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汤
四逆汤标准配方
四逆汤标准配方一、概述四逆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适用于寒邪侵袭引起的寒证,如寒疟、寒伤等。
其配方中主要包括四味药物,分别是附子、干姜、大枣和甘草。
下面将详细介绍四逆汤的标准配方以及各味药物的功效和使用方法。
二、配方四逆汤的标准配方如下:•附子 6克•干姜 10克•大枣 10克•甘草 6克三、各味药物的功效1. 附子•性味:辛、热、有毒。
•归经:归心、脾、肾经。
•功效:温经散寒,回阳救脱,安胎固脱。
•用法用量:可入煎剂、丸剂、散剂等,一般用量为3-9克。
研末可膏敷。
2. 干姜•性味:辛、热。
•归经:归肺、脾、心经。
•功效: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散痰止咳。
•用法用量:可入煎剂、丸剂、散剂等,一般用量为3-10克。
生用更温而辛烈,生用更辛而不温。
3. 大枣•性味:甘、温。
•归经:归脾、心、脏经。
•功效:益气补中,养血安神。
•用法用量:可入煎剂、丸剂、散剂等,一般用量为3-15克。
炙用更温而补,生用更补而温。
4. 甘草•性味:甘、平。
•归经:归脾、肺、心、胃经。
•功效:和中调味,解毒利咽。
•用法用量:可入煎剂、丸剂、散剂等,一般用量为1-3克。
炙用更平和而补,生用更补而凉。
四、使用方法1.取附子、干姜、大枣和甘草各按照标准配方的用量,洗净备用。
2.在煎药专用锅中放入足够的清水,将附子、干姜、大枣放入锅中,用中火煎煮30分钟。
3.将甘草煮沸后加入锅中,再煮15分钟。
4.煎煮完成后,将药渣滤出,取汤液冷却至适合温度。
5.根据需要,可以口服或外用四逆汤。
五、注意事项1.四逆汤具有辛热的性质,对于阳虚内寒、气血亏虚等人不宜使用。
2.使用四逆汤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避免过量或滥用。
3.孕妇、哺乳期妇女、幼儿和老人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在使用四逆汤时如出现过敏、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5.使用四逆汤期间应注意保持温暖,避免受凉。
总结四逆汤是一种具有温阳散寒作用的中药方剂,其标准配方包括附子、干姜、大枣和甘草。
四逆汤
《伤寒论》:四逆汤【药方名称】四逆汤【处方】甘草6克(炙)干姜4.5克附子10克(生用)【药理作用】强心作用《山西医学院学报》1982(1):18,四逆汤对离体兔心冠脉流量、心肌收缩振幅明显增加,而对心率影响不明显。
四逆汤对冠脉、心肌的影响,可被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减弱,这证明四逆汤属于肾上β腺受体兴奋药。
《新中医》1981(1):49,四逆汤单用附子时,强心作用既不十分明显,也不持久,且有毒性,若与甘草,干姜配伍(后两者均无强心作用),强心、升压作用显着,且持久,其原因是甘草甜素的类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有提高心肌对附子敏感性的功能,而干姜兴奋血管运动中枢,促进了血液循环。
【功能主治】回阳救逆。
治少阴病,四肢厥逆,恶寒蜷卧,呕吐腹痛,下利清谷;神衰欲寐,以及太阳病误汗亡阳,脉沉迟微细者。
现用于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急性胃肠炎吐泻失水,以及急性病大汗出而见虚脱者。
【用法用量】上三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4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强人可将附子与干姜加倍。
【备注】方中生附子大辛大热,温壮肾阳,祛寒救逆为君;干姜辛热,温里祛寒,以加强附子回阳之效为臣;炙甘草甘温,益气和中,并缓解附、姜燥烈之性为佐、使。
三味配合,具有回阳救逆之功。
【摘录】《伤寒论》《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逆汤【药方名称】四逆汤【处方】甘草(炙)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生.去皮.脐.细切)半两。
【炮制】上以甘草、干姜为粗末,入附子令匀。
【功能主治】治伤寒自利不渴,呕哕不止,或吐利俱发,小便或涩、或利,或汗出过多,脉微欲绝,腹痛胀满,手足逆冷,及一切虚寒厥冷,并宜服之。
常服消暑气,分水谷。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中盏,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备注】凡病伤寒有此证候,皆由阳气虚,里有寒,虽更觉头痛体疼,发热恶寒,四肢拘急,表证悉具者,未可攻表,先宜服此药,助阳救里。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国药典》:四逆汤【药方名称】四逆汤【处方】附子(制)300g 干姜200g 炙甘草300g【性状】为棕黄色的液体;气香,味甜、辛。
四逆汤医方-精品
四逆汤医方功能:阴证厥逆出典:伤寒论组成:干姜、甘草、附子。
主治:(1)治三阴伤寒[1],身痛腹痛,下利清毂,恶寒不渴,四肢厥冷。
(伤寒,太阴厥阴篇)(2)或反不恶寒,面赤烦燥,里寒外热,或干呕,或咽痛,脉沉,微细欲绝[2]o(伤寒,太阴、厥阴篇)制服法:冷服。
方义:足少阴肾经药。
(1)寒淫于内,治以甘热,故以姜附大热之剂,伸发阳气,表散寒邪[5]。
⑵甘草亦补中散寒之品,又以缓姜附之上僭也⑹。
(3)必冷服者,寒盛于中,热饮则格拒不纳。
(4)经所谓热因寒用,又曰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是也[7]。
加减法:⑴面赤者,格阳于上也:加逐九宣检核-83-1)以通阳[3]o⑵腹痛者,真阴不足也:加芍药以敛阴。
