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新人教版《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20210205213340)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3篇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3篇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P32—34页以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六第5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知道比和比例的区别。
能力目标: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的全过程,主动构建新知,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研究数学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今天能和在座的同学们一起上课我感到非常高兴,听说同学们都非常聪明、爱动脑筋,课上积极回答问题。
今天,我和在座的领导老师们想看一看同学们的表现如何,这节课同学们想不想证明一下自己?2、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P32页四幅图。
二、探究新知1、比例的意义师问:①这四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的事物?(齐说)②这四面国旗出现在什么场合或什么地点?(指生回答)③这四面国旗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指生回答)④这四面国旗的大小相同吗?说明:虽然国旗的大小不同,但是,这四面国旗都是按一定的比制作的,那么,我国的国旗法是怎样规定国旗的大小的呢?同学们想不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下面我们就从国旗开始,新知识的学习。
⑤请同学们分别写出这四面国旗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
(指生回答师板书)⑥请同学们看我们写出的国旗长与宽的比及求出的比值,谁发现了我国国旗法是怎样规定国旗的大小的?(国旗法规定:国旗的长与宽的比值是3/2也可以说成国旗长与宽的比是3:2)师问:①现在我们选取其中的两个比,如:2、4:1、6和60:40。
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3/2相等。
《比例的意义》教案
《比例的意义》教案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经历观察、比较、判断、归纳、概括等活动,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发展推理、抽象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教学难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出示不同场合下升国旗的图片,组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国旗的大小虽然不同,但形状相同。
进一步提出问题:如何从数学的角度说明国旗的形状相同?研讨交流,制定方案师:怎么求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呢?预设1:“捏”的方法。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一)交流想法,确定思路师:怎么用数学的方法来说明这三面国旗的形状相同?你准备怎样来研究这个问题?先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
预设1:借助放大照片的生活经验,想到要比较国旗长和长的比,宽和宽的比,看看国旗的长和宽是不是同时放大的。
预设2:长方形的形状由长和宽决定,如果长和宽的比相等,形状就相同。
小结:联系生活实际或借助已有知识经验,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初步感知比例的意义活动一:以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和校园操场上的国旗为例,用数学的方法来说明它们形结合实际情境,先写出相对应两个量的比,计算比值,然后判断能否组成比例。
明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要看这两个比是否相等。
练习2:用图中的四个数据可以组成比例吗?如果能,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汇报交流方法。
1.汇报方法。
四个数两两配对写比,计算比值,判断能否组成比例。
3∶1.5=4∶2;1.5∶3=2∶4;3∶4=1.5∶2;4∶3=2∶1.52.交流发现。
引导学生结合图看比例,在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图形相似的特点。
四、回顾反思,总结全课预设1:我知道了什么是比例。
预设2:我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预设3:生活中有很多比例。
《比例的意义》教案(6篇)
《比例的意义》教案(6篇)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学生能理解比例的根本性质,熟悉比例的各局部名称。
2、学生能运用比例的根本性质正确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熟悉比例的各局部名称。
2、理解比例的根本性质。
教学难点:会依据比例的根本性质正确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学问链接:比例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1、什么叫比例?2、下面的比能组成比例吗?你是怎样推断的?2.4:1.6和60:40二、导学探究,建立模型(一)导学探究,解决问题1、导学提示,明确方向请自学教材41页例1之前的内容,然后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
1)比例各局部的名称是什么?2)找出比例2.4:1.6=60:40的外项和内项,计算比例中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积,你有什么发觉?3)请自己任意举例,验证你的发觉。
4)试着总结比例的根本性质。
2、自主学习,解决问题(二)展现沟通,建立模型1、学生汇报,重点释疑1)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2)2.4∶1.6=60∶40两外项积是:2.4×40=96两内项积是:1.6×60=962.4×40=1.6×60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各小组代表汇报全班沟通3)学生举例子,验证发觉的规律。
2、归纳小结,建立模型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根本性质。
三、练习检测,稳固应用1、填空1、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2、在比例里,()等于()。
这叫做比例的根本性质3、在a:7=9:b中,()是内项,()是外项,a×b=()。
4、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3和8,则两个外项的积(),两个外项可能是()和()。
2、推断(1)由于6×9=18×3,所以6∶3=18∶9()(2)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两个外项也应互为倒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比例的意义》人教新课标(2023秋)
-比例的复合运算:当比例问题涉及多个步骤的计算时,学生可能会混淆运算顺序,这是教学的难点。
举例:
-难点突破方法:通过交叉相乘法来解释比例的倒数关系,如a/b=c/d等价于ad=bc,通过直观的图示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
-比例的基本性质:包括比例的对称性、比例的倒数关系等,这些性质是解决比例问题的关键,需重点讲解和练习。
