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utz和Sharaf

合集下载

审计任期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审计任期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审计任期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审计任期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摘要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普遍受到质疑的情况下,研究哪些因素会对独立性造成损害、哪些因素能促进独立性的保持,对于资本市场效率提升和良性运转以及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就影响审计独立性方面进行阐述,重点论述了审计任期对独立性的影响。

关键词审计独立性审计任期影响一、审计独立性1.审计独立性概述ISB于2000年11月发布了《审计人员独立性概念框架披露草案》,将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定义为"不受危及或按理性预期会危及审计人员做出无偏见的审计判断能力的因素的影响";,并认为:独立性完全与审计人员个人看法有关。

在特定的环境下,独立性随审计人员的不同而变化;如果没有人相信审计人员在特定情况下能保持客观性,客观性能力是不能很好地为审计人员或客户服务。

独立性是审计职业的基石,也是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信任财务报告的基础。

"公众对公司的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取决于公众认为外部审计师是否独立,如果投资者认为外部审计师站在其客户一方,审计的作用就会丧失";。

没有独立性,注册会计师审计就不能获得社会公众的信任,审计就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2.审计师保持独立性的动机审计师出于维护自身声誉的考虑,具有保持审计独立性的动机。

事务所通过持续地保持超过市场预期的审计质量,限制自身的投机行为,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声誉。

声誉一旦形成,事务所就能获得更多的客户以及更高的审计价格。

因而,会计师事务所,特别是大型的、历史悠久的会计师事务所都十分重视塑造和维护自己独立的公正、质量较高的声誉。

促使审计师保持审计独立性的另一动力来自于监管和法律机制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丧失独立性、提供低质量审计的事务所会受到监管处罚和法律制裁。

预期到丧失审计独立性将会受到制裁,并且由此带来的损失可能大大超过丧失独立性所获得的收益,会计师事务所将会有动机保持较高的审计独立性。

二、影响审计师保持独立性因素的分析1.较长的审计任期对审计独立性的潜在威胁《指导意见》第十一条指出,"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管理人员或签字注册会计师与签证客户长期交往";与"过分担心失去某项业务";可能会损害审计的独立性,这表明较长的审计任期对审计独立性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财务报告审计与持续经营假设-争议和探讨(1)

财务报告审计与持续经营假设-争议和探讨(1)

财务报告审计与持续经营假设:争议和探讨(1)持续经营作为现代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假设之一,对该假设适用性的客观评价不仅是公司会计人员的重要职责,同时也逐渐成为外部审计人员进行财务报告审计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问题日渐突出,而某些注册会计师针对持续经营能力问题发表的审计意见存在定性不准等问题。

针对审计人员在考虑持续经营时出现的问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修订了《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7号——持续经营》,自20XX年7月1日起施行。

本文现就该问题主要争论的焦点以及审计人员应对的策略进行探讨,并结合我国的审计实践情况以及此次相关审计准则的修订,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围绕审计中持续经营假设问题的主要争议1、持续经营的保证责任由谁来承担——公司管理层还是审计人员现有的相关准则和法规基本上都明确规定:评价并且在必要的条件下披露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是管理层的责任。

这种制度安排体现了公司管理层拥有的信息优势,然而在现实中必须考虑到管理层往往不愿意主动披露公司持续经营方面问题的事实。

而审计人员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能力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价,并能及时向投资者报告和披露,所以投资者往往希望审计人员能够评价和披露公司持续经营能力。

因此,很多国家在相关审计准则中也明确了审计人员有评价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的责任。

另一方面,会计职业界为避免承担过度的责任,通常在审计准则中把审计人员对于持续经营考虑的责任限定在可控范围内。

然而司法程序的进行往往并不以会计职业界的行业规定为最终依据。

鉴于诉讼风险,审计人员不得不在审计中对持续经营能力格外重视。

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持续经营保证责任的分配,取决于公众和会计职业界“角力”的结果,是审计期望差的突出表现,这个结果本身也是动态的,将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并以一系列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

2、对几个具体问题的界定。

审计意见类型和持续经营披露方式。

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究竟是“编制报表基础性的假设”,还是“重要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决定采用何种审计意见类型的首要标准。

会计师事务所是否要采用强制轮换制度

会计师事务所是否要采用强制轮换制度

会计师事务所是否要釆用强制轮换制度[摘要]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频繁的发生财务丑闻和审计失败事件,其中一大部分是由于审计师缺乏独立性造成的,因此,公众对独立审计制度提出了质疑。

监管者认为,应采用不同的机制来提高审计师的独立性,其中就包括了审计轮换制。

审计轮换制度主要分为审计师轮换和会计师事务所轮换,由于审计师轮换政策已被某些国家政府所采纳,对此能提高审计师的独立性也达成了一定共识,因此本文主要讨论会计师事务所的强制轮换。

本文主要阐述了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的国际经验,以及国外强制轮换制度的研究发展,结合案例,分析事务所轮换制度的利弊,研究是否有采用这一制度的必要。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审计师独立性AbstractThere are a lot of financial scandals and cases about audit failure surfaced around the world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Most of them were attributed to the lack of independent on auditors. Therefore, the public queries to the independent audit system, which quickly led regulators worldwide to consider different mechanisms for enhancing auditor independence. Audit rotation system is one of these mechanisms. There are two kinds of audit rotation systems: rotation of audit firm and that of auditor. Due to the auditor rotation system has introduced and adopt by many countries or government, this thesis is mainly discuss about the mandatory audit firm rotation. Thisthesis expounds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with the mandatory rotation of audit firm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mandatory rotation of audit firms research, combine with a case, analyze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this system, and examine ifthere is necessity of taking effect the mandatory rotation of audit firms.Key words registered public accounting firms, mandatory rotation, auditor independence目录序产W (1)二、国内外法律法规和研究现状 (1)(一)国内外法律法规 (1)(二)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 (2)三、典型案例分析_帕玛拉特事件 (4)(一)帕玛拉特事件简介 (4)(二)帕玛拉特案的主要舞弊事实 (5)(三)帕玛拉特事件所暴露的问题 (6)四、执行强制轮换制度的利弊 (6)(一)会计师事务所轮换制度与审计质量 (7)(二)会计师事务所轮换制度与审计失败 (8)(三)会计师事务所轮换制度可能成为上市公司掩盖不良动机的手段 (9)(四)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会增加审计成................ 本10五、雜 (11)一、序言从上个纪厄特马斯,麦克森•洛宾斯的财务欺诈案到近几年的安然,世通等系列的丑闻案,我们发现每隔三、四十年就会掀起一股财务丑闻浪潮,人们不禁把矛头指向“不吃皇粮的经济警察”一注册会计师。

政府审计本质: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

政府审计本质: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

政府审计本质: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政府审计本质: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一、引言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看来,物质和意识是对立统一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就政府审计来说,现实的物质因素当然决定人们如何认识政府审计。

但是,同样重要的是,政府审计理念是政府审计制度构建和政府审计行动的基础,不同的政府审计理念,会有不同的审计制度构建,会有不同的审计行动。

所以,如何认识政府审计是做好政府审计工作的前提。

我国自1983年恢复政府审计事业以来,历任审计长对政府审计本质都有独到的认识,学术界对政府审计本质也有不少的研究。

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看来,政府审计本质应该具有共性和个性两个维度,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基础,区分政府审计共性本质和个性本质,提出一个政府审计本质的理论框架。

