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项目测试实战性能测试结果分析样章
性能测试结果分析基础教程(图文并茂)
Loadrunner 结果分析基础教程Loadrunner测试结果分析如下:1、Analysis Summary 结果及分析如下:此次测试我用了30个用户,但有1个failed,5个error。
所以实际参与测试的虚拟用户总共有24个。
其中,总的吞吐量为3448691bytes,平均吞吐量为12965bytes,总的请求量为720,平均每秒请求量为2.707。
从该图可以看出,该系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失败和错误的数量来看占到了总虚拟用户的20%,该比例还是挺大的,所以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在系统登录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
2、Running Vusers结果及分析如下:通过上面图形结果可知,在刚开始虚拟用户为0,30秒多时突然达到24个用户访问,一直到4:17秒将为16个用户,到4:25秒24个用户全部访问结束。
3、Hits perSecond结果及分析如下:该图为每秒点击次数,即使运行场景过程中虚拟用户每秒向Web服务器提交的HTTP请数。
通过它可以评估虚拟用户产生的负载量,如将其和“平均事务响应时间”图比较,可以查看点击次数对事务性能产生的影响。
通过对查看“每秒点击次数”,可以判断系统是否稳定。
系统点击率下降通常表明服务器的响应速度在变慢,需进一步分析,发现系统瓶颈所在。
由上图不难看出:分别在0s、40s、1:12s三个时间点点击数最大,到后面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4、Througput结果分析如下:该图和上面第三个图恰好相识,由上图不难看出:分别在0s、40s、1:12s三个时间点吞吐量最大,到后面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这不难看出是由于点击数引起的。
5、Transaction Summary 结果分析如下:有该图不难看出,该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6、Vuser Summary 结果分析如下:由该图不难看出:虚拟用户通过的占96%,失败的占4%。
所以,从整体上来看,大部分用户运行正常。
7、Error Statistics 结果分析如下:从上图不难看出:错误数据只有1个,所以也可以看出系统基本运行正常。
web系统性能测试报告模板
1. 总述1.1测试对象数据采集测试系统1.2测试目的确定系统支持的最大并发用户数(系统的处理能力能达到2次请求/分钟)1.3测试环境1.4测试依据1.5参考资料1.6术语及缩写词●测试时间: 一轮测试从开始到结束所使用的时间●并发线程数: 测试时同时访问被测系统的线程数。
注意, 由于测试过程中, 每个线程都是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发请求, 与实际用户的使用有极大差别, 所以, 此数据不等同于实际使用时的并发用户数。
●每次时间间隔: 测试线程发出一个请求, 并得到被测系统的响应后, 间隔多少时间发出下一次请求。
●平均响应时间: 测试线程向被测系统发请求, 所有请求的响应时间的平均值。
●处理能力: 在某一特定环境下, 系统处理请求的速度。
●cache影响系数: 测试数据未必如实际使用时分散, cache在测试过程中会比实际使用时发挥更大作用, 从而使测试出的最高处理能力偏高, 考虑到这个因素而引入的系数。
1.7用户习惯操作频率: 根据用户使用习惯估算出来的, 单个用户在一段时间内, 使用此类功能的次数。
通常以一天内某段固定的高峰使用时间来统计, 如果一天内没有哪段时间是固定的高峰使用时间, 则以一天的工作时间来统计。
1.8预期平均响应时间:由用户提出的, 希望系统在多长时间内响应。
注意, 这个值并不是某一次访问的时间, 而是一段时间多次访问后的平均值。
1.9最大并发用户数:在给定的预期平均响应时间下, 系统最多能支持多少个并发用户。
这个数据就是实际可以同时使用系统的用户数。
1.10计算公式●成功率=成功次数÷(成功次数+失败次数)●处理能力=成功次数÷测试时间●最短平均响应时间=MIN(平均响应时间)●最高处理能力=MAX(处理能力)×(1-cache影响系数)2. 最大并发用户数=(最高处理能力-1÷(预期平均响应时间-最短平均响应时间+(1÷最高处理能力)))÷用户习惯操作频率, 此公式要注意各时间单位的不同和转换3. 测试方法3.1测试模型3.2测试过程简述3.3通过编写特定的测试流程, 使用多线程技术, 模拟多个浏览器持续一段时间并发访问被测系统, 记录系统相关的一系列信息, 计算出系统支持的最大并发用户数3.4需记录的数据测试时间平均响应时间成功次数失败次数web服务器CPU利用率(平均、最大)数据库服务器CPU利用率(平均、最大)4. 测试用例5. 测试结果5.1查看记录内容5.1.1 测试日期2006.03.125.1.2 数据测试时间5 (分钟)并发线程数每次时间间隔(秒)平均响应时间(秒)成功次数失败次数成功率处理能力(次/分)web服务器CPU占用率(%)数据库服务器CPU占用率(%)平均最大平均最大1 0 7.469 40 0 100.00% 8.00 34.45 47.15 60.16 80.671 0 7.909 36 0 100.00% 7.20 32.62 48.96 54.41 71.333 0 17.333 50 0 100.00% 10.00 43.37 53.65 87.73 98.673 0 16.805 52 0 100.00% 10.40 42.93 58.85 89.72 984 0 22.096 52 0 100.00% 10.40 43 54.92 93.25 99.344 0 22.187 52 0 100.00% 10.40 43.49 56.25 93.81 99.675 0 27.007 52 0 100.00% 10.40 43.64 58.03 96.56 99.34cache影响系数最短平均响应时间(秒)7.469最高处理能力(次/分)10.4用户习惯操作频率(次/天)30预期平均响应时间(秒)10 13 15 20最大并发用户数50.74 81.45 94.22 113.945.1.3 说明不断增加并发线程数, 系统处理的成功次数并没有增加, 说明系统已经达到最大处理能力6. (虽然从cpu占用率上看, 系统的处理能力还能够达到更高的数值, 但由于测算出的处理能力已经远远超出2次/分钟的预期值, 所以, 不需要再继续测试更高的数值)7. 附件7.1excel格式的原始数据和计算结果。
性能测试结果分析汇总
性能测试结果分析分析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由于不同的应用系统,不同的测试目的,不同的性能关注点)查找瓶颈时按以下顺序,由易到难。
服务器硬件瓶颈-〉网络瓶颈(对局域网,可以不考虑)-〉服务器操作系统瓶颈(参数配置)-〉中间件瓶颈(参数配置,数据库,web服务器等)-〉应用瓶颈(SQL语句、数据库设计、业务逻辑、算法等)注:以上过程并不是每个分析中都需要的,要根据测试目的和要求来确定分析的深度。
对一些要求低的,我们分析到应用系统在将来大的负载压力(并发用户数、数据量)下,系统的硬件瓶颈在哪儿就够了。
分段排除法很有效分析的信息来源:1)根据场景运行过程中的错误提示信息2)根据测试结果收集到的监控指标数据一.错误提示分析分析实例:1)Error:Failed to connect to server “″: [10060] ConnectionError:timed out Error: Server “″ has shut down the connection prematurely分析:A、应用服务死掉。
