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修辞手法大全电子教案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教案
一、教案概述教案名称: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效果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实例,体会修辞手法的魅力,增强语感。
教学重点:1. 常见修辞手法的识别与运用。
2. 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分析。
教学难点:1. 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
2. 修辞手法的创新运用。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相关修辞手法的理论知识。
2. 典型实例和练习素材。
3. 教学PPT或黑板。
学生准备:1. 预习相关修辞手法的知识。
2. 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练习。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修辞手法。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修辞手法,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讲解修辞手法(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本节课要学习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练习素材,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2. 学生现场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创作成果。
3. 教师给出拓展任务,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探索。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课后练习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二、讲解修辞手法(15分钟)1. 教师讲解本节课要学习的修辞手法,如反问、设问、比喻、拟人等。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练习素材,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2. 学生现场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创作成果。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教案课件.pdf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精讲教案修辞本义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可以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
小学语文常用的八大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借代,下面就每一种修辞手法的概念、作用、注意事项等结合例句进行详细讲解,并附练习供教案使用。
一、比喻(一)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二)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
(三)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1、明喻:明喻就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
例句:例如:长城像一条长龙。
这个句子中,“长城”是本体,“像”是比喻词,“一条长龙”是喻体。
2、暗喻:暗喻又叫隐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不用比喻词语或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喻词。
例句:例如:山间的云雾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
这个句子中“山间的云雾”是本体,“构成”是比喻词,“一幅精妙的山水画”是喻体。
3、借喻:借喻是只出现用来代替本体的喻体,而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例句: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这个句子中,本体、比喻词均没有出现,喻体是“银条儿”。
(四)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注意:有“好像”“像”“是”一类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关键要看句子里是不是在“打比方”。
常见的修辞手法教案
常见的修辞手法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
培养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和识别能力。
1.2 教学内容修辞手法的定义和分类。
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分类。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识别修辞手法。
第二章:比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比喻的定义和作用。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比喻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比喻的定义和分类(明喻、暗喻、借喻)。
比喻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比喻的定义和分类。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比喻的练习,提供反馈和指导。
第三章:拟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拟人的定义和作用。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拟人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拟人的定义和特点。
拟人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拟人的定义和特点。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拟人的练习,提供反馈和指导。
第四章:夸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夸张的定义和作用。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夸张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夸张的定义和特点。
夸张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夸张的定义和特点。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夸张的练习,提供反馈和指导。
第五章:反问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反问的定义和作用。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反问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反问的定义和特点。
反问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反问的定义和特点。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反问的练习,提供反馈和指导。
第六章:排比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排比的定义和作用。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排比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排比的定义和特点。
排比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排比的定义和特点。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排比的练习,提供反馈和指导。
第七章:对偶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对偶的定义和作用。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对偶的能力。
7.2 教学内容对偶的定义和特点。
对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对偶的定义和特点。
小学常用修辞方法教案
小学常用修辞方法教案教案:小学常用修辞方法一、教学目标:1.理解修辞方法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2.掌握常见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3.能够分辨和运用不同的修辞方法。