⑶咽痛,阴气上结也:加桔梗以利咽。
(4)利止,脉不出:加人参以助阳补气血。
(5)呕吐:加生姜以散逆气[4]。
加减方:⑴戊附汤:加白Jit、大枣。
治风湿相搏,身体烦疼, 及中寒发厥心痛。
(金匮)⑵干姜附子汤:除甘草。
治下后复汗,昼燥夜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沈微,无大热者⑻;又治中寒厥逆,眩仆无汗, 或自汗淋漓[9],及外热烦燥,阴盛格阳[10]。
(伤寒,太阳下篇)(3)姜附归桂汤[11]:姜附汤加当归、肉桂、入蜜和服。
(4)姜附归桂参甘汤:前方再加人参、甘草,加姜煎[12]o(5)白通汤[13]:除甘草,力口四茎。
(伤寒少阴篇)(治少阴病下利脉微者。
)(6)白通君人尿猪胆汁汤:白通汤再加人尿、猪胆汁汤、(伤寒,少阴篇)(7)四逆加人参汤:加人参.治恶寒,脉微复利,利止亡血[14]。
⑻茯苓四逆汤:加人参、茯苓。
治汗下后病不解而烦燥者[15]。
(伤寒,太阳下篇)⑼芍药甘草附子汤:除干姜加芍药。
治伤寒发汗不解。
反恶寒者,阳虚故也[16]。
(伤寒中篇)(10)甘草干姜汤:除附子,用干姜。
治伤寒脉浮,自汗,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
用桂枝汤误攻其表,得之便厥, 咽中干,烦燥吐逆,与此汤以复其阳[17]。
右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汤以和其阴,其脚即伸,芍药甘草各四两。
四逆汤的功能主治
四逆汤的功能主治一、四逆汤的定义四逆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
其组方为人参、干姜、大枣和甘草,通过药物的配伍和煎煮方式,可以起到温阳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
二、四逆汤的组成成分四逆汤由以下四味药物组成:1.人参: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胃的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2.干姜:具有温阳散寒、舒筋活血的作用,能够缓解寒痛和肌肉酸痛等症状。
3.大枣:具有健脾养胃、益气补血的作用,能够增强人体的消化功能和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4.甘草:具有解毒、补气、润燥的作用,能够调节气血平衡,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三、四逆汤的功能主治四逆汤主要用于寒邪侵袭引起的寒症,具有以下功能主治:1.暖胃散寒:四逆汤能够温暖胃肠,缓解胃寒引起的症状,如胃痛、恶心、呕吐等。
尤其适用于寒饮所致的腹痛、腹泻等症状。
2.温阳散寒:四逆汤能够舒展经络,散寒祛湿,改善寒性疼痛。
对于寒痹、寒凝、寒气侵袭引起的关节痛、肌肉酸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3.活血化瘀:四逆汤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瘀血。
对于瘀血引起的痛经、瘀血性皮肤病等症状有良好的效果。
4.提高免疫力:四逆汤中的人参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力,对于疲劳、畏寒肢冷、容易感冒等症状有改善作用。
四、四逆汤的用法用量四逆汤的用法用量为:1.成人每次服用10-15克,一日2-3次。
2.儿童每次服用5-10克,一日2-3次。
3.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量调整用量。
4.可以配合热水服用,有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
五、四逆汤的禁忌症四逆汤具有一定的禁忌症,不适用于以下人群: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2.脾胃虚寒、痰湿内阻的患者。
3.湿温证、湿热传闭证患者。
4.阳亢热盛、实热状况下的患者。
六、四逆汤的副作用四逆汤属于中药方剂,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副作用:1.可能出现腹胀、口干口苦等胃肠不适症状。
2.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肝肾功能紊乱。
3.可能对某些人群产生过敏反应。
四逆汤组成
四逆汤组成四逆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由人参、甘草、生姜、大枣四味中药组成。
它是民间常用的一味方剂,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下面将详细介绍四逆汤的药物成分、功效与作用、疗效与应用以及注意事项,以便读者了解其相关信息。
一、药物成分:四逆汤的主要药物成分包括人参、甘草、生姜和大枣。
人参为四逆汤的主药,具有补气、养阴、安神等作用;甘草为辅助药,具有和中、补脾胃的作用;生姜为佐药,具有温经散寒、散寒止呕的作用;大枣为使药,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等作用。
这四味中药相互配伍,起到补气益体、调理脾胃、温经散寒的功效。
二、功效与作用:四逆汤的主要功效与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 补气养阴:人参具有益气养阴的作用,能够调理体内气血失衡、气阴两亏的情况,达到补益身体的功效。
2. 温经散寒:生姜能够温经散寒,有助于驱散体内的寒邪,排除寒湿困阻,改善寒凝现象。
3. 补中益气:大枣能够补中益气,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增加脾胃的消化功能,达到健脾养胃的效果。
4. 安神止血:人参和大枣具有安神、养血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失眠、心悸等神经衰弱症状,同时也有一定的止血作用。
