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之问,我的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学森之问,我的回答

姓名:张俭伟学号:1120111524 班级:05911101

摘要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本文将从教育方法的角度,通过论述和对比各种教育模式,从中寻找出差别,并借鉴国外的教育模式,从而给出一种在中国可以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钱学森之问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改革

正文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针对此问题,我想先从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角度来给出一种对中西教育模式的直观影响,然后讨论他们的特征和区别。

一、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

(1)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分类

这里根据各种资料,然后总结出三种比较主要的教育方法:灌输教育,引导教育,过程教育。但在提出教育方法之前,想先按照个人观点提出三种学习方法:记忆学习,熟练学习,发散学习。

1、记忆学习:通过背记等手段将知识掌握的方法,我称之为记忆学习。其特点就是方法简单易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学习知识。

2、熟练学习:通过不断实践掌握知识的方法,我称之为熟练学习。其特点是主要用于技能性知识的学习,且通常是必须经过的学习步骤,而且适合每一个人。

3、发散学习:通过其他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而进一步发散至其他知识并且掌握这些知识的学习方法,我称之为发散学习,通俗点说就是“举一反三”。这种学习方式比较难,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但是对于大量知识的掌握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里给出3种学习方法后,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我们学习主要依靠前两种方法,即记忆学习和熟练学习,而第三种由于难度的问题,我们是很少应用的。下面便说明3种教育方法。

1、灌输教育:只是一味的将知识教给学生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教育方法有利有弊。在缩短教育时间,加快教育进度方面来说,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

手段;然而从学生的个人发展来看,这种方法无疑会抹杀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求知欲。

2、引导教育:通过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学习到知识的方法,称之为引导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可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但是由于教学进度缓慢,不能适应现在快速扩充的人类知识库,所以这种教育方式还是有比较大的缺点的。

3、过程教育:通过对前人发现规律定理的过程的再现,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方法,同样也可以快速掌握知识。但是很显然,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教育方法不是很有效,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既浪费了时间,学习的效果也一般,且思维的开拓性方面同样效果不是很好。

(2)我国现在主流的教育模式、方法及特征

由于现行教育制度的问题,我国现在主流的教育模式是这个样子的:统一教育,全面教育,分数决定一切;与之对应,主流教育方法便是灌输教育。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的确可以一下把庸才和天才分开,只有真正聪明的人才会从残酷的高考中脱颖而出,并且这种模式有效地保证了公平。而这种教育模式忽视了对学生的思维发散及创新性的训练,同时忽视了“因材施教”这一孔子提出的教育方式,对所有的学生都以一种方式来进行教育。另有一大特征就是中国的高等教育与行政密切相关,行政命令高于学术。

(3)西方现在主流教育模式、方法及特征

西方则倾向于个性化成长,注意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可以认为西方教育是一种注重自然成长的教育方式,可以称之为“放养式教育”,注重对学生创新性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其教育方式可以认为是引导教育。由于西方多为发达国家,在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相当的大;但是基础教育方面明显偏弱,可以发现西方教育偏向于专业教育,对于非本专业的科目,西方的学生明显了解的比中国的学生少得多。

二、中西、中日教育模式的对比

(1)中西教育模式对比

中西教育模式相差很大。中国的教育侧重于基础教育,侧重于全面教育;而西方则侧重于自由发展,对于基础教育把握的不是很严。因此,虽然美国出各种创新性人才相对较多,但是其普通的未受过高等教育的公民素质则相当低下,不仅仅是学识方面,更重要的是道德方面;而中国虽然由于相对古板的教育方式造成难以出创新性人才,但其基础教育的成功性不得不说是有其意义的,提高了我国国民整体素质水平。但一旦进入高等教育,我国的教育体制的劣势马上就显现出来。陈寅恪曾说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国的高等教育与行政密切相关,这就使得独立

自由的学术环境难以实现;而西方的高等学府则完全独立于行政之外,任何官员政府不得干预学校的正常教育秩序,所以能够做到独立自由的学术环境。显然,只有真正的自由的学术环境,才能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只有自由独立,学生的思想才能自由独立,只有这样才能有良好的发散性和创新性思维。但是西方的高等教育则有不公平现象,不过相对来讲,西方高等教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高等教育模式。

(2)中日教育模式对比

为什么要对比中日的教育模式呢?日本和我国的教育模式发展极为相似,教育理念也极为相似,所以可以说日本与中国的教育是十分相近的。但由于日本受到西方的影响,所以其基础教育较为薄弱,但是日本的学生同样和中国学生一样面临着各种升学的压力。日本的基础教育阶段可以说是相对保守和僵化的,与中国相似,然而日本却能诞生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之中的区别就在于高等教育阶段。日本完全借鉴了西方高等教育模式,拥有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不过日本高等教育模式现在的弊端也显现出来:不公平现象严重,且日本大学轻视科研的作用,大部分学校只重视教育学生的层面。由于与日本本国文化传统有很大关系,在此不作赘述。

三、对“钱学森之问”,我的回答

1、强制性的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入有助于思维扩散和创新的课程,且作为重要科目

我国的确进行了规模性的教育改革,但是收效甚微,各地虽有教育改革但依然难以改变分数决定一切的现状。我认为只有强制性的加入这种创新性科目,并列入高考,通过非笔答的形式进行考核,才能使现状有所改善。否则,只要高考还在,以分为纲的现状就无法改变。

2、短时间内不取消高考制度,但要对高考改革

由于地方教育不公平,不能取消高考制度,但是要对高考进行改革。虽然现在高考改革已经很多,但是可以发现这些改革使得高考的公平性越来越差,天平逐渐向城市倾斜,现在农村的孩子越来越难以接受高等教育。所以高考不仅要让创新性更加突出,并要将天平纠正回平衡状态。如果真的这样下去,会造成严重两极分化。

3、使大学脱离行政,做到教授治校

这一条目标有难度,因为这涉及到我国的行政制度。但是真诚的希望国家领导们能够切实的考虑这一问题,只要行政存在于大学一天,就难以解决学术环境不开放不自由的问题;只有教授治校,才能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繁荣局面。行政上的适当管辖是应该的,但是不能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

4、对全社会进行创新的重要性的宣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