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肌张力的评定优质PPT课件
上肢的摆动运动检查
体位:立位,上肢自然置于体侧 方法:检查者双手分别置于双肩,让躯干
左右交替旋转,对应上肢前后摆动 肌张力低下时,上肢处于摇摆状态 肌张力亢进时, 摆动幅度减小
下肢的摆动运动检查
体位:坐在位置较高的地方使足离开地面 方法:检查者握住患者的足抬起,然后放
下,使足摆动观察下肢摆动至停止 的过程 肌张力低下时,摆动持续延长 肌张力亢进时,摆动快速停止
腕关节掌背屈
体位: 仰卧位,肘屈曲,前臂立起 方法: 腕和手指同时屈、伸
肘的屈伸
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病史采集 视诊 反射检查 被动运动检查 最常用 摆动检查 肌肉僵硬的检查 伸展性检查 姿势性肌张力的检查
腕关节掌屈、背屈
体位: 肘屈曲位放于体侧 方法: 检查者一手固定前臂,另一手握住
手掌,做腕关节的掌屈、背屈
前臂旋前、旋后
体位:肘屈曲位放于体侧 方法:检查者一手固定肘部,另一手握住
齿轮样强直(lead-pipe rigidity)帕金森病 (咔咔)
铅管样强直(cogwheel rigidity)(很较劲)
肌张力低下(flaccidity)
定义: 指肌张力低于正常静息水平,对关节进 行被动活动时感觉到阻力消失
原因: 小脑病变或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 脊髓休克 末梢神经损伤等
摆动检查
以一个关节为中心,主动肌和拮抗肌交 互快速收缩,快速摆动,观察摆动幅度 的大小
肌张力低下时,摆动幅度增大 肌张力增高时,摆动幅度减小
手的摆动运动检查
体位:立位,肘屈曲,上肢置于体侧 方法:检查者一手固定上臂,一手把持前
臂,急速地摆动前臂,在摆动前臂 同时腕和手相应地屈伸 肌张力低下时,腕和手屈伸过度 肌张力亢进时,腕和手屈伸幅度减小
肌张力的评定PPT参考幻灯片
谢谢
肌力是指肌肉的收缩力,一般以关节为中心检查肌群的伸、屈、外展、内收、旋前和旋 后等功和运能,六级(0~5级)肌力记录法检查时让患者依次做有关肌肉收缩运动,检 查者施予阻力,或嘱患者用力维持某一姿势时,检查者用力改变其姿势,以判断肌力。
Hale Waihona Puke 0级表现为完全瘫痪,肌肉无收缩;1级表现为肌肉可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2级表现 为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起;3级表现为肢体能抵抗重 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4级表现为肢体能做抗阻力动作,但不完全;5级表现 为正常肌力。
肌张力的评定PPT参考 幻灯片
演讲人
肌张力分为正常、减弱和增强;肌力可分为六级。
肌张力是肌肉松弛状态的紧张度和被动运动时遇到的阻力。检查时嘱患者肌肉放松,触 摸感受肌肉硬度,并被动屈伸肢体感知阻力。
1.肌张力减低表现为肌肉弛缓柔软,被动运动阻力减低,关节活动范围扩大。2.肌张力 增高表现为肌肉较硬,被动运动阻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缩小,见于锥体系和锥体外系 病变。
《肌张力评定》课件
检查过程中保 持耐心,避免
急躁
检查结束后, 及时记录结果, 以便后续治疗
和评估
保持评定结果的准 确性和客观性
避免过度评定或低 估肌张力
定期复查,观察肌 张力的变化情况
结合其他检查结果 ,综合评估患者的 病情
肌张力评定结果 应结合临床症状 和体征进行综合 分析
评定结果应考虑 个体差异,如年 龄、性别、体查 等
评定结果应考虑 患者的主观感受 和功能状态,如 疼痛、活动受限 等
PART SIX
机器人辅助评定:利用机器人技术进行肌张力评定,提高准确性和效率 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肌张力评定场景,提高评定效果 人工智能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肌张力评定,提高评定速度和准确性 生物传感器技术:利用生物传感器技术进行肌张力评定,提高评定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制定更科学、更全面的评定标准 结合临床实践,不断优化评定方法 引入新技术,提高评定的准确性和效率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评定标准的全球统一
引入人工智能技 术,提高评定准 确性
开发新型评定工 具,提高评定效 率
结合虚拟现实技 术,提高评定体 验
建立大数据平台, 实现评定结果的 共享和交流
技术进步:新 的评定方法和 技术不断出现, 提高评定的准
评估肌肉功能:了解肌肉力量、 耐力、协调性等
诊断疾病:帮助医生诊断肌肉 疾病、神经疾病等
制定治疗方案:为患者制定个 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评估治疗效果:监测治疗效果, 调整治疗方案
