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上册翻译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 第一册 王力主编 第一单元原文及翻译

古代汉语 第一册  王力主编 第一单元原文及翻译

《古代汉语》原文及翻译一、第一单元文选《左传》(一)、郑伯克段于焉(僖公元年)初①,郑武公娶于申②,日武姜③。

生庄公及共叔段④。

庄公寤生⑤,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⑥。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⑦,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⑧。

公曰:“制,岩邑也⑨,虢叔死焉⑩,伦邑唯命⑾。

”请京⑿,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⒀:“都,城过百雉⒁,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⒂;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⒃。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⒄?”对曰:“姜氏何厌之有⒅?不如早为之所⒆,无使滋蔓。

蔓,难图也⒇”。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21),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22)。

公于吕曰(23):“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24)。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25),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26)。

子封曰:“可矣。

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昵(27)”,厚将崩。

”大叔完聚(28),缮甲兵,具卒乘(29),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30)。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31)。

京叛大叔段。

段人于鄢“。

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32),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34),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35)。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36),闻之,有献于公。

公赐之食。

食舍肉(37)。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君之羲(38)。

请以遗之(39)。

”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40)!”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41),遂而相见(42),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公入而赋(43):“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44)!”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45)!”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46):“颖考叔,纯孝也。

爱其母,施及庄公(47)。

古代汉语第一册翻译.

古代汉语第一册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

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

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想我这样尽心尽力的。

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

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

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行不行呢?”梁惠王说:“不行。

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鱼肉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

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无尽,这样便使老百姓供养活人,安葬死人不至于感到有什么不满足。

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

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

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头顶,出现在道路上了。

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决不会有的。

”“现在,猪狗吃的是人吃的事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干,是武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荒年,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涌想您这儿来了。

”《齐桓晋文之事》【翻译】: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中没有称道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因此后世失传了。

《古代汉语》王力 课文翻译 第一单元

《古代汉语》王力 课文翻译 第一单元

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掉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走出国境的山界,听到灵公被杀便回来了。晋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弑杀了他的国君。”他还把这个说法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 “不是这样。”董狐说:“您身为正卿,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赵盾说:“哎!《诗经》中 说:‘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自己找来了忧患。’这话大概说的是我吧。”
祁奚荐贤
祁奚请求退休。晋侯公问祁奚谁可接任,祁奚推荐仇人解狐。正要立解狐,解狐却死了。晋侯公征求意见,祁奚推举自己的儿子祁午。正当此时,祁奚的副手羊舌职也死了。晋侯公又问:“谁可接任?”祁奚答道:“其子羊舌赤适合。”晋侯公便安排祁午做中军尉,羊舌赤佐助。有德行的人称赞祁奚,说这件事足可说明他很能推荐贤人。推举仇人,不算是诌媚;拥立儿子,不是出于偏爱;推荐直属的下级,不是为了袒护。商书说:“没有偏爱,没有结党,王道坦坦荡荡,公正无私。”说的就是祁奚了。解狐被举荐,祁午接任、羊舌赤任职:立了一个中军尉而作成了三件好事,真是能举荐贤人啊。正因为自己为善,所以能举荐与自己一样的人。诗经说:“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真是贤德的人。(《左传?襄公三年》)
子产不毁乡校
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难道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不容易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小人确实没有才能。如果真的这样做,恐怕郑国真的就有了依靠,岂止是有利于我们这些臣子!”

