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合集下载

中医针灸推拿的作文

中医针灸推拿的作文

中医针灸推拿的作文英文回答: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herap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have been widely recognized and practicedfor their therapeutic benefits. These ancient healing methods have been used for centuries to treat various health conditions and promote overall well-being.Acupuncture, a key component of TCM, involves the insertion of thin needles into specific points on the body. This stimulates the flow of energy, or Qi, along the body's meridians, which are believed to be pathways that connect different organs and systems. By restoring the balance of Qi, acupuncture can help alleviate pain, reduce inflammation, and improve overall health.Massage therapy, also known as Tui Na, is another important aspect of TCM. It involves various manual techniques, such as pressing, kneading, and rubbing, tostimulate the body's energy flow and promote relaxation.Tui Na can help relieve muscle tension, improve circulation, and enhance the body's natural healing abilities.Both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herapy are often used in combination to address a wide range of health issues, including chronic pain, digestive disorders, stress-related conditions, and even mental health problems. These treatments are believed to not only address the symptomsbut also target the underlying imbalances in the body.In addition to their physical benefits,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herapy are also known for their ability to promote mental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Many people find these treatments to be deeply relaxing and stress-relieving. Itis not uncommon for patients to experience a sense of calmness and rejuvenation after a session.中文回答:中医针灸和推拿在传统中医学中被广泛认可和应用,以其治疗效果而闻名。

中医针灸推拿的作文

中医针灸推拿的作文

中医针灸推拿的作文英文回答: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herapy are two popula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chniques that have been used for centuries to promote health and well-being. Acupuncture involves the insertion of thin needles into specific points on the body to stimulate the flow of energy, or Qi, and restore balance. Massage therapy, on the other hand, involves applying pressure and manipulating the body's soft tissues to relieve tension, reduce pain, and improve circulation.One of the main benefits of acupuncture is its ability to address a wide range of health issues. It can be used to treat chronic pain, such as back pain or migraines, as well as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lik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By targeting specific points on the body, acupuncture can help to release endorphins, which are natural painkillers, and promote relaxation. For example, I have a friend whosuffered from chronic knee pain due to an old sports injury. After a few acupuncture sessions, her pain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she was able to move around more freely.Massage therapy, on the other hand, is known for its ability to relieve muscle tension and promote relaxation.It can be particularly beneficial for individuals who havea sedentary lifestyle or engage in repetitive activities, such as sitting at a desk for long hours or performing physical labor. Massage therapy can help to improve blood circulation, reduce inflammation, and release muscle knots. For instance, I used to work long hours at a computer, and my neck and shoulders would often feel stiff and sore. Regular massage therapy sessions helped to alleviate the tension and improve my overall well-being.中文回答:针灸和推拿是两种受欢迎的中医疗法,已经被使用了几个世纪来促进健康和福祉。

毕业论文-针灸治疗面瘫病症

毕业论文-针灸治疗面瘫病症

针灸治疗面瘫病证摘要:目的探讨对辩证针灸治疗面瘫的方法矢键词:针灸面瘫月俞穴面瘫又叫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麻痹,俗称面瘫”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

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

它是- 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和性别的限制,常常伴有口水自该侧躺下。

般症状疋口眼歪斜。

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扌口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中医认为,面瘫的发生大多数是由于人体的正气不足,卫外不固,络脉空虚,风邪夹寒或者法夹热、夹暑湿等邪乘虚入中面部阳明、少阳等脉络,致使营卫不和,气血闭阻,筋脉失养而致。

病因:弓I起面神经麻痹的病因有多种,临床上分为中枢型面神经麻痹和周围型面神经麻痹两种。

常见病因为:①感染性病变,感染性病变多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内休眠状态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引起;②耳源性疾病,③自身免疫反应;④肿瘤;⑤神经源性;⑥创伤性;⑦中毒,如酒精中毒,长期接触有毒物;⑧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⑨血管机能不全;⑩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

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

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

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冃、鼓气和蹶嘴等动作。

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

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

由于泪点随下睑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其中周围性面瘫发病率很高,而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

部分患者可有舌前2/3味觉障碍,外耳道疱疹等.灸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方法之一,《医学入门》云:“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可见,灸法是一种很重要的治疗疾病及预防疾病的方法。