随后的内容安排如下:首先是一个简要的文献综述,梳理相关文献;然后,分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政府审计本质的启示;在此基础上,区分政府审计共性本质和个性本质,提出关于政府审计本质的理论框架;然后,用这个理论框架来分析我国政府审计本质的主流观点——国家治理免疫系统论,从一定程度上验证本文的的理论框架;最后是结论和启示。

二、文献综述目前,关于审计本质的主要观点有查账论、系统过程论和控制论。

查账论认为审计是对会计资料及财务报表的检查,就是查账(Mautz & Sharaf,1961;番场嘉一郎,1981;郭振乾,1995)。

系统过程论认为审计是一个系统过程,首先,客观收集和评价与经济活动及事项有关的认定的证据;然后,确定其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相符程度;最后,将结果传递给利益关系人(AAA,1972)。

控制论源于英国审计学家戴维·弗林特,他认为审计是为确保受托责任履行的一种社会控制机制,我国学者也有类似观点(蔡春,2001)。

一些文献专门研究政府审计本质,主要观点有经济监督论和国家治理免疫系统论。

920会计学参考书目

920会计学参考书目

920会计学参考书目在撰写本文时,我将根据您给出的题目——"920会计学参考书目"来为您提供一份适当的书目清单。

以下是我推荐的一些会计学参考书目,供您参考。

1.《会计原理》(作者:Weygandt, Jerry J.,Kimmel, Paul D.,Kieso, Donald E.)这本书是会计学领域最重要的教材之一,详细介绍了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它涵盖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适合作为会计学入门的首选教材。

2.《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解析》(作者:Alexander, David,Nobes, Christopher,Lewis, Richard)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本书提供了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即IFRS)的详细解读和解析,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国际会计准则。

3.《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作者:Horngren, Charles T.,Datar, Srikant M.,Rajan, Madhav V.)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是会计学中重要的分支学科。

本书介绍了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涵盖了成本核算、预算编制、绩效评估等内容,适合对管理会计感兴趣的读者。

4.《审计学》(作者:Arens, Alvin A.,Elder, Randal J.,Beasley, Mark S.)审计是会计学中的关键环节,旨在评估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合规性。

这本书全面介绍了审计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审计程序等内容,适合准备从事审计工作的读者。

5.《纳税学》(作者:Pope, Thomas E.,Anderson, Kenneth E.,Kramer, John L.)纳税学是会计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专门研究税收政策和税务规划。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个人和企业的纳税义务以及税务筹划的基本原则,适合对税务问题感兴趣的读者。

6.《财务报表分析》(作者:Gibson, Charles H.)财务报表分析是评估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方法之一。

审计假设

审计假设

1、审计假设的含义是什么?审计假设的定义:审计假设是人们在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但目前还无法对其本身从逻辑上加以证明的、对审计基本特征的理性化的感性认识。

首先,审计假设并不是随意虚构的,而是具有审计实践基础的,它是人们在审计活动中队审计特征的感性认识,因此审计假设的正确与否可通过审计实践加以验证,审计假设是人们对审计特征的初步认识。

其次,对审计假设本身目前还无法从逻辑上加以证明,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而最多只是一种公理,而不是定理。

最后,审计假设是对审计感性认识的抽象,因而具有理性认识的特征。

2、试述莫茨和夏拉夫的审计假设对审计理论研究的贡献及面临的挑战。

Mautz和Sharaf认为,审计的基本假设有8条:1、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是可验证的。

2、在审计人员和被审企业的管理部门之间没有必然的利益冲突。

3、递交验证的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不存在串通作弊和其他舞弊。

4、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减少舞弊的机会。

5、一贯应用公认会计原则可使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得到公允表述。

6、如果没有明确的相反证据,对被查企业来说,过去被公认为是正确的,将来也将被认为是正确的。

7、当财务数据的审查目的是为发表一个独立意见时,审计人员只能唯一地充当审计师的角色。

8、独立审计人员承担着与其职业地位相对称的职业责任。

对于以上的审计假设,它们既可用作审计理论的演绎基础,也可用来构建整个审计理论体系。

但他们也客观地预见到,曾被认为有效的和有用的假设,有可能在日后受到挑战,甚至被证明是不正确的。

Mautz和Sharaf的审计假设在审计理论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是无与伦比的,著名审计学家Jack.Robertson认为:“没有任何其他的理论结构能达到Mautz和Sharaf的理论结构那样的深度和广度,因此,任何新德审计理论的发展都不可能超越Mautz和Sharaf的理论结构。

”但是Mautz和Sharaf的审计假设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们正在受到社会环境发展的历史检验。

审计假设

审计假设

简论审计假设体系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审计假设的定义及特点,,又简要介绍了西方审计界的几种主要假设理论。

最后,对审计假设体系应包括的基本假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审计假设经济责任关系假设正当怀疑假设审计假设是对审计环境、审计实践中的未能确切了解的事物或未知因素所作的合理的、合乎逻辑的假定,它是开展审计工作和作出审计结论的基本前提,也是建立审计原则和研究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

审计假设应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特点,因为审计假设实际上是根据客观事实,凭借主观思维而得出的结果;2.具有明显的不证自明的特点,这样才能推导出相关的概念和原则、合乎逻辑的思想或产生有用的结论;3.具有独立又内在同一的特点,即各个审计假设既互不相容,不能由此推彼,又互相协调,保持逻辑上的一致;4.具有全面且普遍适用的特点,即审计假设既要适用于审计从产生起历经的整个期间,又要适用于各种不同形式、内容的审计。

目前,西方审计界主要有三种假设理论,即莫茨(Mautz)和夏拉夫(Sharaf)的八项审计假设观,托马斯·李(Thomas A.Lee)的三类十三项审计假设观以及戴维·费林特(DavidFlint)的七项审计假设观。

他们的许多观点对于我们研究审计假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但是,他们的理论也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仅局限于财务审计领域,缺乏抽象性和概括性,不全面不完善,等等。

本文认为,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的基础至少应能解释:审计为什么会产生;为什么要进行审计;为什么能进行审计以及审计的根本特征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

此外 ,审计假设还应具有推理性 ,即由它还应能推导出审计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程序 ,以加深人们对审计的认识并能为审计工作提供指导。

所以,审计假设体系应包括下列四项基本假设:审计产生条件假设、审计必要性假设、审计可行性假设和审计可信性假设。

(一)审计产生条件———经济责任关系假设该假设用以回答为什么会产生审计,即审计产生的条件。

审计假设定义及特征

审计假设定义及特征

审计假设定义及特征审计假设(AuditingPostulate或Assumption,也有的译为审计公设)间题由美国审计学者莫茨(P•K•Mautz)和夏拉夫(H•A•Sharaf)在其"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将审计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论述的著作"——《审计理论构造》〔注1〕一书中首次提出以来,国内外审计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审计假设包括哪些内容,即应当设立多少条假设;二是审计假设在审计构造属于哪个层次。