二、教学内容:1.修辞方法的概念和作用;2.常见的修辞方法及其例子。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富有表现力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例如一只大象在用鼻子接起杯子喝水的图片,让学生描述这个场景,引导学生注意到其中的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2.探究修辞方法(1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修辞方法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生活和课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例如,通过提问:“你们在课本中遇到过哪些形容词,使句子更生动有力?”“你们有没有遇到过描述冰淇淋的句子,给大家展示一下。
”学生回答后,教师解释这是拟人的修辞方法,可使形象更加生动。
3.讲解常用的修辞方法(30分钟)教师根据教材,分别讲解以下修辞方法的定义和例子:(1)比喻:直接或间接地用一个事物比拟另一个事物。
例如,“他像只猫一样听着他们的谈话。
”(2)拟人:把生物、无生物或虚拟的事物赋予人的性质和特征。
例如,“花儿在微笑,小草在跳舞。
”(3)夸张:对客观事物的一些特征进行夸张处理。
例如,“多么漫长的等待啊!”(4)排比:用同一结构的短语或句子,多次列举几个并排的成分,增强表达的力度。
例如,“他有书读,有高山攀登,有天上飞行,有鱼群游戏。
”4.分组练习(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在给出的句子中,找出修辞方法并解释其效果。
例如:“海浪拍打着岩石,仿佛在给大地上了一记响亮的巴掌。
”学生们找到了拟人和比喻两种修辞方法。
5.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所讲过的修辞方法,并让学生总结每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和效果。
例如,比喻可以使句子更加形象,拟人可以使形容的事物更生动。
6.提升拓展(15分钟)教师给学生出示一张图片,请学生用多种修辞方法来描述这个图片。
例如图片是一棵树,学生可以用比喻:“树像一把巨型伞”;用拟人:“树枝儿向天空伸展,欢迎阳光的到来”。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教案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教案解读考纲:能力方面要达到的层级要求——D 、E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题型:仿用、扩写、续写、作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E.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题型: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的辨析与鉴赏)解题方略: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一、比喻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3、比喻的种类:(1)明喻:典型的形式:甲像乙。
是一种非常明显的比喻,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有“像、似、仿佛、犹如、如同、好比、一样”等。
例如: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
③网吧如同雨后的春笋,突然间密密麻麻地出现在校园周围。
(2)暗喻。
典型的形式:甲是乙。
指的是本体和喻体都说出来,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于就是、成为”等连结,或者不用比喻词。
例如:①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②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③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却成了水墨山水。
(3)借喻。
典型的形式:乙代甲。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如:①在稿纸上踩几朵小梅花。
(喻"猫爪子印")②天上的银盘皎洁明亮。
(喻“月亮”)③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喻隔阂)④陈涉叹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喻平凡的人,“鸿鹄”喻英雄人物。
)(4)博喻。
典型形式,甲像乙、丙、丁。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修辞手法教案
修辞手法教案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和表达中常用的技巧和方式,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本教案旨在介绍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并通过实例讲解其具体应用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
一、概述修辞手法是指通过巧妙地运用语言、形象和修辞手段,达到修饰、雕琢语言的目的,增强表达的艺术效果。
它可以让文学作品更具魅力,引发读者的共鸣。
二、常见的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运用比喻,将两个不同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形象地描述。
示例:她如同一只孤独的小鸟,飞翔在辽阔的天空中。
2. 拟人:将非生物或抽象的事物赋予人的性格和行为,使其具有更强的生动感。
示例:大海怒吼着,冲击着岩石的底座。
3. 排比:通过列举相同结构的词、短语或句子,使文句齐整,表达更加有力。
示例:你可以选择逃避,可以选择放弃,可以选择勇敢面对,但最终你只能选择其中一条路走下去。
4. 倒装:将句子的谓语动词与主语调换位置,以突出意义或加强语气。
示例:站在窗前,他看到的是一个繁忙的城市。
5. 夸张:夸大描述事物的特征或程度,以增加语言的张力和表现力。
示例:这个箱子沉得能压扁一只大象。
三、教学方法1. 示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学生对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2. 创作实践法: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尝试使用修辞手法,增强写作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3. 形象理解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形象化的材料,引导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含义和作用。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有趣的描述或是名人名言,引发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讲解:通过示例分析法,以优秀文学作品为例,依次讲解比喻、拟人、排比、倒装、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具体应用方法和效果。
3. 练习:给学生准备一些小练习,让他们尝试分辨句子中的修辞手法,提升他们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创作实践:引导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通过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写一篇短文或诗歌,展示他们的创作能力。
初中语文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学习教案
表示猜度
表示想象
表示举例
第4页/共34页
第五页,共34页。
运用(yùnyòng)原则
1.要贴切(tiēqiè)2.注意创新3.要通俗、形象由生疏到形象由单调到生动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浅显
判断下列比喻(bǐyù)是否恰当
(1)明净的未名湖犹如一面照妖镜。(2)他一动不动的呆在那里,就像是一把椅子。(3)这篇文章的结构十分严密,就像神经节和神经网的关系一样。
秋是什么(shén me)颜色? 谷子说:秋是黄色的,我就是叫秋风吹黄的。
自问自答
第11页/共34页
第十二页,共34页。
修 辞 欣 赏
技 能 巩 固
修 辞 运 用
课 后 训 练
中 考 链 接
中 考 演 练
反问与设问的区别:
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第20页/共34页
第二十一页,共34页。
八、反复(fǎnfù)
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山谷(shāngǔ)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修 辞 欣 赏
技 能 巩 固
修 辞 运 用
课 后 训 练
中 考 链 接
中 考 演 练
为了强调某事物(shìwù)或突出某些感情,有意重复使同某些词语或句子。
第28页/共34页
第二十九页,共34页。
修 辞 欣 赏
技 能 巩 固
修 辞 运 用
课 后 训 练
中 考 链 接
中 考 演 练
用对偶(duì ǒu)的修辞方法,可以使句子精炼,富有表现力。
例如,