(小用户时:程序上的问题。
程序上处理数据库的问题)B、应用服务没有死(应用服务参数设置问题)例:在许多客户端连接Weblogic应用服务器被拒绝,而在服务器端没有错误显示,则有可能是Weblogic中的server元素的 AcceptBacklog属性值设得过低。
如果连接时收到connection refused消息,说明应提高该值,每次增加25%C、数据库的连接(1、在应用服务的性能参数可能太小了;2、数据库启动的最大连接数(跟硬件的内存有关))2)Error: Page download timeout (120 seconds) has expired分析: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A、应用服务参数设置太大导致服务器的瓶颈B、页面中图片太多C、在程序处理表的时候检查字段太大多二.监控指标数据分析1.最大并发用户数:应用系统在当前环境(硬件环境、网络环境、软件环境(参数配置))下能承受的最大并发用户数。
《Web性能测试实战》性能测试用例模板
《Web性能测试实战》性能测试用例模板1文档介绍1.1文档目的1.2文档范围1.3读者对象1.4参考文献1.5术语与解释解释缩写、术语2测试需求分析2.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2.2测试范围与目的2.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3性能测试用例3.1预期性能指标测试用例下面的测试方法比较详细,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把所有的指标写在一起,简要描述测试方法,以达到节省时间的目的(列出测试对象、期望的性能、实际性能三项即可以)。
1 指标A描述用例编号:001性能描述:用例目的:前提条件:特殊的规程说明:用例间的依赖关系:步骤输入/动作期望的性能(平均值)实际性能(平均值)回归测试1. 示例:典型值…2. 示例:边界值…3. 示例:异常值…4. …5. …6. …2 指标B描述用例编号:002性能描述:用例目的:前提条件:特殊的规程说明:用例间的依赖关系:步骤输入/动作期望的性能(平均值)实际性能(平均值)回归测试1. 示例:典型值…2. 示例:边界值…3. 示例:异常值…4. …5. …6. ………3.2用户并发测试:核心模块1 核心模块A测试内容描述功能目的方法并发用户数与事务执行情况并发用户数事务平均响应时事务最大响应时平均每秒处理事事务成功率每平均流量(字节/间间务数秒点击率秒)20253035404550并发用户数与数据库主机并发用户数CPU利用率MEM利用率磁盘I/O情况DB参数1其它参数20253035404550并发用户数与应用服务器的关系表并发用户数CPU利用率MEM利用率磁盘I/O情况202530354045502 核心模块B测试内容描述……3.3用户并发测试:组合模块1 模块组合描述A功能目的方法并发用户数与事务执行情况并发用户数事务平均响应时间事务最大响应时间平均每秒事务数事务成功率每秒点击率平均流量(字节/秒)业务1业务2业务3业务1业务2业务3业务1业务2业务3业务1业务2业务320253035404550并发用户数与数据库主机并发用户数CPU利用率MEM利用率磁盘I/O情况DB参数1其它参数20253035404550并发用户数与应用服务器的关系表并发用户数CPU利用率MEM利用率磁盘I/O情况202530354045502 模块组合描述B……3.4大数据量测试1 大数据量场景A描述编写用例的格式如下:功能目的方法并发用户数与事务执行情况输入说明事务平均响应事务最大响应平均每秒处理事事务成每秒点击平均流量(字节/时间时间务数功率率秒)2 大数据量场景B描述编写用例的格式如下:功能目的方法并发用户数与事务执行情况输入说明事务平均响应时间事务最大响应时间平均每秒处理事务数事务成功率每秒点击率平均流量(字节/秒)……3.5疲劳强度测试1 疲劳强度测试场景A描述极限名称A例如“最大并发用户数量”前提条件运行时间输入/动作输出/响应是否能正常运行例如10个用户并发操作例如20个用户并发操作…故障发生的时刻故障描述……任务A无故障运行的平均时间间隔(CPU小时)任务A无故障运行的最小时间间隔(CPU小时)任务A无故障运行的最大时间间隔(CPU小时)2 疲劳强度测试场景B描述……3.6网络性能测试1 网络测试场景A描述目的测试广域网网络资源在不同并发用户条件下的使用情况方法在不同的广域网带宽下(64K、128K、256K¡-.)使用LoadRunner录制的日常业务的应用脚本,以不同的并发数进行并发性测试,记录各种用户连接数下,不同并发请求的性能变化;同时记录路由器端口的流量和其他数据。
系统集成项目测试结论范文
系统集成项目测试结论范文经过一系列紧张又刺激的测试,咱们这个系统集成项目的测试总算是告一段落啦。
现在我就来给大家唠唠这个测试结论。
一、功能测试方面。
1. 基本功能。
大部分的基本功能就像听话的小绵羊,让干啥就干啥,运行得稳稳当当的。
比如说登录功能,那真是一输入正确的账号密码,“嗖”的一下就进去了,没给我们使什么绊子。
还有数据的录入和查询功能,像个勤劳的小秘书,你给它啥任务,它都能准确无误地完成。
不过呢,也有个小调皮鬼,就是那个[具体功能名称],偶尔会抽个小疯,数据显示的时候会有一丢丢延迟,就像小朋友早上起床有点磨蹭似的。
但总体来说,基本功能的表现还是挺不错的,就像考试得了个八十分的好学生,虽然有点小瑕疵,但不影响大局。
2. 高级功能。
高级功能这里呢,就有点像一群性格各异的小伙伴了。
有些功能简直是超级明星,像[明星功能名称],这个功能一出场,那效果杠杠的,复杂的计算和分析处理得那叫一个溜,就像学霸解难题一样轻松。
但是呢,也有几个功能像是还在成长的小树苗,还需要再磨练磨练。
比如说[有待完善的高级功能名称],它在处理大量数据的时候,就有点力不从心了,像个小马拉大车,吭哧吭哧地跑得特别慢,而且还可能会出现数据丢失的小失误。
这就像是考试里那些有点难度的附加题,咱们还得给它开个小灶,让它好好进步进步。
二、兼容性测试。
1. 不同浏览器。
在浏览器兼容性这块儿,就像一场浏览器的选美比赛。
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和IE浏览器(虽然有点老古董了,但还是有些地方在用嘛)都来参加了。
大部分情况下,在谷歌浏览器里,咱们的系统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自在,页面显示完美,各种交互操作流畅得像滑冰。
火狐浏览器呢,也表现得不错,就像个有礼貌的客人,虽然偶尔会有点小纠结,但稍微调整一下也就没问题了。
可是IE浏览器这个老大哥就有点难伺候了,就像个老顽固,有些页面元素显示得歪七扭八的,像是喝醉了酒的大汉,东倒西歪的,这可不行,还得好好调教调教它。
Web系统测试实验报告
1.系统不能启动,提示用户名与密码不正确。
2.系统不能启动,提示数据库名不正确。
不通过
WTHG-01
6.实验结论及心得
这是本次实验的最后一次学到了很多东西,相信这些东西能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引导用户定位错误输入项
所填信息不能保存到相应的数据库表中
具体功能测试参考表格如下:
功能A描述
用例目的
前提条件
输入/动作
期望的输出/相应
实际情况
示例:典型值…
示例:边界值…
示例:异常值…
功能B描述
用例目的
前提条件
输入/动作
期望的输出/相应
实际情况
……
注:除测试所提供的功能外,还需添加Cookies测试
各种界面元素的状态正确吗?(如有效、无效、选中等状态)
各种界面元素支持键盘操作吗?
