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之问,我的回答.
三答“钱学森之问”
大讲堂II观点
三答“钱学森之问”
•钱颖一(清华大学资深教授)
一2005年,钱学森向温家宝总理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而是我们
提出一个问题,后来被称为“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比“钱学森之问”更为一般、更具准确性的问题是:相对于我们的人口规模,相对于我们的经济总量,相对于我们的教育投入,从我们的教育体制中走出来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不是没有,为什么这么少?
创造力多产生于学科交叉和融合。
我对“钱学森之问”的第一个回答是:我们的教育体制中培养的学生,缺乏创造性人才的第一个原因是学生的知识结构有问题。
我们的学生过多局限于专业知识,而缺乏跨学科、跨领域、跨界知识,而这些往往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才的特征。
创造性思维的第二个来源是的学校在增加学生知识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减少了创造性人才的必要因素—
—好奇心和想象力。
创造性思维的第三个来源与价值取向有关,也就是与追求创新的动机和动力有关。
我对"钱学森之问”的第三个回答是我们的价值取向出了问题:不仅是学校,而且 整个社会都太急功近利、太功利。
与此成为鲜明对比的另一个极端是科学的发源地古希腊。
古希腊哲学和科学的产生是最为纯粹地基于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所表现出来的困惑和好奇,以及感受到自己的无知。
正是古希腊的那种对智慧的纯粹热爱,那种完全的非功利主义,不追求任何“有用的回报”的价值取向,才成就了它辉煌的哲学和科学。
当然现代社会的情况不同
好奇心和想象力。
我对“
钱学森之。
大学教育如何回答“钱学森世纪之问”
摘自《科学中国人》2011年第2期大学教育该如何回答“钱学森世纪之问”熊丙奇人民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2009年10月31日逝世。
人们在追忆钱老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他的爱国精神、科学精神的同时,反复提到他晚年对发展中国教育、培养杰出人才的肺腑之言——2005年,他对温总理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的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钱老的话,温总理曾在多个场合提及。
2006年,他在一次高等教育座谈会上,向参加座谈的几位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转述了钱老的话,并说这是他“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这其实也是当下中国教育的焦虑,尤其在每年诺贝尔奖颁发之际,围绕大师人才的培养问题,各方都会来一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而在各种讨论文本中,见得最多的字眼,就是“造就”大师。
在笔者看来,要回答钱老的世纪之问,应该认真体味钱老所说的“冒”字,让人才自然地生长出来,而非对人才进行所谓的“造就”。
进而根据这样的认识,为杰出人才“冒”出来提供良好的教育土壤和学术土壤。
一、人才评价体系的严重偏差培养优秀人才,必须首先明白何为“优秀人才”。
可令人遗憾的是,在恢复高考制度30多年之后的今天,整个社会的“人才观”,还极为落后,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还用落后的“人才观”,去要求人才,最终,“人才”成长为大家所需要的模样,却离杰出越来越遥远。
具体说来,我国社会“人才观”最大的偏差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学历社会”中以学历高低评价人才,而是对“全才”,“偏才”和“怪才”纠缠不清。
今年来,在高校试点的自主招生中,无论高校还是社会舆论都说要为“偏才”、“怪才”提供上大学的途径,而这种提法的存在,本省即表明我国社会对人才的评价进入严重误区。
何为“全才”?在现今的学校教育中想,中学指那些各门功课(主要是高考科目)总分高的学生,大学则指公共必修课,专业课学绩点高的同学。
钱学森之答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一流的科学家?提问:2为什么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像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3.我们大学教出来的本科生毕业后很多需要“回炉”,出来的硕士生很多跟本科生并无多大区别,出来的博士则缺乏创新能力??2.为什么至今中国大陆还没有一个自然科学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中国的东邻日本,一亿多人口,只有中国国土面积的二十五分之一,已经出了18个了,仅2008年就出了3个物理学奖。
小小的英国,仅一个剑桥大学就出了80多个诺贝尔奖。
而泱泱大国,十几亿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上千所大学,都60年了,至今还是零。
是中国没有人才吗?中国人的聪明举世闻名,身在海外的华人已有9人得奖。
为什么在海外行,在大陆就不行了呢?古语说,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
根子显然不在个人,而在体制身上,在教育身上。
有人说:我们应该按照民国时期西南联大的教育方式:遵从了“教授治校”和“教育家办学”的人才培养规律。
鉴于中国之大,贫富差距及造价严重的问题,这种教育方式势虽有优点但必会引起大众的不满,造成社会动荡,故不会推行。
(西南联大这个世界上最短命的著名大学,短短7年的历史,就培养出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70多位两院院士和众多学术大师。
而西南联大所处的抗战年代,其环境、条件何其艰苦,在茅草屋里上课,在煤油灯下看书,每天还要躲避敌机的轰炸,竟然造就出众多世界一流的人才,其根本原因就是:衡量一所大学的根本不在于有多少高楼院所,而是软环境。
包括钱学森、钱三强、李四光等在内的一代科学大家,要么是国民党时期培养出来的,要么是国外留学归国的)那么只能从培养人才模式方面找原因????1外国人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独立思考能力。
而中国则恰恰相反,只准知道给定的答案,只能回答给定的答案,只准你死记硬背上面的标准答案,不准你自己另寻答案。
从心理学和生物学的角度说,长期固守一种模式,必致思维僵化,头脑简单。
钱学森之问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个人对钱学森之问的理解和回答。
