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唐诗五首》试题(含答案)
精 《古代诗歌五首》试题(含答案)
同步检测一、基础达标1.补充诗句。
(1)萧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说鸡鸣见日升。
(3)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
2.填空。
(1)《登飞来峰》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朝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是“_______________”之一。
(2)《己亥杂诗》(其五)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代思想家,文学家。
3.“柳暗花明”写出了自然美景,请问:①为什么用“暗”来形容“柳”、用“明”来形容“花”?②“柳暗花明”流传下来成为一个成语,它现在意思通常指什么?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5.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
诗人通过书写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7.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什么特殊之处,千百年来却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
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
(二)课外阅读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8.“乾坤日夜浮”一句中的“乾坤”是什么意思?句中的“浮”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9.此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语言表达10.下面是《做人》这首小诗的前两节。
请顺着文意续写一节。
做花一样的人/不一定艳丽娇媚/但必须芬芳四溢做树一样的人/不一定枝繁叶茂/但务必挺拔秀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11.题目:____________,在这里提示:这里,可能有美丽的风景;这里,可能有别具一格的建筑;这里,可能蕴含有奇特的奥秘;这里,可能跃动着鲜活的生命;这里,可能演绎着动人的故事;这里,可能展示着多彩的生活;这里,可能有精彩(感动)的瞬间……要求:(1)补全题目后作文;(2)要有真情实感,立意要健康积极;(3)文体自选(诗歌除外);(4)不少于600字。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
12.《唐诗五首》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简答题】12.唐诗五首1、野望/王绩2、黄鹤楼/崔颢3、使至塞上/王维4、渡荆门送别/李白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野望/王绩【原诗】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主旨】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诗人在闲适的情趣中流露出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
【习题及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愿而归的句子是: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二、赏析简答题:1、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4、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5、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解析】一、理解性默写: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愿而归的句子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二、赏析简答题:1、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测试(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测试(含答案)唐诗五首积累运用1.下列对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野望》的作者王绩,字无功,号东镐子,唐代诗人。
崔颢,唐代诗人。
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
B.《使至塞上》的作者王维,字摩诘,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并称“王孟”。
C.《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称为“诗仙",与杜牧并称为“李杜”。
D.《钱塘湖春行》的作者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
他又被称为“诗王"“诗魔”。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东皋薄暮望薄:________ (2)芳草萋萋鹦鹉洲萋萋:__________(3)长河落日圆长河:_______ (4)来从楚国游从:___________(5)水面初平云脚低初:_________ (6)几处早莺争暖树暖树:__________3.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猎马带禽归(泛指猎获的鸟兽)B.昔人已乘黄鹤去(指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人)C.属国过居延(典属国的简称,诗中指地名。
)D.云生结海楼(海市蜃楼。
这里形容江上云霞多变形成的美丽景象)4.下面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A.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B.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C.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D.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5.按要求默写。
(1)《野望》一诗中通过描写傍晚景色,表现诗人彷徨寂寞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
(2)《野望》中点明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使至塞上》中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笔力苍劲,意境雄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4)《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这两句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情感。
精 《诗词五首》同步检测(含答案)
同步检测一、基础达标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抵.万金折戟.( ) 铁未销.()谩.有()蓬.舟(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浑.欲不胜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诗句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A.我报路长嗟日暮 B.东风不与周郎便C.自将磨洗认前朝 D.报君黄金台上意4.对《饮酒》赏析有误的一是()A.这首诗赋予菊以特殊的意蕴,以“采菊”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B.“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C.“此中有真意”中的“真”即是人的自然本性。
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景、理浑然一体。
5.李清照是_______派的代表作家,但这首词的风格却十分________。
二、阅读理解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6.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7.“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
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点赏析。
三、语言运用8.参照例句,以“信念”开头仿写三句话。
例句:快乐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是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陶醉,是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欣喜。
精 《唐诗五首》试题(含答案)
试题一、基础达标1.看拼音,写汉字。
gāo xǐ wēi h uī东()()倚下采()落()hóu jīng h uāng()骑()门大()2.下面对《渡荆门送别》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
B.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3.下面关于《黄鹤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4.根据课文原句填空。
