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基础与知识体系的建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工作的理论的作用:

将理论用于实践中,或 利用理论来 解释、 分析乃至指导助人过程中的问题、需要和 情境,以改善个人及社群的 社会功能, 促进人与社会环境间关系的 和谐。
二、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
(一)戴维· 豪的分类 1.支持社会工作理论(theories for S.W) 是指那些社会工作所涉及的要素进行解释的理论, 包括关于人及社会本质的理论,人与社会关系 的理论,人类心理与行为的理论,社会结构、 社会规则、社会制度的理论等。它们为社会工 作服务提供了理论基础,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 地理解他的服务对象及其所生活的社会,满足 他们的需要。


20世纪60年代以后,政治学 、经济学、 公共行政理论广泛应用与社会工作领域; 20世纪70年代,系统论、生态学理论 不 断繁荣着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体系; 20世纪80-90年代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学 说、女性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学说,社 会建构理论 成为社会工作专业重要的理 论分析工具。
----外借理论
1、经典社会学家有关福利思想 途尔干(道德福利)、斯宾塞(社会福利)、韦 伯(国家福利) 2、当代社会学理论对社会工作的影响 帕森斯(功能主义)、约翰(符号互动主义)、 福柯(权力-知识理论)、吉登斯(结构化理 论)等 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人类动机的研究……
4、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说 哈贝马斯的批判学说等 5、女性主义理论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 激进主义的女性主义 6、后现代主义学说 主张解构现有的标准,强调重新认识思考, 而不是重新确立
(四)皮拉利斯(Pilalis):三分模型
从抽象到具体将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既相互区别 又密切联系的三个组成部分: 1、宏观理论 是对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其本质、人的社会行为和 社会 运行机制进行综合性的阐述,包括马克 思主义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等。 2、中观理论 3、实践理论。
2、中观理论
包括: (1)解释性理论 即着重于对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的某一侧面进行 专门概述,包括心理社会理论、活动理论、标 签理论等。 (2)介入模式理论 着重于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尤其是 过程的说明和指引,如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理 性情绪治疗模式、任务中心理论,危机干预理 论、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等。
——实务理论
即直接实现社会工作目标的理论与行动模式, 又称为“助人模式”。 它包括:助人理念、评估、计划、干预和事后 评价的方法。干预的具体策略。 两种亚理论: (1)评估理论:问题界定和分析等(个案、社 区)

(2)干预理论
——致力于微观体系的 改变和宏观体系的 改变 ——其核心是“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心理学应用) 2)功能派个案工作(强调“能动性功能”) 3)问题解决模式个案工作(一生面对的过程) 4)行为修正模式 …… 任务中心治疗模式、危机干预模式、存在主义模式、 完型治疗模式、生命模式和 交流互动分析模式
(二)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体系的特性


科学性 实务性 整合取向ຫໍສະໝຸດ Baidu多元化)
(三)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建构
(1)解释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理论和知识 (2)有关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的理论 (3)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与职业伦理 (4)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模式
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的脉络:



20世纪20年代以前:社会工作专业的理 论影响几乎完全来自于社会学或政治经济 学; 20世纪20-30年代,主要受精神分析理论 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后,人类学、社会学、心 理学理论影响社会工作领域;
(二)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功能
1.解释 依据一定的理论对事物进行判断、寻找原因及影 响因素。依据的理论不同,作出的结实和判断 不同。 2.预测 根据理论所揭示的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我们就能通过调查所掌握的事实,对特定事物 或现象的未来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测。
3.确定干预的方法和模式 进行工作经验总结,可以提示乃至提供解 决同类问题的方法、程序及技巧。 4.发展新的理论 一是对原有的理论进行补充、完善;二是否 定原有理论建立新的理论。
3、实践理论
主要是对社会工作具体技巧和操作方法的说 明,如循环提问法、问题外化法、重写故 事技巧,等。
(一)社会工作专业对知识基础的要求


培养和建立专业价值观与职业伦理,即在 “助人”之前也必须学习“做人”。 掌握一般的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能从 跨学科的视野去认识复杂社会环境下的个 体、群体和社区等问题,对人的需要做出 正确的评估。
第一节 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与功能
一、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功能 (一)什么是理论?


理论是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概念的和判断 所组成知识体系与解释系统。它从一般水平和 较高知识层次上来描述和解释某类现象的存在 及变化,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 理论最早是由一种猜想、假设发生,经观察、 推理证明、归纳为一般化的原则,演绎和归纳 是任何理论必经的途径。(李迎生)
2.社会工作理论(theoryies of S.W) 是指关于社会工作专业的性质、目的、过程 与方法的理论。 佩恩将社会工作理论分为“为实践服务的理 论”和“实践理论”,“实践理论”是关 于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理论概括。
(二)马科尔姆· 佩恩
划分“实证主义”和“后现代理论”。 1.实证主义 强调认为客观世界是可以测量的;是一套判断知 识有效性的规则,它相信只有从我们的经验或 观察中找到的东西才能是“知识”。它认为价 值与知识无关,科学是价值中立的。 忽略了差异性和独特性,强调人的客观性而忽视 了人的主观性。

2.后现代理论
认为所谓“知识”,只是人类用象征性的观 念、词语对现实进行的表述。 注重个人的经验 知识是权力的反映。 什麽是知识? 谁说事实是这样的?
(三)蒂姆斯(W·Timms)
外借理论与实务理论 外借理论:来自其他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 医学、经济学、精神医学等。如:结构功能理 论、冲突理论、系统理论…… 实务理论:来自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是 直接用于指导社会工作实践与达成社会工作的 目标的。如:问题解决理论、案主中心理论、 任务中心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