(9)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shēngpíng)阅历丰富,胸中自有丘壑。
常见的修辞手法教案
常见的修辞手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语言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喻:通过对比喻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运用比喻手法。
2. 拟人:讲解拟人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
3. 夸张:分析夸张的作用和效果,让学生掌握夸张手法的运用。
4. 排比:讲解排比的定义和特点,培养学生运用排比手法增强语言气势。
5. 对仗:介绍对仗的概念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对仗手法使句子更加和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修辞手法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加深理解。
3. 练习法: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修辞手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详细讲解每种修辞手法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3. 分析: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加深理解。
4.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5. 展示: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练习作品:评估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准确性和创意性。
3.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提高鉴赏能力。
六、教学内容:1. 反问:解析反问的定义和效果,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反问手法增强语言表达力。
2. 设问:讲解设问的手法和作用,引导学生运用设问手法进行思考和表达。
3. 对比:分析对比的作用和技巧,让学生掌握对比手法来突出事物的差异。
4. 借代:介绍借代的概念和用法,使学生能够运用借代手法进行生动的表达。
5. 反语:解析反语的特点和效果,让学生学会运用反语手法进行幽默或讽刺的表达。
《修辞手法教案》课件
《修辞手法教案》PPT课件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用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识记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2. 学会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并能够加以运用。
3. 提高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三、教学内容1. 比喻:通过对比两个相似的事物,突出其中一个特点。
2. 拟人: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的特征,使其具有人的情感和行为。
3. 夸张:故意放大或缩小事物的特点,以突出其效果。
4. 排比:将几个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排列在一起,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让学生感受修辞手法的魅力。
2. 讲解:详细讲解每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特点,并举例说明。
3. 分析:让学生分析文章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解释其效果。
4.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5. 总结:对本节课的修辞手法进行总结,并强调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练习中的运用修辞手法的准确性和创意性。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认为最有用的修辞手法,并分享为什么。
2. 修辞手法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修辞手法,制作展板或PPT进行展示,并解释其应用和效果。
3. 修辞手法竞赛:举行一个修辞手法知识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对修辞手法的记忆。
七、教学资源1. 修辞手法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书籍、文章、网络资源等,供学生查阅和学习。
2. 写作模板:提供一些包含修辞手法的写作模板,帮助学生快速上手。
3. 修改建议: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修改文章中修辞手法使用不当的例子和建议。
八、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案:学会反问、夸张、排比、对偶、拟人五种修辞手法
教案:学会反问、夸张、排比、对偶、拟人五种修辞手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反问、夸张、排比、对偶、拟人五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用法。
2.能力目标:能够在阅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这五种修辞手法,增强语文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汉语修辞艺术的热爱,提升语言表达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反问、夸张、排比、对偶、拟人的定义和作用。
2.学会在写作中运用这五种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反问、夸张、排比、对偶、拟人。
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五种修辞手法的讲解和例句展示。
2.练习题:含有这五种修辞手法的例句分析和造句练习。
3.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情境导入:展示几句运用了不同修辞手法的句子,请学生读出并思考这些句子的特点。
-例句一:“难道你不知道这件事吗?”(反问)-例句二:“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夸张)-例句三:“我们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生活。
”(排比)-例句四:“春风拂面,杨柳依依。
”(对偶)-例句五:“小草在风中摇摆,好像在和我们招手。
”(拟人)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句子的特点和效果,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修辞手法。
二、讲授新知识(60分钟)1.反问的用法:-定义: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通常是肯定或否定的。
-作用:增强语气,强调观点。
-例句:-“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强调应该珍惜时间)-“这么美丽的风景,谁能不喜欢呢?”(强调风景很美)2.夸张的用法:-定义:对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等进行扩大或缩小,以达到引人注目的效果。
-作用:突出事物的某一方面,增强表达效果。
-例句:-“他的声音大得可以震破天。
”(夸大声音的效果)-“她哭得像是世界末日来临一样。
”(夸大哭泣的情感)3.排比的用法:-定义:使用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或相近的句子或词组连续表达。
-作用:增强语势,增加表达的条理性和节奏感。
高考常见修辞手法运用复习教案
高考常见修辞手法运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文本、鉴赏修辞手法的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比喻:通过对比喻句的构成和作用进行讲解,让学生学会辨别和运用比喻。
2. 拟人:讲解拟人修辞的特点和效果,引导学生运用拟人表达情感。
3. 夸张:分析夸张修辞的手法和效果,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夸张的能力。
4. 排比:讲解排比修辞的构成和作用,让学生掌握排比的运用技巧。
5. 对偶:通过对偶修辞的定义和特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对偶表达意思。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修辞手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比喻:讲解比喻的构成要素和作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并加以练习。
3. 讲解拟人:分析拟人修辞的特点和效果,让学生尝试运用拟人表达情感。
4. 讲解夸张:强调夸张修辞的手法和效果,让学生进行夸张句的编写和修改。
5. 讲解排比:讲解排比修辞的构成和作用,让学生进行排比句的编写和修改。