PART THREE
触诊方法:触摸、按压、拉 伸等
触诊部位:肌肉、肌腱、关 节等
触诊结果:正常、紧张、松 弛等
触诊注意事项:避免损伤、 注意安全、准确判断等
肌张力评定在脑损伤诊断中的 应用
肌张力的评定一二课件
手法评定通常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技能,能够准确判断肌肉的紧张程度 和异常情况。
手法评定虽然主观性强,但具有简单、方便、快捷的优点,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量表评定
量表评定是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 量表来评估肌张力的情况,量表 通常包括关节活动度、肌肉硬度
、异常姿势等方面的评估。
量表评定具有客观、标准化的优 点,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评估结 果,并且可以用于不同患者之间
深入研究肌张力与运动功能的关系
进一步了解肌张力与运动功能的关系,有助于为运动功能康复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拓展肌张力评定的应用领域
目前肌张力评定主要应用于医学领域,未来可以拓展到其他领域,如体育、康复等,为更 多的人群提供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观察患者的动作、姿势和日常生活表 现,判断是否存在肌张力异常,这种方法 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经验积累。
评定意义
早期发现与干预
通过定期对婴幼儿进行肌张力评定,可以及早发现肌张力 异常,为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
指导康复训练
根据评定结果,可以为康复训练提供指导,制定个性化的 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肌张力和关节活动度。
肌张力的评定一二课件
目 录
• 肌张力概述 • 肌张力的评定方法 • 肌张力异常的分类与表现 • 肌张力异常的评定标准与意义 • 肌张力异常的治疗与康复 • 肌张力评定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肌张力概述
肌张力的定义
肌张力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 紧张度,表现为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 。
肌张力的变化会影响身体的运动功能 和协调性,因此对于肌张力的评定是 评估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03
肌张力异常的分类与表现
肌张力增高
手法评定虽然主观性强,但具有简单、方便、快捷的优点,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量表评定
量表评定是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 量表来评估肌张力的情况,量表 通常包括关节活动度、肌肉硬度
、异常姿势等方面的评估。
量表评定具有客观、标准化的优 点,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评估结 果,并且可以用于不同患者之间
深入研究肌张力与运动功能的关系
进一步了解肌张力与运动功能的关系,有助于为运动功能康复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拓展肌张力评定的应用领域
目前肌张力评定主要应用于医学领域,未来可以拓展到其他领域,如体育、康复等,为更 多的人群提供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观察患者的动作、姿势和日常生活表 现,判断是否存在肌张力异常,这种方法 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经验积累。
评定意义
早期发现与干预
通过定期对婴幼儿进行肌张力评定,可以及早发现肌张力 异常,为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
指导康复训练
根据评定结果,可以为康复训练提供指导,制定个性化的 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肌张力和关节活动度。
肌张力的评定一二课件
目 录
• 肌张力概述 • 肌张力的评定方法 • 肌张力异常的分类与表现 • 肌张力异常的评定标准与意义 • 肌张力异常的治疗与康复 • 肌张力评定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肌张力概述
肌张力的定义
