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固定资产支出的会计核算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https://img.taocdn.com/s3/m/2521e65477232f60ddcca148.png)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及其应用指南规定,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支出,满足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和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扣除其价值;不满足该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修理费用等,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本文主要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进行分析。
一、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方法(一)不符合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条件,只能费用化的相关处理。
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单纯后续支出不涉及费用提前预提及未摊销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其他相关科目;二是对在《企业会计制度》执行前已预提或待摊的大修理支出发生后续支出会计处理。
如果未摊销的开办费和筹建期间的汇兑损失余额较小,直接将余额转入当期损益对企业利润无重大影响的,可将其余额直接转入当期损益。
笔者认为,已预提或未摊销的费用金额比较大的按其受益期间进行摊销,符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其应采用追溯调整法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将其对损益的影响均衡调整到整个费用预提、摊销期间;如果大修理已预提或未摊销的金额较小,直接将其余额转入当期损益。
对企业利润无重大影响的,可直接借记“管理费用”科目等,贷记“预提费用”等科目。
经过上述衔接处理后,再发生大修理费用只需在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即可。
(二)固定资产资本化后续支出的入账价值确认固定资产资本化后续支出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相同。
即,在原有固定资产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按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由于改建、扩建而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支出,减去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作为入账价值。
在固定资产发生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时,企业应将该固定资产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发生的可资本化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银行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办法[2020年最新]
![银行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办法[2020年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fcaa2873195f312b3069a559.png)
银行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办法为规范我行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一固定资产》,制定本核算办法。
一、固定资产的含义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有形资产。
我行的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安全防卫设备以及其他与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
当一项整体性取得和使用的固定资产各组成部分在使用效能上相对独立,并且具有不同使用年限的,应将相应组成部分单独确认为一项固定资产。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一)“1601固定资产”科目,用于核算固定资产原值的增减,下设“160101房屋及建筑物”、“160102运输工具”、“160103电子设备”、“160104机具器具设备”、“160105安全防卫设备”、“160110其他固定资产”。
(二)“1602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科目,用于核算固定资产折旧增减,下设“160201房屋及建筑物累计折旧”、“160202运输工具累计折旧”、“160203电子设备累计折旧”、“160204机具器具设备累计折旧”、“160205安全防卫设备累计折旧”、“160210其他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三)“160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用于核算固定资产减值计提,下设“160301房屋及建筑物减值准备”、“160302运输工具减值准备”、“160303电子设备减值准备”、“160304机具器具设备减值准备”、“160305安全防卫设备减值准备”、“160310其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四)“1606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用于核算固定资产清理报废,下设“160601固定资产清理”、“160602住房周转金清理”。
(五)“63010501固定资产处置利得”用于核算固定资产处置净收入;“670112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用于核算计提固定资产减值;“67110201固定资产盘亏及清理损失”用于核算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660228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于核算固定资产折旧费用。
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f3606b6d84254b35effd342f.png)
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固定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按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 等科目。
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先记入“在建工程”科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转入本科目。
购入固定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按应付购买价款的现值,借记本科目或“在建工程”科目,按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 科目。
(二)自行建造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固定资产,应按估计价值入账,待确定实际成本后再进行调整。
(三)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开始日,按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加上初始直接费用),借记本科目或“在建工程”科目,按最低租赁付款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租赁期届满,企业取得该项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应将该项固定资产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明细科目转入有关明细科目。
(四)固定资产存在弃置义务的,应在取得固定资产时,按预计弃置费用的现值,借记本科目,贷记“预计负债” 科目。
在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计算确定各期应负担的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预计负债”科目。
已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其账面原价,贷记本科目。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四、固定资产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原价。