三、疗效与应用:四逆汤主要用于寒证引起的病症,如寒痹、阳痿、寒泄等。
具体的应用病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寒痹症:四逆汤可以改善寒湿困阻引起的关节疼痛、僵硬的症状,具有一定的舒筋活血作用。
2. 阳痿症:四逆汤能够改善阳气不足、肾阳虚弱引起的阳痿、不举等男性性功能障碍症状。
3. 寒泄症:四逆汤能够增加脾胃的消化功能,改善寒湿困阻引起的腹泻、泄泻等症状。
4. 妇科病症:四逆汤可以改善妇女因寒凝血瘀引起的痛经、月经不调等问题。
四、注意事项:使用四逆汤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禁忌病人:四逆汤具有温热的性质,不适合于热症、实热、发热病人使用,以免加重病情。
2. 用量控制:四逆汤的用量需要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剂量过大或过小导致药物失效或药物毒副作用。
四逆汤
四逆汤《伤寒论》[组成]甘草二两(6g),炙干姜一两半(6g) 附子一枚(15g),生用,去皮,破八片[用法]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回阳救逆。
[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
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
[方解]本方证乃因心肾阳衰,阴寒内盛所致。
阳气不能温煦周身四末,故四肢厥逆、恶寒蜷卧;不能鼓动血行,故脉微细。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今心阳衰微,神失所养,则神衰欲寐;肾阳衰微,不能暖脾,升降失调,则腹痛吐利。
此阳衰寒盛之证,非纯阳大辛大热之品,不足以破阴寒,回阳气,救厥逆。
故方中以大辛大热之生附子为君,入心、脾、肾经,温壮元阳,破散阴寒,回阳救逆。
生用则能迅达内外以温阳逐寒。
臣以辛热之干姜,入心、脾、肺经,温中散寒,助阳通脉。
附子与干姜同用,一温先天以生后天,一温后天以养先天,相须为用,相得益彰,温里回阳之力大增,是回阳救逆的常用组合。
炙甘草之用有三:一则益气补中,使全方温补结合,以治虚寒之本;二则甘缓姜、附峻烈之性,使其破阴回阳而无暴散之虞;三则调和药性,并使药力作用持久,是为佐药而兼使药之用。
综观本方,药简力专,大辛大热,使阳复厥回,故名“四逆汤”。
[运用]1.辨证要点本方是回阳救逆的基础方。
临床应用以四肢厥逆,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脉微细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急性胃肠炎吐泻过多、或某些急证大汗而见休克属阳衰阴盛者。
3.使用注意若服药后出现呕吐拒药者,可将药液置凉后服用。
本方纯用辛热之品,中病手足温和即止,不可久服。
真热假寒者忌用。
【附方】1.通脉四逆汤(《伤寒论》)甘草二两(6g),炙附子大者一枚(20g),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9~12g)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四逆汤的功能主治
四逆汤的功能主治一、四逆汤概述四逆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由生姜、大黄、干姜和甘草为主要组成。
它是《伤寒论》中的一剂汤方,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四逆汤具有温阳散寒、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是常用的解表药。
二、四逆汤的功能四逆汤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散寒温阳四逆汤具有温通阳气的功效,可用于寒邪困阻、阳气不足的病症。
它可以温暖肢体,驱散体表寒气,恢复阳气的正常运行。
适用于寒性感冒、寒性咳嗽、四肢冰冷等寒邪侵袭的症状。
2.通经络四逆汤可以舒筋活络,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
它具有排除寒湿、舒缓疼痛的作用,适用于寒湿阻滞经络引起的疼痛、气血不通的病症。
3.活血化瘀四逆汤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适用于瘀血引起的疼痛、淤血引起的肿痛等病症。
它的作用类似于活血化瘀的中药方剂,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三、四逆汤的适应症四逆汤适用于以下病症:1.感冒:具有温阳解表的功效,可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寒战等症状。
2.寒性咳嗽:可用于寒邪侵袭引起的咳嗽症状,如咳嗽有痰、痰白清稀等。
3.寒湿痹痛:适用于寒湿阻滞经络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病症。
4.血瘀症状:适用于病症中有瘀血、淤血引起的疼痛、肿痛等症状,如痛经、跌打损伤、瘀血性病症等。
四、四逆汤的用法用量四逆汤的用法用量为:1.内服:一次剂量为10-15g,可加水煎服或冲服。
一般每天2-3次,视病情而定。
2.外用:四逆汤也可用于外用,如经络拔罐、草药浴等。
外用方法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需咨询医生指导。
五、四逆汤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四逆汤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用于感冒等寒邪引起的病症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使用药物造成不必要的副作用。