-比例的应用:在实际问题中,如何根据比例关系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是教学的重点,应通过多种类型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应用方法。
举例:
-通过具体的物品数量比较,如“2个苹果与3个橘子的比例是2:3”,来阐述比例的定义。
此外,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积极主动,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合作探究,他们不仅加深了对比例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显得比较内向,不够积极主动。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课堂参与度。
3.学会使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如按照比例分配、比例尺的应用等;
4.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体会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其运用比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比例的意义》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核心素养:
1.数感:通过探究比例的定义和性质,增强学生对数的感知和运算能力;
2.逻辑推理:在解决比例相关问题时,学会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
2.加强课堂互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更多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3.对重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障碍。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比例的意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比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于实际问题中;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爱护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比例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例的概念的理解,计算方法的掌握;2.教学难点:能将比例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和图表等展示,使学生对比例有一个直观的了解;2.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实际问题;3.归纳引导法: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总结比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打开教师提前准备好的幻灯片,展示上面的比例图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问学生图片中的物体有什么特点,以及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比例概念的引入(15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黑板展示比例的定义和示例,并要求学生将其写在笔记本上。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例的示例,总结出比例的特点和结构。
3.比例的计算方法(25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黑板展示比例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具体的例题来讲解和演示。
然后,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比例应用实例的探究(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将比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如购物打折、比赛成绩、食谱等。
每个小组需要设计一个问题,并通过比例的计算方法来解决。
教师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5.总结与评价(20分钟)学生小组按照任务要求完成合作学习,并展示他们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比例的意义和应用,并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手段:1.幻灯片和黑板;2.实物、图片和图表等用于展示比例概念;3.小组合作学习。
《比例的意义》教案15篇
《比例的意义》教案15篇《比例的意义》教案1(2478字)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能依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正比例关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让学生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量成不成正比例关系的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说出下列每组数量之间的关系。
(1)速度时间路程(2)单价数量总价(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2.引入新课。
上面是已经学过的一些常见数量关系,每组数量中,数量之间是有联系的,存在着相依关系。
当其中有一个量变化时,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研究和认识这种变化规律。
今天,先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1.教学例1。
出示例l。
让学生计算,在课本上填表,并思考能发现什么。
指名口答,老师板书填表。
让学生观察表里两种量变化的数据,思考:(1)表里有哪两种数量,这两种数量是怎样变化?(2)长方形的面积随着那种量的变化而变化的?你能看出它们变化的特点吗?(3)分别找出面积与款项对应的数,面积与宽的比各是几比几?比值各是多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得出:(1)表里的两种量是长方形的宽与面积(长与面积)。
宽与面积(长与面积)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面积随着宽(长)的变化而变化。
(2)宽(长)扩大,面积也扩大;宽(长)缩小,面积也缩小。
(3)可以看出它们的变化规律是:面积与宽(面积与长)比的比值总是一定的。
(板书:面积和宽比的比值一定)因为面积和宽(面积与长)对应数值比的比值都是5(2)。
提问:这里比值5(2)是什么数量?谁能说出它的数量关系式?板书:面积/宽=长(一定)面积/长=宽(一定)想一想,这个式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把上面板书补充成:长一定时,面积和宽比的比值一定宽一定时,面积和长比的比值一定)2.教学例2。
《比例的意义》教案
《比例的意义》教案《比例的意义》教案(通用20篇)《比例的意义》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
能力目标:能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情感目标:通过动手、动脑、观察、计算、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
重点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