各种界面元素支持鼠标操作吗?
对话框中的缺省焦点正确吗?
数据项能正确回显吗?
对于常用的功能,用户能否不必阅读手册就能使用?
执行有风险的操作时,有“确认”、“放弃”等提示吗?
操作顺序合理吗?
按钮排列合理吗?
导航帮助明确吗?
场景场景场景条件条件条件操作操作操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预期结果用用用户户户通通通过过过用用界面面面输输输入入信息信息信息输入任何东输入任何东输入任何东客户端页面客户端页面客户端页面到初始状态到初始状态到初始状态用用用户户户通通通过过过用用界面面面输输输入入信息信息信息输入刚好等输入刚好等输入刚好等于字数限制于字数限制于字数限制息提交息提交息提交所填信息正所填信息正所填信息正存到相应的存到相应的存到相应的客户端提示客户端提示客户端提示成功成功成功用用用户户户通通通过过过用用输入略超过输入略超过输入略超过所填信息不所填信息不所填信息不户户界面面面输输输入入信息信息信息字数限制的字数限制的字数限制的正确信息正确信息正确信息提交提交提交确保存到相应的确保存到相应的确保存到相应的数据库表中数据库表中数据库表中客户端提示字数客户端提示字数客户端提示字数超长超长超长引导用户定位超引导用户定位超引导用户定位超长输入长输入长输入用用用户户户通通通过过过用用界面面面输输输入入信息信息信息输入略少于输入略少于输入略少于字数限制的字数限制的字数限制的正确信息正确信息正确信息提交提交提交所填信息正确保所填信息正确保所填信息正确保存到相应的数据存到相应的数据存到相应的数据客户端提示提交客户端提示提交客户端提示提交成功成功成功用用用户户户通通通过过过用用界面面面输输输入入信息信息信息输入非法字输入非法字输入非法字符提交符提交符提交所填信息不能保所填信息不能保所填信息不能保存到相应的数据存到相应的数据存到相应的数据客户端提示有错客户端提示有错客户端提示有错误输入误输入误输入引导用户定位错引导用户定位错引导用户定位错误输入误输入误输入用用用户户户通通通过过过用用界面面面输输输入入信息信息信息输入为空输入为空输入为空提交提交提交应有必填项判断应有必填项判断应有必填项判断客户端提示必填客户端提示必填客户端提示必填项不能为空项不能为空项不能为空引导用户定位必引导用户定位必引导用户定位必所填信息不能保所填信息不能保所填信息不能保存到相应的数据存到相应的数据存到相应的数据用用用户户户通通通过过过用用界面面面输输输入入信息信息信息该输入汉字该输入汉字该输入汉字的输入英文的输入英文的输入英文字符提交字符提交字符提交注
WEB类软件性能测试总结报告模板(VAL TEST REPORT WEB)
性能测试总结报告模板文档编号:XXXX-QM_VV_TST_TMP_PTR文档信息:公司级别模板文件文档名称:性能测试总结报告模板文档类别:工程过程类密级:内部版本信息:1.0建立日期:创建人:审核者:批准人:批准日期:保管人:存放位置:文档修订记录文档审批信息目录1引言 (4)1.1目的 (4)1.2适用范围 (4)1.3背景描述 (4)1.4引用文件 (4)1.5术语表 (4)1.6参考资料 (4)2性能测试环境 (4)3性能测试需求和策略 (4)4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4)5性能评价 (4)6性能改进建议 (5)7性能测试工作总结 (5)7.1资源使用情况 (5)7.2测试进度分析 (5)7.3经验教训 (5)8附录 (5)8.1附录A-相关过程 (5)8.2附录B-相关规程 (5)8.3附录C-相关指南 (5)8.4附录D-相关模板 (5)1引言1.1目的【说明编写本测试报告的目的】1.2适用范围【说明测试报告所从属的软件系统的名称以及本报告范围(包含的测试类型等);指出预期的读者范围】1.3背景描述【说明在开始编写本测试报告之前必须完成的各项工作】1.4引用文件【测试报告依据的文档,在此部分应予列出】1.5术语表【列出本报告专用的术语(包括缩写词),并给出解释】1.6参考资料2性能测试环境【概述本次性能测试实施的软硬件环境】3性能测试需求和策略【概述本次性能测试需求和测试策略】4性能测试结果分析【以本次性能测试数据为依据,对本次性能测试结果进行分析】5性能评价【对照性能测试需求,对被测软件的性能做出评价】6性能改进建议【结合本次性能测试需求和性能测试结果,针对性能测试发现的问题,给出改进建议】7性能测试工作总结7.1资源使用情况【列出本次测试计划工作量分布和实际工作量的分布,对其中出现的差异进行分析】7.2测试进度分析【对照测试计划的安排,总结测试效率及相应的原因分析】7.3经验教训【总结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及纠正错误或缺陷等问题的教训,以及改进建议】8附录8.1附录A-相关过程《产品测试过程》8.2附录B-相关规程《性能测试规程》8.3附录C-相关指南8.4附录D-相关模板。
软件测试报告性能测试结果详解
软件测试报告性能测试结果详解软件测试报告性能测试结果详解尊敬的各位读者,在本报告中,我们将解释和详细讨论经过软件性能测试后所获得的结果。
本次测试的目的是评估软件在不同负载和压力条件下的表现,并确定其在实际使用情况下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性能水平。
在本次测试中,我们使用了以下测试方法和指标来评估系统的性能:1. 测试方法为了确保对软件系统的全面评估,我们采用了以下测试方法:- 负载测试:测试软件在大量用户同时访问的情况下的性能表现。
- 压力测试:测试软件在超出正常负载情况下的性能表现,以验证其在高负载情况下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2. 测试环境我们的测试环境如下:-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16- 处理器:****************************- 内存:16GB3. 测试指标我们使用以下指标来评估软件系统的性能:- 响应时间:测量软件处理请求所需的时间。
- 吞吐量:表示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处理的请求数量。
- 并发用户数:表示在相同时间内同时使用系统的用户数量。
- 错误率:表示在测试期间出现的错误数量与总请求数量的比率。
4. 测试结果我们针对软件系统进行了多次性能测试,并得出了以下结果:4.1. 负载测试结果在负载测试中,我们模拟了100个同时访问软件系统的用户。
测试结果表明,软件系统在此负载下的响应时间平均为300毫秒,吞吐量达到每秒200个请求,而并发用户数稳定在70人左右。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未发生任何错误。
4.2. 压力测试结果在压力测试中,我们逐渐增加了用户访问量,直到软件系统无法正常响应为止。
测试结果显示,软件系统在500个并发用户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响应时间在500毫秒以内,并成功处理了每秒300个请求。
然而,当并发用户数达到600时,系统出现了一些响应延迟,响应时间略微增加至800毫秒。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在整个测试过程中,错误率保持在1%以下的较低水平。
综上所述,根据我们的性能测试结果,软件系统在正常负载和轻微超载的情况下表现出色,能够稳定地响应用户请求并保持良好的吞吐量。
WEB软件测试总结报告
XXX项目测试总结报告目录1.项目测试结果 (1)1.1 BUG严重程度 (1)1.2 BUG问题分布状况 (2)2.测试结论 (2)2.1界面测试 (2)2.2功能测试 (2)2.3兼容性测试(Windows下) (2)2.4易用性 (3)2.5 负载/压力测试 (3)3.软件问题总结与分析 (5)4.建议 (6)1.项目测试结果1.1 BUG严重程度测试发现的bug主要集中在次要功能和轻微,属于一般性的缺陷,但测试的时候出现了37个主逻辑级别的bug,以及严重级别的2个.1.2 BUG问题分布状况由上图可以看出,主要为代码错误占36%,以及标准规范的问题占35%,界面优化占17%,设计缺陷占9%,其他占2%2.测试结论2.1界面测试网站系统实现与设计稿一致。
