哦
冠心病的临床常规治疗
• 阿司匹林 • b-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康可等
• 硝酸盐制剂:硝酸甘油、异舒吉等 • 钙通道阻滞剂:硫氮唑酮等
• ACEI或ARB:开搏通、科索亚等
超声心动图
• 了解室壁运动情况、心肌收缩和室壁厚度、
有无室壁瘤和收缩时不协调、瓣膜功能、 跨瓣压差程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等。
第27页,此课件共83页哦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 是心肌缺血最早、最敏感的体征。
• 冠 脉 血 流 下 降 25% 就 可 引 起 区 域 性 室 壁 运 动 异 常 (RWMA),而无ECG变化。
术前评估——病人因素
• 危险因素:
– 缺血性心脏病史(不稳定型心绞痛)
– 充血性心脏病史 – 脑血管病史
糖尿病史 – 慢性肾功障碍 – 未控制的高血压 – 左室肥厚
– 高龄

第37页,此课件共83页哦
术前评估——病人因素
• 有心梗史者手术后易再发心梗。原则上择期手
术应延至心梗后6个月实施。
• 心梗病人具有下列危险因素中三个或三个以
第19页,此课件共83页哦
透壁性心肌梗死——ECG
• 急性期:ST段抬高。为上斜型、水
平型或弓背形。
• 超急性期:高大正向T波可能在ST段
抬高前出现(图A),或者与ST段抬 高同时出现(图B)。
• 进展期:约持续数小时至数日,出
现病理性Q波,抬高的ST段逐渐降 至基线,T波变为倒置。
第20页,此课件共83页哦

冠心病麻醉处理的若干问题

冠心病麻醉处理的若干问题
围术期硝酸甘油治疗的指征: 动脉压超过基础压20% PCWP>16mmHg PCWP波形上A和V波>20mmHg或A、V波高于PCWP平均值5mmHg以上 ST段改变大于1mm 区域性室壁运动异常 急性左或右室功能失常 冠状动脉痉挛
β阻滞药 艾丝洛尔在心功能中度减弱时也安全有效 美托洛尔消除半衰期为3.7h,须注意蓄积作用 β阻滞药对: 高度依赖交感张力或快速心率来维持心排血量者能促发心力衰竭 严重窦房结功能不全者能导致窦性停搏
1
2
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监测心肌缺血
PTCA病人,球囊扩张使血流减少50%,TEE可见节段心肌运动减弱
心电图ST段变化在冠脉血流减少20%~80%时比SWMA晚出现10min,血流减少>80%时晚出现2min,血流为0时晚出现15s,TEE监测心肌缺血是当前极受推崇的方法
TEE可监测心室充盈压、心输出量、心脏容积等
心排血量低下的病人应维持较高的LVEDP(14~18mmHg)外,一般病人LVEDP不宜超过12mmHg(合并瓣膜病变者除外)
LVEDV增加使LVEDP升高到16mmHg以上明显增加心肌的氧耗
3
术前心功能好的病人,应适度地抑制心肌的收缩力,尤其对左主干、冠状动脉病变广泛者
外科手术刺激必然要激活交感反应,麻醉难以完全避免;强烈的刺激可伴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使心肌缺血,不要以单一麻醉控制血流动力学,可给予抗心绞痛药(β—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保护心肌
4
可全部监测到左心缺血时ST段的变化
5
5个导联线,Ⅱ+CS5+V4R(胸前电极放置在右侧第5肋间与锁骨中线交界处)可100%监测到左右心缺血时的ST段改变
心电图监测
“ J”点后60~80ms处ST水平段或降支段下降0.1mV为准

