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点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1.戊戌变法与维新思潮:戊戌变法标志着中国新式教育、科学技术以
及现代文化的鼻祖。
在这个时期,一批新知识分子开始倡导西方思想和科学,并提倡变法兴学。
二、五四运动与思潮:
1.爱国主义与进化思潮:五四运动是反对列强侵略,提倡民主与科学
的爱国主义运动。
思想家如陈独秀、胡适等,推崇进步的西方思想与文化,提倡"废黜旧文化,建设新文化"。
三、抗战时期的文学创作:
1.抗战文学的特点:由于抗战时期的特殊环境,抗战文学强调抗战和
民族精神,对日军的残暴行为进行揭露。
同时也关注人民生活以及艰苦奋
斗的精神。
2.抗战文学的代表作家: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萧红的《生
死场》等作品,都揭示了人民在抗战中的苦难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四、社会主义文学与思潮:
1.现实主义文学:1950年代之后,以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现实主义文
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代表作家有老舍、沈从文、巴金等,他们通过描绘
工农群众的生活,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
2.文化大革命对文学的影响: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学创作受到限制,
更多的是宣传工具,文学创作倾向于政治和革命。
五、开放以来的文学变革
1.思潮的复苏与文学的多样性: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促使着文学思潮的复苏与多样性。
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各
种文学形式开始并存。
2.冲突与思辨的手法:近现代中国文学开始探索自我与社会、个体与
集体之间的关系。
作家以及作品如余华的《活着》、莫言的《红高粱家族》都展示了中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文学背景】1.鸦片战争与近代化进程:中国在鸦片战争后逐步接受西方近代文化与思想,促使文学呈现出新的面貌。
2.新文化运动: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推翻了封建文化的束缚,呼唤新的思想与艺术表达方式,为现代文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3.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对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侵略的运动,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对新文学的追求,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代表作品】1.《狂人日记》: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以自由、解放和反抗为主题,揭示了社会的黑暗与自身矛盾,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2.《红楼梦》:曹雪芹的巨著,描绘了一个封建家族的衰落与复兴,以及人性的复杂和现实的残酷,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3.《家》:巴金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一个普通家庭的命运,探讨了家庭关系、社会矛盾和个体的价值观念,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
【思潮与创作手法】1.反封建思潮:现代文学在思想上与封建主义进行了彻底的决裂,开始关注社会问题、人权平等与个体解放的思想。
2.真实主义与自由主义:现代文学强调真实与自由,在揭示社会现实的同时探索个体的内心世界,注重塑造鲜明的现实人物形象。
3.民族复兴思潮:作家们对于中国的民族感情表达愈加浓烈,文学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
【文学成就】1.现代白话小说的兴起: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现代白话小说的兴起是一大突破,取消了文言文的束缚,更贴近人民群众,使小说能够在更广泛的读者中传播。
2.现代性意识的觉醒:中国现代文学通过剖析社会现实,塑造真实的人物形象,使文学作品具有现代性的审美观念和感受方式,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3.新的艺术实验和形式创新:现代文学关注形式的创新,大胆尝试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艺术可能性。
以上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当然还有很多细节和具体作品值得深入研究。
通过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历程和现代中国社会的变迁。
中国现代文学史_考研知识点梳理笔记(完整)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名词解释】1、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
2、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
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
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
成立于1924年,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
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
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
《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鲁迅说《语丝》的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
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个性,以白话代替文言。
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知识点一、内容概述文学发展与历史背景: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理解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政治背景、经济状况和文化建设等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重要作家与作品:熟悉现当代文学中的代表性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包括鲁迅、茅盾、巴金、柔石、叶紫、莫言、余华等作家的生平、创作特点及其重要作品的主题、风格等。
文学流派与思潮: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各种流派和思潮,如白话文运动、左翼文学、现代派诗歌、朦胧诗、先锋小说等,掌握其产生背景、代表人物及作品特点。
文学理论与批评: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脉络,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批评方法和观点,包括茅盾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胡风的现实批判主义等。
跨文化交流与文学互动: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现象,以及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学互动关系,如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学的交流等。
文学作品鉴赏与分析:提高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学会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结构、风格、语言等特点,掌握文本解读的基本方法。
1. 阐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性首先它反映了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变迁,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华民族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这些思想变化和精神面貌都得以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得到展现和传承。
