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人大全良方》---宋代陈自明,该书系 统的论述了妇产科常见疾病,并有附方及验 案,是历史上内容较全面的第一部妇产科专 著,为我国妇产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杨子健的《十产论》 朱端章的《卫生家宝产科备要》产后“冲 心” 、“冲胃” 、“冲肺”的症状和治疗 指出了“三冲”的严重性. 齐仲甫的《女科百问》
1.2.1.7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医事制度上均设有妇人科。 这一时期也产生了许多妇产科专著,流传也 较广,给后世医家以重大影响,中医学对肾 及命门学说的研究和阐发,从理论上进一步 丰富了妇产科学。
医著
《证治准绳 ·女科》---王肯堂著,集明代
以前的医家大成,博采众长,加以发挥,其
中对妇科疾病的治疗论述甚详,内容丰富。
《傅青主女科》---傅山
傅青主本名傅山,字青竹,后改字青主,阳 曲人,是著名的学者,哲学、医学、儒学、 佛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考 据等无所不通。他被认为是明末清wk.baidu.com保持民 族气节的典范人物。傅青主与顾炎武、黄宗 羲、王夫之、李颙、颜元一起被梁启超称为 “清初六大师”。著有《傅青主女科》、 《傅青主男科》等传世之作,在当时有“医 圣”之名。
1.1.2 研究范围: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基础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
中西医结合产科学
计划生育
——《医宗金鉴· 妇科心法要诀》
男妇两科同一治,
所异调经崩带症, 嗣育胎前并产后,
前阴乳疾不相同。
生理特点:经、带、孕、产、乳。 病理特点:经、带、胎、产、杂。
1.2 妇产科学发展概要
1.2.1中医妇科发展史
产后病,须问恶露多少有无,此妇科要诀也 ” 等
观点。
李杲---补土派
补脾摄血,升阳除湿之法治疗妇产科疾病,
有较好疗效。其《兰室秘藏 ·妇人门》关于
“妇人血崩”的论述,对今人治疗“崩漏”,
也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朱震亨---滋阴派
提出对妊娠期间治疗,应 “ 清热养血”,“产前 安胎,黄芩、白术为妙药 ”。 《格致余论》第一次描述了子宫的形态:“阴阳交 媾,胎孕乃凝,所藏之处,名曰子宫,一系在下, 上有两岐,一达于左,一达于右”。
夏、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秦、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 及隋时期 唐、宋时期 金、元时期 明、清时期 近百年时期
1.2.1.1夏、商、周时期
——萌芽阶段 这一时期已有了一些关于难产、不孕不育、 种子、避孕、优生和胎教理论的记载。在劳 动和生活中发现了一些药物。
优生 《曲礼》:“取(娶)妻不取(娶)同 姓”。 表明当时已经初步认识到近亲结婚的危害,说 明优生学已开始萌芽。
胎教 《列女传》:“王季娶以为妃,······ 及 其有身,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 傲言,能以胎教子,而生文王”。 表明了当时对“胎教”是有一定认识的。
药物记载 《诗经》中记载:“东门之墠,藘茹在阪”; “中谷有蓷,暵其乾也”;“陟彼北山,言 采其杞”。 同时代的《山海经》中,载药120余种。
映了当时对妊娠、胎产卫生的认识。
《金匮要略》
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有三篇专门论述妇产科疾
病,既有证候描述,也有病因病机的分析和在辨证 论治基础上的立法用药,对妇产科学理论的形成有 很大贡献。其温经汤、胶艾汤等用于治疗月经病疗 效显著,流传沿用至今。
此外,其记载的“狼牙汤”、“蛇床子散方”
外治法,开创了妇科阴道冲洗和纳药治法的先河。
内经对女性的生理的认识:
女子七岁,肾气盛, 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 脉通,太冲脉盛,月 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 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 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 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 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 脉衰少,天癸竭,地 道不通,故形坏而无 子也。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产科学理论体系的转变。 产前诊断技术的不断创新。 助孕技术的大力发展。 女性内分泌学的飞跃发展。 妇科肿瘤学取得优异成绩。 妇女保健学的建立。
