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心得5篇合集最新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机缘巧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结识了刘艳,寒暄过后得知我们竟然是师范的校友。
相较于她在教学上的建树,感觉我自己就像个小白,辗转回到数学课堂,才发现需要学习的太多了,误打误撞地加入到刘老师的工作坊团队,坊中老师们对数学教学的痴迷和他们超强的学习能力深深地感染了我。
假期里,在刘艳老师的推荐下我拜读了肖培东的《教育的美好姿态》,打动我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文字,还有他一语中的的精妙观点。
肖培东老师以一位语文人的眼光欣赏周遭的世界,他的眼中、他的笔下虫子轻舞飞扬,小草呓语萌芽,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正如所说,你的心中有什么,你看见的就是什么。
内心美好,眼中的一切便美好。
他说“别总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要求我,因为除了教师这个角色,我还有其他身份。
爱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智。
休憩之后的奔流更有力量,调整之后的步伐更为坚实。
”是啊,当我被拖着病体工作时的自己感动时,不曾想过这样的做法是否有效率可言。
嘶哑的喉咙唱不出动听的歌曲。
孩子在课堂上读着你的“唇语”,吃力地揣摩着大意,懵懂之下是该感叹老师的无私奉献,还是质疑此刻的迷惑不解?这样的牺牲大可不必。
奉献教育,不是短暂的生命消耗,而是该有长久的动力支持。
《教育的美好姿态》是培东老师关于语文的随笔,而又不仅仅是写语文。
关于课堂,他说“别总用’别出心裁’去对抗教学规律,也别总用’取舍’去应付我们的质疑。
”反观自己的课堂,“别出心裁”“取舍”多少次成了自己搪塞自己的借口,抑或是应付别人委婉的质疑。
殊不知这背后是自己教学能力的匮乏,对教学知识的一知半解。
你怎样,你的课堂便怎样。
我默默地告诉自己,真正“走进”教参、教案,用心研磨,潜心教育,打造出自己的、有灵魂的课堂。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教育的美好姿态》让我在疲于奔命的生活中驻足反思、修正,指引着我追求更美好的教育姿态。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心得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心得《教育的美好姿态》是一本深入探讨教育问题的著作,作者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和研究,提出了许多对教育界有价值的观点和思考。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美好姿态,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教育是为了培养和塑造个体。
作者在书中提到“教育不是填鸭式的灌输,而是点燃的火种,让每个个体发光发热”。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成为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个体,而不仅仅是考试成绩的量化结果。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能和特长,教育应该帮助他们发掘和发展这些潜能,让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第二,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在书中指出,现代教育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应该是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而不是纯粹为了考试而服务的。
学生需要有时间和空间去锻炼身体、发展兴趣、培养情感和社交能力。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观,让他们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成为有责任感和担当的公民。
第三,教育应该是一个积极的过程。
教育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趣的,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很多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这是因为教育没有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所致。
作者在书中提到,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构建和发现中去。
教育过程应该是一种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因此,教育者应该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去探索、提问,并且提供适合的教学方法和资源。
第四,教育应该是家校合作的过程。
作者在书中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指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家庭和学校应该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孩子。
作者提到了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原则,例如家庭应该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要与孩子保持沟通和交流、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要等。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心得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心得《教育的美好姿态》是一本描绘现代教育理念与实践的著作,通过对教育的探讨和思考,作者呈现了一种关乎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的教育美好姿态。
读完本书,我深受启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核心。
然而,现代教育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功利化、应试教育、知识传输等。
而《教育的美好姿态》通过对教育目标、方法、评价的重新思考和诠释,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首先,书中强调了教育的本质是全面发展人的潜能和个性。
作者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情商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
在这种教育观念下,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教育者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独立发现和探索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