站点的导航条位置,导航的内容布局,首页呈现的样式与需求一致。
网站的界面符合标准和规范,直观性强。
2.2功能测试分不同账号总权限账号,以及店长账号分别进行功能测试。
1:链接测试无问题,不存在死链接,测试链接都存在.2:对页面各个不同数据的测试,主要的出入库,销售报表,订单查看管理等一一对应,不存在数据有误差的问题.2.3兼容性测试(Windows下)测试总的浏览器包括:360极速浏览器,火狐浏览器,谷歌浏览器,IE浏览器,测试通过,主要逻辑以及次要功能都没问题,因为浏览器的不同,导致界面浏览不一定相同,例如有的界面浏览页面显示正常,有的界面显示不一样。
2.4易用性网站实现了如下易用性:1. 输入限制的正确性2. 输入限制提示信息的正确性,可理解性,一致性3. 界面排版美观4. web应用系统易于导航,直观5. web应用系统的页面结构、导航、菜单、连接的风格一致2.5 负载/压力测试主要测试了压了测试:测试结果60秒内发请求,一次1000个请求,总共请求了2230个请求,成功了2208个失败两个1:每个请求用时30ms(吞吐量)2:服务器收到请求,响应页面要花费的时间:332ms3:并发的每个请求平均消耗时间:33.ms4:请求一共花了:72s第一个1000个人同时发出1000个请求总共1004个请求失败4个,成功10001:每个请求用时9ms(吞吐量)2:服务器收到请求,响应页面要花费的时间:109128ms3:并发的每个请求平均消耗时间:109.ms4:请求一共花了:109s1:如上图当同时在线人数达到45时候,服务器崩溃,导致成功率一直下降到达40%,直到结束总请求达到:26796.平均每个请求响应时间为281ms,系统吞吐量(tps)20.89/s. 因为系统被困导致数据反映不准.3.软件问题总结与分析从测试过程中发现bug的严重程度与分布状况来看,引起缺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没有需求文档需求文档只是个大纲的形式,没有详细的需求文档。
web系统性能测试报告模板
1. 总述1.1测试对象数据采集测试系统1.2测试目的确定系统支持的最大并发用户数(系统的处理能力能达到2次请求/分钟)1.3测试环境1.4测试依据1.5参考资料1.6术语及缩写词●测试时间:一轮测试从开始到结束所使用的时间●并发线程数:测试时同时访问被测系统的线程数。
注意,由于测试过程中,每个线程都是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发请求,与实际用户的使用有极大差别,所以,此数据不等同于实际使用时的并发用户数。
●每次时间间隔:测试线程发出一个请求,并得到被测系统的响应后,间隔多少时间发出下一次请求。
●平均响应时间:测试线程向被测系统发请求,所有请求的响应时间的平均值。
●处理能力:在某一特定环境下,系统处理请求的速度。
●cache影响系数:测试数据未必如实际使用时分散,cache在测试过程中会比实际使用时发挥更大作用,从而使测试出的最高处理能力偏高,考虑到这个因素而引入的系数。
●用户习惯操作频率:根据用户使用习惯估算出来的,单个用户在一段时间内,使用此类功能的次数。
通常以一天内某段固定的高峰使用时间来统计,如果一天内没有哪段时间是固定的高峰使用时间,则以一天的工作时间来统计。
●预期平均响应时间:由用户提出的,希望系统在多长时间内响应。
注意,这个值并不是某一次访问的时间,而是一段时间多次访问后的平均值。
●最大并发用户数:在给定的预期平均响应时间下,系统最多能支持多少个并发用户。
这个数据就是实际可以同时使用系统的用户数。
1.7计算公式●成功率=成功次数÷(成功次数+失败次数)●处理能力=成功次数÷测试时间●最短平均响应时间=MIN(平均响应时间)●最高处理能力=MAX(处理能力)×(1-cache影响系数)●最大并发用户数=(最高处理能力-1÷(预期平均响应时间-最短平均响应时间+(1÷最高处理能力)))÷用户习惯操作频率,此公式要注意各时间单位的不同和转换2. 测试方法2.1测试模型2.2测试过程简述通过编写特定的测试流程,使用多线程技术,模拟多个浏览器持续一段时间并发访问被测系统,记录系统相关的一系列信息,计算出系统支持的最大并发用户数2.3需记录的数据测试时间平均响应时间成功次数失败次数web服务器CPU利用率(平均、最大)数据库服务器CPU利用率(平均、最大)3. 测试用例4. 测试结果4.1查看记录内容4.1.1 测试日期2006.03.124.1.2 数据测试时间(分钟)5并发线程数每次时间间隔(秒)平均响应时间(秒)成功次数失败次数成功率处理能力(次/分)web服务器CPU占用率(%)数据库服务器CPU占用率(%)平均最大平均最大1 0 7.469 40 0 100.00% 8.00 34.45 47.15 60.16 80.67 1 0 7.909 36 0 100.00% 7.20 32.62 48.96 54.41 71.33 3 0 17.333 50 0 100.00% 10.00 43.37 53.65 87.73 98.673 0 16.805 52 0 100.00% 10.40 42.93 58.85 89.72 984 0 22.096 52 0 100.00% 10.40 43 54.92 93.25 99.34 4 0 22.187 52 0 100.00% 10.40 43.49 56.25 93.81 99.675 0 27.007 52 0 100.00% 10.40 43.64 58.03 96.56 99.34cache影响系数最短平均7.469响应时间(秒)最高处理能力(次/10.4分)用户习惯30操作频率(次/天)预期平均10 13 15 20响应时间(秒)最大并发50.74 81.45 94.22 113.94用户数4.1.3 说明不断增加并发线程数,系统处理的成功次数并没有增加,说明系统已经达到最大处理能力(虽然从cpu占用率上看,系统的处理能力还能够达到更高的数值,但由于测算出的处理能力已经远远超出2次/分钟的预期值,所以,不需要再继续测试更高的数值)5. 附件5.1excel格式的原始数据和计算结果。
基于LoadRunner的Web网站性能测试实施与分析——以小说网站为例-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本文研究和分析了LoadRunner的工作原理和流程,通过使用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 r对Web网站进行测试实施,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研究分析。
在设计完测试用例以后,使用LoadRunner自带的Vugen工具选用相应协议录制小说网站的测试脚本,并对所录脚本设置检查点、事务、参数化等增强操作,通过Controller工具实现应用模拟产生多虚拟用户的并发操作,设计场景并对场景进行合理配置,最后使用Analysis工具对本次性能测试的运行结果进行有序的梳理和合理分析,从而得出Web网站性能指标的满足情况以及找到网站的性能瓶颈。