文章开头就讲了到底什么是钱学森之问;接着是我个人对钱学森之问的回答,其中对钱学森之问的回答大体分两个方面:一方面从中国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从所处环境和时代进行分析;最后我的总结和看法。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教育人才【正文】“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我个人认为这里钱老说的“杰出人才”是指能实现重大创新的“科技帅才”。
按钱老的标准,这样的杰出人才,不仅个人要具备拔尖的学术水平,还要有本事团结一大批人,统领一大批专家攻克重大的科技难关。
人才出自知识和能力的高度结合,应十分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人才出自创新激情和创新实践,应鼓励学生不墨守成规,大胆怀疑,甚至“异想天开”;人才出自科技、人文及各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学科专业设臵不宜过窄过细;人才出自个体的兴趣、特长,教育不应抹杀个性,招生选人应不拘一格、为才是举;人才出自智商和情商的共同提高。
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教育肯定是一大问题。
现在我国是应试教育制度:应试教育就是考试,考试是考别人做过的事,是从已知世界中找答案。
但是科学研究是要推翻别人做过的事,是朝着未知世界去探索。
所以我们开始发展的方向就有问题。
我们教育所培养的都是做题的机器,考试的计算机,学生们每年都能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获金奖,但就是作出不了重大突破和成就,成不了科学家,因为他们仅仅只是做题的机器而已,因此,他们最终成不了杰出的人才。
爱因斯坦在自传中说过:科学发明的第一要素是科学家的心理自由度。
可见思维创新是很重要的,而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缺乏这点重要的能力。
大家天天学习、做题,这都建立在已经有别人所给定的参考答案的基础之上,从而导致很少有人去臵疑,即使发现问题,但因缺乏培养自我解决问题、自我创新的能力,往往解决不了这些问题,而自己又不去寻求解答,最后只有让它不了了之。
对钱学森之问的理解和解释
对钱学森之问的理解和解释“钱学森之问”是指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2005年的一次座谈会上,对中国的教育体系和科研环境提出的尖锐问题。
他问道:“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这个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
要理解和解释“钱学森之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教育体系的问题钱学森认为,中国的教育体系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
首先,中国的教育过于注重分数和考试,而忽略了对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这种教育模式导致了学生的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中国的教育体系缺乏个性化的教育,学生缺乏自由度和自主性,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特长。
1.科研环境的问题除了教育体系的问题,钱学森还指出了中国科研环境的问题。
他认为,中国的科研环境过于追求短期成果和量化指标,而忽略了长远发展和质量提升。
这种科研环境导致了科研人员的思维局限和急功近利,缺乏对重大科技创新的追求和探索。
此外,中国的科研环境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的问题,如科研资金分配不公、科研人员评价机制不合理等,这些也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1.社会文化的问题“钱学森之问”也反映了中国社会文化的一些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服从、遵守规矩,而创新和独立思考则被视为离经叛道。
这种社会文化氛围限制了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使得培养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更加困难。
此外,中国的社会文化中也存在一些浮躁和功利的心态,这也影响了人们对科技创新的追求和投入。
为了解答“钱学森之问”,我们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反思和改革。
以下是一些建议:1.改革教育体系首先,我们需要改革教育体系,注重对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这包括改变过分注重分数和考试的教育模式,加强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
其次,我们需要推行个性化的教育,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度和自主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特长。
这需要教育机构减少对教育的限制和干预,增加学生的自由度和自主性。
浅谈钱学森之问
浅谈“钱学森之问”的答案钱学森晚年曾不止一次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是钱学森之问,更是钱学森之忧,虽然沉重,但是却不容我们回避。
钱老提出的人才不是普通的人才,而是创新型人才,那么为什么我们学校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那?原因很多:学校、老师、家长、政府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归根结底是教育出了问题。
我们的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而对于钱学森之问,很多人都把矛头对准高等教育,这是有失偏颇的。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从小做起,只有打好基础,以后才能够茁壮成长。
自古以来中国家长就具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直到今天,我国仍然存在违背儿童成长规律,过度开发儿童潜力的现象。
他们让儿童参加各种“兴趣班”,如舞蹈班、奥数班、艺术班等,他们本意是开发孩子智力,促进孩子成为“神通”,但是由于他们不懂的儿童成长规律,他们的做法反而扼杀了孩子的创新性和兴趣,而兴趣是创新的最强动力。
但是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对这些所谓的兴趣班并没有兴趣,甚至在内心深处有一种深深的厌恶,但是他们享受取得成功后给自己带来的荣誉,而不是这些兴趣班本身对它的吸引力。