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手术-的麻醉

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手术-的麻醉

冠状动脉的解剖
冠状动脉的解剖
左冠状动脉及其分支
主干(2cm)
前降支
左心室心尖部游离壁、室间隔 右心室壁肌
回旋支
左心室侧壁、下壁
左心房、左心室后壁 后降支(10%)
冠状动脉的解剖
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
主干(2.5cm)
窦房结A 右圆锥A 右心房合右心室支
左心室壁
锐缘支
左心房支
后降支 左心室下壁
麻醉前评估
麻醉前评估
(5)胸片:检查肺、心、大血管或骨骼有否异常。 但如果看到了以前没有发现的异常改变就可能需 要更多的检查。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可以发现主动 脉或心脏血管的钙化以及瓣膜有否改变。
肺功能试验对于有肺气肿或慢性阻塞性肺病和 胸部放射发现新的肺病患者都有很重要的价值。
肺活量、每搏氧含量和动脉血气分析在某些患 有肺病或其他高危患者的辅助治疗中的作用是难 以估计的。
(外周动脉)
麻醉管理
(1)麻醉医师应了解其心脏基础疾病所致的血 流动力学改变的特点及心脏疾病所致其它脏器的 功能改变
(2)根据我们已掌握及不断更新的药理学基础 知识,选择适宜于不同心脏疾病患者的麻醉方法 与其它治疗药物(需要经验医学与循证医学的结 合)
(3)在适宜的仪器监测下,通过麻醉医师综合 判断与随机应变的能力及时予以调整,保障机体 接近于生理状态
麻醉前评估
(6)周围血管病变:冠心病人常常伴有 周围血管的病变,如颈动脉狭窄,术前应 用多普勒超声检查其狭窄程度。必要时先 行颈动脉血管内膜剥脱术主要是避免斑块 脱落造成颅内血管病变而引起中枢神经系 统损害。
(7)患者有否高血压及糖尿病。
麻醉前评估
(8)必要的化验检查:a:全血计数,包括 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白细胞计数和血 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可能提示潜在的感 染。血细胞比容低于35%则提示贫血,它可 能是因为潜在的出血,会影响手术后的发 病率,或许需要输入更多的血。血小板计 数低于100,000/ml则可能是肝素诱发的血小 板减少症。

冠脉搭桥手术的麻醉PPT课件【37页】

冠脉搭桥手术的麻醉PPT课件【37页】
冠心病是指左、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发生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其核心问题是心肌供血不足,主要病变发生在动脉内膜下层,也称缺血性心脏病。麻醉手术中许多因素都可破坏心肌氧的供需平衡,加重心肌缺血,引起心率失常及心功能衰竭等意外。因此冠心病病人手术的Biblioteka 险性远大于一般病人。麻醉前准备
冠心病的病理变化
冠状动脉内腔 按狭小程度分为四级:管腔缩小25%以内为一级,26%-50%为二级,51%-75%为三级,76%-100%为四级.三.四级狭窄使心肌 供血明显下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发生于任何分支,其中以左前支最为多见.冠状动脉病变以局限性狭窄为多,但也可为弥漫性.慢性梗阻可能在缺血区周围形成侧支供血,但急性梗阻可能造成急性心肌梗 死甚至心室壁穿孔.
(二)手术前药物治疗:手术前常需药物治疗以调整心肌供养与需氧的平衡,改善心脏功能和全身情况。1、硝酸脂类:除能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外,还可同时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氧。2、钙拮抗剂:可缓解冠状动脉痉挛,增加心肌供氧外,还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心肌顺应性,降低心肌需氧量。
3、β-受体阻滞剂:减轻心肌收缩力、减漫心率降低耗氧。过去认为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可导致术中严重心功能紊乱,因而主张在2周前停用,近年来认识到突然停用这类药物,可使原来因用药而降低了的心肌耗氧量聚增,从而诱发或加重心绞痛、心律失常的发作,甚至心肌梗死,故主张继续服用至手术当天,术中对心率及血压进行适当调配。
1、维持循环状态的稳定
心脏术后早期有多种因素干扰循环态,应全面地估计前\后负荷和心肌收缩力,以保持心排出量.由于心肺转流中,血流与异物接触,血中缓激肽增加,血浆蛋白变性和血细胞破坏,血中组胺增加,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导致毛细血管渗透致组织间隙及肺外积水,影响重要器官灌注和供氧,并造成有效血容量减少,加之术后早期心功能降低,要求有较高的前负荷.