《古代汉语》王力 课文翻译 第一单元

《古代汉语》王力 课文翻译 第一单元

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掉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走出国境的山界,听到灵公被杀便回来了。晋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弑杀了他的国君。”他还把这个说法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 “不是这样。”董狐说:“您身为正卿,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赵盾说:“哎!《诗经》中 说:‘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自己找来了忧患。’这话大概说的是我吧。”
当初,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晕倒了,便去问他的病情。灵辄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他留下了一半。赵盾询问原因,灵辄说:“我给贵族做仆人已经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家近了,请允许我把这一半留给她。”赵盾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放在口袋里给他。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他在搏杀中把武器倒过来抵挡晋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以脱险。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饿汉。”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没有回答就退走了。赵盾自己也逃亡了。
《古代汉语》王力 课文翻译 第一单元.txt老公如果你只能在活一天,我愿用我的生命来延续你的生命,你要快乐的生活在提出分手的时候请不要说还爱我。《古代汉语》王力 课文翻译 第一单元
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遵守做国君的规则,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官女们用车载经过朝廷。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他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他们准备规劝晋灵公,士季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士季叩头回答说:“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诗·大雅, 荡》说:‘没有谁向善没一个开始,但很少能坚持到底。’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始终坚持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保障,而不止是臣子们有了依靠。《诗·大雅·烝民》又说: ‘周宣王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 国君能够弥补休。晋侯公问祁奚谁可接任,祁奚推荐仇人解狐。正要立解狐,解狐却死了。晋侯公征求意见,祁奚推举自己的儿子祁午。正当此时,祁奚的副手羊舌职也死了。晋侯公又问:“谁可接任?”祁奚答道:“其子羊舌赤适合。”晋侯公便安排祁午做中军尉,羊舌赤佐助。有德行的人称赞祁奚,说这件事足可说明他很能推荐贤人。推举仇人,不算是诌媚;拥立儿子,不是出于偏爱;推荐直属的下级,不是为了袒护。商书说:“没有偏爱,没有结党,王道坦坦荡荡,公正无私。”说的就是祁奚了。解狐被举荐,祁午接任、羊舌赤任职:立了一个中军尉而作成了三件好事,真是能举荐贤人啊。正因为自己为善,所以能举荐与自己一样的人。诗经说:“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真是贤德的人。(《左传?襄公三年》)

古代汉语上册译文

古代汉语上册译文

鲁施氏有二子鲁国的施氏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爱好学术,另一个爱兵法。

爱学术的儿子用文学之道去求得齐侯任用,齐侯接纳了他,让他做诸位公子的老师。

爱好兵法的儿子到了楚国,用以武强国的方法向楚王求职,楚王非常喜欢他,让他担任军正之职,他们的俸禄让他们家里发了财,他们的爵位使亲族显耀。

施氏的邻居孟氏,同样有两个儿子,他们所学的也和施氏的儿子相同,但却被贫困的生活弄得非常窘迫,对施家的富有很羡慕,因此便跟随施氏请教升官发财的窍门。

施氏的两个儿子把实情告诉了孟氏。

孟氏的儿子便一个跑到秦国去,以学术去向秦王寻求官职,秦王说:“如今各诸侯国靠武力争霸,他们所努力从事的是练兵和聚粮罢了。

如果用仁义道德来治理我们的国家,这无异于亡国之道。

”结果将他处以宫刑,驱逐出境。

孟氏的另一个儿子跑到卫国,用兵法来求得卫侯任用,卫侯说:“我的国家是个弱小的国家,而又夹在大国中间。

对于大国,我们只有侍奉它,小国家我们则安抚它,这才是求得平安的策略。

如果依靠用兵的权谋,灭亡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如果让你好好地回去,你跑到别的国家去,对我的后患可不小。

”于是将孟氏的这个儿子砍了脚再送回鲁国。

孟氏的两个儿子回来后,孟氏父子都跑到施氏家里捶着胸来责骂施氏。

施氏说:“凡事抓住了时机便会发达,错过机会便会招致灭亡。

你们的学业和我们相同,但结果大不一样,这是因为你们运用不合时宜,不是你们的行为有什么错误。

况且天下的事理没有总是这样的,也没有总不是这样的。

以前采用的东西,现在有的已经抛弃了;现在丢弃的东西,后世可能又会加以使用。

这种用与不用,是没有一定的。

抓住时机,见机行事,灵活地处理问题,才算聪明。

如果你智力不够,即使像孔丘那样渊博,象吕尚那样富有谋术,又怎么能不处处碰壁呢?”孟氏父子听了,心情开朗,消除了怒气,说:“我们懂了,你不必再讲了。

”九方皋相马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纪大了,您的子侄中间有没有可以派去寻找好马的呢?”伯乐回答说:“一般的良马是可以从外形容貌筋骨上观察出来的。

郭锡良古代汉语上部分文选原文及翻译

郭锡良古代汉语上部分文选原文及翻译

《山海经》古文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音同“消”)。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音同“音”)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山海经》译文: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