肌张力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 紧张度,表现为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 。
肌张力的变化会影响身体的运动功能 和协调性,因此对于肌张力的评定是 评估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03
肌张力异常的分类与表现
肌张力增高
肌张力 PPT课件
四、被动运动评定
• 被动运动检查可发现肌肉对牵张刺激的反应,以发现是否 存在肌张力过强、过强是否为速度依赖,是否伴有阵挛, 并与挛缩进行比较和鉴别。
• (一)评分标准 1、神经科分级方法2、其它的等级评分法。 • (二)注意事项 1.要求患者尽量放松,由评定者支持和移动肢体。 2.所有的运动均应予以评定,且特别要注意在初始视诊时被
脊髓损伤者痉挛、
二、常见的肌张力异常
• 1、痉挛:肌张力增高的一种形式,是一种由牵张反 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 强、伴腱反射异常为特征的运动障碍。上运动神经元 损伤所致。
• 2、僵硬:主动肌和拮抗肌张力同时增加,各个方向 的关节被动活动阻力均增加的现象。锥体外系损伤所 致、常见病帕金森。
三、痉挛的评定量表
• (一)改良Ashworth分级法 • (二)Brunnstrom评定法 • (三)Fugl-Meyer评定法 • (四)股内收肌张力量表 • (五)临床痉挛指数 • (六)Oswestry 等级量表 • (七)改良Tardieu 量表 • (八)Rivermead运动指数 • (九)Tufts运动功能评定 • (十)九柱孔检查 • (十一)改良Barthel指数 • (十二)功能独立性评定
三、反射检查
• 常采取的反射检查 1.肱二头肌反射 2.肱三头肌反射 3. 桡骨膜反射 4.膝反射 5.踝反射(跟腱反射)
• 1、肱二头肌反射:患者前臂屈曲90°检查者以左拇指 置于患者肘部肱二头肌肌腱上,然后右手持叩诊锤叩 左拇指指甲。
• 2、肱三头肌反射:患者外展上臂,半屈肘关节,检查 者用左手托住其上臂,右手用叩诊锤直接叩击鹰嘴上 方肱三头肌肌腱。
一肌肉单独运动的能力。 • 7.被动运动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轻度的抵抗感。
肌张力演示ppt课件
案例三
患者,男,30岁,因肌张力不稳定就诊。经检查发现患者肢体肌肉张力时高时低,无规律可循,诊断为 舞蹈症。经过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后,患者症状得到控制。
04
肌张力异常对运动功能影响研 究
运动功能受损表现
肌肉僵硬
肌张力异常增高导致肌肉持续收 缩,表现为肌肉僵硬、关节活动
范围受限。
运动不协调
肌张力异常使得肌肉收缩不协调, 导致运动笨拙、不流畅。
肌张力不稳定
表现为肌肉张力时高时低 ,无规律可循,如舞蹈症 等。
原因探讨与分类
神经系统疾病
如脑瘫、帕金森病、脑外伤等,导致 神经传导通路受损,引发肌张力异常 。
遗传因素
部分肌张力异常可能与遗传有关,如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等。
肌肉疾病
如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等,影响 肌肉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从而导致肌 张力异常。
06
康复训练方法与技术应用
传统康复训练方法回顾
1 2 3
物理疗法
利用物理因子如热、冷、电、光等作用于人体, 达到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肌肉紧张等 目的。
运动疗法
通过主动或被动的关节活动、肌肉拉伸等运动方 式,提高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缓解肌张 力异常。
作业疗法
通过设计特定的作业活动,如手工艺、日常生活 技能训练等,提高患者的上肢功能、协调能力和 生活自理能力。
步态异常
下肢肌张力异常可影响步态,表现 为行走时足尖着地、剪刀步等。
不同年龄段影响差异
婴幼儿期
肌张力异常可影响婴幼儿爬行、翻身、坐等基本 运动能力的发展。
学龄前期
此阶段儿童开始学习跑、跳等复杂运动,肌张力 异常可导致运动技能学习困难。
学龄期及以后
肌张力异常可影响日常活动参与和体育表现,如 写字、跑步等。
患者,男,30岁,因肌张力不稳定就诊。经检查发现患者肢体肌肉张力时高时低,无规律可循,诊断为 舞蹈症。经过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后,患者症状得到控制。
04
肌张力异常对运动功能影响研 究
运动功能受损表现
肌肉僵硬
肌张力异常增高导致肌肉持续收 缩,表现为肌肉僵硬、关节活动
范围受限。
运动不协调
肌张力异常使得肌肉收缩不协调, 导致运动笨拙、不流畅。
肌张力不稳定
表现为肌肉张力时高时低 ,无规律可循,如舞蹈症 等。
原因探讨与分类
神经系统疾病
如脑瘫、帕金森病、脑外伤等,导致 神经传导通路受损,引发肌张力异常 。
遗传因素
