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及基本知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脱落细胞学检验—脱落细胞学检查(临床检验课件)

脱落细胞学检验—脱落细胞学检查(临床检验课件)
03 假性角化:涂片中出现大片形态 不规则的小鳞状上皮
鳞化细胞
阴道上皮细胞与 卵巢功能的关系
阴道上皮受卵巢内分泌直接影响,其成熟程度与体内雌激素 水平呈正相关:
雌激素水平高时,涂片中有较多角化细胞,核致密深染; 雌激素水平低时,涂片中出现小而圆或卵圆形,核疏松蓝染 的底层细胞。
因此,根据涂片中上皮细胞的变化可以评价卵巢的功能。
雌激素水平对阴道脱落细胞影响
雌激素水平 1.极度低落 2.高度低落 3.中度低落
4.轻度低落 5.轻度影响
6.中度影响 7.高度影响 8.极度影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脱落细胞变化
临床意义
阴道上皮萎缩变薄。脱落细 见于老年人和卵巢切除患者 胞以内底层细胞为主,核深
以外底层细胞为主,混杂少 更年期、绝经后及轻妇女期卵 数中层和表层细胞,粘液多。巢功能缺如者。
以中层细胞为主,其细胞拥 更年期年纪大而未绝经者、年
护。
轻闭经者。
经钝角的角化前细胞为主
细胞全属表层
月经后或接受小剂量雌激素治 疗时。
以角化前细胞为主,并有30- 排卵前期,接受中等量雌激素
40%角化细胞
治疗
角化细胞占60%左右,几乎无 排卵期或接受大剂量雌激素治 白细胞,背景清晰红蓝相间 疗
化细胞持续达60-70%。或角 宫内膜囊性增生、子宫内膜腺
中高影响。
周期第12-13天 。卵泡发育成 熟,雌激素水 平升高。涂片 中角化细胞占 30-50%,粘液 及阴道杆菌增 多。中性粒细 胞减少。表现 为中度影响。
周期第14-16天, 雌激素水平最高 ,涂片中全为表 层细胞,角化细 胞占60%以上, 呈分散排列,白 细胞很少,有大 量阴道杆菌,背 暗淡清洁明朗。 表现为高度影响

(医学课件)脱落细胞学

(医学课件)脱落细胞学

脱落细胞的来源和收集方法
来源
脱落细胞主要来自人体表面、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器官和组织表面坏死的角质层、黏膜上皮层以及 排出体外的肿瘤组织。
收集方法
通常采用刷检、冲洗、钳取、切取、吸取等方法收集脱落细胞。根据不同部位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
脱落细胞学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初步诊断
通过对脱落细胞的观察和分析,可 以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和类型,如 炎症、肿瘤等。
异常脱落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炎症细胞
炎症反应是常见的脱落细胞学异常表现。炎症细胞增多,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多,提示存 在炎症感染。
异常鳞状细胞
不典型鳞状细胞增生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表现。在脱落细胞学检查中,可表现为鳞状细胞 核增大、染色质增粗、核仁明显等。
异常腺细胞
子宫颈癌的早期阶段,可出现异常腺细胞的脱落细胞学表现。这些细胞可表现为细胞核增 大、染色质不均匀分布、核仁明显等。
预防宫颈癌
通过定期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可以及时 发现并治疗宫颈细胞异常,有效预防宫颈 癌的发生。
上皮细胞异常增生与癌症的早期发现
上皮细胞异常增生
脱落细胞学检查可以发现上皮细胞异常增生,这种增生可能 是癌前病变的表现。
早期发现癌症
对于已经发生上皮细胞异常增生的患者,脱落细胞学检查可 以及时发现癌症的发生,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良性和恶性肿瘤脱落细胞的鉴别要点
细胞核大小和染色质变化
良性和恶性肿瘤的脱落细胞在细胞核大小和染色 质变化上有所不同。恶性肿瘤细胞核增大明显, 染色质增多且分布不均匀,出现核仁等。
胞质变化
恶性肿瘤细胞质常不均匀,有大小不等的空泡和 颗粒,胞质丰富且染色较深。而良性细胞的胞质 染色较浅且均匀。