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

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

渴欲得饮,赴饮河渭。

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

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译文: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口渴了,想要喝水,到黄河、渭河去喝水。

黄河、渭河的水不够了,夸父又向北去喝大湖里的水。

他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他丢弃的手杖,顿时化为一片桃林。

女娲补天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lǎn)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译文:远古之时,支撑天地四方的四根柱子坍塌了,大地开裂;天不能普遍覆盖万物,地不能全面地容载万物;火势蔓延而不能熄灭,水势浩大而不能停止;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禽鸟用爪子抓取老人和小孩。

于是,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断海中巨龟的脚来做撑起四方的柱子,杀死黑龙来拯救中原,用芦灰来堵塞洪水。

天空被修补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竖立了起来,洪水退去,中原大地上恢复了平静;凶猛的鸟兽都死了,善良的百姓存活下来。

《古代汉语》全译文

《古代汉语》全译文

《古代汉语》全译文1神话四则1)形天——《山海经·海外西经》可能在战国时代成书形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

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译文】形天与天帝在神威方面进行比斗,天帝弄断他的头,把他葬在常羊山。

于是用乳头作为眼,用肚脐作为口,持盾和戚(类似斧的兵器)挥舞着(继续与天帝抗争)。

2)夸父逐日——《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夸父(神话中的巨人,善奔跑,传说是大地之神后土的孙子。

父:古代用在男子名后的美称,又写作“甫”)与太阳赛跑。

赶上(接近)了太阳,口渴,想要得到喝的水。

到黄河、渭水中去喝水,黄河和渭水的水不够喝。

到北边去喝大湖里的水(大泽:神话中的大湖),还没赶到,就在半路上渴死了。

丢下他的手杖,(手杖)化成了邓林(即桃林)。

3)共工触怒不周山——《淮南子·天文》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译文】从前,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首领)与颛顼(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轩辕氏的孙子)争为帝王,(共工)发怒碰撞不周之山(传说中的一座大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按,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拴挂),系挂地的绳子断了。

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动;大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

4)女娲补天——《淮南子·览冥》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

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译文】上古的时候,大地四方尽头极远的地方崩坏,大地(古人把中国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雍、梁九州,这里泛指大地)塌陷,天不能把大地全都覆盖,地不能把万物完全承载.,火势宽广猛烈而不熄灭,洪水浩渺无边而不消退,猛兽吞食善良的人民(颛:纯朴厚实),凶猛的鸟用爪抓取老弱。

古代汉语(王力)课文全文翻译,原文对照(考研必备)

古代汉语(王力)课文全文翻译,原文对照(考研必备)

古代汉语(王力)课文全文翻译,原文对照(考研必备)第一单元目录: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宫之奇谏假道》《烛之武退秦师》《蹇叔哭师》《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楚归晋知罃》《祁奚荐贤》《子产不毁乡校》第二单元目录战国策《冯缓客孟尝君》《赵威后顺齐使》《江乙对荆宣王》《庄辛说楚襄王》《鲁仲连义不帝秦》第三单元目录论语学而为政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礼记有子之言似夫子战于郎苛政猛于虎大同教学相长博学诚意第四单元目录孟子《寡人之于国也》《齐桓公晋文之事》《文王之囿》《所谓故国者》《夫子当路于齐》《许行》《攘鸡》《陈仲子》《奕秋》《舜发于畎畞之中》第五单元目录墨子非攻老子庄子北冥有鱼不龟手之药疱丁解牛胠箧百川灌河庄子钓于濮水惠子相梁运斤成风曹商使秦荀子劝学吕氏春秋察传韩非子五蠹第六单元目录诗经〔国风〕关雎卷耳桃夭苤苢北门静女柏舟墙有茨相鼠氓木瓜黍离君子于役风雨伐檀硕鼠鸨羽蒹葭黄鸟无衣月出七月〔小雅〕节南山〔大雅〕公刘〔颂〕噫嘻第七单元目录楚辞离骚山鬼国殇哀郢卜居渔父第八单元史记淮阴侯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汉书艺文志诸子略霍光传第一单元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1]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2]。

生庄公及共叔段[3]。

庄公寤生[4],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5]。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6]。

及庄公即位[7],为之请制[8]。

公曰:“制,岩邑也[9],虢叔死焉[10],佗邑唯命[11]。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12]。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1]。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2],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3]。

