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运动规律-动物PPT课件
合集下载
演示文稿动画运动规律动物
![演示文稿动画运动规律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c7414e5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a.png)
的尾巴甩动动画。
第九页,共76页。
页)
• 本例介绍马行走的动态表现。图中五张时一套完整的循环动作分析图。
原画1:开始起步,左前足先向前开步。 原画7:左前足落地,对角线的右后足跟着向前走。 原画13:右后足落地,右前足前走。 原画19:右前足落地,左后足跟着向前走。 原画24:等同于原画1,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前腿抬起时,腕关节向后弯曲,后腿抬起时,腕关节向前弯曲,四 条腿两分两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步子。
第八页,共76页。
三、兽类的运动规律--走路
马:
• 始终要注意,马行走时,脚部始终是三脚着地, 一脚离地,并且是交叉行进的,当左前腿前进并着地的同时,右后
腿同时迅速离地。 • 马在行进中也是有身体起伏的,要注意起伏的弧线状节奏 在绘制马、狗、猫、豹等动物的时候,其尾部的运动规律很容易被
变成前后各两条腿同时屈伸,着地的顺序:前面两腿先着地。 即前左、前右、后左、后右。脚离地时只差一到两格。
(2)奔跑过程中,动物身体的伸展(拉长)和收缩(缩短)姿态变 化明显(P48页图2-74)。
(3)在快速奔跑过程中,四条腿有时呈腾空跳跃状态, 身体上下起伏的弧度较大。但在极速奔跑的情况下, 身体起伏的弧度又会减小。
我们忽略,使得最后呈现出来的动画效果大打折扣。 其实,像马、狗、猫、豹、松鼠等动物,它们的长尾巴在甩动时呈现的
是典型的“S”形曲线运动。尾巴甩过去是一个“S”形,再甩过来 又是一个相反的“S”形,当尾巴来回摆动时,正反两个“S”形连接 成了一个“8”字形运动轨迹。只有遵循这个规律,我们才能绘制出正确
狗行走
身体上下起伏
第十九页,共76页。
头上下动
循环走 我们以正常行走为例,图1和5、2和6、3和7、4和8的左右腿 动作完全相反,1与8的动作正好可以首尾相接,按顺序循环 拍蹑,就能得到一段循环走的动画。 兽类快走时,身体上下起伏大,腿脚迈出的频率超过正常行 走。
第九页,共76页。
页)
• 本例介绍马行走的动态表现。图中五张时一套完整的循环动作分析图。
原画1:开始起步,左前足先向前开步。 原画7:左前足落地,对角线的右后足跟着向前走。 原画13:右后足落地,右前足前走。 原画19:右前足落地,左后足跟着向前走。 原画24:等同于原画1,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前腿抬起时,腕关节向后弯曲,后腿抬起时,腕关节向前弯曲,四 条腿两分两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步子。
第八页,共76页。
三、兽类的运动规律--走路
马:
• 始终要注意,马行走时,脚部始终是三脚着地, 一脚离地,并且是交叉行进的,当左前腿前进并着地的同时,右后
腿同时迅速离地。 • 马在行进中也是有身体起伏的,要注意起伏的弧线状节奏 在绘制马、狗、猫、豹等动物的时候,其尾部的运动规律很容易被
变成前后各两条腿同时屈伸,着地的顺序:前面两腿先着地。 即前左、前右、后左、后右。脚离地时只差一到两格。
(2)奔跑过程中,动物身体的伸展(拉长)和收缩(缩短)姿态变 化明显(P48页图2-74)。
(3)在快速奔跑过程中,四条腿有时呈腾空跳跃状态, 身体上下起伏的弧度较大。但在极速奔跑的情况下, 身体起伏的弧度又会减小。
我们忽略,使得最后呈现出来的动画效果大打折扣。 其实,像马、狗、猫、豹、松鼠等动物,它们的长尾巴在甩动时呈现的
是典型的“S”形曲线运动。尾巴甩过去是一个“S”形,再甩过来 又是一个相反的“S”形,当尾巴来回摆动时,正反两个“S”形连接 成了一个“8”字形运动轨迹。只有遵循这个规律,我们才能绘制出正确
狗行走
身体上下起伏
第十九页,共76页。
头上下动
循环走 我们以正常行走为例,图1和5、2和6、3和7、4和8的左右腿 动作完全相反,1与8的动作正好可以首尾相接,按顺序循环 拍蹑,就能得到一段循环走的动画。 兽类快走时,身体上下起伏大,腿脚迈出的频率超过正常行 走。
动画运动规律动物(共77张PPT)
![动画运动规律动物(共7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0c7255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7.png)
动物运动规律
• 一、四肢动物运动规律 • 二、兽类动物 • 三、兽类的运动规律--走路 • 四、兽类的运动规律--跑步 • 五、兽类的运动规律--跳跃
• 六、禽类动物运动规律 • 七、鸟类 • 八、鱼虫等 • 九、拟人化
一、四肢动物运动规律
动物的基本动作是:走、跑、跳、跃、飞、游等。 与人最相像的是:动物走路动作,与人的走路动作有相 似之处(双脚交替运动和四肢交替运动)。
伸展 收缩
在快速奔跑过程中,四条腿有时呈腾空跳跃状态,身体
上下起伏的弧度较大。但在极度快速奔跑的情况下,身 体起伏的弧度又会减小。
五、兽类的运动规律--跳跃
兽类动物跳跃和扑跳动作的运动规律,基本上相似于奔跑动作, 不同之处是:在扑跳前一般有个准备动作阶段,身体和四肢紧 缩,头和颈部压低或贴近地面,两眼盯住前方目标。跃起时爆 发力甚强,速度很快,身体和四肢迅速伸展、腾空,成弧形抛 物线扑向猎物。前足着地时,身体及后肢产生一股前冲力,后 脚着地的位置有时会超过前脚的位置。如连续扑跳,身体又再 次形成紧缩,继而又是一次快速伸展、扑跳动作。
兽类的跑也可以画成循环跑。
兽类动物除了正常的跑步外,还有快跑。
兽类动物跑步的速度也各不相同。快跑通常一个完步需画十
一至十三张原动画,快奔需画八至十张原动画,更快的可以 画六至九张原动画。
• 慢跑
马的跑-完整动作
• 小跑
• 飞奔
马的慢跑
• 马小跑的运动与走路的运动节奏类似,不同 的是在跑步的运动中有双脚离地的过程.
