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意识到问题教学的重要性。
问题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一、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生活经验较为有限,他们往往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才能理解问题的本质。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进行思考和探究。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他们对数学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三年级的数学课堂中,老师可以提出“如何用最短的路径将九个点相连?”这样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和思考,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二、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数学是一门充满实用价值的学科,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四年级的数学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购物时计算各种商品的价格,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和乐趣,并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设置情境,让学生主动思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情境来创设问题。
情境是指在具体的环境下,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观察和思考,发现数学问题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运用能力。
例如,在二年级的数学课堂中,老师可以将各种形状的木块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自由组合并尝试对它们进行分类,让学生通过情境体验进行探究和发现,从而学习各种几何图形的定义和分类。
总之,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以及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提高兴趣,让他们深入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的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情境是指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关注并主动思考的具体事件、场景、故事等。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创设和利用有效情境,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一、创设有效情境1. 现实情境教师可以从生活中选择现实情境,引用或设计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数学的运用价值,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比如:在一次职业规划中,教师可以从学生日常的购物中切入,引导学生计算打折的价格,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思考,考虑如何使用同样的预算以购买最多的物品。
2. 仿真情境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环境营造具有可操作性的情境,让学生切身体验与模拟仿真环境,比较直观、具体、易于理解。
通过学生参与推进情节,完成任务等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参与感。
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数学园,让学生通过布置园景、计算园内物品的大小、数量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规律。
3. 游戏情境游戏情境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有效情境,通过创设各种游戏化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学习,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数学竞赛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扮演小学生和小学老师,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关于数学知识的挑战,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数学知识。
1. 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是需要慢慢培养的,而利用有效情境就是一个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教师应该挖掘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中寻找与数学知识紧密相连处,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提高学生参与感有效情境是一种非常好的提高学生参与感的方法,只有当学生参与进去,才能让学习更有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集体讨论,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数学学习。
利用有效情境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数学问题,尝试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各种情境下的数学应用,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解题的创造性思维。
4.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掌握更加难的数学知识点。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一、情境创设的概念和意义情境创设是指在教学中通过营造具体的情境,使学习者在一种真实的、有动机的和有目的的情境中展开学习活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可以是教师通过设定问题、布置任务或设计活动来模拟或引入一个具体的情景,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问题、发现规律、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学习效果。
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情境创设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感知数学的魅力;情境创设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学会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二、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策略1. 情境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小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在进行情境创设时,教师应尽量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景,例如家庭、学校、游戏、购物等,使学生容易产生共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教授小学生加法和减法的时候,可以设计购物情境,让学生扮演购物者和收银员,体验购物、结账和找零的过程,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加法和减法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情境创设要突出问题的引入和解决情境创设要以问题为引导,使学生在情境中感知问题、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在设计情境时,要注意问题的选择和设置,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探究。
以小学生学习乘法为例,可以设计一个关于种植花草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种植花草的数量和生长规律,从而引发对乘法的思考和掌握。
3. 情境创设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情境创设并不是简单地提出一个情境,而是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实验、游戏等,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得到更全面、更深入的体验和认识。