君将不堪[4]。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5]?”对曰:“姜氏何厌之有[6]?不如早为之所[7],无使滋蔓[8],蔓难图也[9];蔓草犹不可除[10],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11],子姑待之[12]。

古代汉语翻译(第一至八课)

古代汉语翻译(第一至八课)

古代汉语第一课:夫子至于是邦也子禽问于子贡日:“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日:“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译文:子禽请教子贡说:“老师每到一个国家,一定会听到该国政治的详细资料。

这是他自己去找的,还是别人主动给他的?”子贡说:“老师为人温和、善良、恭敬、自制、谦退,靠着这样才得到机会。

老师获得的方法与别人获得的方法,还是大不相同的。

”阳货欲见孔子译文: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熟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

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往阳货家拜谢,却在半路上遇见了。

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要跟你说。

”阳货接着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说:“不可以。

”阳货说:“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智吗?”孔子说:“不可以。

”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

”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

”贫而无谄一、译文: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

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屈原也痛恨他,虽然被流放,仍然眷恋楚国,关心怀王,不忘祖国想返回朝中,希望君王能够一旦觉悟,楚国坏的习俗一旦改变。

他关心君王振兴国家,想把楚国从衰弱的局势中挽救过来,在(《离骚》)一篇作品里再三表达这种意愿。

然而终于无济于事,所以不能返回朝中,最后从这些事情看出怀王始终没有醒悟了。

做君王的无论愚昧的、聪明的、贤良的,不贤良的,没有不想得到忠臣来帮助自己做好国君,选拔贤良的人辅佐自己;但是亡国破家的事一件接着一件,而圣明治国的君主好几代都没见到过,正是他们所谓忠臣不忠,所谓贤人不贤。

《古代汉语》上册翻译

《古代汉语》上册翻译

在这样的情况下,女娲带领人民,采用焚烧木材“炼五色石”的方法,来修补出现漏洞的苍天。 通过“砍断大海龟脚”的方法,使天的四周不会塌下,不再与大地互相粘连。 通过“杀死黑色的龙”,来解救中原大地的黎民百姓。 通过堆积草木灰,来吸干并阻止泛滥横流的大水。
苍天的漏洞被补上了,天的四周不再与地相连了,在地面泛滥横流的大水被吸干、被阻止住了,天上的黑龙被杀死了,中原地区安定了,百姓得以生存繁衍了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蝜蝂传译文
精卫填海文言文翻译
发鸠山上有许多柘木。那里有一种鸟,其形状如乌鸦,头有花纹、白嘴、红脚,名叫精卫。它本炎帝之么女,名叫女娃。有一日她到东海游水,淹死再也没回来,变作了精卫鸟。它长年累月地以嘴含著西山的树枝、石头丢入海里,想将东海给填平。
夸父逐日翻译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女涡补天翻译
在很早很早以前,但又在盘古时期的开天辟地之后,天的四周塌下来了,与地连在了一起。包括九州在内的中国版图并不完整,它们并非完全相连接的一个整块。天,不是完整的天。地,不是完整的地。尚有天地未分,互相粘连的地方。
有时,冲天烈火熊熊燃烧,森林大火蔓延不息。有时,滂沱大雨倾盆而下,很多地面被水覆盖,到处是一片汪洋。(在这种情况下),凶禽猛兽,经常伤害百姓。

古代汉语第一册王力主编原文及翻译

古代汉语第一册王力主编原文及翻译

《古代汉语》原文及翻译一、第一单元文选《左传》(一)、郑伯克段于焉(僖公元年)初①,郑武公娶于申②,日武姜③。

生庄公及共叔段④。

庄公寤生⑤,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⑥。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⑦,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⑧。

公曰:“制,岩邑也⑨,虢叔死焉⑩,伦邑唯命⑾。

”请京⑿,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⒀:“都,城过百雉⒁,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⒂;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⒃。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⒄?”对曰:“姜氏何厌之有⒅?不如早为之所⒆,无使滋蔓。

蔓,难图也⒇”。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21),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22)。

公于吕曰(23):“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24)。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25),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26)。

