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后不同免疫抑制剂抗排斥反应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移植后不同免疫抑制剂抗排斥反应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发表时间:2016-07-16T14:31:53.88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0期作者:孙东曲青山
[导读]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不同免疫抑制剂的抗排斥反应临床价值。

1.新乡医学院附属郑州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 450003;2郑州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 450003
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后不同免疫抑制剂的抗排斥反应临床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8月—2015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首次肾移植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术后给予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他克莫司+麦考酚钠+泼尼松,对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内的肾功能、存活率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肾存活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麦考酚钠是一种有效的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同吗替麦考酚酯相比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其生命安全。

关键词:肾移植;免疫抑制剂;抗排斥反应
肾移植术后患者均需长期接受抗排斥反应治疗,其中免疫抑制剂在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研究指出,免疫抑制剂会造成患者出现肝脏、骨髓副作用,不利于患者术后顺利恢复[1]。

本次研究为探讨麦考酚钠在肾移植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随机选取近年来本院收治的此类患者66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8月—2015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首次肾移植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对照组33例,21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分布为22~53岁,平均为37.6±8.8岁;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为(1
2.3±
3.2)%,淋巴细胞毒试验(6.2±1.1)%;观察组33例,23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分布为21~55岁,平均为38.2±8.5岁;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为(12.5±3.4)%,淋巴细胞毒试验(6.4±1.3)%。

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其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术后所有患者均接受为期3d的甲泼尼龙500mg冲击治疗。

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麦考酚钠+泼尼松+他克莫司进行治疗:他克莫司起始剂量设定为0.1mg/kg.d,根据患者的血药浓度进行调整;麦考酚钠起始剂量为720mg/d(60kg以下)或1080g/d(60kg以上),于治疗开始后第4d给予患者泼尼松口服,起始剂量为40mg/d,之后每隔2d减低5mg,直至15mg/d,维持治疗3~6个月,之后泼尼松剂量下降为5~10mg/d。

对照组患者采用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他克莫司进行治疗:泼尼松及他克莫司用法同观察组,吗替麦考酚酯起始剂量为1.0g/d(60kg以下者)或1.5g/d(60kg以上者)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在术后12个月内的肾功能变化情况、肾存活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其药物不良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并对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并对其进行X2检验,所有数据分析均在统计学软件SPSS18.0中进行,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肾功能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肾存活率均为100%。

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术后6月时其血肌酐水平为131.3±20.5μmol/L,对照组为9.8±16.2μmol/L;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2月时其血肌酐水平为128.6±19.4μmol/L,对照组为101.3±11.7μmol/L,观察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12个月时其血肌酐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2 不良反应见表1.由表中数据可知,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急性排斥反应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所引起的肝脏和骨髓副作用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在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和骨髓抑制后,需降低剂量或停止用药,易引发急性排斥反应,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2]。

麦考酚钠是一种麦考酚酸肠溶钠盐剂型,通过对鸟嘌呤核苷酸的合成进行抑制,进而对淋巴细胞的增殖造成阻碍,从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2]。

为进一步提高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价值,近年来大量研究均对不同免疫抑制剂在肾移植术后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3]。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在术后1年内其肾存活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同相关报道中的结论基本一致,表明在麦考酚钠同吗替麦考酚酯均是有效的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

周华[4]等研究指出,同吗替麦考酚酯相比,麦考酚钠主要在胃部得到释放,而前者则为小肠,从而可有效降低肠胃所受刺激,并促进患者在抗排斥治疗期间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的降低。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采用麦考酚钠替代吗替麦考酚酯进行抗排斥治疗,可有效降低肾移植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但是,由于麦考酚钠和吗替麦考酚酯的释放产物均为麦考酚酸,且暴露水平基本相同,因此二者除在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抑制和肾存活率方面作用相当外,对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肝损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也并无明显差异(P>0.05)。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其血肌酐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姚志勇等报道中并未观察到类似现象,可能同入选样本范围有关,建议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麦考酚钠是一种有效的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同吗替麦考酚酯相比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有利于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其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霍文. 肾移植后西罗莫司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31:5825-5828.
[2]王显林. 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致敏受者肾移植的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
[3]郭进明. 肾移植术后不同发病时间的肺部混合感染的临床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5.
[4]张潮,石炳毅,王振,等. 肾移植术后红细胞增多症65例临床分析[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3,38(12):996-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