难点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每周一的早上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那么,你们对国旗都有哪些了解呢?(生自由回答)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说明你们都很热爱我们的国家,希望你们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五星红旗是庄严而美丽的,并且它与我们数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比例(板书课题:比例)合作探究二、新授(课件出示不同大小的国旗图案)师:画面上出现了四幅不同大小的国旗,请同学们任选两面国旗来算一算它们各自长与宽的比值是多少?然后观察结果,你能发现什么?(板演,观察到比值相等,教师板书:两个比相等)师:那我们就可以将这两个比用等号连接。
(教师板书生汇报的两个相等的比)教师边指着这组相等的比一边说:好,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叫做比例。
(把定义补充完整)。
这就是比例的意义(把课题板书完整)请同学们齐读。
请同学们再默读一遍比例的意义,思考:想要组成比例必须要具备哪些条件?(生回答,等式;有两个相等的比)(教师再强调:一定是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师:你还能从四面国旗中找出哪些比例?(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汇报。
教师板书)师:我们在学习比的时候,可以把比写成分数的形式,比如:60:40=60/40,那比例也能写成分数的.形式吗?怎么写?(口答)师:我们刚才一直在强调比和比例的联系,那么比就是比例吗?从形式上区分:比由两个数组成;比例由四个数组成。
《比例的意义》教案14篇
《比例的意义》教案14篇《比例的意义》教案篇1(1075字)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知道比和比例的区别,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什么叫比?2、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小黑板)12:16 1/4:1/3 和9:12 4.5:2.7 10:6二、教学新课1、教学比例的意义(1)出示例1:同学们能写出多少个有意义的比?观察这些比,哪此能用等号连接?把能用等号连接的比用等号连接起来。
这些式子都是比例,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比例吗?(2)归纳比例的意义(3)2:5和80:200能组成比例吗?你是怎样判断的?(4)完成第45页“做一做”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1)在一个比例里,有四个数,这四个数分别叫什么名字?(2)请同们分别找出80:2=200:5和2分之80=5分之200的内项和外项。
(3)你们任意找一个比例,把它们的内项和外项分别乘起来,双可以发现什么?(4)指导学生归纳后,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5)指导学生完成第一46页“做一做”第1题。
三、巩固练习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创意作业:有一房间,窗子的长是6分米,宽是4分米;门的长和宽分别是21分米和14分米,你能用已知的四个数组成多少个比例?比一比哪个同学组成的多。
《比例的意义》教案篇2(3308字)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自主学习,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10篇)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10篇)《比例》教学设计篇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教材第4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
2、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与联系。
2、能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难点:1、认识比例,理解比例的意义。
2、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引出新的知识。
教具准备:情景图、多媒体课件、习题卡。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课题:比例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生1,生2等回答)我们已经了解了比的这些知识,请做下面练习。
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8:453:52.7:4.5求完比值你觉得哪些比有联系?【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比单关的有关知识。
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为新知的学习做好准备。
】“例”在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符合某种条件。
今天这两个比的比值一样,能不能用等号连接呢?师:相机板书:3:5=2.7=4.5?今天我们将深入学习比例的意义,看到课题你想了解什么知识呢?板书完整课题:比例的意义二、揭题示标。
预设:生:1、比例的意义是什么?生:2、比例的意义有什么作用?(师趁机板书在黑板右上角)【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读课题,提问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本节课我们就来完成这两个目标:三、自主探索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神圣不可侵犯,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国旗?【设计意图:对学生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教育】生各抒己见。
你知道下面这些国旗的长和宽是多少吗?它们有大有小,都符合要求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
自学指导:1、请每位同学任选两面国旗,分别计算出它们长与宽的比值和宽与长的比值。
2、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3、把你的发现尝试用算式写下来。
(5分钟后,期待你精彩的分享)【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设计教学情景,设置悬念,国旗为什么形状相似却大小不一,这其中的奥秘何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通过形象的感受大小不同的国旗的变化。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是学生对比例概念的深入学习。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基础知识,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表示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比例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对比例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局限于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对比例的抽象意义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抽象出比例的概念,并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表示方法。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4.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例的意义,比例的表示方法。
