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有机合成的一般原理

合集下载

有机合成重要知识点总结

有机合成重要知识点总结

有机合成重要知识点总结一、有机合成基础知识1. 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有机合成是指利用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特性和化学键的特性,以一种有机物为出发原料,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合成目标有机化合物的过程。

有机合成的对象主要包括有机化合物、天然产物、药物、功能材料等。

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碳-碳键(C-C)或碳-氢键(C-H)的形成或断裂,以及化学键的变换,来合成有机化合物。

2. 有机合成的基本步骤有机合成一般包括以下基本步骤:出发物的准备、反应物的选择、反应条件的设计、反应过程的监测和产物的纯化。

在有机合成中,反应条件的选择、反应物的选择和搭配以及产物的纯化是十分关键的。

3. 有机合成反应的类型有机合成反应种类多样,包括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重排反应、环化反应等。

根据反应类型的不同, 反应物和条件的选择也有所不同。

4. 有机合成中的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催化剂主要是帮助控制反应速率和选择性的物质。

常见的有机合成中的催化剂包括过渡金属催化剂、有机小分子催化剂、酶催化剂、光催化剂等。

二、有机合成策略1. 逆合成策略逆合成策略是指根据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从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出发,设计出一系列合成路线和反应条件,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目标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2. 多组分合成策略多组分合成策略是指以两种以上的原料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

多组分合成策略可以增加反应的多样性,提高合成效率,丰富了反应类型。

3. 变位合成策略变位合成策略是指通过多步反应依次进行有机分子中某些官能团的位置的变化来合成目标有机化合物。

这种策略通过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转移和变位来合成目标化合物,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4. 生物启发合成策略生物启发合成策略是指通过模拟生物合成的原理和方法,来合成目标化合物。

生物启发合成策略主要是借鉴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过程和机制,通过设计合成途径来合成具有类似结构和活性的有机分子。

三、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反应1. 还原反应还原反应是指被一种物质(还原剂)接收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过程。

第二章 5精细有机合成的基本反应(氨解、胺化和酰化、酯化反应)

第二章 5精细有机合成的基本反应(氨解、胺化和酰化、酯化反应)

R—N(CH3)2
直接合成二甲 叔胺的方法
10
R=C8H17 ,C12H25 ,C16H33
羟基化合物的氨解 ⑵ 工业合成法: 工业合成法: ① 气固相接触催化氨解法
(1)应用: 应用:甲醇氨解制二甲胺; 甲醇氨解制二甲胺; (2)催化剂: 催化剂:SiO2/Al2O3(主催化剂); 主催化剂); (3)温度: 温度:350~500℃; (4)压力: 压力:0.5~5MPa。
25
2.8 酰化和酯化反应
2.8.1 概 述 2.8.2 N-酰化反应 2.8.3 酯化反应
26
概 述
2.8.1 概 述
问题: 问题:常用的酰基化试剂有哪 些?最活泼的酰化试剂是什么? 最活泼的酰化试剂是什么?
一、酰基化反应的含义: 酰基化反应的含义:
酰化反应指的是有机分子中与碳原子 酰化反应指的是有机分子中与碳原子、 指的是有机分子中与碳原子、氮原子、 氮原子、磷原子 、氧原子或硫原子相连的氢 氧原子或硫原子相连的氢被酰基( 酰基(>C=O)所取代的 反应。 反应。 氨基氮原子上的氢被酰基所取代的反应称N-酰化, 酰化,生成 的产物是酰胺。 的产物是酰胺。 羟基氧原子上的氢被酰基取代的反应称O-酰化, 酰化,生成的 产物是酯, 产物是酯,故又称酯化。 故又称酯化。 碳原子上的氢被酰基取代的反应称C-酰化, 酰化,生成产物是 醛、酮或羧酸。 酮或羧酸。
第二章 精细有机合成的基本反应
2.1 概 述 2.2 磺化/硫酸化反应 2.3 硝化和亚硝化反应 2.4 卤化反应 2.5 氧化反应 2.6 氢化和还原反应 2.7 氨解和胺化反应 2.8 酰化和酯化反应 2.9 水解反应
1
2.7 氨解和胺化反应
2.7.1 概 述 2.7.2 羟基化合物的氨解 2.7.3 加成胺化 2.7.4 取代氨解 2.7.5 直接氨化