这种全面发展人的潜能和个性的教育观念,使我对教育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其次,书中强调了教育者要以尊重和关爱的态度对待学生。
作者认为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发展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权和发展空间。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像倾听者一样倾听学生的声音和需求,与他们进行真诚的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发展自己。
同时,教育者还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健康,给予他们温暖和关爱,提供帮助和支持。
这种以尊重和关爱为基础的教育态度,使我对教育充满了温暖和希望。
再次,书中强调了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作者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责任感。
教育者要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正义感,使他们成为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同时,教育者还要关注学生的人生追求,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激情,发现自己的热爱和目标,为自己的将来做出合理的规划和决策。
这种关注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的教育观念,使我对教育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最后,书中还强调了教育要弘扬人文精神和培养人的综合素质。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优秀范文10篇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优秀范文10篇《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篇一读一本优秀的书,我们能遇见美丽的灵魂。
把生命凝结在语言文字中,能够遇见最好的自己。
这,肖培东老师做到了。
人,因思想而伟大。
一个人,真正能做到“群体穿越〞,抵达这个美好的世界,那得要拥有我们所不拥有的才情和孤独。
于此,生命的精彩只能交给时间,毋须追逐,一切自然而然了。
肖培东老师所著的新书《教育的美好姿态》能够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语文教育界的大事情。
在众语成文的当下,语文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蔚为大观。
而能够“浅浅地教语文〞,坚守语文的本真,真正站在学生和语言文字的起点来灵动地教语文,让语文美好绽放,这,恐怕,我们要一辈子的修行。
《教育的美好姿态》这本新书与2023年1月出版的《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肖培东语文课例品读》一道,成为肖老师语文人生的最好礼物。
语文,只有对其爱得深沉,才能参悟其中的奥秘,也才能融进自己的生命里。
没有语文的走遍千山万水,没有一堂堂课的铺陈,没有苦心孤诣地反思,没有无数个不眠之夜,怎么可能有教育的美好姿态?浅浅地教语文,教的不仅是语文,更是让我们找寻到了不知何时何地失去的青春吟唱。
原始的,纯洁的,真诚的,重拾我们教育的和语文的初心。
任生命一天天的流逝,那永不改变的却是“一颗不近黄昏的心〞。
3月6日下午,当我得知肖老师的专著《教育的美好姿态》能在原创图书的微店购置后,时不我待,二话不说,找到网址,点击翻开,赫然在目的便是封面印有七个大字的书名——教育的美好姿态。
这书名竖行排版,方方正正,简简单单。
即使看看书名,就能让人想象得到肖老师是一位有生命情怀的语文人。
在这个功利的社会,人心急躁,为名为利,人们走得太快,太远,忘记了生命最本来的样子。
真的能够静下心来,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思考什么是语文,什么是教育,什么是人生,并能用心写成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文字,让我们所有人都为之感动,这,需要有怎样“真实,灵动,大气,细腻〞的灵魂。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心得汇编五篇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心得汇编五篇【篇一】禁不住那份仰慕之情,买来了《教育的美好姿态》一书。
一读起,竟舍不得放下。
即使有时放下了书籍,心却还在那里周游。
就像那时读昭君的一路修行系列。
自己也觉得奇怪,怎么会对素未谋面的人如此痴迷,如此眷恋。
后来越来越明白,原来他们的文字里有一个潜藏的自己。
他们的课,他们的文,他们的经历,他们的境界,他们的智慧,都在诱惑着每一个向往美好教育的人。
一.教育的美好姿态在他清醒的反思里肖特早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典范,但他总是在给自己鸡蛋里挑骨头,哪怕是课堂上的一句话,一个瞬间不妥当,哪怕是在别人眼里已经无可挑剔的完美,他总保持安静的清醒。
他会为自己偶尔的抢占话语权而自责,他会为自己没有充分的引导学生而静思,他亦会为自己没有灵性的评语而愧疚,他更会为语文教学中的教育乱象而焦虑……安静,是他的常态。
也许正是静带给了他无与伦比的力量,衍生出不同于常人的教育智慧。
二.教育的美好姿态在他耐心的等待中公开课上,很多老师唯避学困生而不及,而肖特往往会把目光落到角落里内向自卑的孩子,即使可能有艰难的对话,甚至可能会没有对话,他却从不放弃。
他有足够的底气唤醒孩子,有足够的耐心启发孩子,有足够的温和等待孩子。
在漫长的时间里,他赢得了孩子丢却已久的自信,他看到了孩子眼睛里的光芒,他做到了一位师者的儒雅和良善,他更拥有一颗金子般的童心。
在他身上,我懂得了什么叫慈悲,什么叫教育。
那就是不仅仅为分数而“战”,更要为那些不会为老师赢得荣誉和利益的孩子而“站”,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天,每个孩子都该有应得的尊严。
“教师站上讲台,就不要奢望所有的成长都是一副姿态。
”他是这样想的,亦是这样做的。
三.教育的美好姿态在他“浅浅”的教学设计里浅浅的教语文,看似浅,实则深。
没有花里胡哨的语文活动,没有绚烂多彩的光电课件,没有风靡全国的小组合作,只有轻轻地说,慢慢地导。
问题不多,话语不多,环节不多,拓展不多,多的是师生间的对话,多的是适时的评价。
语文教师《教育的姿态》读后心得体会五篇
语文教师《教育的姿态》读后心得体会五篇【篇一】《教育的美好姿态》不仅仅是一个语文人在谈语文谈教育,它更是美好的心灵絮语。
散落散见于书中的是一个个美好的自然意象:秋天的落叶,悠悠的流水,夏日的鸣蝉,铺满大地的野草,洁白的雪,悠长的巷……从文章的题目便可见一斑:《请给春天一点时间》《喊向月亮的声音》《杂草的语文之旅》《每一片雪,都是一片灵动的思绪》《穿越群体,你却不是孤岛》……颗颗珍珠串成了美丽的项链,道道河水流成了诗意的生活:我看着小鸟在空中轻捷的划过痕迹,我看着小草在土地的呓语声中悄悄萌芽,所有小虫子都和我一起轻舞飞扬,我就把春天留在我的眼睛里。
雪花倏忽钻进我的衣领,我会伸出手,接过下一朵花瓣一样的晶莹,等待空中下一个柔软的飘落,把足迹留在雪白的大地上。
诗意的生活不是空中楼阁,有哲思,更有语文:走进山水,山水给你语文的灵感;融入森林,花树给你教学的指引;看落叶,金黄的脉络里有语文的气息;读天空,广阔无垠中自有一个课堂。
你把父亲的脊梁看成诗歌,你把母亲的白发写成散文,你用爱向大地致敬,你用敬畏向蚂蚁叩首。
语文教学的感觉,不是每天匍匐在大部头书籍里就能找到的。
