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两 汉 文 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人心之情是外物刺激的感应。人之心情又 是外在的物事的刺激下作出的相应反应,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物动人心人 情,于是表达出来就有哀乐之声,“感于 物而动,故形于声”。这就得出了这样一 个关于音乐产生过程的观念:物→情→乐。

c.音乐不是自然之声,而是艺术审美化之声。 乐则大呼小叫,悲则号泣不已,均不是音 乐,只有审美化或艺术化之声才是乐音, “声成文,谓之音”即谓此。
① 论音乐的产生

《乐本》篇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 形于声……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 谓之音。”这段话说明了音乐产生的过程 和一般规律,主要有三个要点: a.音乐产生于人心的感动。“凡音之起,由 人心生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都 旨在强调音乐是“人心”中的“情”被感 动的结果。


② 艺术欣赏观




《淮南子》中第一次系统论及艺术审美鉴赏 问题,要点如下: a.非“知音”莫赏。《修务训》中谈艺有规 矩方圆、准绳曲直,即有规律,只有懂得这 些规律,方可知音,方可鉴赏共鸣。 b.对人的审美能力的认识。人与鸟兽之不同 即在于人有知音之能力,人的欣赏能力又有 高下,故欣赏判断力也有别。 c.心理情绪影响艺术欣赏。心忧者听其歌而 泣,只有解除忧患,方可赏艺。

其二、“审乐以知政”。《乐本》云:“审声以 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又云:“知乐则几于礼矣”。知音即精通音乐之 理,即“声音之道与政通”之乐理,故知音者方 可知政,将音乐视为治政之手段。 其三、“致乐以治心”。《乐本》云:“先王之 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 而反人道之正也”,《乐化》云:“致乐以治心, 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 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音 乐是用来节制人的欲望,消除悖逆伪诈之心,使 人归于礼,达到治人心以治天下的目的。
③ 文质观

《淮南子》的文质观深受道家影响,又吸收了儒家合 理思想,主要有以下方面: a.“必有其质,乃为之文”。《本经训》中讲:“心和 欲得则乐,乐斯动,动斯蹈,蹈斯荡,荡斯歌,歌斯 舞„„必有其质,乃为之文”。即曰,心和欲得的感 情是文艺之质,乐舞乃形式,有何等情感才有何等歌 舞,亦如钟鼓管箫之于快乐、兵革斧钺之于愤怒一样。 《说林训》中进一步说“白玉不琢,美珠不文,质有 余也”,事物之质若美,则可不文。
③ 汉代文学对文论的影响

汉代文学有赋和乐府诗盛名。但都未对文 论产生影响,既没有精采的赋论,亦未见 论乐府诗。倒是经学这一实用之学影响了 文论。
2、汉代文论概况

汉文论可分三个阶段: 一是西汉初至西汉中叶,为黄老道学时期, 有《淮南子》和司马迁的文论;

二是西汉中叶至东汉初,独尊儒学,文论尚 教化讽谏功能,依经立论,尚政教实用;


b.“文情理通”:内情与外文统一。《淮南 子· 缪称训》“文者所以接物也,情系于中而 欲发于外者也。以文灭情者失情,以情灭 文者失文。文情理通,则凤麟极矣。”即 言外文与内情应统一。 c.“曲得其宜”,“服习积贯”,“不传之 道”:出神入化之技艺在于技巧,技巧的 习得在于苦练,神化技艺不可传授,只靠 因心会神以修炼。这显然受庄子影响。 d.“中有本主”:艺术贵在独创,要有真切 而又独特的感受。


b.文(形式、装饰)亦重要。《修务训》中以毛嫱西 施美人为例,若装饰丑陋则让人厌恶,若装伴精美则 能使正人君子都痒心悦色。

c.“形者,生之舍……神者,生之制”。形 神统一而以神为主。形神是古典美学的一对 核心理论范畴,《淮南子》对形神有精当之 论。首先,人有“形神”二端,不可分割, “形”是基础,为“生之舍”,“神”是主 导,是“生之制”。其次,从绘画上看, “形似”不能离开“神似”,《说山训》曰: 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悦,画孟贲(ben、 bi)之目大而不可畏,何者?“君形者亡 矣”——神亡、无神的结果。
第三章 两 汉 文 论
两汉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 高峰,雄强的国力滋养了丰富的文 艺文化。文学创作上有赋体为代标, 文论上亦有自觉的系统的发展,为 魏晋南北朝文论繁荣打下了基础。
一、两汉文论概述