在教授小学生几何图形的时候,可以结合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和图形拼接等方式,使学生在多种情境下感受几何图形的特点和应用,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究一、前言小学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阶段,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不同的情境创设策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是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策略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策略1. 情境创设一:情感情境创设情感情境创设是指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情感结合起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激励下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知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数学家的故事、讲解科学的发现历程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 情境创设二:生活情境创设生活情境创设是指将数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情境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例子、组织学生参与生活中的实际测量与计算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3. 情境创设三:合作情境创设合作情境创设是指通过小组合作、角色分配等方式,营造有利于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学习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共同进步。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合作探究、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一起探讨问题、互相交流,并帮助学生建立团结合作的意识和习惯。
5. 情境创设五:启发情境创设启发情境创设是指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安排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发现问题规律的教学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安排真实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数学问题的规律和特点,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6. 情境创设六:技术情境创设技术情境创设是指通过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打造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巧,教师们需要在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并探讨它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情境创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一种特定的环境或情境,让学生面对一系列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进而达到学习目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情境创设。
1.集体竞赛在这种情境中,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给出一系列的数学问题。
比如,计算一些简单的算术运算、解决一些有趣的几何问题等。
学生们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快解决问题,并尽量获得更多的积分。
这种竞赛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激情。
2.数学游戏数学游戏是一种将数学知识和游戏元素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
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猜数游戏、数独、数学拼图等。
学生们在游戏中不断地思考和尝试,通过不断试错和总结经验,逐步提高他们的数学技能和思维能力。
3.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主、主动地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学习知识。
在这种情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开展实验观察、进行数据分析等,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创造力。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几个不同形状的蛋,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蛋的体积、重量等。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逐渐理解了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培养了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故事情境在这种情境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
通过讲述有趣的数学故事,让学生从中获取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
比如,教师可以讲述一则关于比例的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了解比例的概念和应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摘要:为了可以有效完善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要不断对课堂教学形式进行创新,让学生保持理想的学习体验。
通过创设出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给数学课堂教学增色,营造出理想的课堂氛围,助力学生全心全意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进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情境;创设策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有效带着学生进入到情境当中去,从而有效对数学知识脉络进行梳理,帮助学生锻炼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情境的引导作用,发挥出情境教学的优势,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的意义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主要是将教师、课本以及课堂作为中心,一般都是由教师单方面为学生灌输知识点,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
新课标背景下,开始提倡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出有效情境,这将会在数学学习中提高学生独立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自我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展示学生的特殊性。
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发现、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策略(一)创设问题情境小学数学教师运用一环扣一环的问题来教学,助力学生构建起系统化的数学知识体系。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创设出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加到课堂学习中,形成课堂互动,构建起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
值得关注的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在创设问题、加强课堂互动当中,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作为出发点,通过精心提炼和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出发,来进行问题设计,提高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如教师讲解有关《面积》这方面的知识点过程中,在学生应用题的练习中经常出现这方面的内容,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滞后,教师想要帮助学生掌握运用面积计算的方法,从而顺利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创设出问题情境的方式,带着学生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的环节当中来,让学生通过这一环节,构建起正确的解题思路,比如运用一条长度为400cm的细绳子来围绕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圆形,哪一个图形的面积最大?为什么?在正方形的边长扩大两倍的情况下,那么正方形的面积会扩大多少倍?面对这些问题,学生能够较为明显地体会到数量关系的复杂特点,陷入解题困境中,这时候,教师能够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整理具备价值的参数,经过小组学生的合力,降低解题困难程度,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策略