(1)《黄鹤楼》中用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中描写奇丽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渡荆门送别》中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测试题(含答案)一、字词书写(本大题共2小题)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东皋.( ) 薄.暮( ) x ǐ( )倚 驱dú( ) 采w ēi( ) 崔颢.( ) 千载.( ) 燕.然( ) 征蓬.( )2. 文学常识填空。
(1)王绩,字( ),唐代诗人。
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 )”。
(2)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 ),号( )。
与( )合称“王孟”,有“( )”之称。
(3)李白,字( ),号( ),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与( )并称“李杜”,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4)白居易,字( ),晚年又称( ),唐代大诗人。
有“( )”之称。
代表作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
二、翻译(本大题共1小题)3.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东皋薄.暮望 ②徙倚..欲何依 ③长歌怀采薇..④使.至塞上 ⑤单车欲问.边 ⑥长河..落日圆 ⑦仍怜.故乡水 ⑧几处早莺争暖树..三、情景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4. 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1) 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 )。
(2) 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3)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了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它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这个名句是:( ),( )。
(4)《渡荆门送别》中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句子是:( ),( )。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的诗句是:( ),( )。
四、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5. (汉川一模)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徽标(右)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通过演播室比赛的形式,重温经典诗词。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练习题 附加答案
唐诗五首练习(一)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____________,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______________之情。
2.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你加以描绘。
(不超过10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
“山随平野尽”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到“___________________”终。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
(请用诗中的原句填空)2.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
(1)颔联中两个用得极妙的动词:______、______。
(2)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 1.叙事思乡2.诗人乘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展开,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诗人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心情也喜悦开朗了。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人教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共11题;共54分)1.《黄鹤楼》选自《________》,崔颢(hào)(约公元704—754年),________代诗人,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以《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服。
其作品____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诗人,画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________”。
3.《钱塘湖春行》本诗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代大诗人,字________,晚年又叫________。
4.《钱塘湖春行》以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__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
第________句和第________句是颔联,________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5.王维,________代诗人字________,人称“________”,其山水诗成就很高,和________ 并称为“王孟”。
本诗从体裁上看是________诗,从内容上看,文学史上称之为“________”诗。
6.李白,字________,号________,唐朝诗人。
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________诗人。
有“________”之美誉,与杜甫并称“________”。
7.下面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
B. 颔联写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
C. 尾联写作者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唐诗五首》练习及答案
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倚。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王绩,唐诗人,字无功,自号东皋子,时称“斗酒学士”,后弃官归隐而终。
1、结合首联和尾联,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首联点明躬耕归隐身份,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尾联表明在现实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2、简析颔联和颈联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答:两联运用动静结合(或“远近相映”、“光色相融”)的表现手法,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辉中越发显得萧瑟;(2分)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气氛,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动了起来。
这四句宛如一幅山林秋晚图,在闲逸的基调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
4、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歌的一、二两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4分)答 :一、二两联表达的是寂寞、惆怅之情,尾联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2、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2分)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
C.尾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思绪,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3、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愁”字。
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
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测试题(含答案)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东皋(gāo)千载(zài)燕然(yān)鹦鹉洲(yīng)B.落晖(huī)萋萋(qī)属国(shǔ)荆门外(jì)C.驱犊(dú)日暮(mù)萧关(xiāo)带禽归(qíng)D.采薇(wēi)征蓬(péng)崔颢(hào)没马蹄(mò)2.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仍怜故乡水(可怜)芳草萋萋鹦鹉洲(茂盛的样子)B.徙倚欲何依(徘徊)白云千载空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C.江入大荒流(辽阔的荒漠)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D.单车欲问边(慰问)晴川历历汉阳树(河流)3.下列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B.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C.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下面诗句中运用典故的是()A.萧关逢候骑B.长歌怀采薇C.月下飞天镜D.属国过居延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钱塘湖春行》的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
