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学》第3章康复评定(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
合集下载
康复护理第三章康复评定第一节运动功能评定
![康复护理第三章康复评定第一节运动功能评定](https://img.taocdn.com/s3/m/02ce218c102de2bd9705885e.png)
仰卧,试图伸髋 时于臀部及坐骨 结节可触及肌活 动
向同侧侧卧,托 住对侧下肢,可 主动伸髋
俯卧,屈膝(测臀大肌) 或伸膝(测臀大肌和股 后肌群),可克服重力伸 髋10°~15°
俯卧,屈膝(测臀大肌)或伸 膝(测臀大肌和股后肌群), 伸髋10°~15°,阻力加于 股骨远端后面,能抗中等
阻力
俯卧,屈膝(测臀大肌)或伸膝(测臀大肌 和
0~150° 屈0~90° 伸0~70° 桡偏0~25° 尺偏0~55°
30
主要关节ROM的测量方法
屈
髋伸 关 节
内收、外展
内旋、外旋
膝 关 屈、伸 节
背屈、跖屈 踝 关 节
内翻 外翻
31
仰卧或侧卧,对侧下 肢伸直 侧卧,被测 下肢在上 仰卧 仰卧,两小腿 于床缘外下垂 俯卧、侧卧或 坐在椅子边缘
屈、伸
尺、桡侧 偏移或外 展
仰卧或坐或立位, 臂取解剖位
坐或站位,前臂完全 旋前
肱骨外 上髁
与肱骨纵轴 平行
与桡骨纵轴平行
尺骨 茎突
与前臂纵轴 平行
与第二掌骨纵轴平行
坐位,屈肘,前臂 旋前,腕中立位
腕背侧 中点
前臂背侧中 线
第三掌骨纵轴
正常参考值
屈0~180° 伸0~50° 0~180°
各0~90°
踝跖屈肌群
仰卧,试图踝跖 屈时可触及跟腱 活动
同左,踝可主动 跖屈
仰卧,膝伸(测腓肠 肌)或膝屈(测比目 鱼肌),能克服重力 踝跖屈
仰卧,膝伸(测腓肠肌) 或膝屈(测比目鱼肌), 踝跖屈,阻力加于足跟, 能抗中等阻力
仰卧,膝伸(测腓肠肌)或膝屈(测比 目鱼肌),踝跖屈,阻力加于足跟,能 抗较大阻力
10
《康复护理》第三章 康复护理评定(3)
![《康复护理》第三章 康复护理评定(3)](https://img.taocdn.com/s3/m/0d125ee6de80d4d8d05a4f22.png)
智力测验
成人量表(16岁以上) 儿童量表(6~16岁) 国际上通用的智力测验: 学龄前量表(4~6岁)
•比奈量表(Binet Scale, B-S) •韦氏量表(Wechsler Scale,W-S) •Kaufman儿童能力成套测验(K-ABC)
人格测量
一、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MMPI)
日常生活活动分类
• 基本性日常生活活动 • 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价方法
• 提问法 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收集患者资料进行评价。 包括:口头提问和问卷提问。可以在电话中进行, 或邮寄问卷。尽量让患者本人回答问题。在了解患 者总体情况时使用。
• 观察法 直接观察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实际的完 成情况。用来弥补提问法主观性强,可能与实际表 现不符的缺陷。
第三章 康复护理评定
7~12节
章节目标
3.了解
营养状态评定方 法
1.掌握
平衡功能评定、日 常生活活动能力评 定、心理评定的基 本方法
2.熟悉
高级脑功能评定 、语言功能评定 方法
提纲
• 平衡功能评定 •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 高级脑功能评定 • 语言功能评定 • 心理评定 • 营养状态评定
平衡与平衡反应
• 量表检查法 标准化设计,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评 价标准。
常用评价工具和使用方法
• Katz指数法 • Barthel指数法 • PULSES评定量表 • FIM功能独立性评定
注意事项
• 评价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实际操作能力,不能仅 依靠患者口述。
• 患者在帮助下才可以完成的动作,要做详细的 描述。
康复课检查项目
![康复课检查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81b19b49767f5acfa1c7cdaa.png)
电诊断:是判断神经损伤程度的重要方法;检查结果可用于指导电疗。
平衡测试:采用德国进口的平衡测试仪进行检查,并根据结果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平衡功能方面的治疗和训练。
2. 神经心理测验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和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WYC):主要用于各种大脑疾病和损伤后认知功能的检查和评估,了解大脑受损后有哪些功能影响和障碍的程度。由微机分析提供检测报告。
构音障碍评测法:用于各种大脑疾病和损伤导致的构音障碍的检查和评估。为病变的性质、程度及疗效判断提供客观指标。
