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及应急处理资料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安全事故预防与应对

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安全事故预防与应对

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安全事故预防与应对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然而,在进行化学实验过程中,安全问题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

本文将从实验室环境、实验操作、实验设备及药品的安全使用等方面,探讨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安全事故预防与应对。

一、实验室环境安全实验室环境的安全是保障化学实验的基础。

首先,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实验过程中有良好的空气流通,及时排除产生的有害气体。

其次,实验室内应保持干燥、整洁,避免杂物堆积,以免产生火灾和化学品混合反应等危险。

此外,实验室内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和警示标志,提醒实验者注意安全事项。

二、实验操作安全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中最重要的环节,正确的实验操作能够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操作前,必须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步骤、原理及注意事项,并根据实验指导书对实验器材进行检查。

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室白大褂、护目镜、手套等,避免对身体和眼睛的伤害。

对于易燃、易爆物品的操作,要格外小心。

在进行这类实验之前,应先检查实验器具是否有损坏,确保实验器具完好无损,并确保操作区域无明火。

在加热时,应当远离可燃物,控制好火源的大小,以免发生火灾。

同时,在操作后要将操作台面、设备进行彻底清洁,并关闭电源和气阀,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安全。

三、实验设备及药品的安全使用实验设备及药品是化学实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物品,正确地使用和保管实验设备及药品是确保实验安全的关键。

首先,使用实验设备时要仔细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若发现有损坏或异样现象,应及时更换或维修。

在使用药品时,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其性质、储存条件以及使用方法,避免因错误的使用而造成安全事故。

为了保障药品的安全使用,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

药品应妥善储存,存放在指定的柜子中,有关药品的信息要进行明确的记载,包括药品的名称、数量、储存位置等。

在实验中使用药品时,应按需求取用,并在使用完毕后及时将残余物品清理干净,避免残留化学物质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及对事故的应急处理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及对事故的应急处理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及事故应急处理化学灾害是指有毒有害的化学物品在生产、使用、经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每年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引起泄漏、污染、起火、爆炸,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事故时有发生。

那么,对于学校而言,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和应急处理与预防。

全国有若干的化学实验室由于条件限制,通风不良、存放药品较多、各种仪器设备年久失修,存在着很多的事故隐患,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的程度,除了改善实验室建设,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化学老师、实验指导教师进行安全常识教育,培养他们有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理的能力。

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并不是耸人听闻。

为了避免事故,安全实验的关键是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但也不要害怕,也不必满腹恐惧不敢动手实验,要熟悉操作规定,了解反应规律,不懂要问,不可蛮干。

否则,在实验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危及师生的安全,甚至严重致残造成终生不幸。

哪些原因容易引发事故,总结如下:1 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事故例如,点燃氢气必须先检验纯度。

可是,如果你在用锌和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的演示实验过程中,当锌粒反应完后,打开反应器的塞又装上锌粒,塞上塞就点燃,就会引起仪器爆炸。

为什么会发生爆炸事故呢?这是因为您违反了操作规程,必须在点燃氢气之前检查纯度。

实验过程中打开塞装锌粒跟实验开始时装锌粒相同,反应器里进入了空气,氢气和氧气混合,点燃都会发生爆炸。

又如,在制乙烯时,在大试管里倒入酒精和浓硫酸,加热时,就会发生液体喷出事故。

为防止这样的事故发生,在加热液体制取气体时,应加入瓷片以防爆沸。

还要注意,用排水取气法收集完毕时,先撤去了酒精灯,冷水就会沿导管倒流,炸裂玻璃仪器。

所以说,一切实验一定要按照操作规定进行。

2 使用标签丢失的不明试剂引起的事故例如,在配制溶液时错把硫酸当盐酸使用,造成伤害事故。

标签缺失的试剂必须在使用前进行测试和确认,以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3 过量用药引起的事故一些实验虽然剧烈,但试剂量小并无危险,用药量稍大便会发生危险。

化学实验室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

化学实验室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

化学实验室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安全措施:1.实验前准备:在进行任何实验之前,必须阅读并理解实验指南。

检查所需实验设备和试剂的完整性和合适性,并根据实验需求做好配制和储存。

2.实验操作: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安全眼镜、手套和实验室鞋。

确保实验室内通风良好,以避免有害气体的积聚。

禁止饮食、吸烟和使用手机。

3.危险废物处置:将所有有害废物正确分类,并放入相应的储存容器中。

确保废物容器密封良好,以防止泄漏。

4.紧急洗眼器和淋浴器:实验室必须配备应急洗眼器和淋浴器,并保持通畅。

在发生化学物质溅入眼睛或皮肤的情况下,立即使用洗眼器和淋浴器进行冲洗。

5.使用防爆设备:对于易燃和易爆实验,如涉及到有机溶剂的操作,必须使用防爆设备,如防爆柜、防爆排风设备等。

6.充分通风:实验室必须有通风设备,并保持通风良好。

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应急预案:1.火灾应急预案:实验室必须配备灭火器、灭火器箱和火灾报警器,并确保所有人员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逃生路线。

发生火灾时,立即启动火灾报警器并按照预定的逃生路线撤离。

2.化学泄漏应急预案:实验室必须配备化学泄漏应急设备,如溢漏盘和泄漏吸收剂等。

在发生化学物质泄漏时,立即停止泄漏源,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清理和处理。

3.中毒应急预案:在实验室发生中毒事件时,立即将中毒者移离危险区域,并通知医护人员。

如果可能,提供相关化学品资料以协助中毒者的救治。

4.实验室事故报告:任何实验室事故都必须及时报告给上级主管和安全主管。

对于较大的事故,还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记录,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总结: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对于保护实验人员和实验环境的安全至关重要。

实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所有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并时刻保持警惕。

此外,应急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化学实验室安全使用教育

化学实验室安全使用教育

化学实验室安全使用教育首先,合理的实验室装备和设施是确保安全的基础。

实验室必须具备各种安全设备,包括紧急淋浴、安全淋浴和气体柜等。

实验室还应配备适当的灭火器材,以控制各种火灾危险。

此外,实验室内的试验台和储存设施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以确保材料的安全储存。

其次,维护良好的个人防护装备和合理的操作是确保实验室人员安全的关键。

实验室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并佩戴安全眼镜、手套和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在进行有毒或腐蚀性实验时,应当佩戴呼吸防护面具。

