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体积与容积
体积和容积教案
体积和容积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20页,例6、例7、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第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动手试验和对具体实例的观察,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教学准备:3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一个再大一些的玻璃杯,苹果、柿子、梨各1个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6。
(1)初步感知体积的意义。
实验揭示物体占有空间(2)感知体积的大小。
实验揭示物体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
(3)比较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得出体积意义。
揭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在教室里找出两种物体,比一比它们的体积哪个大?2、教学例7。
学生自学什么是容积的内容。
生生质疑,互相解答师生质疑,讨论归纳揭示: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3、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区别和联系我们认识了什么体积和容积。
它们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学生讨论发言总结4、教学试一试。
追问什么是玻璃杯的容积?5、教学练一练。
哪个盒子的容积大?为什么?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五第1题。
2、完成第4题。
3、课外延伸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说说什么是体积?什么是容积吗?它们有区别吗?板书设计:体积和容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1《体积与容积》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P36—P37“体积与容积”二、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结构特点:体积与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教材重视让学生在充分理解图形语言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材首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交流物体的大小和容器盛放东西的多少,感受“物体有大有小,容器盛放的物体有多有少。
”接着,教材围绕“土豆和红薯哪一个大”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活动。
从中发现两个物体放入水中后都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而且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样,说明这两个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一样。
然后,教材揭示体积的概念。
最后,教材通过学生实验研究“哪个杯子装水多,”在学生感受容器所能容纳物体体积的大小的基础上,揭示容积的概念。
随后,教材还设计了搭物体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概念形成一般采用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1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或者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中,作出新的探讨。
2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各种属性或特征中,找出本质的属性或特征。
3由这些本质属性或特征,抽象概括成一般的概念。
2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表面积计算,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
本课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也为将来学习体积、容积的单位和计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学习本内容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孰大孰小的感受及容器内装水多与少的体验,都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
通过操作与交流来理解体积、容积概念,把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实验活动与抽象的概念联系起来。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的多媒体演示、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容积》 说课稿
《容积》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容积》。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容积》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体积的相关知识,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容积这一概念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区别和联系,建立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首先通过比较两个不同的容器,引出容积的概念,然后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容积的大小。
接着,教材介绍了容积单位以及它们与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计算容积。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但对于容积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他们在生活中对容器的容积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容积的本质和计算方法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容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容积的概念,知道容积单位及其与体积单位的关系,掌握容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物体的容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容积的概念,掌握容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容积与体积的联系与区别。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直观演示法、启发引导法、讲练结合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实践操作法。
六、教学过程接下来,我将重点介绍我的教学过程,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我通过多媒体展示两个不同的容器,一个是长方体形状的水箱,另一个是圆柱形的水桶。
《容积与容积单位》教学设计
容积与容积单位教案陕西省镇巴县永乐镇中心小学杨巧芸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下)数学第三单元“容积和容积单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和毫升;(2)掌握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以及它们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3)理解容积和体积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过程与方法:(1)经历容积概念的探究与理解过程;(2)通过比较,明确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意识;(2)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在学生的头脑中建构起1毫升与1升的现实影象。
教学准备:PPT课件、滴管、矿泉水、小杯子。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什么是体积?(2)体积的单位都有哪些?(3)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二、情境导入(1)广告说的好,“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同学们你们喝牛奶吗?你们喝些什么牛奶呢?展示不同包装的牛奶。
(2)大家平时喝饮料吗?你们喝些什么饮料呢?展示不同的饮料。
(3)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并板书课题“容积和容积单位”。
三、探究新知1、教学容积(1)老师出示长、宽、高分别相同的一个纸盒和一个木盒,让同学们求出它的体积,并思考分组讨论一下,我们用它们装满沙子,会一样多么?(2)请同学汇报各小组讨论的结果,并请同学上台来验证自己的结果是否正确,最后老师更正。