1.3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 研究与发展(略)
复习题
1、在我国现存的医药学文献中,最早提出“子宫” 这一解剖学名称的著作是 [ ] 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C.《金匮要 略》D.《产宝》 E.《妇人大全良方》 2、我国最早的产科病案产生于[ ] A.春秋战国时代 B.秦代 C.汉代 D.隋代 E.唐代 3、我国最早的产科专著《产宝》的作者是 [ ] A.淳于意 B.张仲景 C.王叔和 D.昝殷 E.陈自明
死胎处理的记载
我国汉代著名的外科医学家华佗,对妇产科也
有很深的造诣,曾成功的进行了摘除死胎的
手术。《后汉书 · 华佗传》记载:“佗曰
:‘死胎枯燥,执不自生’使人探(远取)
之,果得死胎,人形可识,但其色已黑”。
成书于公元前 2 世纪的《胎产书》(马王
堆汉墓出土文物),是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
著。书中对妊娠按月养生提出一些见解,反
※《黄帝内经》中还记载了第一首妇科方 剂,即四乌贼骨一藘茹丸(用于治疗血枯经 闭)。 《素问 ·五脏别论》中以 “女子胞” 为 “奇恒之腑” 指出其具有不同于五脏六腑 的作用。 《素问 ·腹中论》中记载了依妇人脉象变化 诊其是否有孕:“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身 有病而无邪脉也”。
1.2.1.3 秦、汉时期
不孕不育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疾育”(妇产 科疾病)的记载。 《周易》中有“妇孕不育”和“妇三岁不 育”的记载。
种子和避孕 《山海经 ·中山经》:“青要之 山······ 其中有鸟焉,名曰鴢,其状如凫, 青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 《山海经 ·西山经》:“嶓众之 山······有草焉,其叶如穗,其本如桔梗, 黑华而不实,名曰骨蓉,食之使人无子。”
1.2.1.6 金、元时期
金元四大家---开阔了对妇产科疾 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思路,对妇产科从 不同角度做出了贡献。
刘完素---寒凉派
“女子不月,先泻心火,血自下也” “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 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即绝,乃属太 阴经也”。
张从正---攻下派
治疗妇科病时,主张以祛邪为主,常用吐、泻之 法治疗妇人经、带之病,获得一定疗效。并提出 “凡看妇人病,入门先问经 ”、“凡看妇病,不 可轻用破气行血之药,恐有娠在疑似之间也;凡看
《济阴纲目》---武之望著,,广集别说, 细列纲目,资料较全,但少有己见。
明代薛己著有《女科撮要》,论及经水及胎 产,并附治验; 所著《校注妇人良方》阐发理论有新意,所 集验案多显效。
万全著有《广嗣纪要· 择配篇》,书中对妇 女生理缺陷的螺、纹、鼓、角、脉,即“五 不女”作了论述; 所著《万氏妇人科》对妇产科常见病有所论 述。
集清前的妇产科大成, 理法严谨, 体例
规范,通俗广传,被作为清代医学教科书及
医者必读的参考书。
沈尧封著有《女科辑要》注重实践,阐明自 己的观点,颇多新说,见解独到,所论精详。 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其求实与创新精神, 和对活血化瘀法的发展,对妇产科治疗学有 很大影响。
1.2.1.8 近百年时期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妇产科 王 岩
第一篇 总论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绪论 中西医学对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的认识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妊娠与产褥 中西医妇产科病因病机概要 妇产科诊断概要 治法概要
第二篇 各论
第8章 生殖内分泌疾病 第9章 生殖系统炎症 第10章 妊娠病 第11章 产时病 第12章 产后病 第13章 外阴上皮内非 瘤样变 第14章 生殖器官肿瘤 第15章 妊娠滋养细胞 疾病 第16章 内异症 第17章 生殖器官损伤 第18章 生殖器官发育 异常 第19章 不孕症 第20章 计划生育 第21章 常用特殊检查 第22章 妇产科内镜检 查 第23章 妇产科手术
1.2.1.2 春秋战国时期
第一个妇产科医生:扁鹊(带下医)
《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扁鹊名闻天下, 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 第一部医学巨著:《内经》 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紫石英条首先提出子宫的名称