儿童语言发育障碍检测:对各种疾病导致的儿童语言发育过程的异常和障碍进行检查和分析,作出诊断和评定意见。
3. 语言和交流测定
西方失语症检查:用于各种大脑疾病和损伤导致的语言交流障碍的检查和评估,提供临床诊断依据和指导治疗。
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BDAE):主要用于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损伤后失语症的检查和诊断,并指导临床治疗。
汉语失语症检查法:对各种中枢性神经损伤的伴有失语症的病人进行检测分析,作出分类诊断。
儿童适应行为量表:主要用于儿童行为发育方面的检查和评估,以判断日常能力和大脑功能的发育状况。
艾森克个性量表(EPQ):主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损伤后个性倾向的检查和评估。电脑分析及报告。
其它:包括各种简易和筛选测验和量表,如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焦虑量表、抑郁量表等。
康复科检查项目
--------------------------------------------------------------------------------
1. 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
康复评定学课件:电生理检查_
![康复评定学课件:电生理检查_](https://img.taocdn.com/s3/m/0d6ae086fad6195f302ba632.png)
154
正常
神经疾患
运动单位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运动单位B
运动单位B
同心针肌电图
正常
肌病
•细胞退化 •肌纤维减少 •肌组织变薄
运动传导: • 潜期正常 • 波幅降低
测定指标
• 插入电位 • 自发电位(静息) • 运动单位电位(MUAP,小力收缩) • 募集电位(大力收缩)
募集电位(大力收缩)
病理干扰相:波幅<2mV 干扰相:大力收缩时足够的MUAPs募集在一
✓ 查体:步行入室。双手掌面、双足底针刺觉过敏。 四肢近端肌力4级;双手握拳不能,仅可屈指,双拇 短展肌力量1级,双分指并指力量明显下降,右侧4 、5指不能并拢;双下肢远端肌力4级。右膝腱反射 减弱,余生理反射均未引出。
节段神经传导
分别在神经干上进行多点刺激(微移
技术/inching技术),以确定神经损
女性,56岁 主诉:双手麻木五年余,发现大鱼际萎缩数月
现病史:五年余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掌面麻木,桡侧 明显。多于夜间出现,有时麻醒,甩手后稍缓解。曾于当 地医院行局部注射治疗,无明显好转。数月前发现双手大 鱼际先后凹陷,伴双拇指乏力,且自觉麻木症状较前减轻。 否认其他部位肌肉萎缩,否认双下肢乏力,否认言语不利、 吞咽障碍,否认二便异常。
MUAP的意义
• 时限:
o延长↑20% :见于神经源性损害 o缩短↓20% :见于肌源性损害
• 波幅:
o增加:见于神经源性损害 o减低:见于肌源性损害
解释
• 神经源性损害
o 失神经支配后,相邻神经轴突长入失神经支配 的肌纤维,使该运动单位的肌纤维数目增加。
• 肌源性损害
o 肌纤维损害,使运动单位的肌纤维数目减少。
正常
神经疾患
运动单位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运动单位B
运动单位B
同心针肌电图
正常
肌病
•细胞退化 •肌纤维减少 •肌组织变薄
运动传导: • 潜期正常 • 波幅降低
测定指标
• 插入电位 • 自发电位(静息) • 运动单位电位(MUAP,小力收缩) • 募集电位(大力收缩)
募集电位(大力收缩)
病理干扰相:波幅<2mV 干扰相:大力收缩时足够的MUAPs募集在一
✓ 查体:步行入室。双手掌面、双足底针刺觉过敏。 四肢近端肌力4级;双手握拳不能,仅可屈指,双拇 短展肌力量1级,双分指并指力量明显下降,右侧4 、5指不能并拢;双下肢远端肌力4级。右膝腱反射 减弱,余生理反射均未引出。
节段神经传导
分别在神经干上进行多点刺激(微移
技术/inching技术),以确定神经损
女性,56岁 主诉:双手麻木五年余,发现大鱼际萎缩数月
现病史:五年余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掌面麻木,桡侧 明显。多于夜间出现,有时麻醒,甩手后稍缓解。曾于当 地医院行局部注射治疗,无明显好转。数月前发现双手大 鱼际先后凹陷,伴双拇指乏力,且自觉麻木症状较前减轻。 否认其他部位肌肉萎缩,否认双下肢乏力,否认言语不利、 吞咽障碍,否认二便异常。
MUAP的意义
• 时限:
o延长↑20% :见于神经源性损害 o缩短↓20% :见于肌源性损害
• 波幅:
o增加:见于神经源性损害 o减低:见于肌源性损害
解释
• 神经源性损害
o 失神经支配后,相邻神经轴突长入失神经支配 的肌纤维,使该运动单位的肌纤维数目增加。
• 肌源性损害
o 肌纤维损害,使运动单位的肌纤维数目减少。
《康复护理学》第3章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
