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分散剂).

合集下载

分散剂

分散剂

表面活性剂结构与 分散性的关系
作为疏水性的固体粒子,能吸附表面活性剂的疏水基,若是阴离子
。 表面活性剂,则使朝外的亲水基因相同电荷而相互排斥。
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效率随疏水基长度增加而提高,所以长碳链 较短碳链分散性好。
如果增加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则往往能提高其在水中的溶解
度,从而减少颗粒表面的吸附。 如果分散粒子本身带有电荷,又选用具有相反电荷的表面活性 剂,则在微粒所带电荷被中和前,可能发生絮凝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只有在电荷 中和的粒子上再吸附第二层表面活性剂后,才能很好的分散。
表面活性剂的分散 稳定作用
表面活性剂在水介质中的分散 。 稳定作用
对带电质点的分散稳定作用 1.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鱼质点表面带有同种电荷 当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所带电荷与质点表面相同 时,由于静电斥力而使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不易 被吸附于带点的质点表面;但若离子型表面活 性剂与质点间的范德华力较强,能克服静电斥 力时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通过特性吸附而吸附 于质点表面,此时会使质点表面的zeta电势的绝 对值升高,使带点质点在水中更稳定。 。
表面活性剂的分散 稳定作用
固体粒子分散过程
固体粒子在介质中的分散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固体粒子的湿润 湿润是固体粒子分散的最基本的条件,若要把 固体粒子均匀地分散在介质中,首先必须使每个固 体微粒或粒子团,能被截至充分地湿润 2.离子团的分散或碎裂 此过程中要使粒子团分散或碎裂,涉及粒子团 及内部的固固界面分离问题。表面活性剂的类型不 同在粒子团的分散或碎裂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有所 不同。
简介
2. 由于固体颗粒要被分散于液体中, 故固体颗粒被液体润湿是分散的必要条件, 但不是分散的充分条件。其充分条件之一 就是使粒子间能垒上升至足够高度,从而 使固体颗粒均匀分散不相互聚集。因此, 凡能使固体表面迅速润湿,又能提高离子 间能垒的物质是分散剂。

分散剂

分散剂

分散剂介绍分散剂是一种在分子内同时具有亲油性和亲水性两种相反性质的界面活性剂。

可均一分散那些难于溶解于液体的无机,有机颜料的固体颗粒,同时也能防止固体颗粒的沉降和凝聚,形成安定悬浮液所需的药剂。

解释工具书中的解释促使物料颗粒均匀分散于介质中,形成稳定悬浮体的药剂。

分散剂一般分为无机分散剂和有机分散剂两大类。

常用的无机分散剂有硅酸盐类(例如水玻璃)和碱金属磷酸盐类(例如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和焦磷酸钠等)。

有机分散剂包括三乙基己基磷酸、十二烷基硫酸钠、甲基戊醇、纤维素衍生物、聚丙烯酰胺、古尔胶、脂肪酸聚乙二醇酯等。

学术文献中的解释分散剂的定义是分散剂能降低分散体系中固体或液体粒子聚集的物质。

在制备乳油和可湿性粉剂时加入分散剂和悬浮剂易于形成分散液和悬浮液,并且保持分散体系的相对稳定的功能。

化工词典中的解释能提高和改善固体或液体物料分散性能的助剂。

固体染料研磨时,加入分散剂,有助于颗粒粉碎并阻止已碎颗粒凝聚而保持分散体稳定。

不溶于水的油性液体在高剪切力搅拌下,可分散成很小的液珠,停搅拌后,在界面张力的作用下很快分层,而加入分散剂后搅拌,则能形成稳定的乳浊液。

其主要作用是降低液-液和固-液间的界面张力。

因而分散剂也是表面活性剂。

种类有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两性型和高分子型。

阴离子型用得最多。

分散剂的选择一个优良的分散剂应满足以下要求:1、分散性能好,防止填料粒子之间相互聚集;2、与树脂、填料有适当的相容性;热稳定性良好;3、成型加工时的流动性好;不引起颜色飘移;4、不影响制品的性能;无毒、价廉。

分散剂的用量一般为母料质量的5%分散剂的种类脂肪酸类、脂肪族酰胺类和酯类硬脂酰胺与高级醇并用,可改善润滑性和热稳定性,用量(质量分数,下同)0.3%-0.8%,还可作聚烯烃的滑爽剂;己烯基双硬脂酰胺,也称乙撑基双硬脂酰胺(EBS),是一种高熔点润滑剂,用量为0.5%~2%;硬脂酸单甘油酯(GMS),三硬脂酸甘油酯(HTG);油酸酰用量0.2%~0.5%;烃类石蜡固体,熔点为57~70℃,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树脂中的分散性、相容性、热稳定性均差,用量一般在0.5%以下石蜡类尽管石蜡属于外润滑剂,但为非极性直链烃,不能润湿金属表面,也就是说不能阻止聚氯乙烯等树脂粘连金属壁,只有和硬脂酸、硬脂酸钙等并用时,才能发挥协同效应液体石蜡:凝固点-15 ̄-35℃,在挤出和注射成型加工时,与树脂的相容性较差,添加量一般为0.3%-0.5%,过多时,反而使加工性能变坏微晶石蜡:由石油炼制过程中得到,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且有许多异构体,熔点65-90℃,润滑性和热稳定性好,但分散性较差,用量一般为0.1%-0.2%,最好与硬脂酸丁酯、高级脂肪酸并用。