一个行走于滚滚红尘却不染世俗之气,汪洋恣肆地将自然融入生活融入工作的人,怎能不是拥有一颗童心的大爱之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此刻,我想起了艾青的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切。
【篇二】一、前言《我的教育信条》,作者是美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和哲学家杜威,学习教育学的人,对于杜威都不会陌生,我们惊叹于他的“儿童中心主义”的主张,更欣赏他对于美国当时教育实际的“突破性”思考,正因为有了杜威的教育观点,我们认识教育本身才有了不同的角度和看法。
读《我的教育信条》第一章,我就发现了杜威这样一种教育的姿态:“我相信!”“我相信”,这完全是一种纯主观的、仅是可能性的言说。
它不代表绝对权威,不是绝对真理,只是一家之言。
可是,这句话同样也凸显了“我”,是我的所思。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教育的美好姿态》是一本由著名教育家陈启峰所写的书籍,他在这本书中讨论了许多关于教育的话题,包括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何让学生有自信心、如何加强教育对学生性格的塑造等等。
这本书以其深刻的见解、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真实的案例,将其作为了一种启示,旨在为读者提供实用的教育指导和帮助。
在阅读《教育的美好姿态》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为学生奠定一个全面发展的基础,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有温暖的陪伴。
书中提到了许多成功教育案例,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一位老师在教育一位自闭症患者时的经历。
虽然这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差,但他的老师从不放弃他,总是耐心地帮助他,最终他竟然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运算方法。
这个案例让我明白了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整个人生轨迹。
在我的阅读体验中,尤其是在那些涉及到激发创造力和自信的内容中,我发现书中提供的许多创新思路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例如,用轻作业的方式降低学生们的压力,或者用游戏式的方式教授知识,让学生更愿意学习。
同时,我也认为这些思路还可以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创造出更好的教育方法和指导。
正如陈启峰所写的那样:“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我们的下一代比我们更优秀。
”读完《教育的美好姿态》后,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每一个人的教育历程都非常重要,每一个成功的教育案例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借鉴的。
在我的观点中,教育的美好姿态应该是多元化的。
教育不应该仅仅是学术成绩的提高,更应该强调学生性格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教育应该是积极、自由、开放的,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空间去发掘自己的闪光点。
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老师。
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角,老师应该是引导者和调节者。
最后,教育还应该是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启示,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快乐和成长的滋润。
总的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深刻的视角,让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了教育这个领域。
教育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路上都是非常重要的,而这本书提供的案例和思路都可以让我们更深入的探寻美好教育的路径。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_读后感.doc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_读后感《教育美好姿态》有感开发区苗淑华如果语文课上成这样,我想孩子们会喜欢。
如果语文课上成这样,我想老师们幸福感会爆棚。
肖培东老师在《教育美好姿态》这本书“没有难上课,只有不悟心”这一章节中,诗意地向我们阐述了语文课也可以如此美。
曾几何时,谈语文色变,孩子们不喜欢上语文课,就连语文老师自己都怀疑自己所上语文课价值。
其实啊,是他们自己都没有爱上语文,又如何教出爱语文学生呢。
语文值得我们爱吗?必须。
当然,前提是你是爱生活人,因为语文即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这句话放在语文教育上,再贴切不过了。
我们在语文中解读生活,我们在生活中升华语文。
语文里有清香麦草,语文里也有皎洁月光。
用一颗诗心来生活,更要用一颗诗心带领孩子们走进文字王国里。
这样语文,很美!帕克·帕尔默曾说过:真正好教学来自于教师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任何真正可信教学要求最终是来自于教师内心呼唤。
简单一点说,文本应该先在教师身上发生化学反应,然后才能真正在学生那里产生效应。
老师首先要让文字打动自己,然后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走进文字。
与其说一堂课是面向学生,不若说教师也在每一节节语文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如此看来,迈进课堂前,我们得好好地钻研文本,要相信每一个文字都是有灵魂,只有自己激活了文字血肉,才能把一个个教学镜头镶嵌在学生生命记忆里。
好语文课标准,众说纷纭,其实是很多时候我们忘却了本。
首先是每种文体本。
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各有各特色,我们在感叹学生作文四不像同时,殊不知是我们文体教学也陷入了四不像。
教学技巧高高凌驾于文字语言本色之上,这样语文课,想美太难。
其次,问题设计之本。
大道至简,这四个字,我很喜欢。
一堂课就该有它简洁凝练主问题,而小处,则是在那一个个跳动文字里去探寻通向文章灵魂密码。
最后,问题如何设计,是关键。
肖培东老师所有教育理念,其实就是围绕一个“真”字。
问题如何设计才能达到这个“真”标准呢?教师设计所有问题出发点应该是用来激活学生思维,所有问题应该是有一定留白,而不是一个问题抛出去,就如水落石出一般。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教育的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篇一」如果语文课上成这样,我想孩子们会喜欢的。
如果语文课上成这样,我想老师们幸福感会爆棚的。
肖培东老师在《教育的美好姿态》这本书的“没有难上的课,只有不悟的心”这一章节中,诗意地向我们阐述了语文课也可以如此美。
曾几何时,谈语文色变,孩子们不喜欢上语文课,就连语文老师自己都怀疑自己所上语文课的价值。
其实啊,是他们自己都没有爱上语文,又如何教出爱语文的学生呢。
语文值得我们爱吗?必须的。