一、审计假设的概念及其特征演绎推理方法是我们开展审计理论研究,建立理论构造需要运用的一种重要方法。

归纳方法的运用有助于我们从特殊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的原理。

什么是审计假设呢?在定义审计假设这个概念之前,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假设。

《韦伯斯特新国际辞典》对"假设(postulate)的解释是:(l)理所当然或不言自明的命题;(2)根本的前提或假设.[注2〕这一解释说明假设作为进展演绎推理的先决条件,其设立并不是为了证明自身的正确性。

虽然它可能会在将来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而被否认,但在被否实、被证实之前被人们公认为正确并承受,设立目的是为了推演其他的命题。

以上述假设解释作为属概念,加上种差,我们可以将审计假设定义为:审计假设是对审计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尚未为人们确知或者无法进展正面论证的事物,根据客观实际的正常情况或开展趋势所作出的符合事理和逻辑的判断,是人们从大量审计实践中抽象概括获得的理性认识.审计假设具有以下几个根本特征: (一)客观性和可知性各种假设反映的事物首先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的."其次是可以为人们所认识的,可以通过人们的感觉感知其存在,只是尚未被人们确切地认识。

审计假设来源于审计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虽然没有被完全证实,但绝不是主观臆造出来的。

客户重要性对审计质量影响

客户重要性对审计质量影响

客户重要性对审计质量影响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6-124-02摘要随着一系列的“著名”公司的财务舞弊案件的披露,人们对于知名企业的审计质量产生了怀疑。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审计质量的原因,回顾相关文献,深入分析了客户重要性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客户重要性审计质量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上市公司的关注越来越多。

但是近些年来,上市公司的诸多问题日趋凸显,从“著名”的美国安然公司、世界通讯,到国内的蓝田股份、东方电子、银广夏等几十家公司的重大财务舞弊案件曝光,人们对财报的质量不禁产生了怀疑。

这些公司披露的虚假财务信息使得公众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产生了质疑,对审计师的审计质量感到担忧。

审计质量的低下往往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损失,给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造成及其恶劣影响。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审计质量的低下呢?导致上述审计质量低下的原因有很多,一般可以从监管者、上市公司以及会计师事务所三个方面来分析。

它们三方面都对审计质量造成了重要影响,但由于外因都是通过内因起的作用,所以作为审计质量的内部因素,也就是出具审计报告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的态度和能力也就决定了审计质量的高低。

deangelo(1981)关于审计质量的定义如下:审计质量是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中的违规行为,并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已经发现的违规行为的联合概率。

审计师发现客户财务报告存在违规行为的可能性取决于专业胜任能力,而披露财务报告违规行为的发生则取决于独立性。

众所周知,在90年代的改革之后,审计部门就不再是国家拨款的非盈利组织,而是得自负盈亏的企业,事务所必须按照市场营销的方式,求得客户满意,然后签约、承接业务以获得生存和发展。

审计师受雇于客户,想要保持完全的独立性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客户掌握了事务所的这种心理,并加以利用,往往就能得到其满意的审计报告。

以新审计职能观为逻辑起点的审计理论结构构建-最新文档

以新审计职能观为逻辑起点的审计理论结构构建-最新文档

以新审计职能观为逻辑起点的审计理论结构构建审计是一门应用型学科,要求审计人员按照一定的审计原则和方法,对经济事项进行科学的监督和评价。

审计的实务性并不意味着审计理论不重要,反而说明了审计基础理论作为审计应用理论的基础有着更加深远重大的意义。

蔡春(2000)指出,所谓审计理论即是一套用以解释、指导(或预测)审计行为活动(即审计实践)的系统化和理性化的命题体系。

而审计理论结构是由结构中诸要素组合而成,并且组成要素之间通过内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均衡状态。

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起点,能否正确建立直接关系到整个审计理论结构的可靠性。

对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很长时间以来理论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

一、审计理论结构与其逻辑起点的现有研究成果西方国家对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多数学者认为,莫茨(Mautz)和夏拉夫(sharaf)的著作《审计理论结构》最先研究了审计理论与审计理论结构。

随后的半个多世纪审计理论研究相继出现了诸多观点,它们在解决审计理论结构体系的逻辑起点、组成要素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问题中提出了各自的解释观点,现将国内外主要审计理论结构的观点进行归纳,如表1所示。

以上六种审计理论结构模式各具特点,它们共同推进了审计理论的发展,但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起点仍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

哲学起点论否定了“审计无理论”的观点,对审计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将哲学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起点范围过于宽泛,内涵具有不确定性。

审计假设是在长期的审计工作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不是审计实务的一般归纳总结,而是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前提,但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所提出的假设只能适用于某一环境或时期。

审计目标是审计理论和实务的枢纽,指引着审计活动,但审计目标是从审计实务出发的,作为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将使具体审计工作起点与审计理论结构起点相混淆。

第三讲审计假设

第三讲审计假设
西南财经大学 吕先锫
审计的科学误区
• 由于环境、时间、人力和经费等方面的限 制,审计并不总是能获得最佳证据,不得 经常以那些与问题有关的非最佳证据为限, 结论一经公布就无法予以修正。 • 仅在极为异常的情况下,一项审计才会重 复进行,即使重复审计,由于时机和条件 发生了改变,职业态度和执业能力完全相 同的审计师也不大可能得出相互印证的结 论。
西南财经大学 吕先锫
首份无法表示意 见说 明 什 么
西南财经大学 吕先锫
蔡春教授的观点
• • • •
责任关系假设 正当怀疑假设 独立性假设 可确认假设和有效性假设
西南财经大学 吕先锫
谢荣教授的观点
• 1.审计必要性假设(即原因假设) “经独立的会计师审计过的资料和信息比未经审计的资料信息对其使用者 更有用。” • 2.审计条件假设 (1)企业递交审计的信息资料是可验证的,重大舞弊差错及非法行为是可 揭露的。 (2)审计人员具备职业所需的独立性和胜任力 (3)如果没有确切的相反证据,过去被认为是正确的,将来也被认为是正 确的。 (4)完善的内部控制可减少欺诈舞弊的机会。 (5)审计风险是可控制的。 (6)一贯采用整体上适合于企业环境的公认会计原则,能使企业的财务状 况和经营成果得到公允表述。 (7)遵守职业行为准则能确保审计人员审计目标的实现和履行其社会责任
西南财经大学 吕先锫
审计假设的意义
• 审计假设是有关审计学科的假设。 • 审计假设是审计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是审计理论结构赖以建立的基础。 • 审计假设是对审计实践的指导和对审计责 任的有效衡量 。
西南财经大学 吕先锫
审计假设导向
•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审计假设是构造系统的审计 理论结构的基础,是理论研究的基本要素和推理论 证的原始命题,是审计科学发展的前提。 • 但是,以“审计假设”为逻辑起点会使审计理论与 社会经济环境失去相关性。审计环境的不确定性, 导致做出审计假设的必要性,可是审计假设一经确 定,就相对保持稳定,不能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环境 变化对审计理论的影响。 • 另外,也容易导致审计理论结构内部离散。审计假 设是为了实现审计目标而对审计人员所面临的社会 经济环境做出的假定性规定,但是审计目标却无法 由审计假设推导而出。

安全审计初探

安全审计初探

安全审计初探王书明;徐娟;孙佳雯;常策【摘要】安全发展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开展安全审计工作,有助于企业特别是矿山企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矿山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在探讨建立安全审计理论框架基础上,论述了安全审计实务工作的开展.【期刊名称】《华北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11)002【总页数】6页(P111-116)【关键词】安全;审计;安全投入;安全理论【作者】王书明;徐娟;孙佳雯;常策【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69;金陵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69;金陵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69;金陵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79+10 引言矿山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最重要的能源与生产资源。