分散剂 定义

分散剂 定义
• 胺类
• 磷酸盐类 • 羧酸类 优点 缺点
AMP (2-氨基-2-甲基-1-丙醇 ) DMAE(二甲基-1-氨基-1-乙醇) KTPP(三聚磷酸钾) SHTP(六偏磷酸钠) 柠檬酸
成本低,易购买 良好的初始分散效果 用量大,长期分散稳定性差
高分子分散剂
多元酸均聚物
O
O
O
O
O
O
CO CO CO CO CO CO
分散剂定义 分散剂顾名思议,就是把各种粉体合理地分散 在溶剂中,通过一定的电荷排斥原理或高分子 位阻效应,使各种固体很稳定地悬浮在溶剂 (或分散液)中。 分散剂是一种在分子内同时具有亲油性和亲水 性两种相反性质的界面活性剂。可均一分散那 些难于溶解于液体的无机,有机颜料的固体颗 粒,同时也能防止固体颗粒的沉降和凝聚,形
分散剂的选择
• 一个优良的分散剂应满足以下要求: • 1、分散性能好,防止填料粒子之间相互聚 集; • 2、与填料有适当的相容性;热稳定性良好; • 3、成型加工时的流动性好; • 4、不影响制品的性能; 无毒、价廉。
• 必须通过实验验证各种分散剂对某一原料的 效果,即测定分散剂对浆料黏度、沉降度、 zeta势、ph值等各种参数指标类分析调节各 种因素以选择最佳的分散剂。 • 1,将已经工业化生产的分散剂进行复配
多元酸共聚物
O CO R
O CO R
O CO R
高分子分散剂性能比较
类型 效率 耐水性 起泡程度 光泽 与聚氨酯增稠剂兼容性 与疏水碱溶性增稠剂兼容性 多元酸均聚物 优 中 优 平光 - 半光 中 优 亲水共聚物 良 良 良 平光 - 高光 良 良 疏水共聚物 良 优 中 平光 - 高光 优 中
分散剂的选择
• 分散剂的作用机理 1,吸附于固体颗粒的表面,使凝聚的固体颗 粒表面易于湿润。 2,使固体粒子表面形成双分子层结构,外层分 散剂极性端与水有较强亲合力,增加了固体 粒子被水润湿的程度.固体颗粒之间因静电 斥力而远离。 3,高分子型的分散剂,在固体颗粒的表面形 成吸附层,使固体颗粒表面的电荷增加,提 高形成立体阻碍的颗粒的反作用力。

分散剂MF的分散原理

分散剂MF的分散原理

分散剂MF的分散原理
分散剂MF(也称为明胶分散剂)是一种用于分散固体颜料或粉末的化学物质,通常以粉末或颗粒的形式存在。

分散剂MF的分散原理是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将颜料或粉末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一个稳定的分散体系。

分散剂MF通常含有两个部分: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

亲水基团使得分散剂MF 能够与水相互作用,而亲油基团则能够与颜料或粉末相互作用。

当分散剂MF加入到水中时,亲水基团会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或其他相互作用,从而与水形成稳定的溶液。

同时,亲油基团会与颜料或粉末表面相互作用,将它们包裹在一起。

由于分散剂MF的亲水基团与亲油基团之间的平衡作用,分散剂能够将颜料或粉末分散在水中并保持其稳定性。

亲水基团与水相互作用,使得分散剂MF可以与水混合均匀,而亲油基团则与颜料或粉末相互作用,防止它们聚集在一起。

通过使用适当的分散剂MF,可以有效地分散和稳定许多不溶于水的颜料或粉末,使其能够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并且不易沉淀或结块。

这在很多工业应用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分散剂的性质

分散剂的性质

分散剂的性质及应用目前在碳酸钙的生产中除原料方解石外,最主要的化工原料为分散剂.首先我们来了解几个基本定义:分散的定义:分散过程乃是将吸附于颜料表面的空气或水汽以液体介质所取代,而使颜料均匀地分离,同时又防止颜料颗粒在某一段时间内不致凝集。

分散剂的作用:化学分散剂用以增湿颜料粒子(排斥颜料粒子之间的空气),调节颜料粒子的表面电荷,防止絮凝,降低粘度。

纸张涂料用的分散剂,当其溶于水中时便离子化了。

加颜料后,分散剂的阴离子部分强烈地吸附在颜料粒子的表面。

多数用于纸张涂布的无机颜料是疏水的,它们不明显地为水所润涨,它们的晶体粒子在水中保持其原有的大小和形状。

分散剂的离子从溶液中被优先吸附到颜料粒子表面,分散剂的作用便开始,结果粒子使获得一个等于被吸附离子电荷的静电荷,这电荷位于粒子表面。

电荷大小取决于被吸附离子的多少和单个离子的电荷。

分散剂在溶液中同时提供两种正负电荷的离子。

颜料粒子表面吸附阴离子的结果,在溶液中存在过量的阳离子,它们称为平衡离子。

这些平衡离子分布在颜料粒子周围的一厚层中,并由于被吸附离子的吸引在那里定位。

正是这平衡离子层使颜料粒子互相排斥。

一种良好的分散剂所形成的平衡离子层厚度和静电荷浓度,即使在高能作用下也不会使颜料粒子集结在一起。

过去常用的分散剂主要是多磷酸盐(六偏磷酸钠、四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和焦磷酸钠等),最近聚丙烯酸盐分散剂的使用增长很快,这类有机分散剂具有更好的长期稳定性,特别在高温情况下,聚丙烯酸盐特别适用于碳酸钙的分散,因为碳酸钙分散体对时间和温度十分敏感,如果碳酸钙分散需保存两天以上,或在温度高于40℃条件下保存,聚丙烯酸盐是理想的分散剂。