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及基本知识ppt课件

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及基本知识ppt课件
2) 缓冲液配制( pH6.4~6.8 ,弱酸性):
配方 1 : 配方 2 :
KH 2 PO 4 —0.3g Na 2 HPO 4 — 0.2g(1% 磷酸二氢钾 30ml 加 1% 磷酸氢二 钠 20ml )
H 2 O( 新鲜 ) 加至 1000ml 置室温黑暗处,瓶口密封,防止霉菌污染,如有污 染则应报废。
镜下观察费力,易漏诊 镜下观察省力,不易漏诊
成本较低
成本较高
14
染色 一、瑞特染色法(Wright ' s)
特点:固定和染色合并在一起,手续简便,染色时间短,对 白细胞特异性颗粒着色较好,但对核的着色差.
1.瑞氏染料: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组成有 复合染料。
亚甲蓝(M+)为四甲基硫堇染料,有对醌型和邻醌型 两种结构。通常为氯盐,即氯化美蓝,其有色部分为阳离子, 无色部分为阴离子 。美蓝容易氧化为一、二、三甲基硫堇 等次级染料。市售美蓝中部分已被氧化为天青。
26
细胞学诊断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原因:
(一)取材不佳 (二)制片质量欠佳 (三)病变的情况:肿块大小、肿物的性
质、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的组织类型、 肿瘤的早晚、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等。
27
不足:
1 有一定误诊率:细针穿刺10%假阴性,痰涂
片>20%的假阴性 2 具体部位难确定 3 肿瘤分型困难 4 非肿瘤性疾病诊断研究少
5.瑞氏染液配制:
(1) 瑞氏染液Ⅰ液:
瑞氏染料 830mg或 1g
甲醇( AR ) 500ml 或 600ml
甘油 15ml
先将干燥(事先放入温箱干燥过夜)瑞氏染料放置 乳钵内, 用乳棒轻轻 敲碎染料成粉末,再行研磨 至听不到 研芝麻声 即呈细粉末声,加少许甲醇溶 解研磨,使染料在乳缸内显“一面镜”光泽,而无 染料粉粒沉着,再加较多量甲醇研磨呈一面镜光亮, 静置片刻,将上层液体倒入 一 清洁储存瓶内(最 好用装过甲醇的空瓶),再加甲醇研磨,重复数次, 直至乳钵内染料及甲醇用完为止,摇匀,用甘油密 封瓶口,存室温暗处,储存愈久,则染料溶解、分 解就越好,一般储存 3 个月以上为佳。

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与基本知识共113页

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与基本知识共113页
脱落细胞学检查技术与基本知识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谢谢!

病理脱落细胞学ppt课件

病理脱落细胞学ppt课件

巴氏与TBS的特点
项目
制定时间 方式
巴氏
1943 五级分类
TBS
1988 描述法: 1)标本质量 2)总范围(分类) 3)具体描述 高度 低度 鳞状上皮内病变 鳞状上皮内病变
癌前病变
特点
核异质
1)简练 2)表示对恶性诊断的把握 程度(可疑、高疑、恶性)
描述详细(尤其良性病变) 对标本质量评估在报告中
采用TBS报告系统分类,即:
(1)标本类型:指明巴氏涂片或液基制片或其他。 (2)标本质量: ①满意; ②不满意 (3)总分类(任选):
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 上皮细胞异常:见描述结果(详细说明鳞状上皮、腺上皮)。
(4)描述和结果
正常范围(with innormal limits,wnl), 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ASC), 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ison,LSIL),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ison,HSIL)和 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 不典型腺细胞(atypical glandular cells,AGC), 腺癌(adenocarcinoma)。
• 四、染色 • 1.染色目的:利用细胞中各种结构的生化 组成不同, • 对染料的亲和力不同,而显示不同的 颜色,使细 • 胞的形态和结构易于辨认观察 • 2.染色方法: • ①HE染色 ②巴氏染色 ③瑞-吉氏染 色
五、观察及报告 1.认真核对,了解信息; 2.以低倍镜为主,结合高倍镜进行诊断; 3.按顺序观察整个涂片(自左至右,自上 至下); • 4.异常细胞进行标记 • (一点法、两点法、圆圈法); • • • •