有机合成基本反应

有机合成基本反应

H2S2O7 + H2SO4
RCH=CH2 + SO3
主要生成磺内酯和烯基磺酸
用氯磺酸化和氧磺酸化制备链烷基磺酸: RH R· RSO2· RSO2O
磺化方法:
硫酸法、三氧化硫法、氯(氧)磺酸法、 亚硫酸盐及烘烤磺化法
3.3 磺化反应分类 根据所用磺化剂的不同而区分为:
C6H5CH3
+ NBS
C6H5CH2Br
三、羰基 a- H卤取代反应:
卤化剂以卤素、硫酰氯、过溴化苯基甲酰胺盐等。 C6H5COCH3 + Br2 C6H5CH2CHO + Br2 C6H5CH2COOH + Br2 C6H5COCH2Br C6H5CHBrCHO C6H5CHBrCOOH
四、芳环的卤取代反应:
氯、溴、碘均可作为卤化剂,以SN2形式进行。 ArH + Br2
FeX3
ArBr
2.3
卤置换反应
RX(X = Cl,Br)
一、醇羟基的卤置换反应(以SN2进行):
ROH + HX (PX3、POX3)
二、酚羟基的卤置换反应:
以强卤化试剂(PClX)制备。 ArOH + PCl5 ArCl
三、羧羟基的卤置换反应:
六、芳香族重氮化卤置换反应
桑德迈尔(Sandmeyer)反应: ArN2+Cl¯ + Z ¯ = ArZ + N2 + Cl ¯ Z = Cl ¯ 、Br ¯ 、I ¯ 、CN ¯ 等。
ArN2+X¯
Ar· ; Ar· + CuX2
ArX (X= Cl、Br)
氟化物制备时采用NH4BF4、HBF6试剂。

精细有机合成原理

精细有机合成原理

1.浓硝酸作为硝化剂时,参加硝化反应的活性质点是NO2+,稀硝酸作为硝化剂时,参加硝化反应的活性质点是NO+。

是(邻对位)定位基;-COOH是(间位)定位基。

2.在芳香族的亲电取代反应中,苯环上的-OCH33.(间歇操作)是将各种反应原料按一定的顺序加到反应器中,并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经过一定时间完成特定的反应,然后将反应好的物料从反应器中放出。

4.在连续操作的反应器中,有两种极限的流动模型是(理想混合型和理想置换型)10% 的发烟硫酸换算成硫酸的浓度是。

5.按照原料单体的种类和数目不同,缩聚反应可以分为(均缩聚、异缩聚、共缩聚)三类。

6.一氯苯的生产工艺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变革即(单锅间歇生产工艺、多锅连续生产工艺、塔式沸腾连续生产工艺)。

7.芳环的取代卤化属于亲电反应,在这个反应中,卤素做亲电试剂。

8.(芳伯胺)化合物转变成重氮化合物的反应称为重氮化反应。

9.在铁屑还原法还原硝基时,铁屑的高纯度对反应利。

10.羟基是第 1 类定位基。

三1以季铵盐为例,简述相转移催化的原理,并画出示意图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体系中,亲核试剂M+Nu-只溶于水相而不溶于有机相,而有机反应物R-X+只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相。

两者不易相互靠拢而发生化学反应。

在上述体系中加入季铵盐Q+X-,它的季铵盐正离子Q+具有亲油性,因此季铵盐既能溶于水相又能溶于有机相。

当季铵盐与水相中的亲核试剂M+Nu-接触时,亲核试剂中的负离子Nu-可以同季铵盐中的负离子X-进行交换生成Q+Nu-离子对。

这个离子对可以从水相转移到有机相,并且与有机相中的反映物R-X发生亲核取代反应而生成目的产物R+Nu-,在反应中生成的Q+X-离子对又可以从有机相转移到水相,从而完成相转移催化的催化循环,使上述的亲核取代反应顺利完成。