燕子
阅读课本(P68--P75页)
• 雀类:如麻雀、画眉、黄莺、山雀、蜂鸟等小鸟,它们的身体一般短小,翅翼不大,嘴小脖子短, 动作轻盈灵活,飞行速度较快。它们的动作特点:
• 一、四肢动物运动规律 • 二、兽类动物 • 三、兽类的运动规律--走路 • 四、兽类的运动规律--跑步 • 五、兽类的运动规律--跳跃
• 六、禽类动物运动规律 • 七、鸟类 • 八、鱼虫等 • 九、拟人化
一、四肢动物运动规律
动物的基本动作是:走、跑、跳、跃、飞、游等。 与人最相像的是:动物走路动作,与人的走路动作有相 似之处(双脚交替运动和四肢交替运动)。
伸展 收缩
在快速奔跑过程中,四条腿有时呈腾空跳跃状态,身体
上下起伏的弧度较大。但在极度快速奔跑的情况下,身 体起伏的弧度又会减小。
五、兽类的运动规律--跳跃
兽类动物跳跃和扑跳动作的运动规律,基本上相似于奔跑动作, 不同之处是:在扑跳前一般有个准备动作阶段,身体和四肢紧 缩,头和颈部压低或贴近地面,两眼盯住前方目标。跃起时爆 发力甚强,速度很快,身体和四肢迅速伸展、腾空,成弧形抛 物线扑向猎物。前足着地时,身体及后肢产生一股前冲力,后 脚着地的位置有时会超过前脚的位置。如连续扑跳,身体又再 次形成紧缩,继而又是一次快速伸展、扑跳动作。
兽类的跑也可以画成循环跑。
兽类动物除了正常的跑步外,还有快跑。
兽类动物跑步的速度也各不相同。快跑通常一个完步需画十
一至十三张原动画,快奔需画八至十张原动画,更快的可以 画六至九张原动画。
• 慢跑
马的跑-完整动作
• 小跑
• 飞奔
马的慢跑
• 马小跑的运动与走路的运动节奏类似,不同 的是在跑步的运动中有双脚离地的过程.
燕子
阅读课本(P68--P75页)
• 雀类:如麻雀、画眉、黄莺、山雀、蜂鸟等小鸟,它们的身体一般短小,翅翼不大,嘴小脖子短, 动作轻盈灵活,飞行速度较快。它们的动作特点:
原画设计——动画运动规律_动物运动_图文
![原画设计——动画运动规律_动物运动_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3ecd7aa089eb172dec63b74a.png)
5、爪类动物因皮毛松软柔和,关节运动的轮廓不十分明显 ,蹄类动物关节就比较明显。
6、兽类动物走路动作的运动过程中,应注意脚趾落地,离 地时所产生的高低弧度。
1、四脚交叉,2、关节弯曲,3、身体起伏, 4、起身抬头, 踏地点头。5、猫爪柔肥, 马脚细瘦, 6、走路高低弧度。
慢跑
3、在快速奔跑过程中,四条腿有时呈腾空跳跃状态 ,身体上下起伏的弧度较大,但在急速奔跑的情 况下,身体起伏的弧度又会减小。
4、奔跑的动作速度。一般快速中间需画11到13张 动画(如拍两格张数减半),快速奔跑为8到11 张动画拍一格。特别快速飞奔为5到7张拍一格。
1、脚步交替不明显,2、身体伸缩很明显 ,
有足的爬行动物还有鳄鱼和蜥蜴。
1、它们都是用四肢前后交替爬行,由于鳄鱼身体 沉重,在陆地上爬行迟钝,
2、爬行时,尾巴随步子左右缓慢摆动。成波形曲 线运动。
3、蜥蜴身体较鳄鱼小,尾巴细长,动作敏捷。 图片:
无足爬行动物以蛇为例。
1、动作特点:朝前游动时,身体向两旁作S形运动,头部微 微抬起,左右摆动幅度较小,越到尾部摆动幅度越大。
原画设计——动画运动规律_动物运动_图文 .ppt
第三章 特定角色运动2
大型四足动物-马 其他大型四足动物-虎,豹,象 四足动物运动
鸟类运动 陆行鸟类 爬行类和两牺类 昆虫
第二节 动物的运动规律
1, 大型四足动物—马
神秘而有力,浪漫而迷人的马是自然界非常美丽动 人的生物,人马自古以来就建立了奇妙的关系.