脱落细胞学检查1检验新PPT课件

脱落细胞学检查1检验新PPT课件
脱落细胞学检查1检验新ppt 课件
目录
• 脱落细胞学检查简介 • 脱落细胞学检查的基本原理 • 脱落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 脱落细胞学检查的局限性 • 脱落细胞学检查的未来展望
01
脱落细胞学检查简介
定义与目的
定义
脱落细胞学检查是指通过收集和 检查人体各部位脱落的细胞,以 诊断疾病或评估健康状况的过程 。
目的
脱落细胞学检查主要用于早期发 现和诊断肿瘤、炎症、感染等病 变,以及监测治疗效果和预防复 发。
发展历程
初期阶段
脱落细胞学检查起源于17世纪, 当时人们开始观察和记录人体组
织脱落细胞的变化。
快速发展期
20世纪以来,随着显微镜和其他相 关技术的发展,脱落细胞学检查逐 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临床诊断方法。
现代应用
目前,脱落细胞学检查已经广泛应 用于临床,尤其在肿瘤诊断方面具 有重要价值。
临床应用
肿瘤诊断
通过脱落细胞学检查可以检测 肿瘤细胞的存在和特征,有助
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肿瘤。
感染性疾病诊断
脱落细胞学检查可以检测感染 性疾病的病原体,如细菌、病 毒等,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 供依据。
监测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通过脱落细胞 学检查可以监测治疗效果,评 估病情变化和预后。
03
脱落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呼吸系统
01
02
03
肺癌
通过脱落细胞学检查,可 以检测到肺癌细胞的存在, 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肺结核
脱落细胞学检查有助于发 现肺结核病原体,为诊断 提供依据。
肺结节病
通过脱落细胞学检查,可 以判断肺结节病的良恶性, 为后续治疗提供指导。
消化是食 管癌的常用诊断方法,有 助于早期发现肿瘤细胞。

脱落细胞学检查PPT课件

脱落细胞学检查PPT课件
直接观察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快速,但需要经验 丰富的病理医师进行判断,主观性较强。
染色法
染色法是通过染色剂对细胞进 行染色,以增强细胞的着色效 果,便于观察细胞的细微结构 。
染色法包括巴氏染色、瑞氏染 色等,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细胞 学检查,如阴道脱落细胞学检 查、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等。
染色法的优点是能够更清晰地 显示细胞的细微结构,提高诊 断的准确性,但操作相对复杂 。
脱落细胞学检查的定义
• 定义:脱落细胞学检查是一种通过收集人体组织、器官表面或腔内脱落的细胞,进行显微镜检查、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 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方法。
02
脱落细胞学检查的方法
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是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未染色或染色后 的细胞形态,以判断细胞是否异常。
直接观察法适用于观察细胞的整体形态,如细胞大 小、形态、染色深浅等,有助于初步判断细胞的良 恶性。
例如,在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等感染性疾 病中,脱落细胞学检查可以帮助确定病原体类型,为临床治 疗提供依据。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是脱落细胞学检查的重要功能之一。在临床实践中,有时难以通过临床 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对疾病进行明确诊断,此时脱落细胞学检查可以提供有价值的 线索。
通过观察脱落细胞的形态、数量、染色等特点,可以协助临床医生对良恶性肿瘤 、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等进行鉴别诊断,有助于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能是由于病变引起的。
然而,细胞异型性的判断存在一 定的主观性和经验依赖性,不同 医生或同一医生在不同时间对同 一份涂片的判断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对于细胞异型性的判断需 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结合临床 病史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以避免出现误诊或漏诊。
05

脱落细胞学ppt课件

脱落细胞学ppt课件
未分化癌小细胞未分化癌figure19116smallcellundifferentiatedcarcinomacellslungstaining40042鳞癌腺癌未分化癌的鉴别要点鳞癌腺癌未分化癌细胞形态畸形明显具有多形性圆形卵圆形圆形或卵圆形细胞质较多厚实有角化倾向较薄透明常含空泡极少呈淡蓝色核形态畸形明显圆形或卵圆形圆形卵圆形带角的不规则形核染色质明显增多深染呈煤块状增多不明显呈粗粒状分布不均分布不均核仁少见低分化可见增大而明显有时可见细胞排列多单个散在也可成群多成群呈不规则腺腔状多成群排列紧但不紧密可有癌珠密紊乱呈镶嵌样结构43小细胞未分化癌细胞与淋巴细胞鉴别小细胞未分化癌淋巴细胞核大小比淋巴细胞大051倍核小大淋巴细胞略大核大小不一明显大小不一大小较不一致核畸形显著一般为圆形退变时可见轻度畸形核染色很深且深浅不一深染但深浅一致核排列有镶嵌现象核可重叠无镶嵌状量极少呈裸核状可有少量淡蓝或淡红色胞质少数呈裸核状44第二节标本采集和涂片制作一标本采集一标本来源
第十九章
脱落细胞学检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
-
1
KEY POINTS
The morphology of normal exfoliated cells. The morphology of inflammatory exfoliated cells. The morphology of neoplastic exfoliated cells . The sample collection of exfoliated cells. The smear preparation of exfoliated cells. Commonly used basic staining methods of exfoliative cytology.