在数学学习中时,结合他们的⽣活实际,利⽤他们直接或间接看见、听说的事和物,或⼀些与他们⾃⼰和同伴密切相关的事情创设情境,以引起学⽣主动作出反应,点燃学⽣⼼中的探索欲望,使他们感觉到数学就在⾃⼰⾝边,⽽且学数学有⽤的、必要的,从⽽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根据不同学段学⽣的特点,根据学⽣的⽣活经验,根据学⽣的知识基础,在⼩学数学教学中可以运⽤以下⼏种策略: ⼀、激“趣”——创设趣味情境 研究表明:兴趣是⼀种带有情感⾊彩的认识倾向。
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种重要动机,是学⽣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提出数学问题,⾃主探索是探索式教学的⼀个重要措施。
1.利⽤童话寓⾔故事创设情境。
低中段⼉童感兴趣的情境⼀般有讲故事,特别是与⼩动物有关的,或者是动画⼈物改编的故事,这种故事⼀般都具有童话或寓⾔⾊彩,满⾜了⼉童喜欢幻想的天性,若能产⽣“虚构的真实”,⼜结合了教学⽬标,就会把⼉童“骗”进思维的陷阱。
2.利⽤活泼有趣的游戏创设情境。
⼉童好动好奇喜欢做游戏,有些游戏他们是天天何等,反复做,乐此不疲。
把游戏引⼊课堂⽐课外的参与更有吸引⼒。
3.利⽤形象直观的模拟创设情境。
模拟⽣活创设教学情,能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活,使学⽣⾝临其境,如见其⼈,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
⼆、设“疑”——创设“愤悱”情境1.开门见⼭式:在创设情境时直截了当,直奔主题,以数学问题和激励语⾔使学⽣从⼼底⾥掀起波澜,达到激励促进内化需求的⽬标。
如,在“除数是⼩数除法”的计算教学时,新课伊始就出⽰“2.4÷0.12”直奔主题,在教师“你能尝试⾃⼰解决吗?”“⽼师相信⼤家⼀定能⾏!”“⽼师期待着同学们惊⼈的发现!”寥寥数语中,激发学⽣对⾃我、对同伴产⽣挑战的勇⽓和欲望。
2.联系⽣活式:研究表明,与学⽣学习的内容和学⽣熟悉的⽣活背景越接近,学⽣⾃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
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的策略只有入境,才能生情。
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呢?一、教学中创设游戏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些具体、有趣、富有一定启发性的情境——数学游戏,让小学生愿意接近数学。
例如在教可能性(概率)知识点时这样设计,上课时教师引导:“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请同学们先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个游戏,好不好?”(话刚说完,学生异口同声说:“好!”)这里每个袋子里各装了两个球,有的袋里放的是两个白球或两个黑球,有的袋里放的是一个白球和一个黑球。
每个同学一次只能摸一个球,看一看是什么颜色的球,摸好后继续把球放进袋子里,另一个同学继续摸,每组推选一人记录。
学生感到新奇,便产生了兴趣。
活动结束后,每一个小组汇报摸球结果,教师很自然地引出“可能、不可能、一定”等概念。
把单调、重复、类同的数学知识游戏化是调动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的好方法。
二、教学中创设探究教学情境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可以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
如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时候,有一位同学提出圆面积一定要用“s=πr2”这个公式来计算吗?老师面带微笑,引导性地问:“那么你说呢?”学生自豪地回答:“圆剪后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宽是圆直径的一半,因此我认为圆的面积也可以用:s=1/4cd=1/4πd2来计算。
”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疑,敢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哪怕是一点点的不同,也值得赞扬,毕竟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
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敢于向教材挑战、善于质疑的精神,鼓励学生探究性质疑。
三、教学中创设分组探究教学情境学生在集体间相互作用是很大的,他们的年龄、知识水平、心理特征非常相似,所以同伴的一些兴趣特征、生活学习的喜好很容易被他们接受或学习,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正确引导学生,这正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分组探究在几何知识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著的。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
通过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下面介绍几个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一、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情境创设有效问题。
在教学“面积”的时候,可以引入小朋友家中的房屋面积问题;在教学“容积”的时候,可以引入小朋友日常生活中的容器问题等。
通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联系到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游戏化情境的创设游戏化情境是创设有效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通过将数学知识和游戏相结合,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在教学“加减法”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让小朋友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加减法。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三、情境反转的创设情境反转是一种较为高级和复杂的创设有效问题的策略。
通过改变问题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促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乘法”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些情境反转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除法来解决乘法问题等。
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情景模拟的创设情景模拟是一种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
通过创设情景模拟,可以让学生真实地体验数学问题,加深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时间”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模拟情景,让学生通过模拟活动来学习时间的概念和计算等。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小学数学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诱使学生把学习活动变成自己的精神需要,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笔者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7个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水平的有效策略。
1 创设童趣渲染型教学情境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紧张的学习气氛制约着人们智慧潜能的发挥,而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可以诱发学生潜能的萌发。
因此,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重视他们的情感体验,还要关注他们身心健康和发展。
如教学“平移”一课求“平移距离”,笔者把美丽的蝴蝶展现到电子白板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这个网格图上这只美丽的蝴蝶要飞到树枝上去,你能告诉它要飞几格才能到枝头上吗?认真观察再实际移一移。
”然后让学生动手借助网格图去探索这只蝴蝶头、翅膀、腹部等部位的平移距离。
最后概括规律。
在这样轻松、有童趣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学生才会轻松地收获知识,得以和谐发展。
有些教师采取往黑板上贴淘气和笑笑的图片方法,课堂中说:淘气和笑笑也是我们班上一员,让它们俩一起和大家学习吧。
