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检测方法学和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降钙素原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降钙素原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临床和实验 医学杂志 2 1 4月 第1 卷 第8 0 2年 1 期
・6 5 ・ 3
降 钙 素 原 在 感 染 性 疾 病 中的 临床 研 究 进 展
张逸 陈景 连 叶 宇钊 ( 东省 农 垦 中心 医院 检 验科 广 东 湛 江 5 4 0 ) 广 2 0 2
【 关键词 】 降钙素原 感染性疾病 临床研 究
目前 检测 血 中 P T的方 法 除 了 比较 费 时 的凝 胶 层 n/ l C gm 为主 (7 5 % ) G一 患儿 P T以 ≥1. gm 6 .7 , 组 C 0 0n/ l
析法及高效液相色谱 法外 , 还有 以下几种较 为特 异、 敏 感 的方法 。 21 双抗夹心免疫发光法 使用单克隆降钙素抗体和单 . 克隆抗降钙素抗体, 分别结合到 P T的 9 1 氨基酸残 C 6~ 0 6 基及 7 7 0~ 6氨基酸残基 , 可排除交叉反应 , 提高特异性。 22 放射免疫分析法 利用由人工合成的 R B 特异性 . 27 多克隆抗体, 直接作用于 P T的 5 个氨基酸部分, C 7 其灵敏 度较双抗夹心法高, 既能检测结合型 P T 又能检测游离型 C, P T但放射性元素的污染使此方法应用受限。 C,
菌感染、 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 O S 、 M D )系统炎性反应综 合征(IS 等情况时, s ) R 血中的 P T浓度异常升高, C 其升高 程度与感染 的严 重程度 以及病 程预后 相关 。因此 ,C P T的 检测在判断感染类别 、 鉴别细菌类别、 危重症监测及疗效观 察、 判断预后等方面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3 1 鉴 别诊 断细 菌性 和非 细菌性 感 染和 炎症 临床 上 . 针对感染发热 的患者 , 往往根据外周血 白细胞 ( C WB ) 的计数和分类来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 从而作为是否 使用抗生素的依据。但这些指标往往对于感染 的诊断 敏 感性 和特 异性均 不 高 。而 国内有研 究 表 明 ,C P T在 全 身炎症反应早期( — ) 2 3h 即可升高 , h急剧上升 , ~ 6 8 2 维持高水平 , 4h 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 在病毒感染 、 移植 宿主排斥反应 、 自身免疫疾病或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时, PT C 浓度不增加或轻微增加 , 而只在有 内毒素释放 的感 染时才明显增 加 , 就决定 了 P T的高度 特异性_ 。 这 C 8 j 而且 检测 P T水平 升 高用 于 鉴别 细 菌 和非 细 菌 感染 的 C 特异 性 , 优于 C P和 WB R C计 数 检 查 。 因此 , 临床 上 发

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PCT的临床意义--指导使用抗生 素
参考值(ng/ml)
PCT<0.1
说明
无细菌感染,避免应用抗生素
可能无细菌感染,不鼓励应用抗 0.1≤ PCT < 0.25 生素 可能有细菌感染,建议应用抗生 0.25≤ PCT < 0.5 素 PCT≥0.5 存在细菌感染,强烈建议应用抗 生素
PCT检测的局限性
血清降钙素(CT)的前
肽物质
分子量:13.0 kDa 由116个氨基酸组成
的糖蛋白质
无激素活性
11号染色体上
转录
降钙素原前体
内源多肽酶
降钙素原 PCT
分解 细胞内特殊蛋白酶
降钙素
的单拷贝基因 甲状腺滤泡细胞
正常情况下
降钙素原的生成
分子量 正常产生部位 1.3万KD(116AA的糖蛋白) 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内转录生 成
降钙素原 (PCT)
PCT的发现
1993年,法国学者(M
Asscot)第一个发现PCT在 严重细菌感染时显著升高,而在不是细菌感染时 不升高或轻微升高。从而可以在临床上鉴别出细 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
PCT的发现与结构
1993年,法国学者
(M Asscot)第一个 发现PCT在严重细菌 感染时显著升高,而 在不是细菌感染时不 升高或轻微升高。从 而可以在临床上鉴别 出细菌感染和非细菌 感染。
0.5ng/ml
PCT的临床意义--鉴别全身性细 菌感染与肿瘤、结缔组织病
肿瘤、结缔组织病的PCT通常在0.5ng/mL以下
PCT的临床意义--细菌感染严重程度判断
局部细菌感染组PCT通常在0.5ng/mL以下,全身性细菌感染组 通常在0.5ng/mL以上,败血症组71.43%的患儿≥ 2 ng/mL)

降钙素原研究进展

降钙素原研究进展

降钙素原研究进展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于1981年由Jacobs等[1]发现,1993年Assicot 等[2]发现败血症患者血液中其浓度明显升高,因此逐渐引起重视。

近几年来,临床医师尝试应用PCT作为机体感染所引起系统炎性反应综合症(SIRS)的一个敏感性指标,并用于鉴别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现就PCT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1PCT基因及分子结构PCT是降钙素(calcitonin,Calc)的前体之一,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 CGRP)、胰岛淀粉样多肽(amylin)、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降钙素及其前体均属于CAPA蛋白家族。

[3,4]该族蛋白均由100个左右氨基酸组成,含有2个半胱氨酸残基,从而形成一个二硫键。

[5,6]CAPA 家属蛋白分别由Calc I~IV基因编码。

Calc-I基因所编码PCT,该基因位于染色体11p15.4,高度保守,且在不同种属动物间具有同源性。

人与大鼠及小鼠的Calc-I 基因结构相似,具有74.5%及73.6%的同源性。

[7-11]人类Calc-I基因全长约8kb,目前已克隆出约2kb(X02330,Homo sapiens mRNA)。

Calc-I基因含6个外显子,由5个内含子所分隔,外显子I~IV经转录后拼接为Calc-I mRNA,I、II、III、V及VI经转录拼接为CGRP-α mRNA(图1)。

在Calc-I基因的增强子区有TATA盒结构或Sp1结合区,转录调节因子NFκB、AP-1的结合位点,以及c-AMP反应元件(CERB)及Ras反应元件(RREB-1)结合区。

[12-14]Calc-I基因的转录水平的调节目前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14,15]cAMP能明显增强Calc-I基因的转录,而Ras与启动子区RREB-1结合区相互作用,可诱导细胞分化,并产生不同的PCT mRNA。

降钙素原应用研究进展及对合理 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意义

降钙素原应用研究进展及对合理 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意义

降钙素原应用研究进展及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意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张静萍1、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什么?2、PCT与Calcitonin降钙素有什么关系?它们是同样的物质吗?After P. Linscheid, Endocrinology 2003N-Pro Calcitonin KatacalcinC57 6091 96116在细菌感染诱导下,PCT可在全身产生并释放入血液循环健康人的降钙素水平细菌感染时的PCT 降钙素PCTMüller B. et al., JCEM 2001PCT 的生成PCT何时升高?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全身感染& 局部感染快速升高& 缓慢升高特异性& 非特异性致病微生物•革兰阴性菌–肠杆菌科: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非发酵杆菌: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脑膜炎球菌致病微生物•革兰阳性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致病微生物•病毒–汉坦病毒致病微生物病毒感染时释放的IFN-γ抑制PCT生成,因此病毒感染时PCT 水平正常或仅轻微上升由于细菌感染,PCT的生成和释放具高度特异性细菌感染• 感染 局部感染(器官) 系统型感染• 系统性感染的定义及分级?系统性感染的分级• 全身炎症反应(SIRS)• The systemic response to a wide range of stresses. – Temperature >38℃or <36℃ – Heart rate >90 beats/min. – Respiratory rate >20 breaths/min or PaCO2 <32 mmHg. – White blood cells > 12,000 cells/ml or < 4,000 cells/ml or >10% immature (band) forms.• Note– Two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must be present. – These changes should be represent acute alterations from baseline in the absence of other known cause for the abnormalities.系统性感染的分级• 脓毒症Sepsis感染病原体与宿主免疫系统、炎症反应、凝血反应之间 相互作用,造成机体器官功能损害的复杂临床综合征, 存在感染和全身炎症反应的表现• 严重脓毒症Severe Sepsis脓毒症伴有脓毒症诱导的器官功能障碍或组织低灌注系统性感染的分级• 脓毒性休克尽管适当的液体复苏仍然存在脓毒症诱发的组织低 灌注 收缩压<90mmHg 平均动脉压<70mmHg 在没有其他低血压诱因时收缩压下降>40mmHg系统感染的发展过程SIRS Sepsis Severe Sepsis Septic Shock• A clinical response arising from a nonspecific insult, with ≥2 of the following:T >38oC or <36oC HR >90 beats/min RR >20/min WBC >12,000/mm3 or <4,000/mm3 or >10% bandsSIRS with a presumed or confirmed infectious processSepsis with organ failureRefractory hypotensionSIRS =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Chest 1992;101:1644.ParasiteVirusInfectionFungusSevere SepsisshockSepsisSIRSSevere SIRS TraumaBacteriaBSIBurnsAdapted from SCCM ACCP Consensus Guidelines• 局部细菌感染时,局部组织仍然会产生PCT,但是,由于 机体免疫功能的限制,这些PCT几乎不进入血液循环,因 此血中PCT不/轻微升高 • 只有当发生系统性细菌感染时,全身多器官组织生成PCT ,此时免疫功能已不能组织PCT释放入血,此时,PCT会 明显升高PCT的血液动力学快速:感染开始后3小时即可测得,6-12小时后达到峰值 峰值最高可达1000 ng/ml 半衰期: 接近24 hrs 不受肾功能状态的影响Brunkhorst FM et al., Intens. Care Med (1998) 24: 888-892如何检测PCT ?• 检测原理:免疫分析 • 检测方法 – 半定量 – PCT-Q – 定量 – 手动,半自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此部分内容见专题详述PCT的临床意义?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判断病情及预后的价值指导抗菌治疗的价值早期发现肝移植后感染–与排异反应鉴别16例没有并发症的肝移植病人的PCT连续检测结果术后并发感染,及排异反应的病人的PCT连续检测结果Kuse ER et al., Crit Care Med 2000; 28: 555-559发热,细菌感染发热,病毒感染或不明原因发热无感染不发热,无感染P<0.0012PCT 显著提高诊断正确率Harbarth S.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1把PCT 加入诊断标准后,诊断正确率从0.77提高到0.94PCT 快速反应治疗效果F. Stüber, University Bonn, Lecture at ISICEM, Brussels 2001几种临床典型抗生素使用后情况的PCT 反应(n=109)Stüber ISICEM 2001发热,细菌感染发热,病毒感染或不明原因发热无感染不发热,无感染P<0.0012连续监测PCT可以更清楚地判断病情进展腹膜炎,死亡病例多发创伤, 存活病例M. Meisner: Prpcalcitonin (PCT) Thieme (Stuttgart, New York), 20007%SIRS 16%Sepsis20%Severe Sepsis*46%Septic Shock*Rangel-Frausto et al. (JAMA 1995)不同阶段的死亡率:*= Dx. includes Organ DysfunctionThe Golden Hours死亡率随病情严重程度加重而上升连续监测PCT 可以更清楚地判断病情进展腹膜炎,死亡病例多发创伤, 存活病例M. Meisner: Prpcalcitonin (PCT) Thieme (Stuttgart, New York), 2000儿科的棘手问题-如何鉴别3岁以下发热患儿中的严重细菌感染?不明原因发热(FWS) / 严重细菌感染(SBI)儿童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全身细菌vs. 病毒vs. 局部细菌侵袭性(全身性)局部病毒PCT CRP IL-6 Gendrel, Pediatr Infect Dis J. 1999PCT超过0.5 ng/ml 与严重细菌感染相关CRP 对于细菌感染的特异性低PCT 与严重细菌感染相关(病毒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仅产生轻度PCT 升高)Fernandez Lopez A. et al, Ped Infect Dis J, 2003, 22(10):895-904西班牙儿科学会急诊分会多中心研究, Luaces et al 2010USEFULNESS OF PROCALCITONIN (PCT) IN INFANTS WITH FEVER WITHOUT A SOURCE PCT在不明原因发热儿童中的应用目的: PCT 在36月以下的FWS儿童中诊断侵袭性细菌感染的作用.多中心(7 家医院) 前瞻性研究,共入组847例36个月以下的急诊发热原因不明,T≥38ºC 儿童AUCPCT 0.87 ( 对于267 例,发热小于8小时的婴儿,其判断INV 的AUC 达到0.97)CRP 0.79WBCC 0,62结论: PCT是判断FWS儿童是否存在INV 的最有效的指标的最有效的指标。