2.在进行芳香族重氮化反应时,往往加入亚硝酸钠,然后再用淀粉-碘化钾试纸鉴定有过量的亚硝基存在时,再加入脲,把过量的亚硝基除去,才进行下一步的反应。

精细有机合成的一般原理

精细有机合成的一般原理

环丁二烯
p electrons: 4
三元环
环丙烯体系
.
.-.
+
p electrons: 3
p electrons: 4
antiaromatic
p electrons: 2
aromatic
七元环 环庚三烯离子 Cycloheptatrienyl Ions
p electrons: 8
环庚三烯负离子 antiaromatic
HO OH
* COOH NHAc
OCH3 R
P Ph
L-多巴
均相手性催化剂用于手性丁内酯旳合 成
H3C O H3C
OO
H2 BPPM-Rh* 87% e.e.
H3C H3C
* OH
OO
Ph2P
BPPM :
N CH3 COOBu-t
α-酮酸
手性硼氢化试剂ⅠpcBHR*用于 (1s,2s)-反-2-甲基环戊醇旳合成
科学与艺术融合期
20世纪后半叶至今
合成反应和措施学研究 天然产物全合成 功能分子旳合成研究
E. J. Corey提出逆合成份析
E. J. Corey提出了一套进行有机合成设 计旳原则和措施,即拟定怎样将要合成旳 目旳分子按可再结合旳原则在分子旳合适 部位进行切割,而成为较小旳起始原料分 子,然后再将这些原料分子按一定顺序和 反应结合起来(涉及分子旳立体构造), 从而得到目旳化合物。
O. Hassel确立了环己烷体系旳椅式构象、 直立和平伏键以及构象转换
1950年有机化学家D. H. R. Barton建立了 构象分析理论体系
环辛四烯 Cyclooctatetraene
4n systems, 8 pi electrons Nonplanar “tub” conformation Huckel’s rule does not apply

精细有机合成与工艺介绍课件

精细有机合成与工艺介绍课件

03 反应釜的压力:根据化学反 应的压力要求选择合适的压 力等级,以确保安全生产。
04 反应釜的搅拌与加热:根据 化学反应的工艺要求选择合 适的搅拌与加热方式,以提 高反应效率和生产质量。
反应温度与压力的控制
01
反应温度:影响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需要精确控制
02
反应压力:影响反应速率和产物收率,需要精确控制
03
温度和压力的测量:采用温度计和压力表进行实时监测
04
温度和压力的控制:采用加热和冷却设备进行调节,确保反应条件稳定
反应时间的控制
反应时间对反 应结果的影响
反应时间的 控制方法
反应时间的 优化
反应时间的 监测与调整
典型反应案例
01
酯化反应: 乙酸乙酯 的合成
02
加成反应: 苯乙酮的 合成
03
自动化与智能 化:提高生产 效率,降低成

03
生物催化:利 用生物酶进行 有机合成,提 高反应选择性
04
连续流反应: 提高反应效率, 减少溶剂使用
05
纳米材料:提 高催化剂性能, 降低反应能耗
06
超临界流体: 提高反应速率, 降低反应条件
要求
化学反应原理
精细有机合成的基 本原理是化学反应 的机理和过程。
催化剂选择:催 化剂对反应速率 和产物选择性有 很大影响
压力控制:压力 对反应速率和产 物选择性有很大 影响
反应时间控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应时间对反应 速率和产物选择 性有很大影响
溶剂选择:溶剂 对反应速率和产 物选择性有很大 影响
反应顺序控制: 反应顺序对反应 速率和产物选择 性有很大影响
反应产物分离与纯化

精细有机合成知识点总结

精细有机合成知识点总结

精细有机合成知识点总结一、有机合成基础知识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有机化合物以碳为主要元素,通常含有氢、氧、氮、硫等元素,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样的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对于合成时的反应条件和合成路径具有重要的影响。

2. 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有机合成是指通过将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成目标化合物的过程。

合成的基本原理包括合成途径的选择、反应条件的控制、反应机理的理解等方面。

3. 有机合成的分类:有机合成可以根据合成途径、合成目标、合成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官能团化合成、碳碳键形成、环化反应、取代反应等。

二、精细有机合成的理论基础1. 反应机理:在精细有机合成中,对于反应的机理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反应物的选择、反应条件的控制、中间体的形成等方面的理论基础。

2. 功能团保护和去保护:在有机合成过程中,有时需要对特定的官能团进行保护,以防止其在反应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改变。

同时,也需要在合成的适当时机去除这些保护基团,以获得目标产物。

3. 立体化学:有机合成中的立体化学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包括立体化学的理论基础、手性分子的制备和合成、手性识别和手性分离等方面的知识。

4. 共价键断裂和形成:在有机合成中,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是非常常见的反应过程。

了解这些反应的机理和条件对于合成路径的选择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精细有机合成的实验技术1. 反应条件的控制:在实际合成过程中,对反应条件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温度、压力、溶剂的选择等方面的实验技术。

2. 操作技术:精细有机合成涉及到很多精细的操作技术,包括溶剂的蒸馏、试剂的使用、产物的提取和纯化等。

3. 合成路径的选择和优化:在精细有机合成中,选择合适的合成路径对于提高产物收率和纯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需要根据反应物的结构特点和反应机理进行合适的路径设计和优化。

四、精细有机合成的应用1. 药物合成:精细有机合成在药物合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有机合成原理与工艺