因此研究现当代文学,可以深入理解民族精神的演变和发展。
其次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了解中国社会历史的重要窗口,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通过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研究,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变革等各个方面的信息。
这对于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再次现当代文学对于推动中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吸收外来文化元素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本土化的创新和发展。
因此研究现当代文学,有助于理解中国文化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独特性并进行自我创新。
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于提升个人素养也有着重要意义,通过阅读和学习现当代文学作品,可以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点整理供参考学习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点复习整理1.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代表作家有周作人、沈雁冰、许地山等12人。
代表刊物:沈雁冰《小说月报》,主张“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宣称“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
意义:为新文学革命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2.创造社于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代表作家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代表刊物:前期《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刊物;后期《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等杂志。
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造的直觉与灵感,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
后期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思想明显左倾。
意义:为新文学革命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3.新感觉派是30年代海派文学中重要的一支以南方上海为阵地。
主要作家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等。
主要阵地《无轨列车》、《新文艺》和《现代》等刊物。
特点:以都市为题材,侧重展现都市生活的畸形与病态,感性的描写富于现代都市气息和特征的人物,在结构形式方法技巧方面有所创新。
意义: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独立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4.五四文学(第一个十年)的特征①现代理性精神的张扬:五四文化思潮对国民的作用在于启蒙,呐喊彷徨即贯穿着清醒的现实主义理性批判精神,“为人生”的文学研究会作家的创作也大都充满着理性批判意识。
②感伤的精神标记:被新思潮唤醒的一代青年作家,常常有梦醒后无路可走的感受,于是苦闷、彷徨、感伤。
自叙传讲着“零余者”的故事,诗散文戏剧都不免渗透着感伤情绪。
③个性化的追求:五四是文学史上个人表现最突出的时期,创造社的追求就是表现真我。
野草表达的是一种极为个性化的主管情怀。
④创作方法的多样化探索:在鲁迅的开放的现实主义影响下,现实主义逐步发展成主流,但相当多作家向往浪漫主义,要求在作品中抒发强烈的主观情绪。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知识点摘要:一、现当代文学的背景与特点1.背景:社会变革与文学革命2.特点: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二、现当代文学的发展阶段1.五四运动时期2.抗战时期3.新中国成立后4.改革开放时期三、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鲁迅:《狂人日记》、《阿Q 正传》2.茅盾:《子夜》、《林家铺子》3.巴金:《家》、《春》、《秋》4.钱钟书:《围城》5.莫言:《红高粱》、《檀香刑》四、现当代文学的主题与风格1.主题: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与批判2.风格:多元化的表现手法正文: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在社会变革与文学革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特点。
它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五四运动时期、抗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时期。
在五四运动时期,文学界出现了以鲁迅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作家。
鲁迅的《狂人日记》和《阿Q 正传》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强烈地反映了民众的精神觉醒。
茅盾的《子夜》和《林家铺子》则表现了城市生活和农村生活的变迁,以及人们在变革中的挣扎与奋斗。
抗战时期,文学界紧密围绕民族救亡的主题,涌现出了以巴金、老舍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作家。
巴金的《家》、《春》、《秋》展现了封建家庭制度的崩溃和民主思想的兴起。
钱钟书的《围城》则以讽刺的笔调揭示了知识分子的困境。
新中国成立后,文学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主题丰富,风格多样。
如《红高粱》和《檀香刑》等作品,通过对乡土生活的描绘,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社会的变革。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现当代文学迎来了创作的黄金时期。
文学创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探索出多种表现手法。
如莫言的《红高粱》、《檀香刑》,通过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中国农村生活的变迁和人们在变革中的命运。
总之,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其独特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特点,展现了各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与精神面貌。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知识点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涵盖了20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
下面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的知识点:一、鲁迅的文学思想与作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文学思想以及作品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的文学思想主张以文学揭露社会的黑暗与问题,批判封建社会的腐败与愚昧。
他的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揭示与批判,表达了他对封建社会的不满与愤怒。
二、巴金的文学创作与思想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他的文学创作与思想同样对中国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巴金的作品如《家》、《春》等,以及他的文学思想,主张以文学反映现实生活,关注普通人的命运与心灵世界。
他通过真实的描写与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社会不公与人性的思考与关怀。
三、茅盾的文学成就与贡献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文学成就与贡献不可忽视。