1、两汉文化思想及其对文论的影响 两汉文化思想主要有: 汉初的道学; 西汉中叶董仲舒的儒学; 东汉的谶纬迷信学说; 王充的无神论; 今文经学、古文经学等。

b.音乐具有审美功用。

《乐化》云:“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 能免也。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人之 道也”。音乐是使人快乐的东西,也是人 情的必然需要,是人道之必然。这就充分
肯定了音乐给人们带来的审美愉悦作用。
③ 论音乐作品之构成: “乐本· 乐象· 乐饰”

《乐记》对音乐作品之构成作出了杰出的 阐说,即认识到音乐作品是由“乐本· 乐 象· 乐饰”三要素组成。《乐象》云:“乐 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 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 后治其饰”。
② 论音乐的作用


《乐记》论音乐的作用有二,与荀子《乐论》 之观点相通,但又有深入阐发。《乐记》中 提出了一些重要的乐之用的命题,并将乐与 礼、刑、政并举,称为“礼乐刑政”。 a.音乐具有政治功用。 其一、“声音之道与政通”。《乐本》云: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 怒,其政乖……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这是 将音乐看成是社会政治面貌的反映,而不是 纯个人的自由创造,其思路源于“物→情→ 乐”,物动人包括社会政治状况对人心人情 的激发作用(与季札观乐相通)。
② 汉代文论的主要内容

一是对《诗经》的研究评论; 二是对屈原及作品研究评论; 三是对汉赋的研究评论。
二、《淮南子》的道家文论和司马 迁的“发愤著书”说


1、《淮南子》的道家文论
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122年),汉高祖
之孙。他召集门客编写了一部子书,名《淮
南子》,又名《淮南王书》、《淮南鸿烈》。
2、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90年),字子 长,夏阳人,汉代著名文学家和史
学家,其《史记》兼具史学和文学
的双重价值。司马迁的文论思想主
要有以下要点:
① “发愤著书”说的理论内涵

发愤著书说有历史渊源,《诗经· 魏风· 园有桃》 中有“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孔子讲“诗可 以怨”,屈原《惜诵》有“发愤以抒情”, 《淮南子》云“愤于中而形于外”,都是“发 愤著书”说的先声。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夫《诗》、 《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原 文见教材p79)。发愤著书说的理论内涵主要 有:
三是东汉时期,神学滋生,以迷信释文艺, 出现《白虎通德论》等神学文论,也有王充 等反神学文论。

① 汉代文论的基本特征



其一,从文本形态上看,有大量文艺专论,文论 意识走向自觉。有《毛诗序》、《楚辞章句序》、 《诗谱序》(郑玄)等文论序文;王充《论衡》、 班固《汉书· 艺文志》中都有文艺问题的专论,与 先秦相比,文论走向自觉。 其二,从论说范围看,已有扩展。文体论由诗论 扩展到诗、文、赋论。涉及诗歌本质与功能,创 作动力,政治与文艺发展之关系等。当然,有些 方面尚不及先秦全面深刻。 其三,文学观走向成熟。即将文学与经史著作分 开,认识到文学文体(时称文章、文辞)不同于 经、史、子类学术著作。
其思想以道家为主,吸收了儒家思想成分,
其中也涉及一些文艺问题,主要有以下4点。
① 文艺的情感及创作观

《淮南子》中涉及情感与创作问题的主要 文艺观点有几个方面: a.“发乎词,本乎情”,“人之情,与物 接”:文词以情为本,情因外物刺激而动。 这说明:情因物而感,文章因而产生的观 点。深刻揭示了“物动情、情生文”的文 艺发生活动之规律。



“乐本”:即“心之动”,即“情”,是乐 的内容。“情”又包括“仁”和“理”, 即“通伦理”、“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 理”;“情”还须真诚,不伪饰,“唯乐 不可以为伪”。 “乐象”:即音乐形象或意象,是由“和 以柔”、“直以廉”、“粗以厉”等不同 的乐音形式组成的不同乐象,以对应不同 的思想情感。 “乐饰”:即指节奏、节律、旋律、修饰 等音乐形式。只有乐本、乐象先成竹于胸 中,然后才能治其饰,做到情真而美。
三、《乐记》、《诗大序》和董仲 舒的文论:儒家文论之总结