外购固定资产(机器设备)的核算1成本构成企业外购的固定资产,应按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关键点)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作为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固定资产改扩建支出会计核算探讨
![固定资产改扩建支出会计核算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590c079f46527d3240ce08c.png)
固定资产改扩建支出会计核算探讨作者:张明燕来源:《财会通讯》2011年第12期固定资产的改扩建又称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其支出属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一个重要内容。
企业通过对固定资产的改扩建,能够实现适应新技术发展需要、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能等目的。
固定资产的改扩建支出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当固定资产的改扩建支出超出其形成固定资产的预计可收回金额时,其超出部分如何进行会计核算更加符合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值得会计人员探讨。
一、目前主要的会计处理观点与方法对固定资产改扩建支出超出其形成固定资产的预计可收回金额部分的会计核算方法,在目前的会计界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费用观,将其计入管理费用科目作为费用处理;二是损失观,将其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作为损失处理;三是减值观,又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
第一种方法,将其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同时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第二中方法,先将在建工程支出全部转入固定资产科目,然后再将该超出部分确认为固定资产的减值损失,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二、符合新准则的会计核算方法固定资产的改扩建支出属于固定资产投资支出,是资本性支出,一般需要在实施前进行研究论证。
如果论证的结果是固定资产改扩建支出超出其形成固定资产的预计可收回金额,则会否定这个投资方案,因此也就不存在如何进行会计核算的问题。
固定资产确认的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为定性条件,是一个用数量进行描述的定性条件。
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是指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可能性大于50%但小于或等于95%;第二个条件为定量条件。
改扩建支出如果符合这两个条件,就应确认为固定资产,并按成本计价,不需要考虑改扩建支出是否超出其形成固定资产的预计可收回金额。
固定资产的改扩建在建工程发生减值时,企业应当确认减值损失,并把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当判断在建工程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如果经过判断,在资产负债表日不存在减值迹象,则不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也就不需要确认在建工程减值损失。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https://img.taocdn.com/s3/m/3389955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12.png)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ASBE4)是指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对于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进行规范的准则。
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是指为保持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和有效寿命,而进行的较大规模的修理、翻新和更新等支出。
下面将从定义、会计处理、核算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方面对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进行详细介绍。
一、定义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是指为了保持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和有效寿命,而进行的较大规模的修理、翻新和更新等支出。
大修理支出通常要经过一定的计划和审批程序,是一项较为重要的资本支出。
二、会计处理1.资本化处理: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可以选择资本化处理。
具体来说,将大修理支出加入到相关固定资产账户中,形成修理后的新账面原价,并按照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进行计提折旧。
这种处理方式可以确保修理支出的成本能够逐年摊销,并通过计提折旧反映在企业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中。
2.费用化处理:如果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不满足资本化的条件,或者其金额相对较小,企业可以选择费用化处理。
具体来说,将修理支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中,不再进行资本化处理。
这种处理方式适用于修理支出金额较小且难以分清资本化和费用化的情况,能够更好地反映当期的经济状况。
三、核算方法1.确定大修理支出:企业需要依据相关保养和修理计划,对资产的大修理支出进行合理评估和预估。
这涉及到对资产的技术状况、修理周期以及维护要求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大修理的时间和费用。
2.资本化金额的确定:对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大修理支出,需要按照相关规定确定资本化的金额。
一般来说,资本化金额应包括直接与修理有关的支出,如人工费、材料费、设备租赁费等,并排除与已计提折旧无关的因素,如拆迁补偿、地下水位降低所致的费用等。
3.资本化所需时间的确定:对于资本化处理的大修理支出,需要根据修理的实际情况确定资本化所需时间。
一般来说,大修理支出所需时间应与资产的修理周期相一致,即修理后享受到的正常使用寿命。
固定资产改扩建支出会计核算探讨
![固定资产改扩建支出会计核算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f66c66ef5335a8102d22054.png)
产线每年 的折旧额 =10 0 0÷6 0 0 0 元 )各年计 提固定资 200 =2 0 0 ( 。 产折 旧的会 计分 录为 : 借: 制造费用 2 0 0 000 贷 : 折旧 累计 200 0 00 ( )0 22 ×5年至 2 0×6年的每个资产负债表 日: 判断该生产线
( )0×5年 1 1日至 2 12 月 0×6 l 年 2月 3 1日两年 间, 该条生
、
目前 主 要 的会 计 处 理 观 点 与 方法
对 固定资产改扩建支 出超出其形成固定资产的预计 可收回金 额部分的会计核算方法 , 目前 的会计界主要 有以下 三种观点 : 在 一 是费用观 , 将其计人管理费用科 目作为 费用处理 ; 二是损 失观 , 将 其计入营业外支出科 目作为损失处理 ; 三是减值观 , 又有两种不 同
1 4月 2 3至 0日, 完成 了对这条生产线 的改扩建工 程 , 共发生 支出
14 0 0元 , 10 0 全部 以银行存款支付 。4 该生产线 改扩建工程 达至 () 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 , 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 , 预计将其使用年限延 长了 4年 , 即预计使用年 限为 1 。 O年 假定改扩建后 的生产线 无预 计净残值 ; 折旧方法仍为年限平均法 。5 为简化计算过程 , () 整个过 程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 公司按年度计提 固定资产折旧。 本例中, 生产线 改扩建后生产能力将大大提高 , 能够为企业带 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 改扩建的支出金额也能可靠计量 , 因此该后续 支 出符合固定资产 的确认条件 ,应计人改扩建形成 的固定资产成 本。 有关 的会计核算过程如下 :