茅盾的作品如《子夜》、《春蚕》等,以及他的文学思想,主张以文学探索人性与社会的复杂性。
他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与人物关系的刻画,展现了对人性与社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四、丁玲的文学创作与女性主义思想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杰出女作家,她的文学创作与女性主义思想对中国文学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丁玲的作品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黑暗的十字架》等,以及她的女性主义思想,呼吁妇女独立自主,争取平等权益。
她通过对女性命运的揭示与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表达了对妇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追求。
五、余华的现代文学风格与主题余华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重要作家,他的现代文学风格与主题独具特色。
余华的作品如《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以及他的文学风格,以冷静、简洁的语言,刻画了人性的复杂性与社会的残酷性。
他通过对个体命运的描写与对人性的探索,表达了对生命与人性的思考与关怀。
以上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的知识点,这些作家与他们的作品代表了中国文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与思想倾向。
他们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对人性的探索,展现了对社会进步与个体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重点复习内容。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重点复习内容。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伤痕小说:2、反思小说:3、寻根小说:4、知青小说:5、大墙文学:6、“现实主义冲击波”7、新写实小说:8、先锋小说:9、女性主义小说:10、归来诗人:11、朦胧诗:二、文学潮流分析(简答题)伤痕小说的主要特点;三、作品主题分析(简答题):《爸爸爸》的文化主题;四、人物形象分析(简答题)《绿化树》中的章永麟形象五、艺术特色分析(简答题):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点;六、综合问答(问答题):结合作品,分析《曾国藩》中的曾国藩形象;方方《风景》赏析名词解释1、伤痕小说:产生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开山之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主题主要于展示“文革”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与肉体创伤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王亚平《神圣的使命》、丛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宗璞《我是谁》。
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长篇小说:莫应丰的《将军吟》、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2、反思小说:主要指1979至80年代初出现的对解放后几十年曲折历史和人的现实处境等进行反思的小说。
发轫之作: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其他代表性作品有中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绿化树》等;长篇小说:《古船》等。
与伤痕小说内容上有交叉,是伤痕小说的深化。
但存在偏重于政治反思,文化反思不够等缺陷。
3、先锋小说:中国文坛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小说创作流派。
主要代表作家有马原、残雪、苏童、格非、余华、叶兆言、孙甘露、洪峰、北村等人。
具有两大鲜明特点:(1)话语的叛逆性,即对权威叙事的颠覆与反抗。
(2)形式的前卫性,即大胆尝试最新的文体试验。
4、女性主义小说:指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我国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独特的社会、情感经历、带有鲜明女性性别特征的小说。
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男权话语的抗拒是其中心价值取向。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要点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要点整理一、前言:1.定义现代文学:指20世纪中叶以来,受到西方现代化、近代化思潮以及社会政治变革影响,吸收外来文化因素进行创新,揭示现实社会问题的文学。
2.现代文学的特点:呈现了对传统文学的批判、对现实社会的关注,重视表达个体的内心世界,形式上更加多样化。
3.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背景:包括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五四新文学等。
二、新文化运动(1915年~1927年):1.新文化运动的起因:对传统封建文化的厌倦、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状况的关注。
2.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胡适、陈独秀等。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成果及特点:倡导科学和民主,主张“民主、科学、自由”;提倡新文学、新教育等现代思潮。
三、五四运动(1919年):1.五四运动的起因: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和抗议,激发了中国爱国主义情感。
2.五四运动的主要诉求: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民主和自由。
3.五四运动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标志着中国文学真正走向现代化,使中国文学与世界接轨。
四、五四新文学(1917年~1927年):2.五四新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鲁迅、周作人等。
3.鲁迅的贡献: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精神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奠基人。
五、新文学的发展与分化(1927年~1949年):1.新文学在这一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包括“左翼文学运动”,“民主杂志文学运动”等。
2.左翼文学运动的特点和代表作品:注重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代表作品有郁达夫的《春蚕》等。
3.民主杂志文学运动的特点和代表作品:主张独立精神和抒发个人情感,代表作品有丁玲的《“四丁”文集》等。
六、新文学的全盛与受限(1949年~1976年):1.新文学在新中国的发展:进入了“新时期”,文学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
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强调描写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事业,代表作品有老舍的《骆驼祥子》等。
3.现实主义和人民文学的辩论:在文艺界引起了一场激烈的讨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知识点【实用版】目录1.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背景2.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概况3.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4.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和发展趋势5.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性和方法正文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知识点主要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发展概况、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主要流派和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背景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从 1919 年五四运动开始,到目前为止的文学创作。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