矿山安全生产关乎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整体来看,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管理的不断规范,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中国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呈现出相对稳定、趋于好转的态势。

但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事故总量仍然偏大,矿山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实践证明,要实现矿山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就必须建立矿山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积极有效地开展矿山安全审计工作,发挥审计的监督检查作用,促进矿山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法规,保证安全生产的必要投入,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使矿山生产的运行方式、管理形式和监督体制等走上正轨,才能使矿山安全生产状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根本好转。

1 安全审计的内涵及其作用安全审计是 20世纪 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审计领域。

目前,国内外对安全审计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模式。

20世纪70年代,英国在1974年的道路交通条例中,首先提出对新建道路进行安全审计的必要性。

1990年,英国运输部颁布了《道路安全审计标准》。

签字注册会计师强制轮换制度提高了审计质量吗_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签字注册会计师强制轮换制度提高了审计质量吗_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签字注册会计师强制轮换制度提高了审计质量吗?*——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张娟黄志忠李明辉【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签字注册会计师强制轮换制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并检验了影响制度效果的主要因素。

研究发现,强制轮换制度总体上没有显著提高审计质量,其原因一是强制轮换制度执行中存在规避行为,导致审计师变更频繁和过渡审计师的出现,其对应审计质量较低;二是强制轮换制度实施后,新任审计师的平均专业胜任能力下降,导致审计质量下降。

而具有原客户审计经验的审计师在被强制轮换后重新审计该客户的审计质量较高,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整体下滑。

本文的发现对进一步完善签字注册会计师强制轮换制度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强制轮换审计任期审计质量盈余质量一、引言我国于200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签字注册会计师(以下统称为“审计师”)的强制轮换制度①,意图通过限制审计任期,防止形成“独立性威胁”及其对审计质量的负面影响。

但2010年爱建系窝案中审计合伙人与上市公司合谋行为,以及执业中出现“签字的不是审计的”现象,引发社会公众对我国审计师强制轮换效果的质疑。

强制轮换制度目的是提高审计质量,其理论基础来自审计任期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一些学者认为,限制审计任期能限制审计私人关系的形成,增强审计独立性(如Mautz和Sharaf,1961;Catanach和Walker,1999;Deis和Giroux,1992;Raghunanthan,Lewis和Evans,1994;Dopuch et al.,2001)。

但也有学者认为,审计独立性主要受制于法律约束和审计师职业道德,而和长审计任期之间并无必然联系,限制审计任期不利于审计经验积累,以及审计专业胜任能力的提高(Geiger和Raghunandan,2002;Myers et al.,2003;Ghosh和Moon,2004)。

同时,美国独立性准则委员会(ISB)也指出,任何提高独立性的防护措施都可能会产生“副效应”或“意外后果”,降低审计效率(ISB,2001)。

(完整版)审计假设

(完整版)审计假设

第三章审计假设1、审计假设的含义是什么?审计假设的定义:审计假设是人们在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但目前还无法对其本身从逻辑上加以证明的、对审计基本特征的理性化的感性认识。

首先,审计假设并不是随意虚构的,而是具有审计实践基础的,它是人们在审计活动中队审计特征的感性认识,因此审计假设的正确与否可通过审计实践加以验证,审计假设是人们对审计特征的初步认识。

其次,对审计假设本身目前还无法从逻辑上加以证明,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而最多只是一种公理,而不是定理。

最后,审计假设是对审计感性认识的抽象,因而具有理性认识的特征。

2、试述莫茨和夏拉夫的审计假设对审计理论研究的贡献及面临的挑战。

Mautz和Sharaf认为,审计的基本假设有8条:1、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是可验证的。

2、在审计人员和被审企业的管理部门之间没有必然的利益冲突。

3、递交验证的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不存在串通作弊和其他舞弊。

4、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减少舞弊的机会。

5、一贯应用公认会计原则可使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得到公允表述。

6、如果没有明确的相反证据,对被查企业来说,过去被公认为是正确的,将来也将被认为是正确的。

7、当财务数据的审查目的是为发表一个独立意见时,审计人员只能唯一地充当审计师的角色。

8、独立审计人员承担着与其职业地位相对称的职业责任。

对于以上的审计假设,它们既可用作审计理论的演绎基础,也可用来构建整个审计理论体系。

但他们也客观地预见到,曾被认为有效的和有用的假设,有可能在日后受到挑战,甚至被证明是不正确的。

Mautz和Sharaf的审计假设在审计理论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是无与伦比的,著名审计学家Jack.Robertson认为:“没有任何其他的理论结构能达到Mautz和Sharaf的理论结构那样的深度和广度,因此,任何新德审计理论的发展都不可能超越Mautz和Sharaf的理论结构。

”但是Mautz和Sharaf的审计假设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们正在受到社会环境发展的历史检验。

莫茨和夏拉夫简介

莫茨和夏拉夫简介

莫茨和夏拉夫简介
莫茨(Robert K. Mautz)和夏拉夫(Harold O. Sharaf)是两位在审计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者。

他们于1961年合作出版的《审计哲理》一书中,提出了八条审计假设,这些假设被视为审计理论的基础,对审计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莫茨(Robert K. Mautz)是一位美国审计学家,他在审计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术背景。

他提出的审计假设为审计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使审计工作更加科学和规范。

夏拉夫(Harold O. Sharaf)也是一位美国审计学家,他和莫茨一起合作提出了八条审计假设。

夏拉夫在审计领域也有着卓越的贡献,他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审计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改进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之,莫茨和夏拉夫提出的审计假设是审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审计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他们的贡献对于推动审计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双碳”背景下能源审计研究一个理