在操作过程中,实验室人员应掌握正确且规范的操作步骤,并随时注意实验环境的变化。

任何操作都应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并遵循实验室人员的提示和指导。

实验室人员还应了解和熟悉实验室内存在的各种危险物质和化学品。

他们应该了解这些物质的特性、危害和储存要求,并且知道如何正确处理和处置这些物质。

当操作有毒或腐蚀性化学品时,实验室人员应采取额外的防护和措施,以减少潜在的风险。

另外,实验室人员还应遵循正确的废物处理程序,确保废物的安全处置。

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响应也是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方面。

实验室人员应该了解并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章制度,同时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安全设备和消防设备,以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在实验室中,应该制定并组织事故应急演练,以增强实验室人员应对危险情况的能力。

实验室应建立有效的事故报告和记录系统,以便对事故进行评估和探究,以及在将来避免类似的危险。

最后,有效的沟通和教育对于实验室安全非常重要。

实验室人员应接受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以提高他们对实验室安全的认知和理解。

实验室应建立一个安全文化,鼓励实验室人员共享安全经验和发现,并及时报告与安全有关的问题和隐患。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室安全使用教育”需要包括对实验室装备和设施的介绍和演示,个人防护装备的示范和训练,各种危险物质和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处理的教育,事故预防和应急响应培训,以及安全文化的培养。

这将帮助实验室人员提高实验室安全意识,避免各种危险和事故,并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防护与急救措施2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防护与急救措施2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防护与急救措施2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防护与急救措施21.实验室内设备与设施的安全检查:每个实验室必须定期进行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检查,以确保其正常运作和安全使用。

如发现设备损坏或有安全隐患,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2.实验室内的化学品储存与标识:化学品应按照其性质进行分类、分类,同时应标明含量、危险性及储存条件等信息。

化学品储存区域应远离易燃物、易挥发物等危险物质,并与氧气分开存放,以防止化学品的混合爆炸。

3.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手套、安全护目镜、实验室皇冠、实验室短衣、实验室长衣等。

根据实验的性质和风险评估,选择合适的防护装备。

4.实验室通风系统:实验室应配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以确保空气流通,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的积聚。

通风系统应定期检查、维护和清洁,确保其正常运行。

5.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化学实验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正确使用实验器材、正确操作化学品和遵循正确的实验步骤。

6.灭火设备与应急设备:实验室应配备灭火器以及其他灭火设备,如消防栓、灭火毯等。

同时,还应设立应急出口,并标明逃生通道和紧急出口位置。

2.急救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基本的急救培训,包括常见化学品事故的急救措施、烧伤、中毒等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

3.急救设备与药品:实验室应配备基本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如急救箱、止血带、救护车等。

急救设备和药品的使用应由受过相关培训的人员负责。

4.毒物泄漏与废物处理:在处理毒物泄漏或废物时,应优先考虑自身的安全,并立即报告实验室主管或有关人员,以便采取适当的清理和处理措施。

5.事故调查和记录:每个事故都应进行详细的事故调查和记录,以找出事故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总之,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防护与急救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确保实验室内人员的安全,才能有效地开展科学实验,并保护环境免受化学污染。

化学实验室管理者和实验室人员应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程序,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

化学实验室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

化学实验室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

化学实验室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一、化学实验室安全措施1. 保持实验室整洁:实验室内应保持干净整洁,及时清理化学药品、废弃物等,避免堆积或溅洒导致事故发生。

2. 气体防护措施:实验室内应安装好通风设备,保证室内气流流通,及时排除有害气体。

在进行有害气体实验时,应戴好防毒面具,并保持合适的通风条件。

3. 化学废弃物处理:实验结束后,化学废弃物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储存,并及时送交专门机构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身安全产生影响。

4. 实验室器材安全:实验室中使用的玻璃器皿和仪器设备应经过检查和鉴定,确保无裂纹、破损等安全隐患。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避免磕碰、摔坏。

5. 防火措施:实验室内应配备灭火器、灭火器和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

在进行易燃易爆实验时,应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并采取真正的防火措施。

6. 化学品管理: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化学品管理制度,包括化学品采购、存储、使用和处理等环节。

化学品必须分类储存,按照特性进行分区域放置,并标示明确可见。

避免化学品混放、泄漏和暴露等意外情况发生。

7. 个人防护装备:实验室人员应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安全眼镜、鞋套等,以保护其面部、身体等免受化学品的伤害。

二、化学实验室应急预案1.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发现火灾时,立即按下警报器并通知所有实验室人员撤离。

- 在逃生过程中,尽量不要乘坐电梯,优先选择安全通道和紧急出口。

- 如果自己身上着火,应立即停止奔跑,并采取适当方法进行灭火,如滚地灭火等。

- 离开实验室时,尽量关闭可以关闭的门窗,以减少火势蔓延。

2. 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发现化学品泄漏时,立即关闭泄漏点,切断泄露源。

- 迅速将泄漏化学品稀释、稀释或稀释,并迅速清理泄漏现场。

- 如果泄漏化学物品没有特殊处理方法,则应立即通知专业化学品处理单位,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置。

3. 人员受伤事故应急预案:- 在发生人员受伤事故时,应立即通知实验室的急救人员,并及时给予伤员急救。

化学实验室安全操作与紧急事故处理

化学实验室安全操作与紧急事故处理

化学实验室安全操作与紧急事故处理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和研究的重要场所,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操作,预防事故的发生,并能妥善应对紧急事故,本文将介绍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以及紧急事故的处理流程。

一、化学实验室安全操作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入实验室之前,任何人都应该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室服、手套、安全眼镜和防护面罩等。

这些防护装备可以有效减少化学品对人体的伤害。

同时,应检查和保养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其完好无损。

2. 了解实验室规章制度在实验室中,必须熟悉并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这些规章制度包括实验室的紧急出口位置、火警报警器的使用方法、紧急电话号码等。