(3)师生归纳出: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2、认识升、毫升。
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
请大家想一想,如果要计算刚才两个盒子的容积,可以用什么做单位?可以用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固体)那液体呢?应该用什么做它的单位呢?老师边讲解边板书,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升、毫升,也可以写成L、mL,大家读读写写。
3、感悟升、毫升。
(1)1ml水到底有多少呢?老师用滴管来滴水,看滴几滴水就是一1ml?通过老师实验,同学们可以发现10滴水刚好就是1ml,也就说明它的容积刚好是1ml。
《体积和容积》教学设计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36~37页。
学情分析:学习本内容前,学生已经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学生对物体孰大孰小的感受及容器内装水多与少的体验有一定的基础和理解,学习目的是使学生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观点,也为后面学习体积、容积的单位和计算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点的重要载体。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童话故事和具体的实践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2、思维与方法: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童话故事和操作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以及语文学科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体积与容积的实际含义。
难点: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教具学具课件、两个相同的量杯、两个大小不同的水杯、两个不同大小的红薯、苹果、番茄、量筒、橡皮泥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童话故事情境1.谈话同学们一定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
这个故事中乌鸦还是用数学方法解决喝水问题呢!你们想知道乌鸦用了什么数学方法吗?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下乌鸦喝水的故事吧!2.师生欣赏《乌鸦喝水》动画片(设计意图: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童话故事中也有数学问题,这个故事的表现一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数学与童话故事联系起来。
二是这个故事用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是石子占了空间,把水“挤”上来了,为下一步学习作了铺垫)二、提出问题,理解体积的含义1.提出问题(1)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了?(2)瓶子里的水面为什么升高了?(3)小乌鸦为什么要放很多小石子?(设计意图:联系故事情境和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
在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用生活语言叙述事件表象的基础上逐步规范,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2.实践操作,感受“空间”。
(1)杯中有物,然后往里倒水,初步感受“空间”倒水前问:能倒吗?为什么?倒水一半时问:还能到吗?为什么?倒满三分之二时再问:还能到吗?为什么?倒满时问:还能到吗?为什么?(设计意图:概念中往往都包含相关键词。
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的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的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的教学设计(通用1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与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在操作、交流中,引导学生掌握在不同环境中比较体积大小的多种方法,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材分析:《体积与容积》是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的基础上,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之后的教学内容。
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基础观念的重要载体。
对以后学习长方体体积的计算以及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有着重要铺垫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观察、实验。
教学准备:量杯、红薯、土豆、一个水壶、一个保温杯、一个塑料水杯、一个大的长方体盒子、一块香皂、苹果、橡皮泥、用小正方体拼插的形体等。
教学设计: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播放乌鸦喝水的动画片断)在学生观看后引导学生思考:师:乌鸦想到什么办法喝到水?师:为什么投入石子水面就会升高?生:水占的空间,石子也占空间,石子占的那部分的空间把水挤压上去了。
(板书:占空间)【设计意图】这个动画片与本节课所学有共通之处,用它引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石子和水都占空间,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现象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操作活动、感悟概念活动一、体积的认识师:(教师出示一个粉笔盒)找一找比粉笔盒占空间大的物体?生:课桌占的空间比粉笔盒占的空间大。
邓勇体积与容积教案
《体积与容积》教案设计紫坪学校龙池校区邓勇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科书41页内容,本课内容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教材重视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意义。
教材首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交流物体的大小和容器盛放东西的多少,感受“物体有大有小,容器盛放的物体有多有少”。
然后,教材围绕“土豆和红薯哪一个大”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活动。
在活动中发现两个物体放入水中后都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而且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样,说明这两个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一样。
这使生活经验和动手实验相结合,在学生有了比较充分的感受之后,教材才揭示出体积的概念。
随后,教材又通过引导学生实验研究“哪个杯子装水多”,在学生感受容器容纳物体体积大小的基础上,揭示容积的概念。
引入这两个概念之后,教材还设计了搭物体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
体积和容积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而且体积和容积又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
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手、眼、脑、口并用,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建立有关体积和容积的正确表象,从而切实掌握所学的知识,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用具:水、长方体盒子、两块形状不同的石头、一个纸杯、两个塑料杯、八个大小一样的正方体。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
今天老师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在很久以前,一个小镇上有一家面条店,面条店的老板非常狡诈,对伙计也非常苛刻。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山西省孝义市胜溪新村学校尚建玲
课题名称
《体积与容积》
科目
小学数学
年级
五年级
教学时间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已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孰大孰小的感受及容器内装水多与少的体验,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把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实验活动与抽象概念联系起来,并通过操作与交流,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体积与容积概念。而且我班男生多,大多数头脑特聪明,空间想象很好,在他们的带动下,全班学生都会获得空间观念的发展,
(2)比较胡萝卜和土豆
师:同学们每个组都准备了两个物体,胡萝卜和土豆,你能说说它们哪个占的空间大?
