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讲解_算法案例_提高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课件 1.4算法案例(1)课件1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课件 1.4算法案例(1)课件1

如何依次检索正整数? 该循环何时结束?
int(x)表示不超过x的最 大整数,例如int(2.7)=2, Int(2)=2,int(-2,7)=- 3.
一个正整数m什么时候满足方程?
如何用自然语言描述该算法?
mod(a,b)表示a除以b的余数.
m 2 While Mod (m,3)≠2 Or Mod (m,5)≠3 Or Mod (m,7)≠2 m m+1 End While Print m
1.顺序结构 :依次进行多个处理的结构称为 顺序结构.
2.顺序结构的流程图 顺序结构是最简单、最 基本的算法结构,语句与 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 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 它是由若干个处理步骤组 成的,这是任何一个算法 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
语句A
语句B
选择结构也叫条件结构,是指在算法中通过对条件的 判断,根据条件是否成立而选择不同流向的算法结构.
B
Else
C
End If
当型语句:
A
直到型语句:
A p
Y N
While p
Do
p
N
Y
循环体
End while
循环体
Until p
End Do
伪代码中的:
(5)循环语句
(6)For语句: 当循环的次数已经确定,可用“For”语句表 示.
“For”语句伪代码格式: For I From “初值” To “终值” step “步长” …… End For
S←S+i
i←i+1
A
N
A
N
i←i+1 i<10 N 输出S 结束 Y
i>100
Y 输出S 结束