脱落细胞学检查-PPT精选文档

脱落细胞学检查-PPT精选文档

第一节 正常脱落细胞形态
1.基底层细胞(cell of basal layer) ①.内基底层(cell of internal basal layer) ②.外基底层(cell of exerngl layer) 2.中层细胞(middle-levell cell) 3.表层细胞(superfida cell) ①.角化前细胞 ②.不全角化细胞 ③.完全角化细胞
脱落细胞学检查
一、脱落细胞检验取材 1.自然管腔器官内表面粘膜: 2.体腔抽取液: 3.针吸细胞 二、脱落细胞学诊断的优缺点 1.优点 2.缺点
脱落细胞学检查
三、脱落细胞学对肿瘤防治的重要性
四、脱落细胞学诊断原则

1.正常/异常、良性/恶性变化中的细
胞比较多。

2.多方面资料的结合
1.大细胞型未分化癌 2.小细胞型未分化癌 三、放疗后细胞形态变化 (一)、良性上皮放疗后 (二)、癌细胞放疗后

3.诊断谨慎
第一节 正常脱落细胞形态
一.正常脱落上皮细胞 主要来源于复层鳞状(扁平上皮)和柱
壮上皮。 (一)、复层鳞状上皮细胞(Stratified
squamous epithelium)10多层,覆盖于全身 皮肤、口腔喉部、鼻咽的一部分。食管、 阴道的全部,分为基底层,中层和表层。
第一节 正常脱落细胞形态
(二)、柱状上皮(columnar epithelium) 柱状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和复层柱状上皮三种。分布于鼻腔、鼻咽、支气 管树、胃肠、子宫颈管、子宫内膜及输卵管等部 位。常见如下 :
1.纤毛柱状上皮细胞(ciliated columnar epithelium cell) 2.粘液柱状上皮细胞(mucus columnar epithelium cell) 3.储备细胞(reserve cell)

脱落细胞实验一PPT课件

脱落细胞实验一PPT课件
第41页/共45页
第42页/共45页
间皮细胞增生
作业
绘图 (10×40) 1. 底层鳞状上皮细胞 2. 中层鳞状上皮细胞 3. 表层鳞状上皮细胞 4. 正常柱状上皮细胞
第43页/共45页
再 见
第44页/共45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45页/共45页
脱落的上皮细胞团形态特点
鳞状上皮铺砖状
第11页/共45页
脱落的上皮细胞团形态特点
粘液柱状上皮蜂窝状
第12页/共45页
脱落的上皮细胞团形态特点
纤毛柱状上皮融合
第13页/共45页
(三) 非上皮细胞成分
涂片中脱落的非上皮细胞成分 又称背景成分。包括血细胞(红细 胞和各种炎细胞)、细菌团、真菌 团、粘液、坏死物及异物等。
标本
女性阴道脱落细胞及浆膜腔脱落细胞标本
第1页/共45页
脱落细胞学检查
来源 优点
用途
组织器官脱落的细胞 取材方便,定位准确,
诊断快速,痛苦少 肿瘤普查,早期诊断
第2页/共45页
脱落细胞学检查
复层鳞状上皮细胞
正常脱落上皮细胞 柱状上皮细胞
非上皮细胞成分
第3页/共45页
(一) 复层鳞状上皮细胞
底层细胞(巴氏)
第14页/共45页
中性粒细胞和粘液
第15页/共45页
背景成分—红细胞
第16页/共45页
背景—坏死成分
第17页/共45页
背景成分—放线菌
第18页/共45页
二、炎性脱落上皮细胞
炎症时上皮细胞的改变
急性炎症:退化变性和坏死 慢性炎症:增生、再生和化生 主要是核的改变 1.核增大较明显,核形规则 2.核固缩深染,核形轻度畸形不规则 3.核轻度增大,深染