施灸材料主要是艾叶制成的艾绒。

尖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中医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医学经验与理论知识的积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瑰宝。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医针灸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一: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临床观察缺血性中风是神经系统中较为常见病的一种,是一种发病率较高且给中老年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病症。

近两年来,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日渐上升,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尽管该病的治疗诊断水平在不断提升,死亡率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其致残率却仍然在80%以上。

偏瘫是缺血性中风较为常见的运动障碍,不仅给患者的身心带来长时间的痛苦,同时还会给家庭造成极大的负担,甚至可能导致诸多社会问题[1]。

为此,在该病的治疗上已经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而针灸以其独特的治疗方法成为了治疗缺血性中风最为有效的方法,众多临床报告也纷纷表明针灸在该病的治疗上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笔者在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上采用针灸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缺血性中风患者中选取5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

所有患者均根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中对缺血性中风偏瘫的标准确诊。

其中治疗组患者中,女性12例,男性16例,年龄为55-70岁,平均年龄为62.4岁,病程时间为6个月-10年;对照组患者中,女性13例,男性15例,年龄为56-72岁,平均年龄为62.5岁,病程时间为1-10年。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心力衰竭,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针灸穴位附近有皮肤感染。

两组患者各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取曲池、合谷、外关、足三里、伏兔、百会、解溪、委中、环跳、肾腧、大椎、心腧、膈腧等穴位,均通过双侧取穴,每次取三对穴位,第一天先取四肢穴位,第二天则取背腧穴位,按照这种方法逐渐推移。

针灸毕业论文

针灸毕业论文

针灸毕业论文
针灸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它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基础。

在我国,针灸作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针灸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调整人体的生命活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的治疗效果是显著的,它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痛苦,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是因为针灸可以通过调整人体的生命活动,从而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使疾病得以治愈。

除了治疗疾病外,针灸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它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针灸还可以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提高人体的机能状态,使人保持健康。

作为一种独特的疗法,针灸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它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交流项目。

针灸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针灸学科也逐渐发展壮大。

针灸毕业论文700字。

关于针灸推拿论文(精选2篇)

关于针灸推拿论文(精选2篇)

关于针灸推拿论文(精选2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关于针灸推拿论文的资料2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一:针灸推拿系毕业论文毕业论文题目: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的临床研究进展_目录文题 (2)署名 (2)摘要 (2)关键词 (2)1 病因病机 (2)2 辨证论治 (3)2.1 舌针疗法 (3)2.1.1 纯舌针疗法 (3)2.1.2 舌针为主疗法 (4)2. 2头针疗法. (5)2. 2.1纯头针疗法 (5)2.2.2 头针为主疗法 (5)2.3 体针疗法 (6)2.3.1 纯体针疗法 (6)2.3.2 体针为主疗法 (6)3 预防中风 (7)4讨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10)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的临床研究进展[摘要] 中风, 是以突然昏扑, 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失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的疾病中风也叫脑卒中。

中风, 西医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 是指一组由各种不同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急性脑部疾病临床上以起病急骤与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侯为特征, 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且有20%的中风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失语。

随着我国人口构成结构的逐渐老龄化,中风失语越来越困扰着我国中老年人的工作和生活,而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独特方法,在治疗中风失语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为了更好的将针灸应用于中风失语的临床治疗,现将近2O 年关于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的文献概述如下。

关键词中风失语头针舌针体针综合应用中风是以突然昏扑, 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失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的疾病中风也叫脑卒中。

中风, 西医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 是指一组由各种不同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急性脑部疾病临床上以起病急骤与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侯为特征, 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实验针灸学论文范文

实验针灸学论文范文

实验针灸学论文范文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学生姓名: 赵强学生学号: xxZ10022专业方向:指导教师:指导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年月日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

对照组只进行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臭氧注射治疗。

治疗前,后进行自拟症状、体征、生活质量等量化评分以评价其疗效,并与Fairbank JC的“腰痛病情计分法”对其疗效评价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自拟症状、体征、生活质量等量化计分法评价效果优于对照方法,表明本法可以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评价且较客观的治疗方法之一。

结果: 针刺加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及自拟症状、体征、生活质量都有明显差异( P < 0. 05) 。