有机合成原理与工艺

有机合成原理与工艺
有机合成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合成有机化合物的过程。

作为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反应物选择:要确定适合所需产物合成的反应物。

反应物的选择要考虑其结构、官能团以及反应条件对反应影响的因素。

2. 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介质(溶剂)等。

反应条件的选择要根据反应物的性质以及反应的速度、产率等要求进行调节。

3. 催化剂的选择:有机合成中常使用催化剂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改善反应的选择性。

4. 反应的步骤:有机合成通常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反应步骤,包括化学键的形成、断裂、转移等。

每个步骤要选择适当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以使反应有效进行。

5. 反应的控制:有机合成中常需要控制反应的产率和选择性。

这可以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催化剂的种类以及添加辅助剂等方法来实现。

在有机合成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工艺方面的考虑。

1. 实验操作:要注意反应的安全性和操作的规范性。

实验中应使用适当的实验设备和试剂,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注意个人
防护和废弃物的处理。

2. 反应体系的优化:在实际合成中,根据所需产品的纯度要求,可以采用适当的分离提纯方法,如溶剂萃取、晶体分离、吸附等。

3. 反应的监测与控制:要对反应的进程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可以通过测定反应温度、pH值、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等参数
来判断反应的进行情况。

有机合成的原理和实践

有机合成的原理和实践

有机合成的原理和实践有机合成,顾名思义,就是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过程。

在现代化学领域中,有机合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许多新型材料和药物的开发都离不开有机合成。

本文将围绕有机合成的原理和实践展开,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用的知识。

一、有机合成的原理有机合成的原理是基于碳-碳键和碳-氢键的化学反应。

有机分子中的碳原子有四个价电子,可以形成共价键。

在有机合成过程中,通常都是通过改变或者添加一个分子中某个原子的环境,来改变这个原子的反应特性从而达到想要的反应结果。

有机化学中最为常见的配体和反应技术是使用机械搅拌和添加溶剂来促进反应,这也是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

在有机合成过程中,还会使用一些特殊的试剂和催化剂来促进一些复杂的反应,比如金属催化的反应,各种双键和三键反应等。

总之,有机合成的原理就是通过改变反应原料的结构和环境,改变原子的化学反应行为以达到目的。

二、有机合成的实践有机合成的实践是学习有机化学的重头戏。

在有机合成的实践中,需要用到多项技术和设备,比如冷却装置、加热装置、过滤设备、各种试管等。

在实践中,最关键的是对反应速率和反应选择性的控制。

有机合成试剂中,有很多条件较为苛刻的反应,如果反应环境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很容易出现副产物,产率低等情况。

此外,要注意安全问题。

有机合成的实践中,常常涉及到一些危险的试剂和反应条件,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处理,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因此,在进行有机合成实验前必须要完整地了解实验过程和注意事项,并遵循实验室安全规定,才能够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三、有机合成的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有机合成领域也在不断地取得重要进展。

通过分子组装、化学修饰等方法,有效地实现了大规模有机合成。

其中新型材料和药物的研究发展尤为迅速,对于有机合成的贡献也非常大。

近年来,有机合成还被应用于催化、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的有机合成领域。

有机合成的进展不仅丰富了化学知识,也为许多实用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精细有机合成实验

精细有机合成实验

CHO OH
Ac2O, KF 170℃
COOH OH
200℃ -H2O
OO
CH3 OH
1/3POCl3 -HCl
CH3 O-(P=O)1/3
2Cl2 -2HCl
CH2Cl2 O-(P=O)1/3
(CH3CO)2O, CH3COONa -NaCl, -HCl, -CH3COOH
O
CH3
Cl-C-Cl
精 细 有 机 合 成 实 验
实验一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十二醇硫酸钠
(实验时间3.5h)
一、实验目的
了解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性能和一般制法。
二、实验原理
CH3(CH2)11OH + ClSO2OH
CH3(CH2)11OSO2OH + HCl
CH3(CH2)11OSO2OH + NaOH
CH3(CH2)11OSO2ONa + H2O
OH + 4HBr
CH3
Br
CH3
Br
三、实验用品
双酚A、95%乙醇、溴(≥99%,无水)
实验四、内酯类香料 香豆素
(实验时间6h)
一、实验目的
学习合成香料的基本知识和用Perkin反应制备香豆素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分别以水杨醛、邻甲苯酚为原料,与醋酐在缩合剂醋酸钠 的存在下进行缩合反应(Perkin反应)来合成。
0.1%~0.2%),通过酯化反应制取增塑剂。反应后只须进行减压蒸馏 脱
醇,而毋须进行其它后处理,即可获得较纯的增塑剂。
O
C O
C
+ 2CH3(CH2)7OH
n-(C4H9)2SnO
COO(CH2)7CH3 + H2O