1、四条腿两分,两合。左右交替成一个完步(后脚蹋前脚 )。
2、前腿抬起时,腕关节向后弯曲;后腿抬起时踝关节朝前 弯曲。(都有蹬腿的动作)
3、走步时由于腿关节的屈伸运动,身体稍有高低起伏。 4、走步时,为了配合腿部的运动,保持身体重心的平衡,
6、兽类动物走路动作的运动过程中,应注意脚趾落地,离 地时所产生的高低弧度。
1、四脚交叉,2、关节弯曲,3、身体起伏, 4、起身抬头, 踏地点头。5、猫爪柔肥, 马脚细瘦, 6、走路高低弧度。
慢跑
3、在快速奔跑过程中,四条腿有时呈腾空跳跃状态 ,身体上下起伏的弧度较大,但在急速奔跑的情 况下,身体起伏的弧度又会减小。
4、奔跑的动作速度。一般快速中间需画11到13张 动画(如拍两格张数减半),快速奔跑为8到11 张动画拍一格。特别快速飞奔为5到7张拍一格。
1、脚步交替不明显,2、身体伸缩很明显 ,
有足的爬行动物还有鳄鱼和蜥蜴。
1、它们都是用四肢前后交替爬行,由于鳄鱼身体 沉重,在陆地上爬行迟钝,
2、爬行时,尾巴随步子左右缓慢摆动。成波形曲 线运动。
3、蜥蜴身体较鳄鱼小,尾巴细长,动作敏捷。 图片:
无足爬行动物以蛇为例。
1、动作特点:朝前游动时,身体向两旁作S形运动,头部微 微抬起,左右摆动幅度较小,越到尾部摆动幅度越大。
原画设计——动画运动规律_动物运动_图文 .ppt
第三章 特定角色运动2
大型四足动物-马 其他大型四足动物-虎,豹,象 四足动物运动
鸟类运动 陆行鸟类 爬行类和两牺类 昆虫
第二节 动物的运动规律
1, 大型四足动物—马
神秘而有力,浪漫而迷人的马是自然界非常美丽动 人的生物,人马自古以来就建立了奇妙的关系.
1、四条腿两分,两合。左右交替成一个完步(后脚蹋前脚 )。
2、前腿抬起时,腕关节向后弯曲;后腿抬起时踝关节朝前 弯曲。(都有蹬腿的动作)
3、走步时由于腿关节的屈伸运动,身体稍有高低起伏。 4、走步时,为了配合腿部的运动,保持身体重心的平衡,
动画运动规律ppt课件
![动画运动规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908d7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a.png)
运动规律还可以用于产品的功能展示,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产品的特点和优势。
在产品广告中,运动规律的应用可以增强广告的吸引力和视觉效果。
06
CHAPTER
总结与展望
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理论框架
该部分将详细阐述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表现方式,包括力学原理、生物力学、动画力学等。
研究方法与技术
该部分将介绍动画运动规律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包括计算机模拟、运动捕捉、数据分析等。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运动方式的表现
具有生命力的物体通常会有自己的运动方式,例如动物会有走、跑、跳、爬行等动作,植物会有生长、开花、结果等过程。通过表现这些运动方式,可以赋予物体生命力。
表情和情感的表现
具有生命力的物体通常会有自己的表情和情感,例如喜怒哀乐等。通过表现这些表情和情感,可以赋予物体更加真实的感觉。
与环境的互动
角色运动的真实感
动画运动规律可以使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呈现出自然的运动效果,增强动画作品的真实感和观赏性。
物体的自然运动
动画运动规律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还可以通过应用技术手段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观众更加容易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故事情节的推动
02
CHAPTER
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要素
物体以恒定的速度进行直线运动,例如走路、跑步等。
03
CHAPTER
动画运动规律的分类
加速运动
物体开始时速度较慢,然后逐渐加快,最后达到最大速度。这种运动形态会产生紧张、刺激的效果,常用于动画角色的跳跃、攻击等动作。
匀速运动
物体以恒定的速度进行运动,产生平缓、轻松的运动效果。动画角色在行走、跑度较快,然后逐渐减慢,最后停止。这种运动形态会产生稳定、沉重的视觉效果,常用于动画角色的着陆、停止等动作。
在产品广告中,运动规律的应用可以增强广告的吸引力和视觉效果。
06
CHAPTER
总结与展望
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理论框架
该部分将详细阐述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表现方式,包括力学原理、生物力学、动画力学等。
研究方法与技术
该部分将介绍动画运动规律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包括计算机模拟、运动捕捉、数据分析等。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运动方式的表现
具有生命力的物体通常会有自己的运动方式,例如动物会有走、跑、跳、爬行等动作,植物会有生长、开花、结果等过程。通过表现这些运动方式,可以赋予物体生命力。
表情和情感的表现
具有生命力的物体通常会有自己的表情和情感,例如喜怒哀乐等。通过表现这些表情和情感,可以赋予物体更加真实的感觉。
与环境的互动
角色运动的真实感
动画运动规律可以使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呈现出自然的运动效果,增强动画作品的真实感和观赏性。
物体的自然运动
动画运动规律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还可以通过应用技术手段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观众更加容易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故事情节的推动
02
CHAPTER
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要素
物体以恒定的速度进行直线运动,例如走路、跑步等。
03
CHAPTER
动画运动规律的分类
加速运动
物体开始时速度较慢,然后逐渐加快,最后达到最大速度。这种运动形态会产生紧张、刺激的效果,常用于动画角色的跳跃、攻击等动作。
匀速运动
物体以恒定的速度进行运动,产生平缓、轻松的运动效果。动画角色在行走、跑度较快,然后逐渐减慢,最后停止。这种运动形态会产生稳定、沉重的视觉效果,常用于动画角色的着陆、停止等动作。
动画运动规律_动物共80页
![动画运动规律_动物共80页](https://img.taocdn.com/s3/m/ce67b48baeaad1f347933f1c.png)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动画运动规律_动物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动画运动规律(共75张PPT)
![动画运动规律(共7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98657d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57.png)
动画运动规律
动画运动规律
第1章 绪论
•思考:动画影片的魅力何在?
