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老师寄语: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哈佛图书馆20条训言之一
【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体会本文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2、、概括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学习他崇高的品格和伟大的精神。
3、、感悟文章主要内容,揭示对自己成长的启发意义。
教学过程:
一、认识闻一多:
澳门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
学生可结合自己预习查找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认识的闻一多。
二、走近进闻一多——整体感悟课文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
2、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各写了闻一多先生哪些事?
3、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
4、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也可以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请同学们帮自己解答。
(提示:赏识词句的方法1、从词、句的思想内容;2、从修辞手法;
3、从形象塑造上):
如:文中对闻先生的外貌描写很好,因为他住住了人物特征,用了四字短语“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形象的展现了一个无畏的革命者的形象。
5、A、学习本文后,闻先生的说和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古人也认为说和做是很重要的,你能说出称赞说和做的词语吗?
B、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情况,说说自己平时在说和做的方面有不恰当的地方吗?今后打算如何做得更好?
三、评说闻一多
(1)闻一多在两个方面的说和做矛盾不矛盾?
(2)学完本文后,我们在叹服闻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之余,还得到了哪些做人方面的启示呢?
(3)有人认为:闻一多由一个诗人学者转变为一个革命者,并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似乎太不值得了,他完全可以专注于创作或学术研究,或许会出更多作品不是更好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4)请你为闻先生写一句墓志铭,来表达你学过本文之后对闻先生的纪念和崇敬。
如: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
一画一印一文集,一代英豪一红烛
四、总结收获:通过课文学习我有以下收获:
五、当堂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
校补.___弥.高__无暇.__窥.园___迭.起__排衙.__卓.越___
2、据拼音写汉字
___qiè而不舍___lì尽心血气冲___dǒu牛___qián心贯注
心会神___níng ___jiǒng乎不同慷___kǎi淋漓__wùwù穷年
六、课外拓展:课外搜集并阅读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枝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这成什么话?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
去年“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无限的光荣!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
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
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
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李先生的血不会白流的!李先生赔上了这条性命,我们要换来一个代价。
“一二·一”四烈士倒下了,年青的战士们的血换来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现在李先生倒下了,他的血要换取政协会议的重开!我们有这个信心!
“一二·一”是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
云南有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这不用说了,近的如“一二·一”,都是属于云南人民的。
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特务们!你们错了!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
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2、学会整体感知:用文中语句说说闻一多是一个怎样的人?(感知内容)全文两部分是怎样衔接的?(体会文章思路和结构的安排)
生1 :他是一个言行一致的人。
生2 :他是一个潜心钻研的学者。
生3 :他是一个大无畏的革命者。
……
生:文中两部分是通过过渡段衔接的。
3 以竞赛形式对课文进行研读品析写法。
(课件出示竞赛环节)三读——赏读
将学生分为两大组,一组细细研读第一部分内容,另一组研读第二部分。
每一组竞相夸奖本组这部分内容写得好写得妙的地方,然后互相就对方组的内容提问考考对方(这一设计目的在于激发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式阅读,因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本课教学目标和重点均为体会本文独特的写作手法,因此,应让学生在主动的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
学生反应很积极。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可以从字词的品味、句子的表达、表现人物形象手法等三方面来分析。
为了训练学生进行准确、规范的语言表达,教师还要求学生用“我认为------处写的好,因为它用了-------的写作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的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接下来学生竞相发言。
生1:我认为文中对闻先生的外貌描写很好,因为他住住了人物特征,用了四字短语“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形象的展现了一个无畏的革命者的形象。
生2 :我认为文中“开一剂救国的文化药方”一句写得好,因为他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闻一多炽热的爱国热情。
……
4、当学生品读赏析之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也有了深入的理解。
此时,教师趁热打铁再一次激发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的热情,那就是让学生互相质疑提问,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5、(多媒体显示:要求学生为闻先生写一句墓志铭,来表达学生学过本文之后对闻先生的纪念和崇敬。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引导学生及时动笔进行创造性表述。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积累运用本课典雅形象的词语。
)学生作品展示:(生1):“写写写,写出累累硕果;做做做,做出惊天伟业;说说说,说的痛痛快快,行行行,行的人中高标!”