精细有机合成技术

精细有机合成技术

第二节 酯化反应基本原理
③反应温度。羧酸与醇在液相中进行酯化时几乎不 吸收或放出热,所以平衡常数与温度基本无关,但在气 相中进行旳酯化反应,为放热反应,此时平衡常数与温 度有一定旳关系,如制取乙酸乙酯时,150℃旳平衡常数 为30,而在300℃下降为9;当用酰氯或酸酐作酰化剂时, 也是放热反应,温度对平衡常数一样有影响。
酯化反应也可不用催化剂,但为了加速反应旳进行, 必须采用200~300℃旳高温。若工艺过程对产品纯度要 求极高,而采用催化剂时又分离不净,则宜采用高温无 催化剂酯化工艺。
第一节 概述
(2)酸酐法 羧酸酐是比羧酸强旳酰化剂,合用于 较难反应旳酚类化合物及空间阻碍较大旳叔羟基衍生物 旳直接酯化,此法也是酯类旳主要合成措施之一,其反 应过程为:
第二节 酯化反应基本原理
常用旳有机酸催化剂有:甲磺酸、苯磺酸、对甲苯 磺酸等。它们较硫酸旳活性低,但无氧化性,其中对甲 苯磺酸最为常用。对甲苯磺酸具有浓硫酸旳一切优点, 而且无氧化性,碳化作用较弱,但价格较高。常用于反 应温度较高及浓硫酸不能使用旳场合,如长碳链脂肪酸 和芳香酸旳酯化。
硫酸盐也可作为酯化催化剂。如用硫酸锆为催化剂 合成丁酸乙酯。硫酸氢盐与硫酸盐有相同旳催化性能, 但能使产品旳色泽变浅。
醇与酰氯酯化时,其平衡常数很大,一般可视为不 可逆反应。
第二节 酯化反应基本原理
(2)影响酯化平衡常数旳原因 反应物构造和反应 条件对酯化反应平衡有主要影响。
①醇或酚旳构造。醇或酚旳构造对酯化平衡常数旳 影响较为明显。表13-1乙酸与多种醇旳反应转化率及平 衡常数,由表中数据能够表白,伯醇旳酯化平衡常数最 大,反应速度也最快,其中又以甲醇为最;仲醇、烯丙 醇以及苯甲醇旳平衡常多次之,反应速度也较慢;叔醇 和酚旳平衡常数最小,反应速度最慢。

精细有机合成原理

精细有机合成原理

溶剂分解反应,主要是水解反应,占溶剂分解反应的77%,可以合成醇
酸化反应,是药物合成中常用的对碱性药物的成盐修饰反应,可以提高
药物的水溶性,改善剂型加工性能以及药物的转运和代谢过程,提高生物 利用度。主要使用盐酸、硫酸、酒石酸、抗坏血酸等。
CH2CH2CH2NHNH2 N Cl HCl / CH3CH2OH S (药物:盐酸氯丙嗪) CH2CH2CH2NHNH2 HCl N Cl
%,硫化物还原占8%。
O Et ph O N
加氢还原反应,催化加氢占45%,电子还原占29%,氢负离子还原占17
O Zn / HCl Et ph N N
S N
O (药物:扑米酮)
第一章
医药工业常用化学反应:
概 论
• 精细化工中的常用的化学反应:
(酚)、醛、羧酸等,同时羟基OH、氨基NH2、羰基CO的去保护也通过 溶剂分解反应来实现。来自 精细化工的加工方法:
(1)物理方法:
萃取、精馏、蒸馏、重结晶、浸取、升华、溶解、混配、包埋(膜)
(2)化学方法
各种化学反应
精细化工的产品形式:
精细化学品工业很注重产品的剂型加工,其产品形式很多。可 以直接以化学品面市、也可以以各种剂型的终端产品面市。
第一章
医药工业常用化学反应:
反应类型 烷基化 溶剂解 使用频率 22.3 12.3 反应类型 酯化 氧化
基化使用频率最高。
烷基化反应 C- 使用频率 20.6
概 论
• 精细化工中的常用的化学反应:
烷基化反应,主要有C-、N-、O-、S-烷基化反应,其中以N-烷
N- 54.3 O- 16.5 S- 8.6
酰化反应,和烷基化反应一样,同样是N-酰化反应使用频率最高