(苏教版)必修3算法教案

(苏教版)必修3算法教案

(第1课时) §1.1 算法的含义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体会算法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与主要特点;2.能按步骤用自然语言写出简单问题的算法过程学;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教学重点:将问题的解决过程用自然语言表示为算法过程.教学难点: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教学过程:一.序言算法不仅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理论和技术的核心.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打字、画卡通画、处理数据,计算机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那么,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算法的学习是一个开始.同时,算法有利于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在以前的学习中,虽然没有出现算法这个名词,但实际上在数学教学中已经渗透了大量的算法思想,如四则运算的过程、求解方程的步骤等等,完成这些工作都需要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这就是算法的思想.阅读教材第4页.二.问题情境1.情境:介绍猜数游戏(见教材第5页).2.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有哪些策略,哪一种较好?三.学生活动学生容易说出“二分法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算法化(按步骤)的表达.说明:以上过程实际上是按一种机械的程序进行的一系列操作.四.建构数学在解决某些问题时,需要设计出一系列可操作或可计算的步骤,通过实施这些步骤来解决问题,通常把这些步骤称为解决这些问题的算法.1.广义的算法——某一工作的方法和步骤,例如:歌谱是一首歌曲的算法,空调说明书是空调使用的算法.在数学中,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程序.2.本章主要讨论的算法(计算机能够实现的算法)——对一类问题的机械的、统一的求解方法.例如:解方程(组)的算法,函数求值的算法,作图问题的算法等.3.本节采用自然语言来描述算法.五.数学运用1.算法描述举例例1.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解: 算法1 按照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 第一步:计算1+2,得到3;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加,得到10;第四步:将第三步中的运算结果10与5相加,得到15.算法2 运用公式123n ++++=2)1(+n n 直接计算.第一步:取n =5;第二步:计算2)1(+n n ;第三步:输出运算结果.算法3 用循环方法求和. 第一步:使1S =,; 第二步:使2I =; 第三步:使S S I =+;第四步:使1I I =+;第五步:如果5I ≤,则返回第三步,否则输出S . 说明:①一个问题的算法可能不唯一.②若将本例改为“给出求123100++++的一个算法”,则上述算法2和算法3表达较为方便.例2.给出求解方程组274511x y x y +=⎧⎨+=⎩的一个算法. 分析:解线性方程组的常用方法是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这两种方法没有本质的差别,为了适用于解一般的线性方程组,以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我们用高斯消元法(即先将方程组化为一个三角形方程组,在通过回代过程求出方程组的解)解线性方程组. 解:用消元法解这个方程组,步骤是:第一步:方程①不动,将方程②中x 的系数除以方程①中x 的系数,得到乘数422m ==;第二步:方程②减去m 乘以方程①,消去方程②中的x 项,得到 2733x y y +=⎧⎨=-⎩; 第三步:将上面的方程组自下而上回代求解,得到1y =-,4x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41x y =⎧⎨=-⎩. 说明:(1).从例1、例2可以看出,算法具有两个主要特点: ①有限性:一个算法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必须结束.“有限性”往往指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如果让计算机执行一个历时1000年才结束的算法,这虽然是有限的,但超过了合理的限度,人们也不把它视作有效算法.“合理限度”一般由人们的常识和需要以及计算机的性能而定. ②确定性:算法的每一个步骤和次序应当是确定的. 例如,一个健身操中一个动作“手举过头顶”,这个步骤就是不确定的、含糊的.是双手都举过头,还是左手或右手?举过头顶多少厘米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算法中的每一个步骤不应产生歧义,而应当是明确无误的.(2).一般来说,算法应有一个或多个输出,算法的目的是为了求解,没有输出的算法是没有意义的.2.练习:课本第6页练习第1、2、3题.练习1答案:第一步 移项得23x =-; 第二步 两边同除以2得32x =-. 练习2答案:第一步:使1S =,;第二步:使3I =;第三步:使S S I =⨯;第四步:使2I I =+;第五步:如果7I ≤,则返回第三步,否则输出S .练习3答案:第一步 计算斜率203(1)AB k -=--;第二步 用点斜式写出直线方程0(1)AB y k x -=+.补充:1.一个人带三只狼和三只羚羊过河,只有一条船,同船可以容纳一个人和两只动物.没有人在的时候,如果狼的数量不少于羚羊的数量,狼就会吃掉羚羊.请设计过河的算法.解:算法或步骤如下: S1 人带两只狼过河; S2 人自己返回;S3 人带一只羚羊过河; S4 人带两只狼返回; S5 人带两只羚羊过河; S6 人自己返回; S7 人带两只狼过河; S8 人自己返回; S9 人带一只狼过河.2.写出求111123100++++的一个算法. 解:第一步:使1S =,;第二步:使2I =;第三步:使1n I=;第四步:使S S n =+; 第五步:使1I I =+;第六步:如果100I ≤,则返回第三步,否则输出S .六.回顾小结1.算法的概念:对一类问题的机械的、统一的求解方法.算法是由基本运算及规定的运算顺序所构成的完整的解题步骤,或者是按照要求设计好的有限的计算序列,并且这样的步骤或序列能解决一类问题. 2.算法的重要特征:(1)有限性:一个算法在执行有限步后必须结束; (2)确切性:算法的每一个步骤和次序必须是确定的;(3)输入:一个算法有0个或多个输入,以刻划运算对象的初始条件.所谓0个输入是指算法本身定出了初始条件.(4)输出:一个算法有1个或多个输出,以反映对输入数据加工后的结果.没有输出的算法是毫无意义的. 七、课外作业:课本第6页第4题, 补充:1. 有A 、B 、C 三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瓶,A 装着酒精,B 装着醋,C 为空瓶,请设计一个算法,把A 、B 瓶中的酒精与醋互换.2.写出解方程0322=--x x 的一个算法.3.已知),(11y x A ,),(22y x B ,写出求直线AB 斜率的一个算法.4.“鸡兔同笼”是我国隋朝时期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的一个有趣而具有深远影响的题目:“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请你先列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程组,并设计一个解该方程组的算法.(第2课时) §1.2 流程图与顺序结构教学目标:1.了解流程图的概念,了解常用流程图符号(输入输出框、处理框、判断框、起止框、流程线等)的意义;2.能用程序图表示顺序结构的算法;3.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流程图表示顺序结构的算法. 教学难点:规范流程图的表示.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1.情境:回答下面的问题: (1)123100++++= ; (2)123n ++++= ;2.问题:已知1232006n ++++>,求n 的最小值,试设计算法.二.学生活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表达. 解:1S 取1n =;2S 计算2)1(+n n ; 3S 若(1)20062n n +>,则输出n ;否则,使1n n =+,转2S .上述算法可以用框图直观地描述出来: 教师边讲解边画出第7页图521--. 这样的框图我们称之为流程图.三.建构数学 1.流程图的概念:流程图是用一些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简单的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几程序结构的一种图形程序.它直观、清晰,便于检查和修改.其中,图框表示各种操作的类型,图框中的文字和符号表示操作的内容,带箭头的流程线(指向线)表示操作的先后次序.2.构成流程图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课本第7页),结合图形讲解. 3.规范流程图的表示: ①使用标准的框图符号;②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流程线要规范; ③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框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 ④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4.从流程图521--可以看出,该算法步骤中,有些是按顺序执行,有些需要选择执行,而另外一些需要循环执行.事实上,算法都可以由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这三块“积木”通过组合和嵌套表达出来. 5.顺序结构的概念:依次进行多个处理的结构称为顺序结构.四.数学运用 1.顺序结构举例例1.写出作ABC ∆的外接圆的一个算法. 解: 1S 作AB 的垂直平分线1l ;2S 作BC 的垂直平分线2l ;3S 以1l 与2l 的交点M 为圆心,MA 为半径作圆,圆M 即为ABC ∆的外接圆. 说明:1.以上过程通过依次执行1S 到3S 这三个步骤,完成了作外接圆这一问题,这种依次进行多个处理的结构就是顺序结构.2.上述算法的流程图如下图1所示,它是一个顺序结构.图1例2.已知两个单元分别存放了变量x 和y 的值,试交换这两个变量值. 说明:1.在计算机中,每个变量都分配了一个存储单元,它们都有各自的地址. 2.为了表达方便,我们用符号“p x ←”表示“把x 赋给p ”(见教材第1页)解:为了达到交换的目的,需要一个单元存放中间变量p . 算法是:1S p x ←; {先将x 的值赋给变量p ,这时存放变量x 的单元可作它用} 2S x y ←; {再将y 的值赋给x ,这时存放变量x 的单元可作它用}3S y p ←. {最后将p 的值赋给y ,两个变量x 和y 的值便完成了交换}说明:上述算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它是一个顺序结构.图2例3.半径为r 的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为2S r π=,当10r =时,写出计算圆面积的算法,画出流程图. 解:算法如下:1S 10r ←; 2S 2S r π←; 3S 输出S .说明:上述算法的流程图如右图所示,它是一个顺序结构.2.练习:课本第9页练习第1、2题.五.回顾小结 1.流程图的概念:流程图是用一些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简单的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几程序结构的一种图形程序.它直观、清晰,便于检查和修改. 2.画流程图的步骤:首先用自然语言描述解决问题的一个算法,再把自然语言转化为流程图; 3.顺序结构的概念:依次进行多个处理的结构称为顺序结构. 六.课外作业:课本第14页习题第1,3题. 补充:已知华氏温度F 与摄氏温度C 的转换公式是:C F =⨯-95)32(,写出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使得输入一个华氏温度F ,输出其相应的摄氏温度C .p x ← x y ← y p ←↓ ↓ ↓↓(第3课时)§1.2 选择结构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流程图的概念,了解选择结构的概念能运用流程图表达选择结构; 2.能识别简单的流程图所描述的算法;3.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流程图表示选择结构的算法.教学难点:规范流程图的表示以及选择结构算法的流程图.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情境:某铁路客运部门规定甲、乙两地之间旅客托运行李的费用为0.53,50500.53(50)0.85,50,c ωωωω⨯≤⎧=⎨⨯+-⨯>⎩其中ω(单位:kg )为行李的重量.试给出计算费用c (单位:元)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二.学生活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表达. 解:算法为:1S 输入行李的重量ω;2S 如果50ω≤,那么0.53c ω=⨯,否则500.53(50)0.85c ω=⨯+-⨯;3S 输出行李的重量ω和运费c .上述算法可以用流程图表示为: 教师边讲解边画出第9页图526--.在上述计费过程中,第二步进行了判断. 三.建构数学 1.选择结构的概念:先根据条件作出判断,再决定执行哪一种 操作的结构称为选择结构.如图:虚线框内是一个选择结构, 它包含一个判断框,当条件p 成立(或称条件p 为“真”)时执行A ,否则执行B .2.说明:(1)有些问题需要按给定的条件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并按判断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操作,这类问题的实现就要用到选择结构的设计;(2)选择结构也称为分支结构或选取结构,它要先根据指定的条件进行判断,再由判断的结果决定执行两条分支路径中的某一条;(3)在上图的选择结构中,只能执行A 和B 之一,不可能既执行A ,又执行B ,但A 或B 两个框中可以有一个是空的,即不执行任何操作;(4)规范流程图图框的形状要规范,判断框必须画成菱形,它有一个进入点和两个退出点.3.思考:教材第7页图521--所示的算法中,哪一步进行了判断? 四.数学运用 1.选择结构举例例1.(教材第10页例3)设计求解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分析:由于一元二次方程未必总有实数根,因此,求解时,要先计算判别式24b ac ∆=-,然后比较∆与0的大小,再决定能否用求根公式求解.所以,在算法中应含有选择结构.解:算法如下:1S 输入,,a b c ;2S 24b ac ∆←-;3S 如果0∆<,则输出“方程无实数根”,否则12b x a -←,22b x a--←,并输出1x ,2x .算法流程图如右.思考:如果要输出根的详细信息(区分是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还是不等的实数根),如何 修改上述算法和流程图?例2解:1S 输入任意实数x ;2S 若0≥x ,则y x ←;否则y x ←-; 3S 输出y . 算法流程图如右.2.练习:课本第11页练习第1、2、3题.五.回顾小结1.选择结构的概念:先根据条件作出判断,再决定执行哪一种操作的结构称为选择结构.2.理解选择结构的逻辑以及框图的规范画法,选择结构主要用在判断、分类或分情况的问题解决中.说明:[]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或称x的整数部分),如:[2.6]2=.作业中可以使用此符号.六.课外作业:课本第14页习题第2,5题.补充:1.已知函数32,()5x xf xx x+⎧=⎨⎩为奇数,为偶数,写出当x为整数时求()f x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2.任意给定3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判断分别以这3个数为三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并画出这个算法的流程图.(第4课时)§1.2 循环结构教学目标:1.了解循环结构的概念,能运用流程图表示循环结构;2.能识别简单的流程图所描述的算法;3.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运用流程图表示循环结构的算法.教学难点:规范流程图的表示以及循环结构算法的流程图.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情境:北京获得了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权。