(生2 ):|“开口说话,掷地有声;脚不下楼,著作甚丰;唐诗杂论,楚辞校补,深刻钻研,一丝不苟,大声疾呼,为民请命,言行一致,名垂青史。
”(生3)“红烛发光照死水,一多著作青史垂。
诗与热血共铸就,一座丰碑爱国魂。
”学生对闻先生的崇敬之情在这一教学环节达到了高潮,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文本取得了很好的对话过程。
第三板块评说闻一多
1、将学生对闻先生的崇敬热情深化为理性的思考。
2、学生讨论。
【学法指导】
1、通过查字典、词典掌握生字生词。
2、在通读的基础上,按照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方面写的——按什么顺序写写——用什么方法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有什么启示的思维顺序,认真思考。
3、阅读作品要注意联系现实生活,对其中的内容等做出适当的评价,感悟作品的内涵。
我学到了以下阅读方法
(1)查找课外资料,了解人物生活背景及时代背景.有助于我们深入体会人物情感 .
(2)抓住标题,把握文章写作角度.
(3)抓住文章关键语句,理清写作思路.
我学到了以下写作手法
一个角度-----闻一多的说和做(角度独特)
两个方面-----学者和革命者(结构严谨)
三个事例-----三本著作和三件事(选材精当)
四种精神-----默默无闻苦心钻研大勇无畏言行一致)(人格魅力)
五个特点----引用对比夹叙夹议形象描写用词典雅
【积累·感知】
四、【体验·探究】课内语段阅读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
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1.给上面的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2.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①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青年听得到。
②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3.文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
4.第②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中“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
5.请在选文中找出穿插的形象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6.最后几段,几乎是一句话一段,能不能合为一段,为什么?
7.请简要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七.对于是先言后行,还是先行后言,你是如何看的?在言和行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要给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深宵灯火“大开光明之路”,用比喻、拟人
手法表达闻一多先生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古籍的目的。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以整齐的句式,流泻的激情,热情赞美闻一多治学“潜心贯注、心会神凝”。
“无暇”“惜”,表现他治学专心致志的程度。
“贪”,表现他治学如饥似渴的欲望。
“辛苦”“凝成”,表现其治学成果来之不易。
)
【实践·拓展】
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军神
重庆临江门外,一个德国人开设的诊所里。
医生沃克端坐桌后,神情孤傲。
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什么名字?”“刘大川。
”“年龄?”, “24岁。
”“什么病?”“土匪打伤了眼睛。
”
沃克放下笔,正起身准备察看伤势,一个护士走进诊所,悄悄说:“沃克医生,5号病床的先生害怕做手术,要求……”沃克粗暴地打断护士的话,鄙夷地说:“叫他滚蛋!我的诊所里再不要见到这胆小鬼!……”
沃克医生余怒未息。
他熟练地解开了病人右眼的绷带,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病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邮局职员。
”“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德国军队的军医。
这样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从容镇定!”病人微微一笑,针锋相对地回答:“沃克医生,军人处事是靠自己的判断,而不是老太婆似地喋喋不休!”
沃克怔住了。
他伸手制止了闻声赶来的护士,双目火辣辣地盯着对方。
良久,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了,突然对护士吩咐:“准备手术!”
沃克换上手术服,洗净手,戴上了消毒手套。
这时护士跑过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
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随即,走进手术室,用教训的口气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从医生的指挥!”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大脑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
而我,今后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
沃克再次怔住了,竟有点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试试看吧。
”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
他额头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最后,他终于开口对病人说:“你忍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
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臂上汗如雨下,青筋暴起。
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大跳,怀疑地问道:“我割了多少刀?”“72刀。
”
沃克惊呆了,失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按德意志的观点,堪称军神!”“您过奖了。
”
孤傲暴躁的沃克医生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
他想说什么却又忍住了。
他挥手让护士出去,关上手术室的门,然后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刘伯承。
”
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东支队的将领,久仰久仰,认识您很荣幸。
袁世凯正悬赏十万买您的头!”刘伯承开玩笑地说:“您要是告诉北洋政府,说我在这儿,准能发一笔大财。
”沃克医生像受了侮辱,怒气冲冲地说:“对侮辱我人格的人,我不惜决斗!”刘伯承微笑道:“伤口好了后,一定奉陪。
”说着,友好地伸出手去。
(注)刘伯承(1896—1986)四川省开县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1926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早年,他率领四川护国军第4支队参加讨伐袁世凯的战争,在一次剧烈的战斗中,一颗子弹打入他的右眼。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三个加点的词
①鄙夷地说()②由衷地说()③失声嚷道()
2.分别说明下列两句中量词或数词叠用的作用
①“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中的“一刀刀”是为了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中的“一次又一次”是为了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沃克医生第一次问刘伯承名字时,刘伯承说了个“刘大川”的假名,这是因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沃克医生为刘伯承检查病情后,立即断定“你是军人”的理由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沃克医生“粗暴”的性格表现在_______,沃克医生对刘伯承“头一次浮出慈祥的神情”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6.沃克医生一直以“你”来称呼刘伯承,然而最后按中国人的习惯连用两个“您”来称呼刘伯承,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概括沃克医生的优点:他具有高尚的_______和高明的_________。
8.举例说明刘伯承有哪些优秀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研讨
一、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二、学生默读第一部分,讨论下列问题:
(1)哪两句话是对闻先生作为学者“说和做”的高度概括?