固定 资产 的改扩建支出属 于固定资产投资支出,是资本性支 出, 一般需要在实施前进行研究论证。 如果论证的结果是 固定资产 改扩建支出超 出其形成 固定资产 的预计可收回金额 ,则会否定这 个投资方 案 , 因此也就不存在如何进行会计核算 的问题 。 固定资产 确认的两个条件 , 第一个条件为定性条件 , 是一个用数量进行描述 的定性条件。有关 的经济利益很 可能 流人企业是指经济利益流人 企业 的可能性大于 5%但小于或等于 9%; 个条件为定量条 0 5 第二 件。 改扩建支出如果 符合这两个条件 , 就应确认为 固定资产 , 并按 成本计价 ,不需要 考虑改扩建支出是否超 出其形成固定资产的预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c2aa2c6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d.png)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摘要::一、企业会计准则第16 号——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概述二、固定资产的定义和分类三、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四、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五、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和减值损失六、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案例分析接下来,我将根据,详细具体地写一篇文章。
正文:企业会计准则第16 号——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对固定资产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过程。
固定资产是企业长期使用、拥有并取得经济利益的生产资料,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家具等。
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固定资产的定义和分类:固定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拥有并取得经济利益的生产资料,按照其性质和用途可以分为许多类别,如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家具等。
2.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应该对固定资产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确认是指企业应该在固定资产满足一定条件时将其确认为固定资产;计量是指企业应该按照固定资产的性质和特征,选择适当的计量方法对固定资产进行计量;记录是指企业应该对固定资产进行记录,包括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折旧、清理等;报告是指企业应该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时间向外部报告固定资产的情况。
3.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指企业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期内,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固定资产的原值逐年减少的过程。
常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
4.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和减值损失: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期内,对其进行维修、改造、更新等支出。
固定资产的减值损失是指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期内,由于市场变化、技术进步等原因,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可回收金额的那部分损失。
5.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案例分析: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分析企业如何对固定资产进行会计处理。
假设一家企业购买了一台生产设备,原价为10 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 年,预计残值为1 万元。
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的核算
![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的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703aad220066f5335a8121ea.png)
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的核算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的账务处理大体分为四大步。
第一步,当企业每隔一段时间支付租金时,借记“预付账款——房租”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第二步,企业每月摊销租金时借记“管理费用——租赁费”“制造费用——租赁费”贷记“预付账款——房租”等第三步,企业支付各项改良工程所发生的支出时借记“长期待摊费用——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贷记“银行存款”第四步,计算出每月应摊销的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借记“制造费用——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管理费用——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贷记“递延资产——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例】M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从某机床厂租入一个已因工停产的机床车间,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科技含量,车间进行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改造,费用5000元,同时对部分关键零部件进行更换,开支2000元。
按租约规定,租赁期为5年,每月租金1000元(其中厂房800元,办公用房200元),每季初预付。
有关核算和处理如下:每季度初应付租金=3×1000=3000(元)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5000+2000=7000(元)每月应摊销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7000÷5÷12=117(元)①当每季度初支付租金时借:预付账款——房租3000贷:银行存款3000②按月摊销租金时借:管理费用——租赁费200制造费用——租赁费800贷:预付账款——房租1000③支付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时借:长期待摊费用——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7000 贷:银行存款7000④按月摊销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时借:制造费用——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117贷:长期待摊费用——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117。
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a163baa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6.png)
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1.经营⽤固定资产。
指企业直接⽤于开发经营⽅⾯的各种固定资产。
包括为开发经营所使⽤的房屋建筑物、施⼯机械、运输设备、⽣产设备、仪器和试验设备等。
2.⾮经营⽤固定资产。
指企业不直接服务于开发经营⽅⾯的固定资产。
如职⼯宿舍、职⼯⾷堂等房屋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
3.租出固定资产,指在经营租赁⽅式下租给外单位使⽤的机械、⽣产设备和运输设备等。
(不含租出的房地产,租出的房地产在“投资性房地产”科⽬核算。
)4.不需⽤固定资产。
指本企业多余或不适⽤,需要调配处理的各种固定资产。
5.未使⽤固定资产。
指由于准备改扩建或由于经营业务变更⽽停⽌使⽤的固定资产。
但由于季节性经营或⼤修理等原因暂时停⽤的固定资产不包括在内。
6.融资租⼊固定资产,指企业以融资租赁⽅式租⼊的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内,应视同企业⾃有资产进⾏管理。
7.⼟地,指过去已经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单独⼊账的⼟地。
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经营的⼟地不包括在内。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房地产开发企业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基本原则是按购置成本⼊账。