这些历史变革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背景。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概况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新文学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时期。
新文学时期从五四运动开始,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文学家倡导白话文学,反对旧文学。
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文学创作主要围绕抗战和解放战争的主题展开,鲁迅、茅盾等作家的作品反映了这个时期的社会变革。
新中国时期,文学创作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下展开,出现了一批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作品。
三、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中国现当代文学出现了许多重要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这些作家包括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老舍、曹禺等。
鲁迅的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阿 Q 正传》、《呐喊》等;茅盾的代表作品有《子夜》、《林海雪原》等;郭沫若的代表作品有《女神》、《屈原》等;巴金的代表作品有《家》、《春》、《秋》等;老舍的代表作品有《茶馆》、《四世同堂》等;曹禺的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等。
四、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和发展趋势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文学流派,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
现实主义文学以真实反映社会生活为主要特征,代表作家有鲁迅、茅盾等;浪漫主义文学以强调个人情感和主观体验为特点,代表作家有郭沫若、巴金等;现代主义文学以现代主义思潮为背景,尝试新的文学形式和技巧,代表作家有曹禺、钱钟书等。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中国当代文学是指194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涵盖了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和流派。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主题和流派,并总结出复习要点。
一、重要作家1. 鲁迅(1881-1936):鲁迅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品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他以尖锐的批判精神和深刻的思想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
2. 钱钟书(1910-1998):钱钟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品主题涉及家庭、婚姻等。
他的代表作品《围城》通过幽默的笔调展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3. 巴金(1904-2005):巴金以揭示农民问题和社会不公正为主题,被誉为“生活写实派”的代表作家。
他的代表作品有《家》、《春》等。
4. 老舍(1899-1966):老舍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而闻名。
他的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5. 阿来(1957-):阿来是中国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主题涉及藏族文化和西藏问题。
他的代表作品《尘埃落定》、《云南虫谷》引起了广泛关注。
二、主要主题1. 社会批判:中国当代文学经常关注社会现象问题,批判社会黑暗面和不公正现象。
作家们用文字揭示社会问题,并通过文学作品来影响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2. 历史记忆:中国当代文学也强调历史记忆的重要性,通过回顾历史事件和人物,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发展。
3. 人生哲理:许多当代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探讨人生哲理,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生死、爱情等问题。
他们通过文学表达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流派特点1. 现代主义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现代主义流派强调个人主义和精神内省,注重语言形式和实验性的敘事结构。
代表作家有沈从文、杨绛等。
2. 农民文学:农民文学是以农民生活和问题为中心的文学流派,代表作家包括刘庸、杨显惠等。
这种文学探讨农民的命运和他们面临的困境。
3. 女性文学:女性文学关注女性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地位,探讨性别平等和女性解放的问题。
中 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点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从 1917 年新文化运动开始至今的文学发展历程,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在近现代以来的巨大变革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以下为您梳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一、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兴起于 1915 年,以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为标志。
这场运动倡导民主、科学、白话文,对旧的封建文化和传统观念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了“八不主义”,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进行文学创作。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则明确提出了“三大主义”,强调建设新文学。
二、重要作家及其作品1、鲁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代表作有《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以犀利的笔触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阿 Q 正传》塑造了阿 Q 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彷徨》《呐喊》等短篇小说集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郭沫若郭沫若的诗歌充满了激情和浪漫主义色彩。
《女神》是其代表作,以磅礴的气势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表达了对新时代的向往和追求。
3、茅盾茅盾善于描写社会现实,代表作《子夜》通过对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的刻画,展现了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社会的复杂面貌。
4、巴金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反映了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和青年一代的反抗。
5、老舍老舍以北京市民生活为题材,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骆驼祥子》通过祥子的命运展现了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