可是说完了,在接下来的课堂活动中,却没有了淘气和笑笑的身影。
最后下课时,有些学生说:老师,你为什么不提问淘气和笑笑呀?教师笑着说:淘气和笑笑是不听讲的孩子,老师让它们在黑板上看着大家学习吧。
于是教师又拿出这两张图片,并画了一个下弯的笑脸。
接着教师说:谁想当淘气和笑笑呀,孩子们说,我们是认真听进的孩子,不做淘气和笑笑。
这种创设情境的方法,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创设音乐渲染型教学情境数学课是一门单调而抽象的学科,小学生思维天真而又获知欲强。
实践证明,音乐也是一种引发小学生注意的一种辅助手段,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针对一些课程,进行音乐融入的设计,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让小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枯燥的数学乐趣。
比如,随着教师的讲解,播放轻音乐,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配播儿童轻快乐曲,找出几名学生,对一个单调数学题进行演绎,谁是1,谁是2,谁是答案,教师不断地变换试题,学生按着教师的答案去找自己的位置。
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情境教学策略
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情境教学策略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的重要阶段,而情境教学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围绕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情境教学策略展开讨论。
一、利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很强烈的,而教学情境正是一种通过创设有趣的环境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形式。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比如利用游戏、实物、图片等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二、利用真实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是具体的、直观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真实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比如通过购物、游戏、运动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境来教授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利用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一般合作学习的能力还不够成熟,而教学情境可以提供一个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平台。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性强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利用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而情境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来发展数学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情境教学策略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情境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丰富、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松江区九亭小学李萍新课改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倡导“做”“想”“讲”有机统一的学习过程,倡导教学要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
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体验与感悟学习内容,主动的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理念已得到广大教师的共识。
笔者在教学中也不断的进行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与研究,并获益匪浅。
本文将从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中存在问题及其改进策略方面作一些陈述,以求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将数学抽象的内容依附于现实的背景之中。
一、数学教学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情境创设目的不明确。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能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能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公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境设计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使每一位教师心动,想把这样的情境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去。
但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却往往达不到同样的效果。
为什么呢?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没有根据教学需要、学生实际精心的设计教学情境,有的教师常常没有时间或没有能力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或其他的形式在课堂上再现出来。
于是采用的策略往往是“拿来主义”,然后围绕着课件中的情境进行教学设计,这样的情境创设怎么能为教学服务呢?情境创设没有明确的目标,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效果自然不甚理想。
(二)情境创设重点不突出。
教师对情境创设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认为课堂上没有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就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就是“老土”。
于是每一堂课都以生活情境导入,把复习铺垫,以旧引新等传统的教学方式抛到了九霄云外,课堂上处处有情境,时时有情境,学习气氛热热闹闹,教学却淡化了数学的本质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问题情境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并且实践广度和深度正在逐步提升。
当下,许多小学教育研究工作者在对此进行研究,而且已经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
笔者通过研究这些成果得出,教师只有在“人本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兴趣为依据、以问题素材为核心,才能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增强数学知识与问题之间的关联,继而提升教学成效。
一、利用故事背景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单一枯燥的数学教学内容往往会感到无趣乏味,甚至完全丧失学习兴趣。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对故事的喜好进行“故事引用式”教学,借助故事背后的特殊背景来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选择故事的时候,应按照三个基本原则。
首先,故事内容要简单易懂,最好是学生常听常见的绘本故事,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
其次,故事内容必须和教学内容相关,否则由故事创设的问题情境也就失去了教学作用。
最后,故事内容必须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也就是说,由故事内容设置的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趣味引导性,这对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来说非常重要。
例如,在教学《升和毫升》时,学生对新的概念往往存在陌生感,这时教师可以用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观看“乌鸦喝水”的故事视频。
教师可以结合“乌鸦喝水”的故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为什么把石子放进瓶子里就喝到水了?”学生几乎都会被故事的情节吸引,学习兴趣随着问题的深入被调动起来。
学生通过视频故事的观看很直观地认识到是石子的压力将水抬高,也就是說石子的体积占据了瓶子的空间,所以水位被抬高了。
这样的故事情节将学生带进体积的学习中,既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又向学生展示了数学的魅力。