当然,前提是你是爱生活的人,因为语文即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这句话放在语文教育上,再贴切不过了。
我们在语文中解读生活,我们在生活中升华语文。
语文里有清香麦草,语文里也有皎洁月光。
用一颗诗心来生活,更要用一颗诗心带领孩子们走进文字的王国里。
这样的语文,很美!帕克·帕尔默曾说过: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任何真正可信的教学要求最终是来自于教师内心的呼唤。
简单一点说,文本应该先在教师身上发生化学反应,然后才能真正在学生那里产生效应。
老师首先要让文字打动自己,然后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走进文字。
与其说一堂课是面向学生的,不若说教师也在每一节节语文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如此看来,迈进课堂前,我们得好好地钻研文本,要相信每一个文字都是有灵魂的,只有自己激活了文字的血肉,才能把一个个教学镜头镶嵌在学生的生命记忆里。
好的语文课标准,众说纷纭,其实是很多时候我们忘却了本。
首先是每种文体的本。
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各有各的特色,我们在感叹学生作文四不像的同时,殊不知是我们的文体教学也陷入了四不像。
教学技巧高高凌驾于文字语言的本色之上,这样的语文课,想美太难。
其次,问题设计之本。
大道至简,这四个字,我很喜欢。
一堂课就该有它简洁凝练的主问题,而小处,则是在那一个个跳动的文字里去探寻通向文章灵魂的密码。
最后,问题如何设计,是关键。
《教育的美好姿态》观后感学习心得5篇最新
《教育的美好姿态》观后感学习心得5篇最新你把父亲的脊梁看成诗歌,你把母亲的白发写成散文,你用爱向大地致敬,你用敬畏向蚂蚁叩首。
语文教学的感觉,不是每天匍匐在大部头书籍里就能找到的。
一起来看看《教育的美好姿态》观后感学习心得5篇最新,欢迎查阅!《教育的美好姿态》观后感学习心得1从第一次在新浪博客上拜读肖培东老师的文章到现在,一晃五年多了。
虽未见其人,也未闻其声,但心中对他的崇拜之情不曾削减。
对于我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村教师来说,能身临其境地聆听肖老师的讲课也许只是此生的奢望,幸好有网络,可以让我足不出户也能目睹大师的风采,感受榜样的力量。
这不,从肖老师的博客中得之他的新作《教育的美好姿态》,与大家见面了,我知道这个假期的我注定是充实而快乐的。
肖培东,浙江省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永嘉县上塘中学副校长,先后在永嘉县桥头镇中学、永嘉中学、永嘉第十一中学任教。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温州市享受教授级待遇的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温州市首届名师模范班主任,教育硕士,中语会课堂优化策略研究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分会理事,“国培计划”教育讲座专家,浙江省首批“名师名校长”导师资源库人选,《语文学习》杂志“镜头”栏目主持人。
光这些头衔,就足以让人佩服,也可以看出肖老师是一位实实在在搞语文的研究型教师专家。
肖老师的博客访问总量40多万人次,关注人气三万多,如此受欢迎,肖老师那超卓的魅力何在?细读《教育的美好姿态》,你就会感知:不外乎他的真实与才华。
《教育的美好姿态》是肖培东老师的教育随笔集。
他对课堂、教研、听课、育儿中遇到的各种教育问题进行反思、剖析,引导教师、学生、家长等体味教育的美好和人生的真谛。
文笔清新,感情细腻,娓娓道来,充分体现了一位具有人文情怀的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美好追求。
书中还告诉我们语文老师:语文课是一门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语文,就是让学生习得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让学生获得表达的乐趣。
2024年《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心得范本(2篇)
2024年《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心得范本书中肖老师讲述的是自己数年来关于语文教学的所感、所思、所悟,从这些美好的文字中,我感受到了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丰富的内心,充满爱意的教育情怀。
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很多,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一、文字优美,感受到课堂教育的美好。
全书共分为五辑。
在每一辑的前言,肖老师都用了一段段优美精彩的语句,让我们能读出课堂的多姿多彩:“课堂是你阅读状态的生动显示。
干瘪空洞的内心,滋养不出有意蕴而高远的语文课堂。
你读了什么,你的课堂就呈现什么;你读了多少,你的教学就承载多少。
”让我读出了,我们老师的阅读对课堂教学起着决定作用。
“你读散文,唇齿间留下文字的芳香;你读诗歌,眼眸里写有飞扬的诗韵;你读小说,世界为你开了一扇窗;你读哲学,人生给你另一种思考。
”让我懂得了,世上没有白读的书,读不同体裁的书,收获会各有千秋。
“把所有的心情揉碎成文字,挂在梧桐树上是诗,散落在草丛里是歌。
我是今夜的诗人,大地是我的读者,所有静默不语的,都是我的听众。
”我读出了一个富有诗意的人生。
“别让岁月筛掉品质,别让世俗磨去情趣,做好自己,不辜负转瞬即逝的生命。
”让我读出了生命的珍贵。
读着这些诗情画意的美好语句,让我感受到了教育人生的美好。
教育姿态的多彩。
二、内容充实,感悟课堂实践的美好。
老师们在平时的课堂上,会觉着有的课文有点难度,有的课文不太接近生活,就认为这节课难上,其实,凡是被选入教材的课文,都是好课。
在好课面前,我们所有的老师都一样贫瘠,仔细想来,没有什么课文是真正好上的。
看似容易容易好教的文章,名师大伽们早已经挖掘出精髓,研究出深意,听课者也是熟门熟路,反而最难上出新意。
无论怎样的文章,都要通过阅读、思考、由语言文字走向我们的心灵深处,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我认为只有这样备课,上出来的课,才能真正让学生喜欢,让听课老师赞同。
没有哪篇文章天生好上,上出精彩都需要你细心揣摩,苦心专研,是文章,都有文气、文脉、文意,没有什么文章会主动为你流成河,等候你掬水弄月,你还没有读懂,还没有研究透彻,大脑就思路分析清晰,感悟精深。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有感五篇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有感五篇【篇一】窗外不时有鸟儿啁啾声,高楼林立间,于我,不啻于一种安静的欢喜。
身子略有不适,谨遵医嘱,于是,这个周末,便在家里,难得的清闲下来。
捧读新购的《教育的美好姿态》一书,这是语文名师肖培东的教学感悟。
深深折服在他的字里行间,那娓娓道来的一节又一节语文课,在我面前,仿若呈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有对春天安静的等待,有悠长悠长的声音在行走的雨巷,有对梅西式灵感的寻找,有改变河流走向的阅读……似乎第一次才发现语文的美丽。
我开始不再用职业化的角度去审视语文。
孔庆东老师说:"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
"肖培东老师说:"可以是一首歌,是罗大佑的《光阴的故事》;可以是一件艺术品,是梵高的《向日葵》;可以是断臂的维纳斯,可以是高山的倾诉,可以是依水的沉思,可以是易中天的讲坛,可以是祖母的白发真情……有宽广的文化视野,更有对文化的深细感知和体认。
"原来,语文的世界竟然是如此的博大辽阔,语文的视野竟然是如此的深邃繁茂,语文的内涵竟然是如此的丰厚广远。
而这样的语文,教我如何不依恋?原来语文可以如此美丽。