2.在用药期间,应避免过度疲劳、进食生冷油腻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免影响疗效。
3.对于孕妇、婴幼儿、年老体弱等特殊人群,应咨询医生后再使用。
4.传统中药具有个体差异性,用药效果因人而异,如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以上是关于四逆汤的功能主治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四逆汤标准配方
四逆汤标准配方
四逆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寒证引起的症状,如寒战发热、肢体冰冷等。
四逆汤的配方十分经典,下面将详细介
绍四逆汤的标准配方和药物功效。
四逆汤的标准配方包括,人参、干姜、炙甘草、大枣。
这四味
药物搭配使用,能够有效地温阳散寒,治疗寒证引起的症状。
首先是人参,人参性温味甘,具有补气养血、益气健脾的功效。
在四逆汤中,人参的作用是补益正气,增强体质,从而提高人体抵
抗寒邪的能力。
其次是干姜,干姜性辛温,具有温中散寒、解表散寒的功效。
在四逆汤中,干姜起着温阳散寒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驱散体表的寒邪,缓解寒证引起的症状。
再者是炙甘草,炙甘草性平味甘,具有益气和中、缓急止痛的
功效。
在四逆汤中,炙甘草的作用是调和药性,增强药物的功效,
同时也能够缓解寒证引起的不适感。
最后是大枣,大枣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
在四逆汤中,大枣的作用是补益脾胃,增强体质,同时也能够调和
药物的性味,增强四逆汤的疗效。
四逆汤的标准配方经过千百年的临床实践验证,具有温阳散寒、益气健脾的功效,适用于寒证引起的症状,如寒战发热、肢体冰冷等。
在使用四逆汤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情况进行调配,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总之,四逆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其标准配方包括人参、
干姜、炙甘草、大枣,这四味药物搭配使用,能够有效地治疗寒证
引起的症状。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配,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希望本文能够对四逆汤的标准配方有所了解,并在临床实践中发挥作用。
四逆汤标准配方
四逆汤标准配方
四逆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寒邪引起的四肢厥冷、脉迟等症状。
四逆汤的标准配方包括以下药材,干姜9克、炮姜3克、附子3克、甘草6克。
这些药材具有温阳散寒、温经止痛、祛风散寒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寒邪引起的症状,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首先,干姜是四逆汤的主要药材之一,具有温阳散寒、温经止痛的功效。
干姜
能够温暖体表,散寒解表,对于因寒邪引起的四肢厥冷、脉迟等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其次,炮姜也是四逆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温阳散寒的功效,有助于加强四逆汤的温热作用。
附子是四逆汤中的另一重要药材,主要功效是温阳散寒、祛风散寒,对于因痹寒引起的疼痛、拘挛等症状有显著的疗效。
最后,甘草是四逆汤的辅料,具有调和药性、增加药味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四逆汤的疗效。
四逆汤标准配方的药材搭配合理,药性相辅相成,能够充分发挥各药材的功效,对于治疗寒邪引起的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
在使用四逆汤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来确定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同时,四逆汤属于温热类药物,对于阳虚体质的患者应慎重使用,避免加重病情。
总之,四逆汤标准配方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对于治疗寒邪引起的四肢厥冷、脉迟等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
在使用四逆汤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同时,患者在服用四逆汤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保持充足的休息,有助于加快康复。
希望患者能够根据医嘱正确使用四逆汤,早日康复。
四逆汤的功能主治及剂型
四逆汤的功能主治及剂型一、四逆汤的功能四逆汤作为中医常用方剂之一,在中医理论中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祛寒驱寒:四逆汤以温阳散寒为主要作用,能够温暖体内寒凉之气,促进阳气的产生和流通,从而改善寒邪引起的症状。
2.暖宫止痛:四逆汤可调理宫寒、宫寒引起的经血不调及疼痛相关症状,如痛经、闭经等。
3.健脾益胃:四逆汤对脾胃功能虚弱者,可起到温补脾胃、益气健脾的作用。
4.补肾壮阳:四逆汤对于肾阳虚的人,可以起到温阳补肾、壮阳效果。
二、四逆汤的主治四逆汤在中医临床实践中,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1.寒证:四逆汤可用于寒邪所致的寒证,如寒热交替发作、表寒内热的感冒症状、手足逆寒等。