就拿奥数竞赛来说吧,现在所谓的奥数竞赛实质上是在扼杀数学思维,他们以做难题为荣,这与奥术本身奥义可是大相径庭的。
奥数本身追求的是一种独特思考途径,来自对基础知识独特见解,并不是如今的先记大堆定理,再将其转换书写,他们对于知识已经丧失了初次见面的疑惑和兴趣,只剩下对于知识的麻木,对知识毫无感觉,并逐渐变为一台机器。
据某科研数据显示,中国人的数据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但是他们的想象能力排名倒数第一,而创新能力排名世界倒数第五,这些都和儿童从小接受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与此同时,学校对于学生的基础教育也应该负起一定的责任。
虽然我国已经提出了素质教育,但是并没有得到有力的推广并且实施。
相反,“应试教育”在我国却是根深蒂固,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创新教育大家谈——回应钱学森大师之问
何 处 理 好 创 新教 育 与 学 科 教 育 之 间 的 关
系?
梁 全 进 ( 西教 育 科 学研 究所 原 所 广 长 , 究 员 , 西 教 育 科 学 工 作 者协 会 会 研 广
长 ,享受 国务 院特殊 津贴科 学工作 者 )
一
蒋国平 ( 西教 育科 学研 究所副所 广
代教育 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当前教育改 是
革 面临 的迫 切 任 务 。创 新 型 人 才 的 培 养
上好所有 的学科性课 程 ;实施 “ 分层 要 求、 分层指导 、 整体推进 、 全面提高 ” 的策 略; 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 实现全面 、 全程 、
全员 育 人 。 是树 立 正 确 的评 价 观 。 变 六 改 单一 的知 识 评 价 , 实施 发 展 性 评 价 。 展 发 性 学 生 评 价 是 以 促 进 学 生 的 全 面 发 展 为 根 本 目的 的学 生 评 价 理 念 和 评 价 体 系 ,
的育人观 。 校教育工作的着眼点 , 当 学 应
聚焦 在 未来 人 类 社 会 的生 存 需 要 和 未 来 社 会 创 造 者 的发 展 需 要 , 而不 能仅 仅考 虑 学 生 的分 数 、 学 的 入 门 要 求 , 至 教 大 甚 师 的名 与 利 。 “ 切 为 了孩 子 , 了一 切 一 为 孩 子 , 了孩 子 的 一 切 ” 应 当 成 为 教 育 为 ,
杰出人才 ,必须树立尊重个性 、张扬个
性 、 展 个 性 的理 念 , 持 以 人 为 本 , 发 坚 全 面发展 , 视 个性 发展 , 化优 势智能 。 重 强 我 们要 根据 人 的 智 能 是 多 元 的 、多 层 次 的 实 际 , 到“ 底 不 封 顶 ” 提 高 整 体 素 做 保 , 质 ,让 一部 分优 秀 学 生 的 优 势 智 能 充 分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试答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试着回答“钱学森之问”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有一项国际评估组织对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中国孩子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
这是为什么?这些都引起国人深思。
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为什么?而中国孩子计算能力第一,而想象力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
两个问题有同曲异工之妙。
作为一名教师,笔者想从现行教育状况方面,探讨一下教育对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方面的缺失,不当之处,还请诸位同仁共同商榷、共同探讨。
毫无疑问,想象力与创造力,是人才必备的要素,尤其是杰出人才,更需要具备想象力与创造力。
与计算能力相比,想象力与创造力更加重要。
但是,是什么因素制约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呢?笔者曾对学生说,去超市商场买东西,怪伤民族感情的,因为好东西都是外国品牌!中国制造成了垃圾的代名词。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中国人的创造力是怎样被磨灭的呢?一、“标准答案”扼杀了想象力与创造力咱们过分强调了知识的传授,过分重视了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考量,即分数多少,成绩高低。
尤其是这种考量的权威标尺——“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桎梏了学生的想象力。
“标准答案”,莫说让学生独立思考,简直连思考的权利也剥夺了!前不久,一位法国教育心理专家给上海的小学生出了一道题目:一艘船上有86头牛,34只羊,问:“这艘船的船长年纪有多大?”结果有90%的学生给出的答案是86-34=52岁,只有10%的学生认为此题荒谬,无法解答。
而在法国小学做试验时,超过90%的同学提出了疑义,甚至嘲笑老师“糊涂”。
事后,那90%的上海学生说“老师出的题总是对的,不可能不能做”“老师平时教育我们题目做了才得分,不做的话不得分”。
钱学森之问(自己总结的)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举例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20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5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
据说温总理2006年拿这个问题请教国内最有名的六所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他们的回答是: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高校大改革大发展起来之后,应该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还要做强高等教育。
这种回答其实是不能让钱老和总理满意的。
钱学森指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可见,中国崛起太慢的根本原因主要在教育。
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国家崛起就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
教育学中有一种说法,天才和教育也不成之才处于教育之外,教育培养可造就的社会主体人才,杰出人才冒不出来,还有人才评估、管理与激励等诸多原因。