原来教育随笔也可以流淌美丽的诗行。
我的心屡次被惊艳到,肖老师的珠玉文章,让我用朝圣的心态阅读都不为过。
一节作文课,在肖老师的沉思中,变成了令人迷恋的安静课堂; 面对所谓的学困生,肖老师悄悄告诉我们:请给春天一点时间; 接受了一节有挑战的公开课,肖老师睿智地写道:没有难上的课,只有不忘初心……甚至于一个家长的短信,都可以成为生发教育感悟与哲思的源泉,然后就有了一篇读来如沐春风养眼怡心的美文。
忽然悟了:如果一位教师能够以这样的文笔去记录,以这样的心态去反思,身列名师不远矣。
原来语文是我们美丽的世界。
世间万物,又莫不是美丽的语文。
在安静的夜里,一个人,守着钟表的滴答声,读完了这本书。
却不忍释卷。
我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浅薄如斯,为什么自己的课堂苍白无力。
《教育的美好姿态》有感五篇
《教育的美好姿态》有感五篇【篇一】安静的夜晚,难得的闲暇时光,坐在靠着窗户的桌子前面,手边放着刚刚阅读过放下的书,肖培东著的《教育的美好姿态》,阅读这本书,完全是因为我之前在关注的微信公众号里读到的一篇同名文章,由于自己是做老师的,而且文章是有关教育的,所以里面的颇具诗意的文字深深地吸引着我,并且反复阅读了好几遍,有好几次都有想看这本书的冲动,于是就在网上搜索决心买下了这本书,心心念念已久,终于拥有的感觉真好!翻阅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大部分其实写的都是与语文教学有关的文章,它虽与我所学和所教的专业不同,但作者对于课堂的教学和思考以及作者那横溢的文采和才华让我深深折服,每一篇诗意的文章叙写都蕴藏着作者对教育和学生深深地爱,我不忘初心里产生一种由衷的钦佩感,我也曾在心里想: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难道它就是平时上课就拎起课本教书下课就休息的重复的做着同样的事情吗?以至使自己渐渐的感觉到枯燥无聊而慢慢地学会抱怨?而今阅读这本书终有答案“教育应该是美好的,美好的上课姿态,美好的教学方式,美好的和学生们相处,美好的教会他们学会知识,美好的生活”,就如作者所言:“站上讲台,做学生的光,走出学校,就拥有自己的幸福!”书的封面上印写着我一直很喜欢的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一句话:“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它和那句我经常听到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应该是一样的:无论走的多远,都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还记得儿时还正在上学的时候,曾无数次羡慕那站在三尺讲台上拿起粉笔在黑板上书写的老师,那时在我的心里认为老师们是那么的学识渊博,知道许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并且也总是能够把调皮的我们管教的服服帖帖,把我们的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于是,就在幼小的心里种下了一个长大后也要成为一名老师的梦想,像我的老师们一样教书育人,做学生们的光。
因此我不停止的上学,尽管上学时的成绩并不理想,但爸爸妈妈却从未在上学的这条路上阻止过我,自己也从没有想要放弃过上学读书,而现在,我终于如愿成为了一名老师,像儿时多次心里憧憬的那样,认为教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也认为自己可以把这个工作做好,可以教育好我所教的学生,但好像事总与愿违,我一直以来的美好憧憬,就在我工作后完全被颠覆,工作这两年来,在教学这条路上走的实在曲折,教学经验的不足,班级管理能力的欠缺和其他一些自身的原因,让所教的学生们的考试成绩一次次的不理想都让我倍受打击,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也有了一次次的无奈和力不从心,这些虽都不是我所愿望的那种结果,但却真真实实地存在着,看着身边那些优秀的同事们,而自己在教学成长的这条路上却依然还有那么多的困扰,理想做一名优秀合格的好老师的目标,貌似离自己却总是有一段够不着距离。
《教育的姿态》读后有感五篇
《教育的姿态》读后有感五篇【篇一】我们的教育经过几千年风雨的洗濯,革故鼎新,砥砺前行,愈发精彩,其间,流派纷呈,名家辈出,著作缤纷,精华荟萃,蔚为壮观。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的前行离不开教师的推动,教师的推动离不开名师的引领。
说到“名师”,于漪老师必居其中。
江苏俊采星驰,于漪老师桑梓在此,她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形成了自我的教学风格,是一位笔耕不辍的教育家。
她执着探索,力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她著作等身,用文字唤醒教师的热情,促进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唤醒教育的春天。
《教育的姿态》文辞庄严,犹如黄钟大吕,处处体现了于漪老师对自身的要求——“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者,人之师也”!她用文字来反观教育的现状,引领我们穿越喧嚣,聆听真知,告诉我们即使身处繁华闹市,也要心中田野芬芳,多一点敬畏之心,少一点功利之举,回归教学本原,将教育落实到每一节课中,在教学中让孩子真正的感受到幸福,因为每一节课都会影响学生的生命质量。
她主张教育的过程中要牢记“爱”和“人”,注重生命的发展,让生命之花绽放。
正如于漪老师说“师风可学,学风可师”,高山可仰,清芬可揖,我们可以像于老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无论我们在教育战线上处于哪个阶段,都可以从中学到宝贵的知识,在这本书中有对回归经典的热爱和呼吁,也有对教育现状的批判和期待。
在教学方面她否定“重技术轻艺术、重共性轻个性、重模仿轻探索”的传统理念,教育的生命力在教师的成长,如果进入了“三重三轻”的误区,必然阻碍教师的进步,而停滞和自满绝非教育的姿态。
“我有两把‘尺’,一把是量别人长处,一把是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自身才有驱动力,因为,累累创伤是生命给你最好的东西”,《教育的姿态》让我们再度意识到反思的重要,我们不该盲目前行,而应从忙碌的工作中跳脱出来,多一些有教育高度的思考,学会从课堂教学的诸多细枝末节着手,从教书育人的点点滴滴着眼,捕捉教育的信息,这些捕捉的信息整理成文字将会是自身教育生活的积淀。
5篇《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心得
5篇《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心得5 篇《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心得读了钱梦龙老师的《教师的价值》一书,不过瘾,在了解钱梦龙老师更多的资料时,看到钱老师的弟子、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的书《教育的美好姿态》。
于是,从一本书读到了另外一本书,从“师傅的书”读到“徒弟的书”,一脉相承,顺流而行,阅读之,欣赏之,学习之,也谓有趣。
起初是被书名的美好所吸引,为封底的一段文字所打动:“我们在钢筋水泥的教室里识字读文,春光在窗口等候,微风从走廊略过;我们在花草云湖的教室里读天读第地、读自己,小鸟飞进了我们的书本,小虫子爬成了我们的标点。
那随风送来的芳香、绚烂与牧歌,都是我们的篇章;那书声琅琅的唐诗宋词、小说散文,都被折成一只只纸船,在青春的吟唱中漂向远方 .”然后进入书籍,读到文字,这才开始了真正的吸引。
肖培东老师的文字恬淡,情真意切,透过文字,可以看到他对日常人事细致的观察与深深的体悟。
一堂《找春天》的作文课,给春天一点时间,是对课堂启发和唤醒等待的观察;两个“送掌声”的镜头,回放的是对“课堂失真”与如何真正尊重学生的省察;在经典散文《荷塘月色》的听课过程中,学生的漫不经心和麻木冷漠,刺痛着老师的心,不管是上课老师还是听课老师,心里都填满了沉重与酸楚。