2.经痛:四逆汤可用于经痛、小腹冷痛、月经不调等宫寒所致的症状。
3.男性不育:四逆汤可用于肾阳虚引起的男性不育、阳痿、早泄等问题。
4.高血压:四逆汤可用于血压升高、四肢逆寒、手脚发凉的高血压患者。
三、四逆汤的剂型四逆汤的剂型有多种,包括汤剂、颗粒剂和丸剂等。
1. 汤剂四逆汤汤剂是将中草药配方煎煮后制成的液体剂型,可以直接口服。
使用时,将适量汤剂加热至适当温度后服用,一般分为热饮和温饮两种。
2. 颗粒剂四逆汤颗粒剂是将中草药研磨、粉碎后制成粒剂,以方便患者服用。
使用时,将颗粒剂溶于适量温水中,搅拌均匀后口服。
3. 丸剂四逆汤丸剂是将中草药研磨、制成颗粒后搓成丸状,以方便患者口服。
使用时,将适量丸剂放入口中,用温水送服。
由于国内中药市场丰富,四逆汤还有其他剂型,如口服液、胶囊剂等,供患者选择。
四、四逆汤的适用人群和用法用量四逆汤适用于以下人群:1.寒邪引起的感冒症状;2.宫寒引发的经血不调、痛经等妇科问题;3.肾阳虚引起的男性不育、阳痿、早泄等问题;4.高血压伴有四肢逆寒、手脚发凉的患者。
使用时,一般建议遵循以下用法用量:•汤剂:一剂一天,分2次服用,每次适量,口服前稍加热。
•颗粒剂:一次适量,每日2~3次,口服前用温水调服。
•丸剂:一次适量,每日2~3次,口服前用温水送服。
四逆汤的功效与作用
四逆汤的功效与作用四逆汤是中国传统草药中常用的一种配方,它是由黄连、干姜、大枣和甘草等中草药组成的,具有温补固脱、祛寒散湿的功效。
四逆汤主要用于治疗寒邪致使的寒症,如寒疟、感冒引起的寒性头痛、寒痹、寒泻等疾病,能够改善寒气阻滞,促进气血运行,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以下将详细介绍四逆汤的功效与作用。
一、温补固脱四逆汤能温补脾胃,补益元阳,使体内阳气恢复,从而达到温补固脱的作用。
脾胃为后天之本,阳气的生成与脾胃的功能密切相关。
如果脾胃不健,阳气无法生发,就会导致寒邪内侵,出现寒症。
四逆汤中的干姜、大枣等草药具有温热的特性,可以温补脾胃,促进阳气生成,调理脾胃功能,从而达到固脱的效果。
四逆汤在治疗脾胃虚寒导致的腹泻、呕吐等症状时,具备温中散寒,固脱止泻的作用。
腹泻久泻会使人失去大量的水分和营养,导致脱水和体力消耗,四逆汤能够通过温中固脱的作用,帮助止泻,恢复脾胃功能,增加营养吸收,达到温补固脱的效果。
二、祛寒散湿四逆汤有祛寒散湿的作用,可以改善由寒邪引起的寒湿症状。
寒邪侵袭人体后,容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从而引发各种寒性疾病,如寒疟、寒泻等。
四逆汤中的黄连、干姜等草药具有祛寒散湿的功效,能够驱除体内的寒邪,疏通气血,改善气血循环,从而达到祛寒散湿的目的。
四逆汤在治疗感冒引发的寒性头痛、寒痹等疾病时,也具备祛寒散寒的作用。
感冒时,由于体内阳气不足,寒气容易侵入经络,导致头痛、关节疼痛等症状。
四逆汤中的黄连具有祛邪解表的作用,能够散寒止痛,改善寒性头痛和寒痹症状。
三、提高机体抵抗力四逆汤的草药成分中,甘草具有协调药性的作用,能够调和其他草药的功效,增加药物对病症的疗效。
甘草还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抵抗力。
同时,四逆汤中的药物组合还能够改善体内的阳气不足、寒湿凝滞等状况,使机体具备更强大的防御能力,提高身体对寒邪的抵抗力。
四、其他功效与作用四逆汤还具有一些其他的功效与作用,如发汗解表、疟疾的治疗等。
李可(四逆汤)
李可(四逆汤)
四逆汤、逆,有违逆之意;四逆,指四肢自指(趾)端往上逆冷,直到肘膝以上。
四肢为诸阳之本,三阴三阳之脉相连于手脚。
一旦阳衰阴盛,少阴枢机不好,气血不以应四肢,则产生四肢厥逆之候。
己方解四肢厥逆,使气血伸展而达四肢,故称四逆汤。
己方为回阳救逆的意味着药方。
除四肢厥冷外,并伴神疲欲寐,下利清穀,舌淡苔白,脉微等全身阴虚内热证主要表现
禄特科技:大辛热门、温发气血、祛散湿邪,主导药;
炮姜:温中散寒,帮助禄特科技回阳之手;
炙甘草:通调气血,并能缓解姜、附之过度燥烈;
四逆汤的作用与功效:
特异主冶生产少阴病。
四肢厥逆,畏寒蜷卧,呕吐口不干,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超微粒;或太阳病误汗亡阳,而见四肢厥逆,脸色苍白,脉超微粒者。
辨证论治剖析:
寒为阴邪,易伤气血,湿邪深层次少阴,伤到肾气,肾气为一身气血之压根,《素问芒果厥论)说:“气血衰于下,则为寒厥。
”阴虚火旺衰,全身及身体失于温煦,故见四肢厥逆,畏寒蜷卧。
脾主运化水穀精准,取决于肾气的温煦,肾气衰则不可以温煦脾阳,脾失消化吸收之职,致清阳不升,反倒凹陷,浊阴不减,反倒上逆,故呕吐
下利。
阳虚寒盛,寒凉郁滞,故见腹痛。
《素问芒果举痛论》曰:“凉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好,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堵塞,故卒殊不知痛。
”气血丰富,精神才可以充沛,今阳气虚衰,神失所养,则见神衰欲寐。
太阳光误汗,气血随汗泄露,损害心肾之阳。
四逆汤治呕吐的医案
四逆汤治呕吐的医案
患者,女性,26岁,因食欲不振、恶心、频繁呕吐三天来我
院就诊。
患者体温正常,腹部无明显压痛。
查体发现舌苔厚腻,脉细滑。
初步诊断为食积引起的呕吐症状。
处方:四逆汤
组成:
1. 人参 6克
2. 干姜 3克
3. 附子 3克
4. 大枣 4枚
用法用量:
将以上药物放入适量清水中煎煮20分钟,取药浓汤后分两次
服用。
医案分析:
四逆汤是治疗呕吐的常用方剂,在《伤寒杂病论》中有详细记载。
人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开胃的作用,可以缓解患者的食欲不振症状;干姜能温中散寒,止呕于中,对呕吐有很好的疗效;附子为主要药物,有温阳解郁、止吐的作用;大枣为调和诸药、补中益气的佐药,可以增加其他药物的功效。
患者经过三天的治疗后,食欲逐渐恢复正常,呕吐症状减轻。
继续服用四逆汤一周后症状完全消失。
随访数月后未见复发。
四逆汤知识点总结