产生于汉代的《乐记》、《诗大
序》和董仲舒的文论是儒家文论
的一个高峰。
1、《乐记》的文艺思想
来自百度文库
《乐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音乐理论 著作,由于古代乐舞歌一体化,加之该书对 诗文书画诸艺亦有论说,故当为一部艺术理 论专著。《乐记》由《乐本》、《乐论》、 《乐象》等11篇文章组成,收在《礼记》中。 作者尚无定论,据班固《汉书· 艺文志》载, 当是汉武帝时河间王刘献与毛生等儒士共同 辑写而成(参看教材p82)。《乐记》的文艺 思想受荀子之《乐论》影响,主要理论观点 如下。
④ 美丑观




《淮南子》的美丑观亦受老庄思想影响。 a.以“无美无丑”之心达美丑“玄同”之境。发挥了 老庄美丑相对性思想,认为不要刻意求美逐丑,才能 顺其自然而有美有丑;以“无美无丑”之心,达美丑 “玄同”之境:“求美则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求 丑则不得丑,求不丑则有丑矣;不求美又 不求丑, 则无美无丑矣。是谓玄同。” b.美丑各有质的规定性。《说山训》中说,美玉置于 污泥中亦不失其美,破笼甑带置于衻(ran)茵之上 也无法抬高其价值。 《淮南子》产生于汉初,以道家思想为主,兼及儒家, 谈及的文艺审美思想丰富深刻,对后世亦有广泛影响。


a.它揭示了“愤”是一切立志传书于世 的各类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因; b.发愤而著书者,其书才能有较高价 值; c.发愤著书不同于“温柔敦厚”的“中 和”审美规范,既有对理想的执著追 求,又有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与批判, 故有极强的批判精神。


② 《史记》中的作家传之文学思想





《史记》中的《屈原贾生列传》对屈原及其作品 的评论中表现出司马迁对作家作品的一些看法: a.他认为屈原作《离骚》是因怨愤而作:“屈平 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b.分析了屈原作品的艺术特色,给予高度肯定: “其文约,其辞微……举类迩而见义远”; c.对屈原人格和文章思想给予极高评价:“其志 洁,其行廉”; d.肯定了屈作的讽谏意义。
① 汉初道学对文论的影响

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暴政亡国的教训,倡无 为而治,让民众休养生息。于是陆贾等人 倡导发扬道学。

在文论领域,贾谊评屈原,刘安论美丑, 司马迁谈文,都有道家思想取向。就连司 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都不属儒家影响, 而是道家之不拘一格之真性情思想的影响。
② 汉代经学对文论的影响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产生了专制统治思想。董 仲舒向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董仲舒将阴阳五行说与 儒学结合,创立“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儒学, 将天神化,天子皇权神化,以利巩固帝业,强化 了君权。 汉武帝宏扬儒学,推广五经(诗、书、易、礼、 春秋),设立五经博士,在释经中出现了两派: 一是重微言大义的今文经学,一是重名物训诂的 古文经学,两派之争达两百余年,至郑玄方告结 束。经学对文论的影响有四:
④ 论音乐的“作者←→作品←→欣赏者” 间的“以类相动”


音乐在人的情感与声音形式之间有着异质 同构关系,即主客体异质同构,体现为两 方面: a.创作主体与音乐作品异质同构。《乐言》 云:“其哀心感者,其声噍(jiao:嚼)以 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chan:宽缓) 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 感者,其声粗以厉”,即是说,不同的心 情用不同的声音予以表现。




其一,经学促进了文论发展。如董仲舒论六经之 异同时,提出了“诗无达诂”命题,扬雄效经书 而作《法言》中有丰富的文学思想。 其二,释经带动了对文学作品的阐释及文论发展。 如释《诗经》产生了诗经学,也出现了《毛诗序》 这样的第一篇诗学专论。 其三,由于今文经学至东汉与谶讳迷信结合,有 浓厚神学色彩,亦将文艺神化。 其四,由于经学尚儒学,故束缚文论思想,逃不 出宗经、征圣之法。一方面使儒学文艺思想得到 巩固、系统化、权威化、正统化、神圣化,另一 方又因过分重文艺的实用教化功能而忽视了文艺 的审美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