结论: 针刺加臭氧注射治疗感觉性失语疗效优于单纯针刺康复治疗。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注射针灸疗法目录引言......................................................... ........................................................... .. (3)第一章临床资料......................................................... .. (4)1.1臭氧注射治疗原理......................................................... .. (4)1.2一般资料......................................................... .. (4)第二章治疗方法......................................................... .. (6)2.1针刺治疗......................................................... .. (6)2.2臭氧治疗......................................................... .. (6)2.3统计学方法......................................................... . (7)第三章治疗结果......................................................... .. (8)3.1疗效判定标准......................................................... (8)3.2结果比较 ........................................................ (9)结论.................................................................................................................... (12)__......................................................... ........................................................... .. 14致谢......................................................... ........................................................... (15)引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中医针灸论文:论中医针灸推拿对于减肥的临床应用

中医针灸论文:论中医针灸推拿对于减肥的临床应用

论中医针灸推拿对于减肥的临床应用摘要: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肥胖症也越来越多,甚至严重危及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传统中医针灸推拿方法治疗肥胖症,疗效显著,安全、持久,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对于针灸推拿方法减肥的研究,有利于促进人们对肥胖症的预防,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关键词:针灸;推拿;减肥;肥胖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超重和肥胖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肥胖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甚至常常诱发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严重危及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近年来,采用传统的中医针灸推拿方法进行减肥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并以其疗效显著、持久、无毒副作用等特点,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质量增加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运用传统的中医针刺推拿治疗,是防治肥胖的有效手段,符合WHO提出的“减脂不减水,在健康状况下减肥”的要求,值得深入研究与推广。

一、肥胖的原因与临床分型及表现中医学认为,肥胖病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调,水谷精微不得输布,脂浊痰湿内聚而成。

过食肥甘膏梁厚味之品可致肥胖;或由于脾肾气虚,痰、水湿内停蓄于肌肤,造成肥胖;或由于中老年以后,肾气渐衰,五脏六腑功能减退,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而蓄积,引起肥胖。

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胃先天不足,运化失常,标实为痰、湿等浊邪内聚。

依据中医理论进行临床辨证,可将肥胖症分为以下五种类型:(一)胃腑实热型肥胖。

多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腻,脉滑。

(二)脾虚湿盛型肥胖。

常见手脚无力不喜运动,饭后浑身发软欲卧口中粘,小便不利,晨起眼睛浮肿,舌淡红、苔薄腻,脉沉细或细滑。

(三)肝郁气滞型肥胖。

多胸胁苦满,胃脘痞满,月经不调,失眠,多梦,舌苔白或薄腻,脉弦细。

(四)脾肾阳虚型肥胖。

极易疲劳、动则汗出无力,腰酸腿软,阳萎怕寒,舌淡红苔白,脉沉细无力。

(五)肝肾阴虚型肥胖。

常见头昏眼花,头胀头痛,腰酸腿软,五心烦热、低热,舌尖红、苔薄,脉细数或微弦[3]。

针灸推拿专科生论文范文欣赏(共5篇)

针灸推拿专科生论文范文欣赏(共5篇)

针灸推拿专科生论文范文欣赏(共5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高职院校针灸推拿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探析高职院校针灸推拿专业的开设有利于培养中医领域针灸推拿的专业人才,有利于我国传统中医针灸推拿技术的传承,因此,针对目前高职院校针灸推拿专业教学的问题进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针灸推拿专业教学现状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职院校培养针灸推拿专业人才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受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的影响,学生对针灸推拿专业认识不足,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针灸推拿是一门技术性专业,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由于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内容单一,使得高职院校的针灸推拿专业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效果并不显著。

二、高职院校针灸推拿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对针灸推拿专业就业前景的认识。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针灸推拿专业教学中的问题,教师需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对该专业重要性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将针灸推拿技术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针灸在治疗腰腿疼痛方面的应用,通过针灸,避免了西医中药物对身体的副作用,通过对人体经脉、关节、肌肉的理疗过程从根本上缓解了疼痛,使患者恢复健康。

针灸推拿技术在治疗各种病症上的作用显而易见,就业前景极为可观,因此,应提高学生对针灸推拿专业重要性的认识。

2.通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针灸推拿手法的实践能力。

针灸推拿专业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日后的工作及生活,高职院校在针灸推拿专业的教学上要更加重视对学生针灸推拿手法的实践,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技能的不足,在反复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中医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评估与机制研究

中医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评估与机制研究

中医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评估与机制研究摘要: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其症状包括肩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肩周炎的治疗中。

针对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和机制进行评估和研究,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总结现有研究,评估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1. 引言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退行性病变,包括肩袖损伤、肩关节周围炎症等。