了解这些规章制度能够提高紧急情况下的反应速度,并有效减轻事故的后果。

3. 储存和处理化学品化学品的储存和处理是实验室安全操作的重要环节。

所有化学品应按照其化学性质分类储存,并标明名称、危险性、储存位置等重要信息。

在处理化学品时,应使用正确的容器和工具,并遵循正确的操作程序。

4. 控制实验室环境实验室环境的控制对于安全操作至关重要。

首先,必须保持实验室的整洁,清除杂物和污物,保持通道畅通。

其次,要确保合适的通风,防止有害气体积聚,可以使用排风设备和通风系统。

此外,控制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也是重要的方面。

二、紧急事故处理流程1. 火灾事故火灾事故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

在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按下火警报警器,并通知疏散人员撤离。

同时,尽量关闭气体和电源,并使用灭火器或灭火器材扑灭火焰。

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应立即拨打紧急电话,报告火灾情况,等待专业的消防人员前来处理。

2. 化学品泄漏事故化学品泄漏事故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在发现化学品泄漏时,应立即将受污染的区域隔离,并确保自己的安全。

随后,应尝试封堵泄漏源,并通知实验室内的其他人员及相关负责人。

同时,在处理泄漏物时,要佩戴遮护用具,避免直接接触。

3. 溢液事故在实验室中,溢液事故可能导致装置故障或者环境受污染。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管理及应急处理方法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管理及应急处理方法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管理及应急处理方法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和科研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化学原理和物质的性质。

然而,化学实验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化学品泄漏、设备故障、火灾等,因此,化学实验的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安全管理1.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实验前,首先要了解实验所用的化学品和仪器的性质,判断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化学品的安全数据表(MSDS):熟悉实验所用化学品的安全数据表,了解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毒性、腐蚀性等,以便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

•实验方案: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明确实验步骤、所用试剂、仪器设备等。

•个人防护:根据实验风险,提前准备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口罩等。

•实验室环境: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积聚;检查实验台面是否干净、整洁,无油污等。

1.2 实验操作规范实验操作规范是确保实验安全的关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操作姿势:操作时应站在合适的位置,确保实验台面干净、稳固。

•试剂取用:严格按照实验方案取用试剂,避免过量或过少。

•仪器使用: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遵循操作规程,避免违规操作。

•防火防爆:易燃、易爆物品应远离火源,禁止在实验室吸烟、使用明火。

1.3 实验后的清理工作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废物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确保实验室环境整洁,避免污染和事故发生。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废弃物分类:将实验产生的废弃物按照固体、液体、有害垃圾等进行分类。

•废弃物处理:根据废弃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如回收、填埋、焚烧等。

•仪器清洗:将实验仪器清洗干净,检查是否损坏,确保下次实验能正常使用。

二、应急处理方法2.1 化学品泄漏化学品泄漏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法如下:•立即关闭阀门:若为容器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切断泄漏源。

•设置隔离区:立即设置隔离区,防止泄漏物质扩散,影响人员安全。

硫酸、盐酸、硝酸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处理

硫酸、盐酸、硝酸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处理

硫酸、盐酸、硝酸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处理硫酸、盐酸、硝酸是常见的腐蚀性强的化学品,它们在工业生产、实验室研究以及一些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是,这些化学品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储存、使用和处理,就会对人体和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

因此,必须进行相关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处理。

一、安全知识教育1. 储存环境:硫酸、盐酸、硝酸必须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避热的地方,远离火源、电源、酸碱物质等易燃易爆危险品。

2. 储存容器:必须用防腐蚀的容器储存,并标明有关警示符号、参数、使用时间、容量等信息。

液体应盖好、密封好,避免气体泄漏。

3. 个人防护:取用前应穿戴好专门防护衣物、手套、护目镜、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用品,特别注意眼睛的保护,以免化学物品溅入眼睛引起的伤害。

4. 取用方法:要按照相关规定选择取用工具,避免直接用手接触硫酸、盐酸、硝酸等化学品,并注意使用物品的标识及容量、保质期等信息。

5. 废液处理:不要随意排放,应该按照相关规定妥善处理,采用中和法、盐析法等方法处理废液,保证环境安全。

二、应急处理1. 眼部碰撞:如不慎进入化学品,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如果情况严重时,应去医院进行治疗。

2. 皮肤碰撞:如不慎化学品液体泼洒到皮肤上,应立即脱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果皮肤损伤较严重时应及时就医治疗。

3. 吸入毒气:如吸入太多铵或硫酸雾气,应立即远离现场,并用手帕或口罩呼吸。

4. 火灾爆炸:如发生火灾爆炸,应立即关闭电源、气源等有关设备的阀门,迅速撤离现场,并及时报警求救。

在取用、储存、运输化学品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和标准,保证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对于一些小型的化学品应学会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特别是那些容易挥发和爆炸的化学品,如不妥善处理,不仅会造成身体的伤害,还很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等安全事故。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处理能力,以保障自身和周围人员的安全。

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

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
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
演讲人
目录
01. 实验室安全基本知识 02. 化学品安全知识 03. 实验室事故预防与处理
实验室安全基本知识
实验室安全守则
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服从实验室
01
管理人员的安排
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
02
品,如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
实验过程中,注意操作规范,避免
03
发生意外事故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台面,
04
保持实验室整洁
遇到紧急情况,及时向实验室管理
05
人员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实验室安全设施
灭火器:实验室必 备的灭火设备,用
于扑灭火灾
安全柜:用于存放 易燃、易爆、有毒
等危险化学品
通风橱:用于排出 有害气体,保护实
验人员健康
防护服:实验人员 穿戴的防护装备,Fra bibliotek防止化学品伤害
化学品安全知识
化学品分类
01
爆炸品:具有爆炸性,如 炸药、火药等
02
易燃品:易燃,如汽油、 酒精等
03
腐蚀品:具有腐蚀性,如 硫酸、盐酸等
04
毒害品:具有毒性,如氰 化物、砷化物等
05
放射性物品:具有放射性, 如铀、钚等
06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如 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化学品危害
01
腐蚀性:化学品可能对皮肤、眼睛、
急救箱:存放急救 药品和设备,应对
突发情况
安全警示标志:提 醒实验人员注意安 全,遵守操作规程
实验室安全操作
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遵循实验操作流程 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设备,避免误操作 保持实验室整洁,避免杂物堆积 实验过程中注意个人防护,穿戴防护服、手套等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现场,关闭电源、水源等 遇到紧急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应急措施