苏教版数学高一苏教版必修3 1.1《算法的含义》教案

苏教版数学高一苏教版必修3 1.1《算法的含义》教案

1.1《算法的含义》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及主要特点;2.能够按步骤用自然语言写出简单问题的算法过程;3.了解算法的主要特点.教学重点、难点:将问题的解决过程用自然语言表示为算法过程.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情境1:两个大人和两个小孩一起渡河,渡口只有一条小船,每次只能渡1个大人或2个小孩,他们四人都会划船,但都不会游泳.试问他们怎样渡过河去?请写出一个渡河方案.情境2:猜物品的价格游戏:现有一商品,价格在0~8000元之间,采取怎样的策略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猜出正确的答案呢?2.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有哪些策略,哪一种较好?二、学生活动三、建构数学广义地描述算法:狭义地描述算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代意义的算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算法的特点:计算机能实现的算法------对一类问题的机械的、统一的求解方法.如: 解方程(组)的算法,函数求值算法,作图问题的算法,等等四、数学运用1.算法描述举例例1 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算法1:按照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第一步计算1+2,得到3;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加,得到10;第四步将第三步中的运算结果10与5相加,得到15.算法2:可以运用公式n(n+1)1+2+3++n=2直接计算;第一步取n=5;第二步计算(1)2n n;第三步输出运算结果.算法3:用循环方法求和第一步使p=1;第二步使i=2;第三步将p+i的值赋给p;即p←p+i; 第四步使i的值增加1;即i←i+1;第五步如果i >5,则输出p,否则转第三步.例2 给出求解方程组27,4511x yx y+=⎧⎨+=⎩的一个算法.解:我们用消元法求解这个方程组,步骤是:第一步:方程①不动,将方程②中x的系数除以方程①中x系数,得到乘数m=2;第二步:方程②减去m乘以方程①,消去方程②中x项,得到27 3-3x yy+=⎧⎨=⎩;第三步:将上面的方程组自下而上回代求解,得到4-1 xy=⎧⎨=⎩.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4-1 xy=⎧⎨=⎩备注:这种消元回代的算法适用于一般线性方程组的求解.例3 任意给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设计一个算法,求解这个方程.第一步:输入a,b,c;第二步:计算△=b2-4ac;第三步: △≥0,则计算1,2x=并输出结果;否则输出“方程无实根”.【总结】通过对以上几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对算法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解决某些问题时,需要设计出一系列可操作或可计算的步骤,通过实施这些步骤来解决问题,通常把这些步骤称为解决这些问题的算法.①有限性:一个算法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必须结束.②确定性:算法的每一个步骤和次序应该是确定的.③逻辑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个明确的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④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算法不一定只有唯一的一个,可以有不同的算法.⑤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的、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⑥可行性:算法中的每一步操作都必须是可执行的,也就是说算法中的每一步都能通过手工和机器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2.练习:(1)写出解方程230x +=的一个算法.第一步:移项得2x =-3第二步:两边同除以2得x =-3/2(2)写出求1357⨯⨯⨯的一个算法.步骤1:先求1×3,得到结果3;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结果3再乘以5,得到15;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结果15再乘以7,得到105.法二:运用循环操作的方法(3)下列关于算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C )①求解某一类问题的算法是唯一的;②算法必须在有限步操作之后停止;③算法的每一步操作必须是明确的,不能有歧义或模糊;④算法执行后一定产生确定的结果.A .1个 B.2个 C.3个 D.4个(4)在数学中,现代意义上的算法是指( C )A .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运算的过程B .解决某一类问题的程序或步骤C .计算机在有限步骤之内完成,用来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有效的程序或步骤D .用计算机进行数学运算的方法(5)写出求过两点M (-3,-1)、N (2,5)的直线与坐标轴围成面积的一个算法.第一步:取x 1=-3,y 1=-1,x 2=2,y 2=5; 第二步:计算112121----y y x x y y x x = 第三步:在第二步结果中令x =0得到y 的值m ,得直线与y 轴交点(0,m );第四步:在第二步结果中令y =0得到x 的值n ,得直线与x 轴交点(n ,0);第五步:计算S =1||||2m n ⋅ 第六步:输出运算结果.(6)有蓝和黑两个墨水瓶,但现在却错把蓝墨水装在了黑墨水瓶中,黑墨水错装在了蓝墨水瓶中,要求将其互换,请你设计算法解决这一问题.第一步:取一只空的墨水瓶,设其为白色;第二步:将黑墨水瓶中的蓝墨水装入白瓶中;第三步:将蓝墨水瓶中的黑墨水装入黑瓶中;第四步:将白瓶中的蓝墨水装入蓝瓶中;第五步:交换结束.(7)给出算法第一步S←0;第二步i←1;第三步S←S+i2;第四步i←i+1;第五步如果i≤100,则转第三步,否则输出S.阅读后,回答该算法求解的是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12+22+ (1002)(8)下面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算法第一步输入x;第二步若x≤3,则执行第三步,否则执行第四步;第三步使y=2x-1;第四步使y=x2-2x+4;第五步输出y.①这个算法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当输入的x值为_____时,输入值与输出值相等.(9)已知一个学生的语文成绩为89,数学成绩为96,外语成绩为99,求他的总分和平均成绩的一个算法为:第一步取A=89,B=96,C=99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总分D=A+B+C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平均成绩E=D/3第四步输出D,E.(10)设计一个算法计算111 1.23100 ++++五、回顾小结:1.算法的含义:算法可以理解为有基本运算及规定的运算顺序所构成的完整的解题步骤.或者看成按照要求设计好的有限的确切的计算序列,并且这样的步骤和序列可以解决一类问题.2.算法的特点:①有限性②确定性③可行性④不唯一性⑤普遍性⑥逻辑性3.算法的表述形式:⑴用日常语言和数学语言或借助于形式语言(算法语言).⑵流程图(简称框图).⑶程序设计语言.(伪代码)六、课外作业:教材第6页练习的第3题、第4题.补充:1.写出解方程x2-2x-3=0的一个算法.2.请你写出用新华字典查汉字“笑”的拼音的一个“算法”.。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课件1.4算法案例(3)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课件1.4算法案例(3)