(医学课件)脱落细胞学

(医学课件)脱落细胞学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膀胱上皮细胞
膀胱上皮细胞是膀胱表面的正常脱落细胞,其形态扁平,胞质透明或淡红色,核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细腻,核仁清晰,胞质丰富。
其他正常脱落细胞
03
异常脱落细胞及形态学特征
肿瘤细胞的特征性改变
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肿瘤细胞的生长方式
肿瘤脱落细胞
炎症脱落细胞
炎症细胞的种类
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
食管上皮细胞是食管表面的正常脱落细胞,其形态扁平,胞质透明或淡红色,核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细腻,核仁清晰,胞质丰富。
胃黏膜上皮细胞
胃黏膜上皮细胞是胃黏膜表面的正常脱落细胞,其形态多边形或圆形,大小不一,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粗细不等,核仁清晰,胞质丰富。
消化道脱落细胞
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是子宫内膜表面的正常脱落细胞,其形态扁平,胞质透明或淡红色,核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细腻,核仁清晰,胞质丰富。
1
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2
3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脱落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早期发现宫颈病变。
脱落细胞学检查操作简单、安全、无创、痛苦小,适用于大规模筛查。
脱落细胞学检查可以发现宫颈细胞的异常变化,如炎症、癌前病变和癌症,为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
03
脱落细胞学检查在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
02
正常脱落细胞及形态学特征
柱状上皮细胞
宫颈柱状上皮细胞是宫颈管内的正常脱落细胞,其形态多样,包括圆形、卵圆形、多边形等,大小不一,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粗细不等,核仁清晰,胞质丰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固定和染色合并在一起,手续简便,染色时间短,对 白细胞特异性颗粒着色较好,但对核的着色差.
1.瑞氏染料: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组成有 复合染料。
亚甲蓝(M+)为四甲基硫堇染料,有对醌型和邻醌型 两种结构。通常为氯盐,即氯化美蓝,其有色部分为阳离子, 无色部分为阴离子 。美蓝容易氧化为一、二、三甲基硫堇 等次级染料。市售美蓝中部分已被氧化为天青。
(二)涂片制备方法
推片法 涂抹法 压拉涂片法 吸管推片法 喷射法 印片法
(三)涂片的固定
目的:保持细胞形态结构,防止其自溶。
固定液:首选95%酒精,乙醇乙醚,氯仿 乙醇
注意事项:巴氏染色,涂片勿在空气中干 燥后染色;固定时间不短于15分钟(48h 内进行巴氏染色);固定液要达到90%以 上;液体标本离心后涂片,待潮干后再固 定,宫颈的刮片、痰涂片、拉网涂片、内 窥镜的刷片、针吸涂片应立即固定。
巴氏
液基薄层制片
10~20%标本移至玻片 100%标本收集至保存液中
干固定
湿固定
制片技术不稳定,不能重 复
易受血黏液炎性渗出物覆 盖
细胞分布不均匀,易重叠
技术稳定,可重复 去除血黏液和大量炎性遮盖物 细胞分布均匀集中,不易重叠
镜下观察费力,易漏诊 镜下观察省力,不易漏诊
成本较低
成本较高
染色
一、瑞特染色法(Wright ' s)
3min ×2 • 封片:中性树胶封固
结果判定:胞核呈紫蓝色,核仁红色,底 层细胞、中层细胞和表层角化前细胞为淡 蓝色,不全角化细胞(角化前细胞)呈粉 红色,角化细胞呈桔黄色。
适用于上皮细胞染色和阴道涂片观察女性 激素的影响
优点:细胞具有多色性
缺点:染色程序较复杂
注意事项:
染液要充分溶解 苏木素要染前月余配制,用时每天过滤1次,加
脱落细胞学
第一章 脱落细胞检查技术和临床应用评价
脱落细胞学:是对人体各部位特别是管腔 器官表面的脱落细胞,或对病变组织通过 细针吸取的方法获得的细胞染色并在显微 镜下观察作出诊断,又称诊断细胞学。
标本来源:自然排出物 体腔抽出液 细针穿刺吸取液
第一节 标本采集和涂片制作
一、标本采集
原则:尽量减少受检者的痛苦,取得合 作;方法简便、实用、经济;尽量取得 足够供诊断的细胞成分;及时快速送检 立刻制片;绝对避免污染;标本号标记 清楚。