关键词:LoadRunner 性能测试Web网站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process of LoadRunner, through the use of performance testing tool LoadRunner to test the implementation of Web sites, and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test results.After designing the test cases, use the Vugen tool that comes with LoadRunner to select the corresponding protocol to record the test script of the novel website, and set the checkpoint, transaction, parameterization and other enhanced operations on the recorded script, and use the Controller tool to implement application simulation to generate multiple virtual The user's concurrent operation, design the scene and configure the scene reasonably, and finally use the Analysis tool to sort out and reasonably analyze the running results of this performance test, so as to obtain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Web sit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fi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ite bottleneck.Keywords: LoadRunner performance test web site目录图表目录图 1.2018年公司常用性能工具统计[10] (6)图 2.虚拟机的硬件环境 (9)图 3.测试流程 (10)图 4.“登录”用例设计 (12)图 5.“搜索书籍”用例设计 (12)图 6.“阅读书籍”用例设计 (13)图7.“登录”功能添加事务脚本 (14)图 8.参数化“目录”配置 (14)图 9.登录功能脚本 (15)图 10.搜索书籍功能脚本 (16)图 11.阅读书籍功能脚本 (16)图 12.lr场景设置 (18)图 13.测试报告1-登录模块响应时间表 (19)图 14.测试报告2-场景2数据摘录 (19)图 15.测试报告3-场景3并发用户80 (20)图 16.测试报告4-场景3并发用户120 (20)图 17.测试报告5.场景3数据摘录 (21)第一章绪论1.1课题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软件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软件的性能测试也因此越来越被开发者所重视。
网页测试报告
网页测试报告
一、测试说明
本次测试主要针对网页功能、界面、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测试。
测试流程分为三个部分:初步功能测试、性能测试以及界面测试。
初步功能测试主要检测网页的基本功能是否正常,性能测试主要测试网页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加载速度,界面测试主要是测试网页的用户体验。
二、测试结果
1. 功能测试
通过测试,网页主要功能正常,包括导航、搜索、登录、注册等基本功能。
其中登录功能异常,需要进一步优化。
另外,发现网页存在部分功能不完善的问题,如快捷方式设置不够直观等。
2. 性能测试
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网页加载速度表现良好,页面响应时间较短,但在部分网络环境下存在卡顿现象,建议进一步优化。
3. 界面测试
网页界面设计简单大方,色彩搭配合理,符合设计原则。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链接访问不便,建议优化。
三、测试结论
通过本次测试,针对网页的功能、性能、界面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虽然发现了部分问题,但在整体上表现良好。
建议优化登录、快捷方式设置、部分链接访问不便等问题。
继续加强对网页的测试与优化,提高网页的性能和用户体验效果。
WEB测试总结
WEB测试总结第一篇:WEB测试总结WEB测试总结(架构,设计)精华部分1、总计架构测试1)瘦客户端,业务逻辑规则多数在服务器端执行。
如新闻站点、门户网站、信息发布网站等。
2)胖客户端,安全性要求较高、交互操作频繁、业务逻辑复杂。
银行系统、网络游戏、网上办公系统等。
2、Web架构组成部分是否满足需求成本、功能、安全性要求、容量要求、传输实时性。
3、服务器配置分布是否满足要求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可以分布在不同物理机器上也可以分布相同的物理机器上,一般优先考虑独立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可以在相同的机器上。
4、客户端设计测试1)功能设置测试:信息服务、办公自动化、Internet支持;2)信息组织结构测试:线性结构、分层结构、非线性结构;3)页面设计测试:a.页面一致性测试b.用户界面友好性及导航直观性测试;、c.是否适合多种浏览器;d.页文件的命名;e.页面布局技术。
5、服务器端设计测试1)容量规划测试:点击率、延迟和流量、服务器资源;2)系统安全测试:a.常识性安全策略,取消不必要的协议、控制写权限、取消服务器目录浏览属性、记录日志等; b.使用加密技术;c.构造防火墙,网络级、应用级、电路级;d.构建网络防毒体系。
3)数据库设计测试。
6、Web开发测试1)源代码分析,主要是使用检查工具来完成;2)链接测试,主要借助工具来完成; 3)框架测试:a.自动调整窗口大小; b.是否提供滚动条;c.打开新页面是否正常。
4)表格测试,随窗体变化自动调整大小;5)图形测试:a.颜色饱和度及对比度; b.链接标识;c.图形显示是否正确。
1、与一般应用软件相比,Web测试有以下区别:第一、Web测试的侧重点是性能、安全、易用性、兼容第二、测试工具有所不同,如链接测试、表单测试、界面测试2、功能测试一、客户端的选择,优先测试流行的客户客户端;二、客户端浏览器的配置三、客户端的显示设置四、内容测试3、链接测试一、该链接将用户带到它所说明的地方二、被链接的页面是存在的三、保证没有孤立页面工具有WEBCHECK、LINKBOT、TESTPARTNER、XENU等4、链接测试工具的优势:一、简单易用二、在实现上采用多线程技术,检查速度特别快;三、对断开的链接可以再次测试,可以避免误判;四、没有检查链接的数量限制,只受系统资源的约束;五、可以分析Web应用的结构;六、检查结果可以分类查看,自动生成HTML格式的报告;5、Web应用链接主要测试点如下一、测试内部链接和外部链接中成功和失败的链接点,以及应用中不被其他链接调用的页面;二、测试链接中新网页、老网页、慢网页以及丢失的图象标题标签和属性标签等;三、分析Web应用的结构是否合理,包括显示和某个URL相关的链接以及按照标题、描述、作者、大小、最后修改时间、类型为URL链接分类等。
web项目测试实战性能测试结果分析样章报告
5.4.2测试结果分析LoadRunner性能测试结果分析是个复杂的过程,通常可以从结果摘要、并发数、平均事务响应时间、每秒点击数、业务成功率、系统资源、网页细分图、Web服务器资源、数据库服务器资源等几个方面分析,如图5- 1所示。
性能测试结果分析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以性能测试的需求指标为导向。
我们回顾一下本次性能测试的目的,正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列的指标,本次测试的要求是验证在30分钟内完成2000次用户登录系统,然后进行考勤业务,最后退出,在业务操作过程中页面的响应时间不超过3秒,并且服务器的CPU 使用率、内存使用率分别不超过75%、70%,那么按照所示的流程,我们开始分析,看看本次测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性能指标,其中又有哪些性能隐患,该如何解决。
图5- 1性能测试结果分析流程图结果摘要LoadRunner进行场景测试结果收集后,首先显示的该结果的一个摘要信息,如图5- 2所示。