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是指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状态前所发⽣的⼀切合理、必要的⽀出。
由于固定资产的取得⽅式不同,其价值构成的具体内容也有所不同。
1.购⼊的固定资产,按照实际⽀付的买价、增值税、进⼝关税等相关税费,以及为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状态前所发⽣的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出,如场地整理费、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员服务费等作为⼊账价值。
2.⾃⾏建造的固定资产,按照建造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状态前所发⽣的必要⽀出。
3.投资者投⼊的固定资产,按照投资各⽅确认的价值作为⼊账价值。
4.在原有固定资产的基础上进⾏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按照原有固定资产的账⾯价值(账⾯价值指⽤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净值)减去改、扩建过程中发⽣的变价收⼊,再加上由于改、扩建⽽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状态前发⽣的⽀出,作为⼊账价值。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及会计核算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及会计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789dcef8bd64783e08122b15.png)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及会计核算摘要近年来,规模日渐庞大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规范管理日益受到关注。
伴随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出现了诸多问题,这给固定资产的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文章围绕此问题展开讨论,分析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及会计核算的现状,并对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会计核算;解决办法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概述2012年2月以前,《事业单位财务规划》规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是: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级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
不具备以上条件的,一般作为低值易耗品纳入材料的核算。
但对大宗的或主要的设备,其单项价值虽不足规定金额,也应列入固定资产,如专用图书、桌、椅、家具等。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按照性质进行分类,一般分为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和其他固定资产等六类。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计价,是按固定资产取得的方式分别规定的。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报废和转让,应当经过有关部门鉴定,包主管部门或者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政部门批准。
具体审批权限由财政部门会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规定。
2012年2月,财政部公布了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2012】第68号令),并于童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
新规定对于固定资产单位价值做了调整,把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1500元以上,固定资产的价值起点提高了。
伴随事业单位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单位的固定资产逐渐受到了重视。
二、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及会计核算现状(一)对固定资产的认识不到位,管理意识较为淡薄现在,部分事业单位高管层对于固定资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多数领导者对于资产购置较为关注,但对于购置来资产的管理工作缺少重视。
有些单位的管理人员权责利划分不清,没有设立固定资产的专职管理者,造成单位的资产管理较为凌乱,不利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
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371ef3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4.png)
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会计核算中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
张晓伟
【期刊名称】《中国农业会计》
【年(卷),期】2024(34)6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重要的职能部门,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为人民群众生活提供优质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保障单位有序运行的基础,也是强化自身服务功能的保障。
因此,加强对固定资产的保护非常重要。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保护固定资产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新会计制度出台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较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资源的合理配置,导致出现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流失问题。
鉴于此,本文将从新会计制度相关内容入手,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通过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会计核算解决相应的问题,避免固定资产流失。
【总页数】3页(P11-13)
【作者】张晓伟
【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审计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1
【相关文献】
1.浅析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基于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
4.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及会计核算
5.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财务会计》第6章 固定资产的核算
![《财务会计》第6章 固定资产的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adb2722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f.png)
贷:营业外收入
117 000
库存现金
3 000
五、租入固定资产核算
1、融资租赁(参见本书第十二章) 2、经营租赁 (1)预付租金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2)确认本年租金费用时 借:管理费用
贷:预付账款
(3)支付后期租金并确认本年租金费用时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预付账款
例题P114[例6-8】
借
累计折旧
贷
折旧额的冲销数
折旧额的增加数
企业现有固定资产的累 计折旧额
3.“在建工程 ”账户
——用来核算企业进行基建工程、安装工程、技术
改造工程、大修理工程时发生的实际支出。
在建工程(A 安装工程)
(1)支付的买价、 运杂费等
(2)安装过程中 发生的材料、工 资、费用等
(3)安装完毕 达到预定可使用 状态,转入固定 资产
二、固定资产的确认
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凡不符合上述确认条件的劳动资料,企业应当作为低值 易耗品进行管理和核算。
小知识