降钙素原的研究现状和临床应用价值

降钙素原的研究现状和临床应用价值
阻塞 性 肺 疾病 急 性 加重 期 细 菌感 染 的标 准 , 为 有 细菌 感 染组 和 分 无 细 菌感 染组 。结 果 : 细菌 感染 组血 清 PC 水平 显 著高于 无 细菌 T 感染 组 , 性 阻塞性 肺 疾病 急性 期 患者血 PC 慢 T水 平 升高 可能 与细 菌 感染 有 关 。
避免卫生资源浪费 。
检 测 的 免疫 发 光试 验 , 间分 辨 荧 光 增 强发 射 分析 技 术 和半 定 量 时
快速试验 。
参考文 献
【】 Asic t 1 ss o M , n r l Ge d e D, r i H , t 1 Hi h e u Ca sn e a . g S r m
杂志 , 0 6 2 ( ) 4 4~4 7. 2 0 , 9 7 :4 4
【】 P e r E 3 ir e mma u l ha ls S l an La or ,t a . eu n e C re , y v i d ie e 1S r m
pr c lio i ee a i n n rtc ly il pa e t a t o s t o a ct n n lv to i c iial l t ns t he n e i o ba t r mi ca s d f ce e a u e by e t r ihe gr am ne tve r ga i o gr m a
pr c lio i c nc nt a i ns n o ac t nn n o e r to i pa int wih s p i nd te s t e ss a
3 降 钙素 原在 临床 的应 用价 值 3 1 PC . T在呼 吸道感 染 中的应用 常春 等 人 对 4 慢性 阻 塞性 肺 疾病 急性 加 重 期治 疗 前 采用 5例 免 疫 发过 法 测定 血 清 PC 水 平 , 进 行诱 导痰 细 菌 定量 培养 , T 并 以 痰 中下 呼吸 道潜 在病 原菌 (P 浓 度>17f / P M) 0 cu mL, 为诊断 慢性 作

降钙素原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研究展望
进一步研究PCT的生物学特性 ,深入了解其在感染性疾病中 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
疗提供更多依据。
探索更快速、简便、准确的 PCT测定方法,提高检测的灵 敏度和特异性,为临床提供更
好的服务。
开展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进一 步验证PCT在感染性疾病诊断、 治疗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为 临床实践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PCT的测定方法包括放射免 疫分析法、化学发光法和免 疫荧光法等,其中化学发光 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 性,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
PCT在感染性疾病中升高, 其水平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 正相关,可用于感染性疾病 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预 后评估。
PCT还可用于抗生素治疗效 果的评估,对于指导抗生素 使用和缩短疗程具有重要意 义。
降钙素原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汇报人: 2024-01-11
目录
• 引言 • 降钙素原的测定方法 • 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 降钙素原与其他生物标志物的
比较 • 降钙素原测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降钙素原(PCT)是一种蛋白质,在 感染和炎症反应时水平会升高,对感 染性疾病的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
优点
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
缺点
放射性核素对人体和环境存在一定危害,且仪器设备较为 昂贵。
化学发光法
原理
01
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光子进行检测,通过测量发光强度对被测
物进行定量分析。
优点
02
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操作简便。
缺点
03
某些化学发光试剂稳定性较差,且仪器设备成本较高。
电化学发光法
原理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PCT的测 定已成为临床实验室的重要检测项目 之一。

降钙素原临床应用简介

降钙素原临床应用简介
代谢:降钙素原可以调节钙离子的浓 度,维持骨骼健康
调节免疫功能:降钙素原可以调节免疫细胞 的活性,增强免疫功能
调节内分泌功能:降钙素原可以调节内分泌 激素的分泌,维持内分泌平衡
调节心血管功能:降钙素原可以调节心血 管系统的功能,维持血压和心率的稳定
降钙素原的检测方法
诊断感染性疾病:降钙素原是感染性疾病的早期 诊断指标,可辅助诊断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降钙素原水平与病情严重程 度呈正相关,可辅助评估患者的预后。
指导抗生素治疗:降钙素原水平可作为抗生素治 疗的参考指标,指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监测治疗效果:降钙素原水平可作为治疗效果的 监测指标,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降钙素原与其他指标的综合应用
1
2
3
4
降钙素原与白细胞计数、 降钙素原与心肌标志物、 降钙素原与其他生物标
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 肾功能指标等心血管疾 志物的综合应用,如肿
的综合应用
病指标的综合应用
瘤标志物、免疫指标等
降钙素原与血糖、血脂 等代谢指标的综合应用
04
04
降钙素原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监测病情变化,指导治疗方案调整
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
01
样本采集:样本采集时间、 部位、方法等因素会影响检 测结果
03
样本处理:样本处理过程、 保存条件等因素会影响检测 结果
05
操作人员:操作人员的技术 水平、经验等因素会影响检 测结果
02
检测方法:不同检测方法、 试剂盒、仪器等因素会影响 检测结果
10
降钙素原在围 手术期的应用
降钙素原的检测方法改进
01 提高检测灵敏度:通过优化 检测试剂和仪器,提高检测 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降钙素原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检测方法的改进与研究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不断改进降钙素原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降钙素原检测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目前,一些新的检测方法如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发光法等 已应用于临床,提高了降钙素原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为临床诊断感染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降钙素原临床应用研究
预测感染严重程度的应用
PCT水平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以用于预测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高水平的PCT通常提示严重的感染和脓毒症,可能需要进行强化抗感染治疗和重症监护。而PCT水平较低则可能提示非感染状 态或轻度感染,可采用较常规的抗感染治疗。
鉴别感染与非感染的应用
在发热等症状难以鉴别时,PCT可以 作为一个重要的鉴别指标。例如,对 于发热原因不明的患者,若PCT水平 升高,则提示可能存在感染;反之, PCT水平正常则考虑非感染原因引起 的发热。
总结词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挖掘降钙素原 在临床应用的潜在价值。
详细描述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关于降钙素原的临床数 据,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挖 掘和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降钙素原在临床 应用的潜在价值,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
有效的支持。
THANK YOU
04
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 价值
指导抗感染治疗的应用
降钙素原(PCT)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脓毒症中的表达水平升高,其升高程度与感染的 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因此,PCT可以作为指导抗感染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根据PCT水平,可以判断SIRS和脓毒症的进展情况,从而指导抗生素的给药时机和用药时长,有助于 优化治疗方案。

降钙素原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新进展

降钙素原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新进展

降钙素原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新进展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19710年来,降钙素原(pct)作为细菌感染的敏感、特异及具有预兆性的标志物的实际作用在逐步被认识[1]。

本文就降钙素原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pct的生化结构及其产生代谢生化结构:pct是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正常情况下,pct的rna在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粗面内质网内翻译成降钙素原前体(pre-ct)。

pre-ct进入内质网膜,经糖基化和特异性酶切除n端的信号肽,生成pct后依次经不同的蛋白水解酶酶解,最后酶解生成ct和抗钙素[2]。

pct的产生:生理情况下,甲状腺的c细胞是pct的主要细胞来源。

但在病理情况下,pct的产生的确切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有学者认为pct可能由甲状腺以外的组织产生。