部分肌张力异常可能与遗传有关,如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等。
肌肉疾病
如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等,影响 肌肉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从而导致肌 张力异常。
06
康复训练方法与技术应用
传统康复训练方法回顾
1 2 3
物理疗法
利用物理因子如热、冷、电、光等作用于人体, 达到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肌肉紧张等 目的。
运动疗法
通过主动或被动的关节活动、肌肉拉伸等运动方 式,提高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缓解肌张 力异常。
作业疗法
通过设计特定的作业活动,如手工艺、日常生活 技能训练等,提高患者的上肢功能、协调能力和 生活自理能力。
步态异常
下肢肌张力异常可影响步态,表现 为行走时足尖着地、剪刀步等。
不同年龄段影响差异
婴幼儿期
肌张力异常可影响婴幼儿爬行、翻身、坐等基本 运动能力的发展。
学龄前期
此阶段儿童开始学习跑、跳等复杂运动,肌张力 异常可导致运动技能学习困难。
学龄期及以后
肌张力异常可影响日常活动参与和体育表现,如 写字、跑步等。
肌张力障碍综合征讲课PPT课件
主要症状包括姿势异常、动作僵硬、 不自主运动等。
症状轻重程度因人而异,治疗方法 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 疗等。
病因:肌张力障碍综合征的病因较 为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等 多种因素有关。
病理表现:肌张力障碍综合征患者 的肌肉组织可能会出现萎缩、肥大 或增生等病理表现。
病理机制:肌张力障碍综合征的病理 机制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导致肌肉的协调性和张力出现障碍。
生活质量
建立信任关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 信任关系,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 依从性和康复效果。
开展康复辅导:向患者及家属介绍 康复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 进行康复训练和生活自理。
提供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 化,倾听患者的心声,给予安慰、 鼓励和支持。
定期评估和调整:对患者进行定期 评估,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和存在 的问题,及时调整护理和康复方案。
早期筛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 是针对神经系统方面的检查,以便早 期发现肌张力障碍综合征的迹象。
预防复发:对于已经治愈的患者, 应继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 复查,预防复发。
定期记录症状和病情变化
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治疗计划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运 动和睡眠
学习应对肌张力障碍综合征的技巧 和方法
药物治疗是肌张力障碍综合征的首选治疗方法 抗胆碱能药物是治疗肌张力障碍综合征的常用药物 肉毒毒素注射可以有效缓解肌张力障碍综合征的症状 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肌张力障碍综合征患者
原理:通过注射肉毒毒素,抑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从而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症状。
适用范围:适用于局限性肌张力障碍和成人躯干肌张力障碍,对于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疗效不佳。
汇报人:
CONTENTS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体可以包括是否有床上活动、转移、行走 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损害及其程度等。
七、痉挛步态的评定
• 痉挛步态是一种牵张反射增高的状态,并迅速 发展为对运动的抵抗。
• 反映皮质脊髓束或上运动神经元的损害。脊髓 与大脑损害所致痉挛就其临床特点略有不同。 痛性肌肉痉挛多见于脊髓损害,有步行能力的 脊髓损伤患者,双下肢僵直呈轻度环行步态或 双下肢交叉上下轻度跳跃步态。
