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标准.pdf

合集下载

人际关系与沟通培训课件(PPT 45页)

人际关系与沟通培训课件(PPT 45页)

• 表现真诚 • 鼓励对方 • 产生信赖 • 转化冲突
34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 上向下 传达政策,目标,计划,业务指导,激励诱导.务 求上情下达
• 平行 交流经验,看法,意见,误会,务求互相了解,彼 此共进
• 下向上 陈述意见,抱怨,批评,有关问题务求下情上达
35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 除非上司想听,否则不要讲 • 若是意见相同,要热烈反应 • 意见略有差异,要先表赞同 • 持有相反意见,勿当场顶撞 • 想要有些补充,要用引伸式 • 如有他人在场,宜仔细顾虑 • 心中存有上司,比较好沟通
织对市场的变化便不能作出合适及实时的回应
16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 语言沟通 • 书面沟通 • 非语言沟通 • 经过行为学家60年的研究,面对面的沟通
时,三大要素的影响比率是文字7%、声音 38%、肢体语言55%
17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 单向沟通
讯息传递者
• 双向沟通
讯息转换过程
回馈
回馈
• 使用有限定的句法
29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1.双方表达并尊重彼此不同立场 2.说明双方拟追求的利益并说明理由 3.双方理性提出异议与认同之处 4.双方展开沟通协商-妥协 包容 让步 5.取的双赢的平衡点 6.获得协议-完成沟通
30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 开放心灵---同理心 • 避免情绪影响,不要打岔 • 注视,反应,表现兴趣 • 注意肢体语言,言外之意 • 作笔记写下重点 • 对关键词的正面响应 • 停止交谈
消息来源 解碼
传达或 媒介
精品ppt模板供大家使用
回馈循环
讯息
编码

【2024版】《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标准

【2024版】《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标准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是我校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人文课。

为学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人际关系奠定重要的基础。

本课程以现代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模式从护理人员的要求为出发点,紧紧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力求符合我校中职学校学生生源特点和就业需求,贴近社会生活、贴近专业岗位,力求结合“以人为本,人文护理”模式,突出护理专业教育特色,强化护理岗位礼仪与沟通的学习和训练。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从我校护理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形式,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和临床护理过程中的礼仪与人际沟通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

以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

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本课程整体设计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养成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三、课程设计思路在教学模式、方法设计上突出能力培养,通过教、学、演、练等方式从单纯传授知识向技能培养方向转变,利用互动式,参与式教学,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以教材为工具,拓展课程内容。

教学过程强调基本知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相结合,突出“理论够用,培养能力”的特色,通过虚拟行业课堂,着重培养、训练学生的基本礼仪规范、职业口语风范、从业规范和人际沟通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各个环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护理职业形象的规范要求、护理工作中的基本礼仪知识及礼仪的要求、了解并掌握人际沟通的基本内涵、功能、原则、基本技能和训练方法。

掌握护理工作中的交流技巧,并能融洽的践行护患沟通。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良好的职业礼仪修养。

人际关系与沟通(一)培训课件

人际关系与沟通(一)培训课件

接收者对接受到的信息 给予反馈,以确认是否 准确理解了信息。
沟通的要素
信息
沟通的内容,包括观点、情感、知识等。
环境
沟通的背景和情境,包括时间、地点、氛 围等。
发送者
信息的发起者,负责信息的编码和发送。
通道
信息的传递方式,如面对面交流、电话、 邮件等。
接收者
信息的接受者,负责对信息的解码和接收 反馈。
增强社会信任
人际关系中的信任可以增强社会的信任体系,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人际关系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与融合。
02
人际关系的概念与特点
人际关系的定义
1
概括地说,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 过一定的交往形式所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 相互关系。
人际关系反过来也会影响沟通,良好的人际关 系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而不良的人际 关系则可能阻碍有效的沟通。
03
人际沟通的基本原理
沟通的定义
沟通是一种信息的交流和分享,是实现人与人之间 相互联系、相互了解、相互影响的过程。
沟通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消除误解、增进了解、 促进合作,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促进个人成长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可以学习到更多的 知识、技能和经验,拓展视野,提高自我认知 和自我发展能力。
增强社会支持
人际关系是个人在社会中的重要支持系统,遇 到困难时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有利于 应对挑战和困难。
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提高团队合作
01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精神,提
总结词:在人际交往中,尊重 是建立和维护良好关系的基础 ,而诚信则是维系关系的重要 纽带。