Else b x0
a
EndIf

x0
TIhfenGo| aTob2|0c
Print x0
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二分法的算法和用伪代码表示该算法; 2语.句G的oTo使用; 3.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分析-画流程图-写伪代码.
Else b x0
a x0
EndIf
ab
x0
EndWhile
2
Print x0
伪代码2:
Read a,b,c
x0

(a
2
b)
f (a) a3 a 1
f (x0 ) x03 x0 1
If f (x0) 0ThenGoTo120
If f (a) f (x0) 0Then
学生活动:
写出用区间二分法求解方程 x3 x 1 0 在区间 [1,1.5] 内的一个近似解(误差不超过0.001)的一个算法.
建构教学:
伪代码1:
Reada,b,c
x0

a
2
b
While | a b | cAnd
x03 x0 1 x0 1) <0Then
高中数学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高中数学必修3
姓名:邱晓昇 单位:江苏省姜堰中学
问题情境:
在前面一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算法,如不定方程 的解、欧几里得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等问题,对算 法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下面,我们还将通过一个具体的算法案 例,继续体会算法的思想.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二分 法求方程近似解.

高中数学新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 1.4.1 算法案例》

高中数学新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 1.4.1 算法案例》

算法案例〔第三课时〕——进位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进位制的概念,学会表示进位制数,理解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规律,会利用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联系,进行各种进位制之间的转换。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得出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转换的规律过程,进一步掌握进位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任务,领悟十进制、二进制的特点,了解计算机在电路与二进制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到计算机与数学的联系,培养他们合作精神和严谨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各进位制表示数的方法及各进位制之间的转换难点:“除取余法〞的理解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归纳式、讨论法、类比法、多媒体展示四、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小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如何清点猎物?2、新课讲授〔1〕进位制的概念:进位制是人们为了计数和运算方便而约定的记数系统。

约定满二进一,就是二进制;满十进一,就是十进制;满十二进一,就是十二进制;等等,也就是说,“满几进一〞就是几进制,几进制的基数就是几。

我们常见的数字都是十进制的,但是并不是生活中的每一种数字都是十进制的你能举出一些实例么生活中的进位制: 如:60进制在时间上,1小时分成60分钟,1分钟分成60秒;在角度上,1度分成60分,1分分成60秒、12进制〔月份、生肖、一打〕、七进制〔一周七天〕、16进制〔古称一斤为16两,故而有了半斤八两之说〕、24进制〔节气〕等等不同的进位制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2〕探究十进制问题1、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是十进制数,十进制数用哪些数字进行记数?答:0、1、2、3、4、5、6、7、8、9问题2、结构特征?答:满十进一问题3、十进制数3578表示的数可以写成位权:个位、十位、百位、千位〔3〕探究二进制特征(4)进制转化成十进制例1、二进制数110011〔2〕四进制数 123〔4〕(5)十进制转化成进制〔除取余法〕例2、十进制数191化为五进制数是什么数?例3、将十进制数458分别转化为四进制数和六进制数?3、综合提高:将五进制数3241〔5〕转化为七进制数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苏教版数学高一必修3教案 1.4《算法案例》(2)

苏教版数学高一必修3教案 1.4《算法案例》(2)