化学实验室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范本(四篇)

化学实验室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范本(四篇)

化学实验室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范本在化学实验室中,安全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保护实验人员免受意外伤害并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室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1. 实验室内部安全措施:- 每位实验人员应该穿戴适当的实验室服装,包括实验室外套、手套和护目镜。

- 在实验室内部应保持干燥清洁,确保通风良好,及时清理实验室内的垃圾和化学废物。

- 实验人员应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定,禁止随意进食、饮水或在实验室内吸烟。

- 所有化学试剂都应该妥善标记和储存,避免混用或交叉污染。

- 处理化学废物时应按照指定的程序进行处理,不可随意倒入下水道或丢弃。

2. 实验室紧急情况应急预案:- 事故发生时,实验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包括迅速撤离实验室、关闭实验室门窗、切断火源等。

- 如果有化学物品泼溅到皮肤或眼睛上,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尽快寻求医疗救助。

- 在发生火灾时,应迅速启动火警报警器,并使用灭火器或灭火器将火灭掉。

- 实验室内有毒气体泄漏的情况下,应迅速打开通风设备,撤离实验室并向有关部门报警。

- 在实验室内发生爆炸事故时,实验人员应尽快躲避到安全的地方,并等待救援。

通过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措施和灵活应对紧急情况,可以最大程度保护实验人员的安全,确保实验室工作的正常进行。

化学实验室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范本(二)一、实验室安全措施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实验室人员应戴上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护目镜和口罩。

- 确保实验室设备和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仪器的电源、气源和供水等是否正常。

- 确认所需的试剂和材料是否齐全,且储存条件良好。

2. 实验操作的安全措施- 操作人员应熟悉实验步骤和实验所涉及的危险性。

-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严禁吃东西、喝水或者咀嚼口香糖。

- 严格控制实验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

- 使用化学品时,要注意正确的取样和称量方法,避免溅出或者飞溅。

- 实验室操作完毕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台面和仪器设备,清除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操作与应急处理措施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操作与应急处理措施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操作与应急处理措施化学实验是科学研究和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但由于实验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掌握应急处理措施,以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探讨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操作和应急处理措施。

一、安全操作措施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任何化学实验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熟悉实验手册中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了解所使用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危险程度,并穿戴好必要的实验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实验眼镜等。

2.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实验操作时,需严格按照实验手册中的步骤进行,避免随意更改或省略步骤。

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直接接触化学物质,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操作;- 保持实验器皿干净和干燥,避免杂质的影响;- 使用实验室提供的标签和容器,不随意更换;- 注意控制温度、压力和酸碱度等实验条件,避免操作失误;- 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或存放个人物品,保持实验台整洁。

3.化学废物和溶液的处理: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废物和溶液需按照规定进行妥善处理,以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具体做法包括将废物装入特定容器,标记储存地点,并交由专业机构进行处理。

二、应急处理措施1.化学品泄漏的应急处理:化学品泄漏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事故之一,必须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来控制和处理泄漏。

具体措施包括:- 隔离泄漏区域,防止泄漏物扩散;- 在无风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吸收剂吸附泄漏物;- 如泄漏物有毒气体释放,需及时通知实验室管理员和相关人员撤离,开启通风设备;- 若泄漏物有腐蚀性,需佩戴防护装备,小心清理。

2.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在进行化学实验时,火灾是一种常见的事故类型。

应急处理措施包括:- 立即切断火源,尽量使用灭火器或灭火器械扑灭小火;- 大火无法控制时,及时报警并将人员撤离至安全地点;- 阻止火势蔓延,将易燃物质远离火源;- 利用紧急出口逃离,不乘坐电梯。

3.人身伤害的应急处理:化学实验中,人身伤害是难以避免的风险。

学校化学实验应急处理办法

学校化学实验应急处理办法

学校化学实验应急处理办法学校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但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为了保障学生和教师的安全,学校应当制定相应的化学实验应急处理办法。

下面是一份针对学校化学实验的应急处理办法,详细介绍了事故预防、应急处理和事后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1.事故预防措施1.1实验室安全检查: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实验设备、实验室环境和安全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1.2实验器材检查:使用前对试剂、仪器、玻璃器皿等进行检查,确保无破损、过期和质量问题。

1.3实验前讲解:在实验前对实验内容、实验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实验的危险性。

1.4实验人员限制:保证实验人员的数量适当,不得超员,以避免因人员过多而增加事故风险。

2.应急处理准备2.1应急处理设备:学校化学实验室应配备紧急洗眼器、急救箱、灭火器等消防设备并进行定期维护。

2.2应急演练:定期进行化学实验应急演练,使教师和学生熟悉应急处理流程和技能。

3.应急处理措施3.1人员安全:发生化学实验事故时,首先保障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立即引导学生迅速撤离事故现场。

3.2事故隔离:通过关闭阀门、放置隔离措施等,尽量减少事故对周围环境的波及。

3.3紧急救助:对于受伤人员,立即进行必要的紧急救助,包括呼叫120急救车辆和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3.4消除事故原因: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原因,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切断电源、关闭气阀等,以确保事故不会进一步恶化。

3.5灭火措施:在发生火灾时,根据火灾大小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进行扑救,同时确保人员的安全撤离。

4.事后处理及归纳总结4.1事故调查:对事故进行详细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找出责任所在,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4.2事故报告:将事故情况及调查结果报告给相关部门,包括学校行政部门、实验室管理人员和相关教育主管部门。

4.3教训总结:对事故进行归纳总结,总结教训和经验,在实验前再次强调实验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

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及应急处理资料

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及应急处理资料

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及应急处理目的:使用化学实验室人员能够正确处理日常药品、仪器,并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一、消防安全知识教育⒈正确识别化学物品的性质,不轻易使用水来灭火。