“双碳”背景下能源审计研究一个理

2022年12月第38卷㊀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dition of Social Sciences )㊀㊀㊀㊀㊀㊀Dec.2022Vol.38㊀No.6收稿日期:2022-09-16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1MG029)作者简介:丁红燕(1976 ),女,山东济宁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审计与内部控制㊁财务会计与资本市场㊂通信作者:刘㊀颖(1979 ),女,内蒙古开鲁人,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组织部高级审计师,研究方向为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及内部审计㊂DOI:10.13216/ki.upcjess.2022.06.0006双碳 背景下能源审计研究:一个理论框架丁红燕1,赵胜瑶1,刘㊀颖2(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580;2.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组织部,山东青岛266400)摘要:在 双碳 背景下,能源审计是基于节能减排的现实诉求推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㊂以一般审计理论框架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将能源审计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别探析其本质㊁目标㊁主体㊁客体㊁内容㊁方法㊁结果及应用等理论要素的内涵及逻辑体系,构建以能源审计的本质为逻辑起点㊁以实现 双碳 目标为逻辑终点的具有普适性的能源审计理论框架,为推进 双碳 背景下能源审计实践工作的深入发展提供理论参考㊂同时为充分保障能源审计理论框架的实施效果,提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㊁重视后续审计监督㊁完善相关制度标准与构建能源审计数据平台四项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能源审计在推动节能减排与实现 双碳 目标中的建设性作用㊂关键词:能源审计;审计理论框架;双碳中图分类号:F239.4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673-5595(2022)06-0039-08㊀㊀一㊁引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态势日益趋紧㊂基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9月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㊂ 双碳 目标是要坚持绿色发展,因此,在目前及未来的一段时间内, 双碳 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以 双碳 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㊂ 双碳 的作用机理为依托 开源 与 节流 两种方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通过生物能源等技术以及造林等方式增加二氧化碳吸收㊂其中, 开源 即开发可再生能源,提升非化石能源在能源供应中所占的比重; 节流 则是节能减排㊂[1]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和现有的能源基础设施决定了我国以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还需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短期内 开源 难度较大,故需将 节流 即节能减排置于首位㊂实施能源审计是国家进行能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倒逼用能单位进行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 双碳 目标实现的重要方式㊂实施能源审计可以优化用能单位的能源管理方式,提升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而为用能单位加强能源管理㊁落实节能减排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决策依据㊂实践是理论发展的动力,理论又反过来指导实践㊂能源审计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审计类型,其理论框架还不完善,基于 双碳 的背景,研究能源审计的理论框架对于能源审计的理论及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㊂二㊁文献综述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出现能源审计㊂目前,学界对能源审计综合理论框架的研究较少,但能源审计的理论要素研究是较热点的话题,主要涉及审计的目的㊁职能㊁主体㊁客体㊁程序等方面,不同学者的研究视角与侧重点各有不同㊂王晓震[2]对能源审计的客观基础和目的㊁主体㊁客体㊁职能㊁程序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能源审计的主体和客体应区分宏观与微观层面㊂从企业的能源审计角度,王柏[3]分析了企业内部能源审计的内容与程序;马勇[4]研究了企业内部能源审计的功能定位㊁空间范畴㊁核心程序与技术路径㊂沈剑飞等[5]从能源审计的定义㊁主体㊁范围㊁类型和形式方面阐述了能源审计的基本特征㊂王爱华等[6]则在免疫系统论视角下,重点研究了能源审计的职能问题,提出能源审计具有免疫职能和重效职能㊂在已有研究中,相较于针对企业内部能源审计问题的研究,区分宏观和微观层面的能源审计要素分析较少㊂在少量区分了宏观和微观层面的能源审计问题研究中,仅对主体和客体进行区分,并未对其他要素分情况进行讨论㊂此外,能源审计理论框架涉及诸多要素,相对于其他要素,现有文献针对能源审计具体内容的研究较少㊂目前,学者们主要关注特定行业的能源审计实施框架与关键问题的研究,如医药制造行业[7]㊁钢铁行业[8]㊁煤炭行业[9]㊁污水处理行业[10-11]㊂此外,公共建筑能源审计[12-14]也是研究的重要领域㊂已有关于能源审计理论框架的研究较多聚焦于特定的行业与领域,缺乏具有普适性与概括性的能源审计理论框架研究㊂在 双碳 背景下,社会各界对减少碳排放高度重视,各行业纷纷制定了更加严格的节能减排措施㊂能源审计作为评估能源利用与管理状况的手段,可以倒逼节能减排与 双碳 目标的实现,必然也会受到更多关注㊂因此,以实现 双碳 为最终目标,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分别阐述能源审计的本质㊁主体㊁客体㊁内容㊁方法㊁结果及应用等理论要素,构建有普适性的能源审计综合理论框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㊂三㊁能源审计理论框架的构建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十分丰富,然而传统的化石能源处于 富煤㊁缺油㊁少气 的状态, 双碳 目标为我国能源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㊂根据美国会计学会(AAA)审计基本概念委员会于1973年发表的‘基本审计概念说明“,我们将能源审计界定为:需要达到 双碳 目标中围绕能源管理的特定事项与既定标准,采用系统的方法收集证据,以这些证据为基础判断该特定事项与既定标准之间的相符合程度并形成结论或者发表意见的过程㊂(一)经典审计理论框架自从1961年Mautz和Sharaf在‘审计理论结构“中提出审计具有内在理论结构的观点之后,审计理论结构成为学术界重要的研究课题㊂审计理论框架即审计理论结构,是指审计理论要素之间相互联系㊁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秩序,亦即审计理论要素之间的排列与组合形式㊂[15]研究能源审计理论框架,首先要明确其由哪些理论要素构成,进而 串联 其内在逻辑,确定逻辑起点与推理路线,将各要素进行排列组合,最终构建成一个有机整体㊂依据审计理论框架构建的逻辑起点的不同和推理路线的区别,国内外学者构建出形式各样的理论框架,其主要观点如表1所示㊂表1㊀国内外审计理论框架主要观点[16-17]逻辑起点理论要素及关系代表人物哲学起点哲学-假设-概念-规则-实际应用Mautz,Sharaf 假设起点假设-定理-理论结构-原则-标准Charles W Schandl 目标起点目标-准则-概念-假设-技术方法-过程Anderson本质起点本质与目标-假设-概念;本质-假设-目标-规范-信息-控制Tom Lee,蔡春环境起点环境-目标-假设-概念-原则-准则-程序-方法-报告刘明辉其中,哲学起点论以深邃的哲学思想为审计逻辑起点,较为空泛,缺乏对审计学科的针对性;假设起点论所基于的审计假设,是人对于审计实践的高度提炼,与目标起点论一样,假设起点论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与审计项目中有所不同;环境起点论主张的审计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且对各学科均有影响,缺乏具体性与针对性㊂上述观点均存在不足之处,本质起点论相对而言具有客观性与针对性,因而在学界被接受度较高㊂(二)能源审计理论框架能源审计作为审计的分支,要发挥其在节能减排中的建设性作用,必须首先明晰其理论框架㊂以一般审计理论框架为基础,能源审计的理论框架应以能源审计的本质为逻辑起点,选取本质㊁目标㊁主体㊁客体㊁内容㊁方法㊁结果及应用七个理论要素,并梳理各理论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㊂如图1所示,能源审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是节能减排导向下对能源审计本质属性的定位,而能源审计的本质又直接支配着能源审计的目标;为了实现审计目标,需要明确能源审计的主体㊁客体与内㊃04㊃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2年12月容;为对审计内容实施全面审计,要科学选择合适的审计方法,形成恰当的能源审计报告;通过信息披露和问责机制,能够充分地运用能源审计报告,以实现既定的能源审计目标,最终为能源审计实践提供理论参考㊂图1 