中国教育界广泛存在的问题,比如说,应试教育、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已有数不清的批评性和建设性的文章,然而,问题始终不见真正得到解决。
归根结底就在于教育系统的改革始终如“老牛爬坡”,导致学校行政化趋势加剧,教师功利化趋势加剧。
这样的学校和教师有可能培养出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大师吗?钱学森的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答案是很简单的。
学校里,关心科技发展的人已成少数----没氛围;提得出又打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人已成少数----没数量;关心的往往是创业问题并非科学研究----没火候;现在社会,人人祈求安贫乐道,不搞也不敢搞科技创新----没手段..............总之,一般的,传统的,不打破常规的思维是绝不可能造就出像达芬奇,牛顿,冯卡门,特斯拉,诺贝尔,爱因斯坦这种伟人的!但真正让“钱学森之问”成为舆论的焦点,源于2009年11月11日的一封公开信。
钱学森之问之我的看法
钱学森之问之我的看法钱学森之问,最重要的是他对科学的思考和追问。
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深知科学的重要性和科学家的责任。
他关心科学的发展,关注科学的意义和影响。
钱学森之问,是他对科学进步的思考和对科学未来的期待。
钱学森之问,可以分为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他关注科学的目标和方向。
他认为科学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人类,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
科学应该为人类的福祉和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他关注科学的方法和过程。
科学应该以客观、严谨、合理的方式进行研究,遵循科学的原则和规律。
他强调科学家应该具备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品质。
再次,他关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科学家应该积极与社会合作,将科学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最后,他关注科学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科学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国际合作能够促进科学的繁荣和进步。
钱学森之问,对我个人而言,也是一种启示和思考。
在现代社会,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科学的进步和科技的应用。
我们应该思考科学对人类的意义和影响,以及如何将科学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科学的规范和伦理,遵循科学的原则和道德。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科学的研究和创新,为科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钱学森之问,是对科学的思考和追问,也是对科学家责任的思考和追问。
作为一位科学家,我们应该不断思考科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积极参与科学的研究和创新,为人类的福祉和发展做出贡献。
我们应该坚持科学的原则和规律,严谨地进行科学研究,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我们应该关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积极与社会合作,推动科学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我们也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科学的繁荣和进步。
钱学森之问是对科学的思考和追问,是对科学家责任的思考和追问。
钱学森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的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和航天事业。
他的思考和追问,激励着我们每个人,让我们更加关注科学的发展和应用,为科学的进步做出贡献。
浅谈从教育改革回答钱学森之问
浅谈从教育改革的角度回答钱学森之问2005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学森感慨道:“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接着,钱学森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先生提出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而且深思和反省的对象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因为我们一直都在这个教育体系中扮演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色,我们在受到不同形式的教育的同时,然后又将我们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行为在有形和无形中影响着下一代。
“我们为什么不能创新?”中国应试教育在使我们国家教育事业得到一定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弊端。
我们从小在接受教育时,就被告知“这只有一道正确的答案”,“你必须这么做”,“没有为什么”等话语,这都导致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固定化,难以形成发散思维,更加难以“创造新的东西”。
然而,这些弊端是在中国教育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都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在教育发展中无法避免的问题。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都是以升学为目的,升学率成为评价基础教育好坏的标准。
在教育内容方面,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
教育方法方面,方法机械单一,普遍存在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我国的基础教育搞得扎扎实实,但这是对智力掠夺式的开发,学生在旧的范式中沉浸越深,就越难以跳出知识陷阱而做出创造。