冠心病病人的麻醉管理

冠心病病人的麻醉管理

冠心病病人的麻醉管理冠心病病人的麻醉管理一、引言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或心肌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冠心病病人在进行手术时需要进行麻醉管理,以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病人的舒适度。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病人麻醉管理的各个方面。

二、术前准备2.1 详细了解病人的病史和体征,包括冠心病的程度、病变部位和存在的并发症等。

2.2 进行必要的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血管造影等,以评估病人的心脏功能和冠状动脉病变情况。

2.3 评估麻醉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

2.4 与手术团队充分沟通,明确手术时间和操作方式,确保各方的合作和配合。

三、麻醉管理3.1 麻醉药物选择3.1.1 选择合适的全身麻醉药物,如丙泊酚、异丙酚等,以确保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3.1.2 考虑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如硬膜外麻醉、神经阻滞等,以减少全身麻醉药物的使用量和对心脏的负荷。

3.2 麻醉监测3.2.1 监测病人的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2.2 注意监测病人的心肺功能指标,如呼吸频率、血氧含量等,确保病人的生理状态稳定。

3.3 麻醉复苏3.3.1 术中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低血压等。

3.3.2 术后对病人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如术后恶心、呕吐等。

3.4 特殊情况处理3.4.1 对于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冠心病病人,应积极处理冠脉病变,以减少心肌缺血和心肌损伤。

3.4.2 对于老年冠心病病人,应注意减少麻醉药物剂量,避免心肌抑制和循环衰竭。

3.4.3 对于伴有糖尿病的冠心病病人,应注意控制血糖水平,避免术后高血糖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病人的病历资料、手术操作记录、麻醉监测数据等。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5.1 冠心病:一种心血管疾病,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或心肌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冠心病病人的麻醉管理

冠心病病人的麻醉管理

冠心病病人的麻醉管理一、背景介绍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健康问题。

由于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各异,因此针对这类病人的麻醉管理需要细致入微,以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与顺利。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病人的麻醉管理问题,以期为临床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麻醉前评估1、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冠心病类型、心绞痛发作频率、用药情况、有无合并症等。

这些信息对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制定麻醉方案至关重要。

2、术前检查:进行全面的术前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酶学检查等,以充分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为麻醉方案提供依据。

3、风险评估:根据患者的病史和术前检查,对患者的麻醉风险进行评估,以便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三、麻醉选择与管理1、麻醉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手术需要,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

对于冠心病病人,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可能更为安全。

2、术中监测:在手术过程中,密切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心电图等。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3、血流动力学管理: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避免出现心肌缺血或心绞痛发作。

可适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正性肌力药物,以维持患者的心脏功能。

4、心肌保护:在手术过程中,采取措施保护患者的心肌功能,如使用低温、灌注肺动脉超滤液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减轻心肌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5、术后镇痛:术后良好的镇痛对于冠心病病人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减轻心脏负担,防止心绞痛发作。

可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包括口服药物、静脉注射药物和区域阻滞等。

6、术后监护:术后应将患者送入复苏室进行密切监护,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电图表现。

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7、心理干预:针对冠心病病人的焦虑和紧张情绪,术后应给予心理干预和支持。

向患者解释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增强患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8、预防并发症:术后应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

冠心病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处理

冠心病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处理

冠心病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处理发表时间:2012-03-21T10:04:04.7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期供稿作者:谭兴中岳永猛[导读] 冠心病患者对术中缺血缺氧耐受性较差,围术期容易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

谭兴中岳永猛(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636600)冠心病患者是临床上一类具有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的病人。

有研究表明,非心脏手术老年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脏不良事件(心肌缺血,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为1.4%[1]。

其发生率的高低与患者心肌细胞的氧供需失衡密切相关。

这类病人在无痛胃镜检查中选择适当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就我院2007~2011年选用芬太尼,依托咪酯静脉麻醉复合1%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用于冠心病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65例病人。

临床麻醉处理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选择本院行无痛胃镜检查的冠心病患者65例,冠心病的筛选标准,具有下列选项之一:(1)典型心绞痛症状,(2)心肌梗塞病史或心电图病理性Q波,(3)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史,(4)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史,(5)县级以上医院冠心病诊断史。