该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但效果并不理想。

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的一种,近年来在肩周炎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评估2.1. 临床疗效评价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评价通常包括疼痛缓解、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

现有研究表明,针灸治疗肩周炎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其肩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2.2. 影像学评估通过影像学方法评估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肩关节的结构和功能改变。

研究发现,针灸治疗可以减少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厚度,改善关节的活动度,体现了针灸对于肩周炎的治疗作用。

3.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机制研究3.1. 神经调控机制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患者的疼痛感受和肩关节功能,从而起到治疗肩周炎的作用。

一些研究发现,针灸可以调节脑内多种神经递质的释放,改变脑区的活动,进而影响肩周炎的症状。

3.2. 炎症调控机制针灸对于肩周炎的治疗也与炎症调控有关。

研究发现,针灸可以降低炎性因子的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肩周炎的症状。

4. 讨论与展望针灸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肩周炎具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研究样本较小、研究设计不够严谨等。

今后的研究可以拓宽研究样本范围,采用更为科学严谨的研究设计,进一步探究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和机制。

实用针灸学论文

实用针灸学论文

神奇的中医针灸中医的起源和形成,经历了从原始社会至东周春秋时期的漫长时间,是我国人民在谋求生存和生活、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的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积累过程,如“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等传说,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

它具有科学、系统、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同时它透出一种神秘感,让人觉得特别神奇。

而针灸更是奇特中透着神秘。

讲到针灸,首先想到的就是经络。

经络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

经络,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连属于筋肉、肢节和皮肤。

经脉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

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使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和走向有一定的规律,同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十二经的名称按脏腑阴阳归纳有如下表: 十二经脉的走行方向是:手的三条阴经都是从胸走向手,手的三条阳经都是从手走向头,足的三条阳经都是从头走向足,足的三条阴经都是从足走向胸。

为了记忆方便也可按照“阴经上行,阳经下行”的规律记忆。

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帅、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在体内的联系,并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和形体部位,以补正经之不足。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屈伸运动的作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络脉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

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共15条,其中十二经脉与督脉、任脉各有一条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

别络的主要功能是加强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

浮络是浮现于体表的络脉,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两者难以计数,遍布全身。

中医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

针灸推拿论文范文

针灸推拿论文范文

针刺、闪罐治疗面瘫30例疗效观察作者:×××陕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专业××班指导教师:×××主任医师陕西省中医院××科提要:目的:通过针刺与闪罐的治疗,观察面瘫的恢复。

方法:经颅脑CT检查无脑梗塞,脑出血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确诊为急性面神经炎(周围型)患者30例,采用中医针灸理论辩证施治,分别进行针刺,闪罐治疗.结果:30例患者中,治愈26例,占总数的86.7%,显效3例,占10%,好转1例,占3.3%,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闪罐是治疗面瘫的良好途径.关键词:面瘫(中医);针刺;闪罐;综合疗法;疗效观察.面神经炎是指颈乳突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产生周围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又称BELL麻痹或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医属”面瘫”,又称“口眼歪斜”或“口僻”.面神经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相当部分患者在局部风吹或着凉后发病,因而认为可能由此引起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有些患者在急性鼻咽部感染后起病.中医认为,面瘫的发生是由于经脉空虚,风寒热邪乘虚侵袭,经络气血阻滞,导致筋脉失养,弛缓不收而发病.对于面瘫的治疗,中医针灸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特色的治疗方法,笔者自2004年9月至12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实习期间,积极配合临床指导老师,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效地与实践相结合,在对30例面瘫患者的治疗上,以针刺闪罐为主,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30例患者均来自宝鸡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住院部,均属周围性面瘫,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最小13/12岁,最大75岁,其中20~50岁患者13例,占总数的43.3%,病程最短者10小时,最长者18天;其中风寒证19例,占63.3%,风热证5例,寒热并见证6例;其中部分患者在其他地方诊治无效而来本院.本组均属单例发病,排除中枢性面瘫,格林—巴利综合征,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脑膜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瘫.1.2诊断标准.本组病例为急性起病,症状可于数小时或1~7天内达高峰,1周内就诊患者占大多数,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完全或不完全瘫痪,额纹消失或变浅,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口唇向健侧偏斜,不能皱额、蹙眉、闭气、鼓腮、示齿,可有耳后乳突区压痛,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丧失,听觉过敏等.2. 病情分析2.130例患者中,属风寒袭络型者19例,占63.3%;风热袭络者5例,占16.7%;寒热并见者6例,占20%。