三、文学流派1、乡土文学以鲁迅的《故乡》为开端,乡土文学作家们描绘了乡村的风俗人情和农民的生活状况。
2、京派文学代表作家有沈从文等,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现人性美和乡村的宁静。
3、海派文学以上海为背景,注重描写都市生活和市民心态。
四、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1、抗战文学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鼓舞民众抗日斗志的作品,如田间的《给战斗者》等。
中国当代文学史自考知识点

中国当代文学史自考知识点中国当代文学史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涵盖了20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作家及其写作风格、思想倾向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些知识点:1.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宣扬科学、民主、自由和个性解放,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第一代现代作家:陈独秀、鲁迅、胡适等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们以鲁迅的小说和胡适的散文为代表,探索和提倡了新的文学形式和思想内容。
3. 五四时期的文学思潮:五四时期涌现了大量的文学刊物和文学组织,如《新青年》、《晨钟报》等。
同时,舒服文学、自然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等不同的创作潮流也在这一时期形成。
4. 抗日战争与文学:抗日战争期间,文学作品呈现出爱国主义情感,表达了人民对于抗战的支持和呼吁。
徐志摩、冰心等作家的作品在此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
5. 后新文学时期:1949年以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文学创作受到了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影响。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成为官方文学思潮,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反映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家和作品。
6.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文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
大量的作家和作品受到批判和迫害,文学创作陷入停滞状态。
7. 80年代文学复兴: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文学创作逐渐恢复活力。
新感性主义、实验性文学、后现代主义等文学思潮兴起,作家如余华、莫言、张炜等崭露头角。
8. 当代女性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女性作家的地位和作品逐渐受到重视。
女性文学关注性别、家庭、婚姻等女性话题,如席慕蓉、三毛、丁玲等作家。
以上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主要特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点: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现代文学三十年:指1917年到1949年的中国新文学,包括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两个阶段。
这期间,中国文学在语言、形式、主题和内容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出现了众多杰出的作家和作品。
2.文学革命:五四时期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伟大变革,主要成果包括《新青年》杂志和文学研究会等。
3.鲁迅: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具有深远的影响。
4.茅盾: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如《子夜》等深刻反映了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
5.巴金: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如《家》、《春》、《秋》等深刻反映了封建家族的罪恶和腐朽,以及对个人自由的压迫。
6.伤痕小说:产生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开山之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主要反映“文革”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与肉体创伤。
7.反思小说:主要指1979至80年代初出现的对解放后几十年曲折历史和人的现实处境等进行反思的小说。
8.先锋小说:中国文坛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明显现代主义特色的小说流派。
9.知青文学:以描绘插队落户知青生活的小说为主,代表作品有《青春之歌》、《创业史》等。
10.现实主义问题小说:以反映现实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小说,如《三门李轶闻》。
11.新写实主义小说:以客观冷静的笔调展示人的生存状态的小说,如《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12.朦胧诗: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的一股诗歌潮流,代表诗人有北岛、舒婷、顾城等。
13.网络小说:以网络为平台发表的小说,特点是更新速度快、题材广泛、读者群体庞大。
现当代文学史 考点整理

一、名词解释1乡土小说:在20年代初、中期,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乡土小说”的作品。
“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
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等2自叙传小说: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使自叙传小说成为一种潮流。
作品中以第一人称写“我”,即叙述者自己,最常用的手法是直抒胸臆,即在表现自我主人公所经历的日常生活情景时,以充满激烈情绪的笔调去描写,在事件的叙述中作坦率的自我解剖3小诗体:小诗体是在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短歌、俳句和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产生的。
主要作者有冰心、宗白华、徐玉诺、何植三等人。
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寓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
小诗的出现,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捕捉自己内心世界微妙情感与感受的努力。
小诗体在新诗的发展史上具有过渡的意义。
4、“问题小说”:是把“人生究竟是什么”作为研究探索中心问题的小说。
这类小说通过对现实人生的真实描绘,反映种种社会问题和现实的黑暗,提倡个性解放,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平等博爱等等,力图劝导读者正确地对待人生,改良社会,极受当时青年读者的欢迎。
5学衡派:1921年,南京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驌、吴苾等创办了《学衡》杂志,因其观点态度相近,而被成为《学衡》派。
他们受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尊崇中国的古圣先哲,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标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批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倾向稳健保守。