能源审计理论框架㊀㊀四、能源审计的理论要素为构建完整的能源审计理论框架,需具体阐述以下能源审计的各项理论要素的详细内容:本质㊁目标㊁主体㊁客体㊁内容㊁方法㊁结果及应用㊂(一)能源审计的本质20世纪70年代末,能源审计起源于美国,是政府为推进节能活动的一种管理办法,用于审查政府发放的节能资金是否被合理使用㊁确认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是否达标㊂此后,能源审计在英国被大规模推广,用于调查企业与行业的能源利用情况;与此同时,许多国际化公司出于降低生产成本与树立良好形象的需要,也在积极探索能源审计的实践㊂在当前环境下,能源资源较为紧缺,环境污染问题迫在眉睫,能源审计作为政府能源管理的重要举措和现阶段国家实现 双碳 目标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用能单位衡量其用能绩效的重要方式,受到政府有关部门与用能单位的高度重视㊂双碳 背景下的能源审计,是由具备资格的能源审计人员受政府主管部门或用能单位的委托,对用能单位的部分或全部与能源有关的活动进行审查,评价用能单位利用和管理能源的合理性,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节能减排措施,以提高用能单位能源利用与管理的效率,推动 双碳 目标实现的审计活动㊂[18]能源审计的本质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治理工具㊁落实 双碳 目标的具体举措㊂依据空间范围不同,可以将能源审计划分为宏观能源审计与微观能源审计㊂宏观层面,中央和地方国家审计机关受政府委托,对与能源有关的管理体制㊁法规政策㊁节能资金管理以及能源的有偿与节约使用情况进行的审计,即为宏观能源审计;微观层面,内部审计部门或外部审计机构受用能单位主管部门委托,对单位内部的能源相关规章制度㊁能源管理部门与人员设置㊁能源统计与计量㊁能源耗用与绩效情况进行的审计,即为微观能源审计㊂(二)能源审计的目标1.能源审计的根本目标能源审计的根本目标是提升能源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双碳 是能源管理的新目标,亦是能源审计的新目标㊂能源审计助力 双碳 目标的实现,进而推动生态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其实现路径为:审计单位利用实地勘察的数据和相关部门提供的技术支持,对用能单位的能源管理与利用状况㊁能源相关资金的使用情况等进行评估,通过能源审计报告揭示被审计单位真实的能源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节能减排措施,在后续审计过程中监督其落实情况,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从而实现碳排放量减少,推动 双碳 目标的实现,进一步促进生态㊁经济和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助力 美㊃14㊃第38卷㊀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丁红燕,等: 双碳 背景下能源审计研究:一个理论框架丽中国 建设㊂2.能源审计的具体目标实现 双碳 目标㊁促进可持续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因此能源审计的目标需细化至社会不同主体㊂(1)政府相关部门要严格落实能源类法律法规的执行,提高节能资金的利用效率,保障能源管理相关的重大决策项目合理推进,提升管理的环境绩效水平㊂(2)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要设置完善的能源管理与利用制度,严格遵守节能减排相关法律法规,在生产过程中降低能耗㊁减少污染物排放,增强能源相关投入产出的环保性,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㊂(3)社会公众应增强节约资源㊁保护环境的意识,关注用能单位发布的能源审计报告,监督政府相关部门㊁企业等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与管理状况,通过合理渠道提供建议,助推能源审计高效进行㊂(三)能源审计的主体能源审计是具备资格的能源审计人员对用能活动展开的审计行为,在宏观与微观层面上,被赋予能源审计资格的人员有所区别㊂1.宏观层面,国家审计机关是开展能源审计的主要主体作为 双碳 战略的主要推动者,政府拥有对能源使用的管理与监督权,国家审计机关作为代表政府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行政机关,拥有法律赋予的权力,接受公众利益的委托㊂就客观性㊁公正性和权威性而言,国家审计机关应是开展能源审计的主要主体㊂2.微观层面,用能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是能源审计的重要主体用能单位出于提高经济效益与履行社会责任的需求,自发在单位内部实施能源审计,该审计侧重于理清用能现状㊁提升能源利用率㊁挖掘节能措施㊂该类型的能源审计由用能单位作为委托方,用能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是能源审计的重要主体㊂3.作为辅助,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参与能源审计能源审计涉及众多学科且专业性较强,能源审计人员需要具备能源工程㊁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等学科知识,知识结构较为复杂㊂此外,能源审计是较新的审计范畴,这增加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国家审计机关与用能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可能面临审计力量不足的压力㊂因此,可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专业人才的支持,保障审计队伍的知识结构多元化㊂综上,能源审计的主体在宏观层面应以国家审计机关为主导;在微观层面上,以用能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为重要主体;此外,以民间审计组织作为辅助性主体,为能源审计提供技术支持与人才支持,优化能源审计的效率和效果㊂(四)能源审计的客体能源审计是对用能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的行为,其审计客体应为用能单位㊂与审计主体相对应,审计客体也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进行区分㊂从宏观层面看,各级政府中承担能源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㊁发展改革等部门是审计客体,它们受托拥有管理㊁使用和经营能源的权力,同时对国家与社会公众承担相应的公共资源责任㊂能源审计作为监督能源管理责任履行状况的重要手段,与能源管理相关的各级政府部门均需接受宏观层面上能源审计的监督㊂从微观层面看,利用能源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内部会耗用能源的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是审计客体㊂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其生产与经营过程中涉及大量能源的消耗㊂能源过度消耗会降低企业经济效益,阻碍企业承担对生态环境与社会公众的社会责任㊂因此,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需要对自身进行能源审计,以期节约生产成本㊁提高盈利能力㊁履行社会责任㊂(五)能源审计的内容不同层面的能源审计涉及的审计内容既存在一致性,又具有差异性㊂如图2所示,宏观与微观层面能源审计的具体内容均划分为能源的管理状况审计与能源的利用状况审计,但侧重点有所不同㊂宏观的能源审计由国家审计机关主导,对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审计,在能源管理方面侧重于审查管理体制㊁法规政策㊁节能资金管理等内容;在能源利用方面侧重于审查能源有偿使用情况和节能项目与工程的建设情况[19],从而提高政府在能源管理与利用方面的宏观调控能力,推动节能减排与 双碳 目标的实现㊂微观的能源审计则由内部审计部门主导,对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进行审计,在能源管理方面侧重于单位内部的能源管理制度㊁部门设置㊁人员投入和能源计量与统计状况[9];在能源利用方面侧重审查单位日常运营的能耗状况㊁费用指标与绩效参数,从而挖掘其节能潜力,以期用能单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履行社会责任㊂1.