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第二章气候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2023 地理 八年级上 第二章核心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第2章《世界气候》核心知识点第一节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考点][课程标准]: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核心知识点]:1.气温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即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作气温日较差。
2.气温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在7月,最低气温在1月,南半球相反;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作气温年较差。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1)纬度位置:气温大致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递减。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2)海陆位置:同一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3)洋流因素:同纬度地区,暖流经过,气温较高;寒流经过,气温较低。
(4)地形因素: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4.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海陆相间分布,等温线更曲折;南半球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等温线比较平直。
[考点][课程标准]: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核心知识点]:1.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1)赤道及其两侧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纬度位置)(2)中纬度地区,一般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海陆位置)(3)暖流经过降水多,寒流经过降水少。
(洋流因素)(4)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地形因素)(5)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西部、内部少雨;东部多雨。
2.①世界雨极:印度的乞拉朋齐。
②世界干极:南美洲西岸的阿塔卡马沙漠。
八年级第2章《世界气候》核心知识点(填空版)第一节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考点][课程标准]: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核心知识点]:1.气温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左右(即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作。
科学八年级上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一、大气层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2、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
①大气层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得以发生;②使得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差较小;③阻挡了大部分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④阻挡了小天体的撞击3、4、对流层:大气底层,在两极地区厚度约为8千米,赤道地区增大到17~18千米。
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最显著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5、对流: (1)液体的对流(2) 气体的对流(3)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
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 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是与人们生活生产最密切的一层。
7、平流层: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且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二、气温8、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9、气温:描述天气的基本要素,指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分层 高度(千米)温度分布特点 对流层 0-17(赤道上空厚度为17~18千米;两极地区厚度为8千米)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 17-5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中间层 55-8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暖层 85-500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外层 500以上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分层依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主要是依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10、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我国常用的单位:摄氏度(℃)。
气象观测中使用: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测一天中最高温)、最低温度计(测一天中最低温)温度计放在白色的百叶箱中(离地1.5米,避免太阳直射,防风、防雨、透风)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气温最高值:下午2点(14:00);气温最低值:日出前后 11、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三、大气压强12、大气压的压强: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简称大气压 13、马德保半球实验:验证了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14、大气压的测量:空盒气压计(携带和使用方便)和水银气压计(测量较精确)测量单位分别为百帕(hPa )和毫米汞柱(mmHg ) 1 mmHg = 133 Pa15、标准大气压:海平面附近,大气压数值接近1.01×105帕,即 760毫米汞柱 16、利用大气压的生活用品:真空压缩保存物品、吸尘器、离心式水泵. 17、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甚至同一地点,大气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18、高压区:空气从上往下流,天气晴朗,空 气干燥,人心情较舒畅低压区:空气从下往上流,天空多云,长形成阴雨天气,人感到疲倦、心情烦躁,有胸闷的感觉19、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人体对大气压的变化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短时间内气压变化较大,人会由于来不及作出相应的调节而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从平原进去青藏高原,气压减小而出现高原反应;反之也会有不适应现象。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备课资料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要点一: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重点)1.南北气温的差异我国冬季和夏季南北气温差异比较(如下表):2.我国的温度带(1)划分根据: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
(2)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它们分别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青藏高原区。
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素。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
为此,可把≥10℃的持续期,视为作物的生长期。
把≥10℃的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称为活动积温。
积温反映了一个地方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
3. 学会阅读等值线图(1)我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参见教材P31中图2.13)此图为我国气温等值线分布图,图例代表不同的温度值。
根据图例,读数值,可以了解气温的递变规律,进而概括总结出我国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从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
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大致与纬线一致,说明影响因素是纬度。
等温线的走向与等高线一致,说明气温随海拔高度而变化。
从图中可以看出,1月0℃等温线穿过秦岭—淮河一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折,主要是因为地形的影响。
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了解气温空间变化的梯度或变化幅度,等温线分布密集,说明气温的差异较大。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省漠河县的北极村,平均气温在-28℃以下,南部的海南省冬季气温在16℃以上,漠河与海口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近50℃。
说明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2)我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参见教材P31中图2.14)从图中可以看出,7月等温线分布比1月等温线分布稀疏,说明气温的南北差异较小。
等温线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出现向南弯曲,并且青藏高原的气温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这主要是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夏季,最北端的平均气温在16℃以下,最南端的平均气温在28℃以上,说明南北气温有差异,但与冬季南北气温的差异相比,夏季的南北温差比较小。
初二地理重点知识归纳气候与环境问题