动画影片不要单看画面好看,具有美感,还要动的好看、动的贴 切、动的感人。
动画片的魅力在于它的“动”;核心在于它的“动”;技术主体也在于“动”;技 术难度还是在于“动”。
•一般规律的奔跑动态
动画运动规律
第1章 绪论
1-1
动画运动规律
第3章 动画运动中的基本运动方式
皮球从空中落下的过程 3-1
动画运动规律
第3章 动画运动中的基本运动方式
3-2《徳克斯特》
动画运动规律
第3章 动画运动中的基本运动方式
• 如果一个物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就是通常说的惯性运动。
• 这一定律还表明:任何物体,都具有一种保持它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的性质。
第1章 绪论
1-2
1-3
动画运动规律
第2章 动画规律的基本知识
• 动画是将静止的画面变为动态的艺术.实现由静止到动态,主要是靠人 眼的视觉残留效应.利用人的这种视觉生理特性可制作出具有高度想象力和表
现力的动画影片。
动画运动规律
二是物体尾端的运动呈现S形。
第2章 动画规律的基本知识
鱼类因为生活在水中,他们的动作主要是运用鱼鳍推动流线型的身体,在水中向前游动,鱼身摆动时的各种变化成曲线运动状态。
4-2
动画运动规律
第4章 角色表演的运动规律
• 注意人物角色的行动作会因为他的体型、性格、生活习惯、职业特征,以及发 生的场景环境不同而有所变化。
• 我们可以在概念动作的规律中加入动作的预备动作段和缓冲动作段,这样走路的动作就 充实为这样一个规律:
动画运动规律
第1章 绪论
•思考:动画影片的魅力何在?
动画影片不要单看画面好看,具有美感,还要动的好看、动的贴 切、动的感人。
动画片的魅力在于它的“动”;核心在于它的“动”;技术主体也在于“动”;技 术难度还是在于“动”。
•一般规律的奔跑动态
动画运动规律
第1章 绪论
1-1
动画运动规律
第3章 动画运动中的基本运动方式
皮球从空中落下的过程 3-1
动画运动规律
第3章 动画运动中的基本运动方式
3-2《徳克斯特》
动画运动规律
第3章 动画运动中的基本运动方式
• 如果一个物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就是通常说的惯性运动。
• 这一定律还表明:任何物体,都具有一种保持它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的性质。
第1章 绪论
1-2
1-3
动画运动规律
第2章 动画规律的基本知识
• 动画是将静止的画面变为动态的艺术.实现由静止到动态,主要是靠人 眼的视觉残留效应.利用人的这种视觉生理特性可制作出具有高度想象力和表
现力的动画影片。
动画运动规律
二是物体尾端的运动呈现S形。
第2章 动画规律的基本知识
鱼类因为生活在水中,他们的动作主要是运用鱼鳍推动流线型的身体,在水中向前游动,鱼身摆动时的各种变化成曲线运动状态。
4-2
动画运动规律
第4章 角色表演的运动规律
• 注意人物角色的行动作会因为他的体型、性格、生活习惯、职业特征,以及发 生的场景环境不同而有所变化。
• 我们可以在概念动作的规律中加入动作的预备动作段和缓冲动作段,这样走路的动作就 充实为这样一个规律:
动画运动规律-动物
![动画运动规律-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dc7f5db9ccbff121dc368372.png)
动物运动规律
• 一、四肢动物运动规律 • 二、兽类动物 • 三、兽类的运动规律--走路 • 四、兽类的运动规律--跑步 • 五、兽类的运动规律--跳跃 • 六、禽类动物运动规律 • 七、鸟类 • 八、鱼虫等 • 九、拟人化
一、四肢动物运动规律
动物的基本动作是:走、跑、跳、跃、飞、游等。 与人最相像的是:动物走路动作,与人的走路动作有 相似之处(双脚交替运动和四肢交替运动)。 不同的原因:动物大多是用脚趾走路,人是用脚掌着 地。 各部位的关节运动产生差异。
兽类的跑也可以画成循环跑。
兽类动物除了正常的跑步外,还有快跑。
兽类动物跑步的速度也各不相同。快跑通常一个完步需画十 一至十三张原动画,快奔需画八至十张原动画,更快的可以 画六至九张原动画。
• 慢跑
马的跑-完整动作
• 小跑
• 飞奔
马的慢跑
• 马小跑的运动与走路的运动节奏类似,不同 的是在跑步的运动中有双脚离地的过程.