ASA分级Ⅱ~Ⅲ级,其中男46例,女19例,年龄43~76岁。

心功能分级参照1994年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四级分类法。

Ⅰ级22例,Ⅱ级35例,Ⅲ级8例。

无严重支气管哮喘和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

肝肾功能正常,HB>100g/L,出凝血时间均正常,无水电解质失衡。

所有患者按胃镜检查术前准备,常规禁食12小时,禁饮6小时。

于检查前1小时开放静脉通道,缓慢补充林格氏液液300~400ml。

检查前30分钟静脉给咪唑安定1~2mg。

入室进行心电图(ECG),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监测,让患者抬头张嘴,使用咬嘴式简易雾化器,用1%利多卡因3ml对患者咽喉部进行喷雾表面麻醉,所有患者均给予面罩吸氧,给氧5分钟后开始静脉注射芬太尼2ug/kg,缓慢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15~0.2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眼球固定时停止给药,改面罩给氧为持续鼻饲给氧(氧气流量5lImin),然后行胃镜检查。

冠心病病人的麻醉管理

冠心病病人的麻醉管理
处理方法:对于心力衰竭,应采取综 合治疗措施,包括强心、利尿、扩血 管等药物治疗,以及机械通气、体外 膜氧合等支持治疗。
心源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是冠心病病人麻醉管理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能是由于严重的 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等原因引起。
处理方法:对于心源性休克,应采取紧急抢救措施,包括快速补液、升压、机械 通气等支持治疗,以及溶栓、介入或手术治疗等。
病程长,病情复杂, 个体差异大,对麻醉 和手术的耐受能力较 弱。
可能出现心绞痛、心 肌梗死等急性症状, 以及心衰、心律失常 等并发症。
冠心病病人麻醉管理的原则
术前全面评估
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
对病人的心功能、心肌缺血状况、用药情 况等进行全面评估,制定合适的麻醉和手 术方案。
通过控制麻醉深度、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 物等措施,保持心肌氧供需平衡,减少心 肌缺血的发生。
控制应激反应
监测与处理
减轻病人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包括疼痛 、紧张、焦虑等,以降低心肌耗氧量。
对病人的心电图、血压、心率等指标进行 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确 保病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02
冠心病病人麻醉前的 评估与准备
麻醉前的评估
01
02
03
病史采集
了解病人的冠心病病史、 用药情况、手术史等,以 便评估麻醉风险。
静脉注射、硬膜外镇痛等。
镇痛效果的监测
镇痛期间应密切监测镇痛效果, 确保病人疼痛得到有效控制。
术后随访与康复指导
随访安排
制定详细的随访计划,定期对病 人进行随访,了解病人的恢复情
况。
康复指导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 的康复指导,包括生活方式调整、 药物治疗、运动锻炼等方面的建议 。

冠心病病人的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

冠心病病人的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

冠心病病人的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发表时间:2014-07-30T17:07:03.6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7期供稿作者:倪辉[导读] 冠心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疾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硬化导致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等症状[1]。

倪辉(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 239000)【摘要】目的根据临床治疗分析,主要探究冠心病病人的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方法。

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10期间,我院共收治154例冠心病病人,根据病人手术方式的不同,使用三种手术麻醉方法。

其中,45例病人采用硬腰联合麻醉法,62例病人采用气管全麻法,47例病人使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法,对三种麻醉方法进行探究。

结果采用硬腰联合麻醉法的45例病人中,有7例死亡,死亡率为15.56%;采用气管全麻法的62例病人中,有6例死亡,死亡率为9.68%;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法的47例病人中,有2例死亡,死亡率为4.26%。

三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冠心病病人的非心脏手术进行麻醉处理时,要采用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并认真监测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以提高手术质量,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冠心病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7-0093-02 冠心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疾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硬化导致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等症状[1]。

冠心病病人在进行非心脏手术时,会增加心脏负担,严重威胁到病人的生命安全[2]。

同时,非心脏手术麻醉的风险性较高,难度系数较大,受到了我国医疗人员的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提高冠心病病人的生活质量,本院对154例冠心病病人的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进行探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1年3月~2012年10期间,我院共收治154例冠心病病人,其中男性患者83例,女性患者71例,年龄分布在42~86岁之间,平均为64岁。