2.难点: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比例的意义。
2.启发式教学法: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比例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比例的实例和问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板书设计: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如购物时商品的折扣问题。
引导学生关注比例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比例解决。
如甲、乙两地相距120公里,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问几小时可以到达乙地?引导学生列出比例,求解问题。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5篇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精选5篇(一)教学目标:1. 理解比例的意义。
2. 能够解释比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能够根据比例关系进行计算。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比例例子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 一本书的宽和高的比例。
- 一辆汽车的轮胎和车身的比例。
- 一次混合果汁的水和果汁的比例。
步骤二:讲解比例的意义1. 比例是指两个或多个具有相同或相似特性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2. 比例可以用来描述两个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形状关系或者其他特点关系。
3. 比例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购物中的优惠折扣、食谱中的配料比例等。
步骤三:比例的表示方法1. 比例用两个数或两个量之间的冒号“:”表示,例如1:2、2:3。
2. 比例也可以用分数表示,例如1/2、2/3。
步骤四:比例的计算1. 如果已知一个比例中的一项和比例的另一项,可以通过分析得到未知项目的值。
例如,已知比例2:3,其中2的值是4,可以通过分析得到3的值是6。
2. 如果已知一个比例和比例的一个项的值,可以通过计算得到比例的其他项的值。
例如,已知比例2:3,其中一个项的值是4,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另一个项的值是6。
步骤五:练习和巩固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来巩固比例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进行课堂讨论和解答。
步骤六:总结和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确保学生对比例的意义和计算有清晰的理解。
解答学生的疑问,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应用和发现比例。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精选5篇(二)教学目标:1. 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负数的大小比较方法;2. 能够用不等式比较法进行负数的大小比较;3. 通过练习,提高对负数大小比较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2. 教学素材(包括正负数的数轴、练习题等);3.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负数的概念(5分钟)1. 要求学生回顾正数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正数表示什么。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比例的定义和意义;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理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实际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例的计算方法;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如何将比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Step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世界地图,问学生中国和美国的面积比例是多少,引出本节课的话题“比例的意义”。
Step2:概念解析(10分钟)通过示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比例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比例是两个具有对应关系的量之间的比值,通常用“:”或“/”表示。
Step3:计算方法(25分钟)1.教师先向学生提问:“如果有20只苹果分给4个人,每个人能得几只苹果?”让学生自己思考,并通过讨论得出结论:每个人得5只苹果。
引出比例的计算方法:要求得到每个人得到的苹果数,可以将总数除以人数。
2.举例:如果有75元钱分给3个人,按比例分配,每个人应得多少钱?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的计算方法,通过除法计算得每个人应得的钱数为25元。
3.练习:教师出示多个类似的问题,进行练习,让学生自主计算。
Step4:实际应用(25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购物清单,并介绍已经知道苹果的价格是2元/个,橙子的价格是3元/个。
然后给出一个需求:“小明想买10个苹果和5个橙子,请问他需要多少钱?”2.学生分组,讨论并制定解决方案,通过计算比例,得出小明需要支付的金额。
然后,由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演示解题过程,并说明解题思路。
3.全班分组竞赛,教师出示其他类似的购物清单,要求学生利用比例解决问题,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比赛结束后,教师给予评价和表扬。
Step5: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归纳比例的意义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年级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3.汇报交流: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教师点评:对各小组的讨论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课堂练习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比例知识。
1.基础练习:针对比例的定义和性质,设计一些简单的选择题和填空题。
2.提高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如比例尺、按比例分配等。
8.创新思维,激发潜能:
-设想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Fra bibliotek题,尝试创新解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潜能。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自然地导入比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比如,我们想要知道一个地图上的距离实际有多长,或者在做蛋糕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各种材料。
3.个别指导: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总结归纳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引导学生对比例知识进行总结,提升他们的认知。