子封曰:“可矣。

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昵(27)”,厚将崩。

”?大叔完聚(28),缮甲兵,具卒乘(29),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30)。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31)。

京叛大叔段。

段人于鄢“。

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32),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34),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35)。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36),闻之,有献于公。

公赐之食。

食舍肉(37)。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君之羲(38)。

请以遗之(39)。

”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40)!”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41),遂而相见(42),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公入而赋(43):“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44)!”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45)!”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46):“颖考叔,纯孝也。

爱其母,施及庄公(47)。

古代汉语(王力)课文全文翻译,原文对照(考研必备)

古代汉语(王力)课文全文翻译,原文对照(考研必备)

古代汉语(王力)课文全文翻译,原文对照(考研必备)第一单元目录: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宫之奇谏假道》《烛之武退秦师》《蹇叔哭师》《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楚归晋知罃》《祁奚荐贤》《子产不毁乡校》第二单元目录战国策《冯缓客孟尝君》《赵威后顺齐使》《江乙对荆宣王》《庄辛说楚襄王》《鲁仲连义不帝秦》第三单元目录论语学而为政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礼记有子之言似夫子战于郎苛政猛于虎大同教学相长博学诚意第四单元目录孟子《寡人之于国也》《齐桓公晋文之事》《文王之囿》《所谓故国者》《夫子当路于齐》《许行》《攘鸡》《陈仲子》《奕秋》《舜发于畎畞之中》第五单元目录墨子非攻老子庄子北冥有鱼不龟手之药疱丁解牛胠箧百川灌河庄子钓于濮水惠子相梁运斤成风曹商使秦荀子劝学吕氏春秋察传韩非子五蠹第六单元目录诗经〔国风〕关雎卷耳桃夭苤苢北门静女柏舟墙有茨相鼠氓木瓜黍离君子于役风雨伐檀硕鼠鸨羽蒹葭黄鸟无衣月出七月〔小雅〕节南山〔大雅〕公刘〔颂〕噫嘻第七单元目录楚辞离骚山鬼国殇哀郢卜居渔父第八单元史记淮阴侯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汉书艺文志诸子略霍光传第一单元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1]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2]。

生庄公及共叔段[3]。

庄公寤生[4],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5]。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6]。

及庄公即位[7],为之请制[8]。

公曰:“制,岩邑也[9],虢叔死焉[10],佗邑唯命[11]。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12]。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1]。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2],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3]。

君将不堪[4]。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5]?”对曰:“姜氏何厌之有[6]?不如早为之所[7],无使滋蔓[8],蔓难图也[9];蔓草犹不可除[10],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11],子姑待之[12]。

古代汉语1 课文翻译

古代汉语1 课文翻译

1.《自更》翻译:想要取得平和直,就一定要靠水准器和墨线;想要取得方和圆,就一定要靠圆规和曲尺;君主想要认识自己的过错,就一定要靠耿直之士。

所以天子建立辅佐之官,设立师保之位,用它来检举过错。

人本来就不善于自己认识过错,君主就更为严重。

可见国家的存亡安危,不要到外面去寻求〔原因〕,而要致力于认识自己。

尧时设有进谏的鼓,舜时设有提意见的木牌,商汤时设有伺察君主过失的臣,武王时设有警戒君主要谨慎的小鼓,〔这样做〕还恐怕不能认识自己的过错,如今〔君主〕的贤能比不上尧、舜、商汤和武王,而且还有掩饰自己过错的办法,这么一来,从哪里能认识自己的过错呢?楚成王和齐庄公因不认识自己过错而被杀,吴王和智伯因不认识自己过错而灭亡,宋和中山因不认识自己过错而被消灭,晋惠公和赵括因不认识自己过错而被俘虏,同样,钻荼、庞涓和太子申因不认识自己过错而身死,所以说在失败中没有什么比不认识自己过错更大的了。

范吉射逃亡的时候,百姓中有个得到范氏家钟的人,想要背起钟来就跑,可是钟大背不起来,就用椎把它砸碎,于是钟发出鍠的一声巨响,他害怕人家听到而从自己这里夺走钟,便急忙掩盖自己的耳朵。