![《康复护理学》第3章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https://img.taocdn.com/s3/m/3e2a48b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f.png)
肌张力分类
1.正常张力 2.肌张力增高 3.肌张力降低 4.张力障碍
肌张力临床分级
等级 肌张力 标准 0级 软瘫 被动活动肢体无反应 1级 低张力 被动活动肢体反应减弱 2级 正常 被动活动肢体反应正常 3级 轻中度增高 被动活动肢体有阻力反应 4级 重度增高 被动活动肢体有持续性阻力反应
等速肌力评定
等速肌力评定是用等速运动测力训练仪来进行肌力测试的。等速收缩(isokinetic contraction)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运动的速度(角速度)保持不变的一种肌肉收缩的方式。
二、肌张力评定
肌张力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即在做被动运动时,所显示的肌肉紧张度。
2.关节活动度评定方法
0°肢位 轴心 固定轴 移动轴
人体常见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值(略)
关节
运动
测
移动臂
肩
屈、伸
解剖位站立
肩峰
与腋中线平行
与肱骨纵轴平行
屈180 o,伸50 o
外展
同上
同上
与身体中线平行
同上
180 o
内、外旋
基底节共济失调
症状 肌张力改变和随意运动功能障碍 (1)震颤:身体部位以各种振幅和周期进行振动 (2)舞蹈症:患者突然出现痉挛性、无目的的、不规则的运动 (3)手足徐动:四肢末端缓慢的、不规则的、弯曲的、扭转似的运动 (4)抽搐:四肢肌肉急剧的大幅度运动,可见到激烈振臂的运动 (5)肌张力障碍症:痉挛
(二)步行平衡协调的检查 1、沿直线走,一足跟在另一足足趾之前 3、向侧方走和倒退走 4、正步走 5、变换速度走 6、突然停止后再走 7、环形走和变换方向走 8、足跟或足尖着地走
1.正常张力 2.肌张力增高 3.肌张力降低 4.张力障碍
肌张力临床分级
等级 肌张力 标准 0级 软瘫 被动活动肢体无反应 1级 低张力 被动活动肢体反应减弱 2级 正常 被动活动肢体反应正常 3级 轻中度增高 被动活动肢体有阻力反应 4级 重度增高 被动活动肢体有持续性阻力反应
等速肌力评定
等速肌力评定是用等速运动测力训练仪来进行肌力测试的。等速收缩(isokinetic contraction)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运动的速度(角速度)保持不变的一种肌肉收缩的方式。
二、肌张力评定
肌张力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即在做被动运动时,所显示的肌肉紧张度。
2.关节活动度评定方法
0°肢位 轴心 固定轴 移动轴
人体常见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值(略)
关节
运动
测
移动臂
肩
屈、伸
解剖位站立
肩峰
与腋中线平行
与肱骨纵轴平行
屈180 o,伸50 o
外展
同上
同上
与身体中线平行
同上
180 o
内、外旋
基底节共济失调
症状 肌张力改变和随意运动功能障碍 (1)震颤:身体部位以各种振幅和周期进行振动 (2)舞蹈症:患者突然出现痉挛性、无目的的、不规则的运动 (3)手足徐动:四肢末端缓慢的、不规则的、弯曲的、扭转似的运动 (4)抽搐:四肢肌肉急剧的大幅度运动,可见到激烈振臂的运动 (5)肌张力障碍症:痉挛
(二)步行平衡协调的检查 1、沿直线走,一足跟在另一足足趾之前 3、向侧方走和倒退走 4、正步走 5、变换速度走 6、突然停止后再走 7、环形走和变换方向走 8、足跟或足尖着地走
《康复护理学》第3章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
![《康复护理学》第3章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79cb72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f.png)
仪器等。
确保评定环境安静、整洁 、光线适宜,有利于患者 放松和配合评定工作。
评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保持客观公正
在评定过程中,要保持客观公 正的态度,避免主观臆断和偏
见。
尊重患者感受
在评定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 感受和反应,及时调整评定方
法和强度。
确保安全舒适
在评定过程中,要确保患者的 安全和舒适,避免造成不必要
烧伤
01
评估烧伤部位的运动功能受限程度、瘢痕形成情况和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
心脏病
02
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运动耐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糖尿病