1.4 算法案例(2)教学目标(1)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中蕴含的数学原理,并能根据这些原理进行算法分析;(2)基本能根据算法语句与程序框图的知识设计完整的程序框图并写出算法程序.教学重点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把辗转相除法转换成程序框图与程序语言.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求最大公约数的知识,你能求出18与30的公约数吗?我们都是利用找公约数的方法来求最大公约数,如果公约数比较大而且根据我们的观察又不能得到一些公约数,我们又应该怎样求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比如求204与85的最大公约数?1.辗转相除法引例.求两个正数204和85的最大公约数.(分析:204与85没有明显的公约数,如能把它们都变小一点,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求出最大公约数)解:204=85×2+34因为204与85的最大公约数是85的最大公约数,所以204与85的最大公约数也是34的最大公约数,从这一步说明,204与85的最大公约数也应该是85与34的最大公约数.85=34×2+17从这一步说明,85与34的最大公约数也应该是34与17的最大公约数.34=17×2+0从这一步说明,34与17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7.所以204与85的最大公约数是17.这就是辗转相除法,也叫欧几里德算法,它是由欧几里德在公元前300年左右首先提出的.我们可以证明,对于任意两个正整数,上述步骤总可以在有限步之后完成,从而总可以用辗转相除的方法求出最大公约数.一般情况下:如何用辗转相除法找出两个正整数a,b的最大公约数?2.更相减损术我国早期也有解决求最大公约数问题的算法,就是更相减损术.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翻译出来为:第一步:任意给出两个正数;判断它们是否都是偶数.若是,用2约简;若不是,执行第二步.第二步: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较小的数与所得的差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3.比较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区别(1)都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计算上辗转相除法以除法为主,更相减损术以减法为主,计算次数上辗转相除法计算次数相对较少,特别当两个数字大小区别较大时计算次数的区别较明显.(2)从结果体现形式来看,辗转相除法体现结果是以相除余数为0则得到,而更相减损术则以减数与差相等而得到.二、算法设计思想利用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计算算法,我们可以设计出程序框图以及BSAIC程序来在计算机上实现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下面由同学们设计相应框图并相互之间检查框图与程序的正确性,并在计算机上验证自己的结果.1.自然语言(1)结合引例,思考应该利用__________结构实现该算法.(2)每一次循环中所进行的是什么样的运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循环何时结束?下一次循环的输入整数应该是什么?利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第一步:用较大的数m除以较小的数n得到一个商q0和一个余数r0;第二步:若r0=0,则n为m,n的最大公约数;若r0≠0,则用除数n除以余数r0得到一个商q1和一个余数r1;第三步:若r1=0,则r1为m,n的最大公约数;若r1≠0,则用除数r0除以余数r1得到一个商q2和一个余数r2;……依次计算直至rn=0,此时所得到的rn-1即为所求的最大公约数.S1 输入两个正整数a,b;S2 若Mod(a,b)=0公约数b,算法结束;否则r←a← b,b←r,转S2 .2.流程图3.辗转相除法的伪代码更相减损术的伪代码三、数学运用1.例题例1 两个正整数的最小公倍数,实际上就是这两数乘积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试写出求正整数a,b最小公倍数的伪代码.Read a,bc←abWhile mod(a,b)≠0r← mod(a,b)a←bb←rEnd WhilePrint c/b例2 用更相减损术求98与63的最大公约数.解:由于63不是偶数,把98和63以大数减小数,并辗转相减98-63=3563-35=2835-28=728-7=2121-7=14所以,98和63的最大公约数等于7 2.练习练习1 下面一段伪代码的目的是 BA.求a,b 的最小公倍数B.求a,b 的最大公约数C.求a 被b 整除的商D.求b 除以a 的余数 分析:解题关键就是:a -int(a/b)×b =mod(a,b)练习2 写出右边流程图所表达算法的伪代码,并求出最后输出的n 的值.10 m←147 20 n←84 30 r←mod(m,n)40 If r=0 Then Goto 70 50 m←n,n←r 60 Goto 30 70 Print n 80 End n 的值为21练习3 用更相减损术求两个正数84与72的最大公约数.分析:先约简,再求21与18的最大公约数,然后乘以两次约简的质因数4.10 Read a ,b20 If a /b =Int (a /b ) Then goto 70 30 c ←a -Int (a /b )×b 40 a ←b 50 b ←c 60 Goto 20 70 Print b注:Int (x)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

高中数学算法案例(全套)教案苏教版必修3

高中数学算法案例(全套)教案苏教版必修3

§1.4 算法案例(1)教学目标:(1)介绍中国古代算法的案例-韩信点兵-孙子问题;(2)用三种方法熟练的表示一个算法;(3)让学生感受算法的意义和价值.教学重点、难点:不定方程解法的算法.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韩信点兵-孙子问题):韩信是秦末汉初的著名军事家。

据说有一次汉高祖刘邦在卫士的簇拥下来到练兵场,刘邦问韩信有什么方法,不要逐个报数,就能知道场上的士兵的人数。

韩信先令士兵排成3列纵队,结果有2个人多余;接着立即下令将队形改为5列纵队,这一改,又多出3人;随后他又下令改为7列纵队,这次又剩下2人无法成整行。

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以为韩信不能清点出准确的人数,不料笑声刚落,韩信高声报告共有士兵2333人。

众人听了一愣,不知道韩信用什么方法这么快就能得出正确的结果的。

同学们,你知道吗?背景说明:1.类似的问题最早出现在我国的《算经十书》之一的《孙子算经》中原文是:“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答曰:「二十三」”2.孙子算经的作者及确实着作年代均不可考,不过根据考证,着作年代不会在晋朝之後,以这个考证来说上面这种问题的解法,中国人发现得比西方早,所以这个问题的推广及其解法,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孙子定理)。

中国剩余定理在近代抽象代数学中占有一席非常重要的地位;3.该问题的完整的表述,后来经过宋朝数学家秦九韶的推广,又发现了一种算法,叫做“大衍求一术”。

在中国还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诀: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

它的意思是说:将某数(正整数)除以3所得的余数乘以70,除以5所得的余数乘以21,除以7所得的余数乘以15,再将所得的三个积相加,并逐次减去105,减到差小于105为止。