针灸论文

针灸论文

针灸——中医的瑰宝针灸作为中医的一门学科,作为西医院校的一门选修课,受到广大医学生的喜爱!针灸这门选修课在我们校本部就有两个班,周二一次,周四一次,将近三百来名学生吧!记得在选修课报名时看到报针灸的人这么多,我那时候特别担心自己被刷下去,最终幸运的是我被选上了,心里特别高兴。

我与中医的缘分要起于小时候,在电视上就看到很多中医治病救人,而且针灸也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因此那时候就特别崇拜中医,再加上学识的增长,对中医了解越来越多,越来越认识到中医的博大精深,渐渐地喜欢上了中医,并萌生了以后要做一名中医大夫的想法。

但到后来由于高考报名时在中医方面未找到合适的专业,所以就报了临床医学。

通过学习针灸这门选修课,我想进一步了解中医方面的一些知识,学习中医的一些思想,对以后的临床工作会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出于对针灸的好奇与热爱,每次上针灸课我都好好听讲,认真地做一些笔记。

我还买了一套针具,做了一个精美的针灸包,课上与课下都积极的练习,还记得刚开始手法不好,很快就把一些练习的针都弄弯了,后来熟练了以后也就不会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通过将近一学期的练习,我终于可以在人体的某些不重要的部位扎一些针了,但是也只能拿自己练手,我们宿舍的人因为信不过我的技术还不敢让我在他们身上做试验。

其实我对拔罐也挺感兴趣的,小时候就看到父母他们拔罐,而且治疗效果也挺明显的,因此对老师上课讲拔罐时也特别认真的听。

通过这将近一学期的学习,我不仅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实际操作,还了解了不少中医针灸的知识。

原来针灸包括两个概念,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

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

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

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

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

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

实用针灸学论文

实用针灸学论文

神奇的中医针灸中医的起源和形成,经历了从原始社会至东周春秋时期的漫长时间,是我国人民在谋求生存和生活、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的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积累过程,如“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等传说,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

它具有科学、系统、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同时它透出一种神秘感,让人觉得特别神奇。

而针灸更是奇特中透着神秘。

讲到针灸,首先想到的就是经络。

经络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

经络,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连属于筋肉、肢节和皮肤。

经脉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

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使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和走向有一定的规律,同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十二经的名称按脏腑阴阳归纳有如下表: 十二经脉的走行方向是:手的三条阴经都是从胸走向手,手的三条阳经都是从手走向头,足的三条阳经都是从头走向足,足的三条阴经都是从足走向胸。

为了记忆方便也可按照“阴经上行,阳经下行”的规律记忆。

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帅、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在体内的联系,并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和形体部位,以补正经之不足。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屈伸运动的作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络脉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

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共15条,其中十二经脉与督脉、任脉各有一条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

别络的主要功能是加强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

浮络是浮现于体表的络脉,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两者难以计数,遍布全身。

中医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

中国针灸论文格式

中国针灸论文格式

中国针灸论文格式【篇一:针灸论文】我对针灸的认识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王远 1037302117摘要:针灸作为非药物疗法,治病既可产生疗效,又可不引起毒副反应,除操作不当性伤害外,一般不对机体造成损害,既可纠正异常的功能状态,又不会干扰正常的生理机能。

刺灸腧穴通过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而达到协调阴阳的作用,调节是针灸最基本的作用。

针灸的镇痛、增强免疫防卫和调整功能等作用,实际上均为针灸调节作用的结果。

调节作用具有整体性与双向性的规律。

所谓整体性,意味着刺灸腧穴可在不同水平上同时对机体多个器官、系统正常或异常功能产生影响,但对正常功能,其作用效应一般限于生理值范围内。

双向性则反映针灸对向相反方向偏离的功能可产生反向的调节作用,即在刺灸相同腧穴,应用相同术式的条件下,对相反状态的功能产生反向的作用。

通过调节内环境,重建生理稳态,是针灸与药物治疗疾病获效的共同途径,但是针灸对内环境的调节机制显然有别于药物,尤其是化学合成药物。

绝大多数药物对机体是非感知性刺激,刺灸腧穴则是感知性的,它首先影响腧穴感受装置与外周神经传入途径,刺灸信号同病理信号(包括痛信号)在中枢神经系统各级水平(脊髓、脑干、丘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坛)相会并发生相互作用,经过整合作用过程,传出信号,影响中枢神经递质系统,释放出多种神经递质或激素,调控内分泌与免疫系统功能,再释放出多种分泌激素、免疫活性因子,对效应细胞、组织或器官,对内环境理化状态进行调节。