生:我认为胡萝卜占的空间大。
生:我认为土豆占的空间比较大。
师:看来同学们答案并不统一,你能用比较科学的方法来验证哪个占的空间大吗?
生:把两个杯子装满水,然后把胡萝卜和土豆分别放在两个杯子里,哪个溢出的水多它占的空间就大。
生:把胡萝卜和土豆放在两个相同的杯子里,然后把两个杯子倒满水,再拿出两个物体,哪个剩的水多,哪个物体占的空间就小。反之,哪个物体占的空间就大。
生:在两个相同的杯子中倒大半杯水,然后把它们分别放进去,如果一个水溢出来,一个没有溢出来,溢出来的占的空间就大。
师课件出示实验要求,分发实验记录单。
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按照要求做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教师巡组指导。
(2)教师准备:水杯、饭盒、纸箱等容器及多媒体课件。
(3)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体积与容积》教学活动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很久以前,一个小镇上有一家面条店,面条店的老板非常狡诈,对伙计也非常苛刻。眼看又要到月底了,该给伙计们开工资了,老板心里非常不舒服,总想找点茬难为伙计们。一天早上,他把一碗面条盛得满满的,让小伙计给客人端去,不允许小伙计洒一滴面条汤。假如溢出一滴汤,小伙计的这个月的工钱就一分不给。小伙计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他胸有成竹地去端面条了,结果真的一滴也没洒。同学们,你们知道小伙计是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的吗?(假如没有同学说出答案,教师将设下悬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教材第41~42页《体积与容积》
【教学内容】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教材第41~42页《体积与容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与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
技能目标:使学生在操作、交流中,理解体积与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体积与容积的联系与区别。
【教具准备】土豆和姜,量杯,杯子,盒子等。
【学具准备】每小组12块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小实验:鸡蛋占有杯子里的空间,取出鸡蛋后,杯子中的水位下降。
设计意图:通过小实验,使学生初步感受体积与容积的数学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此导入不仅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而且暗示了“体积”与“容积”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体积与容积》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到处都可以发现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初步感知物体所占空间是有大有小的。
二、实验探究、理解新知(一)直观感知体积的实际意义。
在我们的周围很多物体所占空间都是有大有小的。
引导学生观察土豆与姜哪一个所占空间比较大?(学生猜想)当学生很难用眼力分辨出谁大谁小时,根据这一情境引导学生开始小组合作、实验研究。
设计意图:根据这一实际需要,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能力。
学生根据本组材料进行实验后发现杯中水位的变化,汇报各自的实验结果。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土豆和姜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即所有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我们就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学生再举例说明)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来体验“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使“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变得可观察,可感受。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体积与容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第四单元第一节内容。
二、设计思想1、指导思想由于学生对于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知能基础,即生活经验。
因而,本着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教学思想,我设计了本节课。
2、设计理念本节课的教学属于概念教学。
为了使抽象概念具体化,我主要采用了直观试验的方法,辅助以“情境探究法”、“观察法”、“演示法”、“比较法”等进行教学,从而帮助孩子们了解体积与容积的实际含义。
3、教材分析体积与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
教材通过“说一说”、“比一比”、“想一想”三个活动,把抽象的概念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通过这三个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教材在“试一试”、“练一练”的活动中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相互交流。
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物体体积的大小和物体体积的一些特征(形状改变,体积不变),教材的编写者意图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促进学生对体积和容积的了解,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学情分析学习本内容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孰大孰小的感受及容器内装水多与少的体验,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
把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实验活动与抽象的概念联系起来,并通过操作与交流,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体积和容积概念。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在操作、实践交流中,让学生感受物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五、教学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六、教学准备:水槽一个,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魔方、纸盒、大桶果粒橙一瓶、鸡蛋一个、课件等。