有人报道肝脏是pct的组织来源;也有人认为pct可能由肺/肠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而brankhorst等认为pct来源于外周血单核细胞;还有研究表明,脓毒血症时垂体是血pct的来源。

总而言之,病理情况下pct是多途径产生的,与多种组织细胞相关联。

pct的代谢:健康人血中仅有少量pct(<0.15ng/ml),细菌感染时,内毒素或细胞因子抑制pct分解成降钙素,pct释放入血,使血中pct增高;在严重感染时,pct的生成非常快。

pct具体的清除途径尚不完全清楚,但它经肾脏排出很少,血浆pct的肾脏清除率远低于1ml/分。

因此,血浆pct检测也适用于肾衰或人工肾治疗的患者。

pct的临床应用细菌性与非细菌性感染的鉴别指标:严重病毒感染或感染性致病原所致炎症反应,降钙素原含量不升高或轻微升高。

细菌感染或内毒素刺激可诱导单核细胞产生大量降钙素原。

因此,降钙素原是细菌性感染存在的敏感指标,并且与炎症介质相关。

对于感染性休克,血pct更是一个早期诊断的极具价值的指标。

患者早期病情评价、预后评估及治疗疗效观察指标:血浆pct水平在全身细菌感染、脓毒血症、器官功能衰竭、预后差的患者及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时明显升高,而在非细菌感染或局部细菌感染时则无明显变化。

降钙素原(PCT)检测及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PCT)检测及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PCT)检测及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pct)检测及临床意义
检测方法和正常参考值范围
检测pct较特异与敏感的分析方法:双抗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双抗夹心法)和放射
免疫分析法(ria)。

双抗体夹心法使用双单克隆抗体,其中一种作为捕获抗体直接结合pct96-106氨基酸
残基,即未成熟CT:ccp-1部分,另一种作为示踪抗体直接结合pct70~76氨基酸残基,即
未成熟CT分子。

以合成PCT为标准。

方法特异,无交叉反应。

最低浓度为10pg/ml,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10~60pg/ml。

批内和批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7%和8%。

该方法有相应的
商业试剂,时间短,易于自动化,但不能检测正常人血清中的PCT。

ria使用一种对人工合成的aminopct特异的多克隆抗体rib7。

rib7直接作用pct的aminopct部分,故ria既能检测游离的pct,又能检测结合型的pct,也可检测降钙素基
因相关前体(pro-cgrp)。

此法可信的敏感度为4pg/m[1]。

线性范围10~77pg/ml,50%的结合游离比为140pg/ml。

该法能检测正常人血清pct,故较双抗夹心法敏感;另一优点
是ria与病程呈正相关(r=0.47,p=0.071)。

ria缺点是所需时间较长。

pct检测的临床
应用
血液肿瘤科:PCT有助于明确诊断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全身感染。

即使在化疗患者中,PCT也能可靠地检测和评估是否存在感染。

PCT在免疫抑制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中的表
达。

降钙素原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摘要:近年来,临床诊疗水平逐年提高。

降钙素原是诊断和监测细菌炎性疾病感染的主要参数,被人们视为细菌感染的生物标志物。

就目前情况来看,常见的测定,降钙素原的检测方式多种多样,能够充分满足定性检测与定量检测的需求。

本文主要对于降钙素原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开展分析,旨在为提高降钙素原的检测水平,促进临床诊疗质量的提升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降钙素原;测定方法;临床意义一、引言降钙素原(PCT)是临床诊疗中公认的细菌感染的生物标志物,一般来说,人体中的PCT原含量较小,但对于危重病人而言,PCT却能够加速期身体系统感染的速率,甚至诱发全身性炎症反应。

根据临床诊疗的经验,PCT浓度和炎症的严重程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当患者的病症较为严重时,PCT的浓度较高,当患者的病症得到控制时,PCT的浓度会有所下降,逐步达到正常水平。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临床诊断以及预后中可以以PCT作为有效的参考指标。

在下文中,我们具体对于PCT的测定及临床意义开展研究。

二、降钙素原的测定方法目前,在临床上和实验室中用于检测PCT的方式多种多样,能够同时满足定性与定量的需求。

具体来说,常见的PCT测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型。

(一)透射免疫浊度法自患者出所取得血清或血浆中含有的PCT能够与试剂中的PCT单克隆抗体之间产生抗原抗体反应,随着反应的发生,反应液的浊度明显增加,通过借助生化分析仪以及其他辅助的检测设备,能够对于反应液的吸光度值进行测定,通常情况下,反应液的吸光度值越高,血清或血浆样本中的PCT含量越高。

透射免疫浊度法的优势在于测定的过程较为简单,测定的效率较高,且能够满足自动化测定的需求,可以满足大批量检测样本的需求,从长远发展的角度上来看透射免疫浊度法具备着临床应用的潜力。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此种测定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还需进行验证。

(二)半定量快速实验法半定量快速实验法主要借助胶体金技术,标记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将自检测者处得来的血清和血浆与PCT结合,获得金标记抗原抗体复合物。

降钙素原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2023
降钙素原的测定及临床意 义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降钙素原的生物特性 • 降钙素原的测定方法 • 降钙素原水平与临床疾病 • 降钙素原测定的临床意义 • 研究展望与局限性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降钙素原(PCT)是一种无激素活性 的糖蛋白,是降钙素(CT)的前体。
PCT在体内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其 水平受到炎性因子、细菌内毒素等影 响。
基因检测法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抗原基因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从而测定样品中抗 原的含量。
基因芯片法
将抗原基因探针固定在芯片上,与样品中的特异性抗体进行杂交反应,通过检测 杂交信号的强度,测定样品中抗原的含量。
其他测定方法
1 2
细胞学检测法
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或细胞增殖程度等生物学指 标,间接判断抗原的存在与否。
通过动态监测PCT水平,可以评估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如果在使用抗生素后PCT水平持续下降,说明治疗有效;如果PCT水平 不降反升,提示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06
研究展望与局限性
研究展望
检测技术
降钙素原的检测技术仍在不断发 展,未来可能将出现更加灵敏、 特异性和便捷的检测方法。
临床应用
降钙素原的测定在临床应用上仍 有很大的拓展空间,特别是在感 染性疾病、肿瘤、内分泌和心血 管等领域。
降钙素原(PCT)是一种敏感的感染指标,对 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在细菌感染中,PCT水平明显升高,而在病毒 感染中则无明显变化,这有助于区分病毒感染 和细菌感染。
通过动态监测PCT水平,可以帮助判断感染的 严重程度及变化趋势,为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提供指导。

降钙素原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2023-11-09•降钙素原测定方法•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降钙素原测定的临床应用•降钙素原测定的局限性及未来发展•临床案例分析目录01降钙素原测定方法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抗体,检测血清中降钙素原的浓度。

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荧光法通过酶标技术将抗体与酶结合,然后利用酶与抗体之间的反应来检测降钙素原。

通过荧光标记的抗体与血清中的降钙素原结合,然后利用荧光信号的强度来检测降钙素原浓度。

03免疫学测定法0201电化学发光法利用电化学发光技术,将抗体与电化学发光物质标记,然后利用发光信号的强度来检测降钙素原浓度。

直接化学发光法通过化学发光物质直接与降钙素原结合,然后利用发光信号的强度来检测降钙素原浓度。

化学发光法夹心电化学发光法利用电化学发光技术,将抗体与电化学发光物质及酶标记,然后利用酶与抗体之间的反应以及电化学发光物质的发光信号来检测降钙素原浓度。

直接电化学发光法通过电化学发光物质直接与血清中的降钙素原结合,然后利用发光信号的强度来检测降钙素原浓度。

电化学发光法02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细菌感染PCT在细菌感染时显著升高,且升高程度与感染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

因此,PCT可用于诊断细菌感染,并监测治疗效果。

病毒感染降钙素原(PCT)可用于诊断病毒感染,特别是新生儿和婴幼儿。

在病毒感染时,PCT水平通常不会升高,这有助于与细菌感染鉴别。

寄生虫感染PCT在寄生虫感染时也可升高,但升高程度较轻。

因此,PCT可用于辅助诊断寄生虫感染。

感染性疾病PCT在SLE活动期升高,可用于评估疾病活动度和监测治疗效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PCT在RA活动期升高,但升高程度较轻。

因此,PCT可用于辅助诊断RA活动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甲状腺髓样癌PCT在甲状腺髓样癌中可升高,且升高程度与肿瘤分期及预后相关。

因此,PCT可用于辅助诊断甲状腺髓样癌,并监测治疗效果。

其他恶性肿瘤PCT在其他恶性肿瘤中也可升高,但升高程度较轻。

降钙素原)测定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测定临床意义

PCT(降钙素原)测定及临床意义各临床科室:我院检验科已经开展了PCT(降钙素原)测定,为了大家能更好的使用该指标,PCT可以指导抗生素的使用,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现将其主要临床意义及使用方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降钙素原(PCT)是一种用于细菌感染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监控及预后判断的具有创新意义的诊断指标。

当发生严重细菌感染和脓毒症时,血浆PCT异常升高,3~6h即可测得,6~12h达高峰,2~3天恢复正常。

广泛用于ICU 病房、血液科、肿瘤科、儿科、早产儿及新生儿监护室、外科、内科、器官移植科、急诊科、介入诊断和治疗实验室等。

临床应用简介:1.对细菌性炎症疾病及不明原因发烧的鉴别诊断2.对胆源性与细菌感染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3.对新生儿及儿童的细菌性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4.对急性器官排斥反应与移植后感染的鉴别诊断5.对伴有急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6.对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7.大手术后感染的常规诊断和监测8.监测多发性损伤病人的感染9.对泌尿系统感染的检测10.ICU病人的应用作为系统性细菌感染及脓毒症的早期“预警”诊断作为对系统性细菌感染及脓毒症治疗过程的监测及判断预后11.对抗生素治疗效果的监测PCT检测在不同临床科系的应用1.血液肿瘤科对因接受化疗或骨髓移植而引起的免疫抑制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来说,严重的感染是致命的并发症,化疗期间有多种原因引起发热。