诚然,内环境也可反馈性对针灸引起的中枢递质神经元与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活动的变化进行调控。

这样形成的调节环链,共同调节或维持机体的生理稳态。

针刺与艾灸的作用途径不尽完全相同,尽管迄今对十分复杂的中枢神系统对针灸信号的整合过程了解尚不深,但是,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作用,无疑是针灸作用机制中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针灸中枢神经药物机理1.加深对针灸调节作用的认识经络气血失调是疾病产生的重要病理变化,经络气血偏盛可引起有关脏腑、器官、循行部位的功能亢盛;而经络气血偏衰则可出现功能减退性疾病。

针灸推拿毕业论文

针灸推拿毕业论文

针灸推拿毕业论文针灸推拿毕业论文针灸推拿作为一门古老而神奇的中医疗法,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作为一名针灸推拿专业的毕业生,我深入研究了这一领域,并撰写了一篇毕业论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针灸推拿的原理、应用和效果。

本文将简要介绍我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首先,我论文的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了针灸推拿的历史和发展。

从古代到现代,针灸推拿一直在中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详细研究了古代医书和经典著作,探讨了针灸推拿在古代医学中的地位和应用。

同时,我也研究了现代针灸推拿的发展趋势,包括新技术的应用和国际合作的发展。

通过对历史和现状的分析,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即针灸推拿在现代医学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并且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第二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内容,我详细介绍了针灸推拿的原理和机制。

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和实践经验,我总结出了针灸推拿对人体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调整气血运行、促进自愈能力和改善神经系统功能。

我详细解释了每个方面的具体原理和机制,并通过实验数据和病例分析来支持我的观点。

我认为这些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针灸推拿的疗效和应用。

第三部分是我论文的应用和效果分析。

我通过实地调查和临床实践,对针灸推拿在不同疾病和症状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我发现针灸推拿在疼痛管理、神经系统疾病和妇科疾病等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

同时,我也研究了针灸推拿与其他疗法的结合应用,如中药疗法和康复训练。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即针灸推拿在综合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后,我在论文的结论部分总结了我的研究成果和发现。

我认为针灸推拿作为一门古老而神奇的中医疗法,在现代医学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研究针灸推拿的原理和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疗效和应用方式。

同时,针灸推拿与其他疗法的结合应用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我希望我的研究成果能够为针灸推拿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一定的贡献。

中医药学论文: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中医药学论文: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联合特定电磁波谱(TDP)照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针灸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9例、无效6例,观察组显效7例、有效22例、无效1例;观察组总有效29例,占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例,占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出现腰椎两侧疼痛2例、腰椎脱节3例,观察组出现腰椎两侧疼痛1例、腰椎脱节1例。

观察组不良反应2例,占6.6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例,占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VAS、P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VAS、PP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针灸治疗;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患者知情同意。

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例;年龄39~70岁,平均年龄(58.12±1.97)岁;L4~5椎间盘突出15例,L5~S1椎间盘突出12例,其他腰椎部位突出3例;病程6个月~15年,平均病程(5.17±1.35)年。

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3例;年龄41~69岁,平均年龄(57.45±1.83)岁;L4~5椎间盘突出14例,L5~S1椎间盘突出10例,其他腰椎部位突出6例;病程7个月~16年,平均病程(5.82±1.39)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精选随着针灸在全世界的广泛应用,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对部分针灸疗效机制科学意义上的肯定,逐渐形成了西方针灸的概念。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医针灸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一:针灸治疗HZ止痛效应分析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简称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神经节及皮肤,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其特点是侵害单侧一个或多个皮区,多表现为躯干的环状或条形损害。

笔者采用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运用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观察不同针灸方法的止痛效应,并分析患者满意度与止痛效应的关系,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病例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中医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为2007年4月—2009年10月针灸科、皮肤科住院或门诊患者。

将101例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采用中心随机的方法,分配至A组(电针组)30例、B组(铺棉灸组)23例、C组(火针组)25例、D组(叩刺拔罐组)23例。