不愿人家听到是可以的,也烦恶自己听到就荒谬了。

做国君的而烦恶听到自己的过错,不是象掩耳盗钟这件事吗?烦恶别人听到自己的过错还算可以,〔而烦恶自己听到自己的过错就荒谬了。

〕魏文侯宴请群臣,让所有大夫都要评论自己。

于是〔有的谈仁厚,有的谈他重义〕,有的谈他明智。

临到公叔痤,公叔痤说:“您是不好的君主。

取得中山的土地,不把它封给您的弟弟,却把他封给您的儿子,由此可知您是不好的君主。

”魏文侯听了不高兴。

从表情上就可以看出来。

见此光景,公叔痤快步走了出去。

按次序临到翟黄,翟黄说:“您是贤德的国君。

我听说他的君主贤德的,那么他的臣属说话就直爽。

如今公叔痤说话直爽,因此,就知道您贤德。

”文侯高兴说:“〔任座〕能够返回吗?”翟黄回答说:“为什么不能够呢?我听说忠臣能竭尽他的忠诚,而不敢迴避死亡。

古代汉语全文及翻译

古代汉语全文及翻译

《夫子至于是邦也》【原文】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译文】子禽问子贡说:“夫子每到一个国家,一定能够听到那个国家的政治状况,是求教得来的呢?还是人家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先生温和、善良、恭敬、谨慎、谦让,是凭着这些德性得到的。

先生求取的办法,大概不同于别人求取的方法吧!”《贫而无谄》【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

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其斯之谓与: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译文】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哀公问社于宰我》【原文】哀公问社于宰我。

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站栗’。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

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栗。

”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评析】古时立国都要建立祭土神的庙,选用宜于当地生长的树木做土地神的牌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卫填海文言文翻译发鸠山上有许多柘木。

那里有一种鸟,其形状如乌鸦,头有花纹、白嘴、红脚,名叫精卫。

它本炎帝之么女,名叫女娃。

有一日她到东海游水,淹死再也没回来,变作了精卫鸟。

它长年累月地以嘴含著西山的树枝、石头丢入海里,想将东海给填平。

夸父逐日翻译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

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女涡补天翻译在很早很早以前,但又在盘古时期的开天辟地之后,天的四周塌下来了,与地连在了一起。

包括九州在内的中国版图并不完整,它们并非完全相连接的一个整块。

天,不是完整的天。

地,不是完整的地。

尚有天地未分,互相粘连的地方。

有时,冲天烈火熊熊燃烧,森林大火蔓延不息。

有时,滂沱大雨倾盆而下,很多地面被水覆盖,到处是一片汪洋。

(在这种情况下),凶禽猛兽,经常伤害百姓。

在这样的情况下,女娲带领人民,采用焚烧木材“炼五色石”的方法,来修补出现漏洞的苍天。

通过“砍断大海龟脚”的方法,使天的四周不会塌下,不再与大地互相粘连。

通过“杀死黑色的龙”,来解救中原大地的黎民百姓。

通过堆积草木灰,来吸干并阻止泛滥横流的大水。

苍天的漏洞被补上了,天的四周不再与地相连了,在地面泛滥横流的大水被吸干、被阻止住了,天上的黑龙被杀死了,中原地区安定了,百姓得以生存繁衍了。

蝜蝂传译文蝜蝂是一种喜爱背东西的小虫。

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

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停止。

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终于被压倒爬不起来。

有的人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

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东西象原先一样抓取过来背上。

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停下来,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

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就捞一把,用来填满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已成为自己的负担,还只怕财富积聚得不够。

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来的时候,有的被罢官,有的被贬往边远地区,也算吃了苦头了。

如果一旦被起用,他们又不思悔改,天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训。

虽然他们的外形看起来庞大,他们的名字是人,可是见识却和蝜蝂一样,也太可悲了!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

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紧靠着两岸生长有几百步。

其中没有其他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

渔人感到很惊奇。

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林子的尽头是溪流的源头,于是出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一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点亮。

渔人于是离开船,从洞口进去。

起初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

这里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到。

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打扮,完全都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桃花源里的人见到渔人,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

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的问题,有人便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及乡邻们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桃花源里的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村中的人都感叹惋惜。

其余的人又各自把渔人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食来款待他。

渔人逗留了几天以后,告辞离开了。

这里的人对渔人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渔人离开桃花源以后,找到了他的船,顺着从前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