概要中列出了场景执行情况、“Statistics Summary(统计信息摘要)”、“Transaction Summary(事务摘要)”以及“HTTP Responses Summary(HTTP响应摘要)”等。
以简要的信息列出本次测试结果。
图5- 2性能测试结果摘要图场景执行情况该部分给出了本次测试场景的名称、结果存放路径及场景的持续时间,如图5- 3所示。
从该图我们知道,本次测试从15:58:40开始,到16:29:42结束,共历时31分2秒。
与我们场景执行计划中设计的时间基本吻合。
图5- 3场景执行情况描述图Statistics Summary(统计信息摘要)该部分给出了场景执行结束后并发数、总吞吐量、平均每秒吞吐量、总请求数、平均每秒请求数的统计值,如图5- 4所示。
从该图我们得知,本次测试运行的最大并发数为7,总吞吐量为842,037,409字节,平均每秒的吞吐量为451,979字节,总的请求数为211,974,平均每秒的请求为113.781,对于吞吐量,单位时间内吞吐量越大,说明服务器的处理能越好,而请求数仅表示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的请求数,与吞吐量一般是成正比关系。
web项目测试实战性能测试结果分析样章报告
5.4.2测试结果分析LoadRunner性能测试结果分析是个复杂的过程,通常可以从结果摘要、并发数、平均事务响应时间、每秒点击数、业务成功率、系统资源、网页细分图、Web服务器资源、数据库服务器资源等几个方面分析,如图5- 1所示。
性能测试结果分析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以性能测试的需求指标为导向。
我们回顾一下本次性能测试的目的,正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列的指标,本次测试的要求是验证在30分钟内完成2000次用户登录系统,然后进行考勤业务,最后退出,在业务操作过程中页面的响应时间不超过3秒,并且服务器的CPU 使用率、内存使用率分别不超过75%、70%,那么按照所示的流程,我们开始分析,看看本次测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性能指标,其中又有哪些性能隐患,该如何解决。
图5- 1性能测试结果分析流程图结果摘要LoadRunner进行场景测试结果收集后,首先显示的该结果的一个摘要信息,如图5- 2所示。
概要中列出了场景执行情况、“Statistics Summary(统计信息摘要)”、“Transaction Summary(事务摘要)”以及“HTTP Responses Summary(HTTP响应摘要)”等。
以简要的信息列出本次测试结果。
图5- 2性能测试结果摘要图场景执行情况该部分给出了本次测试场景的名称、结果存放路径及场景的持续时间,如图5- 3所示。
从该图我们知道,本次测试从15:58:40开始,到16:29:42结束,共历时31分2秒。
与我们场景执行计划中设计的时间基本吻合。
图5- 3场景执行情况描述图Statistics Summary(统计信息摘要)该部分给出了场景执行结束后并发数、总吞吐量、平均每秒吞吐量、总请求数、平均每秒请求数的统计值,如图5- 4所示。
从该图我们得知,本次测试运行的最大并发数为7,总吞吐量为842,037,409字节,平均每秒的吞吐量为451,979字节,总的请求数为211,974,平均每秒的请求为113.781,对于吞吐量,单位时间内吞吐量越大,说明服务器的处理能越好,而请求数仅表示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的请求数,与吞吐量一般是成正比关系。
Web应用测试(性能测试)
Web性能测试的主要术语
• TPS: 每秒钟系统能够处理的交易或者事务的数量。它是 衡量系统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 资源利用率: 不用系统资源使用程度,例如服务器的CPU利用率, 磁盘利用率等,性能测试的资源利用率主要针对Web 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网络等。
Web性能测试的主要术语
• 虚拟用户: 模拟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并接受响应的一个 进程或线程。
Web应用系统性能测试类别
• (1)预期指标的性能测试: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或设 计说明中指出的性能指标。
• (2)独立业务性能测试:针对核心业务模块中功能比 较复杂、使用比较繁琐、核心的业务等进行测试。
• (3)组合业务性能测试:模拟多用户同时对一个或多 个模块的不同功能进行操作。是接近用户实际情况的 测试。
5.测试场景设计
同时对脚本进行 完善,需要加入 集合点、检查点、 事务以及对一些 数据进行参数化、 关联等处理。
6.测试场景运行
• 尽量模拟用户的真实环境。 • 测试的执行环境是独立的、不受其他人员或系统的
干扰。 • 测试用的主控机和负载机应安装同版本的性能测试
工具。 • 测试执行前,应明确要监控的相应指标,提前配置
本不必要的冗余代码,对脚本进行完善,在编写脚本时, 还需要注意脚本之间的前后依赖性。 • 在编写测试脚本的时候,需要注意编码的规范和代码的 编写质量问题。建立脚本的规范模版,脚本的创建人、 创建日期、项目名称、脚本功能描述、参数化数据、关 键步骤等都应该有注释。 • 脚本要纳入到配置管理,保留脚本的历史版本。
Web应用系统性能测试类别
• (8)疲劳强度性能测试:以一定的负载压力长时间运 行系统的测试。
• (9)网络性能测试:主要测试应用系统用户数与网络 带宽的关系。
web测试报告模板
web测试报告模板篇一:范例(web系统性能测试报告)***********系统性能测试报告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YYYY年MM月DD日文档说明本文档所涉及到的文字和图表,仅限开发方和需求方内部使用,未经开发方的书面许可,请勿扩散到任何第三方。
目录1. 总述 ................................................ . (1)测试对象................................................. ......................................... 1 测试目的................................................. ......................................... 1 测试环境................................................. ......................................... 1 测试依据................................................. .. (2)参考资........................................... 2 术语及缩写词 ................................................ .................................... 2 计算公式 ................................................ . (2)2. 测试方法 ................................................ .. (3)测试模型................................................. ......................................... 3 测试过程简述 ................................................ ................................. 3 需记录的数据 ................................................ (3)3. 测试用例 ................................................ .. (4)测试编号: (4)4. 测试结果 ................................................ .. (5)查看记录内容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WEB软件测试总结报告