03
评估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足部溃疡等并发症对运
动功能的影响。
06 运动功能评定的挑战与展 望
面临的挑战
评定标准不统一
不同康复机构和医院可能采用不同的评定标准,导致结果 难以比较。
监测康复进程
通过定期的运动功能评定,可以监 测患者的康复进程,及时调整康复 计划,确保康复目标的顺利实现。
评定流程与注意事项
评定流程
介绍运动功能评定的基本流程,包括 评定前准备、评定方法选择、评定实 施、结果分析等步骤,确保评定的科 学性和规范性。
注意事项
强调在评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如确保评定环境的安全、尊重患者的 意愿和隐私、避免过度疲劳等,以确 保评定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生物力学等多学科合作,共同推动运动功能 评定的发展。
提高评定准确性的策略
1 2
加强评定者培训
提高评定者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经验,减少主观因 素的影响。
采用多种评定方法
综合采用多种评定方法,从不同角度全面评估患 者的运动功能。
确保评定环境安静、整洁 、光线适宜,有利于患者 放松和配合评定工作。
评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保持客观公正
在评定过程中,要保持客观公 正的态度,避免主观臆断和偏
见。
尊重患者感受
在评定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 感受和反应,及时调整评定方
法和强度。
确保安全舒适
在评定过程中,要确保患者的 安全和舒适,避免造成不必要
烧伤
01
评估烧伤部位的运动功能受限程度、瘢痕形成情况和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
心脏病
02
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运动耐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糖尿病
03
评估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足部溃疡等并发症对运
动功能的影响。
06 运动功能评定的挑战与展 望
面临的挑战
评定标准不统一
不同康复机构和医院可能采用不同的评定标准,导致结果 难以比较。
监测康复进程
通过定期的运动功能评定,可以监 测患者的康复进程,及时调整康复 计划,确保康复目标的顺利实现。
评定流程与注意事项
评定流程
介绍运动功能评定的基本流程,包括 评定前准备、评定方法选择、评定实 施、结果分析等步骤,确保评定的科 学性和规范性。
注意事项
强调在评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如确保评定环境的安全、尊重患者的 意愿和隐私、避免过度疲劳等,以确 保评定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生物力学等多学科合作,共同推动运动功能 评定的发展。
提高评定准确性的策略
1 2
加强评定者培训
提高评定者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经验,减少主观因 素的影响。
采用多种评定方法
综合采用多种评定方法,从不同角度全面评估患 者的运动功能。
康复护理学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课件
![康复护理学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20f05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4.png)
关节活动度评定的目的
1. 确定关节活动是否受限,并发现影响关节活动的原因。 2. 确定关节活动受限的程度也就是障碍的程度。 3. 为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方法提供客观的依据。 4. 判定效果,指导进一步康复治疗。
恫涉仰阑风角讫洛迹谭僵空差削次辊玻半抠橡颇尽状辗君秒堪骇熄刷次躲《康复护理学》第3章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康复护理学》第3章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
器械评定
魔瓶吸委孩响含几品倚亡躬游言沂州医砍恼汪赏催藤囤木香姐抠兴阑创豁《康复护理学》第3章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康复护理学》第3章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
等长肌力评定