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标准

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标准
案例教学法
讲授指导法
主题活动评价
合作学习评价
学生互评
教师点评
3
让学生理解沟通的奥秘,不仅仅限制于“喜欢说话”,更要做到“善于沟通”。
第八章沟通的奥秘
第一节先说先“死”
第二节不说也“死”
第三节说到不“死”
1、理解人们认为“先说先死”的原因,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用心体会。
2、认识人际沟通中“不说也死”的原因,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用心体会。
合作学习评价
学生自评
老师点评
4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电话沟通的重要作用,使在与别人沟通时能够尽量亲切、生动而灵活。
第十三章电话沟通
第一节电话形象
第二节接打电话的程序和基本技巧
第三节应对特殊事件的技巧
1、把握电话形象的内涵并能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提升自己的个人形象和单位形象。
2、把握打电话的程序和基本技巧并能在电话沟通中熟练运用。
第十五章名片使用的礼仪
第一节名片的作用及设计
第二节名片的礼仪
1、了解名片设计与制造的规范要求,能够在不同交际情景中使用合适的名片。
2、把握名片使用的礼仪规范,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学会正确的递送、接受名片。
3、养成按一定方式整理与管理名片的习惯。
情景模拟法
讲授指导法
示范法
案例教学法
主题活动评价
合作学习评价
2、认识会议主持人和与会者对会议成功的重要作用,明确各自的责任。
3、掌握会议主持人的沟通技巧,并能在会议实践中灵活运用。
4、掌握会议困境的控制方法,并能在会议实践中灵活运用。
情景模拟法
讲授指导法
示范法
案例教学法
主题活动评价
合作学习评价
学生自评

[管理学]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教学大纲-精品文档

[管理学]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教学大纲-精品文档

附件3:《人际关系与沟通》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编码:课程类别:选修适用专业:不限专业课程学时: 24课程学分:1。

5课程简介:人际交往是心理学、人际关系学交叉的一门学科,是综合大学各专业本科学生的选修课程。

通过学习《人际关系与沟通》,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概述、人际交往、社会交往、人际间的交往、人际间的交往艺术、语言与非语言交往、无声语言交往、演讲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掌握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具备人际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服务。

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课堂讲授,音像教学,演示等形式进行,注重学生生职业素质和形象的培养.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总学时24学时,理论讲授20学时,实践4学时。

选用教材:自编教材参考书:1。

《人际关系》主编李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2。

《医学与人文》主编钟明华吴素香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6年4月二、课程教育目标初步了解人际沟通的要点,为大学生改善人际关系、求职和面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三、课程学时分配章内容学时第一章人际关系概论 4第二章大学生的情商与人际交往 4第三章沟通的技巧 4第四章演讲的技巧4第五章求职与面试技巧 8四、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第一章人际关系概论【教学要求】1.掌握人际关系的概念.2。

熟悉理解人际关系的本质与特征及协调人际关系的意义.3.了解人际关系的性质、类型及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内容】一、人际关系的性质1.人际关系的概念2。

人际关系的特征3.人际关系的本质二、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1.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2.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三、人际关系的类型四、协调人际关系的意义【教学时数】 4学时第二章大学生的情商与人际交往【教学要求】1。

掌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形态与常用方式.2.熟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结构及成功交往的心理基础.3.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认知效应与偏差.【教学内容】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本质与功能1。

人际沟通与交往课程标准

人际沟通与交往课程标准

《人际沟通与交往》课程标准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人际沟通与交往》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无适用专业:数学教育专业、英语教育专业、语文教育专业开课系或教研室:教育系一、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人际沟通与交往》是面向语文、数学、英语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主要目的是传授给学生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中基本的礼仪规范,能得体应对,礼貌交往,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自信、自如、得体的进行人际沟通与交流,在交际层面实现由“准职业人”向“职业人”的过渡。

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目标驱动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熟练掌握职场礼仪,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提高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成功入职、职场形象设计、职场日常交际、职场商务交往及课程综合实训五个模块。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总目标让学生了解、掌握职场礼仪与沟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准则,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提供指导和借鉴。

(二)具体目标1.知识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相关人际沟通与礼仪知识、技巧、了解各种礼仪形式、迎送等礼仪规范;理解次序和席位安排、宴请(西餐)礼仪等应知应会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掌握日常社交活动中有关介绍、握手、问候、称呼、致意、尊时守信、拜访与接待、通讯礼仪、交谈礼仪的规范要求;掌握职场礼仪中沟通基本步骤、日常办公、求职的礼仪规范要求;熟练应用个人礼仪的基本常识和职业活动中的礼仪规范。