B.“大漠孤烟直”中的“孤烟”指烽烟。
据说古代边关烽火多燃狼粪,因其烟轻直且不易为风吹散。
C.“征蓬出汉塞”中的“征蓬”指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D.“孤山寺北贾亭西”中的“孤山”在西湖的里湖和外湖之间,山上有孤山寺。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两句一联,共四联。
通常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
B.《使至塞上》的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豪”之称。
苏轼评价他的诗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八年级上册语文13《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13 唐诗五首基础过关1.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东皋薄暮望,徙(xǐ)倚欲何依。
B.牧人驱犊(dú)返,猎马带禽归。
C.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qī)萋鹦鹉洲。
D.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tíng)。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东皋薄暮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徙倚欲何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相顾无相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昔人已乘黄鹤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芳草萋萋鹦鹉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仍怜故乡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表内横线处正确填写诗歌名句。
行走之地行走之诗行走之味塞上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江上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水中映月、云霞飘飞的江上风光。
湖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莺争暖树、燕啄春泥的春日风光。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古人不但有“名”,还有“字”。
下列“名”与“字”不属于同一个人的一项是( )A.苏轼,字子瞻B.吴均,字叔庠C.王绩,字无功D.白居易,字太白6.下面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野望》颔联写动态、远景,侧重细致描绘;颈联转而写人,写静态、近景。
B.《黄鹤楼》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乡之情。
[9812170]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测试(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东皋.(gāo)千载.(zài)燕.然(yān)鹦.鹉洲(yīng)B. 落晖.(huī)萋.萋(qī)属.国(shǔ)荆.门外(jì)C. 驱犊.(dú)日暮.(mù)萧.关(xiāo)带禽.归(qíng)D. 采薇.(wēi)征蓬.(péng)崔颢.(hào)没.马蹄(mò)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东皋薄.暮望(稀薄)徙倚..欲何依(徘徊)B. 晴川历历..鹦鹉洲(乌云密布的样子)..汉阳树(分明的样子)芳草萋萋C. 长河..落日圆(很长的河)仍怜.故乡水(喜爱)D. 来从.楚国游(往)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3.下列作品与作者、作者所属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 《野望》─王维—唐代B. 《黄鹤楼》—崔颢—唐代C. 《渡荆门送别》—李白—唐代D.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代4.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B.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C.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D.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5.下列对各首古诗的内容、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黄鹤楼》一诗起、承、转、合自然流畅,没有一丝斧凿痕迹。
诗的前四句叙仙人乘鹤的传说,是作者的想象,是虚幻的;后四句则是写实,写眼前所见,抒发个人情怀。
将神话与眼前的事物巧妙地融为一体,目睹景物,吊古伤今,尽抒胸臆,富含情韵,飘逸清新,一气贯通。
B.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人完全为湖光山色所陶醉,从而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喜悦的心情。
C. 《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诗人坐在船上沿途观赏,一路看来,眼前的景物逐渐变化,这是“移步换景”的写法。
D. 《使至塞上》以简练的笔墨写了出使边塞的经历,诗中所写景物具有婉约的特点,诗人很善于将自然景物融入到诗的意境中来。
初二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二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每空3分,共12分)东皋(___)薄暮(___) xǐ(___)倚驱dú(___)采wēi(__)崔颢(___)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下列诗句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辉。
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C.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
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2.下列作品与作者、作者所属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野望》─王维—唐代B.《黄鹤楼》—崔颢—唐代C.《渡荆门送别》—李白—唐代D.《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代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徙倚欲何依(徘徊)B.芳草萋萋鹦鹉洲(草木茂盛的样子)C.仍怜故乡水(可怜)D.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4.下列各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D.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三、诗句默写(每空5分,共50分)1.《野望》中描写秋色一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鹤楼》中用对偶的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奇特雄浑壮美景象,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植物)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赏析题(18分)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你从意境、修辞、语言等任何一个角度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参考答案一、略二、1B 2 A 3C 4D三、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描写奇特壮丽的边塞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唐诗五首练习试题带答案解析
野望阅读训练(1)薄暮在诗中的意思是什么?(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
)(2)第一句东皋薄暮望,说明了试题。
地点:__东皋___,时间:_薄暮____。
事情_望____。
(3)颔联写薄暮中的秋夜静景,山对树、____对____,____对______。
(皆、惟色、晖)(4)第三联描写眺望到的景象,那是怎样的景象?(牧人赶着牛羊,猎人骑着马带着许多狩猎所得,回家了。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 )(3分)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概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远眺,由渺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2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A.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
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