固定方法:带湿固定 干燥固定
固定时间:15~30min (四)涂片的染色
目的:使细胞结构清晰显示;应用各种染色使细 胞浆与核恰当显示不同颜色;使细胞透明度高, 结构清晰。 方法:常规染色为巴氏染色,配合HE、Giemsa、 特染等。
1 巴氏染色法
• 水化:固定好的涂片→80%、70%、50%乙醇→蒸馏水
各1min • 染核:苏木素染3~5min • 分色:1%盐酸中数秒,水洗 • 蓝化:置饱和碳酸锂溶液中1min,水洗 • 脱水:50%、70%、80%、95%乙醇各1min • 染浆:置于橘黄G液中染2~4min→95%乙醇洗2次→置于
EA36染液中4~5min • 脱水:95%、无水乙醇各1~2min→二甲苯透明2~
对检查影响较大的是过多成熟的红细胞和 标本的严重凝固,需处理,淋巴细胞分离 液或低渗方法可去除红细胞,凝固的积液 将凝块吸出,剩余液体离心涂片。
二、涂片制作
(一)要求: 1 标本要新鲜 2 操作要轻柔:细胞分布均匀;薄厚适 当 勿挤压摩擦,以免细胞损伤变形; 3 玻片要清洁 4 涂片要牢固 5 涂片数量 6 标号准确
途径: 细针穿刺;脱落细胞学检查
常用方法:
直视采集法:直接用刮片刮取、吸管吸取、 刷洗
自然分泌液采取法:痰涂片、尿液涂片、 前列腺液涂片、乳头溢液涂片
灌洗法:空腔器官、盆腔或腹腔 摩擦法:鼻咽、食管、胃 针穿抽吸法:浆膜腔关节腔积液,淋巴结、
软组织、甲状腺、肝
浆膜腔积液的处理:
抽出应立即送检(4℃保存,24h内处理完 标本)
新液。室温低时不易着色,可<50℃加热 盐酸分化前镜下观察以确定分化时间 涂片在橘黄液中不宜过长EA36染液配制和使用前
应用滤纸调试
2 HE染色:透明度好、核浆对比鲜明、染 色效果稳定,核紫蓝色、浆淡玫瑰红色。 步骤简单,适用于痰涂片。
3 瑞氏-吉姆萨染色:多用于血液、骨髓细 胞学检查
常规巴氏制片与液基薄层制片比较
浆染为蓝色,多余 美蓝就可以 使胞浆染成蓝色,染色主要
是化学作用,是离子彼此结合的反应。
( 2 )固定,升温:甲醇具有强大的脱水力,可将细胞固定在 一定形态及增加细胞结构的表面积,提高细胞对染料吸收作
用,同时由于甲醇吸附染色液中的水,使染色液升温,加速 染色反应。
3.染色原理:
细胞的染色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 的亲和作用,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 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
⑴.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 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红色,称为嗜酸性物 质;
⑵细胞核蛋白和淋巴细胞胞浆为酸性蛋白质, 与碱性染料美蓝或天青结合,染蓝色,称为 嗜碱性物质;
⑶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美蓝均可结 合,染淡紫红色,称为中性物质。
4.影响因素: ⑴PH对细胞染色影响:细胞各种成分均为不同蛋白质,
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甲醇是瑞氏染料良好溶剂,有两种作
( 1 )溶解:甲醇使瑞氏染料中美蓝( M )与伊红( E ) 在溶液中离解,可使细胞成分选择性吸附其中的有色物质而 着色。
ME (瑞氏染料)—— —— → M + + E -
在配制的瑞氏染液中美蓝如放置过久即可氧化而含有天
青,美蓝天青与伊红化合物能使核染成紫红色,但不能使胞
由于蛋白质系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 定,在偏酸性环境中下在电荷增多,易与伊红结合, 染色偏红;在偏碱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易与美蓝 或天青结合,染色偏蓝。因此细胞染色对氢离子浓 度十分敏感,染色用片必须清洁,无酸碱污染。配 制瑞特液必须用优质甲醇,稀释染液必须用缓冲液, 冲洗用水应近中性,否则可导致各种细胞染色反应 异常,以致识别困难,甚至造成错误。 ⑵空气氧化作用:新鲜配制的染料偏碱,须在室温或 是37℃下贮存一定时间,待染料成熟,主要是美蓝 逐渐转变为天青B后才能使用,贮存时愈久,染色 效果愈好。 ⑶挥发:瑞特染液贮存过程中,必须塞严,以防止甲 醇挥发和被氧化成甲酸。有人主张在配方中加入甘 油30ml,防止甲醇挥发,并可使细胞染色清晰。 甲醇必须纯净(AR级),如甲醇中丙酮含量过多, 染色偏酸,使白细胞着色不良。
伊红(E-)通常为钠盐,既伊红化钠有色部分为阴离子, 无色部分为阳离子,其有色部分为酸性 。
伊红和亚甲蓝混合后,产生一种憎液性胶体伊红化美 蓝中性沉淀(ME),即瑞特染料(其溶于甲醇即瑞特染液)。 ME (瑞氏染料)—— —— → M + + E -
2.甲醇的作用:用 甲醇作瑞氏 染料溶剂,即成瑞氏染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