初二地理重点知识归纳气候与环境问题初二地理重点知识归纳:气候与环境问题地理是一门研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学科,其中气候与环境问题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对初二地理课程中关于气候与环境问题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气候和气候要素在地理学中,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以来的天气状况的统计。
气候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气候要素是对气候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描述和测量的指标。
常见的气候要素有温度、降水量、湿度、风速和日照时数等。
1. 温度温度是气候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反映了空气中热能的高低。
温度的测量单位是摄氏度(℃),常用的温度计是水银温度计。
温度的分布受纬度、海拔、地形和海洋等因素影响,通常随着纬度的升高和海拔的增加而降低。
2. 降水量降水量是指大气中水汽凝结并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在地面上的水的量。
降水量的测量单位是毫米(mm),常用的降水量测量器是雨量计。
降水量的分布与地理位置、地形、季节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密切相关。
3. 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程度,它以百分比表示。
湿度的测量单位是相对湿度(RH),常用的湿度计是湿度表。
湿度的变化与温度、降水量和地表蒸发等因素密切相关。
4. 风速风速是指空气流动的速度,以米每秒(m/s)为单位进行测量。
风速的测量器是风速计。
风速的变化与气压差异、地表摩擦、地形和大气压力系统等因素有关。
5. 日照时数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射地面的时间,以小时为单位进行测量。
日照时数的长短与季节、纬度、云量和地形等因素有关。
日照时数的长短对植物生长、气候变化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二、气候类型根据不同的气候要素组合和区域气候特征,地理学中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多种气候类型。
常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沙漠气候、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等。
1.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和湿度大。
热带雨林气候适宜热带雨林植被的生长,同时还有丰富的生物资源。
【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一、南北气温的差异【五个积温带的区别】温度带范围≥10ºC积温作物熟制寒温带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1600ºC一年一熟,早熟的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中温带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大部新疆北部1600—3400ºC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等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3400—4500ºC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复种早熟糜子、荞麦或冬小麦复种玉米、谷子、甘薯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4500—8000ºC一年两熟或三熟,稻麦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热带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8000ºC水稻一年三熟【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
【产生南北气温差异的原因】纬度位置是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
【我国冬季最冷和最热的地方】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52.3 ºC);最热的地方是海南省;【我国夏季最冷和最热的地方及三大火炉】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人称“火洲”(最高气温49.6ºC);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二、东西干湿的差异【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时间分布:夏秋多春冬少;空间分布:东南多西北少;【四类干湿区的区别】干湿地区降水状况分布地区植被农业类型湿润地区年降水量>800mm降水量>蒸发量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森林水田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400—800mm、降水量>蒸发量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森林草原旱地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200—400mm、降水量<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草原畜牧业蒸发量干旱地区年降水量<200mm降水量<蒸发量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荒漠畜牧业三、季风气候显著【季风】随着季节变换风向,并且风向相对的风。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章 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1.地势特征:西部高,东部低,呈阶梯状。
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第一级阶梯雄踞西南,主要是青藏高原。
2.阶梯分界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和第三极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3.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地33%、高原26%、盆地19%、丘陵10%、平原12%)4.主要地形区: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高原、盆地、平原顺序为从大到小)丘陵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5.山脉走向: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较多,南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东西走向: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大别山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小兴安岭(以上为主要的)6.各山脉两侧的主要地形区:山脉两侧的地形区西侧东侧横断山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巫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太行山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北侧南侧天山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昆仑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祁连山内蒙古高原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7.要想充分合理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应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做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坚决杜绝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禁止乱开矿,滥采矿,以及过量捕杀野生资源。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利用山区资源。
8.受纬度位置....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7月份(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其他地方普遍高温,均在20摄氏度以上。
1月份零摄氏度等温线——秦岭——淮河9.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10.根据活动积温,我国划分五个温度带,从北到南依次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青藏高原位于高原气候区.....,是高原山地气候......11.受海陆位置....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东南沿海一带,年降水量多在1600mm以上,而西北内陆有大片地区年降水量在50mm以下。
八上地理第二章知识点