宏观层面能源审计的内容(1)能源管理状况审计在能源管理体制的建立与执行方面,能源审计㊃24㊃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2年12月需评价政府相关部门的能源管理体制现状㊁工作目标的实现情况及能源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㊂重点关注能源管理体制是否健全,对各类能源的数量㊁范围㊁用途是否统一管理,上级部门下达的能源工作目标是否完成,反映能源消耗和利用成效的指标是否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等等㊂在能源类法规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情况方面,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能源管理与利用㊁能源节约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为保障中央政令畅通,针对能源类法律法规政策的执行以及落实情况的审计是能源审计的重要内容㊂在审计过程中,要关注能源类相关的政策与规划的制定程序是否规范与合理,制定过程中是否有可靠且充分的信息支撑,在进行能源类重大决策时是否遵循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是否严格执行国家的禁止性㊁限制性和约束性政策,是否具备保障措施,等等㊂图2 能源审计内容㊀㊀在节能资金的管理方面,我国各级财政投入了大量节能减排补助资金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能源审计需评价该项资金落实的真实性和效益性㊂在审计过程中,要重点关注节能减排补助资金是否进行专款专户管理,对资金申请者是否进行严格的资格认定与考察,补助资金的分配是否合规,补助资金被滞留或挪用的情况是否存在,补助资金的核算方法是否合理,资金使用的效益如何,资金使用效果的评价体系是否健全,等等㊂(2)能源利用状况审计在能源的有偿使用方面,能源审计需审查能源的定价情况与税费征收状况㊂在审计过程中,要监督能够由市场决定的能源价格是否交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是否反应了市场的供求关系,政府在能源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的状况,等等㊂此外,节能减排中还涉及环保税与一些费用的征收,能源审计者需关注相关税费征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审查政府部门的征收程序是否规范㊂在能源的节约使用方面,主要关注节能项目与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状况㊂政府发放节能资金的落脚点就是节能项目与工程,在节能项目与工程处于方案设计阶段时,能源审计主要审查其建设是否符合节能减排的实际需要,是否具有可行性;在节能项目与工程的实施阶段时,需关注其运行流程是否合规,其运行安全是否可控,是否具备可衡量的指标参数,是否建立了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在节能项目与工程完成后,要衡量实施结果与计划的差异,判断其节能效果是否显著,核查项目是否具备合理的经济与环保效益评价体系,等等㊂2.微观层面能源审计的内容(1)能源管理状况审计在能源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方面,能源审计需评价企业制定能源采购㊁输送㊁分配㊁使用等方面管理制度的程序是否规范,制度内容是否具备科学性与可行性,规章制度的宣传与教育是否广泛,规章制度的落实是否到位,能源相关规章制度的执行状况是否纳入企业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的绩效考评制度,等等㊂在能源管理部门的设置方面,能源审计需要考核用能单位是否设置独立的能源管理部门,部门内成员职责是否明确,部门内员工分工是否合理,部门办公场所是否独立,部门是否受到高层重视,等等㊂在能源管理相关人员投入方面,能源审计要重点关注能源管理工作人员是否专职化,能源管理工作人员数量是否充足,能源管理工作人员奖惩机制是否完善,能源管理工作人员技术培训频率和水平如何㊂在能源的统计与计量方面,能源审计需严格考察能源统计与计量人员是否专职化,能源计量的仪器仪表是否完备,测量设备的校准度,统计与计量数据的精准程度,能源统计与计量的方法是否科学,能源计量标准是否统一,能源统计档案的管理是否有㊃34㊃第38卷㊀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丁红燕,等: 双碳 背景下能源审计研究:一个理论框架序,等等㊂(2)能源利用状况审计在能源利用状况方面,能源审计要审查用能单位的用能全过程(见图3),搜集单位工序能耗㊁产品能耗㊁产值能耗等能源耗用数量指标,计算能源利用效率㊁用能设备运行效率等效率指标,分析影响能源消耗的数据与事件,判断能耗结构与用能过程是否合理,判断能源的使用过程是否遵循节约原则㊂图3 用能单位能源利用过程㊀㊀在能源绩效水平方面,能源审计需收集用能单位的历史能源绩效参数,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评估与能源绩效相关的重点用能环节,判断提升其能源绩效的可能性,识别能源绩效和相关变量间的关系,并对比法律法规㊁产业政策㊁强制性标准等,以明确用能单位能源绩效参数的水平㊂[18](六)能源审计的方法能源审计在各项审计内容中综合运用传统的审计方法㊂例如,在宏观层面,检查能源相关法规政策和管理体制文件,询问或访谈相关领导对于能源管理责任的履行状况,观察节能项目的实地运行情况,分析节能资金的使用以及能源的定价与税费状况是否合规,等等;在微观层面,检查用能单位的能源管理规章制度文件,观察实际的部门设置与人员投入状况,分析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绩效水平,等等㊂能源的特殊性要求审计主体创新能源审计方法㊂例如,依据能量平衡和物料平衡的原理,现场调查和检测典型系统与设备的运行状况和能源的盘存状况㊂此外,还可将大数据技术与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广泛融合㊂[20]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建立能源审计综合数据库,具体包括:能源基础数据库,包含相关法律法规㊁技术标准㊁重大项目建设情况等内容的其他专题数据库,能源审计经验数据库等㊂借助数据库可以获得更加全面与高质量的审计数据与资料[21]㊂在分析评估阶段,可以构建能源类数据分析模型,借助以云计算为主的分布式计算技术和机器学习㊁语义分析㊁数据可视化等技术,深入挖掘相关数据的横向㊁纵向关联,以实现能源审计分析过程的全面化㊁深入化与高效化㊂[22]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我国能源审计方法不断升级,能源审计的效率与质量得以提高㊂(七)能源审计的结果及应用1.审计结果审计结果是审计评价的载体,不同层面的能源审计在审计结果的表现形式上也有所不同㊂微观层面的能源审计是由用能单位内部审计部门主导的,其审计结果包含内部审计部门审计结束后生成的能源审计报告㊁专题技术报告㊁用能单位的各类能源统计报表㊁能源审计决定㊁节能减排审计意见书等形式,可以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减排的决策支持;宏观层面的能源审计则是由国家审计机关主导的,形成的审计结果包含但不限于微观层面的诸多形式,还可以对违规的能源相关经济活动做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处理㊁处罚意见,具有一定强制性㊂2.审计结果的应用审计结果得以正确㊁有效地运用,是实现能源审计目标的重要保障㊂一套完善㊁严密的审计结果应用体系要从审计主体㊁审计客体㊁委托方三个角度考虑㊂第一,作为审计主体,审计机关或审计部门应公告审计结果㊂审计主体在对能源的利用与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后,应将审计结果交给委托方,以供其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能源利用与管理状况,为其进一步实施具有针对性的节能减排措施提供依据,维护委托方的监督权㊂同时,审计主体要向社会公布能源审计结果,引入舆论监督,促使用能单位落实节能减排措施㊂此外,审计主体应对能源审计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对同类能源审计项目和同时间段能源审计项目的审计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㊁不同角度的整合与分析,将审计结果的共性之处编入能源审计经验数据库,为其他用能单位完善能源管理与利用措施㊁审计部门提高能源审计工作的效率㊁国家加快 双碳 目标的实现进程做出贡献㊂第二,作为审计客体,用能单位应根据能源审计报告中的节能减排建议整改本单位的能源管理与利用现状,充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与管理效率;此外,用能单位应根据整改情况向审计主体提交能源审计整改报告,必要条件下还应该在一定范围内公布能源审计整改报告,接受公众监督㊂第三,作为委托方,在宏观层面,政府部门应㊃44㊃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2年12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ROWTH POTENTIAL
PROPOSED SALES TARGETS
PUT THE NAME OF YOUR COMPANY HERE
舞弊案件的产生引起人们对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 信任感的降低, 如果审计人员因失职而未能揭露财务报 表中隐蔽的重大舞弊和非法行为,就有责任赔偿因失职 而造成的损失,从而达到分担风险的目的。可见,审计人 员和企业管理者实际上产生了重大的利害冲突,使这条 假设的现实意义和正确性受到怀疑。
3.冲击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减少舞弊的机 会的假设
对于高级管理层来说,他们常常凌驾于内部控制之 上,所以内部控制在防范高级管理层欺诈舞弊上的作用 非常有限。紫光古汉为避免被S及随之而来的退市风险, 进行了利润操纵,其中更多的是利用关联交易,说明其 财务系统的内控存在严重缺陷。
PUT THE NAME OF YOUR COMPANY HERE
PUT THE NAME OF YOUR COMPANY HERE