水能克火,水在灭火中应用范围最广,因为水具有很大的冷却能力,它能使着火点的温度降低,破坏继续燃烧的条件,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但水不是万能的,有时处理不当反而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和伤害,因此应使测试人员正确认识化学物品的理化性质,知彼知已,方能百战百胜.如碱金属、氢化钾、氢化钠、电石和锌粉等,当遇水后即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可燃性气体,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极易引起爆炸;汽油、乙醚、丙酮和苯等有机溶剂,这些物质比水轻,着火时若用水灭火,它们会漂浮在水面上,随水流动,造成火势蔓延扩大;火灾现场存放有浓强酸时,水遇浓酸放出大量的热,使得酸液飞溅,有喷伤人的危险;有毒化学物品,禁止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锑粉、铍粉、金属铊等不得用水灭;高压电气装置火灾时,在没有良好的接地,或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不能用水扑救,这是因为一般的水都具有导电性能,电流可通过水流造成人身触电事故;精密化学仪器设备,也不易用水扑救。

⒉正确认识火源的性质,选用适当的灭火器。

我国目前通常使用下列一些灭火器:⑴、泡沫灭火器药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当两者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在灭火器内形成巨大的压力,把机内的药剂连同水一起,化为泡沫喷射出去,由于带有二氧化碳的泡沫比油类轻,因此它象绒毯一样把着火的物体或油类盖得严严密密,既降低了温度,又隔绝了空气,以起到灭火的作用.⑵、二氧化碳灭火器成分是液态二氧化碳,当它从灭火器中喷出时,由液态变为气态,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降低着火点温度,同时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以阻止氧气的进入。

一般适用于扑灭电器设备,小范围油类及忌水化学物品的失火。

⑶、四氯化碳灭火器成分是液态四氯化碳,它灭火主要是由于四氯化碳比空气重,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以阻止氧气的进入。

化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与事故应急处理

化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与事故应急处理

化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与事故应急处理实验室安全操作是化学实验工作的基础,确保实验操作人员和实验室环境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化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并详细介绍事故应急处理的步骤。

一、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1.实验室环境与设备- 实验室应保持干燥、整洁,并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 确保实验室内通风良好,预防有害气体积聚。

- 检查实验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确保安全使用。

2.实验操作人员- 操作前必须穿戴实验室安全防护装备,如实验服、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 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和指导后,方可进行实验操作。

- 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吸烟或使用手机等。

3.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 化学品必须按照标签上的指示储存,并储存在专用的柜子或货架上。

- 禁止混合存储对应该分开储存的化学品。

- 使用化学品时应戴上适当的手套,并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4.实验操作安全- 所有的实验操作必须遵守实验室规定的操作程序。

- 禁止单人操作危险材料或实验操作。

-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时刻保持专注,避免分心或疏忽。

二、化学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步骤1.实验室事故分类化学实验室事故可分为火灾、泄漏和中毒等情况。

了解不同类型的事故是应急处理的前提。

2.火灾事故应急处理若发生火灾事故,应立即执行以下步骤:- 首先,报警并通知实验室工作人员撤离实验室。

- 使用灭火器灭火时,应根据火种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 若火势无法控制,及时关闭气源和电源,并寻找安全出口撤离。

在火灾现场若有明显有毒烟雾,需低姿站行动。

3.泄漏事故应急处理对于泄漏事故,应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迅速将泄漏源停止,如关上泄漏管道的阀门。

- 隔离泄漏区域,并保持安全距离,以防危险扩散。

- 根据泄漏物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清理方法,如使用吸收剂进行清理。

4.中毒事故应急处理当出现中毒症状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步骤:- 立即停止与有毒物质的接触,并迅速撤离事故现场。

- 尽快呼叫急救人员,并告知中毒种类和症状。

- 直到急救人员到达,可以根据中毒种类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如洗眼、漱口等。

硫酸、盐酸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处理模版

硫酸、盐酸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处理模版

硫酸、盐酸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处理模版硫酸和盐酸是常见的化学品,它们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操作中经常使用。

但是,这两种化学品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毒性,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我们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以及了解应急处理方法,以确保我们的安全。

下面是一个硫酸和盐酸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处理模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硫酸和盐酸的基本概述硫酸和盐酸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无机酸,它们具有以下特性:1. 腐蚀性:硫酸和盐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可以与皮肤、眼睛等接触后造成严重的伤害。

2. 毒性:硫酸和盐酸可以对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产生毒害作用,长期暴露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

3. 可燃性:硫酸和盐酸不易燃烧,但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剧烈反应,释放出大量热量。

二、硫酸和盐酸的安全知识教育1. 个人防护措施在使用硫酸和盐酸之前,必须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以确保自身安全:- 戴上防护眼镜、防酸手套和防酸服,以防止硫酸和盐酸对皮肤和眼睛的伤害。

- 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清洁,避免把硫酸和盐酸溅到其他物体或皮肤上。

2. 储存和处理- 硫酸和盐酸应该储存在标有危险品标志的专用储存柜中。

- 储存柜应该远离热源和易燃物,确保通风良好。

- 在操作过程中,应该避免长时间接触硫酸和盐酸,以免造成损伤。

- 在处理硫酸和盐酸时,应该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并注意互锁式操作,以避免发生意外。

3. 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 如果硫酸或盐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持续15分钟。

- 如果硫酸或盐酸溅到眼睛中,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然后就医。

- 如果硫酸或盐酸被吸入呼吸系统中,应迅速脱离现场并提供新鲜空气,就医。

- 如果发生大面积泄漏,应迅速撤离现场,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三、常见问题解答1. 硫酸和盐酸的浓度对安全有什么影响?硫酸和盐酸的浓度越高,其腐蚀性和毒性就越强。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选择低浓度的硫酸和盐酸。

2. 如何判断硫酸和盐酸是否过期?硫酸和盐酸通常没有明确的过期日期,但是如果出现颜色变化、异味或结晶等异常情况,应该停止使用。

化学实验室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范文

化学实验室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范文

化学实验室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范文一、安全措施1.实验室进出口管理:实验室的进出口要设有检查室,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前要检查物品,并穿戴好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实验眼镜、手套等。

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实验室。

2.实验室通风管理:实验室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确保空气流通。

排风系统要定期清洁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

在进行有害气体实验时,要及时打开排风设备。

3.实验室试剂管理:试剂要分类存放,按照不同性质和危险等级进行分区存放。

特别是对于有毒、易燃、易爆等试剂,要加强安全管理,严禁乱放乱用。

4.实验室设备管理:实验室设备要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在进行实验时要正确使用设备,并按照操作手册和规范操作。