二、利用游戏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游戏活动在小学阶段教学的应用逐渐被重视,为小学生带来的学习收益可谓惊喜、出其不意。
小学生对游戏活动很感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把游戏带到数学课堂中,通过游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有效情境创设的策略分析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有效情境创设的策略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也逐渐朝着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迈进,有效情境创设在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信息技术环境下探讨小学数学有效情境创设的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在信息技术时代,数字化、信息化已经成为了教学的基本要求。
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有效情境的创设,比如通过PPT、录屏、视频等方式将数学概念、思想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将数学数字、符号、图形等进行多媒体跨越性展示,让学生通过图表、图片等形象直观的展示,感受、理解概念,这样可以降低小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恐惧心理,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二、结合游戏化教学创设情境小学生天性活泼,喜欢玩耍。
教师可以把数学教学与游戏化教学结合起来,创设有效情境。
例如,在数学求面积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百米赛跑比赛,测量田径场的面积。
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建立生活化示例创设情境小学数学是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科目。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构建生活化的场景,创设情境来展示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除法的概念时,可以引用学生口袋里的零食,让学生将零食均分给同桌,实践除法的概念。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
四、建立互动式教学创设情境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互动式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互动教学平台进行有效情境创设,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例如,在数学求解中,学生可以利用电脑软件进行多种运算,丰富计算方式,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这样可以更好地创设有效情境,助力学生掌握知识。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有效情境创设需要教师掌握多媒体、生活化示例、游戏化教学与互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不同的情境建立不同的教学策略,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讨 (3)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非常关键。
当学生对于一个问题置身其中时,他们不仅可以通过思考来解决问题,同样也可以通过互相讨论、探究问题的本质、以及利用自己的直觉来解决问题。
由于问题情境的变化多样,因此,通过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深入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策略,并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和应用场景。
一、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是极为重要的。
有趣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
因此,为学生提供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数学问题非常必要。
例如,对于一个“面积”的问题,可以将问题涉及到学生们最熟悉的场景之一——篮球场。
如:一个篮球场需要重新涂料,需要知道篮球场的面积是多少。
让学生分组探讨如何测量篮球场的面积,并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如利用测量工具、估算方式等等,让学生动手实践,体验一下学习到的数学的实际应用。
二、让问题情境具有挑战性为了激励学生,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也是很必要的。
这些情境应该让学生感觉到问题的解答是需要耐心、努力和创造性的。
让学生发现或自己想出解答是一项艰难的、有价值的努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是很重要的。
例如,在小学四年级时,在数学测验中加入了一个“逆向思维”的问题:如果一个数是无理数,那么它是否可以表示为3的整数次幂?这个问题情境不仅交代了无理数的概念,还要求学生在没有直接答案的情况下自己创造性思考。
对于挑战性问题的创设,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问题的难度和学生的年龄段是否相适应。
三、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情境学生们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更感兴趣,因此将问题情境紧密地与他们现实生活所见所闻相结合,将能够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地关注数学的必要性。
例如,在小学五年级的教学中,一个尺度的问题可以被设置为这样:如果小莉制作了一张地图,并规定1厘米表示10千米,那么地图上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多少?这样的实际问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让他们明白数学不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真实情境及创设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情境”一词大约出现了150次,远远超过了2011版、200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出现的次数(分别为60次左右)。
新课标中的“情境”包括“实际情境、真实情境、具体情境、现实情境、生活与社会情境、实际问题情境、复杂情境”等。
尽管“情境”有不同的说法和表现形式,但其内涵没有本质的区别,都属于一种真实情境。
那么,究竟什么是“真实情境”,为何新课标强调要创设真实情境,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又怎样创设真实情境?一、真实情境的内涵与教学价值(一)真实情境的内涵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真实情境创设,可从社会生活、科学和学生已有数学经验等方面入手,围绕教学任务,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加工特点的素材。
[1]这里的“真实情境”未必是现实生活情境,也可以是以科学现象及探究为背景的科学情境,或是贴近学生已有数学知识和认知水平的数学情境,这些情境指向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知识、情感思维等方面。
李吉林老师认为,情境教学中“真”的世界可以是与文本相关的户外真实世界,也可以是对真实世界进行模拟。
杨向东老师指出,素养本位的课程改革,真实情境是任务载体。
他认为,所谓真实情境,其本质是心理意义上的,是指那些贴近学生既有经验且符合其当下兴趣的特定环境。
由此可见,“真实情境”是针对学生心理而言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贴合其生活和知识经验、使其认识到学习活动意义和价值的“特定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真实情境及创设策略*孙丽燕*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立项课题“指向数学核心素养的开放课堂实践研究”(编号:2019JK13-L1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真实情境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贴合其生活和知识经验、能使其认识到学习活动意义和价值的“特定环境”。
真实情境能为学生高度的智力参与和深度的思考创造条件。
数学教学应创设有利于数学学习的真实情境,可依据学生心理需求创设真实情境,促进深度参与;可基于学生认识水平创设真实情境,促进深度理解;也可指向自主建构创设真实情境,促进深度联结。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情景创设方法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情景创设方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景创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情景创设,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体验数学的实际应用,从而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的情景创设方法。