所得结果就是某数的最小正整数值。

用上面的歌诀来算《孙子算经》中的问题,便得到算式:2×70+3×21+2×15=233,233-105×2=23,即所求物品最少是23件。

高中苏教版数学必修3 第1章 1.4 算法案例课件PPT

高中苏教版数学必修3 第1章 1.4 算法案例课件PPT
栏目导航
1.如图所示的流程图,输出的结果是________.
栏目导航
17 [m=10 时,不满足条件,则 m←10+7,m=17 时,Mod(m,3) =2 且 Mod(m,5)=2 成立,
故输出 17.]
栏目导航
2.方程组32xy++41==mm, 的整数解有________组. 无数 [消去 m,得 3x-2y+3=0,即 x=23y-1,只要 y 取 3 的 整数倍,所得的解都符合题意.]
栏目导航
3.Int(x)和 Mod(x)函数 (1)Int(x)表示不超过 x 的最大整数. 例如:Int(5)=5,Int23=0,Int(3.6)=3. (2)Mod(a,b)的意义是 a 除以 b 所得的余数,因此当 Mod(a,b) =0 时,表示 a 能被 b 整除,当 0<Mod(a,b)<b 时,a 不能被 b 整除, 即 b 不是 a 的约数.
栏目导航
4.利用“二分法”求方程 f(x)=0 在区间[a,b]上的近似解的步 骤
S1 取[a,b]的中点 x0=12(a+b),将区间一分为二; S2 若__f(_x_0_)=__0_,则 x0 就是方程的根;否则判断根 x*在 x0 的左 侧还是右侧: 若__f_(_a_)f_(_x_0)_>_0_,则 x*∈(x0,b),以 x0 代替 a; 若__f_(a_)_f(_x_0_)<_0__,则 x*∈(a,x0),以 x0 代替 b; S3 若|a-b|<c,计算终止,此时_x_*_≈__x_0,否则转_S_1_.
栏目导航
4.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误差不超过 ε,则循环结构的终止 条件是________.
①|x1-x2|>ε;②x1=x2=ε;③x1<ε<x2;④|x1-x2|<ε. ④ [依据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时误差限制要求判断,④对.]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第1章 算法初步 全章复习讲义(含答案解析)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第1章 算法初步 全章复习讲义(含答案解析)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算法1.算法的概念(1)古代定义:指的是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算术运算的过程。

(2)现代定义: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3)应用:算法通常可以编成计算机程序,让计算机执行并解决问题。

2.算法的特征:①指向性:能解决某一个或某一类问题;②精确性:每一步操作的内容和顺序必须是明确的;算法的每一步都应当做到准确无误,从开始的“第一步”直到“最后一步”之间做到环环相扣,分工明确.“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后一步”是“前一步”的继续.③有限性:必须在有限步内结束并返回一个结果;算法要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当到达终止步骤时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有明确的结果,也就是说必须在有限步内完成任务,不能无限制的持续进行.④构造性:一个问题可以构造多个算法,算法有优劣之分。

(1)顺序结构:由若干个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进行的处理步骤(语句或框)组成。

这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

(2)条件结构:算法流程中通过对一些条件的判断,根据条件是否成立而取不同的分支流向的结构。

它是依据指定条件选择执行不同指令的控制结构。

(3)循环结构:根据指定条件,决定是否重复执行一条或多条指令的控制结构称为循环结构。

知识点三:基本算法语句程序设计语言由一些有特定含义的程序语句构成,与算法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结构相对应,任何程序设计语言都包含输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

以下均为BASIC语言。

1.输入语句这个语句的一般格式是:INPUT “提示内容”;变量其中,“提示内容”一般是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

每次运行程序时,计算机每次都把新输入的值赋给变量“x”,并按“x”新获得的值执行下面的语句。

INPUT语句不但可以给单个变量赋值,还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其格式为:INPUT “提示内容1,提示内容2,提示内容3,…”;变量1,变量2,变量3,…注:①“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必须用分号“;”隔开。

高中数学算法案例 二进制苏教版必修3

高中数学算法案例 二进制苏教版必修3

算法案例二进制教学目标:了解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转换的规律,会利用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联系进行各种进位制之间的转换。

教学重点:各进位制表示数的方法及各进位制之间的转换.教学难点:十进制化为其它进制.课型:新授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我们常见的数字都是十进制的,比如一般的数值计算,但是并不是生活中的每一种数字都是十进制的.古人有半斤八两之说,就是十六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比如时间和角度的单位用六十进位制, 计算“一打”数值时是12进制的。

电子计算机用的是二进制,那么什么是进位制?不同的进位制之间又又什么联系呢?这就是本节课研究的课题。

二、活动尝试在十进制中:89=8×10+9124=1×100+2×10+4=1×102+2×101+4×100111101=1×105+1×104+1×103+1×102+0×101+1×100所有的数字都可以用0~9这10个数字进行组合表示三、数学理论进位制是一种记数方式,用有限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数值。