四逆汤知识点总结一、四逆汤的药物组成1. 细辛:它是四逆汤中的主药,性味辛温,具有辛温解表、宣窍通阳的功效。
细辛主要用于治疗寒邪外袭、表证不解而致的头痛、鼻塞、咳嗽等症状。
2. 干姜:干姜是四逆汤中的辅药,性味辛温,具有温中散寒、宣肺止咳的功效。
干姜主要用于治疗肺寒咳嗽、胃寒呕逆、肠寒泄泻等症状。
3. 甘草:甘草是四逆汤中的辅药,性味甘平,具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的功效。
甘草主要用于治疗肺胃寒证、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
4. 炙甘草:炙甘草是四逆汤的辅料,性味甘平,同样具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的功效。
炙甘草主要用于增强甘草的作用,起到调和药性的作用。
以上四味药物的组合,相互配伍,以达到产生协同作用、互相增强的效果。
二、四逆汤的适应症1. 风寒感冒:主要表现为头痛、鼻塞、流清涕、声重、恶寒等症状。
2. 风寒咳嗽:主要表现为寒邪外袭、肺气郁结、呛咳气粗等症状。
3. 风寒头痛: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寒、发热、鼻塞等症状。
4. 腹胀腹痛:主要表现为腹部胀痛、恶寒、胸闷、呕吐等症状。
如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可以考虑使用四逆汤进行治疗。
三、四逆汤的禁忌症1. 阴虚火旺者:因为四逆汤单方的性质偏热,对于阴虚体质、阳盛火旺的患者不宜使用。
2. 患有肝阳上亢者:因为四逆汤中的细辛具有辛温的性质,会使肝阳更加上亢,不宜使用。
3.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这些特殊人群因为身体机能的特点,不宜使用四逆汤。
四、四逆汤的用法用量1. 四逆汤剂型:四逆汤主要为颗粒剂、丸剂、珠剂等,也可现场煎煮后服用。
2. 用法用量:成人口服,一次3~6克,一日3次,煎服。
儿童酌减。
五、四逆汤的药理作用1. 辛温解表:四逆汤的主要功效之一是辛温解表,可以辅助机体驱邪散寒,加速风寒邪气的排出。
2. 散寒温肺:四逆汤的药物成分有助于散寒温肺,对肺部的寒邪有一定的祛寒作用,可以缓解寒邪引起的咳嗽等症状。
3. 温中止呕:四逆汤也有一定的温中止呕的功效,可以帮助胃肠功能的恢复,减轻恶寒引起的呕吐、腹泻等症状。
当归四逆汤标准配方
当归四逆汤标准配方
当归四逆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寒证引起的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
它的配方是由不同的草药组成,通过合理的配比和煎煮方法,发挥其最佳的药效。
下面将介绍当归四逆汤的标准配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当归四逆汤的主要成分是当归、干姜、甘草和生姜。
当归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干姜能温中散寒、止呕止泻,甘草有益气养血、缓急止痛的作用,生姜能温中止呕、解表散寒。
这四味药物相互配伍,能够协同作用,增强疗效。
其次,当归四逆汤的配方比例为当归15克,干姜9克,甘草6克,生姜6克。
在煎煮时,首先将药材清洗干净,加入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然后改用小火煎煮30分钟左右,直至药液煎至一半左右。
最后,滤去药渣,取得药液即为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汤主要适用于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尤其适合于因寒邪侵袭引起的病症。
在临床应用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的调整,以求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之,当归四逆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其配方比例和煎煮方法都有一定的标准,能够发挥其最佳的药效。
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按照配方和方法进行操作,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希望大家在了解当归四逆汤的配方后,能够在临床实践中正确使用,为患者的健康带来更多的帮助。
《伤寒论》名方四逆汤原文及释义
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方剂组成】炙甘草9 克,干姜8 克,附子(生用)6 克【用法】水煎温服。
强人可酌增姜附量。
【方解】此即甘草干姜与干姜附子汤的合方,故治二方的合并证。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伤寒论》第29 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见甘草干姜汤方证。
《伤寒论》第92 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
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注解:病发热,头痛,脉反沉,为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若不差,即指服过麻黄附子细辛汤后,若脉沉不解而身疼痛者,此是虚寒在里、血气外郁的证候,故宜四逆汤以救其里。
按:本条所述的身体疼痛,纯由于里气不振、血气外郁所致,已无关于表证,故谓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伤寒论》第225 条: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脉浮而迟,为表热里寒之应,今下利清谷,为寒极于里虚热外浮可知。