精细有机合成技术:催化加氢的基本原理—芳烃加氢

精细有机合成技术:催化加氢的基本原理—芳烃加氢
由于苯与环己烷的沸点十分相近,分离比较困难,因此该生产工艺 对苯转化率要求很高,通常采用氢过量循环,增加预反应器等措施。感谢观看精细合成化学许航线
芳烃加氢
工业上常用的催化剂为负载型镍催化剂或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加氢反应条件要比烯烃高。 如Cr2O3催化时,温度120~200℃,压力2~7MPa。提高压力有利于平衡向加氢方向移动。芳烃 加氢前需对其进行精制以除去杂质硫化物,避免催化剂中毒而失去活性。
由于芳烃的稳定性,使得其加氢速度较慢。其相对速度为:
因此,苯加氢很难形成分步加氢的中间产物,即苯加氢通常只能得到环己烷。 苯的同系物加氢速度比苯慢,说明含有取代基会对加氢反应产生活性降低的影响。
工稠环芳烃在加氢时会分步发生反应。如萘加氢时会有多种中间产物。 芳烃加氢时,也有可能发生氢解,产生侧键或芳环断裂。
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芳烃加氢是环己烷的生产。生产环己烷的主要工艺是 苯的催化加氢。

精细有机合成技术:C-酰化反应原理

精细有机合成技术:C-酰化反应原理
精细有机合成技术
黄锋-酰化反应原理
1
C-酰化反应历程
1
一、C-酰化反应原理 1.C-酰化反应历程 当用酰氯作酰化剂时,以无水三氯化铝为催化剂,反
应历程大致如下:
首先酰氯与无水三氯化铝作用生成各种正碳离子活性中间体 (a)、(b)、(c)。
这些活性中间体在溶液中呈平衡状态,进攻芳环的 中间体可能是(b)或(c),它们与芳环作用生成芳酮 与三氯化铝的络合物。例如:
芳酮与三氯化铝的络合物经水解即可得到芳酮。 当用酸酐作酰化剂时,它首先与AlCl3作用生成酰氯。
如果只有一个酰基参加酰化反应,每摩尔酸酐至少需要 2mol三氯化铝。这个反应的总方程式可简单表示如下: 上式中的RCOOAlCl2在AlCl3存在下也可以转变为酰氯,即
感谢观看

化学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与策略

化学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与策略

化学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与策略化学有机合成是一门以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为核心的化学领域。

通过有机合成,可以有效地合成出各种有机化合物,包括药物、农药、染料、香料等。

有机合成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合成的步骤、反应条件、反应物的选择以及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策略。

本文将介绍化学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与策略,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有机合成的技术。

一、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有机合成是一种将较简单的有机分子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转化为复杂的有机分子的过程。

在有机合成过程中,有机化合物之间发生的反应通常是通过改变分子内的功能团以及分子间的化学键来完成。

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功能团转化在有机合成中,功能团转化是一种常见的反应方式。

通过改变有机分子中的特定功能团,可以实现不同化学性质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常见的功能团转化反应包括酯化、醚化、烯烃的加成等。

通过选择适当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可以有效地实现功能团的转化。

2. 键合断裂与形成有机合成中,键合的断裂与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通过断裂和形成化学键,可以构建分子骨架,实现有机分子的结构改变。

常见的键合断裂和形成反应包括烃的卤代反应、醇的脱水反应、烯烃的加成反应等。

通过选择适当的反应条件和反应物,可以控制键合的断裂和形成过程,实现有机分子的构建。

3. 立体化学控制在有机合成中,立体化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有机化合物的立体化学结构对其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选择适当的合成方法和反应体系,可以实现立体化学的控制,合成出具有特定立体化学特性的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立体化学控制策略包括使用手性催化剂、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和空间位阻等。

二、有机合成的策略在有机合成中,为了高效地合成目标化合物,需要制定合适的合成策略。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有机合成策略:1. 串联反应串联反应是指将多步反应连续进行,从而减少合成步骤并提高合成效率。

通过将多个反应步骤连接在一起,不需要分离纯化中间产物,从而减少了合成中可能产生的副反应和损失。

有机物的合成和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有机物的合成和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有机物的合成和反应的原理和应用有机物作为生命的基本元素,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其合成和反应一直是化学研究的重要热点。

在有机化学领域,有机物的合成和反应原理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旨在介绍有机物的合成和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一、有机物的合成原理和方法有机化学合成的基本思想是选择合适的反应物,在适当条件下,通过各种方式构造所需的化合物。

一般来说,有机物的合成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单体按化学键连接成为一个大分子的过程。

典型的例子是加成聚合反应。

2. 消除反应:这种反应通常产生小分子。

3. 双键迁移反应:双键迁移反应是分子内反应,通过移动双键,产生新的分子结构。

4.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电子从一个分子转移至另一个分子的过程。

5. 重排反应:重排反应是一种带有多重共振的反应,是通过折叠、裂解、迁移和重组来进行。

通过以上方法,有机物可以便捷地合成出来,而且这些反应都有它们各自的优点和限制条件,熟练掌握并广泛应用这些方法是有机化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二、有机物的反应原理和类型1. 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一种有机化学反应,两个或多个单体按化学键连接成为一个大分子的过程。