七、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每个人都有爱好。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1 体积与容积|北师大版 (37)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1 体积与容积|北师大版 (37)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下内容:
1.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宽、高,并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3.学会计算液体的容积,并了解容积的计量单位。
二、教学重难点
1.学生需要注意长、宽、高的顺序。
2.学生需学会将容积的计量单位转化。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什么是“体积”和“容积”,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习长、宽、高的测量方法(15分钟)
1.讲解长、宽、高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2.按顺序让学生测量学生桌面的长、宽、高,并计算出其体积。
3.老师带领学生讨论昆虫馆、水族馆等场所的设计,学生可以了解到设计和建造需要根据物体的体积来安排和设计场所。
3. 练习长、宽、高的测量方法(20分钟)
1.让学生自己测量书桌、书架等物品的长、宽、高,并计算出其体积。
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使用毫米尺、卷尺等不同的测量工具。
3.与学生一起讨论他们的计算过程和答案,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理解正确的测量方法。
4. 计算液体的容积(10分钟)
1.用小瓶子和水进行实验,学生可以学习到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
2.学生根据实验,计算出容器中的液体容积,并理解容积的计量单位。
5. 教学反思(5分钟)
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涉及到了体积、长、宽、高的测量、容积等知识点。
学生学习从基本的概念了解开始,通过实践操作,学习和掌握了测量的方法,提高了数学和实践操作能力,为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体积和容积单位》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基本概念。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而容积是指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测量一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展示体积测量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体积和容积单位及其换算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体积和容积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测量不同物体的体积,演示体积测量方法。
《体积和容积单位》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容积单位》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认识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立方厘米=0.001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0.001立方米;
3.理解物体体积的意义,能够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计算简单物体的体积;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体积和容积单位》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测量物体大小或容器容量的情况?”(例如:装水的水杯、装箱子的行李箱)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体积和容积的奥秘。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体积和容积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数学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体积与容积-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体积与容积-北师大版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学会测量物体的体积和容积;•能够根据给定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计算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测量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学会计算物体的体积和容积。
三、教学难点•能够根据给定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引入本节课程的主题——体积和容积,让学生掌握概念的含义,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表意见。
2. 呈现实物介绍水杯和水龙头,引导学生思考水杯和水龙头相差的量究竟有多大,从而引出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3. 观察实物将教室里物品的体积和容积告诉学生,引导学生近距离观察它们,从而能够对各种物品的体积和容积进行深入的认识。
4. 调查任务让学生在家中调查不同物品的体积和容积,并在第二天上课时讨论调查结果,以此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5. 实验探究安排实验项目,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不同物品的体积和容积,从而提高他们对概念的真实掌握。
6. 计算问题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计算物品的体积和容积,从而培养数学运算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通过“导入新课、呈现实物、观察实物、调查任务、实验探究、计算问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践和思考,从而真正地掌握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六、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对教师的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同时也需要注意纠正学生可能存在的错误认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同时,也要注意使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评价中,要注重发现学生的不足和优点,以此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的教学设计和改进。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执教:福建省邵武市昭阳中心小学黄水根指导教师:福建省邵武市昭阳中心小学陈青廖琼高王太义【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6页至37页“体积与容积”。