七、痉挛步态的评定
一、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 (一)肌张力降低: • 1、检查者拉伸患者肌群时几乎感受不到阻力。 • 2、患者不能自己抬起肢体,或当肢体运动时可感到柔软
、沉重感。 • 3、当肢体下落时,肢体即向重力方向下落,无法保持原
有姿势。 • 4、肌张力显著降低时,肌肉不能保持正常肌的外形与弹
性,表现松弛软弱。
五、主动运动评定
• 通过主动运动评定可进一步鉴别肌张力异常的 情况。例如伴随拮抗肌收缩的缓慢运动可能预 示拮抗肌痉挛或协同收缩;不伴随拮抗肌收缩 的缓慢运动可能预示原动肌力弱。
• 自主肌力的评定方法可采用常用的徒手肌力评 定方法。
六、功能评定
功能评定可以对痉挛或肌张力异常是否干扰 坐或站立平衡及移行等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 力进行评定。
特点 1.优点 (1)重测信度较高。 (2)与Ashworth分级法相关性好。 (3)可在普通的装置上进行。 (4)可区分偏瘫痉挛和帕金森强直。 2.缺点 必须进行多次检查,并计算其平均值。
三、便携式测力计方法
• (一)评定方法 采用Penny和Giles便携式测力计。 记录达到被动运动终点时便携式测力计的读数。
脊髓损伤者痉挛、
二、常见的肌张力异常
• 1、痉挛:肌张力增高的一种形式,是一种由牵张反 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 强、伴腱反射异常为特征的运动障碍。上运动神经元 损伤所致。
• 2、僵硬:主动肌和拮抗肌张力同时增加,各个方向 的关节被动活动阻力均增加的现象。锥体外系损伤所 致、常见病帕金森。
四、等速装置评定方法
• (一)评定方法 • (二)评定指标 • (三)信度和效度 • (四)优缺点 • (五)注意事项
电生理评定方法
一、表面电极肌电图 二、H反射 三、F波反应 四、紧张性振动反射 五、屈肌反射 六、腰骶激发电位 七、中枢传导
一、表面电极肌电图
• 利用多通道表面电极肌电图是电生理评定方法中较为可取 的一种方法。
)。
二、痉挛的临床意义
• (一)痉挛的益处 1.借助伸肌痉挛等帮助患者站立和行走。 2.活动过强的牵张反射可促进等长和离心自主收 缩的肌力,但向心收缩力弱。 3.可相对保持肌容积。 4.在无承重和废用的情况下,可因此而预防骨质 疏松。 5.降低麻痹性肢体的依赖性水肿。 6.充当静脉肌肉泵,降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 性。
• 1、不良姿势和肢体放置位置可使肌张力增高。 • 2、紧张和焦虑情绪以及不良的心理状态都可使张力增
高。 • 3、尿路结石、感染、膀胱充盈、便秘、压疮、静脉血
栓、关节挛缩、疼痛等。
• 4、中枢抑制系统和中枢易化系统的失衡。 • 5、局部肢体受压可使肌张力增高 • 6、骨折、脱位、异位骨化等外伤疾病 • 7、烟碱能明显增加脊髓损伤患者痉挛,巴氯芬则抑制
。
二、临床分级
• 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标准 • 0级:无肌张力的增加 • 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
呈现最小的阻力或释放。 • 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屈伸时在ROM后
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呈现最小的阻 力。 • 2级:肌张力较明显的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 容易的被动移动。 • 3级: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活动困难。 • 4级: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 进行被动移动。
(二)痉挛的弊端 1.由于阵挛、髋内收呈剪刀样或屈肌痉挛而损害站立平衡 。 2.由于伸肌痉挛和阵挛损害步态的摆动期。 3.导致缓慢的自主运动。 4.由于屈肌痉挛导致皮肤应力增加。 5.由于紧张性牵张反射亢进或屈肌痉挛造成的挛缩危险。 6.自发性痉挛导致睡眠障碍。 7.由于髋屈肌、内收肌痉挛影响会阴清洁、损害性功能。 8.由于痉挛或阵挛干扰驾驶轮椅、助动车等。 9.虽然大部分痉挛可无疼痛,但持续的屈肌痉挛可导致疼 痛。 10.可增加骨折、异位骨化的危险性。
确定为有问题的部位。 3.评定者应保持固定形式和持续的徒手接触,并以恒定的速
度移动患者肢体。 4.若欲与挛缩鉴别,可加用拮抗肌的肌电图检查。 5.在评定过程中,评定者应熟悉正常反应的范围,以便建立
估价异常反应的恰当参考。 6.在局部或单侧功能障碍(如偏瘫)时,注意不宜将非受累
侧作为“正常”肢体进行比较。
• 表面电极肌电图常可用于鉴别挛缩和拮抗肌痉挛。 • 表面电极肌电图也可用于帮助选择治疗方法和随访治疗效
果
二、H反射
• (一)测定原理 • (二)评定指标