WEB软件测试总结报告1.引言本次测试报告是对XXXWEB软件进行测试的总结报告。
本报告将对测试的目的和目标、测试过程和方法、测试结果和问题以及测试总结等进行详细介绍和总结。
2.测试目的和目标本次测试的目的是验证XXXWEB软件是否符合预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测试的目标是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建议。
3.测试过程和方法本次测试采用了黑盒测试方法,以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为主要手段。
具体的测试过程包括需求分析、测试计划编制、测试环境搭建、测试用例设计和执行、缺陷跟踪和管理等。
3.1需求分析首先对软件的功能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和梳理,明确每个功能点的具体要求和预期效果,为后续的测试用例设计和执行提供参考。
3.2测试计划编制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目标、测试范围、测试时间、测试人员分工等内容。
确保测试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3测试环境搭建搭建测试环境,包括软件安装和配置、测试数据准备、网络连接等。
保证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便进行后续的测试工作。
3.4测试用例设计和执行根据功能需求和预期效果,设计详细的测试用例,并进行执行。
测试用例包括正常情况下的功能测试和各种异常情况下的边界测试和异常测试。
通过对测试用例的执行,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
3.5缺陷跟踪和管理及时记录和跟踪测试中发现的缺陷,并进行分类和处理。
对已经发现的缺陷进行优先级和严重程度的评估,为开发人员提供尽可能准确的信息来进行修复和改进。
4.测试结果和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工作,得出了以下测试结果和问题:4.1功能测试结果大部分功能模块的测试结果符合预期,但仍存在一些功能上的缺陷和不足之处。
具体表现为XXX功能不够完善,YYY功能存在性能瓶颈等。
4.2性能测试结果经过对软件的性能测试,发现在并发用户较多的情况下,软件的响应时间明显增加,甚至出现卡顿和崩溃的情况。
WEB软件测试总结报告
WEB软件测试总结报告
1. 引言
本文档是对WEB软件测试的总结报告,旨在总结测试过程、发现的问题以及改良措施等内容,以便提高软件质量和测试效率。
2. 测试目标
(在这一节中,需要描述测试的目标和目的,包括测试的范围和测试的侧重点)
(在这一节中,需要描述测试所使用的环境,如操作系统、浏览器、硬件等信息)
4. 测试方法和策略
(在这一节中,需要描述测试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平安测试等等)
4.1 功能测试
(在这一节中,需要描述功能测试的内容,包括测试用例的设计和执行)
4.2 性能测试
(在这一节中,需要描述性能测试的内容,包括测试场景和测试结果)
(在这一节中,需要描述平安测试的内容,包括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
5. 发现的问题
(在这一节中,需要总结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包括功能缺陷、性能问题、平安漏洞等等)
6. 改良措施
(在这一节中,需要提出改良软件质量和测试效率的措施,包括测试流程的优化、自动化测试的引入等等)
(在这一节中,需要对本次测试进行总结,包括测试目标的达成情况、测试覆盖度等等)
8. 参考文献
(在这一节中,需要列出本文档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包括相关的测试标准和资料)
本文档是对WEB软件测试的总结报告,通过对测试过程、发现的
问题和改良措施的总结,旨在提高软件质量和测试效率。
在测试中,
我们采用了多种测试方法和策略,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平安测试。
在测试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良措施。
通
过本次测试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得出了测试的结论和建议。
(至少15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b项目测试实战性能测试结果分析样章LoadRunner性能测试结果分析是个复杂的过程,通常能够从结果摘要、并发数、平均事务响应时刻、每秒点击数、业务成功率、系统资源、网页细分图、Web服务器资源、数据库服务器资源等几个方面分析,如图5- 1所示。
性能测试结果分析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以性能测试的需求指标为导向。
我们回忆一下本次性能测试的目的,正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列的指标,本次测试的要求是验证在30分钟内完成2000次用户登录系统,然后进行考勤业务,最后退出,在业务操作过程中页面的响应时刻不超过3秒,同时服务器的CPU 使用率、内存使用率分别不超过75%、70%,那么按照所示的流程,我们开始分析,看看本次测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性能指标,其中又有哪些性能隐患,该如何解决。
图5- 1性能测试结果分析流程图结果摘要LoadRunner进行场景测试结果收集后,第一显示的该结果的一个摘要信息,如图5- 2所示。
概要中列出了场景执行情形、“Statistics Summary(统计信息摘要)”、“Transaction Summary(事务摘要)”以及“Responses Summary(响应摘要)”等。
以简要的信息列出本次测试结果。
图5- 2性能测试结果摘要图场景执行情形该部分给出了本次测试场景的名称、结果存放路径及场景的连续时刻,如图5- 3所示。
从该图我们明白,本次测试从15:58:40开始,到16:29:42终止,共历时31分2秒。
与我们场景执行打算中设计的时刻差不多吻合。
图5- 3场景执行情形描述图Statistics Summary(统计信息摘要)该部分给出了场景执行终止后并发数、总吞吐量、平均每秒吞吐量、总要求数、平均每秒要求数的统计值,如图5- 4所示。
从该图我们得知,本次测试运行的最大并发数为7,总吞吐量为842,037,409字节,平均每秒的吞吐量为451,979字节,总的要求数为211,974,平均每秒的要求为113.781,关于吞吐量,单位时刻内吞吐量越大,说明服务器的处理能越好,而要求数仅表示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的要求数,与吞吐量一样是成正比关系。
图5- 4统计信息摘要图Transaction Summary(事务摘要)该部分给出了场景执行终止后相关Action的平均响应时刻、通过率等情形,如图5- 5所示。
从该图我们得到每个Action的平均响应时刻与业务成功率。