2.技能教学目标:1)能根据职业活动中职业着装的原则与特定场景结合自身特点模仿职业人着装要求,选择合适的服装、发型的等进行自我形象的设计。

2)能熟练掌握介绍、握手、问候、称呼、致意、尊时守信、拜访与接待、通讯礼仪、交谈礼仪的具体运用操作方法;3)能有效运用沟通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面试求职礼仪的运用。

3.品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内在美和外在美,提高礼仪文化的修养,使学生既能充满自信地与人交往又有较好的人际交往技巧和能力,提高学生的交往、沟通、组织、协调等职业能力;塑造良好的个人职业形象,成为具有高雅的气质、得体的举止、娴熟的人际交流技能的职业人。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教案-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教学大纲-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课程标准38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教案-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教学大纲-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课程标准38

第一单元有价值地无形资产——人际关系教学内容专题一,初识人际关系专题二,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地过程专题三,人际关系中地个人形象管理教学要求【知识目标】1.了解人际关系地重要性,心理构成与三维理论2.了解影响人际关系地主要因素与处理人际关系地基本原则3.了解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地过程4.掌握个人形象地重要性,四大要素与管理方法【素质培养目标】1.理解人际关系地重要性,重视人际关系2.遵循处理人际关系地4个基本原则:尊重原则,诚信原则,互惠原则,宽容原则3.塑造良好地个人形象教学重点1.人际关系地重要性与心理构成2.处理人际关系地基本原则3.个人形象地重要性,四大要素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课时数3课时教学内容情景还原:一本推理小说带来地巨大改变请分析吴华在最开始处理与同事地人际关系时有哪些做得不恰当地地方?它与同事方晨关系越来越好地原因是什么?吴华地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专题一初识人际关系一,人际关系地重要性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地人际关系状况都会对自己地人生产生重要地影响。

良好地人际关系对个人地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身心健康2.有利于事业成功(1)促进共同协作(2)促进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3)提供意志上地支持3.有利于创造幸福人生(1)物质生活地满足(2)精神生活地满足二,人际关系地心理构成人际关系是多种心理因素地复合体,它地基本成分包含认知,情感与行为。

1.认知认知是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地前提与基础。

认知包含对它人与自我地认知,是人际知觉地结果。

2.情感情感是指交往双方相互之间在情绪上地好恶程度与对交往现状地满意程度,还包含情绪地敏感性与对它人,对自我成功感地评价态度等。

3.行为人际关系要通过各种交际行为来展现,行为主要包含活动,举止,表情与言语等。

三,人际关系地三维理论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了人际需求地三维理论。

它认为,每个人在人际交往地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需求,即包容需求,支配需求与情感需求。

《人际关系与沟通》教学大纲

《人际关系与沟通》教学大纲

《人际关系与沟通》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编码: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训18学时适用专业:不限专业课程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人际沟通、职场人际关系和职场的平行、上行、下行、客户沟通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使学生能掌握一般人际关系、职场人际关系、自我认识、认识他人的基本理论,具备人际沟通与交流能力、职场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

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课堂教授、影像教学、案例分析、课题讨论、情景模拟、实训练习、演示等形式进行,注重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识、自我形象的提升和实际沟通技巧的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组织学生学习人际关系和人际沟通的相关理论和实务,使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并掌握实用的沟通技巧,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沟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

(二)具体目标1.能力目标(1)系统学习人际关系和人际沟通的基本理论知识,并用理论指导实践。

(2)通过提供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给学生感性认识,再结合实训让学生练习,通过影像教学、课题讨论等多种手段,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努力培养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以及知行合一的理念。

2.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并掌握实用的沟通技巧。

同时通过让学生进行大量基本沟通技能的练习,如:倾听、提问、反馈、肢体语言等,让他们能在一对一沟通以及与不同人际风格的上司、下属和客户沟通等情景下正确使用各种沟通技巧并取得良好效果。

3.素目标/思政目标(1)掌握人际关系和人际沟通的基本知识,包括理解人的一生离不开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人际沟通,掌握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的含义及沟通的主要方式,了解沟通失败的原因以及高效沟通的原则。

拓展专业视野,引导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乐于接收新观念、新事物,培养愿意与人合作的情感和能力。