在以电子媒介和数字媒介为载体的文学作品或大众文化产品构成了人们阅读、欣赏与品评的主要内容的今天,文学经典真的已经在青年学子的心目中淡出了吗?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抵不过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为什么经典中需要细品慢嚼的淡淡的美、隐隐的忧,如此艰难地等待或是根本等不到活跃在时尚元素中的中学生去喜欢?当经典作品在我们的课堂上遭遇冷落的时候,去哪里静候纯真?当书写人性之美的文字被孩子们调侃、嘲讽的时候,又到哪去期待真诚?学生离经典越来越远,成为课堂上的看客,这是语文的伤痛,也是教育的伤痛。
肖老师大声疾呼——在这个阅读品质和感动情怀逐渐消逝的时代,具有穿越时空魅力的经典作品,是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5篇《教育的美好姿态》有感
5篇《教育的美好姿态》有感一、左手文学1、追求力透纸背的表达读《你,是你的课堂》感觉XX老师是一位教育领域的哲学家,他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收获的一枚枚思想的彩色贝壳,以极为精致的语言轻轻地表达出来。
每一条都凝着细细思考、斟酌的汗水,每一条都闪着智慧的光。
每一条里面也藏着一个和善坚定的长者之心。
你看: “你怎么样,你的课堂便怎么样。
你,是你的课堂“。
长者在提醒我们,把“我“修炼好,才有课堂的高格局;你再看: “课堂是你阅读状态的生动显示,干扁空洞的内心,滋养不出有意蕴而高远的语文课……“长者在激励我们广泛的阅读,激励我们耕耘心灵的田野。
继续看: “心静下来了,专注在阅读与思考中,潜藏在文字里的思想,总会不断的跳跃出来……“长者在暗示我们要心静下来,钻入阅读与思考中去,与那个“思想“汇合。
这样的提醒、激励与暗示还有许多。
在这位“长者“的文字里,我们获得一种清醒,一种成长的方向,一种进步的力量。
2、追寻诗性空灵的文字他读。
X X老师爱诗性、空灵的文字。
他爱读,也爱写。
他读《再别康桥》,禁不住在课堂吟出“在南溪江里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他读《逍遥游》,在庄子的梦中寻找那只潇洒的大鹏,让大鹏飞入课堂上每个孩子的心灵世界,最后课堂上满是大鹏的声音;他读《秋叶》小诗,深深爱上了“秋天的微笑,洒落一地“,这句,于是让孩子们去填写:___________ ,散落一地。
这一设计激活了诗心,让诗歌的微笑,落满孩子成长的路。
X X老师这样的读,不一而足。
他读出热情,他读出了创意,他因读而有了美丽的课堂。
他的阅读是带着“课堂“气息的,他的思考是带着“课堂“气息的,他的看,他的听,他的触摸和感受是带着“课堂“气息的,他所做的任何一个事情,都与课堂发生了隐密的联系,所以XX老师有了丰富的永不枯竭的课程资源。
他写那篇《喊向月亮的声音》,“喊向月亮“,四个字就把你给征服了没有?再细看字里行间,“教室必须是拥有阳光并能繁衍阳光的地方“,你一定咀嚼了这几个词----“阳光、繁衍“;“受宠若惊地,仿佛等待了很多潮湿的日子“,“几个孩子将头软软的搭在桌上,仿佛一只只搁浅的鲨鱼“,“受宠若惊“、“潮湿“、“搁浅“,“鲨鱼“这些被XX老师楔入的词,怎就觉得是那么富有神奇的魅力!这种富有韵味的文字,比比皆是,她们像美丽的花朵摇曳生姿,她们像点亮天空的星星,熠熠地发着光。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有感五篇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有感五篇【篇1】窗外不时有鸟儿啁啾声,高楼林立间,于我,不啻于1种安静的欢乐。
身子略有不适,谨遵医嘱,因而,这个周末,便在家里,难得的清闲下来。
捧读新购的《教育的美好姿态》1书,这是语文名师肖培东的教学感悟。
深深折服在他的字里行间,那娓娓道来的1节又1节语文课,在我眼前,仿若显现了1幅幅美丽的画卷:有对春季安静的等待,有悠久悠久的声音在行走的雨巷,有对梅西式灵感的寻觅,有改变河流走向的浏览……仿佛第1次才发现语文的美丽。
我开始不再用职业化的角度去审视语文。
孔庆东老师说:”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
”肖培东老师说:”可以是1首歌,是罗大佑的《光阴的故事》;可以是1件艺术品,是梵高的《向日葵》;可以是断臂的维纳斯,可以是高山的倾诉,可以是依水的寻思,可以是易中天的讲坛,可以是祖母的白发真情……有宽阔的文化视野,更有对文化的深细感知和体认。
”原来,语文的世界居然是如此的博大辽阔,语文的视野居然是如此的深邃茂盛,语文的内涵居然是如此的丰富广远。
而这样的语文,教我如何不迷恋?原来语文可以如此美丽。
原来教育随笔也能够流淌美丽的诗行。
我的心多次被冷艳到,肖老师的珠玉文章,让我用朝圣的心态浏览都不为过。
1节作文课,在肖老师的寻思中,变成了使人迷恋的安静课堂; 面对所谓的学困生,肖老师悄悄告知我们:请给春季1点时间; 接受了1节有挑战的公然课,肖老师睿智地写道:没有难上的课,只有不忘初心……乃至于1个家长的短信,都可以成为生发教育感悟与哲思的源泉,然后就有了1篇读来如沐春风养眼怡心的美文。
忽然悟了:如果1位教师能够以这样的文笔去记录,以这样的心态去反思,身列名师不远矣。
原来语文是我们美丽的世界。
世间万物,又莫不是美丽的语文。
在安静的夜里,1个人,守着钟表的滴答声,读完了这本书。
却不忍释卷。
我终究明白自己为何浅薄如此,为何自己的课堂苍白无力。
原来,我始终把语文和生活生生地分离了开来。
2024年《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心得(二篇)
2024年《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心得一、何谓“被铭记”。
被铭记并非教师恳求学生怜悯辛劳,或是哀求课堂的无奈。
相反,"被铭记"是教学的崇高愿景,是教育的理想,体现于教师通过具体教学策略和过程,展示个人教学特色和影响力,自然实现教育理想的进程。
"被铭记"是教师对自己教学生涯全心投入的自信与骄傲,非出于主观的刻意追求,而是客观的不期而至。
尽管我们如尘埃般微小,但各自独特,各自有其轨迹。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专注于教学,塑造有灵魂的课堂,即使时光荏苒,课堂仍能在岁月的角落留下鲜明的印记。
"被铭记"是教育理想与教学自信心的体现。
二、由谁来铭记。
学生是否愿意铭记。
在繁重的课程中,各科教师如过客般在学生记忆中匆匆而过,多数人最终都将淡出记忆。
如果我的课程充满灵魂,独特且符合学生的需求,即使他们各奔东西,我的课程仍可能被珍藏在记忆深处,如同冬日的老树枝,待到春暖花开时,仍能生发出新的生机。
三、如何“被铭记”。
难忘的课堂需要教师的严谨教学态度。
态度决定高度,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
严谨的教学态度不仅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和家长对我们的期待。
无论是对课堂的尊重,还是对学生的关注,都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如同艺术家对待珍贵的艺术品般小心翼翼。
难忘的课堂需要独特的教学风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教学风格也因此各不相同。
通过学习、阅读、思考和实践,积累经验,岁月会塑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教学风格,如同一幅独一无二的画卷,等待被欣赏。
难忘的课堂需要教师的教育热情。
健康乐观、自信多才,健康的身心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
我们的步伐、我们的兴趣、我们的效率,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保持健康乐观的态度,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学生最生动的生命教育。
难忘的课堂需要坚定的教育理想。