分散剂的物化性质PH值:5.3~6.3固含量43.0~45.0%,粘度150~350cps比重 1.290~1.310贮存稳定性:六个月分散剂在碳酸钙中的应用:分散剂一般加在泥浆分散槽和90线的第二段湿磨机进口,加入比例一般为5~10 公斤/吨(65级),12~20公斤/吨(90级),评价分散剂效果的好坏主要看:成品粘度、成品粘度7天稳定性、加入比例及成本等。

分散剂配置

分散剂配置

分散剂配制方法一、分散型分散剂TK-5C的配置(9095kg)1.配方1)无离子水8500L2)TCR-7507P 450kg3)TCR-HPMP 75kg4)TCR-4040 70kg2、操作现往配置槽内加入无离子水4000L,开搅拌,然后按配方量加入TCR HPMP和TCR 7507P,注意加入时候不要太快,要在过滤网上均匀加入,以避免产生结块,1分钟加入一袋。

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无离子水4500L.通蒸汽升温到60,然后关闭蒸汽,通入5水进行降温。

当温度到25时,按配方量加入TCR4040。

温度降至10~20时,即可降槽。

通知分析室取样化验。

贮槽温度保持5~10二、保胶型分散剂TC-22C的配置(8880kg)1、配方1)无离子水 8500L2)TCR-8624 380kg2、操作先往配置槽内加入无离子水5000L,开搅拌,然后按配方量加入TCR-8624,注意加入时候不要太快,要在过滤网上均匀加入,以避免产生结块,1分钟加入一袋。

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无离子水3500L冷搅拌30m im。

通入蒸汽升温到55,然后关闭蒸汽,通入5水进行降温。

降温降至10~20时,即可降槽。

通知分析室取样化验。

贮槽温度保持5~10 注意;分散剂7206 (PVA)55(二次分散剂)增加吸油率50 (纤维素)孔隙率88 (保胶分散剂)四元体系 TK-22c 表观密度TK-5c 颗粒引发剂EHP 83 ℃ 0.1h TX-99 75 ℃ 0.1h64 ℃ 1h 56 ℃ 1h47 ℃ 10h 38 ℃ 10h。

常见的国产分散剂

常见的国产分散剂

分散剂分为无机粉末和水溶性有机高分子两大类。

无机分散剂有钙、镁、钡的碳酸盐、磷酸盐或氢氧化物,主要起机械隔离作用,比较容易用酸洗去,故常用于制聚苯乙烯类透明聚合物。

有机分散剂包括明胶、海藻胶、蛋白等天然高分子,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部分醇解的聚乙烯醇,马来酸酐与苯乙烯或醋酸乙烯的共聚物的钠盐,聚丙烯酸盐等合成聚合物或共聚物。

它们吸附在液滴表面,形成保护膜,同时增加介质粘度,防止两液滴粘结。

分散剂的种类和用量对聚合物颗粒的粒径和形态有很大影响。

例如氯乙烯进行悬浮聚合时用氯乙烯醇或纤维素衍生物作分散剂可制得疏松型聚氯乙烯,用明胶作分散剂可制得紧密型树脂。

农药用分散剂是一类表面活性剂,其功能是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使药粒迅速湿润,并使药液容易在施用目标的表面湿润和展布,帮助药剂渗透。

常用的有含皂角素的皂角粉、茶子饼粉和含木质素的亚硫酸纸浆废液,以及合成表面活性剂,如聚氧乙烯基烷基芳基醚、聚氧乙烯基烷基醚、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等。

用于染色的分散剂又称扩散剂,用分散染料和还原染料印染时要加分散剂和保护胶体,以保证染色均匀,防止色斑。

常用的染色用分散剂有磺化油(太古油、土耳基油)、烷基或长链酰胺基苯磺酸钠、烷基聚氧乙烯醚、木质素磺酸钠、萘磺酸甲醛缩合物、油酰基聚胺基羟酸盐等。

商品名分散剂NNO及(高浓)分散剂N(扩散剂NNO)成分亚甲基双萘磺酸钠性能及用途外观为米棕色粉末。

易溶于任何硬度的水中,扩散性与保护胶体性好,无渗透及起泡性。

为阴离子型。

耐碱、耐无机盐。

对蛋白质及锦纶纤维有亲合力,对棉、麻等纤维素无亲合力。

可与阴离子及非离子型表面活剂一起混用。

pH(1%水溶液)7~9。

本品主要用于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隐色酸法染色、分散染料与可溶性还原染料的染色等。

也可用于线/毛交织物,染色时使丝不上色。

染料工业上主要用作混填料和分散染料,及色淀制造时的分散助剂。

此外,还可用作橡胶稳定剂和制革的助鞣剂。

分散剂的作用原理

分散剂的作用原理

分散剂的作用原理分散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化学物质,它具有许多独特的作用原理。

在化学工业、医药领域、食品加工等多个行业中,分散剂被广泛用于悬浮液、乳液和胶体溶液的制备过程中。

分散剂的主要作用是使固体颗粒在液体中分散均匀。

当我们将固体颗粒加入液体中时,由于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它们往往会聚集在一起形成团块。

这种聚集现象使得颗粒的表面积减小,从而降低了颗粒与液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导致颗粒不能充分与液体发生反应或扩散。

而分散剂的添加能够破坏颗粒之间的聚集力,使得颗粒分散均匀地分布在液体中,增大了颗粒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反应速率或扩散速率。

分散剂还可以改善悬浮液的稳定性。

在悬浮液中,固体颗粒往往会因为密度差异而沉降到液体底部,从而导致悬浮液分层或沉淀。

而分散剂的添加可以在颗粒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分散层,使得颗粒之间产生排斥力,从而抑制颗粒的沉降,提高悬浮液的稳定性。