剔除5例误纳病例及2例脱落病例,结果最后符合方案A组27例、B组23例、C组24例、D组20例,共94例。

其中男54例(57.4%),女40例(42.6%);年龄最小20岁,最大70岁,平均(43.61±1.59)岁。

4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生命体征情况,经统计计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患者不适至初诊时间、疱疹情况,经统计计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组间具有可比性。

1.2试验标准(1)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蛇串疮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2]中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

(2)纳入标准①年龄18~70岁;②出现疱疹1~7天内,未经过抗病毒和止痛治疗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接受本课题组各种治疗方法、服从课题组安排者。

(3)排除标准①属于带状疱疹的特殊类型,包括眼、耳带状疱疹、内脏带状疱疹、脑膜带状疱疹、泛发性带状疱疹、无疹型带状疱疹;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④瘢痕体质者;⑤合并严重的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或全身衰竭者,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患者,结缔组织病、血友病患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⑥病情危重,难以对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确切评价者;⑦1个月内应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

1.3治疗方法4组患者疱疹局部均保持皮肤清洁,注意保护皮损。

治疗时取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进行。

(1)A组(电针组)取穴:阿是穴(病变皮损处)、夹脊穴(患侧)、支沟穴、后溪穴。

操作方法:所有穴位定位均按照《国家标准经穴部位》[3]取穴。

阿是穴用平刺法局部围针刺,夹脊穴向脊柱方向斜刺,支沟穴、后溪穴直刺,均进针约0.8~1.0寸,针刺得气后,接韩氏穴位刺激仪,采用疏密波,频率为2/100Hz,2~5mA,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通电30min后出针。

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计1个疗程。

(2)B组(电针+铺棉灸组)铺棉灸操作方法:将脱脂干棉花撕成薄如蝉翼,约3cm×3cm大小棉片,根据皮损的面积决定施灸棉片的数量。

铺在阿是穴上,用火柴点燃烧尽棉花,每次施灸3遍。

其余治疗及疗程同A组。

(3)C组(电针+火针组)火针操作方法:术者左手持点燃的酒精灯,右手持中粗火针在外焰加热针体,直至将针尖烧至红白后,迅速准确地刺入疱疹中央约0.2~0.3cm,根据疱疹数量的多少,先刺早发的疱疹,每次选择3~5个,每个疱疹针刺2次,术毕挤出疱液,按压约30秒钟,涂上一层万花油。

其余治疗及疗程同A组。

(4)D组(电针+叩刺拔罐组)叩刺拔罐方法:术者以一次性梅花针叩刺阿是穴,以局部微渗血为度,然后选择大小合适的玻璃罐,迅速拔按在叩刺部位及病损两端。

留罐5~10min,出血3~5mL,取罐后用活力碘消毒患处,视疱疹面积大小,决定火罐的型号和数量。

其余治疗及疗程同A组。

1.4观察指标(1)疼痛评价指标①疼痛强度(VAS评定法,单位:mm):记录观察点前24h内最痛点。

以100mm标识,0表示不痛,100mm表示患者能够想象的最大疼痛强度。

②疼痛缓解程度(%):记录观察点前24h内疼痛强度与基线相比的缓解情况。

记录范围0~100%,0表示完全没有缓解,100%表示完全缓解。

③疼痛开始缓解时间(d):从患者开始感觉有疼痛到疼痛缓解程度恒定在30%以上所需的时间。

④疼痛持续时间(d):从患者开始感觉有疼痛到疼痛完全消失所需的时间。

于观察第1~10天每次治疗前、第11天记录。

③④项如在疗程内无法记录(疼痛未缓解或者消失),则在第22、30、60、90天随访时记录。

(2)患者满意度:用标尺法,0~100代表患者对其所接受的治疗措施的耐受性,100分表示很满意,0分为很不满意,让患者读出最能代表其耐受程度的位置,并记录读数(分)。

于第11天记录。

1.5统计方法数值以(珋x±s)表示,所有数据进行比较前,经过K-S正态分布检验。

正态分布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

非正态分布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

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2.1患者满意度与VAS疼痛评分的关系见表1和图1。

各组带状疱疹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减少,且治疗后各组VAS评分存在差异(P<0.05),A组治疗后VAS评分为(0.63±1.62)分,B组(8.04±10.95)分。