4冲击了在审计人员和被审计企业的管理部门之间没有必 然的利益冲突
紫光古汉自上市以来一直聘请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担任 其审计工作,有长达十几年的合作关系。按理说天职国际 应该能在第一时间审出紫光古汉报表中的问题,但对紫光 古汉未及时披露《合资协议之补充协议》相关信息以及 2000~2008年的财务造假,只有2000年出具了保留意见的 审计报告,其余三年均为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 不免让我们对事务所执业人员的工作态度及其长期合作关 系产生质疑。
PUT THE NAME OF YOUR COMPANY HERE
所冲击的审计假设分析:
根据紫光古汉公司的财务报表,公司多年虚构了业 绩:2005~2008年间,分别虚增利润3750万元、676 万元、622万元、116万元。而公司这四年的净利润 分别为429万元、464万元、2082万元、2037万元, 如扣除造假部分,对应真实净利润应为-3321万 元、-212万元、1460万元和1921万元。
GROWTH POTENTIAL
PROPOSED SALES TARGETS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met adipiscing elit. Aenean ac elit a felis pharetra meters adipiscing. Nam tincidunt enim sit amet gravida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1881年F.W.皮克斯出版世界上第一本名为《审计人 员——他们的义务和职责》的审计文献以来,许多审计学 术界的佼佼者贡献了一批又一批的审计专著。但是这些人 也只是探讨,并不深入全面。 正真意义上的审计假设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莫茨和夏拉夫在他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审计理论结 构》中首次提出了审计假设的概念,并归纳出8条审计假设。
PUT THE NAME OF YOUR COMPANY HERE
审计假设正在受到挑战
知识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 了深刻的影响,也引起了审计环境的重大变化,这必然要 求相应调整审计理论体系。作为审计理论体系基石和重 要组成部分的审计假设,也同样需要进行重新构建。
GROWTH POTENTIAL
PROPOSED SALES TARGETS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met adipiscing elit. Aenean ac elit a felis pharetra meters adipiscing. Nam tincidunt enim sit amet gravida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PUT THE NAME OF YOUR COMPANY HERE
针对管理层舞弊,可以: 1.测试日常会计核算中做出的分录以及编制财务报表过 程中做出的其他调整是否恰当 2.会计估计是否存在偏向,并评价产生这种偏向的环境 是否表明存在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 3.对于超出被审计单位正常经营过程中的交易,以及审 计过程中获取的其他信息做出评价
PUT THE NAME OF YOUR COMPANY HERE
时间轴
更名
2007年7月11日更名为紫光古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1月19日深交所挂牌
上市
成立
1993年3月2日 注册资本22333万
PUT THE NAME OF YOUR COMPANY HERE
公司简介:
紫光古汉集团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驰名商标持有者、 湖南医药行业首家上市公司、紫光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国家大型 医药骨干企业集团,其前身为湖南衡阳中药厂 主要经营范围: 研制、开发、生产、销售(限自产产品 )片剂、丸剂、颗粒剂、 合剂、软膏剂、乳膏剂、糖浆剂、大容量注射剂(含抗肿瘤化学 药)、小容量注射剂、原料药;销售医疗器械等。
PUT THE NAME OF YOUR COMPANY HERE
Mautz和Sharaf的8条审计假设
1财务报表和财物数据是可验证的 2在审计人员和被审计企业的管理部门之间没有必然的利益冲突 3递交验证的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不存在串通作弊和其他异常舞弊 4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减少舞弊的机会 5一贯应用公允会计原则可使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得到公允表述 6如果没有明确的相反证据,对被查企业来说,过去被认为是正确的, 将来也将被认为是正确的 7当财务数据的审查目的是为发表一个独立审计意见时,审计人员只能 唯一地充当审计师的角色 8独立审计人员承担着与其职业地位相对称的职业责任
PUT THE NAME OF YOUR COMPANY HERE
造假动因分析:
可能是避免被ST以及随之而来的退市风险。公告显 示,中国证监会对此一系列造假行为给予紫光古汉50万 元罚款,并对相关人员处以共计39万元罚款。 这一结果无疑令紫光古汉大股东紫光集团及一众高 管松了一口气,若非造假,公司2005年和2006年业绩连 亏,难逃ST厄运。 总而言之,紫光古汉的造假动因可用“造假保壳” 来概括。
公众对审计期望的差在扩大,审计业界一方面应重 视社会公众的需求变化,适时修改有关准则,扩大审计目 标范围,满足公众的合理期望。
PUT THE NAME OF YOUR COMPANY HERE
总结:
由此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公众对审计人员 揭露欺诈舞弊等的要求日益强烈,许多假设在当前的 社会环境中已失去了其正确性和有效性。 因而要求审计人员对审计目标做出调整,修订相 关的审计准则,采用特定的审计程序和方法,揭露财务 报表中的重大差错、舞弊及非法行为。
无论是通过关联交易进行财务造假,还是签订虚假 协议冲销相关款项,紫光古汉陷入丑闻泥淖,公司管理 层显然有无法逃脱的罪责。 2009年7月,即紫光古汉遭证监会立案稽查前一个 月,公司时任董事长郭元林、总裁刘箭、财务总监李筱 竑等高管纷纷辞职。管理层舞弊之嫌使得审计人员难以 发现其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
董事长
总裁
财务总监
PUT THE NAME OF YOUR COMPANY HERE
2.冲击了一贯应用公允会计原则可使财务状况和经 营成果得到公允表述的假设
紫光古汉通过虚开普通销售发票确认销售收入,即便 没有违反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但却没有真实发生相 关的经济事项,是无中生有的行为,因而不可能在报 表中进行公允表述。 其次,会计原则的可选择性。对某项具体业务而言, 所选择和采用的会计原则是适用的,但总体所导致的 财务报表则常常会是片面的或是令人误解的,管理人 员也往往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达到欺诈、舞弊的目的。
PUT THE NAME OF YOUR COMPANY HERE
IMAGE GALLERY LAYOUT
会计计量方式 的局限性
IMAGE NUMBER ONE
会计核算内容 的狭窄性
IMAGE NUMBER TWO
会计原则的可 选择性
IMAGE NUMBER THREE
不公允表述
PUT THE NAME OF YOUR COMPANY HERE
审计假设问题的讨论
PRESENTED BY
第十二小组
什么是审计假设?
审计假设是人们在审计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但目 前还无法对其本身从逻辑上加以证明的、对审计基本 特征的理性化的感性认识。
GROWTH POTENTIAL
PROPOSED SALES TARGETS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met adipiscing elit. Aenean ac elit a felis pharetra meters adipiscing. Nam tincidunt enim sit amet gravida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sit amet consectetur met adipiscing elit. Aenean ac elit a felis pharecing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
PUT THE NAME OF YOUR COMPANY HERE
Mautz、Sharaf提出审计假设的时代背景
手 段
虚 增 主 营 业 务 收 入
虚 减 营 业 费 用
虚 减 财 务 费 用
PUT THE NAME OF YOUR COMPANY HERE
紫光古汉的案例冲击了: 1.递交验证的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不存在串通作弊和 其他异常舞弊假设
PUT THE NAME OF YOUR COMPANY HERE
此外,紫光古汉还在未经董事会授权情况下,以代偿 债务方式承接南岳制药8479万元不良资产和8479万元负债, 并通过与衡阳弘湘国资经营公司虚构土地出让金代付协议、 虚构资产剥离协议等方式冲销与南岳制药往来款余额。 “这些违法行为基本都是在前总裁刘箭操控下完成” 紫光古汉一名中层干部透露。 这些都体现出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