(2)这部分列举了那些事例?这些事例选材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怎样?
(3)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那些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
(4)“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怎样理解“群蚁排衙”?这句话表现出闻先生怎样的治学态度?
(5)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闻先生学者形象?
学生默读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明确:
(1)第一、二自然段。
(2)三个事例: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
写作《唐诗杂论》事例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
详写第一件事,略写后两件事。
(3)闻先生研究学术的目的是“要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先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再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
)语句(略)
(4)“群蚁排衙”,文中指闻先生写字工工整整,十分认真,他的手稿都是蝇头小楷,好象群蚁排衙。
表现了闻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5)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治学严谨、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言行一致的爱国者。
(意思对即可)
教师小结: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不畏艰辛,这种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共同学习。
朗读、细读,探究问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这篇文章为什么取标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一般人之处?
2闻一多先生一心救国救民的爱国精神,最突出的表现在哪些事情上?
3、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4、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探究品味第一部分:(1)作者写“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怎样起笔的?这样写好在哪里?
(2)文章围绕起笔写了哪些事例?事例选材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怎样?如果把第七段去掉了会怎样?
(3)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
(4)“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怎样理解“群蚁排衙”?这句话表现出闻先生怎样的治学态度?
(5)那些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请从文中找出表现这些内容的关键词句,并说说其表达作用。
5、简洁概括第二部分内容。
共写了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6、文章前后两部分都说到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他在两个方面的“说”与“做”矛盾不矛盾?意义是否相同?
7复述故事。
三、味读
1、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也可以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请同学们帮自己解答。
(提示:赏识词句的方法1、从词、句的思想内容;
2、从修辞手法;
3、从词句的结构方面。
比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语言精练含蓄。
)2、有的人认为,这篇文章的语言大呼小叫,用大词、文言词,不朴实。
到底应该怎样看?
3、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粹,全文只有一千多字,就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
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精练的诗一般的语言,精当的抒情性议论,使这篇文章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请结合内容作简单分析。
(1)结构严谨。
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2)选材精当。
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能以少胜多。
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3)精于剪裁。
对材料的使用,作者根据表现中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简。
4、夹叙夹议的写法。
找出议论的语段分析其作用。
四、悟读:
1、学习本文后,闻先生的说和做给你留下了深刻,其实古人也认为说和做是很重要的,你能说出称赞说和做的词语吗?
2、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情况,说说自己平时在说和做的方面有不恰当的地方吗?今后打算如何做得更好。
巩固•延伸
阅读下面三篇文章,感悟内容,完成文后思考题。
(一)
⑴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⑶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
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⑷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⑸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⑹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
⑺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⑻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⑼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⑽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 ⑾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⑿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⒀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1、选文一、二两段起什么作用?
2、概括选文所写的三件事。
(每件不超过8个字)
⑴
⑵
⑶
3、“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这句话表明了闻一多先生的精神。
(有一成语填写)
4、课文善于用典型的语言和神态表现人物性格,请从选文中选出相应的语句。
语言:
神态:
5、选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这部分是怎样写“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的?这部分中的“说”和“做”揭示了闻先生的什么精神?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双音节词和成语的读音与用法。
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精致严谨的结构,过渡语段的作用。
理解艰深语句的作用,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3、学习闻一多先生刻苦的学习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执着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的高尚的人格,做一个生动的人,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重要语句,理解闻一多先生精神实质。
学习文章选材、组材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这是一篇写得十分精粹的散文,感情充沛,语言精警。
2、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剪裁材料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都值得学生学习。
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3、课文中有些文言词不好理解,建议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自主解决,教师不必越俎代庖。
3、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诗集《红烛》、《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
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
“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这一篇文章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高度赞扬闻一多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具有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文章的后半部分,着力写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
1、教师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抽查学生预习情况。
分组议论,解决字词。
2、学生自读课文,学习表情朗读,教师指导。
3、学生齐读课文,而后归纳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理清文章思路。
4、教师归纳:《唐诗杂论》
学者《楚辞校补》三本书
闻一多《古典新义》
起稿政治传单
革命家群众大会演说三件事
参加游行示威
然而,闻一多先生一生中主要身份是学者、诗人。
因此,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于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这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
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