1.学生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总结比例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
2.教师归纳:根据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和归纳,强调比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4.鼓励与期望:鼓励学生继续努力,相信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比例的意义》这一章节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特此布置以下作业:
《比例的意义》教案
《比例的意义》教案《比例的意义》教案(精选21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比例的意义》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比例的意义》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能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方法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培养学生猜想与验证、观察与概括的能力。
4、让学生经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收获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投影片、练习纸三案设计:学案一、自学质疑[探究任务一] 比例的意义1、投影出示几组比,让学生写出各组的比值,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一、回顾旧知、孕伏新知: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比的许多知识,说说你已经知道了比的哪些知识?(生答: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等。
)还记得怎样求比值吗?能很快算出下面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吗?2、师板书题目:(1)4:5 20:25 (2)0.6:0.3 1.8:0.9(3)1/4: 5/8 3:7.5 (4)3:8 9:27[评析:开门见山,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方便快捷,循序渐进,为新课做好准备。
因为这些题目还要用到,所以不惜费时板书——有效的呈现方式]二、丝丝入扣,深挖比例的意义(一)认识意义1、指名口答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在比例下方写上比值。
师问:你们有什么发现吗?(三组比值相等,一组不等)2、是啊,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
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4:5=20:25 师:最后一组能用等号连接吗?为什么?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一些式子就叫做比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例(板书:比例)[评析:通过口算求比值,不经意间学生就有了发现,有三组式子比值相等,一组不等,如行云流水般引出比例。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第【1】篇〗设计模式:“激趣—自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身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成年男女体形的差异。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实践、创新能力;通过临摹、写生锻炼学生的人物速写能力。
3、态度情感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通过了解人体的完美,感化学生的情感世界,陶冶情操,让学生在完美中感受现实世界。
教学分析1、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课为绘画课,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美术课不在仅仅传授知识,更重要是用艺术美净化灵魂和审美、美术感受及绘画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主要以测量实验、临摹写生为主,教材在本节课中起辅助作用。
2、重点和难点:重点:解人体的基本结构;身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成年男女体形的差异。
锻炼学生的人物速写能力。
难点:人物速写技法、技巧及速写线条的把握。
3、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以多媒体演示、欣赏、测量、比较、临摹、写生与教师示范相结合,创造性参与活动的综合形式结合教学,指导学生在参与测量实验活动中获得人体结构与比例的知识,从欣赏中获得美的感受,从临摹写生中锻炼学生的人物速写能力,体现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用具:直尺、挂图、铅笔、橡皮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兴趣1、教师出示脑筋急转弯小题目:“有一种动物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
”2、由学生的回答“人”导入新课,“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有关人的问题。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美术作品的主要表现对象。
”3、通过多媒体出示多幅中外有关人体的绘画作品,教师并简单讲解。
4、教师引导“这些作品中的人物都十分完美,那么人体为什么这么完美呢?”5、“人体之所以完美是因为人体的各部分都是按照和谐对称和严格的结构、比例关系组合而成的”师生问好二、讲授新课自主探究、互动交流1、出示人体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组讨论人体可以分为几部分?2、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总结出正确的人体结构。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学会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学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
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2、过程与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经历知识产生过程的情境。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同学们越来越聪明了,会学数学了,这是因为同学们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
下面请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成正比例的量的?这节课我们用同样的学习方法来研究比例的另外一个规律。
2、导入: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相关联的量,这些相关联的量之间有的是成正比例关系,有的成其他形式的关系,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下面的问题。
二、创设情景引新(出示:十二个小方块)师:同学们,这十二个小方块有几种排法?(生答后,老师板书下表的排列过程)每行个数 1 2 3 4 6 12行数 12 6 4 3 2 1师:请你观察上表中每行个数与行数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生:……师:这两种量这间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出示课题:反比例的意义)三、合作自学探知1、学习例4。