5.安全用电管理:实验室用电要符合安全规范,确保电线接头牢固、可靠。

禁止随意插拔电线,防止电线过载。

严禁在电源周围堆放易燃物品,避免发生火灾事故。

6.废弃物管理:实验室废弃物要正确处理,分类归纳。

对于有毒废弃物要进行专门处理,禁止随意倾倒或混合处理。

7.防火防爆措施:实验室要设置灭火器和消防栓,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

对于易燃易爆物品要单独存放,禁止与氧化剂、酸碱等物质混放。

二、应急预案3.有毒气体泄漏处理:一旦发生有毒气体泄漏,应及时打开排风设备将有毒气体排出实验室,确保室内空气清洁。

同时对周围人员进行疏散和警示,接受相应的急救处理。

4.溶液泄漏处理:一旦发生溶液泄漏,应立即停止泄漏源,并及时清理溶液,使用吸油材料将泄漏溶液吸干净,防止溶液扩散和对实验室的污染。

5.电气事故处理:一旦发生电气事故,如电线短路、电源过载等,应立即切断电源,并确保场所的安全。

同时进行相应的维修和检查工作,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故。

6.人员伤害处理:一旦发生人员伤害,应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并呼叫救护车进行进一步救治。

同时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加强相应的安全教育和控制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通过上述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可以有效预防和应对化学实验室的事故,最大程度地保障工作人员和实验室环境的安全。

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

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
发现事故时,立即向实验室负 责人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 地点、原因、伤亡情况等
报告后,应立即采取措施,防 止事故扩大
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 处理,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证据
谢谢
汇报人名字
遵守实验操作流程
熟悉实验流程,确 保操作正确
严格按照实验步骤 进行,避免遗漏或
错误操作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 定,确保实验安全
遇到问题及时向老 师或同学请教,确
保实验顺利进行
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
01
遵循实验室 废弃物处理
规定
03
妥善处理有 毒有害废弃

02
区分可回收 和不可回收
废弃物
04
定期清理废 弃物,保持 实验室整洁
施。
学会使用急救设备
1
灭火器:了解灭火 器的种类和适用范 围,掌握使用方法
和注意事项
2
急救箱:了解急救 箱内的药品和器械, 掌握使用方法和注
意事项
3
防护设备:了解防 护设备的种类和适 用范围,掌握使用
方法和注意事项
4
报警设备:了解报 警设备的种类和适 用范围,掌握使用
方法和注意事项
及时报告安全事故

遵守实验室保密规定, 保护实验数据和成果
熟悉实验室安全设施
01 了解实验室的紧急出口和逃 生路线
02 熟悉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 设施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03 熟悉实验室的通风系统,确 保实验过程中通风良好
04 熟悉实验室的急救箱和急救 设施,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 和操作方法
保持实验室整洁有序
实验仪器和试剂 摆放有序,便于
查找和使用
定期检查实验室 安全设施,确保

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及应急处理资料

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及应急处理资料

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及应急处理资料一、实验室安全教育重要性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实验研究的重要场所,为了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实验室安全教育可以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个人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实验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内容及要点1.实验室基本安全设施的介绍:实验室应具备紧急灭火设备、安全洗眼器、危险品柜等基本安全设施,对这些设施的使用方法、功能及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进行详细讲解。

2.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包括实验室内的禁烟、禁饮食、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等规定,以及实验操作时需穿戴符合要求的实验服、戴安全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

3.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对实验室内常用的仪器设备进行详细介绍,包括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故障排除等内容。

4.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对常见的危险化学品进行识别、分类和存储规范的讲解,强调危险化学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防护措施。

5.化学实验中的常见事故及应对方法:介绍化学实验中可能发生的溅溶、燃烧、释放有毒气体等事故,以及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及时报警、停止危险源、采取紧急处置措施等。

三、实验室安全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及时报警:一旦发生事故,首先要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报告,并按照实验室内的报警流程进行操作。

2.切断危险源:首先要立即切断与事故有关的危险源,如关闭气阀、切断电源等。

3.寻找安全避难地点:如果实验室发生火灾或有危险物泄漏等情况,应迅速撤离实验室,寻找安全避难地点,并确保避难地点通风良好。

4.紧急处置措施:根据不同事故的性质和情况,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置措施,如使用灭火器灭火、用紧急洗眼器清洗眼睛等。

6.事故调查和总结:事故处理后,要及时进行事故调查和总结,找出事故原因,改进安全管理措施,以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四、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培训形式和周期实验室安全教育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如组织安全培训讲座、开展实践教学、参观其他实验室等。

化学实验室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范本(三篇)

化学实验室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范本(三篇)

化学实验室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范本实验室安全措施:1. 实验室安全标识:a. 配备明确的安全标志,包括危险物品的标志、安全区域的标志、安全出口标志等。

b. 确保实验室内各种危险物质的容器上都有清晰的标签,显示物质的名称、危险性和存储要求。

2. 实验室设施:a. 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等。

b. 实验室内应有充足的通风设备,以确保空气的流通和污染物的排放。

c. 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如洗眼器、紧急淋浴设备等。

3. 危险物品的储存和管理:a. 所有危险物品应按照其特性进行分类和储存,防止不同种类的物质混合而发生意外。

b. 危险物品应储存在特定的安全柜或存放架上,以确保其不会对实验室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c. 实验室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危险物品的储存条件,确保其安全性。

4. 实验操作规程:a. 所有实验室人员在进行实验操作之前,必须仔细阅读并遵守相关的实验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指南。

b. 所有实验操作都应在专用的实验台上进行,避免在通用的工作台上进行危险化学品操作。

c. 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性较高的实验,必须在专门的抽风柜内或具备相应的防护设施下进行。

5. 个人防护措施:a. 所有实验室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室大衣、手套、护目镜等。

b. 实验室人员应定期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的状态,确保其完好无损并保持干净。