其实,像马、狗、猫、豹、松鼠等动物,它们的长尾巴在甩动 时呈现的是典型的“S”形曲线运动。尾巴甩过去是一个“S” 形,再甩过来又是一个相反的“S”形,当尾巴来回摆动时,正 反两个“S”形连接成了一个“8”字形运动轨迹。只有遵循这 个规律,我们才能绘制出正确的尾巴甩动动画。
蹄类动物马的行走规律(P29页)
人与动物上肢比较图
人的上肢: 肩、肘、腕、指 —— 动物的前肢或飞禽的翅膀。
人与动物下肢比较图
人的下肢: 股、膝、踝、趾 —— 动物的后肢或飞禽的脚。
• 熊、老鼠等(脚掌着地),称为跖(zhi)行动物 • 猫、狗等(脚趾走路,后脚跟不着地),称为趾行动物 • 马、鹿等(蹄来走路),称为蹄行动物
狗各种姿态的走
偷偷摸摸地
• 一、四肢动物运动规律 • 二、兽类动物 • 三、兽类的运动规律--走路 • 四、兽类的运动规律--跑步 • 五、兽类的运动规律--跳跃 • 六、禽类动物运动规律 • 七、鸟类 • 八、鱼虫等 • 九、拟人化
一、四肢动物运动规律
动物的基本动作是:走、跑、跳、跃、飞、游等。 与人最相像的是:动物走路动作,与人的走路动作有 相似之处(双脚交替运动和四肢交替运动)。 不同的原因:动物大多是用脚趾走路,人是用脚掌着 地。 各部位的关节运动产生差异。
兽类的跑也可以画成循环跑。
兽类动物除了正常的跑步外,还有快跑。
兽类动物跑步的速度也各不相同。快跑通常一个完步需画十 一至十三张原动画,快奔需画八至十张原动画,更快的可以 画六至九张原动画。
• 慢跑
马的跑-完整动作
• 小跑
• 飞奔
马的慢跑
• 马小跑的运动与走路的运动节奏类似,不同 的是在跑步的运动中有双脚离地的过程.
其实,像马、狗、猫、豹、松鼠等动物,它们的长尾巴在甩动 时呈现的是典型的“S”形曲线运动。尾巴甩过去是一个“S” 形,再甩过来又是一个相反的“S”形,当尾巴来回摆动时,正 反两个“S”形连接成了一个“8”字形运动轨迹。只有遵循这 个规律,我们才能绘制出正确的尾巴甩动动画。
蹄类动物马的行走规律(P29页)
人与动物上肢比较图
人的上肢: 肩、肘、腕、指 —— 动物的前肢或飞禽的翅膀。
人与动物下肢比较图
人的下肢: 股、膝、踝、趾 —— 动物的后肢或飞禽的脚。
• 熊、老鼠等(脚掌着地),称为跖(zhi)行动物 • 猫、狗等(脚趾走路,后脚跟不着地),称为趾行动物 • 马、鹿等(蹄来走路),称为蹄行动物
狗各种姿态的走
偷偷摸摸地
兽类运动规律ppt课件
![兽类运动规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10122410a6f524cdbf8533.png)
2
4.1 四足动物运动规律
动画片中主角不仅是人物,往往很多是动物形象,因此,动物的运动 规律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对象。表现各类动物的动作也是必须掌握的 基本技法之一。
四足动物的基 本步法,总结
一句话:“前 脚后脚,半 步之差;后 踢同侧前, 前带对角 后。”
3
4.1 四足动物运动规律
4.1.1 肉食类四足动物
1、草食类四足动物特征 像牛、马、鹿、羊、羚羊、
驴等食草的,脚上长有坚硬的 脚壳(踣),有的头上有角的动 物我们称之为蹄类动物。它们 多半性情温顺,容易驯养,身 体肌肉壮实、动作稳健、擅长 奔跑跳跃。右图中●标记的地 方和人类的骨骼是一样的结构, 只是长度不一样。
8
4.1 四足动物运动规律
4.1.2 草食类四足动物 2、行走的基本规律
14
4.1 四足动物运动规律
4.1.3 肉食和草食动物运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1、走: 不同点: (1)爪类动物关节运动不十分明显,脚掌有丰厚的肌肉,所 以动作轻快、敏捷、柔和。如狗,猫。慢步:15张动画四脚交 替一次,完成一个循环。中速步:1 3张动画四脚交替一次, 完成一个循环。 (2)蹄类动物关节运动比较明显,幅度较大,动作硬直。如 鹿和马,疣猪等。慢步:21张动画四脚交替一次,完成一个循 环。中速步:15张动画四脚交替一次,完成一个循环。 (3)蹄类动物走动时的四肢着地响而重,有“打”下去之感; 而爪类动物走动时四肢着地情而飘,有“点”下去之感。
10
4.1 四足动物运动规律
4.1.2 草食类四足动物
3、奔跑动作基本规律 (2)马的大步跑动作规律 这种大跑的步伐不用对角线的步法,而是左前有前,左后右后交换的步法, 即前两足和后足的交换。前进时身躯的前后部有上下跷动的感觉,这种大 跑的步法,步子跨出的幅度较大,第一个起点与第二个落点之间的距离可 达一个多的体长,速度大约是每秒钟两个完步。
4.1 四足动物运动规律
动画片中主角不仅是人物,往往很多是动物形象,因此,动物的运动 规律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对象。表现各类动物的动作也是必须掌握的 基本技法之一。
四足动物的基 本步法,总结
一句话:“前 脚后脚,半 步之差;后 踢同侧前, 前带对角 后。”
3
4.1 四足动物运动规律
4.1.1 肉食类四足动物
1、草食类四足动物特征 像牛、马、鹿、羊、羚羊、
驴等食草的,脚上长有坚硬的 脚壳(踣),有的头上有角的动 物我们称之为蹄类动物。它们 多半性情温顺,容易驯养,身 体肌肉壮实、动作稳健、擅长 奔跑跳跃。右图中●标记的地 方和人类的骨骼是一样的结构, 只是长度不一样。
8
4.1 四足动物运动规律
4.1.2 草食类四足动物 2、行走的基本规律
14
4.1 四足动物运动规律
4.1.3 肉食和草食动物运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1、走: 不同点: (1)爪类动物关节运动不十分明显,脚掌有丰厚的肌肉,所 以动作轻快、敏捷、柔和。如狗,猫。慢步:15张动画四脚交 替一次,完成一个循环。中速步:1 3张动画四脚交替一次, 完成一个循环。 (2)蹄类动物关节运动比较明显,幅度较大,动作硬直。如 鹿和马,疣猪等。慢步:21张动画四脚交替一次,完成一个循 环。中速步:15张动画四脚交替一次,完成一个循环。 (3)蹄类动物走动时的四肢着地响而重,有“打”下去之感; 而爪类动物走动时四肢着地情而飘,有“点”下去之感。