6. 讲解对偶:通过对偶修辞的定义和特点进行讲解,让学生进行对偶句的编写和修改。
四、课堂练习1. 比喻:请学生编写一个比喻句,要求形象生动。
2. 拟人:请学生编写一个拟人句,要求表达出情感。
3. 夸张:请学生编写一个夸张句,要求突出表现。
4. 排比:请学生编写一个排比句,要求结构一致。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总结其特点和作用。
2. 找一些文章或句子,分析其中运用到的修辞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3. 尝试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提高表达效果。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评价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通过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应用和鉴赏能力。
3. 结合学生的写作练习,评价其在实际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的效果。
七、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句讲解修辞手法的运用。
《初中常见修辞方法》教案
《初中常见修辞方法》教案教案名称:初中常见修辞方法教学目标:1.了解修辞方法的定义和作用;2.掌握初中常见的修辞方法;3.能够运用修辞方法进行写作和阅读。
教学重难点:1.掌握常见的修辞方法;2.运用修辞方法进行写作和阅读。
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语文学习辅导书;2.工具: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平常在写作或阅读中,我们是否会遇到一些比较生动、有趣的表达方法?这些方法又是如何让我们的文章更加精彩的呢?2.解释定位:这些生动有趣的表达方法叫做修辞方法,它们可以运用在写作、演讲等语言交流中,起到美化语言、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
二、学习常见修辞方法(30分钟)1.展示PPT:呈现常见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并分别解释其定义和作用。
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修辞方法进行讨论和分享,包括该修辞方法的特点、列举几个例子并解释其作用等。
3.集体讨论: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展示和分享所选择的修辞方法。
4.总结:老师对每个修辞方法进行总结和回顾。
三、运用修辞方法进行写作(30分钟)1.提示学生根据所学的修辞方法,选择一个或多个进行写作练习。
2.练笔要求:要求学生能够自由发挥想象,尽量使用所选修辞方法进行增色添彩的写作。
3.读文评点:老师选取几篇学生写的作文,逐一进行点评和评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提出意见。
四、运用修辞方法进行阅读(30分钟)1.培养阅读兴趣:老师选择一篇或几篇修辞手法丰富的文章进行朗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组织阅读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读一篇文章,并回答老师所提问题,展示修辞方法的运用和品味文学的魅力。
3.共同探究:每个小组选择一篇文章进行解读和分享,讨论其中的修辞方法、效果和感受。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总结归纳:请同学们回顾今天所学的修辞方法,总结并写下你们的感受和理解。
2.拓展延伸:鼓励有余力的学生自主探索更多的修辞方法,并可以在下堂课分享给大家。
修辞手法的讲解电子教案
小升初修辞手法★小学阶段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对偶、引用、双关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比的修辞手法。
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
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仿佛像……似的如同成了宛如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例句: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比喻一般分为三种:明喻、暗喻、借喻。
(1)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
如:共产党像太阳。
(2)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如:弟弟成了泥了。
(3)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例:在阳光的照耀下,漫山的山茶花仿佛千万颗红星在闪闪发光。
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有趣。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朱自清拟人有两种类型:一是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描写。
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二是人直接同事物说话。
如: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例:淘气的小闹钟每天准时把我叫醒。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是一种对事物作"言过其实"的描述的修辞手法。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例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常见的修辞手法教案
一、教案简介课程名称:常见的修辞手法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常见修辞手法的概念及特点。
2. 如何在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 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
2. 识别并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文学作品示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或故事引出修辞手法的话题。
2. 讲解:a.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描写另一个事物,如“他是我的明灯”。
b. 拟人:给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如“风儿在耳边低语”。
c. 夸张:故意放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如“他饿得能吃下一头牛”。
d. 排比:用同样的结构或词语排列,如“学习、勤奋、努力”。
3. 示例分析:分析一些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二、课堂活动1. 学生展示分组讨论的成果,分享各自的创作。
2. 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3. 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三、课后作业1. 让学生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
2. 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自然景色的文字。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修辞手法,以及如何在的教学中更好地帮助学生。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提交和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案例分析1. 选取几个经典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
2. 让学生阅读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如鲁迅的小说、冰心的散文等,识别其中的修辞手法,并学会欣赏其表达效果。
七、修辞手法的实际应用1. 让学生尝试在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如写一段描述人物性格的文字,要求至少使用三种不同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教案
①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 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 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
②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 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 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作用: 便于把复杂的内容表达得比较集中、透彻、感情强