1)握力 握力(kg) 握力指数= ———————— ×100% 体重(kg) 2)捏力 3)背肌力 拉力(kg) 拉力指数= ——————×100% 体重(Kg) 4)四肢各组肌力评定
第一节 运动功能评定
磋耘舰瞻楞萄越都醚幂格垃梳葛象款耶帕阑裁痉户水核涣双翅庸疥娃些吭《康复护理学》第3章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康复护理学》第3章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
一、肌力评定
肌力(muscle strength)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 肌力评定是通过手法或者器械来评定相关肌肉或者肌群收缩的力量的大小或水平,协助诊断引起肌肉力量改变的原因,并指导康复治疗和评定治疗效果的评定方法。
础踢婶桂息峻浴秽轴仓争蔷茂端匆朝航垛射侩话品仍坪忙汀珍鞍狼吠天秃《康复护理学》第3章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康复护理学》第3章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
协调与平衡功能异常的原因
神经、肌肉和骨关节系统的损伤 认知功能异常 躯体感觉功能异常 视觉异常 前庭系统功能异常
粘疼奄狈己魂苛跳酋芝熄乖虎坏碰参阑既养馏把踢练围坦禹砚灭直巾碱唐《康复护理学》第3章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康复护理学》第3章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
《康复护理学》第3章康复评定(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
![《康复护理学》第3章康复评定(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c16693f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1.png)
evoked potential,BAEP)
声刺激后最早反应的10ms以内的一群电位, 主要是脑干结构的听反应。
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
ERP)
与某种事件有关的电位 分类: 1、外源性ERP,它有赖于感觉通道的完整性。 2、内源性ERP,有赖于内部联系的完整。
第三章 康复评定
第一节 运动功能评定 第二节 心肺功能评定 第三节 感知功能评定 第四节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
质量的评定 第五节 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
第五节 神经肌肉 电生理检查
一、肌电图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概述 肌电图(EMG)检查:
是将针电极插入肌肉,记录其电位活 动及其变化的一种电诊断学方法,是鉴别 神经或肌肉疾病最灵敏的方法。
检查的程序
应根据患者肌肉受累的情况选择性地 进行检查。了解其分布情况,确定病变病 变的解剖学定位等。
检查步骤: 肌肉静息状态观察 插入活动观察
最小肌肉收缩活动 观察
最大肌肉收缩活动 观察
诊断性肌电检查
检查部位: 肌源性病变 神经根或神经丛病变。
临床意义
确定神经系统有无损伤、损伤部位、神经 源性异常与肌源性异常
髓鞘损害 轴突病变
临床意义
三、诱发电位测试
概述 广义的诱发电位指一切刺激激发的电位。
分类
躯 体 感 觉 诱 发 电 位 (somato 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SEP)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 脑 干 听 觉 诱 发 电 位 (brainstem auditory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
声刺激后最早反应的10ms以内的一群电位, 主要是脑干结构的听反应。
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
ERP)
与某种事件有关的电位 分类: 1、外源性ERP,它有赖于感觉通道的完整性。 2、内源性ERP,有赖于内部联系的完整。
第三章 康复评定
第一节 运动功能评定 第二节 心肺功能评定 第三节 感知功能评定 第四节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
质量的评定 第五节 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
第五节 神经肌肉 电生理检查
一、肌电图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概述 肌电图(EMG)检查:
是将针电极插入肌肉,记录其电位活 动及其变化的一种电诊断学方法,是鉴别 神经或肌肉疾病最灵敏的方法。
检查的程序
应根据患者肌肉受累的情况选择性地 进行检查。了解其分布情况,确定病变病 变的解剖学定位等。