10
4.1 四足动物运动规律
4.1.2 草食类四足动物
3、奔跑动作基本规律 (2)马的大步跑动作规律 这种大跑的步伐不用对角线的步法,而是左前有前,左后右后交换的步法, 即前两足和后足的交换。前进时身躯的前后部有上下跷动的感觉,这种大 跑的步法,步子跨出的幅度较大,第一个起点与第二个落点之间的距离可 达一个多的体长,速度大约是每秒钟两个完步。
动画运动基本规律ppt课件
![动画运动基本规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77abe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2.png)
在动画片中,不仅要注意较长时间运动中的速度变化,还必须研究在极短暂的 时间内运动速度的变化。例如:一个猛力击拳的动作运动过程可能只有6格,时 间只有1/4秒,用肉眼来观察,很难看出在这一动作过程中,速度有什么变化。 但是,如果我们用胶片把它拍下来,通过逐格放映机放映,并用动画纸将这6格 画面一张张地摹写下来,加以比较,就会发现它们之间的距离并不是相等的, 往往开始时距离小,速度慢;后面的距离大,速度快。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物体惯性的现象是经常可以遇到的。 例如:站在汽车里的乘客,当汽车突然向前开动时,身体会向后倾倒,这是因 为汽车已经开始前进,而乘客由于惯性还要保持静止状态的原因;当行驶中的 汽车突然停止时,乘客的身体又会向前倾倒,这是由于汽车已经停止前进,而 乘客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速度前进的原因。
• 动画片中的活动形象,不象其它影片那样,用胶片直接拍摄客观物体的运动, 而是通过对客观物体运动的观察、分析、研究,用动画片的表现手法(主要 是夸张、强调动作过中的某些方面),一张张地画出来,一格格地拍出来, 然后连续放映,使之在银幕上活动起来的。因此,动画片表现物体的运动规 律既要以客观物体的运动规律为基础,但又有它自已的特点,而不是简单的 模拟。
C.
慢速----快速----突然 停止,这种由慢渐快 而又突然停止的速度 变化可以造成一种 “突然性”的节奏感。
由于动画片动作的速度是由时间、距离及张数三种因素造成的,而这三种因素 中,距离(即动作幅度)又是最关键的,因此,关键动作的动态和动作的幅度 往往构成动作节奏的基础。如果关键动作的动态和动作幅度安排得不好,即使 通过时间和张数的适当处理,对动作的节奏起了一些调节作用,其结果也还是 不理想的,往往造成比较大的修改。
减速运动
动画运动规律 ppt课件
![动画运动规律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e193eb0c22590103029d0c.png)
ppt课件
16
如图示1-17所示,动作的整体节奏特点关键在于相对较慢的预备动作与相对较快的 主动作的节奏对比。通过这样的表现,就会让观众看到角色手指用力去推积木的较 大力量感。
ppt课件
17
动作节奏与角色年龄表现的关系 范例一 活泼好动的小孩子与行动缓慢的老年人
ppt课件
18
范例二 小孩子与老年人角色拿东西的动作对比
在动画的动作设计中,慢入和慢出规律是保证角色的动作在发生时显得自然平滑感 的重要因素。需要我们对这个规律的理记知识和应用方法有充分地了解,才能掌握 动作设计的精髓。
慢入和慢出设计能使一个物体从一个Pose逐渐地加速或减速
ppt课件
30
范例分析 范例一小球弹跳预备中的慢入慢出
ppt课件
31
范例二挥起教鞭动作中的慢入慢出
空间、时间与节奏的关系
1 节奏感是空间与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
ppt课件
7
范例 踢球动作的节奏形成
ppt课件
8
2. 通过调整空间与时间来改变动作节奏 下面我们通过改变时间与空间,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来实现节奏快一倍的踢球动作。 方法一:固定时间,改变空间
ppt课件
9
方法二: 固定空间,改变时间
ppt课件
自然给予,其动作慢入慢出的感觉也就必然不同于迪斯尼夸张顺滑的设计方式。 根据
幕后表演者操作皮影木偶时的感情兴发,使各个动作过程的时长形成富有韵律的节奏
对比(图示2-25)
ppt课件
41
三维风格动画
范例一 梦工厂出品的《功夫熊猫》
如图示2-27的动作中隔所 示, 《 功夫熊猫》中阿宝的动 作风格基本延续了迪斯尼 早期动画的慢入慢出节奏 感觉,即慢入慢出过程占 据整个动作过程的较大比 例,这使得迪斯尼三 维动画继承了其传统二维 动画动作柔和与流畅的风 格特点。
动画运动规律PPT课件
![动画运动规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3feb88856a561252d36f7c.png)
例如:汽车快速行驶时,突然刹车,由于轮胎与地 面的摩擦力,以及车身继续向前惯性运动而造成的 挤压力,会使轮胎变为椭圆形,变形比较明显;车 身由于惯性,虽然也略微向前倾斜,但变形并不明 显。为了造成急刹车的强烈效果,我们在设计动画 时,不仅要夸张表现轮胎变形的幅度,还要夸张表 现车身变形的幅度,并且要让汽车向前滑行一小段 距离,才完全停下来,恢复到正常状态。
既然物理学已经证明任何物体都会发生形变, 那么在动画片中,对于形变不明显的物体,我们也 可以根据剧情或影片风格的需要,运用夸张变形的 手法,表现其弹性运动。
第二节 弹性变形
皮球受到地面的撞击,在弹跳过程中就会改变原有 的形态,产生压扁、拉长等变形状态,这就叫弹性 变形。
第三节 善
弹性变形中的细节完
动画运动规律
一、 一般运动规律 二、 人物常规运动规律 三、 动物常规运动规律 四、自然现象的运动规律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动画运动规律? 我们要怎么样学好动画运动规律?