冠心病病人麻醉要点

冠心病病人麻醉要点

冠心病病人麻醉要点一、术前评估冠心病病人麻醉的首要任务是进行术前评估,包括了解病人的病情、手术的性质和范围等。

麻醉医生需要了解病人的冠心病类型、病变程度、心功能状态等,以决定麻醉的方式和药物的选择。

二、心电图监测冠心病病人麻醉时要进行心电图监测,以确保病人的心脏功能稳定。

心电图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异常情况,为麻醉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血压监测冠心病病人麻醉时要进行血压监测,以掌握病人的血压变化情况。

冠心病患者往往存在高血压或低血压的情况,麻醉医生需要根据血压的变化调整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以维持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四、氧合状态监测冠心病病人麻醉时要进行氧合状态监测,以确保病人的氧供需平衡。

麻醉过程中,冠心病患者可能会出现氧合不良的情况,如低氧血症等,及时监测氧合状态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五、麻醉药物选择冠心病病人麻醉时要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

一般来说,应尽量选择具有稳定心血管功能的麻醉药物,避免使用对心血管系统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同时,麻醉药物的剂量也要根据病人的体重、年龄、心功能等因素进行调整。

六、镇痛管理冠心病病人麻醉后,要进行有效的镇痛管理。

镇痛既可以减轻病人的疼痛,又可以减少心脏的负担,预防心肌缺血的发生。

常用的镇痛方法包括静脉镇痛和神经阻滞等。

七、术后监测与护理冠心病病人麻醉后需要进行术后监测与护理。

术后监测主要包括监测病人的心电图、血压、氧合状态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术后护理包括保持病人体位舒适、维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用药等,以促进病人的康复。

冠心病病人麻醉要点包括术前评估、心电图监测、血压监测、氧合状态监测、麻醉药物选择、镇痛管理以及术后监测与护理等。

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麻醉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冠心病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心病病人的麻醉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由于冠状
动脉狭窄或堵塞引起血液供应不足,可能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

对于冠心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麻醉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探
讨冠心病病人的麻醉问题,包括麻醉的类型、安全措施以及术后康复
等方面。

一、麻醉类型
冠心病患者在手术前需要进行适当的麻醉。

常见的麻醉方式包括全
身麻醉、局部麻醉和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是指将患者完全失去意识和
疼痛感的麻醉方式,常用于较大的手术。

局部麻醉是指在手术部位附
近麻醉,使患者丧失痛觉但保持意识清醒。

联合麻醉则是将全身麻醉
和局部麻醉结合起来,既能保持患者的意识清醒,又能消除痛觉。

在考虑麻醉类型时,麻醉师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麻醉药
物对心脏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对于冠心病病人,全身麻醉可能会增
加心脏负担,因此局部麻醉或联合麻醉更常见。

然而,对于一些复杂
手术,全身麻醉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二、麻醉安全措施
1. 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功能。

麻醉师在手术前需要详细评估患者
的心血管系统功能,包括心脏功能、血压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等。

2. 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

在选择麻醉药物时,需要注意药物对心脏的影响。

一些麻醉药物可能会引起心率和血压的波动,因此需要选用对心脏负担较小的药物。

3.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如心电图、血压、呼吸等。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4.提前准备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案。

尽管麻醉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严重意外,但麻醉师需要提前制定好各种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案,以防万一。

三、术后康复
冠心病病人的手术治疗不仅需要关注麻醉过程的安全性,还需要关注术后康复。

麻醉结束后,患者需要进入恢复期,麻醉师会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平稳恢复。

在康复期,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康复计划,包括适量的运动、饮食调控以及药物治疗等。

对于冠心病病人来说,手术后的康复过程至关重要。

通过规范的康复措施,可以促进患者的心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在康复过程中,患者与医生间的合作至关重要,患者需要积极参与康复计划,并及时向医生报告康复过程中的任何不适。

总结起来,冠心病病人的麻醉是手术治疗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麻醉过程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和药物,严格遵循安全措施,并在术后进行全面的康复
管理。

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麻醉和康复,可以使冠心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更加安全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