发热通常是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的症状,但有时是治疗过程中对药物的反应。

肿瘤细胞溶解引起的发热较常见,大多数病例的发热源仍不清楚。

PCT有助于对细菌和真菌引起的系统性感染作出明确的诊断。

即使是化疗患者,PCT对是否有败血症感染也能作出可靠的检测和评估。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常常缺乏炎症的特异性症状。

PCT在免疫抑制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中的表现与无免疫抑制患者中观察的结果相似。

其诊断价值已明显优于CRP和细胞因子。

降钙素原检测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降钙素原检测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㊃综述㊃D O I :10.3760/c m a .j.i s s n .1673-436X.2013.014.007作者单位:226001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通信作者:陈建荣,E m a i l :d r c h e n jr @163.c o m 降钙素原检测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薛垒喜 陈建荣 陶一江ʌ摘要ɔ 降钙素原(P C T )是一种新型炎性标记物,为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在人体内能转化为降钙素发挥作用㊂现在临床使用的感染标记物,如C -反应蛋白㊁白细胞等,缺乏细菌感染诊断的特异性,而P C T 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在疾病早期诊断及追踪病情变化等方面具有优越性㊂本文对P C T 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进行综述㊂ʌ关键词ɔ 降钙素原;炎性指标;感染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n 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t e s t i n g a n d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X U EL e i -x i ,C H E NJ i a n -r o n g ,T A O Y i -j i a n g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R e s p i r a t o r y M e d i c i n e ,t h e S e c o n dA f f i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N a n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n t o n g 226001,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C H E NJ i a n -r o n g ,E m a i l :d r c h e n jr @163.c o m ʌA b s t r a c t ɔ 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 (P C T )i s a n o v e l i n f l a mm a t o r y m a r k e r ,a n d a k i n d o f g l y c o pr o t e i nw i t h o u t h o r m o n e a c t i v i t y ,w h i c hc a nb ec o n v e r t e dt oc a l c i t o n i na n d p l a y ar o l ei nt h eh u m a nb o d y.N o wt h e c l i n i c a l i n f e c t i o nm a r k e r s ,s u c h a sC -r e a c t i v e p r o t e i n ,w h i t e b l o o d c e l l s a n d s o o n ,a r e l a c k o f s p e c i f i c i t y of t h e d i ag n o s i s o f b a c t e r i a l i n f e c t i o n ,whi l eP C Th a s t h e s u p e r i o r i t y i ne a r l y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a c k i n g c h a n ge s i nc o n d i t i o n s w i t h h i g h d e g r e eo fs p e c if i c i t y a n ds e n s i t i v i t y .I nt h i s p a p e r ,P C T t e s t i ng a n dc l i n i c a l s i gn i f i c a n c e a r e r e v i e w e d .ʌK e y wo r d s ɔ 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 ;I n f l a mm a t o r y i n d i c a t o r s ;I n f e c t i o n 感染性疾病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及时准确的诊断和采取有效措施直接影响预后㊂目前血清中可检测的炎症指标有C -反应蛋白(C R P )㊁白细胞(W B C )㊁血沉㊁白介素6(I L -6)㊁I L -8㊁乳酸盐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但由于影响因素众多,这些指标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目前临床诊断治疗的需要㊂降钙素原(P C T )作为目前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新型感染标记物,在疾病早期诊断及追踪病情变化等方面有优越性,同时与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 O F A 评分)㊁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A P A C H E Ⅱ评分)等多项评分存在相关性,将成为新的实验室常规普查标记物㊂本文对P C T 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㊂1 P C T1.1 P C T 来源 P C T 主要在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内合成㊂病理状态下,P C T 的生成受细菌毒素和炎症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调节,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均可作用于靶细胞,诱导P C T 产生㊂1.2 P C T 结构及代谢 P C T 是1992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炎性标记物,它没有激素活性,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13000,由11号染色体上的降钙素Ⅰ基因(C A L C -Ⅰ)所表达合成,在特定蛋白酶的作用下,P C T 可裂解成降钙素㊁未成熟P C T ㊁氨基P C T 和降钙蛋白㊂新生儿出生2d内P C T 会达生理性高峰(21n g /m l ),第3天降至正常水平(<0.05n g/m l )[1]㊂健康人血清中可检测到以上裂解产物,但健康人血清中P C T 水平极低(<0.05n g /m l ),几乎不能被检测㊂P C T 在人体内的半衰期为25~30h ㊂1.3 P C T 的调节 当人体不存在感染时,非神经内分泌细胞的C A L C -Ⅰ被选择性抑制,主要由甲状腺和肺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P C T ,体内浓度<0.1n g/m l [2]㊂存在感染时,非神经内分泌细胞的C A L C -Ⅰ选择性抑制作用消失,P C T 持续升高,超过了细胞内蛋白酶所能降解的范围,过量的P C T 便释放入血,血循环P C T 含量随即持续升高㊂当机体发生严重感染时,血中P C T 可升高到正常值的1000倍,约为100n g/m l ㊂㊃9601㊃国际呼吸杂志2013年7月第33卷第14期 I n t JR e s p i r ,J u l y 2013,V o l .33,N o .14P C T在体内稳定性好,特异性高,动态监测其浓度变化能较好地判断疗效和预后㊂在全身感染时,血清P C T早于C R P和其他炎症因子出现,2h 即可检测到P C T,6h内急剧上升,8~24h内维持高水平㊂1.4 P C T的测定目前主要有双抗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㊁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金标法等㊂双抗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和敏感性强,其检测低限是0.1n g/m l,所需时间短,但是由于血清中P C T常低于此值,不适用于健康人血清P C T检测㊂放射免疫分析法使用多克隆抗体R2B7进行检验, R2B7对人工合成的a m i n o P C T特异性强,可以直接与P C T的a m i n o P C T部分结合,也可以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前体进行测定,其缺点是检测所需时间长,放射性元素具有污染性㊂金标法是一种半定量检测方法,该法使用专门制备好的P C T-Q检测卡,能够快速地将P C T分成4个等级,此法不依赖仪器,操作简便㊁快速,适用于床边检查㊂2P C T和其他炎性相关指标的比较目前临床上区分感染与非感染性的常用指标有C R P㊁W B C㊁I L-6㊁I L-8㊁乳酸盐等㊂2.1 C R P C R P是由5个相同单体以非共价键构成的环状五球体蛋白,是炎症因子(I L-6㊁I L-1㊁肿瘤坏死因子)刺激肝脏和上皮细胞合成分泌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各种急性炎症㊁组织损伤㊁心肌梗塞㊁手术创伤和放射性损伤等疾病发生后4~6h内C R P迅速增加,36~50h内达到高峰,经过积极治疗后,3~7d恢复到正常值;在全身感染时,血清P C T早于C R P,2h即可检测到,6h内急剧上升, 8~24h内维持高水平㊂C R P的升高幅度与感染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评估急性时相反应最敏感快速的实验指标之一,有助于病情评估㊁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㊂S e r o r等[3]研究发现,C R P不仅可在感染状态下升高,在心血管系统疾病㊁手术㊁肿瘤浸润㊁急性排异反应和风湿活动时C R P水平也可能升高;在免疫抑制状态(如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C R P水平下降,C R P作为感染性标记物的可靠性下降,而P C T较少受到影响㊂脓毒血症患者血清C R P升高明显,随感染进展(如出现脓毒性休克),血清C R P 水平不再增高,但P C T水平可随病情进展升高,并可以预测预后;P a t i l等[4]对血培养阳性患者血清中P C T和C R P进行了比较,P C T浓度为2.42n g/L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和64.9%,C R P浓度为150m g/L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6%和52.9%,联合应用时特异性为83.5%,实验表明P C T与细菌感染的相关性优于C R P等相关临床指标㊂局部感染时,C R P升高,P C T一般不升高㊂2.2 W B C W B C升高是诊断感染性疾病的常用指标之一,但部分感染患者W B C分类及计数变化不显著,缺乏特异性㊂P a t i l等研究显示血培养阴性组㊁阳性组间W B C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无显著差异,两组间P C 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㊂S u t t e r等[5]研究160例癫痫持续状态(s t a t u se p i l e p t i c u s,S E)患者血清中C R P㊁P C T和W B C对其合并感染诊断的可靠性,S E患者中22.5%存在感染,感染患者血清P C T均升高,单一C R P和W B C水平不能反映感染程度,低水平C R P 和P C T能够排除S E患者院内感染㊂2.3其他 B e z m a r e v i c等[6]对24h入院急性胰腺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预测研究显示,A P A C H EⅡ评分㊁P C T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89%与69%㊁86%与63%㊂K u s h i m o t o等[7]研究发现,P C T水平与S O F A评分(R2=0.467,P<0.0001)和A P A C H EⅡ评分(R2=0.308,P=0.0003)呈正相关,而C R P水平与S O F A评分(R2=0.054,P= 0.15)和A P A C H EⅡ评分(R2=0.043,P=0.20)无明显相关性㊂H a r b a r t h等[8]研究严重细菌感染的患者发现P C T要比其他感染标记物如I L-6㊁I L-8㊁乳酸盐更为可靠㊂3P C T与感染性疾病3.1呼吸系统疾病3.1.1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C A P)的常见病原体是肺炎链球菌㊁流感嗜血杆菌㊁支原体及病毒等㊂细菌感染时,血清P C T会明显升高,病毒感染时P C T维持较低水平㊂J e r e b等[9]对新入院的细菌性肺炎和其他病原体(如支原体㊁衣原体)肺炎患者的P C T进行比较,细菌性肺炎组患者P C T水平(7.64n g/m l)较其他类型肺炎(0.80n g/m l)明显增高㊂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检测P C T水平,有助于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院内感染的常见原因,L u y t等[10]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时发现,患者P C T水平能够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在第1㊁3和7天P C T水平分别达到>1n g/m l㊁> 1.5n g/m l和>0.5n g/m l时,则提示预后不良㊂3.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 E C O P D)感染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常见原因,其感染病原体多为细菌㊁病毒㊁支原体等㊂D a u b i n等[11]等研究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P C T水平<0.1n g/m l,细菌感染的可能低,0.1~㊃0701㊃国际呼吸杂志2013年7月第33卷第14期I n t JR e s p i r,J u l y2013,V o l.33,N o.140.25n g/m l提示细菌感染㊂3.1.3肺部真菌感染 Z e q l eń等[12]研究了49例肺移植伴有霉菌定植或感染的患者,24例(49%)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证实有霉菌存在,其中曲霉菌14例,青霉菌7例,接合菌纲真菌9例,存在真菌感染的患者P C T水平为(0.5ʃ0.7)n g/m l,P C T的检测有助于霉菌感染的诊断㊂J e m l i等[13]研究52例侵袭性念珠菌(排除其他感染),分别检测患者入院后第1㊁3和5天的血清P C T水平,发现血清P C T 水平升高㊂M o n t a g n a等[14]研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显示血清P C T水平不升高㊂3.1.4肺结核 U g a j i n等[15]研究肺结核和C A P 患者血清P C T水平,肺结核患者血清P C T水平较低,C A P患者血清P C T水平升高,对肺结核与C A P 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㊂B a y l a n等[16]研究显示,大多数肺结核患者血清P C T水平低于0.5n g/m l,血清P C T水平不能作为肺结核诊断指标㊂3.1.