检查步骤: 肌肉静息状态观察 插入活动观察
最小肌肉收缩活动 观察
最大肌肉收缩活动 观察
诊断性肌电检查
检查部位: 肌源性病变 神经根或神经丛病变。
临床意义
确定神经系统有无损伤、损伤部位、神经 源性异常与肌源性异常
髓鞘损害 轴突病变
临床意义
三、诱发电位测试
概述 广义的诱发电位指一切刺激激发的电位。
分类
躯 体 感 觉 诱 发 电 位 (somato 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SEP)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 脑 干 听 觉 诱 发 电 位 (brainstem auditory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
神经电生理检查技术概述(康复评定技术课件)
![神经电生理检查技术概述(康复评定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053a0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5.png)
肆、电生理检查的基本要求
(5)操作严格、规范 (6)检查室噪声低,光线柔和,安静 (7)室温最好保持在28℃~30℃,患者的肢体温度 最好保持30℃~32℃ (8)检查时,要注重根据受试者具体情况,调整检查 内容
伍、操作过程
电生理检查的操作过程
(1)检查时,要求病人要放松,体位舒适, 充分暴露肢体 (2)患者平卧位,受检部位皮肤常规消毒 (3)将电极插入或粘贴被检部位 (4)观察被检部位的电活动 (5)记录与分析肌电图
• 临床上常用的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肌电图、 脑电图、神经传导测定及诱发电位检查。
壹、概述
• 从神经电生理的角度来看,人体内各种信息传递主要通过动作电位传导实
现的。
运动神经纤维 冲动传入 神经肌肉接头
肌肉
感觉神经
神经干
运动神经动作电位 感觉神经动作电位
贰、仪器与设备
电极 放大器 滤波器 显示器
扬声器 神经肌肉刺激器
陆、检查意义
电生理检查的检查意义
(1)确定肌肉是处于神经的正常支配、部 分支配、还是完全失神经支配 (2)探寻神经再支配的证据 (3)通过肌电图表现进一步确诊神经病变 或肌病 (4)肌电图异常模式可提示神经肌肉病变 位置。
叁、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叁 常见伪迹
肌电信号极易被无关噪声污染,从而形成各种伪 迹,又叫伪差。 50Hz干扰 电起搏器或经皮刺激所引起的活动 电极功能异常
肆、电生理检查的基本要求
(1)了解病史,进行有针对性的神经系统查体 (2)确定受试者检查项目、检查部位 (3)向受试者解释检查的过程、目的、有无疼痛 (4)告知受试者配合动作
积分器 信息显示和储存设备
信号平均器 模-数转换器
叁、禁忌症及注意事项Fra bibliotek一禁忌
康复护理学第三章康复评定认知功能评定
![康复护理学第三章康复评定认知功能评定](https://img.taocdn.com/s3/m/3cd5937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12.png)
23
康复护理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在请您算一算,从100 中减去7,然后从所得的数算下去,请您将每减一个“7” 后的答案告诉我,直到我说“停”为止。
100减7 = 再减7 = 再减7 = 再减7 = 4.现在请您说出刚才我让您记住的是哪三种东西? 树、钟、汽车 5.检查者出示手表,问患者这是什么? 检查者出示铅笔,问患者这是什么? 6.请您跟我说“四十四只石狮子”。 7.检查者给受试者一张卡片,上面写着“请闭上您的眼睛”请您念一念这句话,并按 上面 的意思去做。 8.我给您一张纸,请您按我说的去做。现在开始: 用右手那拿着这张纸; 用两只手把它对折起来;
18
康复护理学
认知障碍的表现
推理/判断问题障碍:大面积脑损伤后,将出现高水平的 思维障碍。表现为分析和综合信息困难, 抽象推理能力降 低,判断差,解决问题能力差。 执行功能障碍:许多脑损伤患者难以选择并执行与活动 有关的目标,不能组织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他:包括精神活动过程整体降低。与脑损伤前相比, 患者要花较长时间思考才能反应;情感谈漠,不与他人交 往;视觉处理障碍;洞察力、手眼协调、空间与距离判断 有困难。
19
康复护理学
认知功能评定
意识障碍的评定
意识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身体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 GCS)是颅 脑外伤最常用的一个国际性评定量表,该表内容简单,评 分标准具体,是反应急性期患者损伤严重程度的一个可靠 指标 。
(最高计分15分为正常;最低计分3分;7分以下属昏迷;大于或 等于9分不属昏迷)