【教材分析】体积与容积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一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立体图形体积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体积与容积是两个既抽象难懂又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因此,教材建议教师通过组织学生现场观察、实践,眼、脑、手、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建立有关体积和容积的正确表象,从而正确领会二者的含义,为后续学习作好铺垫。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学生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意义,并能正确区分体积和容积。
【学生特点及分析】“体积与容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数学概念。
在此之前,学生只学习掌握了平面图形的面积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与计算方法,体积概念的初步建立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
其实,在生活中学生经常遇到物体占据空间的事例,只不过不会用体积这一数学语言来描述它,而是用“占位置”描述这一现象。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这部分内容从平面到空间,知识跨度大、思维水平高,教学中学生较难理解。
如何准确把握学生对“体积”与“容积”认知程度,从而把握课的层次,是执教者课前必须了解清楚的问题。
【目标预设】1、通过具体的、有趣的实验活动,感悟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并能体会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2、在实验活动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概括等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
4、了解数学历史,感受数学文化。
【设计理念】1、知识是可以传递的,但能力却不行,努力让学生充分体验“体积”与“容积”两概念的整个建构过程;2、摆正师生的地位,还课堂于学生,最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重点】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小学数学公开课《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学数学公开课《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与反思⼩学数学公开课《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1、内容要求强调引导学⽣通过观察、操作,⼿、眼、脑、⼝并⽤,运⽤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丰富学⽣的感性认识。
建⽴有关体积和容积的正确表象,从⽽切实掌握所学的知识,为以后的进⼀步学习作好铺垫。
2、地位和作⽤这是空间与图形中的⼀堂概念课,空间与图形是⼈们更好的认识和描述⽣活空间,并进⾏交流的重要⼯具。
发展学⽣的空间观念,是《课标》中的⼀个重要⽬标,也是空间与图形学习的核⼼⽬标之⼀。
3、现实意义及新旧知识的链接本单元是在学⽣直观认识长⽅体、正⽅体特点及它们的展开图,理解长⽅体、正⽅体表⾯的含义及计算⽅法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
是发展学⽣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但是如何帮助学⽣完善空间观念?如何促使学⽣从⼀维到三维的发展?还需进⼀步去挖掘。
本单元教学内容有:体积与容积、体积单位、长⽅体体积、体积单位的换算、有趣的测量。
将为后继学习圆柱、圆锥的知识做好铺垫与孕伏。
因此这部分教学将是发展学⽣空间观念的关键。
学情分析1、学习需求:这堂课的需求是学⽣能够在认识了长⽅体和正⽅体的特点以及了解了长⽅体和正⽅体的表⾯积知识的基础上初步感知体积与容积的概念及理解它们的区别。
为今后学习体积计算,发展学⽣空间观念打好基础。
2、认知发展分析学⽣希望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通过⾃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式来探究⾃⼰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法。
3、学习障碍:本班⼤部分学⽣来⾃农村及城乡结合部,部分学⽣家长为外来务⼯⼈员,家庭教育环境不佳,缺乏学习积极性。
本班同学普遍学习基础薄弱,空间观念不强。
在⽇常教学中缺乏应有的学习⽅法与解题策略。
教学⽬标1、认知⽬标:①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②能够知道体积和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技能⽬标:①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发展学⽣的空间观念。
②培养学⽣观察、操作、概括的能⼒以及利⽤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体积与容积》(教案)
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体积与
容积》(教案)
一、课程目标
•了解体积和容积概念;
•学会计算立方体、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学会计算规则器的容积。
二、教学重点
•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立方体、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规则器的容积计算。
三、教学难点
•容积的概念;
•规则器的容积计算。
四、教学资源
•PPT课件;
•视频教学。
五、教学过程
1. 前置知识回顾
•复习长、宽、高的概念;
•复习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
2. 引入新知识
•向学生介绍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用实物举例说明体积和容积的区别。
3. 学习计算立方体、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利用PPT展示立方体、长方体、正方体,并讲解其体积计算公式;
•引导学生练习计算。
4. 学习计算规则器的容积
•利用PPT展示规则器,并讲解其容积计算公式;
•引导学生练习计算。
5. 知识拓展
•设计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分小组自由组合盒子,计算其体积和容积。
六、课堂总结
•让学生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并回答问题;
•简单介绍下一节课的内容。
七、课后作业
•完成《数学》第四单元习题集的P31-32;