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 R D S) P C T可用于鉴别A R D S的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病因㊂B r u n k h o r s t等[17]研究发现,细菌感染性因素导致A R D S患者的血清P C T浓度均大于5n g/m l,平均达到45n g/m l,而非感染性因素导致A R D S患者P C T常不超过3n g/m 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㊂P C T检测可用于A R D S患者病因分析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㊂3.2全身感染性疾病 O b e r h o f f e r等[18]研究发现严重细菌感染导致脓毒症患者的P C T显著性升高, P C T可作为严重感染及脓毒症的血清学标志物,并且在感染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严重感染和脓毒血症辅助诊断最好的指标;C h r i s t-C r a i n 等[19]研究显示,若P C T持续升高,常常提示预后不良;若P C T水平快速降低,则提示预后较好㊂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脓毒血症时发现,前者的P C T显著升高,在感染控制后P C T水平迅速下降,后者P C T无明显变化㊂M a k a y等[20]研究40例休克患者,存在感染患者(10例)的P C T水平明显高于不存在感染患者(30例)㊂4P C T与其他系统疾病4.1感染性心内膜炎 M u e l l e r等[21]研究认为血清P C T可作为预测感染性心内膜炎(i n f e c t i v e e n d o c a r d i t i s,I E)的独立指标㊂K n u d s e n等[22]研究759例临床疑似I E的患者,诊断明确的147例(19%)I E患者P C T(中位数0.21n g/m L)明显高于不符合诊断标准患者(中位数0.13n g/m L)(P< 0.0005);多因素分析提示高水平的P C T是独立的高危因素㊂对P C T阈值进行测试,0.04n g/m l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95%和14%,但只有12%患者低于0.04n g/m l,因此P C T是否作为一个合适的诊断或排除I E的指标值得商榷㊂J e r e b 等[23]研究23例I E㊁30例败血症和30例蜱传脑炎患者的P C T水平,其P C T中位数水平分别为0.81n g/m l㊁43.74n g/m l和0.25n g/m l(P< 0.001)㊂P C T水平最高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I E患者,P C T的R O C为0.722(95%C I:0.572~ 0.873),P C T尚不能作为诊断I E的实验室参数㊂4.2胰腺炎 M a k a y等[20]研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血清中P C T及I L-8的水平,感染组两指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 C T与感染坏死性胰腺炎的相关性最高,P C Tȡ2n g/m l提示坏死的存在㊂4.3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K i m等[24]研究7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 L E)患者(34例合并感染,39例无感染)治疗前后P C T与C R P水平,感染组C R P [5.9m g/d l(I Q R2.42,10.53)]明显高于非感染组[0.06m g/d l(I Q R0.03,0.15)](P<0.001),并且随着感染的控制,C R P水平也下降㊂感染组P C T 的R O C为0.966(95%C I:0.925~1.007),非感染组P C T的R O C为0.667(95%C I:0.534~ 0.799),提示在S L E患者C R P要优于P C T㊂研究25例S L E㊁25例类风湿性关节(R A)和81例系统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结节性脉管炎(A A V)患者的血浆P C T水平,95%的S L E和R A 患者血浆P C T<0.5n g/m l,95%的A A V患者血浆P C T<0.89n g/m l,如果P C T>1n g/m l,提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合并细菌感染㊂4.4血液系统疾病 F e r r췍等[25]研究59例恶性血液病(急性白血病30例,淋巴瘤或其他淋巴组织增生病18例,多发性骨髓瘤7例,其他4例)患者的P C T水平,多数良恶性肿瘤的血浆P C T处于正常或较低水平,继发感染时升高明显㊂4.5肿瘤 K i m等[26]研究286例伴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f e b r i l en e u t r o p e n i a,F N)的癌症患者的P C T,存在菌血症的38例患者P C T平均值明显高于无菌血症患者(2.75n g/m l v s0.0n g/m l,P< 0.01);P C T的曲线下面积为0.748(95%C I:0.651~ 0.846)㊂P C T以0.5n g/m l为标准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0.5%和82.3%㊂P C T对于F N的癌症患者早期菌血症的诊断有帮助㊂部分恶性肿瘤如甲状腺髓样C细胞癌㊁肺小细胞癌和自身恶变细胞可以合成P C T,使血浆中P C T水平升高㊂㊃1701㊃国际呼吸杂志2013年7月第33卷第14期I n t JR e s p i r,J u l y2013,V o l.33,N o.144.6脑膜炎 G e n d r e l等[27]研究发现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血清P C T水平明显升高,病毒性脑膜炎患者P C T水平较低㊂4.7血液透析S c h m i d t等[28]研究36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P C T浓度,44%患者血清P C T水平升高(0.6~1.6n g/m l),但无临床或全身感染的体征,表明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血清P C T临界值应为<1.5n g/m l㊂5P C T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观察血清P C T水平的动态变化可用于抗生素疗效评价,若感染早期被控制,P C T可以在1个半衰期(25~30h)迅速降低到0.5n g/m l㊂I C U抗感染治疗,可以根据P C T水平确定抗生素的停用时机,严重感染患者采用P C T水平指导抗生素使用,使用时间较对照组缩短4d㊂B o u a d m a等[29]研究显示,P C T指导组与对照组感染复发率和30d病死率无显著差异,但指导组存活时间(14.3d)较对照组(11.6d)明显延长㊂S t o l z等[30]研究也证明P C T指导组存活时间延长㊂N o b r e等[31]对手术后I C U患者的潜在感染进行了评估,P C T指导组抗生素的使用明显减少,预后也比较好;与对照组相比,P C T指导组的重症监护治疗时间(17.7d)明显短于对照组(15.5d)㊂C h r i s t-C r a i n等[19]研究肺部感染患者的抗生素使用,P C T指导组抗生素的使用级别和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㊂C h r i s t-C r a i n等[32]研究P C T指导C A P及A E C O P D患者停止抗生素,P C T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缩短65%,A E C O P D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从72%降到40%[33]㊂细菌感染的C A P 患者P C T明显升高,需要接受长期的抗生素治疗[34]㊂J e n s e n等[35]研究发现,当P C T水平增加时,不宜延长抗生素使用,以P C T水平指导诊断及抗生素治疗,I C U患者的生存率未能改善㊂6P C T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K r u g e r等[36]研究应用P C T判断C A P的严重程度及预后,C A P患者的判断结果与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评分(C U R B-65评分)相似㊂H u a n g等[37]研究C U R B-65评分3~5分及肺炎严重程度评分(P S I评分)Ⅳ~Ⅴ级肺炎患者的P C T水平,若P C T<0.1n g/m l,患者病死率明显降低,P C T水平一直处于高水平,出现不良事件的可能性增加㊂P S I 评分较低的患者,血清P C T水平增高可以用来判断细菌感染;在P S I评分较高的患者,P C T水平增高,提示预后不佳㊂连续监测,反复动态观察,有助于提高对患者疾病程度及预后判断的准确性㊂7P C T检测的局限性P C T检测的缺陷在于它的假阳性与假阴性[38],出现P C T假阴性的情况:早期的细菌感染,支原体肺炎及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㊂影响P C T假阳性的情况:主要与机体炎症反应有关,如心跳骤停㊁严重创伤或外科手术患者等,在应急因素消减后,P C T 迅速下降㊂目前对于不同感染类型,缺少统一的P C T水平指导疾病严重程度判断㊂8展望目前,P C T作为新的感染性标记物,已经得到学者的广泛认可㊂虽然对P C T已经做了深入的研究,但目前对其在不同病理情况下产生部位㊁高峰到达时间㊁高峰维持时间等仍不完全明确,病情严重程度分级㊁指导抗生素合理使用㊁选择其他标本检测,如呼出气冷凝液进行P C T水平的检测,这些方面都有待于继续深入探索和研究㊂参考文献[1] M a r c h i n iG,B e r g g r e nV,D j i l a l i-M e r z o u g R,e t a l.T h eb i r t hp r o c e s s i n i t i a t e s a na c u t e p h a s e r e a c t i o n i n t h e f e t u s-n e w b o r ni n f a n t.A c t aP a e d i a t r,2000,89:1082-1086.[2] Mül l e rB,W h i t e J C,N y lénE S,e t a l.U b i q u i t o u se x p r e s s i o no f t h ec a l c i t o n i n-i g e n ei n m u l t i p l et i s s u e si n r e s p o n s et os e p s i s.JC l i nE n d o c r i n o lM e t a b,2001,86:396-404. [3]S e r o rR,R a v a u d P,B o w m a nS J,e ta l.E U L A R S j o g r e nᶄss y n d r o m ed i s e a s ea c t i v i t y i n d e x: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ac o n s e n s u ss y s t e m i c d i s e a s e a c t i v i t y i n d e x f o r p r i m a r y S j o g r e nᶄss y n d r o m e.A n nR h e u m D i s,2010,69:1103-1109.[4] P a t i lV K,M o r j a r i aJ B,D e V i l l e r s F,e ta l.A s s o c i a t i o n sb e t w e e n p r oc a l c i t o n i n a nd m a r ke r s of b a c t e r i a l s e p s i s.M e d i c i n a(K a u n a s),2012,48:383-387.[5]S u t t e rR,T s c h u d i n-S u t t e r S,e t a l.A c u t e p h a s e p r o t e i n s a n dw h i t e b l o o d c e l l l e v e l s f o r p r e d i c t i o n o f i n f e c t i o u s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i n s t a t u s e p i l e p t i c u s.C r i tC a r e,2011,15:R274.[6] B e z m a r e v i c M,M i r k o v i cD,S o l d a t o v i cI,e ta l.C o r 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 p r oc a l c i t o n i na nd i n t r a-a b d o m i n a l p re s s u r e a n d t h e i rr o l e i n p r e d i c t i o n o f t h e s e v e r i t y o f a c u t e p a n c r e a t i t i s.P a n c r e a t o l o g y,2012,12:337-343.[7] K u s h i m o t o S,S h i b a t a Y,K o i d o Y,e t a l.T h e c l i n i c a lu s e f u l n e s so f 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 m e a s u r e m e n tf o ra s s e s s i n g t h es e v e r i t y o f b a c t e r i a l i n f e c t i o n i n c r i t i c a l l y i l l p a t i e n t s r e q u i r i n gc o r t i c o s t e r o id t he r a p y.JN i p p o n M e dS c h,2007,74:236-240.[8] H a r b a r t hS,H o l e c k o v a K,F r o i d e v a u xC,e ta l.D i a g n o s t i cv a l u eo f 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i n t e r l e u k i n-6,a n di n t e r l e u k i n-8i nc r i t i c a l l y i l l p a t i e n t sad m i t te d w i t hs u s p e c t e ds e p s i s.A m JR e s p i rC r i tC a r eM e d,2001,164:396-402.[9]J e r e b M,K o t a rT.U s e f u l n e s s o f 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 t o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t y p i c a l f r o m a t y p i c a lc o mm u n i t y-a c q u i r e d p n e u m o n i a.W i e nK l i n W o c h e n s c h r,2006,118:170-174.[10] L u y tC E,G uér i n V,C o m b e sA,e ta l.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k i n e t i c sa sa p r o g n o s t i c m a r k e ro fv e n t i l a t o r-a s s o c i a t e d p n e u m o n i a.A mJR e s p i rC r i tC a r eM e d,2005,171:48-53.㊃2701㊃国际呼吸杂志2013年7月第33卷第14期I n t JR e s p i r,J u l y2013,V o l.33,N o.14[11] D a u b i nC,P a r i e n t i J J,F r a d i n S,e t a l.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 l e v e l s a n db ac t e r i a l a e t i o l o g y a m o n g C O P D p a t i e n t s ad m i t te d t o t h e I C Uw i t h s e v e r e p n e u m o n i a:a p r o s p e c t i v e c o h o r t s t u d y.B M CI n f e c tD i s,2009,9:157.[12] Z e g l eńS,S i oła M,W o'z n i a k-G r y g i e lE,e ta l.