理想是我们的目标,是我们的信念,即使面临挫折,也要坚守初心,追求理想。
在理想的指引下,我们的教育才能充满动力,充满梦想,充满对人文精神的热忱。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教师心得感悟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教师心得感悟最近读到了一篇名为《教育的美好姿态》的文章,讲述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对于教育的见解和思考。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作为一个教师应该有的美好姿态,也更加坚定了我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教育不仅是教书育人,更是培养思想、品德、创造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而非仅仅关注他们的分数和成绩。
文章中提到的“三教”,即文化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和品位的教育,恰恰就体现了这一点。
文化的教育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道德的教育则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品位的教育则从审美和品位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素养。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有这样的意识和追求,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始终坚持这一目标,引导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也需要我们有美好的姿态。
教师的话语、行动、言传身教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姿态,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榜样。
文章中提到的五个关键字,也恰恰体现了这一点。
真、善、美、热、爱——真诚、善良、美好、热情、爱心,这些关键字代表了教育的精神内核和师德所应追求的素质,也是教育工作者最应该具备的品质。
如何在日常教育中体现这些关键字呢?首先,要真诚和善良待人,对每个学生都认真负责,理解他们的需要和困难,并尽力给予帮助和指导。
其次,要教育好学生,需要用心为他们规划课程,不断吸取新的教育思想,并在不断学习中完善自己的教学法和授课技巧。
最后,要在专业中追求卓越。
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关注最新的教育研究和发展,为自己的教学和专业素养提升不断努力。
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在教育工作中体现出真、善、美、热、爱的应有姿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和好榜样。
综上所述,阅读《教育的美好姿态》一文,让我深感教育事业的神圣和重要,也坚定了我对于作为教育工作者所应当具备的素养和品格的追求。
我会一直保持教育的热情和责任心,把美好的教育姿态贯彻于日常教育教学中,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心得5篇合集最新收录的一些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心得1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所著《教育的美好姿态》分五个专辑,以细腻、优美、清新、质朴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肖老师对教学设计、教学操作、教学细节、教学评价、教学心态以及人生感悟等方面真实又独到的见解。
唯美中夹带着犀利,直叩灵魂,肖老师的教学实践和学科造诣令人敬佩,看后收获颇丰。
其中,令我触动最深的是其中一篇”是什么决定了我的语文课”。
是教参、专家、学校、模式、考试?肖老师认为以上在教师教学的某一段时期会有所影响,但后来都应该不是!他希望是”孩子的眼睛、文章的思想、文字的魅力、课堂的生命、师生的精神诉求、灵魂体验、老师的语文梦想……”。
”如果这样,我会微笑并幸福着,我会像尘埃一样很自信、很渴求地低语着‘记住我’。
虽然政治和语文不属同一学科,但是,教学是相通的,教育是有共性的。
作为一名一线政治教师,我也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决定了我的政治课?教参、专家、学校、模式、考试?这些不能不起重要作用,但是,它们不能替代一切,我的政治课需要有灵魂,有生命、有根系,只有这样的课,才能被期待,被记住。
一、何为”被记住”?被记住是要老师卑躬屈膝地乞求学生怜悯教师的汗水和心血、同情课堂的无奈和唏嘘、恻隐教学的艰辛和坎坷吗?绝对不是!”被记住”是一种教学愿景,一种教育理想,是教师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展现个人教学风格和魅力、实现教育理想的自然过程。
”被记住”,是教师对自己倾心奉献的教学生涯持有的职业自信和自豪。
”被记住”,不是主观上刻意追求、一意逢迎,而是客观上不期而现、始料未及。
虽然,我们像尘埃一样,每一粒都渺小得微不足道,但是每一粒却都独具一格,每一粒都有自己的方向和轨迹。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自己潜心教学、专心育人,打造出有灵魂的课堂,多少年以后,课堂哪怕被时间和遗忘风干在岁月的角落,依然会留下清晰的印记。
”被记住”是一种教育理想和教学自信!二、谁来记住?学生想不想记住?在纷繁的诸多课务中,学生眼前飘走着各科老师,几年甚至十几年下来,很多老师在他的记忆中便都烟消云散,不留痕迹。
如果,我的课是有灵魂有特色的,是关注过学生眼睛和心灵诉求的,虽然学生各奔东西,或许,我的课还被记忆着、封存着,就如冬日的老树枝,等到万物复苏的季节,还会萌发新的嫩芽。
自己能不能记住?弹指灰飞间,已走完了教师生涯的一半历程,回首十余载,细想有多少课是能让自己刻骨铭心无法忘怀的?如果仅仅跟着模式和考试走,我俨然成了一个教书机器人,程序化的过程和套路化的经验会让我丧失教学的活力和创造力,我应该在残酷的现实下找到让自己的教学得以重生的泉眼。
如此,若干年后,哪怕离开讲坛,对自己的教学生涯也会有清晰的回忆,如一坛自制佳酿,揭开封口,看一看,满足;闻一闻,陶醉;咂一咂,回味!三、怎样”被记住”?首先,能记住的课堂需要认真的教学态度支持。
态度决定高度,你想收获什么,就要撒播什么。
认真的教学态度,既是教师必备的职业要求,也是学生和家长对我们的希冀和要求。
对课堂、对学生,都是认真的,像艺术家对待一件艺术珍品一样小心谨慎地欣赏、保存。
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秉持认真的态度并持之以恒,然后不断地专心探究,我们能在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远、越走越宽,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教学天地。
其次,能记住的课堂需要个性的教学风格镌刻。
每个人的个性特征不一样,教学风格也会迥然不同,在教学实践中肯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是气势磅礴的恢宏还是小桥流水的细腻,是忍俊不禁的幽默还是入木三分的深刻……总有一款适合自己。
多学习、多阅读、多思考、多实践,多积累,在经过岁月这条长河的刷洗后,时间最终会为我们积淀下一副独一无二的画卷。
只是,这幅画属于水彩画还是中国画或者油画,里画的是什么、画的美不美,能否给打开画卷欣赏的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就要看我们平时的累积。