注意:因为在场景的“Run-time Settings”的“Miscellaneous”选项中将每一个Action当成了一个事务执行,故那个地点的事务事实上确实是脚本中的Action。
图5- 5事务摘要图Responses Summary(响应摘要)该部分显示在场景执行过程中,每次要求发出去的状态,是成功依旧失败,都在那个地点表达,如图5- 6所示。
从图中能够看到,在本次测试过程中LoadRunner共模拟发出了211974次要求(与“统计信息摘要”中的“Total Hits”一致),其中“200”的是209811次,而“404”则有2163,说明在本次过程中,通过发出的要求大部分都能正确响应了,但依旧有部分失败了,但未阻碍测试结果,“200”表示要求被正确响应,而“404”表示文件或者名目未能找到。
有朋友可能会问,那个地点显现了404的错误,什么缘故结果还都通过了。
显现如此问题的缘故是脚本有些页面的要求内容并非关键点,比如可能要求先前的cookie信息,假如没有就重新猎取,因此可不能阻碍最终的测试结果。
图5- 6 响应摘要常用的状态代码如下:400 无法解析此要求。
401.1 未经授权:访问由于凭据无效被拒绝。
401.2 未经授权: 访问由于服务器配置倾向使用替代身份验证方法而被拒绝。
401.3 未经授权:访问由于ACL 对所要求资源的设置被拒绝。
并发数分析“Running Vusers(运行的并发数)”显示了在场景执行过程中并发数的执行情形。
它们显示Vuser的状态、完成脚本的Vuser的数量以及集合统计信息,将这些图与事务图结合使用能够确定Vuser的数量对事务响应时刻产生的阻碍。
图5- 7显示了在OA系统考勤业务性能测试过程中Vusers运行情形,从图中我们能够看到,Vusers的运行趋势与我们场景执行打算中的设置是一样,说明在场景执行过程中,Vusers是按照我们预期的设置运行的,没有Vuser显现运行错误,如此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参数化设置是正确的,因为使用唯独数进行参数化设置,假如设置不正确,将会导致Vuser运行错误。
在脚本中我们加入了如此一段代码:上述代码的意思是说,假如登录失败了,就退出脚本的迭代,那么什么缘故可能会导致登录失败呢?确实是我们前面参数化的设置,一旦Vuser分配不到正确的登录账号,就可能导致登录失败,从而引起Vuser停止运行。
因此,从图5- 7的表现,能够认为参数化是没有问题的。
图5- 7运行的并发数图测试脚本中我们还使用了集合点,那么那个地点还能够看看集合点在场景执行过程中的表现,点击左边的“New Graph”,显现图5- 8,展开“Vusers”前的加号,双击“Rendezvous”,显现集合点的图形后,点击【Close】,关闭添加新图界面。
图5- 8添加集合点统计图集合点的图形如图5- 9所示,从图中能够看到,所有用户到达集合点后,赶忙就开释了。
与之前设定的集合点策略设置“所有运行用户到达后开释“是一致的。
假设如此的一种情形,Running的Vusers有10个,集合点策略设置是“所有运行用户到达后开释”,而集合点图形显示的最大开释Vusers是7个,那么就表示有些Vuser超时了,引起超时的缘故可能是Vuser得到的响应超时了,能够结合平均事务响应时刻再详细分析缘故。
图5- 9集合点状态图我们本次测试Running Vusers与集合点是一致,说明整个场景执行过程中,并发数用户的执行正确,OA系统测试服务器能够应对7个并发用户的业务操作。
响应时刻在性能测试要求中我们明白,有一项指标是要求登录、考勤业务操作的页面响应时刻不超过3秒,那么本次测试是否达到了那个要求呢?我们先来看“Average Transaction Response Time(平均事务响应时刻图)”(图5- 10),这张图是平均事务响应时刻与结果摘要中的“Transaction Summary”合成的。
图5- 10平均事务响应时刻图从图形下部我们能够看到,登录部分对应的Action是“submit_login”,考勤业务提交对应的Action是“submit_sign”,他们的“Average Time(平均响应时刻为)”分别是4.425秒与0.848秒,从这两个数值来看,考勤业务的事务响应时刻0.848秒小于预期的3秒,达到了要求,而登录是4.425秒,大于预期的3秒,不符合要求。
如此的结果是不正确的,因为在统计的登录业务的时候,我们没有去除摸索时刻,因此,登录功能的实际事务时刻应该是4.425秒-3秒=1.425秒,小于预期的3秒,故登录业务的事务响应时刻也达到了我们的要求。
在平常的性能测试活动中,统计结果的时候需要去掉摸索时刻,加上摸索时刻是为了真实的模拟用户环境,统计结果中除去摸索时刻是为了更真实的反映服务器的处理能力,两者并不矛盾。
看完了“Average Time”,我们再看“90 Percent Time”,那个时刻从某种程度来说,更准确衡量了测试过程中各个事务的真实情形,表示90%的事务,服务器的响应都坚持在某个值邻近,“Average Time”值关于平均事务响应时刻变动趋势专门大的情形统计就不准确了,比如有三个时刻:1秒、5秒、12秒,则平均时刻为6秒,而另外一种情形:5秒、6秒、7秒,平均时刻也为6秒,明显第二种比第一种要稳固多了。
因此,我们在查看平均事务响应时刻的时候,先看整体曲线走势,假如整体趋势比较平滑,没有忽上忽下的波动情形,取“Average Time”与“90 Percent Time”都能够,假如整体趋势毫无规律,波动专门大,我们就不用“Average Time”而使用“90 Percent Time”可能更真实些。
从图5- 10能够看出,所有Action平均事务响应时刻的趋势都专门平滑,因此使用“Average Time”与“90 Percent Time”差别不是专门大,用哪个都能够。
那个地点是使用最常用的统计方法“90 Percent Time”。
登录业务的“90 Percent Time”是5.298秒-3秒(摸索时刻)=2.298秒,考勤业务的“90 Percent Time”是1.469秒,没有摸索时刻,那么确实是实打实的啦。
依照上面的运算,本次测试结果记录如表5- 1所示。
表5- 1测试结果对比表一每秒点击数“Hits per Second(每秒点击数)”反映了客户端每秒钟向服务器端提交的要求数量,假如客户端发出的要求数量越多,与之相对的“Average Throughput (bytes/second)”也应该越大,同时发出的要求越多会对平均事务响应时刻造成阻碍,因此在测试过程中往往将这三者结合起来分析。
图5- 11显示的是“Hits per Second”与“Average Throughput (bytes/second)”的复合图,从图中能够看出,两种图形的曲线都正常同时差不多一致,说明服务器能及时的同意客户端的要求,并能够返回结果。
假如“Hits per Second”正常,而“Average Throughput (bytes/second)”不正常,则表示服务器尽管能够同意服务器的要求,但返回结果较慢,可能是程序处理缓慢。
假如“Hits per Second”不正常,则说明客户端存在问题,那种问题一样是网络引起的,或者录制的脚本有问题,未能正确的模拟用户的行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个地点仅给出一些建议。
图5- 11每秒点击数与每秒吞吐量复合图关于本次测试来说,“Hits per Second”与“Average Throughput (bytes/second)”差不多上正常的,而且整体表现依旧不错的。
一样情形下,这两种指标用于性能调优,比如给定了几个条件,去检测另外一个条件,用这两个指标衡量,往往起到专门好的成效。
比如要比较某两种硬件平台的优劣,就能够使用相同的配置方法部署软件系统,然后使用相同的脚本、场景设计、统计方法去分析,最终得出一个较优的配置。
业务成功率“业务成功率”那个指标在专门多系统中都提及到,比如电信的、金融的、企业资源治理的等等。
举个例子,我们楼下的建行,假如每天的业务类别是如此的:20个开户,5个销户,300个存款,500取款,100个汇款等,那么在做他们的营业系统测试时就需要考虑业务成功率了,一样不得低于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