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s e r u m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i n l u n g t r a n s p l a n t r e c i p i e n t s d u r i n g m o l dc o l o n i z a t i o n o ri n f e c t i o n.T r a n s p l a n t P r o c,2011,43:3089-3091.[13]J e m l i B,A o u n iZ,L e b b e nI,e ta l.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i ni n v a s i v ec a nd i d o s i s.A n nB i o l C l i n(P a r i s),2007,65:169-173.[14]M o n t a g n a M T,C o r e t t i C,C a g g i a n o G.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ap o s s i b l e m a r k e r o fi n v a s i v ef u n g a li n f e c t i o n i n h i g h r i s kp a t i e n t s?JP r e vM e dH y g,2011,52:38-39.[15] U g a j i n M,M i w aS,S h i r a i M,e ta l.U s e f u l n e s so fs e r u m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 l e v e l s i n p u l m o n a r y t u b e r c u l o s i s.E u rR e s p i r J, 2011,37:371-375.[16] B a y l a nO,B a l k a n A,I n a lA,e ta l.T h e p r e d i c t i v ev a l u eo fs e r u m 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 l e v e l s i n a d u l t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c t i v ep u l m o n a r y t u b e r c u l o s i s.J p n J I n f e c tD i s,2006,59:164-167.[17] B r u n k h o r s t F M,E b e r h a r d O K,B r u n k h o r s t R,e t a l.D i s c r i m i n a t i o no f i n f e c t i o u s a n dn o n i n f e c t i o u s c a u s e so f e a r l ya c u t e r e s p i r a t o r y d i s t r e s s s y n d r o m eb y p r oc a l c i t o n i n.C r i t C a r eM e d,1999,27:2172-2176.[18] O b e r h o f f e rM,R u s s w u r m S,B r e d l eD,e ta l.D i s c r i m i n a t i v ep o w e r o fi n f l a mm a t o r y m a r k e r s f o r p r e d i c t i o n o f t u m o rn e c r o s i s f a c t o r-a l p h aa n di n t e r l e u k i n-6i nI C U p a t i e n t sw i t hs y s t e m i c i n f l a mm a t o r y r e s p o n s es y n d r o m e(S I R S)o rs e p s i sa t a rb i t r a r y t i m e p o i n t s.I n t e n s i v eC a r e M e d,2000,2:S170-S174.[19] C h r i s t-C r a i n M,J a c c a r d-S t o l zD,B i n g i s s e rR,e t a l.E f f e c t o f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g u i d e d t r e a t m e n t o na n t i b i o t i cu s e a n do u t c o m ei n l o w e r r e s p i r a t o r y t r a c t i n f e c t i o n s:c l u s t e r-r a n d o m i s e d,s i n g l e-b l i n d e d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t r i a l.L a n c e t,2004,363:600-607.[20]M a k a y R,I s s e k u t zA,B a n g aP,e ta l.R o l eo f 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r a p i dt e s ti n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i a l d i a g n o s i s o f u n i n f e c t e d a n di n f e c t e d f o r m so fa c u t e p a n c r e a t i t i s.M a g y S e b,2003,56:31-33.[21]M u e l l e rC,H u b e rP,L a i f e rG,e ta l.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a n dt h ee a r l y d i a g n o s i so fi nf e c t i v ee n d o c a r d i t i s.C i r c u l a t i o n,2004,109:1707-1710.[22] K n u d s e nJ B,F u u r s t e dK,P e t e r s e nE,e t a l.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 i n759p a t i e n t s c l i n i c a l l y s u s p e c t e do f i n f e c t i v e e n d o c a r d i t i s.A mJM e d,2010,123:1121-1127.[23]J e r e b M,K o t a rT,J u r c aT,e t a l.U s e f u l n e s s o f 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f o rd i ag n o s i so fi n f e c t i v ee n d o c a r d i t i s.I n t e r n E m e r g M e d,2009,4:221-226.[24] K i m H A,J e o n J Y,A n J M,e t a l.C-r e a c t i v e p r o t e i n i s am o r es e n s i t i v e a n d s p e c i f i c m a r k e r f o r d i a g n o s i n g b a c t e r i a li n f e c t i o n s i n s y s t e m i c l u p u s e r y t h e m a t o s u s c o m p a r e d t oS100A8/A9a n d 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J R h e u m a t o l,2012,39:728-734.[25] F e r ràC,L a c o m a A,G a r cía O,e ta l.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 s e r u ml e v e l sa n d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a n do u t c o m eo fp a t i e n t sw i t hh e m a t o l o g i c a l m a l i g n a n c y a d m i t t e dt o I n t e n s i v eC a r eU n i t.M e dC l i n(B a r c),2012,138:385-388.[26] K i m D Y,L e e Y S,A h n S,e t a l.T h e u s e f u l n e s s o f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 a n d C-r e a c t i v e p r o t e i n a s e a r l y d i a g n o s t i cm a r k e r s o f b a c t e r e m i a i n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f e b r i l en e u t r o p e n i a.C a n c e rR e sT r e a t,2011,43:176-180. [27] G e n d r e lD,R a y m o n dJ,A s s i c o t M,e ta l.M e a s u r e m e n to f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 l e v e l s i n c h i l d r e n w i t h b a c t e r i a l o r v i r a lm e n i n g i t i s.C l i n I n f e c tD i s,1997,24:1240-1242. [28] S c h m i d t M,B u r c h a r d iC,S i t t e r T,e ta l.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i np a t i e n t s u n d e r g o i n g c h r o n i c h e m o d i a l y s i s.N e p h r o n,2000,84: 187-188.[29] B o u a d m aL,L u y tC E,T u b a c hF,e t a l.U s eo f 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t o r e d u c e p a t i e n t sᶄe x p o s u r et oa n t i b i o t i c si ni n t e n s i v ec a r eu n i t s(P R O R A T At r i a l):a m u l t i c e n t r e r a n d o m i s e dc o n t r o l l e dt r i a l.L a n c e t,2010,375:463-474.[30] S t o l zD,S m y r n i o s N,E g g i m a n n P,e ta l.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f o rr e d u c e d a n t i b i o t i c e x p o s u r e i n v e n t i l a t o r-a s s o c i a t e dp n e u m o n i a:a r a n d o m i s e d s t u d y.E u rR e s p i r J,2009,34:1364-1375.[31] N o b r eV,H a r b a r t hS,G r a f J D,e t a l.U s e o f 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 t os h o r t e n a n t i b i o t i ct r e a t m e n td u r a t i o ni n s e p t i c p a t i e n t s:ar a n d o m i z e d t r i a l.A mJR e s p i rC r i tC a r eM e d,2008,177:498-505.[32] C h r i s t-C r a i n M,S t o l z D,B i n g i s s e r R,e ta l.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g u i d a n c e o f a n t i b i o t i c t h e r a p y i n c o mm u n i t y-a c q u i r e dp n e u m o n i a:a r a n d o m i z e dt r i a l.A m JR e s p i rC r i tC a r e M e d, 2006,174:84-93.[33] S t o l z D,C h r i s t-C r a i n M,B i n g i s s e r R,e t a l.A n t i b i o t i ct r e a t m e n t o f e x a c e r b a t i o n s o f C O P D:a r a n d o m i z e d,c o n t r o l l ed t r i a l c o m p a r i n g 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g u i d a n ce w i t hs t a n d a r d t h e r a p y.C h e s t,2007,131:9-19.[34] S c h u e t zP,C h r i s t-C r a i n M,A l b r i c h W,e ta l.G u i d a n c eo fa n t ib i o t ic t h e r a p y w i t h 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 i n l o w e r r e s p i r a t o r y t r a c ti n f e c t i o n s:i n s i g h t s i n t o t h eP r o HO S P s t u d y.V i r u l e n c e,2010,1:88-92.[35]J e n s e n J U,H e i nL,L u n d g r e nB,e ta l.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g u i d e di n t e r v e n t i o n s a g a i n s t i n f e c t i o n s t o i n c r e a s e e a r l ya p p r o p r i a t e a n t ib i o t ic sa n di m p r o v es u r v i v a l i nt h ei n t e n s i v ec a r e u n i t:ar a nd o m i ze dt r i a l.C r i tC a r e M e d,2011,39:2048-2058.[36] K rüg e rS,E w i g S,M a r r e R,e ta l.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 p r e d i c t sp a t i e n t s a t l o w r i s k o f d e a t h f r o m c o mm u n i t y-a c q u i r e dp n e u m o n i a a c r o s s a l lC R B-65c l a s s e s.E u rR e s p i r J,2008,31: 349-355.[37] H u a n g D T,W e i s s f e l dL A,K e l l u mJ A,e t a l.R i s k p r e d i c t i o nw i t h 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a n dc l i n i c a lr u l e si nc o mm u n i t y-a c q u i r e dp n e u m o n i a.A n nE m e r g M e d,2008,52:48-58.[38] C h r i s t-C r a i nM,Mül l e r B.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 i n b a c t e r i a l i n f e c t i o n sh y p e,h o p e,m o r eo r l e s s?S w i s s M e d W k l y,2005,135:451-460.(收稿日期:2012-08-22)㊃3701㊃国际呼吸杂志2013年7月第33卷第14期I n t JR e s p i r,J u l y2013,V o l.33,N o.14。

