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新人教版《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20210205213340)

(完整版)新人教版《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20210205213340)
(完整版)新人教版《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20210205213340)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龙港区实验小学王壮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

组成比例。

能力目标: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成比例。

设计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前复习,做好铺垫

引导学生根据游戏写出比,复习比的相关知识。

二、情趣导入,激发兴趣

(一)、照片激趣

师:小小的游戏中蕴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只要你善于发现、多思考,就会有

所收获。

1、教师出示本人原照与放大后的三幅照片,提问:

“老师想把这张照片放大,出现了下面的几种情况,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的看法。

2、揭题:一一比例。

师:这张照片之所以没有变形,因为它是由原照片“按比例”放大的。这就是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一一比例。

三、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比例的意义。

(1)教师课件出示原照与一张放大照,提问:“现在老师给出这两张照片的数据,分别算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值,然后看一看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 学生独立计算两张照片的长和宽的比值后,思考,交流,谈发现

(2)师解释比例的意义并板书。

师:原来不变形、按比例缩放指的是可以找到两个比值相等的比。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写成这样的一个等式,板书:7 :5=14:10 或

2、深入理解比例的意义。

(1)教师出示课件, 提问: 生活中还有很多“按比例”缩放的现象,请看——五星红旗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当它冉冉升起的时候,自豪感都会油然而生!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操场上的国旗和教室里的国旗的尺寸,它们的长与宽的比是不是也能组成这样一组等式呢?

学生独立思考,记录,尝试写出等式。师: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课件出示天安门国旗,提问:师: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尺寸又不同了。图上三面国旗的尺寸中,还能组成哪些比值相等的等式?学生自主观察、计算,发现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3)教师小结,介绍国旗法。师:是的,这三面国旗长和宽的比都是一样的,其实所有国旗长和宽的比都是3:2 。这在国旗法中是有明文规定的。

(4)揭示意义。师:像大家刚才写的这些等式都是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5)深入挖掘。

师:刚才同学们就是发现长和宽的比值相等,可以组成比例。还有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

启发学生写出其它相对应的量组成的比。师:这三面国旗宽和长的比值也都相等,所以每两面国旗宽和长的比也都可以组成比例;每两面国旗长和长的比值、宽与宽的比值也相等,所以每两面国旗长的比与宽的比也可以组成比例。

3、抽象比例的概念。

师: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比例吗?学生概括。师: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什么?学生抓关键,悟方法。

4、比较“比”和“比例” 。

师:大家觉得“比”和“比例”是一回事儿吗?

四、练习巩固,综合运用

师: 咱们现在已经认识了比例的意义,下面我要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了,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1、基本练习:判定哪组比能组成比例。

2、明辨是非题学生独立练习后集体交流。

2、开放练习:教师给出一个比,提问:师:现在,提高难度。老师给出一个比10:

5,看看谁能在一分钟内写出的比例最多。

师:还可以写更多吗?有什么诀窍?(我们在最简比的基础上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就可以写出无数个比例。)

五、总结提升,拓展视野

1、总结回顾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比例的哪些知识?你还想研究比例的什么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回顾知识要点。

2、视野拓展(介绍5 个人体中有趣的比)师:比例的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看生活小百科——人体中有趣的比例。希望你们课后能找到更多的“比例” ,到那时,相信你们能够更深刻的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