到了郡城,拜见了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

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然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

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

此后就再也没有人访求桃花源了。

巫山巫峡翻译译文或注释长江继续向东流,经过巫峡。

巫峡是杜宇王时派人凿开用来通江水的。

郭仲产说:“按照《汉书·地理志》,巫山在巫山县城西南,可是现在巫山在巫山县城的东边,这大概是郡县政府所在地不固定的缘故吧!”长江经过巫峡,往东流去,经过新崩滩。

这山在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塌过一次,晋太元二年又崩塌过一次。

崩塌的时候,水倒流一百多里,掀起几十丈高的浪头。

现在滩上的石头,有些圆的象箪,有些方的象笥,象这样一类的多得很,都是崩塌的山崖上滚落下来的,使得湍急的江水更是汹涌,所以叫它做新崩滩。

那崩塌的山崖剩下的部分,比起其他各个山岭,还算是高耸突出的。

新崩滩下去十多里,有大巫山,它的高不只是三峡所没有,而且可以跟岷山、峨眉山争高低,同衡山、九疑山相并列;它遮护统领周围的各个山峰,高与云平,还要到霄汉去衡量它们的高低啊!神入孟凃就居住在这大巫山上。

《山海经》记载:“夏朝君主启的臣子孟凃,这人在巴地主管神灵之事。

巴地的人到孟凃那里诉讼,孟凃把那衣服上有血的人抓起来了,被抓的人请求饶命,孟凃赦免了他,让他居住在这丹山的西边。

”郭景纯给《山海经》作注说:“丹山在丹阳,属巴地。

”丹山西就是巫山。

天帝的女儿也住在那里。

宋玉所说:“天帝最小的女儿名叫瑶姬,未出嫁就死了,埋在巫山的南面。

灵魂变成草,这就是灵芝。

”记载“神女离别楚怀王时自叙:‘巫山神女,住在巫山险要的地方,早上变为朝云,晚上变为雨雾,早早晚晚,都在阳台山的下面。

’第二天早晨去看,果然象神女所说。

因此楚怀王为神女立庙,叫做朝云。

’这一段从头到尾全长一百六十里,叫做巫峡,是根据巫山而得名的。

在整个三峡七百里地当中,江两岸一个山峰连着一个山峰,一点空缺的地方也没有。

层层叠叠的高山险峰,挡住了天空,遮蔽了太阳;除非在正午或半夜,否则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都被阻绝了。

偶或皇帝有命令须急速传达,有时候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到了江陵,这中间一千二百里路,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长风,和行船比起来也不算快。

春冬雨季,这一带有洁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的清流,倒映着的影子;极高的山顶上长满了形状奇特的柏树,从山崖上流下来的泉水和瀑布从那儿飞速冲刷而下;水清,树荣,山高,草茂,的确富有吸引人、使人感到愉快的特色。

每到秋天雨后刚晴或者下霜天的早晨,山林中气候寒冷,山沟里气氛清泠;常常有山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呼叫,叫声象—种悠长的歌曲非常凄凉特别,空旷的山谷传送着猿啼的回声,悲哀宛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王子坊翻译王子坊作者:杨衒之退酤以西,张方沟以东,南面靠近洛水,北面到达芒山,东西宽二里,南北长十五里的一块市区,总的取名叫做“寿丘里”。