南北纬30°-40°的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 地中海气候 大陆西部 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 亚欧大陆东部 候
温带海洋性气 温带地区的大陆西部 候
亚热带 常绿硬 叶林
温带落 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叶 林
温带落叶 阔叶林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针叶林
夏季暖热多雨、冬季 寒冷干燥
冬温夏凉,全年降水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 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 候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 北冰洋沿岸 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的 寒带冰原气候 大部分地区 寒带苔原气候
最冷月平均气温 <0℃
2.3气候与人类活动 1.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最为显著。 2.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往往决定了这个地区适宜种植 哪些作物,养殖何种牲畜。(种类及分布地区) 3.气候还影响到农业耕作制度。降水少的地方需要灌溉 发展种植业,而降水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 4.气候发生异常会造成洪涝、干旱和寒潮等灾害。需要 加强对气候的监测,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5.气候不但影响人们的饮食习惯和服饰,也影响各地房 屋建筑。
第二章 世界气候
2.1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1.一天中的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最低 气温出现在日出之前。 2.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是7月份,最低气 温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3.世界气温的影响因素及分布规律: (1)纬度位置: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_。(低纬 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_) (2)海陆位置:同一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 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3)洋流因素:暖流经过气温较高,寒流经过气温较 低 (4)地形因素: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 高100米,气温下降0.6℃
高原、高山气 中、低纬度海拔较高的 候 某些高原、高山地区
夏热冬寒,全年干燥少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气候

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7月平均气温为33℃。 人称“火洲”。那里极端最高气温曾达到49.6℃。
思考:为什么冬季南北温差大,而夏季南北温差较小呢?
1.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主要因素
2.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寒冷
还有其他原因吗?
3.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越往北白昼时间越短,太阳照 射的时间就越短,气温就越低。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照 射的时间就越长,北方地区获得的热量与南方相差不大,因此 夏季气温南北相差不大,南北温差也就较小。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夏季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我国夏季南北温差是多少? 8°C
我国夏季气温特点一: 南北温差小
漠河20°C以下
海口>28°C
总结:我国夏季气温有什么特点?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读出海口、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漠河的气温
我国夏季气温特点二: 全国普遍高温
漠河8—16°C 哈尔滨20-24°C
湿润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
干旱地区
400 mm~800 mm 800 mm以上 200 mm以下 200 mm~400 mm
划分干湿地区能不能只单纯分析降水量? 不能,还要分析蒸发量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
距海较近,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大,降水较多; 再加上气温低,蒸发量小
阅读课本36页,完成下列表格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天然植被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
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年降水量 400-800 mm
> 降水量
最新人教版中考地理教材知识点梳理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2课时 气候

( D)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拉萨与成都入冬时间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
( A)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要点总结 气温的变化及原因 (1)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 ①纬度位置的影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②冬季风的影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夏季温差不大的原因
上一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思路分析 (1)“春风”是指夏季风或东南季风,玉门关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这
里全年干燥少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2)读图 2 可知,北京的气候 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玉门关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 候,敦煌远离海洋,气候十分干旱,水资源缺乏。发展农业的出路是发 展节水农业(或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或推广耐旱农作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要点总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知识归纳】我国季风气候范围与特点
冬季风
发源地
亚欧大陆内部
风向
西北风、东北风
性质
寒冷干燥
夏季风
太平洋
印度洋
东南风
西南风
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使南 自东南向西北,降水量越来 对气候的
北温差加大;活动强烈时,会 越少;活动异常时,易发生 影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知识点 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和__季风气候显著__。
八年级地理气候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地理气候知识点大全地理气候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八年级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地理气候知识点才能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地理学科内容。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八年级地理气候的知识点大全。
一、气候要素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的综合表现,由多个因素组成。
气候要素是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包括温度、降水量、气压、湿度等。
其中,温度和降水量是气候要素中最为重要的两个。
二、气候类型1. 热带气候。
热带气候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气温高,降水量丰富,多数地区有雨季和旱季。
2. 温带气候。
温带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降水一般较多。
3. 寒带气候。
寒带气候位于高纬度地区,气温极低,降水较少,以冰雪覆盖为主。
三、气候变化气候是地球上最为复杂和长期的自然现象之一,它的变化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1.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地球自转、公转、太阳辐射等。
其中,太阳辐射是影响气候变化最为重要的自然因素之一。
2.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包括森林砍伐、排放污染物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气候变化加剧,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四、全球气候问题1. 二氧化碳排放。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升高,导致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问题。
2. 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平均气温在长期内稳步上升的趋势,这会导致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洪涝等一系列问题。
3. 天然气与石油开采。
随着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量的增加,这些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进而导致全球气候问题。
五、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气候变化会对人类的生活、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重要影响。
其中,影响最为明显的包括水资源短缺、农作物减产、自然灾害频繁等。
六、气候变化应对措施针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人类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主要包括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建设生态城市等。
总之,地理气候知识点对于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地理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深入了解地理气候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为保护地球和人类的生存环境作出贡献。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知识点教学内容