故宜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第323 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注解:脉沉为里虚寒,少阴病见此脉,虽有表证亦宜四逆汤急温其里,缓则吐利厥逆等险恶证候随之而来。
《伤寒论》第324 条: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注解:见瓜蒂散方。
《伤寒论》第353 条: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大汗出,为精气亡于外。
热不去,为邪反留于内。
腹内拘急,津虚并复有寒,四肢疼痛,外邪亦兼血郁,中气沉衰。
因又下利,阳去入阴,故厥逆而恶寒,则宜四逆汤主之。
按:大汗出而热不去,已是精却邪胜之象,又复下利以至厥逆,胃气已极沉衰。
伤寒论四逆汤标准配方
伤寒论四逆汤标准配方一、配方组成四逆汤主要由附子、干姜、甘草、大枣组成。
•附子:30克•干姜:9克•甘草:6克•大枣:3枚二、药性功效四逆汤是伤寒论中的重要方剂之一,主要用于治疗伤寒病初期,外感风寒,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症状。
1.附子:味辛、咸,性热,有温经散寒、解毒开关的功效,用于治疗伤寒病初起的表热表寒证。
2.干姜:味辛,性温,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的作用,能够协助附子发汗解表。
3.甘草:味甘、苦,性平,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的作用,用于调和方剂的药性。
4.大枣:味甘,性温,有益中和胃、养血安神的功效,用以加强四逆汤的调和作用。
三、用药说明1.本方适用于伤寒病初起,外感风寒,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症状者。
2.患者在服用四逆汤期间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引发症状加重。
3.对于体质虚弱、脘腹不实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四逆汤,避免导致脘腹不适加重。
4.本方剂药性辛温较重,禁忌于阳明气盛、湿热病及阴虚发热者。
四、服用方法1.将以上药材放入药杯中,加入适量清水浸泡片刻。
2.加热至沸腾,改小火煎煮30分钟至颜色变化。
3.滤去渣渣,分两次服用,每次服用药液的一半。
五、注意事项1.患者在饮食方面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之物,以免影响药效。
2.患者在药物使用期间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利于康复。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四逆汤的配方组成、药性功效、用药说明、服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在使用四逆汤时,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同时注意药物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四逆汤——精选推荐
四逆汤四逆汤【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伤寒论:323) 四逆汤方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功效配伍】四逆汤回阳救逆。
方中附子大辛大热,纯阳燥烈,力量雄宏,能上行温通心阳,下行补肾阳益命火,并能通达十二经脉,畅达阳气,祛逐寒湿,生用回阳救逆作用更强,故为君药;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并助附子温心肾之阳,是为臣药,所谓“附子无干姜不热”;炙甘草甘温,补中益气,并缓干姜、附子辛烈之性,为佐为使。
三药相合,共奏回阳救逆固脱之效。
李中梓《伤寒括要》云:“四肢者,诸阳之本,阳气不能充布,故四肢逆冷。
是方专主是症,故名四逆也。
”方后指出:身体强壮者可用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已与通脉四逆汤用量相同,此乃视其病情轻重缓急、身体强弱而变化药量。
上三味药,水煮,去滓,温服,一日二服。
【方证论治辨析】四逆汤治少阴病,阳虚寒化证。
症见少阴病,脉沉。
少阴病,脉沉者,指脉沉而微细,乃少阴心肾阳气大衰,阴寒极盛之象,治宜急救回温,方用四逆汤。
【原文】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11也。
(伤寒论:281)注释:[1]但欲寐:指患者精神萎靡不振,体疲乏力,呈似睡非睡的状态。
少阴阳虚寒化证的主要脉症。
症见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
少阴包括心、肾两脏。
心属火,主血脉与神明,为君主之官,是五脏六腑之大主;肾藏精主水,寓真阴真阳,为先天之本。
邪入少阴,心肾阳气衰微,无力鼓动血行,则脉微;精亏血少,脉道不充,则脉细。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精则养神。
”但欲寐为阳气亏虚,不能养神,故见精神萎靡不振,神志恍惚,呈似睡非睡状。
治宜急救回温,方用四逆汤。
【原文】少阴病,欲吐不吐[1],心烦,但欲寐。
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2],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四逆汤