②因为接连一个礼拜的夜班,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十一个钟头, 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作用:
只要夸张不失实,而又不近于实,那么,它可以增强语言的形 象性,同时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在增强读者对作者主观感情、 态度和理解上起积极作用。
说明:
排比是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 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体与喻体的关系比明喻密切。 比喻词:“是”、“成了”、
“变为”等。
示例:
①八只小猫真的成了和他们共思想共行动的小朋友。
②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 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 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பைடு நூலகம்
说明: 直接把甲说成乙。 借喻不说本体,而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把本体
说明: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
以加强语气。 反问是问而不答,答案蕴含在问句之中。
①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
②朋友们,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 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你不以我们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作用:
增强语言气势,可以使确定的意思得到增强,不 容置疑,语感强,富有感染力。
说明: 反复是根据表达的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
子一再出现。 反复可以连续,也可以间隔。
①……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②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作用: 可以突出强调某一事物,表达绵绵不断的情思或
常见修辞手法教案
常见修辞手法教案常见修辞手法教案常见修辞手法教案【教学目标】1、体会八种修辞格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
2、根据修辞格的要求进行仿写。
【教学重点】掌握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教学设想】讲解二课时,训练二课时【考点概述】高考《考试大纲》中对“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考点作了十分清晰的界定。
常见的修辞方法共考查8种,即比喻、排比、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
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方法在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和运用修辞方法进行表达的能力等等。
历年高考试卷中,修辞方法的考查同阅读、鉴赏结合,仍是重要的关注点;修辞方法与语言表达结合起来考查更是近年高考的发展趋势所在,这或许又是以后修辞命题的一大热点,也是我们复习的重点。
【修辞知识介绍】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
只要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具有相似点就可形成比喻。
比喻由本体、喻体、喻词构成,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比喻的作用是对事物进行描绘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深刻印象,也可以用常见的事物说明深奥的道理,使道理显明。
使用比喻要注意:①喻体要常见易懂;②比喻要贴切,不能信手拈来;③要注意思想感情。
2、比拟比拟就是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种形式。
比拟的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使读者对事物产生鲜明深刻的印象,引起感情的共鸣。
使用比拟要注意与比喻的区别:比喻是“以此喻彼”,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上,且喻体必须出现;比拟是“拟此为彼”,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动词上,而喻体始终不出现。
3、借代借代就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
主要有以下七种借代方式:特征代本体,专名代泛称,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整体,结果代原因,牌号代本体,产地代本体。
运用借代可以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事代情,从而引发读者联想,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修辞手法大全常用修辞手法大全1、比喻依据联想和想象,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比喻。
在文学作品中,比喻可以形传神;在政论文中,可使道理浅显易明。
比喻是一种运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荷花》(2)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长城。
《观潮》(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2、比拟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说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
比拟可以寓情于物,借物抒情。
(1)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金色的草地》(2)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桥》(3)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
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
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小桥流水人家》(4)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5)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3、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本来的名称,而借用和该人或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
借代可使语言形象鲜明,变化说法,避免语言直白,还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十里长街送总理》(2)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大蝴蝶,橘红色的身子布满墨绿色的斑纹,呼扇着翅膀缓缓上升。
《放风筝》(3)他开始教化“星期五”。
“星期五”很快成为他的好帮手。
《鲁滨孙飘流记》4、夸张用远远超过客观现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事物的某一特点的修辞方法。
夸张既可以对事物夸大升级,也可对事物缩小降级。
夸张可以渲染气氛,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语势,加强幽默感。
(1)那当然,“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可爱的草塘》(2)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趵突泉》(3)女人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简直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
《古井》(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5)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6)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5、拈连利用上下文语义的关联,把适用于彼事物的词语顺势拈来巧妙地连用到此事物上的一种修辞方法。
拈连可以使语言新颖、独特,活泼、自然,往往可以从事物的表面引到事物的实质。
(1)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
《窃读记》(2)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十里长街送总理》(3)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你的纸上来啦!”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鱼游到了纸上》※6、移就两项事物相关联,叙述中将原描写此一事物的修饰语移来描写另一事物的性状的修辞方法。