在高等教育阶段,我国的大学教育存在“两重两轻”现象,即重知识教育轻人格教育、重技能教育轻通识教育。
在我国,大学只是负责知识的教育,忽略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以及思想深度的拓宽。
同时,我国大学人才培养与评价标准是一个“选优”而非“去劣”的过程,“选优”的主导者是教育行政当局而非令人尊敬的学者,是出于经营者至上的考虑而非消费者至上的考虑,是出于向社会标榜的需求而非社会责任的担当。
钱学森之问之我的理解
钱学森之问之我的理解钱学森,中国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他的思想和贡献对中国科技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他的思考和实践中,有一个问题常常被提及,那就是:“中国的航天事业该如何发展?”这个问题涉及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战略定位、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中国的航天事业应该明确自己的战略定位。
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应该以自主研发为主导,力争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实现航天技术的自主可控。
同时,要注重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推动航天技术的发展。
这样的战略定位既能保证中国航天事业的独立性和发展的长远性,也能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推动整个航天领域的进步。
中国的航天事业需要持续推进技术创新。
钱学森曾经说过:“没有技术创新,就没有真正的发展。
”在航天领域,技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源泉。
中国应该加大对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
同时,要注重技术的转化和应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推动航天技术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中国的航天事业需要加强人才培养。
钱学森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未来取决于它的人才。
”航天事业需要具备丰富知识和高水平技术的人才支撑。
因此,中国应该加强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的建设,培养更多的航天科学家和工程师。
同时,要注重人才的流动和交流,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发展,为中国航天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力。
中国的航天事业应该注重应用和民生。
航天技术不仅仅是为了探索宇宙和科学研究,更重要的是要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发展。
中国应该加强航天技术在农业、环保、通信、定位导航等领域的应用,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同时,要注重航天科普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航天事业的认知和支持度,激发更多年轻人对航天科学的热爱和兴趣。
钱学森之问“中国的航天事业该如何发展?”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多方面的思考和努力。
只有明确战略定位、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加强人才培养以及注重应用和民生,中国的航天事业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科技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试答“钱学森之问”
试答“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2005年7月,温家宝总理探望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此后的四年,他又三次见到总理,每一次都要说起这个话题。
2009年8月6日,在与总理的最后一次见面中,病榻上的老人讲话已经不太清楚,但依然缓慢而认真地对总理说:“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
2006年11月,温家宝曾就此问计国内最有名的六所大学的校长和教育专家,他们的回答是: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高校大改革大发展起来之后,应该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还要做强高等教育。
这种回答其实是不能让钱老和总理满意的。
2009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大学与青年学子共度“五四”青年节时,针对学生有关“钱学森之问”的问题曾表示:“钱学森之问对我们是个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的鞭策。
钱学森先生对我讲过两点意见,我觉得对同学们会有用,一是要让学生去想去做那些前人没有想过和做过的事情,没有创新,就不会成为杰出人才;二是学文科的要懂一些理工知识,学理工的要学一点文史知识”。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逝世。
11月11日安徽高校11位教授给新任教育部长以及全国教育界发出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信中指出:从1977年重新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制度至今,中国当代教育的改革已经有30余年。
应当说,积30余年来的发展和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但是,不能回避的是,今天的中国教育同样存在着许许多多让人痛心疾首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深层次的。
试答钱学森之问
试答钱学森之问饶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课程前言主持人: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科教兴国的背后其实是人才兴国,但是这样一句口号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常常不能尽如人意,院士、长江学者一大堆的荣誉背后是否潜藏着学术扭曲的危机?该如何重建中国学术的本位精神?关于这些问题,今天我们非常容幸的邀请到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著名学者饶毅博士,大家欢迎。