分散剂还可以调节液体的黏度。

在一些工艺过程中,液体的黏度对于工艺的进行具有重要影响。

而分散剂的添加可以改变液体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从而降低液体的黏度。

这种调节液体黏度的作用对于一些需要控制液体流动性的工艺来说尤为重要。

分散剂的作用原理不仅与其本身的化学性质有关,也与其添加量有关。

通常情况下,分散剂的添加量需要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来确定。

添加量过少可能无法达到良好的分散效果,而添加量过多则可能对工艺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当的分散剂和添加量。

总的来说,分散剂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辅助剂,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改善固体颗粒在液体中的分散性、提高悬浮液的稳定性和调节液体的黏度,分散剂能够促进工艺的进行和产品的质量提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分散剂的种类和应用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分散剂的7种类型

分散剂的7种类型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分散剂的7种类型分散剂又称湿润分散剂,它除具有湿润作用外,其活性基团一端能吸附在粉碎成细小微粒的颜料表面,另一端溶剂化进入漆基形成吸附层(吸附基越多,链节越长,吸附层越厚),产生电荷斥力(水性涂料)或熵斥力(溶剂型涂料),使颜料粒子长期分散悬浮于漆基中,避免再次絮凝,因而保证制成的色漆体系的贮存稳定。

分散剂有很多种,初步估算,现存世界上有1000多种物质具有分散作用。

现按其结构来区分,可分为以下7种类型。

阴离子型润湿分散剂大部分是由非极性带负电荷的亲油的碳氢链部分和极性的亲水的基团构成。

2种基团分别处在分子的两端,形成不对称的亲水亲油分子结构。

它的品种有:油酸钠c17h33coona、羧酸盐、硫酸酯盐(r—o—so3na)、磺酸盐(r—so3na)等。

阴离子分散剂相容性好,被广泛应用于水性涂料及油墨中。

多元羧酸聚合物等也可应用于溶剂型涂料,并作为受控絮凝型分散剂广泛使用。

阳离子型润湿分散剂非极性基带正电荷的化合物,主要有胺盐、季胺盐、吡啶鎓盐等。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吸附力强,对炭黑、各种氧化铁、有机颜料类分散效果较好,但要注意其与基料中羧基起化学反应,还要注意不要与阴离子分散剂同时使用。

非离子型润湿分散剂在水中不电离、不带电荷,在颜料表面吸附比较弱,主要在水系涂料中使用。

主要分为乙二醇性和多元醇型,降低表面张力和提高润湿性。

与阴离子型分散剂配合使用作为润湿剂或乳化剂,广泛应用于水性色浆、水性涂料及油墨中。

两性型润湿分散剂是由阴离子和阳离子所组成的化合物。

典型应用的是磷酸酯盐型的高分子聚合物。

这类聚合物酸值较高,可能会影响层间附着力。

电中性型润湿分散剂分子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有机基团的大小基本相等,整个分子呈现中性,但却具有极性。

如油氨基油酸酯c18h35nh3oocc17h33等均属于这种类型,在涂料中应用相当广泛。

高分子型超分散剂高分子型分散剂最为常用,稳定性也最佳。

高分子型分散剂也分为多己内多酯多元醇-多乙烯亚胺嵌段共聚物型分散剂、丙烯酸酯高分子型分散剂、聚氨酯或聚酯型高分子分散剂等,由于它们的锚定基团一头与树脂缠绕吸附,另一头又与颜料粒子包附,因此贮存稳定性是比较好的。

分散剂 简介

分散剂 简介

分散剂开放分类:水处理剂"分散剂" 英文对照dispersant;"分散剂" 在工具书中的解释促使物料颗粒均匀分散于介质中,形成稳定悬浮体的药剂。

分散剂一般分为无机分散剂和有机分散剂两大类。

常用的无机分散剂有硅酸盐类(例如水玻璃)和碱金属磷酸盐类(例如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和焦磷酸钠等)。

有机分散剂包括三乙基己基磷酸、十二烷基硫酸钠、甲基戊醇、纤维素衍生物、聚丙烯酰胺、古尔胶、脂肪酸聚乙二醇酯等."分散剂" 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分散剂的定义是分散剂能降低分散体系中固体或液体粒子聚集的物质.在制备乳油和可湿性粉剂时加入分散剂和悬浮剂易于形成分散液和悬浮液,并且保持分散体系的相对稳定的功能一种常用的分散剂:聚丙烯酸PAAPolyacrylic Acid【CAS】9003-01-4一、产品性能PAA无毒,易溶于水,可在碱性和中等浓缩倍数条件下运行而不结垢。

PAA能将碳酸钙、硫酸钙等盐类的微晶或泥沙分散于水中不沉淀,从而达到阻垢目的;PAA是一种常用的分散剂,除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作阻垢分散剂使用外,还广泛应用于造纸和纺织、印染、陶瓷、涂料等行业。

二、质量指标符合GB /T10533—2000项目指标外观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固体含量%≥ 30.0游离单体(以CH2=CH-COOH计)% ≤ 0.50密度(20℃)g/cm3 ≥ 1.09PH(1%水溶液)≤ 3.0极限粘数(30℃)dl/g 0.06-0.10本厂还可提供40%,50%的聚丙烯酸供客户选购。

三、应用范围与使用方法PAA常与其他水处理剂组成配方使用,用作电厂、化工厂、化肥厂、炼油厂和空调系统等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阻垢分散剂。

PAA 具体配方及用量根据现场水质及设备材质情况由试验而定。

PAA单独使用,一般使用浓度为1~15mg/L。

四、包装与储存PAA用塑料桶包装,每桶25kg。

贮于室内阴凉处,贮存期为十二个月。

分散剂

分散剂

分散剂的分类有哪些分散剂有很多种,初步估算,现存世界上有1000多种物质具有分散作用。

现按其结构来区分,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两性型,电中性型,高分子型(包括高中低分子量)分散剂。