《内经》
有关妇产科的条文有30余条,内容关系到 解剖、生理、病理、诊断、疾病、方药各个 方面,对后世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提出了妇女的解剖、月经生理、妊娠诊断等 基本理论。 初步论述了一些妇女疾病的病理,如血崩、 月事不来、带下、不孕、肠蕈、石瘕等。 记载了第一个治疗血枯经闭、调经种子药方。 为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傅青主女科》以肝、脾、肾三脏立论,
理法严谨,见解独到,方药疗效显著, 所创完带汤、易黄汤、固本止崩汤、
开郁种玉汤、养精种玉汤、通乳丹、
生化汤等,被后世广为运用。
《达生篇》----亟斋居士
提出了临产六字真言
“睡、忍痛、慢临盆” ,并对胎前、临产、
产后护理、难产救治等进行了精辟论述。
《医宗金鉴· 妇科心法要诀》--吴谦
《逐月养胎法》----北齐徐之才的记叙了胎
儿逐月发育的情况(孕期保健)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
1.2.1.5 唐、宋时期
唐、宋时代分别建立了新的医事制度 唐代设立了“太医署”,是唐朝最高的医学 教育机构。 宋代妇产科已发展为独立的专科,并有了迅 速的发展。
医著
《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广泛的讨论了求子、 妊娠、难产、胞衣不出、月经、带下及杂病,其理 论观点及医方对现今临床仍具有指导意义。综合性 医书,为妇产科发展为独立专科创造了条件。 《产宝》---唐代昝殷所著,是我国现存理论较完 备的最早的产科专著,现存的《经效产宝》版本, 为其北宋本重新刊印而成,其书对后世的产科发展 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鸦片战争以后,西洋医学开始输入中国,逐
渐形成了中西医汇通派的思潮和学派,唐宗
海、张锡纯、陆渊雷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唐宗海的《血证论》
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关于妇产科方 面的医论、医话、医案多有创新之见,精通 之论。其所创安冲汤、固冲汤、理冲汤、寿 胎丸等仍为现代医家所常用。
1.2.2 西医妇产科的发展与成就
1.2.1.4 魏、晋、南北朝及隋时期
《脉经》--并月”、“居经”、“避年” “离经脉”,即“怀妊离经,其脉浮,设 腹痛引腰脊,为今欲生也”。“又法,妇人 欲生,其脉离经,夜半觉,日中则生也”。
《褚氏遗书》---南齐褚澄提倡节欲及晚婚 的主张,“ 合男子必当其年,男虽十六而 精通,必三十而娶;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 二十而嫁,皆欲阴阳气完实而交合,则交而 孕,孕则育,育而为子,坚壮强寿。”
总论 第1章 绪论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定义与范围
妇产科学发展概要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1.1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 定义与范围
1.1.1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定义: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是结合运用中、西
医学两种理论、两种思维方法相互借鉴来认
识妇女解剖、生理、病理特点,研究妇女
(特有)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方法 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医 学学科。
五不女:
螺:古代象形说法,指号角,现指阴道中有螺旋纹、 即阴道纵隔。
纹:指先天阴道狭窄。 鼓:指处女膜闭锁。
角:指阴蒂过长致外生殖器畸形。
脉:指月经闭而不通。
《景岳全书 ·妇人规》--- 张介宾
中医理论方面深入研究阴阳学说。注重真阴 真阳,临证重视调补脾肾,平衡阴阳,善用 温补之剂;对命门学说有独到的创见,丰富 和发展了中医藏象学说的内容。其妇科专著 《妇人规》内容全面而有系统,立论允当; 对天癸有独到的见解,对妇科病的诊治首重 调经,而调经又重在脾肾;强调辨证论治, 重视对月经、带下的诊察;治法方药精当, 切合实际,有临床实用价值。
秦代已有了产科病案记载 太仓公淳于意首创“诊籍”,其中“韩女内 寒月事不下”、“王美人怀子而不乳”,是 妇产科最早的病案。
汉代的妇产科学已经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 汉初医事制度上设有“女医” 汉代女医为“视产乳之疾者”。有文献可查 的最早的女医生为义姁和淳于衍,是专为皇 后、皇太后接产、治病的侍从医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