1.Hmax/Mmax比值 2. H反射兴奋性曲线 3.其他 H波恢复曲线、H波频率抑制曲线等。 • (三)缺点 1.操作困难 2.影响结果的因素多 3.相关性差 4.可重复性低
• (二)肌张力增高
• 1、肌腹丰满、硬度增高。
• 2、患者在肢体放松状况下,检查者以不同的 速度对患者的关节做被动运动时,感觉有明显 的阻力,甚至无法进行被动运动。
• 3、检查者松开手时,肢体被拉向肌张力增高 一侧。
• 4、肢体腱反射常表现为亢进。
• (三)影响肌张力异常临床检查的因素
• 1、体位和肢体位置与牵张反射的相互作用。 • 2、中枢神经系统的状态。 • 3、心理因素、环境温度。 • 4、患者对运动的主观作用。 • 5、药物服用、患者整体健康水平。 • 6、其他如发热、感染、代谢和电解质紊乱等也可影响
• 痉挛患者的紧张性振动反射减弱。
五、屈肌反射
• 屈肌反射可以在刺激屈肌反射或足底后,通过估价胫 前肌肌电活动而记录,其反映中间神经元活动的整体 情况。
(一)肌张力分类 1.正常肌张力分类
静止性肌张力 姿势性肌张力 运动性肌张力 2.异常肌张力分类 肌张力减低(迟缓) 肌张力增高(痉挛) 肌张力障碍
(二)正常肌张力的特征
• 1.关节近端的肌肉可以进行有效的同步运动。 • 2.具有完全抵抗肢体重力和外来阻力的运动能力。 • 3.将肢体被动地置于空间某一位置时,具有保持该姿
• 3、肌张力障碍:一种以张力损害、持续同时伴有扭 曲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的肌肉运动功能亢进性障碍。
• 4、肌张力迟缓:肌张力表现为降低或缺乏、被动活 动阻力降低或消失、牵张反射减弱等
肌张力的临床评定包括以下内容:
一、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二、临床分级 三、反射检查 四、被动运动评定 五、主动运动评定 六、功能评定
• (二)评定指标 一般在踝跖屈痉挛评定时采用低速(10°~12°/s)
、高速(20°~100°/s)的测试速度进行3次连续被动 踝背屈,低速时3秒内完成,高速时0.5秒内完成。 • (三)特点
1.与肌电活动及等速装置的共同研究表明其测试信 度较高。
2.可通过低速和高速测试区分痉挛时阻力矩(抵抗 性肌紧张)中的反射成分和非反射成分,尤其适用于 长期痉挛患者。
三、痉挛的评定量表
• (一)改良Ashworth分级法 • (二)Brunnstrom评定法 • (三)Fugl-Meyer评定法 • (四)股内收肌张力量表 • (五)临床痉挛指数 • (六)Oswestry 等级量表 • (七)改良Tardieu 量表 • (八)Rivermead运动指数 • (九)Tufts运动功能评定 • (十)九柱孔检查 • (十一)改良Barthel指数icity)是指在上运动神经元损 伤后,由于脑干和脊髓反射亢进而使局部对被 动运动的阻力增大的一种状态。痉挛的评定, 现在大多采用Ashworth痉挛量表(Ashworth scale for spasticity, ASS)或改良Ashworth 痉挛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
肌张力评定
肌张力(muscle tone)是指人体在安 静休息的情况下,肌肉保持一定紧张状态 的能力。
必要的肌张力是维持肢体位置,支撑体 重所必需的;
是保证肢体运动制控能力,空间位置, 进行各种复杂运动所必要的条件。
概述
一、肌张力的常见表现 二、常见的肌张力异常 三、常用的降低肌张力方法
一、肌张力的常见表现
三、反射检查
• 常采取的反射检查 1.肱二头肌反射 2.肱三头肌反射 3. 桡骨膜反射 4.膝反射 5.踝反射(跟腱反射)
• 1、肱二头肌反射:患者前臂屈曲90°检查者以左拇指 置于患者肘部肱二头肌肌腱上,然后右手持叩诊锤叩 左拇指指甲。
• 2、肱三头肌反射:患者外展上臂,半屈肘关节,检查 者用左手托住其上臂,右手用叩诊锤直接叩击鹰嘴上 方肱三头肌肌腱。
• 3、桡骨膜反射:患者前臂置于半屈半旋前位,检查者 以左手托住其腕部并使腕关节自然下垂,随即以叩诊 锤叩击桡骨茎突。
• 4、膝反射:坐位检查时患者小腿完全松弛下垂、卧位 检查时患者仰卧位检查者以左手托起其膝关节使之屈 曲约120°用右手持叩诊锤叩击膝盖髌骨下方的髌腱。
• 5、踝反射:患者仰卧位,髋及膝关节稍屈曲,下肢取 外旋外展位,检查者左手将患者足部背屈成直角叩击 跟腱。
四、被动运动评定
• 被动运动检查可发现肌肉对牵张刺激的反应,以发现是否 存在肌张力过强、过强是否为速度依赖,是否伴有阵挛, 并与挛缩进行比较和鉴别。
• (一)评分标准 1、神经科分级方法2、其它的等级评分法。 • (二)注意事项 1.要求患者尽量放松,由评定者支持和移动肢体。 2.所有的运动均应予以评定,且特别要注意在初始视诊时被
势不变的能力。 • 4.能够维持原动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平衡。 • 5.具有随意使肢体由固定到运动和在运动过程中转换
为固定姿势的能力。 • 6.需要时,具有选择性地完成某一肌群协同运动或某
七、痉挛步态的评定
• 痉挛步态是一种牵张反射增高的状态,并迅速 发展为对运动的抵抗。
• 反映皮质脊髓束或上运动神经元的损害。脊髓 与大脑损害所致痉挛就其临床特点略有不同。 痛性肌肉痉挛多见于脊髓损害,有步行能力的 脊髓损伤患者,双下肢僵直呈轻度环行步态或 双下肢交叉上下轻度跳跃步态。