一、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大部分是由非极性带负电荷的亲油的碳氢链部分和极性的亲水的基团构成。

两种基团分别处在分子的两端,形成不对称的亲水亲油分子结构。

它的品种有;油酸钠C17H33COOΘNa?,羧酸盐、硫酸酯盐(R-O-SO3Na),磺酸盐(R-SO3Na),等等。

阴离子分散剂相溶性好,被广泛应用。

二、阳离子型:是非极性基带正电荷的化合物。

品种有十八碳烯胺醋酸盐C17H33CH2NH2?ΘOOCCH3。

烷基季铵盐、氨基丙胺二油酸酯、季胺盐、特殊改性的多氨基酰胺磷酸盐等。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吸附力强,对炭黑、各种氧化铁、有机颜料类分散效果较好,但要注意其与基料中羧基起化学反应,还要注意不要与阴离子分散剂同时用,使用应慎重。

三、非离子型:不能电离、不带电荷。

在颜料表面吸附比较弱,主要在水系涂料中使用。

品种有脂肪酸环氧乙烷的加成物C17H33COO(CH2CH2O)nH、聚乙二醇型多元醇和聚乙烯亚胺衍生物等。

它们的作用是降低表面张力和提高润湿性。

如果添加一些有机硅氧烷就可以防止发花、浮色和改善流平的作用。

四、两性型:分散剂是由阴离子和阳离子所组成的化合物。

典型应用的是磷酸酯盐型的高分子聚合物。

这类聚合物酸值较高,会影响层间附着力。

应该注意。

五、电中性型:是分子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有机集团的大小基本相等,整个分子呈现中性但却具有极性。

品种有:油氨基油酸酯C18H35NH3?ΘOOCC17H33。

六、高分子型(包括高中低分子量):而其中最为高档和最为稳定要属高分子型,例如:a.多已内配多元醇-多乙烯亚胺嵌段共聚物,b.多已内酯再与三乙烯四胺的反应物,c.用基团转移聚合,先加甲基丙烯酸酯,再加甲基丙烯酸失水甘油酯制成的丙烯酸酯高分子。

分散片的名词解释

分散片的名词解释

分散片的名词解释分散片,也称为分散剂,是一种在化学、物理和材料科学领域中使用广泛的重要材料。

它们通常以固体或液体的形式存在,能够在液体或固体中形成均匀分散的微小颗粒。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分散片的概念、种类、应用以及其中涉及到的相关技术进行解释和探讨。

一、概念解释分散片是指将原本相对集中的物质分散为微小颗粒状分布的过程,其中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分散片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增大有效表面积,并减小颗粒间距离,从而提高物质的反应性、流动性和可操作性。

二、分散片的种类1. 溶液分散片:指将固体物质(如药物、颜料、染料等)溶解于溶剂中,形成均匀的溶液。

通过控制溶解度、溶剂选择和溶解温度等因素,可以实现颗粒的微细化,提高物质的稳定性和可溶性。

2. 悬浮液分散片:指将微细颗粒(如粉末、矿物等)悬浮在液体载体中,形成稀散的悬浮液。

通过表面活性剂、分散剂以及机械剪切力等手段,可以有效防止颗粒的沉降和团聚,提高悬浮液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3. 凝胶分散片:指将溶胶转变为凝胶形式的分散体系。

凝胶是一种由连续介质中的凝胶剂形成的3D网状结构,具有高内聚力和可逆变形性。

它可以作为纳米材料合成、水净化、药物缓释等许多领域的重要材料。

三、分散片的应用1. 化学工业:在化学合成反应中,分散片被广泛用于催化剂、吸附剂的制备、颗粒的控制生长等方面。

通过优化分散片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可以改善反应速率、选择性和产率。

2. 制药工业:分散片在药物制剂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将药物微细化,可以提高其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另外,通过控制颗粒的大小和分布,可以实现缓释、控释等特殊的药物释放方式。

3. 纳米科技: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分散片在纳米颗粒的合成、纳米流体的调控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制备纳米溶胶、纳米悬浮液和纳米凝胶,可以开辟出许多纳米材料的新应用领域。

4. 环境保护:分散片在环境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制备纳米颗粒的吸附剂、光催化剂和催化剂等,可以实现对有害物质的高效去除和降解,促进环境的净化和改善。

分散剂的作用机理

分散剂的作用机理

分散剂的作用机理一、引言分散剂(Dispersant)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品,在许多工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固体颗粒或液体分散到液体介质中,使其成为一个均匀的悬浮液体系。

本文将深入探讨分散剂的作用机理,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作用机理1. 表面活性剂效应分散剂通常是一种含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的表面活性剂。

在悬浮液中,分散剂的亲水基团与介质液体形成氢键,同时疏水基团与固体颗粒或液滴表面发生相互作用。

这种作用使得分散剂能够降低固体颗粒或液滴的表面张力,防止其聚集,从而实现分散的目的。

2. 电荷效应分散剂还可以通过改变固体颗粒或液滴的表面电荷来实现分散。

当固体颗粒或液滴进入液体介质中时,表面活性剂中的离子会与固体表面的电荷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电荷屏障。

这个屏障可以阻止颗粒或液滴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保持它们的分散状态。

3. 机械干扰效应分散剂还可以通过机械干扰来实现分散。

当固体颗粒或液滴进入液体介质中时,分散剂可以通过搅拌、超声波振荡等方式对其进行机械干扰,使其分散到液体中。

这种机械干扰使得颗粒或液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得到破坏,从而实现分散。

三、实际应用分散剂在许多工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及其作用机理的例子:1. 油漆工业在油漆中,分散剂可以将颜料分散到溶剂中,使其均匀分布。