下面我们看一下大屏幕,一个介绍饶毅博士的短片。
旁白短片介绍:饶毅这位从江西医学院走出去的著名科学家,曾在美国加州大学和哈佛大学完成学业,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成就卓著。
2007年饶毅全职回国,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
许多人把他的回国与上世纪50年代钱学森、郭永怀的回国相提并论,专业研究之余,饶毅对中国大陆科研学术体制多有批评。
有人把他的院士落选原因归结于此。
主持人:饶博士,我想大家对您的关注可能还不是对您的专业,因为您的专业属于高精尖这个大众知名度其实并不高。
我想大家对您的关注更可能的是您表现出来的一种很率性的一个科学家的一种性格,就是饶毅居然落选了中国科学院院士。
那么,您对这件问题个人现在目前怎么看?事情已经过去了。
饶毅:我先要附带说明一句,我觉得把我们类比钱学森、郭永怀不是很准确,他们那个时候为国家的很多需求做了很多的工作,我们这一代已经条件好很多了,然后我们有些工作是自然科学探索工作,和国家需求也不是立即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说长远来看,中国需要发展科学,那需要我们和其它一些人的一起工作,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一些事情。
院士这个事情,实际上对我的影响很小,因为作为一个荣誉来说,它有行内和行外,行内的人都知道我的情况,所以多一个和少一个荣誉并不会真正影响我在意的这些行内的人对我的评价。
行外来说也有这个问题,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我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有可能落选让我的知名度还更高。
所以我觉得整个来说,应该把院士选举作为一个很有自尊的,不光是他人尊重而且自尊的一个程序,我觉得很重要。
钱学森之问参考答案
钱学森之问参考答案钱学森之问参考答案钱学森,中国现代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火箭之父”。
他对科学、技术和人类未来的思考,引发了许多人对于人类命运和科技发展的思考。
在他的一次演讲中,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思考科技进步和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钱学森问道:“我们能否掌握科技,而不被科技所掌握?”这个问题涉及到科技对人类的影响和人类对科技的掌控能力。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同时也面临着科技带来的挑战。
如何保持对科技的掌控,避免科技成为我们的主宰,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科技进步的同时保持人类的尊严和自主性。
其次,钱学森问道:“我们能否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个问题涉及到人际关系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但也面临着种种挑战。
社交媒体和虚拟世界的兴起,使得人们越来越难以建立真实的、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如何在科技的帮助下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钱学森还问道:“我们能否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个问题涉及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人类需要思考如何在科技进步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钱学森问道:“我们能否保持人类的尊严和良知?”这个问题涉及到道德和伦理的问题。
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力量,但也带来了伦理和道德的困境。
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伦理上的挑战。
如何在科技的发展中保持人类的尊严和良知,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钱学森的这些问题,引发了许多人对于科技进步和人类未来的思考。
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寻找答案,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只有在科技进步的同时,我们能够保持对科技的掌控,保持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保持人类的尊严和良知,才能实现人类的真正发展和进步。
试答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什么产生不了大师?
精心整理试答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什么产生不了大师?
钱学森问了一个大问题,为什么我们这片土地培养不出大师?一种戏谑的回答是,“大师不是在填表就是下海了”。
所谓大师在填表,指的是学者沦为官僚管理制度之下的员工,不得不在种种监督考核中争取“政绩”。
大师下海了,指的是学
?
用统计数字说明积效
?二、产品是多区隔的,甚至是一对一的。
这需要相对独立的团队直接面对消费者,可以随机作出决策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三、产品是感受性的,同样的,这需要相对独立的团队直接面对消费者。
?四、产品是合作性的—要供给及消费双方合作,产品才能产生效用,如教育、医疗、社区治安等等。
?五、环境高度不确定,需要弹性随时应变。
?六、信息高度不对称,那些律师、会计师、知识产业研发人员,都具有差距
程,所以资源提供者(消费者)要充份授权,生产者才能随机应变,屡败屡战。
最后,学者对研究生的培育旨在教导出创新性人才,是需要双方合作才能有好
的绩效,而且应该因材施教,属于一对一服务型的产品。
所以,创新知识的产生需
要在一个信任的环境中孕育出来。
事实上,今日学术界最需要的,是改变治理模式,变成自组织管理。
层级治理下,学者成了公务员,不敢作事也不敢“出格”,市场治理下,学者成了商人,短视近利,不会作长期的研究以及真正创新的研究。
然而很不幸的,这套自组织治理并不适用于今日的中国,在缺少学术伦理以及学者自组织的学术社群时,信任供给不足,这更容易造成作假、搞关系、拉派系横。
一个农村小学教师回答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这个问题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思考,每一名教师更应该思考。