典型的例子是加成聚合反应,例如聚乙烯的合成。

2. 消除反应:这种反应通常产生小分子,例如乙烯和水反应得到乙醇,在此反应中,乙烯中的一个碳-碳双键与水中的一个氢-氧单键发生加成反应,形成一个醇基。

3. 双键迁移反应:双键迁移反应是分子内反应,通过移动双键,产生新的分子结构,例如萜类物质的生物合成中双键迁移反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电子从一个分子转移至另一个分子的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

5. 重排反应:重排反应是一种带有多重共振的反应,是通过折叠、裂解、迁移和重组来进行的,例如重排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三、有机物合成和反应的应用1. 药物合成:有机物合成是制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电解有机合成技术

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电解有机合成技术

感谢观看
精细有机合成技术 邹静
电解有机合成技术

反应原理
Contents

1
2
3
电解反应全过程 电解反应的应用
Hale Waihona Puke 解有机合成技术• 1834年,法国化学家法拉第在实验室进行了首次有机电 合成反应——电解乙酸钠溶液制取乙烷。
• 20世纪60年代,现代有机电合成工业开始发展——以电 合成己二腈和四乙基铅的工业化为标志。
电解反应是由电化学过程、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等许 多步骤组成的。例如,图2-13是丙烯腈电解加氢二聚制己 二腈的全过程。 (1)底物S(CH2= CHCN)在电解液中通过扩散和泳动 到达阴极表面; (2)在阴极表面发生吸附形成S吸;
(3)S吸与电极之间产生电子转移,生成Ⅰ ’吸(即 C(·)H2— C(··)HCN),属电化学过程;
• 电解有机合成,也称有机电化学合成,它是用电化学技 术和方法研究有机化合物合成的一门新型学科。
1.反应原理
➢电解有机合成可分为直接法、间接法和成对法三种 类型。 ➢直接法是直接利用电解槽中的阳极或阴极完成特定 的有机反应。 ➢间接法是由可变价金属离子盐的水溶液电解得到所 需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在另一反应器中完成底物的氧 化或还原反应,用过的无机盐水溶液送回电解槽使又 转化成氧化剂或还原剂。
➢ 成对法则是将阳极和阴极同时利用起来。例如,苯先 在阳极被氧化成对苯醌,再在阴极还原为对苯二酚。
单极性电解槽
隔膜:离子选择透过性膜、非选择透过性膜
双极性电解槽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种可用化学试剂完成的氧化或还原 反应,都可以用电解方法实现。在电解槽的阳极进行氧化 过程。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并不能电离,因此,氧化剂主 要来源于水中的OH-,它在阳极失去一个电子形成·OH, 然后进一步形成过氧化氢或是释出原子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丙烯体系
.
.-.
+
p electrons3:
p electrons4:
antiaromatic
可编辑ppt
p electrons2:
aromatic
22
七元环 环庚三烯离子 Cycloheptatrienyl Ions
p electrons: 8
环庚三烯负离子 antiaromatic
p electrons: 7
3
2
HOOCPh
肉桂酸
反-2,4-二苯基环丁烷-反-1,3-二
Ph
+ O
lig ht 5% 6
Ph O
苯甲醛 三甲基乙烯 环氧丙烷
可编辑ppt
11
颠茄酮的合成
1902年Willstatter以近20步反应合成颠茄酮 1917年R. Robinson在中性水介质中(生理条 件)一步缩合得到颠茄酮,开创了天然产物 的生物合成
第1章精细有机合成的一般原理
可编辑ppt
1
一、概述
➢ 任务
实现有价值的已知 化合物的高效生产;
创造亲新的有价值 的物质与材料。
有机合成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有机化学品,如 医药、农药、染料、表面活性剂、粘合剂等。
可编辑ppt
2
➢有机合成的目的
合成一些特殊的、新的 有机化合物,探索一些、 的合成路线或研究其他理 论问题,即实验室合成。为这 一目的所需要的物质的量较少,
可编辑ppt
12
O NMe 2
I
Br
Br
Br
Br
NMe 2
+ NMe 2
NMe
Br
Br
Br
NMe
Br
H
NMe
OH
NMe O
OH
NMe
H
Willstatter完成的茛宕碱(tropine)的合成路线
可编辑ppt
13
Mannich反应
CHO
COOH COOH
+H 2 N3 C + H O
CHO
NM O e
p electrons: 可编6辑ppt
环庚三烯正离子 aromatic
23