这样可以提高油漆的颜色均匀性和遮盖力。

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表面活性剂效应和电荷效应实现。

2. 印刷工业在印刷油墨中,分散剂可以将颜料分散到树脂基质中,使油墨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印刷性能。

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表面活性剂效应和机械干扰效应实现。

3. 医药工业在制药过程中,分散剂可以将药物颗粒分散到溶液中,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

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表面活性剂效应和电荷效应实现。

4. 精细化工工业在精细化工过程中,分散剂可以将固体催化剂分散到液体介质中,提高反应效率和选择性。

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表面活性剂效应和机械干扰效应实现。

分散剂

分散剂

分散剂的选择
• 一个优良的分散剂应满足以下要求: • 1、分散性能好,防止填料粒子之间相互聚集; • 2、与树脂、填料有适当的相容性;热稳定性良好; • 3、成型加工时的流动性好; 不引起颜色飘移; • 4、不影响制品的性能; 无毒、价廉。 • 分散剂的用量一般为母料质量的 5%
分散剂的种类
• 脂肪酸类、脂肪族酰胺类和酯类 • 石蜡类 • 金属皂类 • 低分子蜡类
双电层的原理
• 水性涂料使用的分散剂必须水溶,它们被选择地吸附到粉体与水的界面上。目前常用的是 阴离子型,它们在水中电离形成阴离子,并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被粉体表面吸附。粉状 粒子表面吸附分散剂后形成双电层,阴离子被粒子表面紧密吸附,被称为表面离子。在介质 中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称为反离子。它们被表面离子通过静电吸附,反离子中的一部分与粒 子及表面离子结合的比较紧密,它们称束缚反离子。它们在介质成为运动整体,带有负电 荷,另一部分反离子则包围在周围,它们称为自由反离子,形成扩散层。这样在表面离子 和反离子之间就形成双电层。
分散剂的基本原理:
• 在我们涂料生产过程中,颜料分散是一个很主要的生产环节,它 直接关系到涂料的储存,施工,外观以及漆膜的性能等,所以合 理地选择分散剂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生产环节。但涂料浆体分散的 好坏不光和分散剂有关系,和涂料配方的制定以及原料的选择都 有关系。分散剂顾名思议,就是把各种粉体合理地分散在溶剂中, 通过一定的电荷排斥原理或高分子位阻效应,使各种固体很稳定 地悬浮在溶剂(或分散液)中。
分散剂
介绍
• 分散剂是一种在分子内同时具有亲油性和亲水性两种相反性质的 界面活性剂。可均一分散那些难于溶解于液体的无机,有机颜料 的固体颗粒,同时也能防止固体颗粒的沉降和凝聚,形成安定悬 浮液所需的药剂。

无机分散剂分散机理

无机分散剂分散机理

无机分散剂分散机理
无机分散剂是指由无机物组成的分散液,其作用是将微粒状的固体颗粒分散均匀在液体中。

无机分散剂的分散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电荷作用机理:无机分散剂通常具有一定的电离能力,能在
液体中产生带电离子。

这些带电离子可以与固体颗粒表面的电荷作用,并形成静电斥力或静电吸引力,从而促使颗粒保持分散状态。

2.吸附作用机理:无机分散剂分子可以吸附在固体颗粒表面,
形成一层吸附膜。

这层膜能降低颗粒之间的吸引力,增加颗粒间的斥力,使颗粒更易分散。

3.离子排斥机理:无机分散剂中的离子可以和溶液中的离子发
生相互作用,形成屏蔽电荷的效应。

这样可以减少颗粒间的吸引力,使颗粒分散均匀。

4.化学键结构作用机理:无机分散剂中的化学键结构可与固体
颗粒表面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从而增加固体颗粒与无机分散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固体颗粒更好地分散在液体中。

总之,无机分散剂通过以上机理,能够降低颗粒之间的吸引力,增加颗粒之间的斥力和阻力,从而有效地实现颗粒的分散均匀。

分散剂

分散剂

分散剂编辑分散剂是一种在分子内同时具有亲油性和亲水性两种相反性质的界面活性剂。

可均一分散那些难于溶解于液体的无机,有机颜料的固体颗粒,同时也能防止固体颗粒的沉降和凝聚,形成安定悬浮液所需的药剂。

目录1简介2解释3作用4选择5种类石蜡类金属皂类低分子蜡类6机理7基本原理选择分散剂双电层原理位阻效应8测定方法1简介Dispersant(分散剂):一种化学品,加入水中增加其去颗粒的能力。

2解释工具书中的解释促使物料颗粒均匀分散于介质中,形成稳定悬浮体的药剂。

分散剂一般分为无机分散剂和有机分散剂两大类。

常用的无机分散剂[1]有硅酸盐类(例如水玻璃)和碱金属磷酸盐类(例如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和焦磷酸钠等)。

有机分散剂包括三乙基己基磷酸、十二烷基硫酸钠、甲基戊醇、纤维素衍生物、聚丙烯酰胺、古尔胶、脂肪酸聚乙二醇酯等。

学术文献中的解释分散剂的定义是分散剂能降低分散体系中固体或液体粒子聚集的物质。

在制备乳油和可湿性粉剂时加入分散剂和悬浮剂易于形成分散液和悬浮液,并且保持分散体系的相对稳定的功能。

化工词典中的解释能提高和改善固体或液体物料分散性能的助剂。

固体染料研磨时,加入分散剂,有助于颗粒粉碎并阻止已碎颗粒凝聚而保持分散体稳定。

不溶于水的油性液体在高剪切力搅拌下,可分散成很小的液珠,停搅拌后,在界面张力的作用下很快分层,而加入分散剂后搅拌,则能形成稳定的乳浊液。

其主要作用是降低液-液和固-液间的界面张力。

因而分散剂也是表面活性剂。

种类有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两性型和高分子型。

阴离子型用得最多。

3作用分散剂的作用是使用润湿分散剂减少完成分散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和能量,稳定所分散的颜料分散体,改性颜料粒子表面性质,调整颜料粒子的运动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缩短分散时间,提高光泽,提高着色力和遮盖力,改善展色性和调色性,防止浮色发花,防止絮凝,防止沉降。