可使用数字符号的个数称为基数,基数为n ,即可称n 进位制,简称n 进制。

现在最常用的是十进制,通常使用10个阿拉伯数字0-9进行记数。

对于任何一个数,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进位制来表示。

一般地,若k 是一个大于一的整数,那么以k 为基数的k 进制可以表示为:110()110...(0,0,...,,)n n k n n a a a a a k a a a k --<<≤<,而表示各种进位制数一般在数字右下脚加注来表示,如111001(2)表示二进制数,34(5)表示5进制数四、师生探究把二进制数110011(2)化为十进制数:110011=1*25+1*24+0*23+0*22+1*21+1*20=32+16+2+1=51把八进制数7348(8)化为十进制数:7348(8)=7*83+3*82+4*81+8*80=3584+192+32+8=381 6十进数57,可以用二进制表示为111001,也可以用八进制表示为71、用十六进制表示为39,它们所代表的数值都是一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算法案例::【学习目标】1.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中蕴含的数学原理,并能根据这些原理进行算法分析;2.基本能根据算法语句与程序框图的知识设计完整的程序框图并写出算法程序;3.了解秦九韶算法的计算过程,并理解利用秦九韶算法可以减少计算次数提高计算效率的实质;4.了解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转换的规律,会利用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联系进行各种进位制之间的转换.【要点梳理】要点一:辗转相除法也叫欧几里德算法,它是由欧几里德在公元前300年左右首先提出的.利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第一步:用较大的数m除以较小的数n得到一个商q0和一个余数r0;第二步:若r0=0,则n为m,n的最大公约数;若r0≠0,则用除数n除以余数r0得到一个商q1和一个余数r1;第三步:若r1=0,则r0为m,n的最大公约数;若r1≠0,则用除数r0除以余数r1得到一个商q2和一个余数r2;……依次计算直至r n=0,此时所得到的r n-1即为所求的最大公约数.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程序框图为:INPUT “m=”;mINPUT “n=”;nIF m<n THENx=mm=nn=xEND IFr=m MOD nWHILE r<>0r=m MOD nm=nn=rWENDPRINT nEND要点诠释:辗转相除法的基本步骤是用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考虑到算法中的赋值语句可以对同一变量多次赋值,我们可以把较大的数用变量m 表示,把较小的数用变量n 表示,这样式子)0(n r r q n m <≤+⋅=就是一个反复执行的步骤,因此可以用循环结构实现算法.要点二:更相减损术我国早期也有解决求最大公约数问题的算法,就是更相减损术.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翻译出来为:第一步:任意给出两个正整数;判断它们是否都是偶数.若是,用2约简;若不是,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较小的数与所得的差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理论依据:由r b a r b a +=→=-,得b a ,与r b ,有相同的公约数更相减损术一般算法:第一步,输入两个正整数)(,b a b a >;第二步,如果b a ≠,则执行3S ,否则转到5S ;第三步,将b a -的值赋予r ;第四步,若r b >,则把b 赋予a ,把r 赋予b ,否则把r 赋予a ,重新执行2S ;第五步,输出最大公约数b .程序:INPUT “a=”,aINPUT “b=”,bWHILE a<>bIF a>=bELSEb=b-aWENDENDPRINT b或者INPUT “请输入两个不相等的正整数”;a ,bi=0WHILE a MOD 2=0 AND b MOD 2=0a=a/2b=b/2i=i+1WENDDOIF b<a THENt=aa=bb=tEND IFc=a -ba=bb=cLOOP UNTIL a=bPRINT a^iEND要点诠释:用辗转相除法步骤较少,而更相减损术虽然有些步骤较长,但运算简单.要点三:秦九韶计算多项式的方法12121012312102312101210()()(())((()))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f x a x a x a x a x a a x a x a x a x a a x a x a x a x a a x a x a x a x a --------------=+++++=+++++=+++++==+++++令12(1)((()))k n n n n k n k v a x a x a x a x a -----=+++++,则有01nk k nkv a v v x a --=⎧⎨=+⎩,其中n k ,2,1=.这样,我们便可由0v 依次求出n v v v ,,21;1323212101,,,a x v v a x v v a x v v a x v v n n n n n +=+=+=+=----要点诠释:显然,用秦九韶算法求n 次多项式的值时只需要做n 次乘法和n 次加法运算要点四:进位制进位制是一种记数方式,用有限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数值.可使用数字符号的个数称为基数,基数为n ,即可称n 进位制,简称n 进制.现在最常用的是十进制,通常使用10个阿拉伯数字0-9进行记数.对于任何一个数,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进位制来表示.比如:十进数57,可以用二进制表示为111001,也可以用八进制表示为71、用十六进制表示为39,它们所代表的数值都是一样的.表示各种进位制数一般在数字右下角加注来表示,如111001(2)表示二进制数,34(5)表示5进制数.1.k 进制转换为十进制的方法:012211)(0121a k a k a k a k a a a a a a a n n n n k n n +⨯+⨯++⨯+⨯=--- ,把k 进制数a 转化为十进制数b 的算法程序为:INPUT “ a,k,n=”;a,k,ni=1b=0WHILE i<=nt=GET a[i]b=b+t*k^(i-1)i=i+1WENDPRINT bEND2.十进制转化为k 进制数b 的步骤为:第一步,将给定的十进制整数除以基数k ,余数便是等值的k 进制的最低位;第二步,将上一步的商再除以基数k ,余数便是等值的k 进制数的次低位;第三步,重复第二步,直到最后所得的商等于0为止,各次所得的余数,便是k 进制各位的数,最后一次余数是最高位,即除k 取余法.要点诠释:1、在k 进制中,具有k 个数字符号.如二进制有0,1两个数字.2、在k 进制中,由低位向高位是按“逢k 进一”的规则进行计数.3、非k 进制数之间的转化一般应先转化成十进制,再将这个十进制数转化为另一种进制的数,有的也可以相互转化.【典型例题】类型一: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例1.分别用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求378与90的最大公约数.【答案】18【解析】 用辗转相除法:378=90×4+18,90=18×5.∴378与90的最大公约数是18.用更相减损术:∵378与90都是偶数,∴用2约分后得189和45.189-45=144,144-45=99,99-45=54,54-45=9,45-9=36,36-9=27,27-9=18,18-9=9.∴378与90的最大公约数为2×9=18.【总结升华】比较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区别(1)都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计算上辗转相除法以除法为主,更相减损术以减法为主,计算次数上辗转相除法计算次数相对较少,特别当两个数字大小区别较大时计算次数的区别较明显;(2)从结果体现形式来看,辗转相除法体现结果是以相除余数为0则得到,而更相减损术则以减数与差相等而得到.由该题可以看出,辗转相除法得最大公约数的步骤较少.对比两种方法控制好算法的结束,辗转相除法是到达余数为0,更相减损术是到达减数和差相等.举一反三:【变式1】(1)用更相减损术求两个正数84与72的最大公约数.(2)利用辗转相除法求3869与6497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解析】(1)因为84=21×4,72=18×4,所以21-18=3,18-3=15,15-3=12,12-3=9,9-3=6,6-3=3.所以21和18的最大公约数等于3.所以84和72的最大公约数等于12.【总结升华】先约简,再求21与18的最大公约数,然后乘以约简的4得84与72的最大公约数.