在实务中,对固定资产进行确认时,还需要注意 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 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 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 单项固定资产。 二是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满足固定资产确 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满足固定资 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和特征 二、固定资产的确认 三、固定资产的分类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 ■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 ■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https://img.taocdn.com/s3/m/3644748ece2f0066f5332299.png)
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一)资本化支出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支出,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企业应当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1.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借:在建工程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2.发生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时:借:在建工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动产100%,不动产60%】——待抵扣进项税额【不动产40%】贷:银行存款等3.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从该固定资产原账面价值中扣除。
借:银行存款、原材料(残料价值)营业外支出(净损失)贷:在建工程(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提示】在计算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时,应当扣除被替换部分对应的折旧和减值部分。
被替换部分资产无论是否有残料价值收入,都不影响最终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4.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5.转为固定资产后,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例2-97】甲航空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0年12月份,购入一架飞机总计花费80000000元(含发动机),发动机当时的购价为5000000元。
甲航空公司未将发动机单独作为一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
2019年初,甲航空公司开辟新航线,航程增加。
为延长飞机的空中飞行时间,公司决定更换一部性能更为先进的发动机。
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新发动机一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购买价为70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120000元;另支付安装费用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安装费100000元,税率10%,增值税税额10000元。
假定飞机的年折旧率为3%,不考虑预计净残值的影响,替换下的老发动机报废且无残值收入。
甲航空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1)2019年初飞机的累计折旧金额=80000000×3%×8=19200000(元),将固定资产转入在建工程:借:在建工程60800000累计折旧19200000贷:固定资产80000000(2)购入并安装新发动机:借:工程物资70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20000贷:银行存款8120000借:在建工程7000000贷:工程物资7000000(3)支付安装费用时:借:在建工程1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000贷:银行存款110000(4)2019年初老发动机的账面价值=5000000-5000000×3%×8=3800000(元),终止确认老发动的账面价值:借: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3800000贷:在建工程3800000(5)新发动机安装完毕,投入使用,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60800000+7000000+100000-3800000=64100000(元):借:固定资产64100000贷:在建工程64100000【例题·单选题】企业扩建一条生产线,该生产线原价为1000万元,已提折旧300万元,扩建生产线发生相关支出800万元,且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不考虑其他因素,该生产线扩建后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办法建议
![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办法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b78038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d.png)
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办法建议固定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并用于生产经营的有形资产,包括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家具等。
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办法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非常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提出一些关于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办法的建议。
首先,建议企业在购买固定资产时应当明确资产的预期使用寿命和使用价值。
对于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应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
例如,土地是不应进行折旧核算的,而机器设备可以采用直线法或加速法进行折旧核算。
通过合理确定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和使用状况。
其次,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折旧核算时,应注意考虑修正政策和修正预测。
修正政策是指企业根据经济环境变化和企业自身情况调整折旧政策的行为,例如调整折旧率或折旧年限。
修正预测是指企业根据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和价值变动,对原有折旧预测进行调整。
修正政策和修正预测的目的是确保固定资产的折旧核算更加准确和合理。
第三,建议企业在处置固定资产时要按照规定进行处置,并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注销。
处置固定资产的方式包括报废、出售和置换等。
对于报废的固定资产,应进行减值准备计提,并按照规定处理。
对于出售和置换的固定资产,应及时更新固定资产台账,并及时注销原有的固定资产。
通过规范固定资产处置的流程和记录,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建议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的盘点和跟踪管理。
固定资产的盘点是指定期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清点和确认,确保固定资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固定资产的跟踪管理是指记录固定资产的位置、使用情况、价值变动等信息,及时更新资产台账和固定资产清单。
通过加强固定资产的盘点和跟踪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确保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以上是我对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办法的建议。