一、动画运动规律在制作流程中的作用
文字 脚本
作用:完成动画中角色的动作表演,主要是表达前期设定中 导演已经设定好动作。
合成
动画 造型
1、掌握动作的速度与节奏 2、变形是一瞬间的,要迅速恢复常态 3、变形夸张的幅度要根据动画的风格和内容来定 4、用夸张的手法,取得更为强烈的动态效果
当然,由于物体的质地不同,受到的作用力的 大小也不一样,所发生的形变大小也不一样,产生 的弹力大小也不一样。有的物体形变比较明显,产 生的弹力较大;有的物体形变不明显,产生的弹力 较小,不容易为肉眼所察觉。
皮球是用橡皮做的,质地较软,里面又充足了 气体,因此在受力后发生的形变明显,产生的弹力 大,所以弹得很高,并可以连续弹跳多次;如果是 实心的木棒,它受力后所发生的形变和产生的弹力 都很小;如果是铅球,它的形变和弹力就更小,几 乎难以感觉到了。
动画运动规律第6章简明教程PPT课件
![动画运动规律第6章简明教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9354c858f5f61fb736668c.png)
• 案例分析
飞翔的极端帧一共3帧。第1帧是翅膀抬到最高点的状态,第11帧是翅 膀下扇到最低点的状态,然后第13帧和第1帧一样。开始循环动作。这里 第1帧到第11帧是翅膀往下扇的动作。这个动作首先要在第7帧的位置插入 过渡帧,让两段翼骨向上弯曲,呈现出受风力扭曲的状态。强调这个状态 是为了加大扇动翅膀的力度感。然后插入第3帧,让后半段翼骨延迟3帧往 下扇,这也是为了体现两段翼骨之间的关节,让动作更柔软顺畅。
飞翔靠的是翅膀上下扇动。上抬时,翅膀会折叠收拢,为了减少面 积,尽量不推动空气。等往下扇时,翅膀会尽量展开,为了增大面积, 尽量推动空气,产生向上的动力将身体浮在空中。大型鸟会在扇动翅膀 后,将翅膀保持展开,借助风力滑翔一段时间。所以身体的移动呈一个 上下波动的圆滑曲线。 整个上下扇动的根基是翼骨连接躯干的关节,围绕这个关节,离躯 干最近的那一段翼骨上下挥动。然后离躯干较远的一段翼骨随着前一段 翼骨挥动,但两段翼骨中间有关节存在,所以是一个跟随动作。后一段 翼骨的动作相较前一段翼骨会延后一段时间。
如果制作的是一个 从画面走出去,或者在 画面里走动位移的镜头。 那么我一定要注意一点: 支撑腿的脚是不移动的。 抓住这个基本点,就不 会出现滑步等错误动作 出现。
• 6.2飞禽的运动设计 • 6.2.1飞翔
鸟类使用翅膀飞翔。要研究飞翔的动作就要先了解翅膀的结构。翅膀 其实和人类的双臂很像。也是分两段,然后从翼骨往外附着肌肉和羽毛。 鸟的翅膀看起来很大,其实骨骼和肌肉的比例和其它生物基本相同。但是 有大量羽毛附着在肌肉上,羽毛生长规律是越靠近翼骨就越短,越靠外的 羽毛就越长。
游禽在游泳时,双腿交替向后划水。头颈跟着划水的节奏前后晃动,整 个躯干显得较稳定。双腿的动作只是交替折叠起来,然后向身体斜后方踢出。 产生动力。靠转动身体来改变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狗行走身体上下起伏 Nhomakorabea头上下动
循环走
我们以正常行走为例,图1和5、2和6、3和7、4和8的左 右腿动作完全相反,1与8的动作正好可以首尾相接,按顺 序循环拍蹑,就能得到一段循环走的动画。 兽类快走时,身体上下起伏大,腿脚迈出的频率超过正常 行走。
狗各种姿态的走图
偷偷摸摸地 蹑手蹑脚地 神气十足地 边嗅边走
蹄形动物大象 (P36)
同侧的前后腿同 时向前迈。
趾形动物的行走规律
四条腿单侧两分、两合,左右交替成一个完步 (俗称后脚踢前脚/对角线)。脚向后再抬起。单侧的两只 脚落地有一个先后的时间差。
狗:头部会上下略有点动,一般是在跨出的前脚即将落地时, 头开始朝下点动,前脚伸直时头朝上。(P39页)
走步时由于腿关节的屈伸运动,身体稍有高低起伏。从俯视 角度看,肩部线和臀部线成交替向前的状态,身体也随之扭动。
兽类的跑也可以画成循环跑。
兽类动物除了正常的跑步外,还有快跑。
兽类动物跑步的速度也各不相同。快跑通常一个完步需画 十
一至十三张原动画,快奔需画八至十张原动画,更快的 可以
画六至九张原动画。
• 慢跑
马的跑-完整动作
• 小跑
• 飞奔
马的慢跑
• 马小跑的运动与走路的运动节奏类似,不同 的是在跑步的运动中有双脚离地的过程.
三、兽类的运动规律--走路
蹄形动物的行走规律 马(奇蹄类):注意看马的
四肢与 人类手臂,腿部的比较. 马的脚掌实际是人类 手指尖,脚趾尖的那一部 分骨骼.