移就可以把人物的感情渗透到景色之中,使人感到情景交融,增强语言的抒情气氛。
(1)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阵暖暖的叮咛。
《听听,秋的声音》(2)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林海》(3)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7、转品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临时改变一个词的词性,而活用为另一类词的修辞方法。
转品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含蓄、凝炼,还可以使句式整齐匀称,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1)我想让母亲尝尝鲜,她一定会高兴的。
《荔枝》(2)母亲一见荔枝,脸立刻沉下来:“你财主了怎么着?这么贵的东西......”《荔枝》(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州》8、对偶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以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排在一起,表示相反、相关或相连意思的修辞方法。
对偶给人的美是多方面的:音韵美,节奏美,均衡美,对称美。
(1)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开国大典》(2)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辉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9、排比用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短语和句子接连说出来的修辞方法。
排比给人以气势畅达,节奏鲜明,情感炽热之感。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桂林山水》(2)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我的“长生果”》(3)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詹天佑》※10、回环利用词序回环往复,表现两种事物或事理的相互关系的一种修辞方法。
回环虽然在意义上前后没有什么改变,却不给人重复之感,强调的作用显而易见。
(1)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
《桂林山水》(2)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保住了这片土。
《青山不老》(3)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11、层递用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的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事物性状的大小、长短、高低、轻重、深浅等方面的层层递升或递降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
层次之效果是层层强化,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1)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走遍天下书为旅》(2)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落花生》(3)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
《可爱的草塘》12、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利用言语的音义关系,表面上说的是一种意义,实际上说的是另一种意义,使要说的具有双重意义的修辞方法。
双关可以使语义含蓄,其传递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1)你想四周为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3)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白杨》※13、婉曲不直说,或闪烁其词、或拐弯抹角,用委婉含蓄的话暗示自己要说的本意的修辞方法。
婉曲以模糊代替直言,给人以含蓄与深沉之美感。
(1)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
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他投进了漳河。
《西门豹》(2)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秋天的怀念》(3)随后,她给我读了纸条上的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用心灵去倾听》14、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的、相关的或相反的事物作背景加以烘托的一种修辞方法。
将人、物、事放在特定的背景下,情景交融,这背景也就有了情。
(1)湛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一个是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少年闰土》(2)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
《卖火柴的小女孩》(3)刚进院里,以墙绿葱葱的爬强虎扑入眼帘。
夏天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
阳光都变成了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15、对照把两种相互对应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并列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的一种修辞方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发现差别,各自的特征便都得到了强调。
(1)步子虽然很小很小,作用却很大很大。
《和时间赛跑》(2)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晏子使楚》(3)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为人民服务》※16、迭现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一系列画面、一个个镜头、一串串形象描写出来的一种修辞方法。
迭现可以使形象鲜明,如历历在目,既增强视觉形象,又能增强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的感受力。
(1)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少年闰土》(2)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朴翅膀。
《鸟的天堂》(3)它们翻滚着,缠绕着,拥挤着,厮咬着,昂首甩尾,腾空而起,一路挟雷裹电,咆哮而来。
《黄河魂》※17、摹绘把人或事物的声音、颜色、情状如实地摹写出来的一种修辞方法。
具体化、形象化、鲜明化,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增强语言艺术的感染力。
(1)沙沙沙,沙沙沙。
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弹奏着乐曲。
《笋芽》(2)轰隆隆!轰隆隆!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笋芽》(3)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
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颜色。
《山雨》18、反复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句子或句群的一种修辞方法。
运用反复可以加强语势,抒发强烈情感,分清文章脉络、层此,增强语言节奏感。
(1)一百五十里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2)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再见了,亲人》(3)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趵突泉》19、设问提出问题,以引起人们地注意和思索,接着自己回答问题,或问而不答的一种修辞方法。
反复可以突出文章的主题,强调某种观点,抒发某种感情,渲染气氛,加强语势,使文章生动活泼,波澜起伏。
(1)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花钟》(2)但是懒的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枯萎了呢?《桃花心木》(3)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请形呢?《假如没有灰尘》20、反问是一种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用疑问的形式表示明确的意思,文而不答,答案寓于反问之中的一种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