1、提升光泽,增加流平效果光泽实际最主要取决涂料表面对光的散射(即一定的平整度即可.当然需检测仪器决定是否够平整,不但考虑原生粒子数目,形状,并考虑他们的结合方式),当粒子粒径小于入射光1/2(这个数值不确定)时,表现为折射光,光泽不会再提高,同理遮盖力依靠散射提供主要遮盖力的遮盖力也不会增加(除碳黑主要靠吸收光,有机颜料忘了)。

分离分散质和分散剂的方法

分离分散质和分散剂的方法

分离分散质和分散剂的方法
分散质和分散剂都是指在液体中将固体颗粒分散的物质,但它们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不同。

- 分散质:指需要分散到液体中的固体颗粒,可以是颜料、粉末、纳米颗粒等。

将分散质与分散剂混合后,分散质会被分散剂包覆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

分离分散质的方法一般是通过离心、过滤、沉淀等方式来完成。

离心是将混合物放入离心机中,通过重力分离将分散质从液体中分离出来;过滤是将混合物通过滤纸或滤膜,固体颗粒会被滤出而液体透过;沉淀则是让混合物静置,通过固体颗粒的比重大于液体而沉淀下来。

- 分散剂:指能够将固体颗粒分散到液体中的物质,通常是表
面活性剂、胶体或聚合物等。

分散剂作用于分散质表面,降低颗粒间的吸引力,防止颗粒之间的聚集沉淀,从而实现分散效果。

分离分散剂的方法一般是通过调整pH值、加热、加盐等
方式,改变分散剂与分散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其失去稳定性而沉淀分离出来。

综上所述,分离分散质和分散剂的方法是根据不同的物质特性和相互作用力来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分散剂工艺流程范文

分散剂工艺流程范文

分散剂工艺流程范文
1.原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所需的原料。

这包括分散剂、溶剂、固体粉末材料等。

其中,分散剂是用来将固体粉末材料分散到液体介质中的关键材料。

2.称量和装料:根据工艺配方,按照一定的比例将所需的原料进行称量,并将其装入相应的容器中。

3.预处理:在进行分散之前,有时需要对固体粉末材料进行预处理。

例如,对于具有较高粘度的固体粉末材料,可以通过球磨机等设备进行研磨,以使其颗粒更加细小,便于分散。

4.分散:分散是分散剂工艺中最关键的一步。

通过搅拌、搅拌磨、超声波等方式,将固体粉末材料逐渐加入液体介质中,并进行充分搅拌。

在这个过程中,分散剂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能够使固体粉末材料表面带有电荷,从而相互排斥,避免团聚,最终达到均匀分散的目的。

5.过滤或离心:在分散之后,一些固体杂质或不均匀分散的固体颗粒可能会存在于液体中。

为了获得更纯净和均匀的分散液,需要进行过滤或离心等操作,去除杂质。

6.浓缩或稀释:分散液的浓度可能会根据需求而有所不同。

在一些情况下,需要对分散液进行浓缩,以提高固体含量。

而在其他情况下,需要对分散液进行稀释,以降低浓度。

7.包装:最后一步是将处理好的分散液进行包装。

根据产品的需求,可以选择适当的包装方式,如桶装、袋装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产品和行业可能会有不同的分散剂工艺流程。