降钙素原的最新研究进展

降钙素原的最新研究进展

降钙素原的最新研究进展降钙素原为降钙素前肽物质,在出现非细菌性感染时,患者血液内PCT水平无显著变化,在发生细菌感染时,PCT随着感染程度的增高而增高。

既往生物学标记物质缺少特异性和灵敏性,降钙素原是当前最新发现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降钙素原不仅是新型炎性标记物的一种,而且还是非激素活性价降钙素前肽。

临床检测将该素元方面,方式包含酶免法,放免法,免疫发光法,金标法等。

如果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会增加耐药菌株数量,治疗时间如果太短,剂量不足,会导致感染复发。

由此能够看出,合理使用抗生药物,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仅如此,国内诸多文献证实,对疑似细菌感染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在早期诊断病原体类别,甄别疾病严重程度,指导用药和判断疾病预后方面,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降钙素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标签:降钙素原;临床应用;感染;生物学特点;检测方式使用何种有效方式,提升感染诊断公允性一直是困扰医务工作者的难题。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以往相比,检测疾病的手段也有所增多,但迄今为止尚缺少高特异敏感性动态监测指标。

在1993年,第一次发现脓毒血症血液中降钙素原(PCT)比健康者要高。

现如今,PCT已经成为了诊断感染重要标志物之一,和既往生物学标记物相比,降钙素原的准确性和特异性程度普遍较高。

相关文献证实[1],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往往和其体内PCT浓度呈正相关,因此可以将该项指标用于抗菌药物临床治疗之中。

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就降钙素原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现综述如下。

1 降钙素原的生物学特点在上世纪80年代,外国学者第一次明确证实并提出,PCT属于糖蛋白的一种[2]。

在1993年,Assicot第一次发现,在受到严重细菌性感染时,血液中的降钙素原含量就会显著上升,而且受到非细菌性感染时,PCT指标的上升通常不显著。

在此之后,临床上将其作为诊断细菌性感染或败血症的公允性指标,通常用于疾病诊断和指导抗菌药物使用中。

降钙素原检测方法以及其临床意义研究的进展

降钙素原检测方法以及其临床意义研究的进展
㊀㊀ 〔 摘㊀要〕 近年来重症感染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其辅助诊断技术也逐渐发展。临床以往多应用 C反应蛋白 ( C R P ) 、体温、血沉及 WB C计数等诊断炎症,但缺乏特异度,故而可靠度较低。降钙素原 ( P C T ) 为当前临床 常用细菌感染指标,具备全身反应,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即使患者免疫力降低或机体被病毒侵袭也不会影 响其效果,尽早鉴别诊断是否为细菌感染,规范抗生素使用,有利于临床尽早诊断、监测治疗效果及评估预后。 现分析 P C T检测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及意义。 ㊀㊀ 〔 关键词〕 降钙素原;检测方法;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㊀㊀ 〔 中图分类号〕 R 4 4 6 6 ㊀㊀ 〔 文献标识码〕 A ㊀㊀ 〔 文章编号〕 1 0 0 2- 2 3 7 6( 2 0 1 7 )2 0- 0 2 0 1- 0 2 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 ,P C T ) 为降钙素前肽物质,不 ㊀㊀降钙素原 ( 具备激素活性,临床多用于早期诊断败血症及细菌感染,且 该水平直接关联于细菌感染程度。研究称 P C T生成受多种因 素调节,如炎性细胞因子、细菌毒素等,一般合成于甲状腺 滤泡旁细胞中,且降解为降钙素,具备激素活性,因此机体 正常状态下无 P C T存在,而在炎症或脓毒症状态下 P C T由甲 状腺细胞外细胞分泌与合成,且直接将感染严重程度反映出 1 - 2 ] C T浓度 [ 。研究 来,而感染严重程度与范围又直接决定 P 称感染后 4h 便可检测出 P C T ,6h 内会急剧上升,且水平稳 3 ] 定维持在 6 2 4h 内,2 5 3 0h 为其半衰期 [ 。体内 P C T浓
医疗装备 2 0 1 7年 1 0月第 3 0卷第 2 0期 M e d i c a l E q u i p m e n t , O c t o b e r 2 0 1 7 , V o l 3 0 , N o 2 0

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一种糖蛋白,分子结构为含32个氨基酸CT、含21个氨基酸钙抑肽和含57个氨基酸的N末端碎片组成,分子量为13kDa,为血清降钙素(cT)的前肽,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也是一种内源性非类固醇类抗炎物质,由Maya[1]等在1975年发现,其完整的结构在1981年被测出,Assicot[2]等在1993年发现了血清PCT水平的增高与全身感染性疾病有密切相关。

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原是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与分泌,并由细胞内特殊蛋白酶分解降钙素原成降钙素,在其它不同组织中也有PCT mRNA表达,如在肝、肺、肾和睾丸中也有表达,但血清PCT的浓度极低(10~50pg/m1),常规的方法检测不到。

在病理状态下,如髓质甲状腺肿瘤或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严重细菌感染、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等等,PCT的血清浓度大幅增高,可超过10ng/mI。

机体局部感染、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时PCT水平只轻微升高,非细菌性炎症和过敏反应时PCT水平不升高[3],在寄生虫、真菌、患疟疾等感染性疾病时患者PCT水平也增高,细菌感染引起的PCT水平升高主要来自上述各种器官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PCT做大量的探索与研究,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和其生物学特性不断被发现,在全身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感染情况发展变化和预后的判断,对症治疗等提供了可靠的诊断标准,其检测方法亦在不断更新,向自动化、微量化迈进。

现就PCT的临床应用和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PCT的临床应用1.1 细菌感染/脓毒症的鉴别诊断细菌、真菌重症感染时,如脓毒症、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时,血液中的PCT浓度在2-6小时内迅速升高,而自身免疫、过敏和病毒感染等其他非细菌性感染时,PCT水平轻度升高或不升高。

1.2 细菌感染/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判断在感染疾病严重程度的发展过程中,PCT随着严重程度的不同(局部感染、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呈现由低到高的浓度变化,对于感染程度及器官机能障碍的严重性进行准确的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降钙素原检测方法学和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徐爱蕾,王为(解放军第169医院检验科,湖南衡阳421002)摘要:降钙素原(PCT)是降钙素的前体肽,是近年来发现全身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标志物,在细菌所致炎症或感染性疾病中可特异性升高。

尤其对败血症、脓毒症、全身严重细菌感染、细菌性与非细菌性的鉴别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及预测疾病的预后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与其他传统实验室指标相比,在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中PCT有更好的特异性,是一个非常有应用价值的诊断感染状态的微生物学指标。