第二节气候一、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温带季风气候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自北向南)热带季风气候1、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高原山地气候西部温带大陆性气候2、我国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3、我国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冬季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北方寒冷。
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气候类型主要特点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秦岭—淮河以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全年皆夏云南、台湾南部,海南全省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温差大西北地区、内蒙古等高原山地气候气温低、降水少、温差大青藏高原4、我国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等之外。
受纬度、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5、我国降水分布规律及影响: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受海陆位置、地形的影响。
6、7、8、我国气候的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9、10、11、我国温度带的划分:(1)划分依据:根据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2)自北向南分别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高原气候区(河源属于亚热带)我国干湿区的划分:(1)划分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多少(2)四个干湿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河源属于湿润区)二、季风气候显著1、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2、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差异发源地风向性质首先影响地区冬季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西北、东北干冷北方地区夏季风东部、南部的海洋东南、西南暖湿东南部沿海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4、我国夏季气温特征:我国夏季气温南北温带不大,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等除外——受夏季风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特征:气温南北温带很大,南方温暖,北方寒冷,越往北气温越低——受冬季风影响我国气温的显著特征——雨热同期5、我国降水特征: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受夏季风的影响三、我国的灾害性天气1、我国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洪涝、旱灾、沙尘暴、寒潮、台风等。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知识点

第二节气候一、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温带季风气候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自北向南)热带季风气候1、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高原山地气候西部温带大陆性气候2、我国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气候类型主要特点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秦岭—淮河以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全年皆夏云南、台湾南部,海南全省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温差大西北地区、内蒙古等高原山地气候气温低、降水少、温差大青藏高原3、我国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冬季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北方寒冷。
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4、我国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等之外。
受纬度、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5、我国降水分布规律及影响: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受海陆位置、地形的影响。
6、我国气候的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7、我国温度带的划分:(1)划分依据:根据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2)自北向南分别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高原气候区(河源属于亚热带)8、我国干湿区的划分:(1)划分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多少(2)四个干湿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河源属于湿润区)二、季风气候显著1、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2、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差异发源地风向性质首先影响地区冬季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西北、东北干冷北方地区夏季风东部、南部的海洋东南、西南暖湿东南部沿海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4、我国夏季气温特征:我国夏季气温南北温带不大,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等除外——受夏季风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特征:气温南北温带很大,南方温暖,北方寒冷,越往北气温越低——受冬季风影响我国气温的显著特征——雨热同期5、我国降水特征: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受夏季风的影响三、我国的灾害性天气1、我国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洪涝、旱灾、沙尘暴、寒潮、台风等。
人教版地理八上第二章第2节《气候》 课件 (共77张PPT)

分布地区
植被
年降水量>800mm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湿润地区 降水量>蒸发量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和 森林
东北三省东部
半湿润 地区
半干旱 地区
年降水量>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东黄高北土原平高东原原南、南部华 部北 和平 青原 藏、森 草林 原
年降水量<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草原
知识点四:我国的干湿中国的地气候 区
•熟干与湿蒸记区发我划量分国依据干:湿降水区量 •的类型类有型四种分:湿布润于区、植半 被湿地润区区。P、3半3干旱区、干旱
降水量与蒸发量----→ 干湿地区的划分
降水量 > 蒸发量 ----→气候湿润
降水量 < 蒸发量 ----→气候干燥
主页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中国的气候
知识点五:我国气候类型:
回忆我国气候类型的特点?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季风气候显著 3、大陆性强
复杂多
西北部为干旱
样
半干旱的:
温带大陆性气温候带季风气候
高原高山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东季候部风为气
西南部 青藏高 原区为
热带季风气候
(自南 而北)
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中国国的家气候 之 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 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 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 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 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
中国的气候
第二节 中国气候
知识点我国一气候:的特气点候复杂多中国样的气候
中国地大物博,气候多样,同 一时间,在中国各地所呈现的景 观,截然不同,让我们揭开它美 妙神秘的面纱吧!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讲义湘教版(new)