我认为语文是百科之母,如果语文学得好,其他学科就能够比较轻松地学好,语文的涵盖、迁移作用是最明显的。
之所以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觉得小学语文教育的失败是责无旁贷的。
下面就是我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一、不要捆绑孩子的思想小学语文课堂上,经常看到的是老师分析人物性格、概括中心思想,以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来看,老师分析周瑜的性格,周瑜是一个心胸狭隘、嫉妒心强的人(因为教学参考书上是这样写的),这样一讲学生也跟着认为周瑜是一个心胸狭隘、嫉妒心强的人。
老师给学生指出周瑜的性格有什么意义?当然有的老师做得稍微好一些,他让学生们自己发表意见,然后引导至教学参考书上写的人物性格上来。
这样稍微好一点,但效果差不太多,只是让学生的思想整齐划一,而事实上人的思想是不可能整齐划一的,正如一句话说“一万个人眼里有一万个林黛玉”,老师不分析周瑜的性格,学生就对周瑜的性格没有认识吗?一定会有的,也许学生由于年龄、知识量的关系无法表达,但对周瑜一定是有认识的,只要他把课文读上一遍两遍。
如果你偏要让孩子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同你一样,你必须满足一个条件——你对人物性格的认识是最高明的,其他人的观点都不如你。
要满足这个条件其实是不可能的,即使你是作者本人,比如《射雕英雄传》虽然是金庸写的,但从他写完这本书的那一秒钟起,他已经没有资格对“郭靖”、“黄蓉”的性格说三道四了,即使他说了,也只算是一家之言而已。
本来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搞得像“终审判决”一样,除了束缚学生的思想、让他们不敢思考以外,一切目的都是达不到的。
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不敢于思考?为什么缺少创造性思维?这一种教育责无旁贷!概括中心思想达到的效果与分析人物性格相差无几,故略。
二、不要让学生解释词语还以《草船借箭》为例,教学参考上让重点给学生们解释“神机妙算”这个词,而且大部分老师也是这样做的,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对词语的要求是什么?是不是每个词都要会解释?不,我们只要求能熟练运用,就是该用这个词的时候用这个词,不要词不达意就好了,需要解释词语的地方只有一个——“词典”,其实有很多词,我们都懂,都能熟练并正确的运用,但要我们解释就比较难了,比如“车”这个词,大家都是知道的、理解的、能正确运用的。
钱学森之问——我的回答
钱学森之问——我的回答
姜永学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1(000)025
【摘要】科学巨匠,世界伟人钱学森,离开我们已两年有余.然而,让他难以释怀的“培养创新人才”的世纪之问,言犹在耳.这已成国人挥之不去,不能回避,须用事实回答问题.前些时候有科学家、专家、大学校长等回答了钱老的世纪之问.高屋建瓴,各有千秋.笔者这里想说的是,除此之外,还应从钱老在青少年这个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以及所铸就的思想灵魂中去找答案.
【总页数】1页(P628)
【作者】姜永学
【作者单位】重庆市永川区双石镇双石小学中国重庆40219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谁来回答“钱学森之问” [J], 辛民
2.论大批杰出人才成长和涌现的必要条件——对“钱学森之问”的一种回答 [J], 周德海
3.大学如何回答“钱学森之问” [J], 杨建春
4.因材施教能否回答“钱学森之问” [J], ;
5.钱学森之问的一种回答 [J], 查有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学森之问,我的回答
姓名:张俭伟学号:1120111524 班级:05911101
摘要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
本文将从教育方法的角度,通过论述和对比各种教育模式,从中寻找出差别,并借鉴国外的教育模式,从而给出一种在中国可以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钱学森之问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改革
正文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针对此问题,我想先从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角度来给出一种对中西教育模式的直观影响,然后讨论他们的特征和区别。
一、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
(1)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分类
这里根据各种资料,然后总结出三种比较主要的教育方法:灌输教育,引导教育,过程教育。
但在提出教育方法之前,想先按照个人观点提出三种学习方法:记忆学习,熟练学习,发散学习。
1、记忆学习:通过背记等手段将知识掌握的方法,我称之为记忆学习。
其特点就是方法简单易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学习知识。
2、熟练学习:通过不断实践掌握知识的方法,我称之为熟练学习。
其特点是主要用于技能性知识的学习,且通常是必须经过的学习步骤,而且适合每一个人。
3、发散学习:通过其他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而进一步发散至其他知识并且掌握这些知识的学习方法,我称之为发散学习,通俗点说就是“举一反三”。
这种学习方式比较难,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但是对于大量知识的掌握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里给出3种学习方法后,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我们学习主要依靠前两种方法,即记忆学习和熟练学习,而第三种由于难度的问题,我们是很少应用的。
下面便说明3种教育方法。
1、灌输教育:只是一味的将知识教给学生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这种教育方法有利有弊。
在缩短教育时间,加快教育进度方面来说,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
手段;然而从学生的个人发展来看,这种方法无疑会抹杀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求知欲。
2、引导教育:通过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学习到知识的方法,称之为引导教育。