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办法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确定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考虑修正政策和修正预测,规范固定资产的处置流程和记录,加强固定资产的盘点和跟踪管理,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和准确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村级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村级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c84bea8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4c.png)
近年来,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壮大,村级集体资产不断增多,在进行村级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时,必须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要求,把固定资产全部纳入账内进行核算,加强村级固定资产管理,确保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
一、固定资产增加的会计核算【例1】红星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购入电脑一台,购买费用45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借:固定资产—电脑 4 500贷:银行存款 4 500【例2】红星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购入需要安装的磨面机一台,以银行存款支付购置费5万元,以现金支付安装费用3000元。
借:在建工程—磨面机 53 000贷:银行存款 50 000现金 3 000安装完工、验收合格交付使用时,会计分录为:借:固定资产—磨面机 53 000贷:在建工程—磨面机 53 000【例3】红星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新建抽水站一座,收到爱心人士捐款5万元;以现金购入工程用材料一批3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建筑公司工程承包款48000元;投入劳务500个,当地劳务价格标准为30元/工。
(1)爱心人士捐款时,会计分录为:借:现金 50 000贷:公积公益金 50 000村级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冉桂芹 谭建中(2)购入工程用材料时,会计分录为:借:库存物资 3 000贷:银行存款 3 000(3)工程领用材料时,会计分录为:借:在建工程—抽水站 3 000贷:库存物资 3 000(4)支付建筑公司承包款时,会计分录为:借:在建工程—抽水站 48 000贷:银行存款 48 000(5)投入劳务时,会计分录为:借:在建工程—抽水站 15 000贷:公积公益金 15 000(6)工程完工,验收合格交付使用时,会计分录为:借:固定资产—抽水站 66 000贷:在建工程—抽水站 66 000【例4】红星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对原有果品加工车间进行扩建,以现金支付拆除费用1万元,收到拆除材料变现收入1500元。
该车间的扩建承包给建筑公司,合同规定一次性转账支付其扩建材料、人工等承包款15万元。
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有哪些规定
![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有哪些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a77b821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6.png)
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有哪些规定会计核算也称会计反映,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会计主体的资⾦运动进⾏的反映。
那么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有哪些规定呢?下⾯店铺⼩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11年1⽉,某公司以6%年利率从银⾏借款2500万元⾃建⼀条⽣产线,借款期限为三年。
2011年9⽉将新建的⼚房投⼊使⽤,之前所发⽣的必要⽀出估计合计为2600万元。
2012年3⽉末办理了⽣产线竣⼯结算,总⽀出合计为3000万元。
竣⼯结算前按会计准则规定已计提折旧60万元,增加财务费⽤75万元。
财务⼈员咨询,固定资产竣⼯前投⼊使⽤,会计上已计⼊当期损益的相关费⽤,在企业所得税前能扣除吗?笔者认为,纳税⼈应重点从其⼊账价值、借款费⽤资本化终点等两个⽅⾯来区分会计税务处理的不同。
未竣⼯已使⽤按会计规定应结转成本《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九条规定,⾃⾏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状态前所发⽣的必要⽀出构成。
固定资产已达预定可使⽤状态,但尚未办理竣⼯结算的,应⾃达到预定可使⽤状态之⽇起,根据⼯程预算、造价或者实际成本等,按估计价值转⼊固定资产,并提取折旧,待竣⼯结算后再作调整。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建造的固定资产,以竣⼯结算前发⽣的⽀出为计税基础。
可见,由于会计准则并没有将预定可使⽤状态等同于⼯程的竣⼯结算,纳税⼈有可能存在已达到预定可使⽤状态但并未办理竣⼯结算的固定资产。
因此,固定资产竣⼯结算前,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之间是存在差异的。
差异主要因会计计账成本与税法计税基础的计算⼝径不统⼀⽽造成的。
如上例情况,依会计规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状态前所发⽣的必要⽀出包括⼯程⽤物资成本、⼈⼯成本、交纳的相关税费、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以及应分摊的间接费⽤等。
企业在2011年9⽉⼚房投⼊使⽤时要按2600万元作成本结转处理,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在建⼯程。
在2012年3⽉末企业在办理⽣产线竣⼯结算时要按实际成本3000万元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2600万元,即再补记固定资产成本400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固定资产支出的会计核算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 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下面小编准备了固定资产支出会计核算的相关文章,提供给大家参考!
1、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分类
固定资产从投入使用后到报废之前,企业为了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要,或者为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或者为了确保固定资产的正常工作状况,往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改建、扩建、改良、维修,为此所发生的支出就是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企业会计准则第4 号固定资产》第四条规定: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准则第六条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根据上述第四条和第六条的规定,我们可以把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分为资本性后续支出和收益性后续支出两类。
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后续支出就是资本性后续支出,如为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提高固定资产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而对厂房等进行改建或扩建,对机器设备、生产线等进行改建或改良等的支出,这种支出将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原先的估计。
不能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后续支出就是收益性后续支出,如为保持固定资产价值不下降,并按照正常的功能状态运转,从而使得资产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不下降而进行的固定资产日常维修或大修理等支出。
2、固定资产发生资本性后续支出的核算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固定资产的资本性后续支出应当计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