6. 废弃物处理:a. 所有废弃物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或丢弃在垃圾桶中。

b. 废弃物应储存在专门的废弃物容器中,并定期进行处理和清理。

应急预案范本:1. 火灾应急预案:a. 火灾发生时,立即向实验室内的人员发出紧急撤离信号,并指示人员通过安全出口迅速撤离。

b. 在撤离过程中,确保所有人员迅速离开实验室并集合在安全区域,切勿返回实验室。

2. 溢漏物应急预案:a. 当发生液体溢漏时,尽快将涉及的区域隔离,并用吸收剂将溢漏物吸收。

b. 确保操作员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清理,以防止进一步扩散和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及应急处理目的:使用化学实验室人员能够正确处理日常药品、仪器,并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一、消防安全知识教育⒈正确识别化学物品的性质,不轻易使用水来灭火。

水能克火,水在灭火中应用范围最广,因为水具有很大的冷却能力,它能使着火点的温度降低,破坏继续燃烧的条件,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但水不是万能的,有时处理不当反而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和伤害,因此应使测试人员正确认识化学物品的理化性质,知彼知已,方能百战百胜。

如碱金属、氢化钾、氢化钠、电石和锌粉等,当遇水后即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可燃性气体,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极易引起爆炸;汽油、乙醚、丙酮和苯等有机溶剂,这些物质比水轻,着火时若用水灭火,它们会漂浮在水面上,随水流动,造成火势蔓延扩大;火灾现场存放有浓强酸时,水遇浓酸放出大量的热,使得酸液飞溅,有喷伤人的危险;有毒化学物品,禁止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锑粉、铍粉、金属铊等不得用水灭;高压电气装置火灾时,在没有良好的接地,或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不能用水扑救,这是因为一般的水都具有导电性能,电流可通过水流造成人身触电事故;精密化学仪器设备,也不易用水扑救。

⒉正确认识火源的性质,选用适当的灭火器。

我国目前通常使用下列一些灭火器:⑴、泡沫灭火器药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当两者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在灭火器内形成巨大的压力,把机内的药剂连同水一起,化为泡沫喷射出去,由于带有二氧化碳的泡沫比油类轻,因此它象绒毯一样把着火的物体或油类盖得严严密密,既降低了温度,又隔绝了空气,以起到灭火的作用。

⑵、二氧化碳灭火器成分是液态二氧化碳,当它从灭火器中喷出时,由液态变为气态,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降低着火点温度,同时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以阻止氧气的进入。

一般适用于扑灭电器设备,小范围油类及忌水化学物品的失火。

⑶、四氯化碳灭火器成分是液态四氯化碳,它灭火主要是由于四氯化碳比空气重,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以阻止氧气的进入。

但是由于在下列条件下四氯化碳会产生窒息性的剧毒气体──光气;另外它也不能用于扑灭活泼金属钾、钠的失火,因四氯化碳会强烈分解,甚至爆炸。

目前已有了灭火效果更好的1211灭火剂,因此,这种灭火器已使用得较少。

它仅适用于扑灭电器设备,小范围的汽油、丙酮等失火。

⑷、干粉灭火器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等盐类物质与适量的润滑剂和防潮剂。

它灭火时依靠加压气体(CO或N)压力将干粉从喷嘴喷出,形成一股夹着加压气体的雾状粉流,射向燃烧物,当干粉与火焰接触时,便发生一系列的物理与化学作用将火焰扑灭。

主要用于扑灭油类、可燃性气体、电器设备、精密仪器、图书文件和遇水易烧物品的初起火灾。

⑸、1211灭火器目前用得较多的是液态氮气灭火器,它的灭火机理与二氧化碳灭火器类似,但它的效果更好,适用于灭火的范围更广,对环境也不会造成污染。

特别适用于扑灭油类、有机溶剂、高压电气设备、精密仪器的失火。

二、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措施1.防火:a.妥善保管各种可燃物(如汽油、酒精、乙醚、苯、丙酮等),特别是易燃物质(如白磷应浸在水里);b.可燃物与氧化剂(如氯酸钾、过氧化钠、浓硝酸等)必须隔开放置,千万不能混放在一起;c.易挥发的可燃物(如乙醚、汽油、酒精等),应密封放在阴暗处(或棕色瓶里),并防止漏气;d.实验室应准备砂箱、灭火器和水源,以防万一;e.如遇起火,必须行停止通风,切断电源,用砂盖熄或用灭火器、水扑灭。

2.防爆:a.可燃性气体在管口点火(如氢气、甲烷、乙炔等),必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切莫在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性况下点火,以免爆炸。

b.金属钠、钾对水、酸或盐溶液反应时,用量不宜过多,以较中敞口为适宜,使用过氧化钠时亦应注意。

c.浓硫酸溶于水时,必须将浓硫酸慢慢地注入水中,且不断地搅动。

3.防毒:a. 对有强烈刺激性的气体(如氯气、氯化氢、溴蒸气、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等)不宜多嗅,嗅气味时只能用手轻轻扇动。

如有通风橱,可放在通风橱内实验。

b.对于溴、汞及汞盐、氢氰酸及其盐类、砷的化合物、苯胺等药品必须妥善保管,使用时不能直接手拿取,更不得进入口内或接触伤口,废液不能倒入下水道。

c.金属汞易挥发,它通过呼吸进入体内可引起慢性中毒,一旦发生意外洒落在桌上或地上,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并用硫磺粉盖在洒落的地方,使其转化为不挥发的硫化汞。

d.实验室内严禁饮食、吸烟,实验完毕必须冼净双手。

4.防触电: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对220 W电源,不能用手直接接触。

使用工具时注意绝缘措施。

遇触电时,必须先切断电源。

三、发生安全事故采取的救护方法1.割伤:先挑出伤口内的异物,然后在伤口处搽红药水或紫药水,并用纱布包扎。

2.烫伤:切勿用水冲洗。

在伤口处搽烫伤膏或浓高锰酸钾溶液擦揩灼伤处至皮肤变棕色,再搽凡士林或烫伤膏。

3.受强酸腐蚀: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稀溶液冲洗。

4.受浓碱腐蚀: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醋酸溶液或硼酸溶液冲洗。

5.受液溴腐蚀:立即用苯或甘油洗涤伤处,再用水冲洗。

6.吸入刺激性或有毒气体:吸入较多的氯气、氯化氢气体时,可吸入少量酒精和乙醚的混合蒸气使之解毒。

吸入硫化氢气体而感到不适时,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7.受苯酚腐蚀:立即用酒精洗涤伤处。