甘草炙6克乾薑4.5克(一兩半)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10克(1枚)
上三味,以水600毫升(三升),煮取240毫升(一升二合),去滓,分二次溫服。
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9g(三兩)。
服四逆湯嘔吐者為拒藥,可改用冷服。
【功效】
溫經逐寒,回陽救逆。
【主治】
1.陽氣虛衰,陰寒內盛所致,四肢厥逆,惡寒踡臥,神疲欲寐,下利清榖,
腹中冷痛,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脈沈微。
2.因誤汗或大汗淋漓所致亡陽危證,尤宜急用本方。
本方以能回復四肢厥逆而得名,亦稱回逆湯。
方中附子大熱之性,有興奮神經,鼓舞細胞,增進體溫,強化全身一切機能之作用;乾薑亦屬熱藥,溫中祛寒,逐陰回陽與附子相配,相得益彰。
甘草則內補中虛,外和營衛,並具有緩急,鎮痛,止利之作用。
藥雖僅三味,卻能發揮逐寒救逆之偉功。
若將本方之乾薑之量加倍名曰通脈四逆湯,用于本方之證更甚者。
【辨證要點】
1.四肢厥冷(陰邪)。
2.下利清榖。
3.口淡不渴。
4.脈沈微。
5.大汗後亡陽。
【加減】
1.寒性腹痛:加桂枝、白芍。
2.風濕關節痛:加桂枝、白朮。
3.慢性心衰症:加人參。
4.虛寒性水腫或白帶:加黨參、茯苓、澤瀉。
5.心悸亢進浮腫者:加人參、茯苓。
6.面赤煩躁屬寒者:加人參、蔥白。
7.四肢厥冷甚者:加細辛、桂枝。
【現代應用】
本方強心,抗休克。
用於急性腸胃炎、急性病大汗後、心肌梗塞、休克、急性心衰、腸熱、霍亂、下利、自家中毒、陰疸、脫汗、陰證浮腫。
四逆汤方剂配方
四逆汤方剂配方四逆汤【方剂出处】四逆汤,出自汉·汉仲景《伤寒论》【配方组成】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12克);干姜一两半(9克);甘草二两,炙(6克)。
【用法用量】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回阳救逆。
【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
四肢厥冷,恶寒蜷卧,神疲欲寐,下利清谷,呕吐腹痛,舌苔白滑,脉沉细;或太阳病误汗亡阳。
【方解】本方证乃因心肾阳衰,阴寒内盛所致,又称阳虚寒厥证。
阳衰不能温煦周身四末,故恶寒蜷卧、四肢厥冷,而冷过肘膝;阳虚不能鼓动血行,故脉微细。
《素问·;生气通天论》日:“阳气者,精则养神。
”今心阳衰微,神失所养,则神衰欲寐;肾阳衰微,火不暖土,则腹痛吐利。
此阳衰寒盛之证,非纯阳大辛大热之品,不足以破阴寒,回阳气,救厥逆。
方中附子生用,大辛大热,走而不守,回阳救逆,尤善温肾阳,为回阳祛寒要药,为君药。
干姜辛热,守而不走,温中祛寒,为臣药。
二者一守一走,气味雄厚,使温阳之力更为宏大,故前人有“附子无姜不热”之说。
附、姜配伍,重在温补肾阳以补先天。
炙甘草甘缓和中,既能缓和姜附燥烈峻猛之性,使其无伤阴之弊,且与干姜配伍,重在温补脾阳以补后天,为佐使。
综观本方,药简力专,大辛大热,使阳复厥回,四逆自温,故名“四逆汤”。
【临床运用】1.用方要点:四逆汤为回阳救逆的代表方。
临床应用以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脉沉微细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急慢性胃肠炎吐泻过多,或某些急证见大汗出而休克属阳衰阴盛者;本方加味可用于顽固性风湿性关节炎。
3.冠心病心绞痛:应用四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5例,与二硝酸异山梨酯治疗30例作对照,疗程4周。
以同等劳累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硝酸甘油用量减少8()%以上为症状疗效显效标准;心电图疗效以静息ECG恢复正常,次极量运动实验由阳性转为阴性为显效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剂名称】:
四逆汤
【方剂出处】:
《伤寒论》
【方剂歌诀】:
温中散寒四逆汤,附子甘草与干姜,脉微欲绝可复元,四肢厥逆可回阳。
【方解】:
方中以附子大辛大热、温发阳气、祛散寒邪,为主药;辅以干姜温中散寒,协助附子回阳之力;佐以甘草温养阳气,并能缓和姜、附之过于燥烈,共成回阳救逆
的方剂。
【配方组成】:
熟附子9克、干姜9克、炙甘草12克。
【使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
伤寒太阳病误汗伤阳,及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病、霍乱病等症见四肢厥逆,恶寒踡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欲绝者,以及瘟疫、
疟疾、厥证、脱证、痛证见有上述症状,属阴证者。
现常用于心肌梗塞、心衰、急
慢性胃肠炎吐泻过多,各种高热大汗所致之虚脱,各种因素所致的休克等属于阳衰
阴盛者。
1.少阴证,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致的四肢厥逆,恶寒倦卧,神疲欲寐,下利
清谷,腹中冷痛,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弱等证。
2.误汗或大汗所致的亡阳证。
【临床应用】:
1.本方加人参,名四逆加人参汤,功能回阳复阴,适用于泄泻不止,大汗或大出血后的手足厥冷、脉细欲绝的证候。
2.各种疾病发展到阳虚寒盛的休克期,或因虚脱所致的手足厥冷、心悸气短、脉沉弱者。
3.本方常用于急性胃肠炎、小儿消化不良等剧烈吐泻所引起的末梢循环衰竭。
其他临床应用:①少阴病②虚寒下利③心肌梗塞④休克⑤胃下垂⑥高血压
【注意事项】:
本方治四肢厥逆,属于阳虚阴盛之证。
如四肢厥逆因于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四肢者,此乃四逆散证,非本方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