•利用餐盒等物品测算计算物品的体积和容积,并将结果写在笔记本上。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比较充分,利用不同的教学资源能够使学生对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得更加深入;
•下一次教学可以加入更多的互动环节,激发学生兴趣。
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1一、教材说明:《体积与容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1页至42页内容。
二、教材分析:体积与容积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理解物体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三、学生特点:体积与容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在此之前,学生只学习掌握了平面图形的面积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体积概念的初步建立是学生空间概念的一次飞跃,其实在生活中学生经常遇到物体占据空间的事例,只不过不会用体积这一数学语言来描述它,而是用占位置描述这一现象。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这部分内容从平面到空间,知识跨度大、难度高,教学中学生较难理解。
四、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理解物体的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2、使学生建立体积概念,理解体积的大小与形状变化无关的原理。
3、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五、教学理念:本课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
对于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空间观念是在经验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所以在教学中我首先通过再现《乌鸦喝水》的故事把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然后再通过实物观察活动、想象活动、操作与表达等活动让学生感知和体验体积与容积的.意义,发展空间观念。
六、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杯子、米、木块、西瓜、梨、油瓶、茶叶罐等。
学具:土豆、水、大小量杯、每组12个小正方体。
七、教学过程:(一)认识物体占空间1、师:同学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随着电脑动画再去听一遍好不好?(师出示电脑画面学生欣赏。
小学数学教学模板设计(精选3篇)
小学数学教学模板设计(精选3篇)1.小学数学教学模板设计第1篇【教学内容】新世纪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1页“体积与容积”【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体积与容积》的学习。
这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体积单位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感知体积单位。
【学生分析】这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
为了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我将视野拓宽到生活的空间,重视现实世界中有关体积和容积的问题,把它们作为教学的基础。
学生在他们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关于体积和容积的经验,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出发,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学生学习时可能遇到的疑问是:体积和容积差不多呀,怎么分呢?测量体积是不是从物体的外围量,而容积是不是从容器的里面量呢?【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
②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
③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换算。
④会进行体积和容积之间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②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同学们都看见过动画片《猫捉老鼠》吧?为什么每到一个地方,小老鼠能轻易的通过,而猫却被撞的非常惨?2.生活中你还见过这样的例子吗?3.比较一些容易看出大小的物体。
(师手中拿着两个不一样大的铅笔盒)问:这两个铅笔盒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师:谁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师:这样的例子是举不完的。
202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讲义
课堂 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实验探究,同学们把探究结果整理汇报一下。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用的是相同的6块小正方体。
3. 说说体积和容积的不同。 4.小芳和小军各买了一瓶同样的纯净水。小芳正好倒满4杯,小军只倒3 杯多一些。谁的杯子容积大? (考查知识点:体积和容积的区别)
答案: 3. 体积:体积是指物体本身所占空间的大小,而容积是指所能容纳物体 体积的大小。 4.小军杯子容积大。
通过预习,我知道了: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 );容器 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 )。 5.预习后我还知道:从测量方法来说,体积是从物体( )测量的;容积 是从物体( )测量的。
预习检验: 6.一团橡皮泥,小明第一次把它捏成长方体,第二次把它捏成球,捏成的 两个物体哪一个体积大?为什么?
学习 目 标
1.通过多种实验活动,让学生了解体 积与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 和容积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与区别。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 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重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 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
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 系和区别。
巩固旧知: 1.一个长方体的长为5,宽为6,高为7,则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2.一个长方体容器装满了水,求有多少水,是用面积、表面积,还是另 外的单位来计算呢?