康复护理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在请您算一算,从100 中减去7,然后从所得的数算下去,请您将每减一个“7” 后的答案告诉我,直到我说“停”为止。
100减7 = 再减7 = 再减7 = 再减7 = 4.现在请您说出刚才我让您记住的是哪三种东西? 树、钟、汽车 5.检查者出示手表,问患者这是什么? 检查者出示铅笔,问患者这是什么? 6.请您跟我说“四十四只石狮子”。 7.检查者给受试者一张卡片,上面写着“请闭上您的眼睛”请您念一念这句话,并按 上面 的意思去做。 8.我给您一张纸,请您按我说的去做。现在开始: 用右手那拿着这张纸; 用两只手把它对折起来;
18
康复护理学
认知障碍的表现
推理/判断问题障碍:大面积脑损伤后,将出现高水平的 思维障碍。表现为分析和综合信息困难, 抽象推理能力降 低,判断差,解决问题能力差。 执行功能障碍:许多脑损伤患者难以选择并执行与活动 有关的目标,不能组织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他:包括精神活动过程整体降低。与脑损伤前相比, 患者要花较长时间思考才能反应;情感谈漠,不与他人交 往;视觉处理障碍;洞察力、手眼协调、空间与距离判断 有困难。
19
康复护理学
认知功能评定
意识障碍的评定
意识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身体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 GCS)是颅 脑外伤最常用的一个国际性评定量表,该表内容简单,评 分标准具体,是反应急性期患者损伤严重程度的一个可靠 指标 。
(最高计分15分为正常;最低计分3分;7分以下属昏迷;大于或 等于9分不属昏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临床康复评定的指标 表面肌电图:
①功能训练中各肌肉运动情况 ②生物反馈 ③疲劳分折
注意事项
有创检查:应与患者沟通 检查体位:取平卧位 检查后的当日不做物理治疗和其他检查 空腹时不宜进行
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概述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NCV):是研究周围神经的感觉或运动兴奋传导功 能。 优点:方便、无痛 NCV分类: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
MEP)
指应用电或磁刺激皮层运动区或脊髓,产 生兴奋,通过下行传导径路,使脊髓前角 细胞或周围神经运动纤维兴奋,在相应肌 肉表面记录到的电位。
用于确定运动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与体感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听觉诱 发电位等方法共同构成传入、传出全面检 查,成为完整的功能评定系统。
检查的程序
应根据患者肌肉受累的情况选择性地 进行检查。了解其分布情况,确定病变病 变的解剖学定位等。
检查步骤: 肌肉静息状态观察 插入活动观察
最小肌肉收缩活动 观察
最大肌肉收缩活动 观察
诊断性肌电检查
检查部位: 肌源性病变 神经根或神经丛病变。
临床意义
确定神经系统有无损伤、损伤部位、神经 源性异常与肌源性异常
第三章 康复评定
第一节 运动功能评定 第二节 心肺功能评定 第三节 感知功能评定 第四节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
质量的评定 第五节 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
第五节 神经肌肉 电生理检查
一、肌电图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概述 肌电图(EMG)检查:
是将针电极插入肌肉,记录其电位活 动及其变化的一种电诊断学方法,是鉴别 神经或肌肉疾病最灵敏的方法。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
VEP)
用光刺激,在枕部记录的皮层电位。
两类电位异常:
1、视神经炎和多发性硬化等脱髓鞘疾病,其 主要特征是P100潜伏期延长。
2、轴索变性,VEP的主要表现是波幅下降。 原因多为颅内肿瘤等占位病变,脊髓小脑 变性等。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
声刺激后最早反应的10ms以内的一群电位, 主要是脑干结构的听反应。
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
ERP)
与某种事件有关的电位 分类: 1、外源性ERP,它有赖于感觉通道的完整性。 2、内源性ERP,有赖于内部联系的完整。
临床意义
作为诊断手段,临床可应用于多发性硬化、 运动神经元疾病、脊髓型颈椎病、放射性 颈椎病、遗传性痉挛截瘫、偏瘫等疾病
作为预后的依据 作为监测的手段 作为疗效评定的手段
髓鞘损害 轴突病变
临床意义
三、诱发电位测试
概述 广义的诱发电位指一切刺激激发的电位。
分类