这种教育方式可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但是由于教学进度缓慢,不能适应现在快速扩充的人类知识库,所以这种教育方式还是有比较大的缺点的。
3、过程教育:通过对前人发现规律定理的过程的再现,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方法,同样也可以快速掌握知识。
但是很显然,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教育方法不是很有效,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既浪费了时间,学习的效果也一般,且思维的开拓性方面同样效果不是很好。
(2)我国现在主流的教育模式、方法及特征
由于现行教育制度的问题,我国现在主流的教育模式是这个样子的:统一教育,全面教育,分数决定一切;与之对应,主流教育方法便是灌输教育。
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的确可以一下把庸才和天才分开,只有真正聪明的人才会从残酷的高考中脱颖而出,并且这种模式有效地保证了公平。
而这种教育模式忽视了对学生的思维发散及创新性的训练,同时忽视了“因材施教”这一孔子提出的教育方式,对所有的学生都以一种方式来进行教育。
另有一大特征就是中国的高等教育与行政密切相关,行政命令高于学术。
(3)西方现在主流教育模式、方法及特征
西方则倾向于个性化成长,注意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
可以认为西方教育是一种注重自然成长的教育方式,可以称之为“放养式教育”,注重对学生创新性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其教育方式可以认为是引导教育。
由于西方多为发达国家,在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相当的大;但是基础教育方面明显偏弱,可以发现西方教育偏向于专业教育,对于非本专业的科目,西方的学生明显了解的比中国的学生少得多。
二、中西、中日教育模式的对比
(1)中西教育模式对比
中西教育模式相差很大。
中国的教育侧重于基础教育,侧重于全面教育;而西方则侧重于自由发展,对于基础教育把握的不是很严。
因此,虽然美国出各种创新性人才相对较多,但是其普通的未受过高等教育的公民素质则相当低下,不仅仅是学识方面,更重要的是道德方面;而中国虽然由于相对古板的教育方式造成难以出创新性人才,但其基础教育的成功性不得不说是有其意义的,提高了我国国民整体素质水平。
但一旦进入高等教育,我国的教育体制的劣势马上就显现出来。
陈寅恪曾说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我国的高等教育与行政密切相关,这就使得独立
自由的学术环境难以实现;而西方的高等学府则完全独立于行政之外,任何官员政府不得干预学校的正常教育秩序,所以能够做到独立自由的学术环境。
显然,只有真正的自由的学术环境,才能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只有自由独立,学生的思想才能自由独立,只有这样才能有良好的发散性和创新性思维。
但是西方的高等教育则有不公平现象,不过相对来讲,西方高等教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高等教育模式。
(2)中日教育模式对比
为什么要对比中日的教育模式呢?日本和我国的教育模式发展极为相似,教育理念也极为相似,所以可以说日本与中国的教育是十分相近的。
但由于日本受到西方的影响,所以其基础教育较为薄弱,但是日本的学生同样和中国学生一样面临着各种升学的压力。
日本的基础教育阶段可以说是相对保守和僵化的,与中国相似,然而日本却能诞生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之中的区别就在于高等教育阶段。
日本完全借鉴了西方高等教育模式,拥有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
不过日本高等教育模式现在的弊端也显现出来:不公平现象严重,且日本大学轻视科研的作用,大部分学校只重视教育学生的层面。
由于与日本本国文化传统有很大关系,在此不作赘述。
三、对“钱学森之问”,我的回答
1、强制性的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入有助于思维扩散和创新的课程,且作为重要科目
我国的确进行了规模性的教育改革,但是收效甚微,各地虽有教育改革但依然难以改变分数决定一切的现状。
我认为只有强制性的加入这种创新性科目,并列入高考,通过非笔答的形式进行考核,才能使现状有所改善。
否则,只要高考还在,以分为纲的现状就无法改变。
2、短时间内不取消高考制度,但要对高考改革
由于地方教育不公平,不能取消高考制度,但是要对高考进行改革。
虽然现在高考改革已经很多,但是可以发现这些改革使得高考的公平性越来越差,天平逐渐向城市倾斜,现在农村的孩子越来越难以接受高等教育。
所以高考不仅要让创新性更加突出,并要将天平纠正回平衡状态。
如果真的这样下去,会造成严重两极分化。
3、使大学脱离行政,做到教授治校
这一条目标有难度,因为这涉及到我国的行政制度。
但是真诚的希望国家领导们能够切实的考虑这一问题,只要行政存在于大学一天,就难以解决学术环境不开放不自由的问题;只有教授治校,才能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繁荣局面。
行政上的适当管辖是应该的,但是不能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
4、对全社会进行创新的重要性的宣传
我们可以发现,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
只有父母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孩子才会有机会开拓创新的能力。
不过我想,再过10年后,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会出现重大的变化,因为新一代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模式已经脱离了上一代父母的影响,而影响这一切的就是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而这一切将直接影响到下一代。
我相信,持之以恒的教育改革,中国教育模式最终会出现质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雷晓云.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及其文化透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225-252.
[2]金以林,丁双平.大学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涂又光.中国高等教育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4](日天野郁夫.高等教育的日本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