B.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C.尾联借景抒情,以夕阳西下江面烟波浩渺之景,寄寓诗人远离故土、羁旅他乡的凄苦思乡之情,而自问自答的方式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孤独空寂之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综合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东皋.(gāo)千载.(zài)燕.然(yān)鹦.鹉洲(yīng)B.落晖.(huī)萋萋.(qī)属.国(shǔ)逢候骑.(qí)C.驱犊.(dú)徙.倚(xǐ)汉塞.(sài)沙堤.(tī)D.采薇.(wēi)征蓬.(péng)崔颢.(hào)没.马蹄(mò)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东皋薄.暮望薄:(2)徙倚..欲何依徙倚:(3)白云千载空悠悠..悠悠:(4)晴川历历..汉阳树历历:(5)芳草萋萋..鹦鹉洲萋萋:(6)单车欲问边..问边:(7)长河..落日圆长河:(8)来从.楚国游从:(9)将入大荒..流大荒:(10)仍怜.故乡水怜:(11)水面初.平云脚低初:(12)几处早莺争暖树..暖树:3.文学常识填空。
(1)《野望》的作者王绩,字________,唐代诗人。
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故自号“________”。
(2)《黄鹤楼》的作者________,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
李白对此诗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
(3)《使至塞上》的作者王维,字________,号________,唐朝诗人,尤善五言,多咏________,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_ _______”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苏轼评价其诗画:“味摩诘之诗,________;观摩诘之画,________。
”(4)《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李白,字________,号________,唐代伟大的________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___”,与杜甫并称为“李杜”(5)《钱塘湖春行》的作者白居易,字________,晚年号____ ____,唐代诗人,有“________”之称,著有《白氏长庆集》。
初二唐诗五首试题及答案
初二唐诗五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首诗不是杜甫的作品?A. 《春望》B. 《望岳》C. 《登高》D. 《游园不值》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以下哪首诗?A. 《春夜喜雨》B. 《春晓》C. 《春日》D. 《春夜》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以下哪首诗的诗句?A. 《静夜思》B. 《月夜忆舍弟》C. 《望月怀远》D.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以下哪首诗?A. 《登鹳雀楼》C. 《登金陵凤凰台》D. 《登泰山记》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日照香炉生紫烟,_______”。
2.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_______”。
3. 王维的《鸟鸣涧》中,“人闲桂花落,_______”。
4. 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中,“移舟泊烟渚,_______”。
5. 李白的《赠汪伦》中,“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杜甫的《春望》中所表达的情感。
2. 李白的《静夜思》中,诗人是如何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3. 王维的《鹿柴》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4. 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中,诗人是如何描绘江边夜景的?四、阅读理解题(每题10分,共20分)阅读以下唐诗,回答问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什么情感?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有什么深层含义?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 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春夜景象?2.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五、作文题(20分)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要求内容健康,语言流畅,能够体现出春天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
一、基础达标
1.看拼音,写汉字。
gāo xǐ wēi h uī东()()倚下采()落()
hóu jīng h uāng
()骑()门大()
2.下面对《渡荆门送别》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
B.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3.下面关于《黄鹤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4.根据课文原句填空。
(1)《黄鹤楼》中用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中描写奇丽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渡荆门送别》中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6.“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7.“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本诗的颔联和颈联在描写景物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
(二)课外阅读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桔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这首诗是作者贬为龙标尉时所作。
9.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醉别”叙事,“江楼”点出地点,“桔柚香”写景并点明时令,描绘了送别的环境,含蓄地写出了与友人分别的心情。
B.潇潇的“江风”,凄迷的“雨”,冰凉的“船”,这些意象是暖色调的,烘托出朋友相送,内心那无尽的温暖和惬意。
C.第三、四句想象友人和自己分别后的情景。
一个“遥”字,既写出与友人相隔的距离之远,又暗示分别后相见之难,依依惜别之情传达得委婉动人。
D.古歌谣有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诗句“愁听清猿梦里长”以凄清的环境烘托愁苦心情,这两句在表达情感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10.该诗前两句写实,后两句从“忆”和“梦里”这些词可以看出是诗人的想象,这样虚实相间,寓情于景,巧妙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说说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三、语言运用
11.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
①松间鸣好鸟②鸟鸣山更幽③泉和万籁声④风定花犹落⑤窗外见南山
(1)上联:① ;下联:▲ ;(2)上联:▲ ;下联:▲ 。
四、写作
12.以“送别”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拟提名,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皋徙薇晖候荆荒
2.A
3.B
解析:后四句为实写之景。
4.(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望”既写诗人眺望之意,又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希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
6.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7.抒发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8.颔联和颈联主要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颔联写远山近树,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苍茫静穆,颈联写牧人和猎马的出现,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动静结合,描写了一幅略显苍凉的田园牧歌式的山村秋晚图。
9.B
10.传达出诗人给友人送别时的孤寂与悲苦的心情,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11.(1)⑤(2)④②
解析: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
①中的“松间”与⑤中的“窗外”都是“名词+方位名词”,“鸣”与“见”均为动词,“好鸟”对“南山”(偏正结构的合成词);④中的“风”与②中的“鸟”都是名词,“定”和“鸣”都是陈述第一个名词的;“花犹落”与“山更幽”正好一致,根据上联最后一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应为平声的要求,④应为上联。
1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