七、痉挛步态的评定
一、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 (一)肌张力降低: • 1、检查者拉伸患者肌群时几乎感受不到阻力。 • 2、患者不能自己抬起肢体,或当肢体运动时可感到柔软
、沉重感。 • 3、当肢体下落时,肢体即向重力方向下落,无法保持原
有姿势。 • 4、肌张力显著降低时,肌肉不能保持正常肌的外形与弹
性,表现松弛软弱。
五、主动运动评定
• 通过主动运动评定可进一步鉴别肌张力异常的 情况。例如伴随拮抗肌收缩的缓慢运动可能预 示拮抗肌痉挛或协同收缩;不伴随拮抗肌收缩 的缓慢运动可能预示原动肌力弱。
• 自主肌力的评定方法可采用常用的徒手肌力评 定方法。
六、功能评定
功能评定可以对痉挛或肌张力异常是否干扰 坐或站立平衡及移行等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 力进行评定。
特点 1.优点 (1)重测信度较高。 (2)与Ashworth分级法相关性好。 (3)可在普通的装置上进行。 (4)可区分偏瘫痉挛和帕金森强直。 2.缺点 必须进行多次检查,并计算其平均值。
三、便携式测力计方法
• (一)评定方法 采用Penny和Giles便携式测力计。 记录达到被动运动终点时便携式测力计的读数。
脊髓损伤者痉挛、
二、常见的肌张力异常
• 1、痉挛:肌张力增高的一种形式,是一种由牵张反 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 强、伴腱反射异常为特征的运动障碍。上运动神经元 损伤所致。
• 2、僵硬:主动肌和拮抗肌张力同时增加,各个方向 的关节被动活动阻力均增加的现象。锥体外系损伤所 致、常见病帕金森。
四、等速装置评定方法
• (一)评定方法 • (二)评定指标 • (三)信度和效度 • (四)优缺点 • (五)注意事项
电生理评定方法
一、表面电极肌电图 二、H反射 三、F波反应 四、紧张性振动反射 五、屈肌反射 六、腰骶激发电位 七、中枢传导
一、表面电极肌电图
• 利用多通道表面电极肌电图是电生理评定方法中较为可取 的一种方法。
)。
二、痉挛的临床意义
• (一)痉挛的益处 1.借助伸肌痉挛等帮助患者站立和行走。 2.活动过强的牵张反射可促进等长和离心自主收 缩的肌力,但向心收缩力弱。 3.可相对保持肌容积。 4.在无承重和废用的情况下,可因此而预防骨质 疏松。 5.降低麻痹性肢体的依赖性水肿。 6.充当静脉肌肉泵,降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 性。
• 1、不良姿势和肢体放置位置可使肌张力增高。 • 2、紧张和焦虑情绪以及不良的心理状态都可使张力增
高。 • 3、尿路结石、感染、膀胱充盈、便秘、压疮、静脉血
栓、关节挛缩、疼痛等。
• 4、中枢抑制系统和中枢易化系统的失衡。 • 5、局部肢体受压可使肌张力增高 • 6、骨折、脱位、异位骨化等外伤疾病 • 7、烟碱能明显增加脊髓损伤患者痉挛,巴氯芬则抑制
。
二、临床分级
• 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标准 • 0级:无肌张力的增加 • 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
呈现最小的阻力或释放。 • 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屈伸时在ROM后
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呈现最小的阻 力。 • 2级:肌张力较明显的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 容易的被动移动。 • 3级: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活动困难。 • 4级: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 进行被动移动。
(二)痉挛的弊端 1.由于阵挛、髋内收呈剪刀样或屈肌痉挛而损害站立平衡 。 2.由于伸肌痉挛和阵挛损害步态的摆动期。 3.导致缓慢的自主运动。 4.由于屈肌痉挛导致皮肤应力增加。 5.由于紧张性牵张反射亢进或屈肌痉挛造成的挛缩危险。 6.自发性痉挛导致睡眠障碍。 7.由于髋屈肌、内收肌痉挛影响会阴清洁、损害性功能。 8.由于痉挛或阵挛干扰驾驶轮椅、助动车等。 9.虽然大部分痉挛可无疼痛,但持续的屈肌痉挛可导致疼 痛。 10.可增加骨折、异位骨化的危险性。
确定为有问题的部位。 3.评定者应保持固定形式和持续的徒手接触,并以恒定的速
度移动患者肢体。 4.若欲与挛缩鉴别,可加用拮抗肌的肌电图检查。 5.在评定过程中,评定者应熟悉正常反应的范围,以便建立
估价异常反应的恰当参考。 6.在局部或单侧功能障碍(如偏瘫)时,注意不宜将非受累
侧作为“正常”肢体进行比较。
• 表面电极肌电图常可用于鉴别挛缩和拮抗肌痉挛。 • 表面电极肌电图也可用于帮助选择治疗方法和随访治疗效
果
二、H反射