4组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经1疗程的针灸治疗后,针灸各组的总体止痛效应相当。

经治疗后,各组带状疱疹患者的满意度有一定的不同(P<0.05),A组(电针组)、C组(电针+火针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B 组(电针+铺棉灸组)、D组(电针+叩刺拔罐组)(P<0.05);电针组与电针+火针组患者的满意度相当(P>0.05);电针+铺棉灸组、电针+叩刺拔罐组患者满意度相当(P>0.05)。

从患者角度分析,较电针+铺棉灸、电针+叩刺拔罐,患者更加认同电针治疗或电针结合火针治疗。

病人满意度是指病人凭着自己对健康的理解,权衡自己的经济条件,结合自己对医疗保健的要求,对所接受的医疗服务的综合评价。

[4]涉及整个疾病就诊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对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VAS评分、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图1,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VAS 评分、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之间均无显著的相关性(均P>0.05)。

2.2患者满意度与患者疼痛缓解、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程度的关系见表2和图2。

4组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疼痛缓解程度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以A组(电针组)较B组(电针+铺棉灸组)疼痛缓解程度更明显(P<0.01)。

四组患者的满意度与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5)。

3讨论带状疱疹属中医“蛇串疮”范畴,其发生多因机体正气不足,湿热毒邪循肝胆经络熏蒸肌肤;在病变后期,余毒未清,瘀血阻滞肌肤而发生神经痛。

神经痛为带状疱疹特征之一,可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出现,神经痛是带状疱疹困扰患者的主要原因。

止痛是针灸的一大功能,针灸有减轻带状疱疹疼痛、缩短疼痛持续时间等作用[5-6]。

本方案取阿是穴、夹脊穴、支沟穴、后溪穴治疗,本取穴方案从蛇串疮病机出发,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湿止痛的作用。

采用电针法、电针+铺棉灸法、电针+火针法、电针+叩刺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患者,虽治疗后各组的VAS评分、疼痛缓解程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VA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的疼痛强度、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各止前效应指标,除了疼痛缓解程度A组优于B组外,余VA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组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考虑与带状疱疹的自然病程一般为2-3周[7]有关,估计到治疗后的观察点,大部分患者自然病程已向痊愈转归,因此无法体现各疗法止痛效应的差别。

电针法为阿是穴围针刺加夹脊穴、支沟穴、后溪穴电针治疗,其余三种疗法分别为在此基础上加上铺棉灸法、火针法、叩刺拔罐法,治疗后VAS评分A 组(电针组)明显低于B组(电针+铺棉灸组),而疼痛缓解程度A组优于B组,结果说明针灸本身也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疼痛,将电针和铺棉灸重叠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不仅不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可能还增加了患者的疼痛。

本研究中的患者满意度,是患者将其所接受的治疗措施的耐受性用0~100分表示出来,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属病人报告的临床结局。

病人报告的临床资料已成为临床疗效评价关注的焦点,可用于最佳治疗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8]本研究结果发现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更加认同电针治疗或电针结合火针治疗,但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的VAS评分、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二:循证医学针灸证据评析1针灸研究证据的来源和范畴的确立基于循证医学证据评价体系对针灸医学的启示,根据针灸学科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以及证据来源范围,本研究确定的针灸研究证据范畴主要包括:现代研究证据、古籍载录证据、专家经验证据,其中现代研究证据又包括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病例序列研究和个案报道。

下面对各类研究证据的特点和纳入理由作简要阐述。

1.1古籍载录证据流传至今的针灸古代医籍是历代针灸临床经验的积累,不仅涵盖了针灸安全有效的成功经验、针灸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等有价值的信息,并经过几千年临床实践反复证实了其真实性、可靠性和适用性。

因此,古代医籍载录的相关针灸防治疾病证据是针灸临床决策不可忽略的最佳证据之一,本研究纳入的古籍载录证据涵盖清代以前所有针灸治疗类文献,从内容形式上说主要包括以疾病为纲的针灸处方文献和针灸医案。

1.2专家经验证据经验类文献对于临床医学来讲往往是最直接的体验记录,是临床实践与医学理论相结合、突破和创新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理论概括和实践指导意义。

因此针灸专家经验总结也是针灸临床决策不可忽略的最佳证据之一。

本研究纳入的专家经验总结主要为1919年以后国内针灸专家的临床经验类文献,按照专家资质分为针灸名老中医专家经验和一般针灸专家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