一、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创设1.购物情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可以模拟购物的情景,让学生扮演消费者和商家的角色,通过买卖商品的过程来学习货币概念、购物计算、找零等数学知识。
2.实地考察利用校园中的建筑、周围的商店等实地考察的方式,让学生在数学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地测量、计算等方式学习长度、面积、体积等数学知识,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3.家庭日常让学生回忆家庭日常中的一些实际情景,比如理发、购物、做饭等,通过这些情景让学生学习加减乘除、时间、金钱等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游戏化教学1.数学游戏通过设计各种数学游戏,例如数学接力赛、数学竞赛、数学趣味游戏等,让学生在玩中学,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数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数学角色扮演设计一些数学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学生扮演数学小能手、数学侦探等角色,在游戏中解决各种数学问题,通过扮演角色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1.数学模拟实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模拟实验,比如模拟投影仪、互联网等,给学生讲解和展示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2.多媒体互动课件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多媒体互动课件,通过图片、动画、声音等形式展示数学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情景故事讲解1.数学故事设计一些儿童喜闻乐见的数学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情景来讲解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故事中体会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角色情景讲解设计一些带有情节的数学讲解,比如小明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小芳在什么地方用到了数学等,通过情景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背景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
1. 创设情境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式教学的方式,给学生呈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购物、游戏、运动等情境中加入数学元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应用和乐趣。
2. 利用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故事是引发学生兴趣的一种强大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编排数学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接触到数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艺术与数学的结合在数学课堂中,可以引入一些艺术元素,比如美术、音乐等,让学生在艺术中感受数学的美妙,增加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二、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趣味性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之一。
在教学中增加趣味性,可以让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1. 利用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来进行数学教学,比如数学竞赛、数学游戏等,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2. 创设互动式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参与通过互动的形式来学习数学知识。
可以设置小组讨论、学生互相提问等方式,增加课堂的活跃度。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1.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图解法、逻辑法、联想法等,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 差异化的教学内容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置更加深入的数学知识,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以设置一些简单易懂的数学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上学习数学。
四、提倡合作学习1. 配对学习教师可以设置配对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两人一组合作完成数学任务,通过互相讨论,互相帮助,提高学习效果。
五、注重反馈和激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反馈,并给予适当的激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有效性策略探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有效性策略探讨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是一个关键问题。
情境创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情境创设策略,以便更好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学。
一、将课堂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于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创设相关情境。
例如,在教学平均数时,可以通过询问学生平时喜欢吃什么水果,然后将各种水果的数量统计出来计算平均数,这样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二、引入游戏元素游戏是学生喜欢的形式,可以将游戏元素引入到教学中,创设相应情境。
例如,在教学数字较小的加减法时,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PPT、影视等。
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四、借助全体上课全体上课可以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中的一种有效的情境创设策略。
全体上课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者让学生讨论一些问题。
这样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有效性策略探讨,应该注重情境创设的多元化。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情境创设策略,为学生营造更加宽广的思维空间,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不同的课堂教学情况,灵活选择适合的情境创设策略,发挥情境创设的最大效益。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以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数学教学。
一、问题情境的选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问题情境进行创设。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程度有限,因此问题情境的选择应当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在学习加法和减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如购物结账、分糖果、比赛得分等,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应用场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问题情境的设计需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