再用水冲洗。

8.误食毒物:可把5—10 mL稀硫酸铜溶液加入一杯温开水中,内服后,立即用手指伸入咽喉部,促使呕吐,然后再送医院对症治疗。

9.触电: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在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10.起火:立即一面灭火,一面防止火势扩展。

灭火方法要根据起火原因选择适宜、有效的方法。

四、中毒急救处理亚硝酸钠中毒的急救处理:1、一般处理置患者于空气新鲜而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吸氧,并使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2、清除毒物误服亚硝酸盐应及早洗胃及导泻,现场不能洗胃者,只要神志清楚,宜先作催吐。

如中毒时间较长,可及时送到医院配合高位灌肠以清除残存毒物。

3、特效疗法:亚甲蓝(美蓝)的应用用法为1%亚甲蓝1~2mg/kg溶入25%~50%葡萄糖液20~40ml,于10~15分钟内缓慢静注,如症状仍不缓解,2小时后可重复一次。

氯化钡、氢氧化钡中毒的急救处理:可用2%-10%硫酸钠10g-20g/d静脉注射,使血液、肠道内排泄的钡离子结合成不溶性的硫酸钡而解毒。

硝酸汞、氯化高汞中毒的急救处理:1、立即移离中毒环境并向“120"急救中心呼救;2、口服中毒早期予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禁用生理盐水洗胃),中毒1小时以上洗胃须慎以防胃穿孔;3、口服鸡蛋清4个加牛乳300毫升,或20%活性碳溶液;4、无腹泻时予50%硫酸镁60毫升导泻;5、咽水肿宜尽早作气管切开以防窒息;白磷的中毒急救处理:1.口服中毒以0.5%硫酸铜、2%过氧化氢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洗胃,直至无大蒜味为止。

亦可以l%硫酸铜5ml口服(硫酸铜能与磷生成不溶性黑色磷酸铜)。

10~15分钟1次,直至呕吐。

洗胃后口服液体石蜡100~20ml,使磷溶解而又不被吸收(禁用动、植物油及乳类)。

2.口服硫酸镁20g导泻,亦可用33%硫酸钠30ml口服,禁用油类泻剂,磷化锌中毒禁用硫酸镁导泻。

3.呼吸道吸入中毒者应脱离有毒环境,吸氧、保温、脱去污染衣物。

4.皮肤灼伤创面依次用清水、2%磷酸氢钠冲洗,然后以1%硫酸铜液湿敷。

五氯化磷、五氧化磷及五硫化磷所致灼伤禁用水洗,而以l%硫酸铜或3%过氧化氢液冲洗。

有报道以3%硝酸银湿敷创面能迅速涂灭磷火,减轻烧伤程度,创面禁用油剂类药及敷料。

硝酸铅中毒的急救处理:立即送往医院。

五、化学试剂的使用规则1.用于化学实验的化学试剂无论是否有毒,一律不能入口。

2.应使用干净的药匙取用试剂。

一支药匙不能同时取用两种试剂,药匙每取完一种试剂后,都应将其擦拭干净。

3.分装试剂时,固体试剂应盛放在有磨口玻璃塞的广口瓶里,液体试剂应盛放于细口瓶中。

碱性溶液应贮存在带橡皮塞的细口瓶里,因使用玻璃磨口瓶塞很容易造成瓶塞与瓶口的粘连。

4.开启易挥发液体的瓶塞时,瓶口不能对着眼睛,以防瓶塞启开后,瓶内蒸气喷出伤害眼睛。

5.易潮解、易风化的试剂,用毕要将瓶盖盖严。

长时间不用时,可用石蜡将瓶盖密封,或用胶套封口。

并保存在低温干燥处。

6.试剂取出后,未用完的剩余部分不能再放回原瓶,以免污染原瓶试剂。

7.实验后的反应物残渣、废液,应倒入指定容器内。

特别是危险品(如白磷、金属钠、浓酸、浓碱、强氧化剂和有机溶剂以及有毒药品必须经过处理才能倒入废液缸中。

六、化学实验室安全守则1.水、电、煤气一经使用完毕应立即关闭。

2.实验室内严禁饮食、吸烟。

实验完毕,必须洗净双手。

3.绝对不允许任意混合各种化学药品,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4.钾、钠和白磷等暴露在空气中易燃烧。

所以钾、钠应保存要煤油中,白磷则可保存在水中。

取用它们时要用镊子。

一些有机溶剂(如乙醚、乙醇、丙酮、苯等)极易引燃,使用时必须远离明火,用毕立即盖紧瓶塞。

5.不纯的氢气遇火易爆炸,操作时必须严禁接近烟火。

在点燃前,必须先检验并确保纯度。

银氨溶液不能保存,因久置后也易爆炸。

某些强氧化剂(如氯酸钾、硝酸钾、高锰酸钾等)或其混合物不能研磨,否则将引起爆炸。

6.浓酸、浓碱具有强腐蚀性,切勿使其溅在皮肤或衣服上,眼睛更应注意。

稀释它们时(特别是浓硫酸),应将它们慢慢倒入水中,而不能相反进行,以避免迸溅。

7.能产生有刺激性或有毒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8.有毒药品(如重铬酸钾、钡盐、铅盐、砷的化合物、汞的化合物、特别是氰化物)不得进入口内或接触伤口。

剩余的废液也不能随便倒入下水道。

9.金属汞易挥发,它通过人的呼吸而进入体内,逐渐积累会引起慢性中毒。

所以不能把汞洒落在桌上或地上。

一旦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并用硫磺粉盖在洒落的地方,使汞转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

七、药品存放注意事项1.金属钾、钠,必须放在煤油中。

2.白磷放在泠水中。

3.浓硝酸、硝酸银、氯仿、乙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见光易分解或挥发的物质必须放在棕色瓶中。

4.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等必须用玻璃瓶塞塞紧。

5.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溶液或固体)及硅酸钠等不能用玻璃瓶塞,可用软木塞或橡皮塞6.实验室所有药品按上轻下重原则且不得携出实验室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