6、“七月”诗派:“七月”派是一个由胡风等人在抗战时期的国统区创办主持的文艺杂志《七月》而得名的文学流派,它主要包括胡风、绿原、牛汉等人代表的“七月”诗派和路翎、丘东平等代表的“七月”派小说。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知识点摘要:一、现当代文学的背景与概述1.20 世纪初的文学革命2.现代文学的发展阶段3.当代文学的背景与特点二、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与代表人物1.现实主义文学1.1 鲁迅1.2 老舍1.3 茅盾2.浪漫主义文学2.1 郭沫若2.2 巴金2.3 曹禺3.现代主义文学3.1 徐志摩3.2 郁达夫3.3 朱自清4.当代文学4.1 贾平凹4.2 阿城4.3 张抗抗三、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品及影响1.鲁迅的《狂人日记》2.老舍的《茶馆》3.茅盾的《子夜》4.郭沫若的《女神》5.巴金的《家》6.曹禺的《雷雨》7.徐志摩的《再别康桥》8.郁达夫的《故都的秋》9.朱自清的《荷塘月色》10.贾平凹的《废都》11.阿城的《棋王》12.张抗抗的《隐形人》四、现当代文学在文化传承中的意义1.反映社会变迁2.传承民族文化3.推动文化创新正文: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从20 世纪初的文学革命至今的文学发展历程。
这一时期的文学,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现当代文学的背景与概述20 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文学也开始了一场革命。
这场革命主要体现在文学观念、文学表现手法和文学内容上。
现代文学的发展阶段,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初期,以鲁迅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文学;中期,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后期,以朱自清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文学。
当代文学则以1949 年为分界线,分为两个阶段:社会主义文学和改革开放后的文学。
二、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与代表人物现实主义文学以鲁迅为代表,他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
老舍的代表作《茶馆》以北京茶馆为背景,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变迁。
茅盾的《子夜》是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描绘了20 世纪30 年代中国社会的生动画卷。
浪漫主义文学以郭沫若为代表,他的《女神》是一部浪漫主义诗集,表达了对民主、自由、平等的渴望。
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重要时间和事件1.1930.3.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
2.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3.1938.3 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
4.1949.7 第一次中华全国文艺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
5.1896年梁启超主编《时务报》(当时影响最大)。
6.1891年苏曼殊翻译的《拜伦诗选》是中国最早的翻译诗集。
7.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第一份中文小说杂志《新小说》。
8.1906年成立春柳社;1910年成立进化社,都专演话剧。
9.1915.9 《新青年》创刊于上海,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
(1917年迁北京)10.1917.1发表胡适《文学改良诌议》,它是“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的标志。
11.1917.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
12.1917.2《新青年》发表白话新诗。
13.1918年5月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
14.1922.1成立学衡派;(学衡派是活跃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个文化团体,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梅光迪、吴宓、胡先驌、柳诒徵、吴芳吉等)1914.5在东京成立的甲寅派。
(章士钊等)15.1920.9《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迁回上海。
16.1924年《现代评论》创刊由徐志摩、王世杰、陈源等主编。
17.1921.1在北京成立了最早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
(为人生派,茅盾、周作人等12人)18.1910.7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
(叶圣陶、刘延陵、朱自清、俞平伯等)19.1921.7创造社于东京成立。
(为艺术派,郭沫若、郁达夫等)20.1924.11.17在北京成立语丝社,《语丝》周刊。
(鲁迅、周作人、孙伏园、林语堂等)21.1923年在北京成立了新月社,《新月》月刊。
1927年多数成员南下,从此分为两个时期。
(新月社于1923年成立于北京,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迁往上海,1933年结束,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西滢等。
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点整理

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点整理
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点整理如下:
1.文学革命:五四时期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伟大变革,主要成果包括《新青年》杂志和文学研究会等。
2.鲁迅: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 正传》等具有深远的影响。
3.茅盾: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如《子夜》等深刻反映了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
4.巴金: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如《家》、《春》、《秋》等深刻反映了封建家庭的腐朽和青年的苦闷。
5.老舍: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如《茶馆》、《骆驼祥子》等深刻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和命运。
6.沈从文: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如《边城》等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
7.钱钟书: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学者,他的作品如《围城》等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和睿智的哲理思考。
8.张爱玲: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她的作品如《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具有浓郁的女性意识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9.郭沫若:现代文学的重要诗人和戏剧家,他的作品如《女神》、《屈原》等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革命意识。
10.丁玲: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她的作品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生活。
除了以上这些知识点,中国现当代文学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作家和作品,例如茅盾的《春蚕》、曹禺的《雷雨》、舒婷的《致橡树》等等。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艺术特色。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点整理考点一:文学研究会1)社团成立的时间:1921年1 月2)社团成立的地点:北京3)主要发起人或主要成员: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耿济之、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瞿世英、郭绍虞等12 人4)主要文学主张和创作特点:宣称要“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认为“文学应当反应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