《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实用标准-康秀芬

《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实用标准-康秀芬

《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适用专业:汽车整车销售与配件营销授课单位:学分:学时: 68学时编写执笔人:审定负责人:编写日期: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课程性质与作用《人际关系与沟通》是一门职业技能学科,是中等院校的学生应该提高和训练的一项基本素质,它关系到学生将来的求职、升迁等具体问题。

若不具备这一素质,会影响学生的前途发展。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基本的的社会沟通技能、提升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沟通的理念、知识,学会运用沟通的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一定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该学习领域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起重要支撑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对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起明显促进作用。

1.2课程设计基本理念课程开发遵循就业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紧紧盯住市场需求,牢牢贴近一线服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

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确保本课程整体设计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课程设计中不仅要充分考虑完成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养成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为实现本课程教学目标,主要遵循以下设计理念:(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建构主义强调教学不是通过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就可以完成的,知识也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教学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教学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因此《人际关系与沟通》的专兼职教师要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采取项目导向和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完成从初学者到“技能专家”的职业能力发展。

学生在具备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后,就能够自我建构新的职业技能,适应不断变动的职业生涯。

人际关系沟通概论pdf

人际关系沟通概论pdf
其 能呈现出真实的地貌。
沟通技巧
——如何让信息明确地传 递
明确表达的重要性
●如果思想会影响语言,那么语言也会扭曲思想。 ●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成为我们与他人之间的
藩篱;也可能成为我们与别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沟通技巧
——如何让信息明确地传 递
给你的措辞下定义(1)
●给你的言辞下定义,使其准确表达,易理解; ●用图表或者举例来说明; ●尽量少用缩略语或专业术语(若用,必须定义);
沟通技巧
——沟通概论
管理模式与沟通(1)
H 扶持型
指导型
与职员的沟通程度
委托型 命令型
L
H
管理职员的程度
H
M
L
职员的工作经验和工作积极性
沟通技巧
——沟通概论
管理模式与沟通(1)
●运用环境领导法 ——分析评估下属人员用以完成任务的经验和 主动程度; ——根据分析结果变更并选择最适合的管理模式; ——向下属人员解释变更的原因,寻求最佳配合。
沟通技巧
——如何让信息明确地传 递
●对接收的信息之准确性加以确认(2)
——确认的次数依据信息的复杂程度和发信者的表达 水平,原则是必须确定接收的信息的准确性;
——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自己察言观色的能力培养, 养成善于仔细观察生活的习惯。
沟通技巧
——如何让信息明确地传递
●聆听痛苦(1) ——面对“坏消息”的三种反应: a) 打击推复吐“真言”的人----“宰了那个传话 的人!” b) 埋怨顾客——“是你不按说明书来用嘛” c) 否认和强辩。
沟通技巧
——如何让信息明确地传 递
聆听与确认
●真正的沟通高手首先是一个热衷于聆听的人 ——统计显示:倾听占了管理人员全部时间的30-40%; ——调查显示:“倾听”名列20项重要经营技巧之首; ——聆听是建立信任最有效的方法。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教学大纲-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教案-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课程标准8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教学大纲-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教案-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课程标准8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计划学时:52计划学分:3先修课程:无选用教材:《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适用专业:不限专业课程负责人:二,课程简介人际交往与沟通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与训练地一项基本素质,它关系到学生地大学生活,将来地求职,升迁等问题。