(1)出示例4。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并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讨论,再选出一位组员作代表进行汇报。
A、表中有哪两种量?B、怎样随着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变化?C、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各是多少?学生讨论……生反馈:……师:能不能举出三个例子生:10×20=600 20×30=600 30×20=600……师:这里的600是什么数量?你能说出这里的数量关系式吗?生: ……[板书出示: 每小时加工数×加工时间=零件总数(一定)]2、自学例5:(1)出示例5:师:先请同学们按要求在书上填空,并说说是怎样算的?根据什么?生: ……师:模仿例4的方法,提出三个问题自己学习例5(出示三个问题)生: ……3、讨论准备题:(1)请你根据例4的方法,四人小组内说一说。
《比例的意义》教案
《比例的意义》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表示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比例的性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克服困难,勇于探索。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比例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比例的性质与应用。
难点:1. 比例的灵活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比例计算。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教学卡片、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合作伙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如购物时发现商品打折,引导学生思考打折后的价格与原价之间的关系。
2. 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比例的关系,自主总结比例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比例的性质,如比例的基本性质、合比、分比等。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如长度、面积、速度等问题。
5. 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对比例知识的掌握程度。
6. 总结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成功与不足之处,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题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其对比例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审阅学生的课后作业,分析其解决问题能力及运用比例的准确性。
七、教学拓展:1. 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建筑、艺术等领域。
新人教版比例的意义教案
比例的意义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0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使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活动,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成比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照片激趣。
小新的爸爸妈妈想把小新小时候的生活照片放大留作纪念,结果出现了三种情况,说说你的看法。
生:第三幅没有变形,其他照片都变形了。
师:为什么只有第三张没变形?因为第三张是按比例放大的,比例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学知识,那什么是比例,比例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比例的意义。
2.迁移猜想。
师:很多新的概念都是和原有知识联系的,你认为比例会和什么知识有联系?生:比好,我们现在就从比开始来研究比例。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初步感知比例的意义。
为了用比来研究比例,老师把这两张照片的长和宽标上,你能找到他们长和宽的比吗?并动手算一算它们的比值?看看有什么发现?师:按比例放大的照片有什么特点?生:我发现两个比的比值是相等的。
5:4=1.25 10:8=1.25.师:看来不变形,就是放大后的长和宽的比值和原照片长和宽的比值是相等的。
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写成这样的一个等式。
2.丰富情境,理解比例的意义。
(1).师:生活中缩放的现象还有很多,不同场景的国旗是不是按比例进行缩放的?(出示课件)请你看看这两面国旗的尺寸,它们长和宽的比是不是也能组成这样一组等式呢?(2).生独立思考练习完成找到相同比值的比,并写成等式。
(3).汇报交流: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生;2.4:1.6=60:40师:不同场合的国旗大小会不一样,但是长与宽的比是固定的。
六年级《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比例的意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a.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掌握比例的定义和含义。
b.能够理解比例的常见应用场景,并能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a.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b.融入情景教学,提高学生对比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a.培养学生对比例问题的兴趣与热爱。
b.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教科书《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十六章。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纸张、铅笔、尺子等。
3.学具:引导学生能够将具体情境中的实物比较大小的工具、纵表格、木块等。
4.辅助材料:学生练习册、教师自制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材料。
三、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与激发兴趣 (10分钟)1.教师展示两种不同大小的汽车模型,并问学生哪辆汽车更好看?2.引导学生发现模型的大小不同,提出“比例”这个概念,并与学生一起总结比例的含义。
3.分组讨论几个具体的比例案例,并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
Step 2: 比例的定义与性质 (15分钟)1.教师以图片和实物为例,向学生展示不同比例的大小关系。
2.分析不同比例之间的特征,总结并定义比例。
3.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比例的性质,并将结果记录在黑板上作为比例性质的总结。
Step 3: 比例的应用 (25分钟)1.教师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食谱中的食材比例、地图上的比例尺等,向学生展示比例的应用场景。