” 创作“为人生”的文学5)主要刊物或主要作品:《小说月报》6)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或意义:它说五四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社团创造社1)时间:1921年6月2 )地点:日本东京3) 主要发起人或主要成员: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寿昌、穆木天、张凤祥、徐祖正,后增加李初犁、冯乃超、彭康、朱境我、李一氓、阳翰生等人4) 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表现内心矛盾和对现实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5) 主要作品或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刊物后增《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等,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 新月社1) 时间:1923年2) 地点:北京3) 主要发起人或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人4) 主张:倡导新格律诗,主张诗的音乐美(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绘画美,建筑美5) 地位或意义:对中国戏剧的程式化、象征性等特点加以肯定湖畔诗社1) 时间:1922年4月2 ) 地点:杭州3) 主要发起人或主要成员:潘漠华、冯雪峰、应修人、汪静之4 ) 主张或特点:湖畔诗社是沐浴五四时代精神成长起来的诗人,具有清新、自然、、纯情、率真的特点,个性解放思想是他们创作的基石,他们将爱情、婚姻自由几乎当成了个性解放、自我完善的全部内容。
他们坦率的告白爱情,抒写五四青年爱的觉醒,对自由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中国现代文学历史知识点

中国现代文学历史知识点中国现代文学是指从20世纪初开始,到20世纪末的中国文学。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文学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以下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新文化运动(1915-1921):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以《新青年》杂志为中心,提倡文学革命,主张文学语言的白话化,反对文言文。
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胡适等。
2. 五四运动(1919):五四运动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和文化运动,它进一步推动了文学革命的进程,使文学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民族问题。
3. 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这两个文学团体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学界的主要力量。
文学研究会主张文学的现实主义,创造社则倾向于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
4. 左翼文学运动(1927-1937):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左翼文学运动兴起,强调文学的阶级性和革命性,代表人物有鲁迅、茅盾等。
5. 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1937-1945):抗日战争期间,文学成为鼓舞民族斗志的工具,出现了许多反映战争和民族抗争的作品。
6. 解放区文学(1941-1949):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文学创作以反映农民生活和革命斗争为主,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等。
7. 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1949-1966):新中国成立后,文学成为宣传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出现了许多歌颂新社会和新生活的作品。
8.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1966-1976):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学受到极大的压制,但也有一些作品在逆境中诞生,如《红岩》等。
9. 新时期文学(1976年以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文学创作开始复苏,出现了许多反思历史、探索人性的作品,如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等。
10.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随着改革开放,西方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也影响了中国文学,出现了一批具有实验性质的文学作品。
11. 网络文学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文学成为新的文学形式,它以快速、便捷、互动性强的特点受到年轻一代的喜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点整理考点一:文学研究会1)社团成立的时间:1921年1月2)社团成立的地点:北京3)主要发起人或主要成员: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耿济之、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瞿世英、郭绍虞等12人4)主要文学主张和创作特点:宣称要“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认为“文学应当反应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
”创作“为人生”的文学5)主要刊物或主要作品:《小说月报》6)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或意义:它说五四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社团创造社1)时间:1921年6月2)地点:日本东京3)主要发起人或主要成员: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寿昌、穆木天、张凤祥、徐祖正,后增加李初犁、冯乃超、彭康、朱境我、李一氓、阳翰生等人4)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表现内心矛盾和对现实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5)主要作品或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刊物后增《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等,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新月社1)时间:1923年2)地点:北京3)主要发起人或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人4)主张:倡导新格律诗,主张诗的音乐美(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绘画美,建筑美5)地位或意义:对中国戏剧的程式化、象征性等特点加以肯定湖畔诗社1)时间:1922年4月2)地点:杭州3)主要发起人或主要成员:潘漠华、冯雪峰、应修人、汪静之4)主张或特点:湖畔诗社是沐浴五四时代精神成长起来的诗人,具有清新、自然、、纯情、率真的特点,个性解放思想是他们创作的基石,他们将爱情、婚姻自由几乎当成了个性解放、自我完善的全部内容。