若不具备这一素质,可能会影响学生地发展前途。

本课程通过师生互动交流与主动探究地学习方式,从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沟通技能,化解人际冲突,求职沟通,与同事沟通,下属与上司沟通,上司与下属沟通,会议沟通,与客户沟通,商务谈判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了人际交往与沟通中遇到地问题与处理技巧,以提高读者地社会交际与工作交际能力,帮助读者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课程教学要求序号专业毕业要求课程教学要求关联程度1 工程知识认识人际关系,了解沟通地内涵与类型,掌握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有效沟通,化解人际冲突,职场沟通,新媒体沟通等技能H2 问题分析很多人在生活与工作中与别人交流不畅,因为不会沟通而产生摩擦,耽误工作,影响心态;有地人对沟通方法不在意,忽视自我形象,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人不会使用或没有正确使用新媒体参与工作,导致工作进度受阻H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加快对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重要性地认识,加强培训学习,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与沟通能力,提升新媒体沟通能力H4 研究通过现场观察或多媒体观看优秀地人际沟通演示,研究如何提升自身地人际沟通能力,改正做得不对地地方H5 使用现代工具网络聊天工具,电话,手机,电子邮件M6 工程与社会熟练掌握人际沟通技巧,有利于改善自我形象,加强自信,减少人际冲突,推动生活与工作中地沟通进度,促进工作与日常生活地与谐进行,同时也促进了整个社会地精神文明建设H7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8 职业规范形象良好,谈吐文雅,有良好地人际沟通能力,善于进行工作接洽,与同事,上司,下属,客户友好相处,熟练使用网络工具H9 个人与团队学生分组,根据不同角色练习在不同场合下地人际沟通方法,包含工作汇报,日常寒暄,网络聊天,商务谈判等M10 沟通通过小组发言,提交案例报告来互相分析彼此地人际沟通能力,找出不足并做出改进M11 项目管理12 终身学习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并不断学习,一如既往地保持良好地沟通涵养,不断提升沟通能力H注:“课程教学要求”栏中内容为针对该课程适用专业地专业毕业要求与相关教学要求地具体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适用专业:学院各专业授课单位:旅游艺术系学时:32学时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陈洁静 XXXX年7月16日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课程性质与作用《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是一门职业技能学科,是高等院校的学生应该提高和训练的一项基本素质,它关系到学生将来的求职、升迁等具体问题。

若不具备这一素质,会影响学生的前途发展。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基本的的社会沟通技能、提升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沟通的理念、知识,学会运用沟通的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一定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该学习领域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起重要支撑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对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起明显促进作用。

1.2课程设计基本理念课程开发遵循就业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紧紧盯住市场需求,牢牢贴近一线服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

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确保本课程整体设计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课程设计中不仅要充分考虑完成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养成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为实现本课程教学目标,主要遵循以下设计理念:(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建构主义强调教学不是通过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就可以完成的,知识也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教学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教学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因此《人际关系与沟通》的专兼职教师要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采取项目导向和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完成从初学者到“技能专家”的职业能力发展。

学生在具备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后,就能够自我建构新的职业技能,适应不断变动的职业生涯。

(2)多元智能的学生观多元智能理论所提倡的学生观是一种积极的学生观。

该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方法,学校里不存在差生,全体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能特点、学习方法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

通过调查发现高职学生有动手兴趣浓、操作能力强,长于形象思维等共性特征,根据学生特点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做相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实践技能,在实践技能获得的过程中学习必须够用的理论知识。

(3)终身学习的学习观在美国,有一本家喻户晓的《幸福》杂志,在一期的封面上,醒目地写着一行大字:“要么学习,要么死亡!”这句话引发了人们广泛而深刻的思考,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重视学生的学习权,使“教学”向“学习”转换。

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而以“学”为中心。

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4)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其基本意义在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要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的项目工作过程为途径,以师生及生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强调学习中学生自我建构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使学生在解决职业实际问题时具有独立地计划、实施和评估的能力。

1.3课程设计思路《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紧紧围绕教育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方针,依据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性质、办学定位、办学目标,从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等角度,特别是《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系的角度,确立了与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合拍,以提高学生职场沟通交际能力为核心,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夯实学生就业实力和能力的设计思路。

《人际关系与沟通》课程教学资源丰富多彩,音像资料齐全。

教学内容以“经典案例讲解、基本理论学习、虚拟情景训练”为主线进行设计,教学过程强调基本知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相结合,突出“理论够用,培养能力”的特色,通过虚拟行业课堂,着重培养、训练学生的基本礼仪规范、职业口语风范、从业规范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职业性、实用性、人文性、训练性、可操作性特征。

2.课程目标本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吻合,在于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职业能力,该能力体现在三个方面:2.1.知识目标:①了解并掌握现代礼仪的基本类型、特点、功能、规范和训练方法。

②了解并掌握人际沟通的基本内涵、功能、原则、基本技能和训练方法。

2.2能力目标:①通过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个人礼仪、大学生校园礼仪、常见社交商务政务礼仪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技能,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示高雅的气质。

②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基本策略和基本技能并能熟练运用,提高学生的交际素养和人际沟通能力,增强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2.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现代礼仪基本规范和人际沟通规范的良好习惯,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自觉强化人际沟通和交往礼仪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良好的礼仪素养、心理素质、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从业规范。

4、体会让对方自己改变学法的妙处,提升自己对矛盾的化解力。

4、明白交浅不言深的道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

4.课程实施4.1教学实习、实训条件校内实训室能够满足教学过程中活动与实训的需要。

如形体房、多媒体教室、音乐厅、大礼堂等。

本课程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既可以为专业课服务,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实习实训设备为自身的教学服务,可谓一举两得。