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喜欢动手、动脑和探索的特点,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发现,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学习面积和周长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比如通过游戏或活动测量教室的面积和周长,或者设计自己心仪的花园,计算其面积和周长等,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问题情境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地引导学生,引起他们的思考和探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实例和图像,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加深他们的印象,促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问题情境的反馈也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帮助他们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实际操作评价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和反馈,帮助他们更好地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情境教学已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钟爱,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许多数学课堂因为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原本枯燥的数学课也变得生动、富有吸引力。
余文森教授说过了这么一句话:情境好比美味可口的汤,知识好比盐,知识必须要融入情境中,学生才能容易理解、消化、吸收知识!可见,创设教学情境多么重要啊。
因为有了情境数学教学就会焕发生命活力,只有在现时的情境中学生才会感到数学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情境创设要有明确目标,创设具有引导性的情境
情境创设就是为了有更新的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
而情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
教学目标不同,创设的情境也各异,因此创设情境过程中,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真理于情,情境交融,情通理达,增强体验,提高实效。
所以情境创设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用具有引导性的提问来发挥教学的最大效果。
而引导性的提问就是充满了“数学味”的提问,这种提问注重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并能为生活中问题的解决提供数学方面的支持。
二、情境创设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符合现实的情境
[案例二]:《最大公约数》教学片断
师:“王老师有两根木棒,一根长12厘米,另一根长18厘米。
想把这两根木棒截成同样长短的小段(整厘米),王老师可以怎样截呢”生:(四人分组交流):“可以怎样截有几种截法”组织大家交流,得出:分别可以截成1、2、3、6厘米。
师:(追问):每段4厘米不行吗为什么生:(反思):想到每段必须同时是12和18的约数。
最后建立模型,尝试解决。
师:如果一根长24厘米,另一根长36厘米,把这两根木棒截成同样长的小段(整厘米),可以怎样截生:在交流基础上,得出“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这几个概念。
本案例中,如果让学生直接从几个数中找出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学生很容易掌握。
但关键是学生很难把这一内容的学习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
通过以上情境教学,从公约数的运用入手,学生印象深刻,以后碰到类似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因此,在情境创设中,一定要从生活出发,尽可能真实。
三、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创设有趣的情境
学生的学习是以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出发点的。
情境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对小学学生而言,“现实”情境更多意味着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触摸到的事和物。
颜色、声音、动画成为他们喜闻乐见的主旋律,因为美丽生动的童话寓言故事、活泼有趣的游戏、直观形象的模拟表演等呈F形式吻合这一学段的儿童天真、爱幻想的天性和心理特征。
因此我们在围绕某一知识点创设情境时,教师应多“蹲下来看孩子”,试着以儿童的眼光看问题,以一颗童心接近孩子。
四、情境创设要多样,创设具有探究性的情境
(一)创设悬念性的情境
利用小学生心理特点“好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所以悬念式问题的设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开启学生的思路,活跃思维、丰富想象、加强记忆,有利于学生在紧张而又愉快的氛围中获取新知,发展智力。
[案例一]:教学导入
刚上课,教师给学生讲了一个“猴子分饼”的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喜欢吃猴王做的饼。
一天猴王做了3个大小同样的饼,先把第一个饼平均分成4块,给猴①1块,猴②看到说:“太少了,我要2块。
”猴王把第二个饼平均分成8块,给他2块。
猴③更贪心,说:“我要3块。
”猴王又拿出第三个饼平均分成12块,给他3块。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哪只猴子吃得多吗”生:“同样多”师:“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
办法来满足小猴子的要求,而且又分得公平呢猴④要4块,猴⑤要5块,那么猴王又该怎么分”正当学生聚精会神地听着,百思不得其要领时,师说:“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你们就知道了!”
本案例中,正是由于教师巧妙设计并自然地引出问题,深深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情境的创设是生动有趣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生在情境活动中不知不觉地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王国,享受数学知识的乐趣。
变枯燥的数学知识于充满乐趣的情境中,又不超脱和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设相互竞争性的情境
小学生好胜心强,竞争意识强,上进心足。
利用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也有利于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竞赛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
(三)创设争论性的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不受陈规的约束,通过变换命题、变换解法、变换图形等方式,提出新见解和异议,探索解题的捷径,培养其应变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
因为争论是不同思维活动互相碰撞的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形式。
在争论中,学生的思维高度集中,往往能迸发出创新的思维火花,智慧也就应运而生。
(四)创设开放性的情境
把问题情境开放化,就是把学生投身于一个思维策略与解题方法不惟一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因此创设有趣的、有悬念的、有竞争的、有争论的和开放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将是其获取知识和发展思维能力最大的动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发生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直接的内驱力。
(五)情境创设要丰富手段,摒弃浮华而追求实效
创设情境不只局限于多媒体的演示,语言、实物操作、教具演示、研究活动甚至教师的手势、体态、表情都可以创设情境。
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不能为追求时髦的“情境教学”而盲目地创设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明确其根本目的;创设的情境不仅要紧密联系生活,更要蕴涵丰富的数学信息;情境创设不仅应具备多媒体所展示的多彩画面,更应在适当的时候甘愿舍去其华丽外衣,追求真实有效的教学。
总之,情境创设应该服从和服务于数学课堂,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论与思考
数学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和谐、完美、有规律,更重要的在于它的应用价值,通过交流锻炼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要实现教师运用良好的情境创设让小学生得到更好的学
习,就要用心做到“情融于境境融于情”。
通过情境创设更好的教学,通过情境创设更好的学习数学,通过情境创设更好的使用数学,让数学与小学生在情与境中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