此外,分散剂工艺在实际应用时,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获得更好的分散效果和产品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1 : 空气和水被树脂置换 润湿效率主要依赖于颜料和介质的相对表面张力,也就是混 合物的粘度。吸附机理取决于颜料的化学特性和所用的分散剂类 型。(请浏览分散剂家族)
一、(2)颜料润湿
热力学的考虑: 自发的润湿作用(润湿固体表面)由最小化 的表面自由能引起。强制的润湿作用(非润湿环境中)需要外部作 用,当外部作用消除后则自发的反润湿过程将产生。 润湿的热力学条件是液/固间的粘附力(Wa)尽可能高,对于 无约束的润湿,至少需要高于内聚力(Wk)的一半:Wa> Wk。 液体向粉末的渗透速率可以用Washburn方程式(1921)来 解释:
2.非离子稳定作用,非离子聚合物相(或仅表面)的亲液碎片与非离子 表面活性剂或类似的化学改性剂一起,所拥有的吸附作用,详见空间稳 定性 3.离子与非离子联合的稳定作用,能广泛应用于乳胶、乳液和油漆科 技,并针对不同的非稳定因素,能明显增进高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一、(3)颜料悬浮液的稳定 (2)胶体的稳定性
因为我们能够计算微粒间力,所以能通过"电势曲线"(图2)描述 其分散稳定性,微粒间吸引和排斥力所具有的势能及综合作用,表 现在对微粒间距离的控制上,仅靠热能是不可能克服微粒间的"势 垒"作用而破坏其距离的平衡,并因此可保持分散系统的稳定。
一、(2)颜料润湿
润湿阶段包括在颜料表面和团聚体内部(水、氧、空气和/或处 理介质)用树脂溶液替代被吸附的物质。 初始尺寸的颜料微粒在完全润湿后,能增强液体涂料的性能, 这些性能强烈依赖于颜料微粒和粘接剂体系间的相互作用。分散 剂吸附于颜料表面,促进液体/固体界面的相互作用,并使空气/固 体界面被液体/固体界面代替。
一、(1)分散手册
3、颜料悬浮液的稳定性:分散剂用于保持颜料分散状态的稳 定,阻止失控的絮凝。并依据颜料表面所吸附的粘接剂种类和分 子结构,促使悬浮液获得稳定状态。更多 在选择更高效的分散剂时,颜料的化学性质和树脂溶液的特 性是其依赖的关键因素(对于油漆制造者,区分有机和无机种类是 本质要求。)。该主题在调配最优的分散剂里有更多的讨论。
切力则絮凝将从头开始。 因而,经过研磨的颜料悬浮液形成后必需立即加入添加剂以维 持稳定,不论是打算添加使用还是做为颜料备用(染料)。
一、(3)颜料悬浮液的稳定
(1)总的看法
图 1 :避免絮凝的分散剂 颜料表面处于稳定状态的分子,其吸附作用增进了体系的稳定,使 得排斥力足够,以阻止微粒通过范德华吸引力接近并引起团聚,欲了解 更多影响稳定性的因素,请浏览胶体的稳定。 在颜料分散作用的稳定方面有两种重要机理: 1. 静电稳定:当颜料表面具有相同电荷的微粒相互接触时会产生静 电稳定作用。具有相同电荷的两微粒有相互排斥效果。带电微粒在库仑 排斥力作用下维持了体系的稳定。更多 2.位阻稳定 当颜料固体微粒表面完全覆盖着聚合物时,一个颜料可 以说具有位阻稳定性质,使微粒间的接触不可能发生。聚合物与溶剂(有 机溶剂和水)之间的强烈作用可以阻止颜料粒子相互过分接近(絮凝作用)。
一、(3)颜料悬浮液的稳定
(1)总的看法
1.总的看法
2. 胶体的稳定 3. 静电稳定性 4. 位阻稳定 总结 稳定作用的目的是在最后一步保持颜料粒子的分离性,并且通过添 加和填充作用、储存及涂膜形成过程控制颜料粒子尺寸程度。 产生絮凝的颜料悬浮液可从粒子无规律的空间排布方面进行识别, 这种现象致使相邻粒子的结合。并使涂料流变性变差(体系粘度,涂料流 动性),储存性能下降(油漆中),光学和颜色性能降低(涂料中)。 众所周知,即使是研磨很好的颜料也不能避免丧失稳定性,当添加 在不合适的油漆基础中时,即使是具有精细微粒尺寸的颜 料悬浮液的稳 定也很容易遭到破坏:当施加剪切作用时絮凝被打破,而一旦卸除剪
分散中心

一、分散手册 二、为何使用分散剂 三、分散家族
一、(1)分散手册
介绍
获得涂膜高亮度和高着色力的关键因素有颜料能否极好的分散、 颜料粒子尺寸是否最优化以及微粒分散后在配方中能否持久稳定 性这几个方面。 在涂料、油漆和油墨形成稳定悬浮液的过程中,颜料的分散可 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颜料的润湿: 在颜料凝聚和团聚(群聚态)的粒子表面间,空气和 水气被树脂溶液所替换。固/气两相(颜料/空气)被转换成固/液两相 (颜料/树脂溶液)。更多 2、研磨级别:在机械能作用下(冲击和剪切力),颜料的团聚态被打 碎成较小的微粒,成为分散状态(均匀分布)。更多
更多
一、(3)颜料悬浮液的稳定
(2)胶体的稳定性
胶体的稳定性 分散系统的稳定性是微粒热能运动的结果,在相邻的粒子间 持续存在着吸引力和排斥力。 因拥有动能(热能)使得粒子做布朗运动,胶体微粒间不断相 互接近并发生碰撞。若该因素不加限制,微粒间将非常接近,导 致近程范德华力足够强并使微粒不可逆转地粘结,破坏分散体系。 另一方面,微粒间存在着排斥力能阻止微粒接近,分散性将长期 保持稳定,且粒径和性能没有明显地变化。
图 2 :Washburn方程式 h是经过时间t的渗透深度(或高度),- 是润湿液体的表面张 力,-粘度, - 润湿角, r-毛细管半径,C- 结构系数,与多孔 结构参数有关, W-润湿能量(热量)。 使用润湿剂和/或低粘度及表面张力的粘接剂,可加强分散过 程的润湿作用。另一方面,在溶解或研磨前,颜料/粘接剂的预混 将有助于完成润湿作用,并始终促使分散容易进行,加速分散进 程。
图 1 : 两微粒间的吸引/排斥作用 具有胶体尺寸的微粒,相邻间存在的足够排斥力导致了分散 体系的
一、(3)颜料悬浮液的稳定
(2)胶体的稳定性
存在和消亡。当冷冻干燥相邻微粒层时,排斥力会上升并阻碍: 相邻含水层与层外无水区之间持续的分子内水份的交换,类似于 渗透压的变化,产生排斥力(见图 1)。排斥力有不同的来源: 压缩围绕在微粒周围的两带电荷层:详细内容见D.L.V.O.理论, 非离子稳定体系中的渗透压(Derjagin, Fischer), 在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作用下稳定的分散体系,其分子内链段的弹 性,即熵排斥力(Mackor), 在聚合物分散剂下阻碍稳定的形态。 实际上,仅三种稳定的涂料体系能在水介质中应用: 1.使用离子表面活性剂或化学冷冻干燥器,生成羧基、铵离子 等等,详见静电稳定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