2.学生结合实例分析,讨论如何使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分组合作完成几个生活中的比例问题,互相验证答案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4.选取几个小组代表进行展示和分享比例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Step 4: 练习与巩固 (20分钟)1.学生分组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加深对比例的理解和应用。
2.教师逐一评价、点评,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3.教师提供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应用比例解决问题。
Step 5: 总结与拓展 (10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比例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完整版】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能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课件展示)1、什么是比2、什么是比值3、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借助国旗中的比,探究比例的意义探究比例的意义(1)创设情境。
我们知道中国的国旗是(学生答:五星红旗),是呀,五星红旗是中国的象征,我们要尊重他,爱护他。
我们到处可以见到大小不同的国旗,但是呢这些国旗有其中的秘密,大家想知道吗(学生大声说:想)那我们一起去探究吧。
出示大小不同的国旗图片(课件展示))(2)提出探究问题:这些国旗大小不同,但是为什么都叫国旗(3)提出探究要求: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给出的数据,写一写,算一算,看看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4)学生独立探究,教师收集资源。
学生写出长与宽的比,发现比值相等,都是3:2(5)组织研讨:通过研究,你发现了什么(这些比的比值相等)师:那这两个比之间可以用什么来连接像这样的式子,我们叫它比例。
揭题: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比例的意义。
(6)提问:现在你能说说什么是比例吗(7)学生先写几个比值相等的比,然后写写比例,最后汇报所写比例。
(8)比与比例的区别(组织交流)三、巩固知识1、出示大量的比。
4185:413:::85:::309::35:这些比中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请写出比例式。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 写出比值是5的比例。
小组讨论(思考:用什么方法来写,这样的比例能写多少个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
3、出示教材40页‘‘做一做’’第2题的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龙港区实验小学王壮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
组成比例。
能力目标: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成比例。
设计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前复习,做好铺垫
引导学生根据游戏写出比,复习比的相关知识。
二、情趣导入,激发兴趣
(一)、照片激趣
师:小小的游戏中蕴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只要你善于发现、多思考,就会有
所收获。
1、教师出示本人原照与放大后的三幅照片,提问:
“老师想把这张照片放大,出现了下面的几种情况,说说你的看法。
”
学生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的看法。
2、揭题:一一比例。
师:这张照片之所以没有变形,因为它是由原照片“按比例”放大的。
这就是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一一比例。
三、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比例的意义。
(1)教师课件出示原照与一张放大照,提问:“现在老师给出这两张照片的数据,分别算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值,然后看一看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 学生独立计算两张照片的长和宽的比值后,思考,交流,谈发现
(2)师解释比例的意义并板书。
师:原来不变形、按比例缩放指的是可以找到两个比值相等的比。
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写成这样的一个等式,板书:7 :5=14:10 或
2、深入理解比例的意义。
(1)教师出示课件, 提问: 生活中还有很多“按比例”缩放的现象,请看——五星红旗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当它冉冉升起的时候,自豪感都会油然而生!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操场上的国旗和教室里的国旗的尺寸,它们的长与宽的比是不是也能组成这样一组等式呢?
学生独立思考,记录,尝试写出等式。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课件出示天安门国旗,提问:师: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尺寸又不同了。
图上三面国旗的尺寸中,还能组成哪些比值相等的等式?学生自主观察、计算,发现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3)教师小结,介绍国旗法。
师:是的,这三面国旗长和宽的比都是一样的,其实所有国旗长和宽的比都是3:2 。
这在国旗法中是有明文规定的。
(4)揭示意义。
师:像大家刚才写的这些等式都是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5)深入挖掘。
师:刚才同学们就是发现长和宽的比值相等,可以组成比例。
还有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
启发学生写出其它相对应的量组成的比。
师:这三面国旗宽和长的比值也都相等,所以每两面国旗宽和长的比也都可以组成比例;每两面国旗长和长的比值、宽与宽的比值也相等,所以每两面国旗长的比与宽的比也可以组成比例。
3、抽象比例的概念。
师: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比例吗?学生概括。
师: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什么?学生抓关键,悟方法。
4、比较“比”和“比例” 。
师:大家觉得“比”和“比例”是一回事儿吗?
四、练习巩固,综合运用
师: 咱们现在已经认识了比例的意义,下面我要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了,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1、基本练习:判定哪组比能组成比例。
2、明辨是非题学生独立练习后集体交流。
2、开放练习:教师给出一个比,提问:师:现在,提高难度。
老师给出一个比10:
5,看看谁能在一分钟内写出的比例最多。
师:还可以写更多吗?有什么诀窍?(我们在最简比的基础上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就可以写出无数个比例。
)
五、总结提升,拓展视野
1、总结回顾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比例的哪些知识?你还想研究比例的什么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回顾知识要点。
2、视野拓展(介绍5 个人体中有趣的比)师:比例的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看生活小百科——人体中有趣的比例。
希望你们课后能找到更多的“比例” ,到那时,相信你们能够更深刻的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