PCT在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快速诊断、鉴别诊断、病程监测、指导用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检测方法发展迅速,可进行快速定性或准确定量检测。

关键词:降钙素原;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中图分类号:R446.6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1-3826.2012.01.098文章编号:1671-3826(2012)01-0242-03降钙素原(PCT)是降钙素的前肽,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也是一种内源性非类固醇类抗炎物质,多在细菌感染时诱导产生,在调控细胞因子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PCT已作为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的预警指标。

因此,受到临床与检验界学者的密切关注,但是它的存在还有很多争议。

本文现就其临床意义和检测方法的进展作一综述。

1PCT检测的临床意义1.1在败血症中的应用败血症指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在国外每年有75万败血症患者,超过21万(28%)死亡,是ICU中主要的死亡原因。

在我国尚无确切的统计报道[1]。

根据败血症的严重程度分为3级:败血症、严重败血症和败血症性休克。

随着严重程度的上升,死亡率也相应升高。

在败血症时,感染的传统临床症状和常规实验室检测(如CRP或白细胞计数)缺少诊断的准确性,且有可能误诊。

PCT相对于其他指标,其诊断的准确性不会受外界影响,与之相比,PCT在感染时升高更早,因此PCT 在诊断感染引起败血症时有更高的准确性,在感染发生后3 6h,即可检测到PCT水平升高,在预后方面,CRP和白细胞计数对于患者的预后缺乏相关性,PCT水平可以用来对败血症的预后进行预测,若PCT水平持续升高或一直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常常提示预后不良;若PCT水平快速降低至正常水平,常提示预后良好。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PCT对诊断新生儿垂直传播败血症有很高的价值,患儿PCT在出生12 24h明显高于出生时及出生后36 48h,且可能是与新生儿复苏及绒毛膜羊膜炎独立相关[2]。

1.2在脓毒症、全身严重细菌感染中的应用脓毒症是重作者简介:徐爱蕾(1983-),女,湖南张家界人,技师,发表论文12篇,目前主要从事临床血液学检验工作症监护室最常见的严重疾病之一,是引起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常见原因,也是致残、致死率非常高的疾病之一。

吴丽娟等[3]发现,脓毒症患者PCT 值明显高于非脓毒症患者,认为PCT优于目前临床上应用的炎性反应指标,可作为早期鉴别全身感染,尤其是细菌感染的快捷、敏感、准确的检测手段。

在全身严重感染时,大多数经典的炎症早期因子仅仅暂时或间歇性的增高,国外研究发现,体温、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HLA-DR表达量及血浆CRP、TNF-α、IL-6、PCT与脓毒症预后相关,并经过统计分析在严重感染和脓毒症的辅助诊断中PCT是最好的指标,也可作为脓毒症的一个早期标志物。

同时有专家指出PCT浓度与脓毒性休克、血培养结果有着显著的相关性[4],高浓度PCT可以从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及不同程度感染阶段分辨出脓毒性休克。

在新生儿脓毒症辅助诊断方面,PCT是一个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新指标。

国外报道[5],在新生儿出生后0 48h内,PCT对脓毒症辅助诊断敏感性、特异性最为准确,可以通过PCT对其确诊,3 30d内辅助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准确性为100%。

1.3在细菌性与非细菌性炎性反应鉴别中的应用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在细菌引起的全身性炎性反应时,血清PCT 浓度会出现明显增高,但在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等炎性反应时,血清PCT浓度仅维持低水平,提示血清PCT浓度可以鉴别诊断细菌性或非细菌性炎症。

国外发现,单纯性HIV感染患者PCT浓度正常,HIV 合并继发细菌感染患者PCT浓度则明显升高[6],在脓毒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与脓毒性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相比较,发现PCT浓度在脓毒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中升高显著,继发细菌感染患者在抗微生物治疗后血浆PCT迅速降低[6]。

国外报道,在细菌性脑膜炎患者中PCT浓度升高明显,而在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中的PCT浓度维持低水平,PCT对细菌性脑膜炎的辅助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明显,PCT在鉴别诊断儿童细菌性脑膜炎与非细菌性脑膜炎时是非常敏感、特异的指标[7]。

有研究显示,肺结核和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PCT浓度有显著的差别,它的高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对于从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区分和排除肺结核起到一个重要的补充作用[8]。

除了细菌感染外,疟疾患者PCT水平也会升高。

即使在没有神经系统合并症的疟疾发作时PCT的水平也常常升高,在疟疾患者体内PCT水平升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TNF-α水平升高。

因为已知大量的PCT产生是在TNF-α在人体内释放后[1]。

1.4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下呼吸道感染如急性支气管炎,慢阻肺急性发作,哮喘,社区获得性肺炎占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10%。

国外报道在下呼吸道感染中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和以PCT作为指导抗生素治疗的指标[1],均可降低抗生素的使用,在急性支气管炎和慢阻肺急性发作时尤其显著。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PCT在一个多中心实验中被认可是唯一显著独立预测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指标[9]。

PCT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一个敏感的血液学指标,可能与AMI的炎症过程有关。

国外报道无AMI并发症患者的PCT浓度水平均正常,当合并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时血浆PCT水平稍微增高,在心脏停搏或伴细菌感染后显著增高[10]。

PCT在创伤和手术时血浆PCT浓度通常不升高或仅轻微升高;胃肠道手术及严重多发伤和烧伤病人通常在术后或伤后2d内出现暂时性升高,可能是肠道内毒素移位所致,若不并发细菌感染、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则PCT浓度很快下降。

术后或伤后并发细菌感染,PCT则一直保持高水平或持续升高,若感染和脓毒症得到根除和控制,则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11]。

国外有学者发现在感染坏死性胰腺炎时PCT、IL-8均值明显高于无菌坏死性胰腺炎,相比之下,PCT与感染坏死性胰腺炎最为相关[12]。

严重细菌感染时血清PCT浓度不仅明显升高,并且与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PCT对诊断感染有指导意义,尤其对重症感染诊断价值更高。

也有报道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感染性休克PCT会迅速下降,说明血清PCT含量监测对感染性休克早期诊断和疾病发展的监测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感染性休克早期诊断指标之一[13]。

2PCT的检测方法2.1放免法该方法检测正常人的血清PCT较为敏感,其既能检测游离的PCT,又能检测结合型的PCT,也可检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前体,可信敏感度为4ng/L,线性范围10 77ng/L,50%的结合游离比为140ng/L。

该方法是利用由人工合成的57个氨基酸部分制成R2B7特异性多克隆抗体,R2B7直接作用于PCT的57个氨基酸部分,既能检测游离型PCT,又能检测结合型PCT,其检测灵敏度为4μg/L,比酶免法、免疫化学发光法提高了灵敏度,但所需时间较长,且标记的放射性元素存在污染,因而限制了此方法的临床应用。

2.2免疫荧光法此方法是一种定量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采用两种鼠单克隆抗体与PCT的两个不同的抗原结合位点(CT和下钙素)结合,一种抗体经荧光标记(示踪剂)固定在管壁上,两种抗体分别与血浆或血清中PCT分子结合,形成“夹心复合物”。

荧光标记抗体被缚在试管壁上,通过发光试剂,计算荧光标记物的含量。

荧光信号的强度与标本PCT浓度成正比,同时测定已知PCT浓度的标准品,制成标准曲线,从而定量得到标本的PCT浓度。

2.3免疫化学发光法该方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标准品上结合有胶体金(示踪)的小鼠单克隆抗降钙素抗体和绵羊多克隆抗降钙素抗体,待检标本加上后,示踪元素即与标本中的PCT结合,这样标记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就结合到固定的抗降钙素抗体上,形成一个“三明治式”的复合物,然后通过发光比色判断出PCT的浓度。

该方法比较特异,无交叉反应,其检测最低限为10ng/L,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10 60ng/L。

批内、外变异系数分别为7%和8%,整个检测过程可以在2h完成。

2.4金标法近年来,实验室多采用一种半定量检测PCT 的金标法用于PCT的检测,是专门制备好的PCT-Q检测卡,简便快捷,整个检测过程不超过30min,结果分为<0.5μg/L;≥0.5μg/L;≥2.0μg/L和≥10μg/L4个等级。

正常人血清PCT值<0.1μg/L,大多数文献以≥0.5μg/L为阳性阈值。

实验应用一个金标单克隆鼠抗-katacalcin(一种降钙素原降解产物)抗体(示踪物)和一个多克隆羊抗-降钙素抗体(固相)。

血标本经离心后取20μl血浆或血清滴入反应孔中先与示踪物结合形成明显的抗原抗体复合物,该复合物经虹吸作用通过观察区再与固定的抗-降钙素抗体结合形成夹心复合物。

当标本中的PCT浓度≥0.5μg/L 时,夹心复合物呈红色带,且颜色深浅与PCT浓度成正比例。

此法不依赖仪器、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床旁检验。

2.5酶免法以及其他检测方法此方法是采用双抗体夹心法,用人工合成的PCT单克隆抗体检测,方法较特异,无交叉反应,检测最低限为10μg/L,但对正常人血清中PCT 浓度不能检出;凝胶层析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这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精确,但比较耗时,费用昂贵,因此限制了它们在临床的应用。

3展望PCT作为一种新的感染性炎性标志物目前已被广泛认可。

它不仅与系统性细菌感染程度呈现一种正相关的关系,而且它的上升或下降直接反映疾病恶化或好转的趋势,但在局部感染时PCT不升高或仅轻度升高。

虽然有很多临床与检验界学者的密切关注,但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其确切的产生机制还不甚明了,其病理、生理特点还不完全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它可能成为一项快捷、有效的常规实验指标,帮助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与指导用药,以使患者能够早日恢复。

在检测方面,血液学检查和传统的实验室指标如急性期蛋白对感染性疾病不能做出可靠的诊断。

微生物检查结果需等几天的时间而且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临床感染的存在以及与此相关的高病死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