躯体感 觉诱发 电位(somato 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SEP)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 脑 干 听 觉 诱 发 电 位 (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 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 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omato 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
临床意义: ①证实周围神经损害 ②证实中枢局限性损害 ③作为手术监测的指标 ④药物毒副作用的监测 ⑤作为康复过程中好转或恶化的指标
①功能训练中各肌肉运动情况 ②生物反馈 ③疲劳分折
注意事项
有创检查:应与患者沟通 检查体位:取平卧位 检查后的当日不做物理治疗和其他检查 空腹时不宜进行
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概述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NCV):是研究周围神经的感觉或运动兴奋传导功 能。 优点:方便、无痛 NCV分类: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
MEP)
指应用电或磁刺激皮层运动区或脊髓,产 生兴奋,通过下行传导径路,使脊髓前角 细胞或周围神经运动纤维兴奋,在相应肌 肉表面记录到的电位。
用于确定运动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与体感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听觉诱 发电位等方法共同构成传入、传出全面检 查,成为完整的功能评定系统。
检查的程序
应根据患者肌肉受累的情况选择性地 进行检查。了解其分布情况,确定病变病 变的解剖学定位等。
检查步骤: 肌肉静息状态观察 插入活动观察
最小肌肉收缩活动 观察
最大肌肉收缩活动 观察
诊断性肌电检查
检查部位: 肌源性病变 神经根或神经丛病变。
临床意义
确定神经系统有无损伤、损伤部位、神经 源性异常与肌源性异常
第三章 康复评定
第一节 运动功能评定 第二节 心肺功能评定 第三节 感知功能评定 第四节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
质量的评定 第五节 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
第五节 神经肌肉 电生理检查
一、肌电图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概述 肌电图(EMG)检查:
是将针电极插入肌肉,记录其电位活 动及其变化的一种电诊断学方法,是鉴别 神经或肌肉疾病最灵敏的方法。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
VEP)
用光刺激,在枕部记录的皮层电位。
两类电位异常:
1、视神经炎和多发性硬化等脱髓鞘疾病,其 主要特征是P100潜伏期延长。
2、轴索变性,VEP的主要表现是波幅下降。 原因多为颅内肿瘤等占位病变,脊髓小脑 变性等。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
声刺激后最早反应的10ms以内的一群电位, 主要是脑干结构的听反应。
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
ERP)
与某种事件有关的电位 分类: 1、外源性ERP,它有赖于感觉通道的完整性。 2、内源性ERP,有赖于内部联系的完整。
临床意义
作为诊断手段,临床可应用于多发性硬化、 运动神经元疾病、脊髓型颈椎病、放射性 颈椎病、遗传性痉挛截瘫、偏瘫等疾病
作为预后的依据 作为监测的手段 作为疗效评定的手段
髓鞘损害 轴突病变
临床意义
三、诱发电位测试
概述 广义的诱发电位指一切刺激激发的电位。
分类
躯体感 觉诱发 电位(somato 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SEP)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 脑 干 听 觉 诱 发 电 位 (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 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 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omato 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
临床意义: ①证实周围神经损害 ②证实中枢局限性损害 ③作为手术监测的指标 ④药物毒副作用的监测 ⑤作为康复过程中好转或恶化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