Cyclooctatetraene Dianion 环辛四烯二价负离子
2K
- .- . =2
+2 K +
.- .
aromatic
p electrons: 10
可编辑ppt
24
[10] 轮烯
HH
HH
O
nonaromatic
8
苯的分子轨道图
可编辑ppt
9
八元环 环辛四烯
Cyclooctatetraene
环丁二烯
p electrons4:
可编辑ppt
10
[2+2]环加成反应实例
1901-1910年间, G. Ciamacian和P. Silber在意大利 进行光化学反应研究
Ph
light2,OH
Ph COOH
4
1
COOH5% 6
可编辑ppt
19
环辛四烯 Cyclooctatetraene
4n systems, 8 pi electrons
Nonplanar “tub” conformation
Huckel’s rule does not ap可p编l辑yppt
20
环丁二烯
p electrons4:
可编辑ppt
21
三元环
aromatic
NAc
aromatic
可编辑ppt
25
有机物结构理论重要进展
有机反应的选择性 化学选择性、区域选择性、立体选择性 构象分析 轨道对称守衡原理 过渡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
可编辑ppt
26
Claisen重排
O
20 C0
OH
[
]
OH
苯基烯丙基醚
邻烯丙基苯酚
O
200C O
CH2
CH2 CH2
有机反应的选择性 化学选择性、区域选择性、立体选择性 构象分析 轨道对称守衡原理 过渡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
可编辑ppt
18
构象分析
K. S. Pitzer证实分子内旋转中存在着非键 合相互作用的能垒
O. Hassel确立了环己烷体系的椅式构象、 直立和平伏键以及构象转换
1950年有机化学家D. H. R. Barton建立了 构象分析理论体系
NM O e
琥珀醛 甲胺
COOH COOH
丙酮二甲酸
R. Robinson的tropine合成路线
可编辑ppt
14
结构理论和反应方法研究
1874年W. Kor.n.er验证了苯的结构。 1885年W. H. Perkin的碳环合成。 1911年R. Will.s.tatter合成环辛四烯和1905年对环丁 二烯高度不稳定结构的研究。 1901-1910年G. Ciamacian和P. Silber发现第一个 [2+2]环加成反应。 1917年R. Robinson完成颠茄酮的合成。
可编辑ppt
5
初创期
19世纪到20世纪初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合成尿素 1840年德国化学家柯尔柏合成醋酸 1850年法国化学家贝特洛合成油脂 19世纪初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和英国物 理、化学家法拉第发展定量测定有机物组成的方法 19世纪有机物结构理论的建立,中心内容包括碳的四价和 成键(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和英国化学家库帕,1858),苯 的结构(凯库勒,1865),碳价键的四面体构型(荷兰化 学家范托夫和法国化学家勒贝尔)
但纯度要求较高。
为了工业上大量生产,即工业 化合成。成本问题非常重要。
可编辑ppt
3
有机化学三个研究领域
(1)天然产物的分离、鉴定和结构测定 (2)物理有机化学 (3)有机合成
可编辑ppt
4
现代有机合成回顾与进展
有机合成的初创期
有机合成的艺术期
初创期
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期
有机合成
艺术期
科学艺术 融合
可编辑ppt
6
..
1828 Wohler合成尿素
O
heat
N4H OCN
H 2N C N2H
可编辑ppt
7
1856年Hofmann和Perkin得到了 第一个人工合成的染料苯胺紫
N
H2N
N
+
N H
_
Cl
苯胺紫
O OH OH
O
茜红(1,2-二羟基蒽醌)
O
H
N
N
H
O
靛蓝(联-2-亚吲哚-3-酮)
可编辑ppt
烯丙基乙烯基醚4-戊烯醛
Cope重排
Ph
3
2 1 170C
Ph 1
2 3
4 5
4 5
3-苯基-1,5-已二1烯-苯基-1,5-已二
可编辑ppt
27
轨道对称守衡原理
有机化学家Woodward和量子化学家 Hoffman共同提出了轨道对称守衡原理
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认为:化学反应 是分子轨道进行重新组合的过程,在一 个协同反应中,分子轨道的对称性是守 恒的
可编辑ppt
15
艺术期
20世纪上半叶
研究技术全面革新 有机物结构理论的重要进展 新的反应方法研究 天然产物全合成
可编辑ppt
16
研究技术革新
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 吸附色层分析、离子交换树脂、质谱分析、色谱质 谱联用 多肽合成中的固相合成法
可编辑ppt
17
有机物结构理论重要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