(2)6497=3869×1+2628,3869=2628×1+1241,2628=1241×2+146,1241=146×8+73,146=73×2+0.所以3 869与6 497的最大公约数为73,最小公倍数为3 869×6497÷73=344341.例2.求三个数:168,54,264的最大公约数.【思路点拨】运用更相减损术或辗转相除法,先求168和54的最大公约数a,再求a与264的最大公约数.【答案】6【解析】采用更相减损术先求168和54的最大公约数.(168,54)→(114,54)→(60,54)→(6,54)→(6,48)→(6,42)→(6,36)→(6,30)→(6,24)→(6,18)→(6,12)→(6,6).故168和54的最大公约数为6.采用辗转相除法求6和264的最大公约数.∵264=44×6+0,∴6为264与6的最大公约数,也是这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总结升华】求最大公约数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辗转相除法;二是更相减损术,对于3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求法,则是先求其中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m,再求m与第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同样可推广到求3个以上数的最大公约数.举一反三:【变式1】求三个数324,243,135的最大公约数.【答案】27【解析】∵324=243×1+81,243=81×3+0,∴324与243的最大公约数为81.又135=81×1+54,81=54×1+27,54=27×2+0,∴81与135的最大公约数为27.∴三个数324,243,135的最大公约数为27.更相减损术:∵324-243=81,243-81=162,162-81=81,∴81是324和243的最大公约数.又135-81=54,81-54=27,54-27=27,∴27是81与135的最大公约数.∴三个数324,243,135的最大公约数为27.例3.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重147g、343g、133g,现要将它们分别全部装入小瓶中,每个小瓶装入液体的质量相同,问每瓶最多装多少?【思路点拨】由题意,每个小瓶最多能装的溶液的质量应是三种溶液质量的最大公约数.【答案】7g【解析】先求147与343的最大公约数.343-147=196,196-147=49,147-49=98,98-49=49,∴147与343的最大公约数是49.再求49与133的最大公约数.133-49=84,84-49=35,49-35=14,35-14=21,21-14=7,14-7=7.∴147,343,133的最大公约数是7.故每瓶最多装7g .【总结升华】本题关键是分析清楚题意,找出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求三个以上(含三个数)的数的最大公约数时,可依次通过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与第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来求得.类型二:秦九韶算法例4.利用秦九韶算法求2345()10.50.166630.041680.00835f x x x x x x =+++++在x=0.2时的值.写出详细计算过程.【思路点拨】秦九韶算法是我国南宋的数学家秦九韶首先提出来的.(1)特点:它通过一次式的反复计算,逐步计算高次多项式的求值问题,即将一个n 次多项式的求值问题,归结为重复计算n 个一次式1()i i a x a -+.即1210()((()))n n n f x a x a x a x a x a --=++++.(2)具体方法如下:已知一个一元n 次多项式1110()n n n n f x a x a x a x a --=++++0.当x=x 0,我们可按顺序一项一项地计算,然后相加,求得0()f x .【答案】1.2214024【解析】v 0=0.00835,v 1=v 0x+0.04168=0.00835×0.2+0.04168=0.043 35,v 2=v 1x+0.16663=0.04335×0.2+0.16663=0.1753,v 3=v 2x+0.5=0.1753×0.2+0.5=0.53506,v 4=v 3x+1=0.53506×0.2+1=1.107012,v 5=v 4x+1=1.107012×0.2+1=1.2214024.【总结升华】秦九韶算法的原理是01(1,2,3,,)nk k n k v a v v x a k n --=⎧⎨=+=⎩.在运用秦九韶算法进行计算时,应注意每一步的运算结果,像这种一环扣一环的运算,如果错一步,则下一步,一直到最后一步就会全部算错.同学们在计算这种题时应格外小心.举一反三:【变式1】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764()85321f x x x x x =++++当x=2时的值.【答案】1397【解析】 765432()85030021((((((85)0)3)0)0)2)1f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v 0=8,v 1=8×2+5=21,v 2=21×2 -0=42,v 3=42×2 -3=87,v 4=87×2+0=174,v 5=174×2+0=348,v 6=348×2+2=698,v 7=698×2+1=1397,所以,当x=2时,多项式的值为1397.【变式2】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多项式65432()654327f x x x x x x x =++++++在x=0.4时的值时,需做加法和乘法的次数和是( )A .10B .9C .12D .8【答案】 C【解析】 ()(((((65)4)3)2)1f x x x x x x x =++++++.∴加法6次,乘法6次,∴6+6=12(次),故选C .类型三:进位制例5.(1)试把十进制数136转化为二进制数;(2)试把十进制数1 234转化为七进制数.【答案】(1)10001000(2)(2)3412(7)【解析】 (1)由于136=2×68+0,68=2×34+0.34=2×17+0.17=2×8+1.8=2×4+0.4=2×2+0.2=2×1+0.1=2×0+1.所以136=10001000(2).(2)1234=7×176+2,176=7×25+1.25=7×3+4.3=7×0+3.所以1234=3412(7).【总结升华】(1)应注意搞清每一次除法中的被除数、除数,当商为零时停止除法,把每步所得的余数倒着排成一个数,就是相应的二进制数.(2)十进制数转化为七进制数与转化为二进制数的方法类似,要认真体会其原理.举一反三:【变式1】(1)把十进制数89转化为二进制数;(2)将十进制数2l 转化为五进制数.【解析】(1)用除2取余法:∴89=2×(2×(2×(2×(2×(2×(2×0+1)+0)+1)+1)+0)+0)+1=2×(2×(2×(2×2×(22×0+2+0)+1)+1)+0)+0)+1 =……=1×26+0×25+1×24+1×23+0×22×0×21+1×20=1011001(2)(2)用除5取余法,可得∴21=41(5).例6.把210121l (3)转化为八进制数.【答案】3326(8)【解析】 先将三进制数转化为十进制数,再将十进制数转化为八进制数.2101211(3)=2×36+1×35+1×33+2×32+1×31+1×30=1458+243+27+18+3+1=1750.1750=8×218+6.218=8×27+2.27=8×3+3.∴1750=8×218+6=8(8×27+2)+6=8(8(8×3+3)+2)+6=8(3×82+3×8+2)+6=3×83+3×82+2×8+6=3326(8),∴2101211(3)=3326(8).【总结升华】从本例的解答中,大家要有两个提高.第一,把三进制数转化为八进制数,十进制数起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具体体现是2101211(3)=1750=3326(8).第二,在把1750转化为3326(8)时,我们没有列竖式,大家要从中体会一下方法的内在规律. 举一反三:【变式1】在十进制中,01232004410010010210=⨯+⨯+⨯+⨯,那么在五进制中数码2 004折合成十进制为( )A .29B .254C .602D .2 004【答案】B解析:0123200445050525254=⨯+⨯+⨯+⨯=,故选B .【变式2】(1)将二进制数1611111个(2)转化成十进制数;(2)将七进制数235(7)转化成八进制数.【答案】(1)1621-(2)174(8)【解析】对于(1),按照形式a n a n ―1a n ―2…a 1a 0(2)=a n ×2n+a n ―1×2n ―1+…+a 1×2+a n 计算即可;对于(2),先将七进制数转化成十进制数,再将所得十进数转化成八进制数.(1)151********(2)11111212121221=⨯+⨯++⨯+⨯=-个.(2)235(7)=2×72+3×7+5=124,利用除8取余法得124=174(8),过程如图所示,所以235(7)转化成八制数为17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