这是皇帝宗族居住的地方,民间称它为王子坊。

当时全国安定太平,八方边远部族都遵循职守,文章著作记载着国家的吉庆,和光普照调节着风雨气候,老百姓殷实富庶,庄稼丰收,民俗欢乐。

没有听说过贫苦无靠的人吃给猪狗吃的东西,没有看见过孤独无依的人穿给牛马遮体的衣服。

在这个时候,皇帝宗族、王公诸侯、外戚公主占据着物产富饶、景色幽美的地方。

他们争相修建园林住宅,彼此夸耀,比赛豪华。

高门大屋,内宅深幽,房屋连着房屋,巨大的建筑物高耸空中,好象风从中产生,雾从中兴起似的。

每一家都建了高大的楼台、芬芳的亭榭;每座园中都有花木、曲池。

没有一处不是夏季桃李茂绿,冬季竹柏长青的。

河间王元琛要算是居豪华奢侈的首位,经常和高阳王比赛奢华,他建造了文柏堂,形状象皇宫里的徽音殿。

置造了玉石砌的水井和黄金做的水罐,并且用五色金丝搓成井绳。

养了三百个歌妓舞女,都是全国最美的女子。

有个婢女叫朝云,擅长吹篪,能演唱吴地的团扇歌和陇上的曲调。

元琛做秦州刺史时,羌民在边疆纷纷叛乱,元琛多次征讨他们,他们都不投降。

于是元琛就命朝云装扮成贫苦的老妇人,吹着篪乞讨,羌民听到怀乡的篪声,全都流下了眼泪,纷纷说:“我们为什么要离开祖坟和乡里,在这山谷里做盗寇呢?”马上一个领着一个来归降。

秦民俗话说:“骑快马的士兵,还不如吹篪的老妇人。

”元琛做秦州刺史时,很无政绩。

却派遣使者到西域一带寻求名马,远到波斯国才找到匹千里马,称它为“追风赤骥”。

次一等日行七百里的好马有十多匹,都给起了名字。

他用白银做成马槽,用黄金打成锁链。

众王侯都叹服他的豪富。

元琛常常对人说:“晋朝的石崇只是庶姓富翁,还能穿用雉头毛和狐腋皮做成的衣服,在吃的蛋上画图画,在烧的柴上雕花纹,何况我这大魏天王的子孙,难道不该享受豪华奢侈吗?”于是在后园建造了迎风馆。

馆内门窗上都雕了排列的钱币图案和青色连环文,建筑物上镶嵌着口衔吊铃的玉凤和口衔佩饰的金龙。

挂满白色苹果和红色李子的枝条伸到屋檐下,歌妓舞女们在楼上坐着可随手摘食。

元琛曾经邀请皇族亲友来家聚会,把各种珍贵的器皿陈列出来,金瓶银瓮就有一百多口,贵重的瓯、檠、盘,盒与此数量相当。

其余的酒器有水晶钵、玛瑙杯,琉璃碗、赤玉卮各几十个。

做工奇特巧妙,是中国所没有的,都来自西域。

又陈列出歌女舞女和各种名马。

然后又领着众王侯巡行参观财物库房,华丽的毛毡和贵重的珠玑、透明如冰轻薄如雾的丝织品,堆满在仓库里。

绣、缬,绸、绫、丝、綵、越布、葛布、钱、绢等等,多得数不清。

元琛忽然对章武王元融说:“我不遗憾没有见到石祟的豪富,遗憾的是石崇没有见到我的豪富!”元融天性贪婪暴戾,欲望没有限度,看到元琛的众多财富怅惘叹息,竟然不觉生病。

回到家里,卧病几天不起床。

江阳王元继前来探望他的病情,对他说:“论你的财产,应能和元琛不相上下,为什么还要惊叹羡慕,以至弄到这种地步呢?”元融回答说:“我曾经认为只有高阳王一个人的珍宝财物比我多,谁知河间王的财富也超过了我。

”元继笑着说:“你是想如袁术在淮南时,不晓得世间还有个刘备吗?”元融这才惊跳起来,照常摆酒奏乐。

此时国家殷实富强,财物多得连仓库都放不下,钱绢没有遮盖地堆积在廊下,无法核实计数。

到胡太后赏赐文武百官背绢时,竟让他们任意拿取,朝廷的官员没有不凭着自己的力气背取绢帛的。

唯有元融和陈留侯李崇扛的绢帛超过自己的力气,跌倒扭伤了踝骨。

太后看到后便不给他们,让他们空着手出门,当时的人们都讥笑他们。

侍中崔光只拿两匹。

太后问他:“恃中为啥拿得这么少?”他回答说:“我只有两只手,只拿得了两匹,得到的已经够多了。

”朝廷的显贵们都佩服他的清廉。

经过河阴战役,元氏皇族差不多都被杀光了。

王侯的府第宅院,大多题上匾额,作了佛寺。

寿丘里佛寺密布,随处可见,精舍繁多,宝塔高耸。

四月初八日浴佛节这一天,京城里的青年男女大多来到河间寺,看到寺内房舍华丽,没有不惊叹的,认为蓬莱仙阁,也不会超过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