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本讲主题1.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2。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重难点易错点解析一、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1。
气候复杂多样中国 7 月平均气温分布中国 1 月平均气温分布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题一:世界上许多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主要是因为()A。
雨热同期 B. 气候复杂多样 C. 山区面积广大 D. 季风显著2。
季风气候显著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3.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分布地区:秦岭淮河以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分布地区: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为雨旱两季.分布地区:云南省、广东省、台湾省南部以及海南省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分布地区:西北内陆地区高原山地气候:高寒气候,全年低温,降水较少。
分布地区:青藏高原二、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1.纬度位置影响我国南北跨纬度大,由南向北,接受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气温越来越低。
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国 1 月平均气温分布2.海陆位置影响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南部离印度洋也近,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最大的国家。
季风类型冬季风夏季风源地亚欧大陆内部太平洋风向偏北风(西北季风、东北季风)偏南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性质寒冷干燥温暖湿润影响范围我国除了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台湾岛、海南岛以外的地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对气候的影响使北方地区冬季严寒,南北温差大使东部地区雨热同期3.地形因素影响高大的山脉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侧气候差异明显。
一般来说,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我国有很多山地,其气温、降水量的垂直变化造成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金题精讲题一: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重要标志是( )A. 雨热同期B. 季风气候显著C。
第二章 第二节 气候 基础知识讲解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知识点1: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1)特点: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漠河和海口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约50℃。
(2)原因:①纬度位置:②冬季风:(3)1月0℃等温线:1月0℃等温线大致沿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和秦岭——淮河一线分布,这条线以南的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这条线以北的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1月等温线分布密集。
(4)极值点: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省漠河的北极村,1月平均气温为-30.6℃,那里曾经出现过-52.3℃的极端最低气温;气温最高处是海南省南部、雷州半岛南部、台湾岛南部等。
2.夏季气温分布特点:(1)特点: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
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2)成因:(3)极值点:①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7月平均气温为33℃,人称“火洲”。
那里极端最高气温曾达到49.6℃,而不是海南岛。
②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是青藏高原,不是纬度高的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
3.温度带:(1)温度带的划分:①划分依据: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活动积温为主要指标进行划分。
②主要温度带: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6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青藏高原区。
如下图所示:方法总结1:地跨多个温度带的省区地跨三个及以上温度带的省区有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甘肃省是我国唯一跨越了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青藏高原区四个温度带的省级行政区域。
(1)分布特点:从总体上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
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东南沿海一带的年降水量多在1600毫米以上,而西北内陆的大片地区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
初二上册地理第2章知识点总结

初二上册地理第2章知识点总结学习要懂得整理和归纳知识,山高不厌攀,水深不厌潜,学精不厌苦:追求!下面由小编为你整理的初二上册地理第2章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第2章知识点总结1 中国的地形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2、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构成;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3、地势对我国的影响:①河流: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了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②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富的降水;③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4、我国的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玉山。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5、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衡山;中岳嵩山6、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
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气候现象知识点总结超
详细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气候现象知识点总结
1. 气候与气象的区别
-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在长期时间内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等方面的统计数据。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在长期时间内的天
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等方面的统计数据。
- 气象是指短期时间内的天气状况,包括天气的变化、起因等
方面的研究。
气象是指短期时间内的天气状况,包括天气的变化、
起因等方面的研究。
2. 气候要素
- 温度:指气温的高低,受纬度、海洋性气候、地形等因素影响。
温度:指气温的高低,受纬度、海洋性气候、地形等因素影响。
- 湿度: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受降水和蒸发等因素影响。
湿度: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受降水和蒸发等因素影响。
- 降水:指大气中水分凝结成云或露珠后,由云或露珠下落到
地面的过程。
降水:指大气中水分凝结成云或露珠后,由云或露珠
下落到地面的过程。
- 风:指大气中气压差引起的空气运动,受地形、地球自转等
因素影响。
风:指大气中气压差引起的空气运动,受地形、地球自
转等因素影响。
- 云量:指大气中云的覆盖程度,可分为多云、少云、晴天等。
云量:指大气中云的覆盖程度,可分为多云、少云、晴天等。
3. 气候现象
- 季风:指大陆和海洋之间、地表和高空之间由于各种原因造
成的气流相互作用的现象。
季风:指大陆和海洋之间、地表和高空
之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气流相互作用的现象。
- 温带气候:指位于副热带和高纬度地区的气候类型,四季分明,温度适中。
温带气候:指位于副热带和高纬度地区的气候类型,四季分明,温度适中。
- 热带雨林气候:指位于热带地区的气候类型,温度高、湿度大,全年降水丰富。
热带雨林气候:指位于热带地区的气候类型,
温度高、湿度大,全年降水丰富。
- 草原气候:指位于内陆干旱地区的气候类型,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为主。
草原气候:指位于内陆干旱地区的气候类型,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为主。
- 地中海气候:指位于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类型,冬暖夏凉,降水集中在冬季。
地中海气候:指位于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类型,冬暖夏凉,降水集中在冬季。
- 寒带气候:指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气候类型,全年寒冷,降水以雪为主。
寒带气候:指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气候类型,全年寒冷,降水以雪为主。
以上是八年级地理第二章关于气候现象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