他们坦率的告白爱情,抒写五四青年爱的觉醒,对自由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5)主要作品:四人合集《湖畔》汪静之《蕙的风》潘、冯、应《春的歌集》谢旦如《苜蓿花》6)地位或意义;湖畔诗派的情诗,揭破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展示了五四新人的青春人格与气质,体现了对女性人格、尊严、价值的尊重,对人的情爱自由的肯定,是真正的现代情诗乡土小说1)时间:20年代中期代表人物:许杰、王鲁彦、王任叔、台静农、彭佳煌、黎锦明、废名)2.3)主张与特点:乡土小说作家都来自农村,寓居于京沪等地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和宗法制农村的差异,在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以其刚健、清新、质朴之气使创作界面目一新,又由于携带着对各地乡情民俗的纪实和描写,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整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本土化追求4)代表作:许杰《惨雾》许钦文《鼻涕阿二》彭佳煌《怂恿》台静农《拜堂》《天二哥》《红灯》5)地位或意义:推动了五四新小说在写实方向上的长足发展,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也有长远的影响东北小说群1)时间:30年代中期2)代表人物: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罗烽、白朗、李辉英、骆宾基等3)主张或特点:他们怀着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创作小说,以粗犷的风格把这片黑土地上生生死死和不屈的灵魂移到了纸上,有鲜明的东北地方特色4)代表作:萧红《生死场》萧军《八月的村庄》端木蕻良《鸳鸯湖的忧郁》《科尔沁旗草原》舒群《没有祖国的孩子》骆宾基《边陲线上》5)地位或意义:开了现代抗日文学的先河,具有浓郁的爱国主义情绪京派小说:是指1930年前后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在北平活动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1)代表人物:沈从文、废名、萧乾、芦焚、朱光潜2)艺术观念:标举健康与纯正,反对“文以载道”浅陋,在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里,执意拉开与现实政治的距离,去关注纯朴、原始的乡村世界,寻找和挖掘那里永恒不变的人性美、人情美3)审美趣味:崇尚和谐,鼓吹情感的节制与艺术技巧的恰当4)特点:京派小说讲究艺术技巧,追求题材的新鲜、结构的多样和文字的明净,注重氛围渲染和风情描写,具有圆熟静穆的诗美和牧歌情调。
5)意义:虽然他们没有放弃对城市生活的描写,但这种描写常常是作为与乡村对立的人生而被采纳入叙述框架之中,因而其意义往往不是自足的,常常是从反面突出了乡村的价值。
他们在文化思想上继承了五四文学改良国民性的传统和“人”的观念,以人性的价值严肃的表现着“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造”的主题,并试图以此去探索“中国应当如何重新另造”。
这样,他们在强调文学的独立性和审美性、自觉保持与现实政治的距离的同时,又表现出了与社会剖析派不同的具有另一种性质和丰富意蕴的文化诉求。
为现代抒情小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考点二:鲁迅《阿Q正传》(熟读!看笔记内容)鲁迅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阿Q正传》是中国国民性的艺术雕像,是鲁迅最有影响力的作品。
一、高度的典型人物形象——阿Q①阿Q是个什么样的典型?流氓无产者典型;革命农民的典型;一种精神的性格化和典型化阿Q应该是30岁左右,样子平平常常,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首先,阿Q是一赤贫形象“割麦便割麦,舂米就舂米,撑船就撑船”阿Q是个打短工的江南水乡农民﹡阿Q又是一个满脑子封建思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形象﹡阿Q还是一个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②精神胜利法的表现盲目地妄自尊大、自欺自慰、畏强凌弱。
实质:是在一个不平等的强权统治的社会里,一个没有平等意识的人在处于劣败地位时,消极的承担人生苦难的一种思想方式,是国民劣根性的表现.③阿Q的典型意义:道德天下第一;外国物质文明虽高,中国精神文明更好;外国的东西,中国都已有过;外国也有叫花子,也有娼妓、臭虫;中国便是野蛮的好。
阿Q是一个辛亥革命时期以精神胜利法为性格核心的愚昧、落后的农民典型,作品刻画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民的弱点,表达了“忧愤深广”的启蒙主义主题二、展现了辛亥革命的历史画卷“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大一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
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且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三、暴露看客的嘴脸“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了一趟了。
”四、艺术风格鲁迅:“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形喜实悲;白描手法存在主义:存在先于本质;存在是偶然的,荒诞的;人生是一场悲剧。
考点三:徐志摩《再别康桥》(熟读能颂,能分析,看笔记内容)艺术特征:1)构思精巧,意境优美;2)情景交融,意象清新;3)实践了“三美”的主张考点四:周作人散文(看笔记内容)特点:①描写日常生活琐事或回忆②追求知识性、智慧型、哲理性、趣味性的统一③风格:平和冲淡语言以口语为基础,吸收文言、欧化、方言等各种成分,加以调和,造成一种“简单味”和“涩味”美文创作:①20世纪20年代是周作人散文创作的旺盛期。
结集出版的散文集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②这个时期周作人散文呈现浮躁凌厉和平和冲淡的双轨性创作风格平和冲淡、趣味盎然的小品散文来源:①周作人的文化艺术修养文章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审美品位、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艺术功力,一茶一酒一船间,融智慧、知识、哲理、趣味于一炉。
他博古通今、中西贯通。
周作人提倡美文是五四时期个性解放、思想解放对散文创作提出的要求,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是一种新的开拓。
②作者本人的性格特征周作人的艺术散文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境界。
将雅趣与野趣融合、提炼而成的闲适冲和的艺术真趣,是周作人散文的个性和灵魂。
浮躁凌厉与平和冲淡两种文字,虽然都贯穿于整个20年代周作人的散文创作,但平和冲淡更符合他性格的主要特点。
考点五:沈从文《边城》(看笔记内容)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县人,原名沈岳焕)主要作品有《神巫之爱》《虎雏》《都市一妇人》《月下小景》《八骏图》《新与旧》等,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支撑他构筑的湘西世界的柱石。
作家将理想的人生形式和古拙的湘西风情有机结合和交融起来,在边城明净的底色中,把自我饱满的情绪投注到边城子民身上,描绘了乡村世界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着重塑造了作为爱与美化身的翠翠形象。
翠翠:翠翠在茶峒的青山绿水中长大,大自然既赋予了她明净如水晶的眸子,也养育了她清澈纯净的性格。
她天真善良,温柔恬静,在情窦初开之后,便矢志不渝地追求爱情,痴情的等待着情人,不管他何时回来,也不管他能不能回来。
翠翠人性的光华,在对爱情理想的探寻和坚守中显得分外娇艳灿烂。
结尾处所状白塔下绿水旁翠翠伫立远望的身影,散发出熠熠动人的人格力量傩送:爱与美的化身,笃情专情天保:豁达大度老船夫:淳朴民情和古风的象征展现了理想人生形式的内涵沈从文小说的特点:1)追求小说的抒情性2)丰富多样的结构体式,古朴简约的语言风格,独特的审美意境,酿就了小说的清新、淡远的牧歌情调,这种牧歌情调是对应于其理想的人性形式的考点六:老舍《骆驼祥子》(人物形象、悲剧成因)人物形象:祥子:正直、勤劳、勇敢、善良、安分守己,具有骆驼一般吃苦耐劳的精神——堕落、自私、不幸(游魂和走兽)悲剧命运成因:1)社会压迫2)与虎妞不自然的结合3)个人奋斗思想艺术特色:1)构思巧妙,结构单纯2)采用多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肖像、动作、心理描写3)语言,善于提炼北京口语“俗与白”“深与俏”4)景物描写考点七:巴金《家》(人物形象分析,觉新、觉慧,艺术特征)觉慧:他从朴素的对劳动者的爱和对封建制度的恨出发,走向改良主义和民主主义,最后又走向社会斗争。
觉慧的形象是活生生的,富有真实感的,他身上的那些长处和短处都是那个时代的先进青年所特有的。
他爱国,追求科学民主,不信神,反对专制主义。
他平时不乘轿子,并能爱上婢女鸣凤,归根结蒂还是出于民主精神的指导。
他最后离家出走前的心情也是十分真实的,他和高老太爷在思想上虽属于不同的营垒,但毕竟是祖孙关系,恋恋不舍的心情正表现了他丰富的人性。
觉慧是20世纪初在现代新思潮冲击下由五四运动首先唤醒的中国青年人,是封建主义大胆、勇敢的叛逆者,也是满怀热情的、可爱的革命者。
觉慧作为高家的第一个掘墓人,是高公馆内这股汹涌“激流”的原动力。
觉新:觉新的典型意义在于,他的软弱动摇的性格正是封建专制主义及封建家族制度造成的,他的人生悲剧集中反映了这种制度对健康人性的戕害。
觉新原先是一个相貌清秀、聪慧好学的青年,心地善良、正直、忠厚,应该说是很有前途的。
但是实际上他却因长辈的意志而把人生断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