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浅析“仁义礼智信”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仁义礼智信”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启示

摘要:“仁义礼智信”是儒家“五常”的价值观,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精神指引作用。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下,在小学生中大力弘扬“仁义礼智信”思想,对于促进小学生的群体和谐精神、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对儒家“仁义礼智信”和小学生德育的现状的阐述,提出其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启示。

关键字:仁义礼智信;儒家“五常”;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德育教育

小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启蒙时期,通过教师讲授传统美德,向学生讲解“仁义礼智信”的内涵,将传统文化植根于小学生心中是日常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仁义礼智信”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至今日,虽然社会性质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是只要能够秉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要求的辩证主义的态度对待“仁义礼智信”思想,剔除其历史附着的负面性,就能够提炼和加工其思想体系中的合理因素,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一、“仁义礼智信”思想之内涵解读

(一)内涵阐述之“仁”

“仁”字,始见于儒家经典《尚书·金滕》:“予仁若考”,指好的道德。孔子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2]。仁的内容包涵甚广,其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孔子提倡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经过不同时代,成为理想的道德范式,成为民族普遍的共识——为民族、为国家的利益,宁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然而,在2l世纪的经济大潮中,那些小学生们缺乏仁爱精神,对同学没有同情心,对国家、对社会缺乏奉献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内涵阐述之“义”

“义”,多被理解为社会的整体利益,早期儒家学者一直认为应该将“义”位于私利之上,反对见利忘义的行为。《论语》中道,“义以为上”、“见利思义”、西汉董仲舒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朱熹讲“而今需要天理

人欲,义利公私分辨得明白”、“将天下正大底道理去处置事,便公,以自家私事去处置之,便私”,陆九渊表示认同并说“凡欲为学者当先识义利公私之辨”[1]。此时的“义”已不仅被认为应位于“利”之上,更是被赋予公义、理性的含义。然而,很多小学根本不懂“义”的真正含义。在学校中,部分学生片面理解“义”的内涵,将“道义”理解为“义气”,当自己的朋友有需要时,不管是正当的还是不正当的,都脑子一热地去帮助朋友,置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于不顾。

(三)内涵阐述之“礼”

“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礼”,泛指整个社会的上层建筑,是社会等级制度、法律规定和道德规范的总称,是一种秩序。荀子讲:“礼者,人道之极也”,认为礼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其功能不仅在于“正身”,而且在于“正国”。狭义的“礼”被界定为“恭敬之心”或“辞让之心”,是礼仪、礼节仪式以及待人接物和处事之道。在古代社会中,“礼”被认为是道德的总称,社会文明的标志、做人的基本素质。所以孔子讲“不学礼,无以立”,告诫人们“克己复礼”、“约之以礼”,礼的功能被归结为通过讲理和守礼,并懂礼仪、懂礼节、懂礼貌,行成一种文明有序、和谐安定的社会生活局面。“礼”是对道德的一种最高要求[1]。

孔子提出“礼”的思想观念,其重点在于突出礼仪、制度、言行规范,所谓“不知礼,无以立。”中国是个礼仪之邦,对“礼”非常重视,所以老师应该从小就教育学生要有“礼”的观念。

(四)内涵阐述之“智”

“智”,指的是智慧和理智。孔子讲“智者不惑”,认为拥有智慧的人才能“不惑”,并称自己四十而不惑。孟子把“智”看作是辨别是非善恶的一种能力,提出“是非之心,智也”的命题。荀子也讲“知明而行无过”,强调智慧的作用。可见,“智”已被理解为一种理性精神,一种才智和能力,其不仅可以辨别是非善恶,还可以加强自身道德思想的养成[1]。

先秦儒家的思想家们虽然对“仁义礼智信”的侧重点均有不同,但是他们对于“仁”和“智”有密切的关系,是有着一致看法的。在孔子看来,“仁”是核心,“智”是达到“仁”的手段,“仁”需要通过“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等追求“智”的过程来实现[2]。

(五)内涵阐述之“信”

朱熹讲:“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信,指的是,说话要真实,言行要一致,信义结合,诚信要正当[1]。古人认为,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是人际交往和社会正常运行的道德支撑,这也是当代人在孩提时代听父母讲的“第一堂课”。可是,

许多大学生的行为却让人感到世风日下,诚信不再。每次考试前,学校都会宣传诚信考试,更甚之,学生还会针对诚信考试签订承诺书,然而结果怎样呢?个别学生仍视承诺书为废纸,在考场上作弊,更有甚者,即使被抓住,仍然不以之为耻。

总之,“仁”、“义”、“礼”、“智”、“信”,相辅相成,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冲刷后,在 21 世纪新形势的今天,依然闪闪发光,并为小学生德育现状做出了新的解读,为德育工作改革指明了新方向。

二、当今小学生德育在“仁义礼智信”方面存在的问题

如今互联网盛行,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流行文化”充斥着学生们的生活,更容易助长他们肤浅、浮躁、“重名利、轻修养”的不良品行,部分学生在文化素养方面已出现明显的“营养不良”,滋生出自私自利、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我将分别从五个方面总结小学生在“仁义礼智信”方面出现的问题。

(一)小学生在仁方面的问题

“仁”的核心概念是“爱人”。我们认为当前孩子中出现的仁爱缺失现象, 责任主要在于家庭、社会和学校。

首先, 家庭方面。第一, 溺爱有加。我国目前在校的小学生独生子女已占相当比例,他们在家庭中大都处于中心位置,享受着家庭尽可能多的优待,这使得他们从出生后,就坦然的索取,他们认为别人爱他是天经地义的,而不懂得去关心别人,更不会体谅别人的痛苦和欢乐,形成了“得到”理所当然,“享受”理应如此,“付出”岂有此理的心理倾向。显然,当前的儿童依赖性强,重视自利自我却唯独缺乏自责,自省。正因为他们缺乏恻隐之心,小学生校园暴力事件和小学生虐待动物事件时有发生。从大的方面来说,当代小学生存在着理想信念淡化的问题。第二,伙伴缺失。独生子女,长期封闭在自我的圈子里, 造成孤僻、不合群等心理。第三,不当的示范。个别家长价值观不当,仁爱意识淡薄,给孩子错误的教导和示范。

其次,社会的负面影响。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多层次、多侧面的变迁,成就了当代社会进步、开放、多元等特征,然而也不可否认,人类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 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生产力的巨大提高,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资源匮乏、人口危机、人情冷漠、道德沦丧等全球性问题日益尖锐化。一些成人以唯利是图,事不关已,漠然处之,作为自己行事处世的准则, 给孩子造成了负面影响。甚至出现孩子做了好事,却得到讥讽的现象,不能给孩子以正面的引领。

最后,学校的指导不深。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学校已认识到仁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