• (一)测定原理 • (二)评定指标
1.Hmax/Mmax比值 2. H反射兴奋性曲线 3.其他 H波恢复曲线、H波频率抑制曲线等。 • (三)缺点 1.操作困难 2.影响结果的因素多 3.相关性差 4.可重复性低
• (二)肌张力增高
• 1、肌腹丰满、硬度增高。
• 2、患者在肢体放松状况下,检查者以不同的 速度对患者的关节做被动运动时,感觉有明显 的阻力,甚至无法进行被动运动。
• 3、检查者松开手时,肢体被拉向肌张力增高 一侧。
• 4、肢体腱反射常表现为亢进。
• (三)影响肌张力异常临床检查的因素
• 1、体位和肢体位置与牵张反射的相互作用。 • 2、中枢神经系统的状态。 • 3、心理因素、环境温度。 • 4、患者对运动的主观作用。 • 5、药物服用、患者整体健康水平。 • 6、其他如发热、感染、代谢和电解质紊乱等也可影响
• 痉挛患者的紧张性振动反射减弱。
五、屈肌反射
• 屈肌反射可以在刺激屈肌反射或足底后,通过估价胫 前肌肌电活动而记录,其反映中间神经元活动的整体 情况。
(一)肌张力分类 1.正常肌张力分类
静止性肌张力 姿势性肌张力 运动性肌张力 2.异常肌张力分类 肌张力减低(迟缓) 肌张力增高(痉挛) 肌张力障碍
(二)正常肌张力的特征
• 1.关节近端的肌肉可以进行有效的同步运动。 • 2.具有完全抵抗肢体重力和外来阻力的运动能力。 • 3.将肢体被动地置于空间某一位置时,具有保持该姿
• 3、肌张力障碍:一种以张力损害、持续同时伴有扭 曲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的肌肉运动功能亢进性障碍。
• 4、肌张力迟缓:肌张力表现为降低或缺乏、被动活 动阻力降低或消失、牵张反射减弱等
肌张力的临床评定包括以下内容:
一、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二、临床分级 三、反射检查 四、被动运动评定 五、主动运动评定 六、功能评定
• (二)评定指标 一般在踝跖屈痉挛评定时采用低速(10°~12°/s)
、高速(20°~100°/s)的测试速度进行3次连续被动 踝背屈,低速时3秒内完成,高速时0.5秒内完成。 • (三)特点
1.与肌电活动及等速装置的共同研究表明其测试信 度较高。
2.可通过低速和高速测试区分痉挛时阻力矩(抵抗 性肌紧张)中的反射成分和非反射成分,尤其适用于 长期痉挛患者。
三、痉挛的评定量表
• (一)改良Ashworth分级法 • (二)Brunnstrom评定法 • (三)Fugl-Meyer评定法 • (四)股内收肌张力量表 • (五)临床痉挛指数 • (六)Oswestry 等级量表 • (七)改良Tardieu 量表 • (八)Rivermead运动指数 • (九)Tufts运动功能评定 • (十)九柱孔检查 • (十一)改良Barthel指数icity)是指在上运动神经元损 伤后,由于脑干和脊髓反射亢进而使局部对被 动运动的阻力增大的一种状态。痉挛的评定, 现在大多采用Ashworth痉挛量表(Ashworth scale for spasticity, ASS)或改良Ashworth 痉挛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
肌张力评定
肌张力(muscle tone)是指人体在安 静休息的情况下,肌肉保持一定紧张状态 的能力。
必要的肌张力是维持肢体位置,支撑体 重所必需的;
是保证肢体运动制控能力,空间位置, 进行各种复杂运动所必要的条件。
概述
一、肌张力的常见表现 二、常见的肌张力异常 三、常用的降低肌张力方法
一、肌张力的常见表现
三、反射检查
• 常采取的反射检查 1.肱二头肌反射 2.肱三头肌反射 3. 桡骨膜反射 4.膝反射 5.踝反射(跟腱反射)
• 1、肱二头肌反射:患者前臂屈曲90°检查者以左拇指 置于患者肘部肱二头肌肌腱上,然后右手持叩诊锤叩 左拇指指甲。
• 2、肱三头肌反射:患者外展上臂,半屈肘关节,检查 者用左手托住其上臂,右手用叩诊锤直接叩击鹰嘴上 方肱三头肌肌腱。
• 3、桡骨膜反射:患者前臂置于半屈半旋前位,检查者 以左手托住其腕部并使腕关节自然下垂,随即以叩诊 锤叩击桡骨茎突。
• 4、膝反射:坐位检查时患者小腿完全松弛下垂、卧位 检查时患者仰卧位检查者以左手托起其膝关节使之屈 曲约120°用右手持叩诊锤叩击膝盖髌骨下方的髌腱。
• 5、踝反射:患者仰卧位,髋及膝关节稍屈曲,下肢取 外旋外展位,检查者左手将患者足部背屈成直角叩击 跟腱。
四、被动运动评定
• 被动运动检查可发现肌肉对牵张刺激的反应,以发现是否 存在肌张力过强、过强是否为速度依赖,是否伴有阵挛, 并与挛缩进行比较和鉴别。
• (一)评分标准 1、神经科分级方法2、其它的等级评分法。 • (二)注意事项 1.要求患者尽量放松,由评定者支持和移动肢体。 2.所有的运动均应予以评定,且特别要注意在初始视诊时被
势不变的能力。 • 4.能够维持原动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平衡。 • 5.具有随意使肢体由固定到运动和在运动过程中转换
为固定姿势的能力。 • 6.需要时,具有选择性地完成某一肌群协同运动或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