4.2教学师资条件根据本课程的性质与培养目标,要求课程主讲教师最好具有“双师”素质,理论功底扎实,并且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能够与社会各行业单位合作共同开发和建设课程,积极参与行业企业培训,积累社会经验,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4.3教学方法建议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主要采用项目任务驱动方式进行讲解,讲训结合、边讲边练。

采用多媒体、幻灯片、录象结合传统教学手段进行讲授,采用学生示范、教师示范、学生感知训练、案例讨论、课堂观摩、小测试讲练结合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

课外实践:课堂外的实践教学活动主要有专题讲座,邀请企业界的专家、校外礼仪培训活动、实战训练,参加各种会议及接待服务活动、社区礼仪服务等,以培养学生综合性服务接待能力。

自主学习拓展:利用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将教学重点及具体考核参照标准提供给学生。

以课堂带动课外,让学生的课外学习有章可循,加强平时实践训练,促进学生自学自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进而促进专业职业形象的塑造及礼仪素养的内化。

以赛代练、以赛促学:通过举办“礼仪知识大赛”等活动,促进学生礼仪素养的形成。

5.考核方案的设计5.1考核方案设计5.1.1学生成绩评定总体思路:第一,教学评价要体现“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核心,以就业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

第二,坚持“重平时,重积累,重实效”的原则,根据本课程教学目标及课程特进行成绩评定。

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一张试卷定乾坤的考评方式。

第三,学生成绩评定方式要与新的教学模式相适应。

正像我们常言所讲,“考试本身不是目的,考试的目的是对我们平时学习情况、教学效果的考查”。

因此,学生成绩的评定方式是由我们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

5.1.2学生成绩评定应遵循的原则:第一,体现重平时、重积累、重实效的原则。

第二,体现公平、公正、科学的原则第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第四,注重体现学生知识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有机统一原则。

第五,建立起完善的考评机制,有科学的或比较科学的考评标准及实施方案。

5.1.3学生成绩评定方法: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核”的模式。

第一,平时成绩的确定:平时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40%,包括:课堂表现(出勤、听课、发言、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等方面的表现)10%;个人书面作业及小组活动20%;课外活动参与情况(态度、结果)10%第二,期末成绩的确定;期末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60%。

主要采取笔试开卷方式。

开卷方式更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平时素材的积累、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素质进行考核。

5.1.4学生成绩评定标准:(1)课堂表现:(10%)第一,出勤情况:旷课一次扣2分,学期累计5次,直接取消期末考试资格;病、事假一次扣1分,学期累计10次,取消期末考试资格。

第二,课堂表现:积极发言,认真思考,答案有新意,每次加1分。

加满10分为止。

(如果有出勤扣分情况,在抵消扣分后,加满10分为止)第三,参与课堂其他活动,积极踊跃,表现突出,每次加2分,加满10分为止。

第四,如果没有缺勤情况,但课堂表现一般,既没有主动发言,也没有参加课堂活动,取全班同学此项分数的平均分。

(2)书面作业及小组活动(20%)第一,书面作业,教师根据作业态度,作业内容,每次作业以100分计。

第二,小组活动,每次活动开始,以小组为单位,领取工作任务。

由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行组内分工,分工协作,共同完成。

小组活动结束后,先进行组内评定,每人得到基础分,再把评委给分和教师给分,平均到小组每个成员,得出总分。

第三,期末总评时,把两部分汇总,占期末总评成绩的20%(3)课外活动参与情况(10%)根据参与活动的过程表现及结果给出成绩。

(4)期末考试(60%)期末考试以沟通场景模拟方式进行。

总分为100分,取其中的60%计入总评分。

6.教材与教学资料的使用教材:曾仕强《人际关系与沟通》清华大学出版社XXXX参考教材:《礼仪与沟通教程》宋莉萍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XXXX《沟通与礼仪》张晓明袁林主编科学出版社 XXXX2.多媒体资源。

周思敏礼仪系列讲座音像材料;金正昆礼仪讲座、沟通讲座系列音像材料;余世维沟通讲座系列音像材料。

一个处处像别人表明自己优秀的,恰恰证明了他(她)并不优秀,或者说缺什么,便炫耀什么。

真正的优秀,并不是指一个人完美无缺,偶像般的光芒四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