《体积与容积》教学讲义
长方体(二) 第1课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知 识要点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从外部测量)
容积:容器所能容纳入体的体积叫做物体的容积。 (从内部测量)
①同一个容器,体积大于容积;当容 器壁很薄时,容积近等于体积。如果 容器壁忽略不计时,容积等于体积。 ②几个物体拼在一起时,它们的体积 不发生改变。(它们占空间的大小没 有发生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体积与容积
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与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体积与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体积与容积的关系。
教法与学法:实验、演示、讨论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课
师:同学们,今班老师要考考你们的观察力,好不好?(好)
(手拿两个铅笔盒)这两个铅笔盒哪个大,哪个小?(一学生上来指出铅笔盒的大小)
师:谁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呢?
生1:讲台比较大,课桌比较小。
师: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是有大小的。
老师手里有两个土豆,同学们看一下,哪个大,哪个小?
(两个土豆差不多,学生猜测了几种答案)
师:看来,光凭观察难以看出它们的大小,那我们用什么办法来证明哪个大,哪个小呢?(生一定想到用实验来证明)这就是我们今班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一)感受体积的含义
1.实验一:土豆占有一定的空间。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两个量杯,并且里面盛上了一些水,请同学们观察水面的高度。
(相同)
师:我将一个土豆放入1号杯中,请大家观察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水面上升了。
师:水面为什么会上升呢?
生:(可能说)土豆占据了水的空间。
师:哪一部分的水是土豆占据的空间呢?
生:(肯定想到)上升的水。
2.实验二:说明土豆占据的空间有大有小。
师:把另一个土豆放入2号量杯中,让学生观察水面的变化。
生:水面也上升了,两个杯子的水面不一样高了。
师:请大家再观察比较一下,两个杯子的水面,你发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呢?
生:两个杯子的水面不一样高了。
1号杯子水面低,2号杯子水面高。
说明2号土豆占据的空间比1号土豆占据的空间大。
3.师总结: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发现两个土豆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并且它们占据的空间不一样。
其实,任何一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如:课桌占据了教室的一部分空间,你能举出物体占有空间的例子吗?(生举例)
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
板书课题:体积
4.让学生举例说出身边的哪些物体体积较大,哪些物体体积较小?
5.同学们想一下,你们在语文课中学到的哪个故事利用了这个现象,解决了自己遇到的难题?
师:看来,我们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感受容积的含义
1.师述: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两个水槽中都装满了水,哪一个杯子装水多呢?请大家想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3.生汇报:方法一:将两个水槽中的水分别倒入相同的杯子中,看哪个倒得多。
方法二:把一个槽中的水倒掉,把另一个槽中的水倒入空槽中,看还满不满。
4.师总结:通过实验,发现长方体的水槽中水的体积大,正方体水槽中水的体积小。
换个说法,也就是长方体的水槽容积大,正方体的水槽容积小。
5.揭示容积的概念
什么是容积呢?像水槽、粉笔盒、铅笔盒、教室等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容积。
板书:容积
6.问题:同学们想一想,砖有容积吗?
(三)体积与容积的关系
我们知道,容器既有容积,又有体积。
容器的体积与容积相等吗?为什么?
因为体积包括它的壁厚,而容积只指里面空间的大小。
一般来说,容器的体积大于它的容积。
三.课堂练习
1.判断:
(1)物体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
()
(2)木箱的体积等于它的容积。
()
(3)一个脸盆、一个酒杯和一个碗中,脸盆的容积最大,酒杯的容积最小。
()
(4)小红用8个小正方体搭了一个大正方体,而小明搭了一个长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样大。
()
2.小芳用一块橡皮泥捏了一个长方体,又捏了一个球,她所捏的长方体与球哪一个体积大?
3.王老师做了一个玻璃鱼缸,这个鱼缸的体积与容积一样大吗?
4.小明和小红各有一瓶同样多的饮料,小明倒了3杯,小红倒了2杯,你认为有可能吗?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五.课后作业
用12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图形
1.搭两个图形,使体积相同。
2.搭两个图形,使其中一个的体积是另一个的2倍。
3.搭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可以搭几种?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