再次,能记住的课堂需要美好的教育姿态展现。
健康阳光、自信趣广,我们的教学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完成。
能用铿锵有力的步伐走上讲台是我们带给学生的最好暗示,能以爱好特长谈心交流是我们给学生的最好教育,能有高效理智的工作效率是我们示范给学生的最好榜样。
不要盲目、不要忧郁、不要疾病,健康乐观的活着工作是对生命的最好敬畏,是给学生最生动有力的生命教育。
最后,能记住的课堂需要热忱的教育理想导航。
理想,是我们尚未实现的梦想,需要追逐的目标,永不放弃的誓言。
”课堂是理想和现实的交织,如一朵莲花,生长在泥土中,花瓣和花苞却伸向天空”。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的教育理想会很容易输给现实,但是,哪怕失败、哪怕破灭,也要一次次重新站起,守望初心,张望理想,在理想感召下的教育才会有持续奋斗的动力,才会有不懈追求的梦想,才会有关注人文的情怀。
每一次备课,我都会思考:除了知识,学生还需要什么;除了应试,学生还需要掌握什么;除了课堂,学生还需要打开什么?这样的课堂,让冰冷的钢筋水泥教室内萦绕着教师热情的理想。
于是,虽然四周是瓷墙砖壁,但是,每一个丰富精彩的灵魂都能找到前行的方向。
我钟恋和追求美好的教育姿态,在那里,有耕耘,有浇灌,有萌芽,有盛开。
”记住我”。
我听到尘埃低语!《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心得2书中肖老师讲述的是自己数年来关于语文教学的所感、所思、所悟,从这些美好的文字中,我感受到了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丰富的内心,充满爱意的教育情怀。
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很多,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一、文字优美,感受到课堂教育的美好!全书共分为五辑。
在每一辑的前言,肖老师都用了一段段优美精彩的语句,让我们能读出课堂的多姿多彩:”课堂是你阅读状态的生动显示。
干瘪空洞的内心,滋养不出有意蕴而高远的语文课堂。
你读了什么,你的课堂就呈现什么;你读了多少,你的教学就承载多少。
”让我读出了,我们老师的阅读对课堂教学起着决定作用。
”你读散文,唇齿间留下文字的芳香;你读诗歌,眼眸里写有飞扬的诗韵;你读小说,世界为你开了一扇窗;你读哲学,人生给你另一种思考。
”让我懂得了,世上没有白读的书,读不同体裁的书,收获会各有千秋。
”把所有的心情揉碎成文字,挂在梧桐树上是诗,散落在草丛里是歌。
我是今夜的诗人,大地是我的读者,所有静默不语的,都是我的听众。
”我读出了一个富有诗意的人生。
”别让岁月筛掉品质,别让世俗磨去情趣,做好自己,不辜负转瞬即逝的生命。
”让我读出了生命的珍贵。
读着这些诗情画意的美好语句,让我感受到了教育人生的美好!教育姿态的多彩!二、内容充实,感悟课堂实践的美好。
老师们在平时的课堂上,会觉着有的课文有点难度,有的课文不太接近生活,就认为这节课难上,其实,凡是被选入教材的课文,都是好课。
在好课面前,我们所有的老师都一样贫瘠,仔细想来,没有什么课文是真正好上的。
看似容易容易好教的文章,名师大伽们早已经挖掘出精髓,研究出深意,听课者也是熟门熟路,反而最难上出新意。
无论怎样的文章,都要通过阅读、思考、由语言文字走向我们的心灵深处,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我认为只有这样备课,上出来的课,才能真正让学生喜欢,让听课老师赞同。
没有哪篇文章天生好上,上出精彩都需要你细心揣摩,苦心专研,是文章,都有文气、文脉、文意,没有什么文章会主动为你流成河,等候你掬水弄月,你还没有读懂,还没有研究透彻,大脑就思路分析清晰,感悟精深。
所以说,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哪一课好上?哪一课不好上?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在讲优质课、公开课的时候,也会碰到感觉不好上的课,心里没有思路,无从下手,其实我觉得,可能是没有用心感悟的缘故。
如果认真思考,一切会迎刃而解,一定会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没有难上的课,只有不忘初心。
没有付出,怎会有回报?语文,要想教好它,我们别无选择,只有用一颗冷静的心,感悟的心,深入到文本内部,找到进行深层解读的钥匙,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再走出文本。
只有努力去思考,去实践,去超越,才能不辜负生命中的美好时光,去创造人生的辉煌!三、实实在在教语文,体会好课标准的美好。
在语文教学中,人们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往往是课堂上老师精彩的表演,制作精美绝伦的课件,学生巧妙无比的回答,师生配合默契的合作,掌声阵阵、赞不绝口的高潮迭起。
但是在肖老师心中,语文课堂是多姿多彩的,是美轮美奂的,是精彩纷呈的。
但是,语文课,要摆脱浮躁之风,拒绝浅尝辄止,揭去浮喧声浪,摒弃表面繁华,语文课,首先要进行文本阅读课,有琅琅的读书声,有我们与作者真诚的对话,有我们读书过程中主动的揣摩,有读文之后深刻的反思,有反思后精神的愉悦和升华。
这样独特的语文课,过滤了冗长与琐碎的分析,剔除了乏味与枯燥的肢解。
它有预设,有生成,紧扣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课堂中呼唤真实,在学习与交流中有真实的收获。
此时,我也认为,数学课也需要肖老师的这种精神,有纯正的阅读,学生和老师真情投入,得到真情的感动,唤醒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我努力设计这样的一种数学课堂----大气、简洁……清晰、深刻,有细节之实,有灵动之美,看似简简单单教数学,实际是绚烂极致归于平淡无奇的境界,扎根于文本与解题,从文本与解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魅力!四、赛课不是赛车,领悟重在实效的美好。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形式各异的赛课,都是老师精心准备的一节课,也许是老师花费几天,甚至是十几天打磨的一节课,老师恨不得在短短四十分钟里,把所有的知识教给学生,课堂上,有字词教学、有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师生表演,既要宏观梳理,又要咀嚼细节,还要拓展延伸,还要小练笔展示等等。
这些赛课,犹如赛车,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学习,多半是空虚的,犹如干瘪的谷粒,外强中干。
吴非老师说:”教育上的慢,是客观规律,必须遵守,不能绕过去。
就拿上课来说,教师能一跃十步吗?”一个好的语文老师,首先要有一颗尊重的心,尊重数学课本质,尊重教学规律,尊重文本,更要尊重学生。
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有实效,真实地去教学,不是为了表演而表演,为了赛课而赛车。
肖培东老师的《教育的美好姿态》这本书,不止让一线的语文老师有启发,也让我们一线的数学老师受到很多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及一些做人的道理,更能让我们深思自己的语文课堂。
期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能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憧憬更美好的教育姿态!《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心得3窗外不时有鸟儿啁啾声,高楼林立间,于我,不啻于一种安静的欢喜。
身子略有不适,谨遵医嘱,于是,这个周末,便在家里,难得的清闲下来。
捧读新购的《教育的美好姿态》一书,这是语文名师肖培东的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