三、兽类的运动规律--走路
马: 由于马与人的腿部构造不同,其运动方式也是不同的。 特别是后腿部分,是向后折的。这也是其他食草类动物比如牛、
羊的特点。 前腿抬起时,腕关节向后弯曲,后腿抬起时,腕关节向前弯曲,
狗各种姿态的走
偷偷摸摸地
蹑手蹑脚地
神气十足地
边嗅边走
狗 正面 背面 走
正面走 背面走
爪类动物与蹄形动物的区别:(P41页)。 跖形动物的行走规律:(P41页) 熊。 四足动物的走步方式 及 基本运动规律:(P42页)。
四、兽类的运动规律--跑步
兽类动物奔跑时,四条腿的交替分合会因速度的加快而不那 么明显,甚至会前后两腿同时伸曲,四脚落地时只差一、二 格,身体的伸缩明显,四脚会同时离开地面。
1马的一个完步 2在绘制四肢时要注意马的“对角线换步法”、“后脚踢前脚”的规律,同时
要注意头部、肩膀、臀部高低位置的变化。 3在绘制尾巴时,要注意S形运动轨迹。
概念化走路口诀: 前脚交叉:前脚哪边前,后脚哪边着地,另悬空。 后脚交叉:后脚哪边后,前脚哪边着地,另悬空。
动物走路时,在一部的时间里,大约有一半的时间是 由两条腿作支撑点的,而另一半时间是由三条腿作支 撑的。
动物运动规律
• 一、四肢动物运动规律 • 二、兽类动物 • 三、兽类的运动规律--走路 • 四、兽类的运动规律--跑步 • 五、兽类的运动规律--跳跃 • 六、禽类动物运动规律 • 七、鸟类 • 八、鱼虫等 • 九、拟人化
一、四肢动物运动规律
动物的基本动作是:走、跑、跳、跃、飞、游等。 与人最相像的是:动物走路动作,与人的走路动作有 相似之处(双脚交替运动和四肢交替运动)。 不同的原因:动物大多是用脚趾走路,人是用脚掌着 地。 各部位的关节运动产生差异。
人与动物上肢比较图
人的上肢: 肩、肘、腕、指 —— 动物的前肢或飞禽的翅膀。
人与动物下肢比较图
人的下肢: 股、膝、踝、趾 —— 动物的后肢或飞禽的脚。
• 熊、老鼠等(脚掌着地),称为跖(zhi)行动物 • 猫、狗等(脚趾走路,后脚跟不着地),称为趾行动物 • 马、鹿等(蹄来走路),称为蹄行动物
(2)奔跑过程中,动物身体的伸展(拉长)和收缩 (缩短)姿态变化明显(P48页图2-74)。
(3)在快速奔跑过程中,四条腿有时呈腾空跳跃 状态,身体上下起伏的弧度较大。但在极速奔跑的情 况下,身体起伏的弧度又会减小。
伸展 收缩
在快速奔跑过程中,四条腿有时呈腾空跳跃状态, 身体上下起伏的弧度较大。但在极度快速奔跑的情 况下,身体起伏的弧度又会减小。
• 同时要注意马的换脚动作.
•马的的中速奔跑,快速飞奔与小跑动作是不同的.
小跑动作仍然有“换脚”的动作,而中速奔跑,快速 飞奔没有“换脚”动作。但运动的起伏弧度是相似 的
兽类跑 马小跑
中速奔跑
快速飞奔
趾形动物的跑步规律 课本(P47页)
四足动物奔跑动作基本规律
(1)动物在奔跑时,它的奔跑动作走步时四条腿 的交替分合相似,跑得越快,四条腿的交替分合就越 不明显。有时会变成前后各两条腿同时屈伸,着地 的顺序:前面两腿先着地。即前左、前右、后左、 后右。脚离地时只差一到两格。
四条腿两分两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步子。
三、兽类的运动规律--走路
马: • 始终要注意,马行走时,脚部始终是三脚着地, 一脚离地,并且是交叉行进的,当左前腿前进并着地的同时,右
后腿同时迅速离地。 • 马在行进中也是有身体起伏的,要注意起伏的弧线状节奏
在绘制马、狗、猫、豹等动物的时候,其尾部的运动规律很容 易被我们忽略,使得最后呈现出来的动画效果大打折扣。
马一般行走每一步需要1秒的时间。
如果是随意走动,各只马蹄都会以同等的时间间隔接 触地面。
为了配合脚步的运动、保持身体重心平衡,头部,肩膀,臀部会上下略有点动
同时,我们在绘制中间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马在行走的过程中. 头部、肩部和臀部都会有上下的运动。
口诀:
肩上,抬前腿
&
肩下,抬后腿
• 本例介绍马行走的动态表现。图中五张时一套完整的循环动作分析图。
原画1:开始起步,左前足先向前开步。 原画7:左前足落地,对角线的右后足跟着向前走。 原画13:右后足落地,右前足前走。 原画19:右前足落地,左后足跟着向前走。 原画24:等同于原画1,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对角线换步法”:即左前右后,右前左后的交替循环。
其实,像马、狗、猫、豹、松鼠等动物,它们的长尾巴在甩动 时呈现的是典型的“S”形曲线运动。尾巴甩过去是一个“S” 形,再甩过来又是一个相反的“S”形,当尾巴来回摆动时,正 反两个“S”形连接成了一个“8”字形运动轨迹。只有遵循这 个规律,我们才能绘制出正确的尾巴甩动动画。
蹄类动物马的行走规律(P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