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状况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合集下载

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

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

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1. 提供社交支持社交支持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交活动可以帮助老年人建立社交网络,增加彼此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社区组织可以组织各种活动,例如老年人俱乐部、户外运动、志愿者活动等,以提供老年人丰富的社交机会。

2. 提供咨询和辅导服务老年人常常面临各种生活和心理上的挑战,例如失去亲人、身体功能下降、退休等。

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可以帮助老年人应对这些问题,减轻他们的压力和焦虑。

社区和医疗机构可以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咨询支持。

3. 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老年人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和了解往往较为有限。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增加老年人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提高他们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

这些教育活动可以包括讲座、培训课程、宣传册等形式,向老年人传递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

4. 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环境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社区和家庭应该关注老年人的生活条件,提供舒适和安全的居住环境。

另外,适当的居住支持和便利设施也可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照顾自己,增加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5. 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可以提升他们的自尊心和归属感,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社会应该鼓励老年人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例如志愿者工作、社区服务等。

同时,也需要建立一个友好和包容的社会环境,让老年人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

6. 家庭关爱和支持家庭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持系统。

家庭成员应该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提供关爱和支持。

定期与老年人交流、关心他们的情绪变化,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困扰。

同时,也应该鼓励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合作,共同照顾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是社会责任和义务。

通过提供社交支持、咨询服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参与和家庭关爱等策略,可以帮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家庭关系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家庭关系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家庭关系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寿命的延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不仅与他们个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有关,还与家庭关系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家庭关系之间的相互影响。

首先,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与家庭关系紧密相关。

老年人普遍经历子女离去、配偶去世等重大生活变故,容易陷入孤独和失落的情绪中。

此时,家庭关系的支持和陪伴对他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可以给老年人提供精神上的慰藉和情感上的支持,有利于他们保持心理健康。

相反,家庭冷漠、疏远或者紧张不和的环境则会加重老年人的心理负担,导致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剧。

其次,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会对家庭关系产生影响。

老年人可能会因为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而变得易怒、焦虑或者抑郁。

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他们与家庭成员的沟通和相处,进而破坏家庭和谐。

家庭成员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解和关心,是帮助他们度过困难时期的关键。

同时,家庭成员也需要学会处理老年人的情绪,倾听他们的需求,并提供支持和帮助。

只有家庭成员之间有良好的互动和理解,才能共同创造一个充满爱和关怀的家庭环境。

此外,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社会资源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社区和社会福利组织可以提供心理咨询、社交活动等服务,帮助老年人建立社交关系,减轻他们的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此外,政府可以加强对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和关注,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充足的福利和医疗保障,推动老年人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家庭关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影响。

良好的家庭关系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会对家庭关系产生影响。

而社区和社会福利组织的支持以及政府的重视,都是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和家庭关系和谐的关键。

对于晚年生活中的老年人来说,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和家庭关系是他们幸福生活的基石。

老年人的家庭关系和亲情重要性

老年人的家庭关系和亲情重要性

老年人的家庭关系和亲情重要性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们对于老年人的关注度逐渐提高。

老年人是一个社会的财富,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体现。

而老年人的家庭关系和亲情则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老年人的家庭关系和亲情的重要性。

一、家庭关系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老年人作为家庭的中心,在家庭关系的支持下,他们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有效地关爱和保障。

家庭是老年人生活的根基,家人们的关心和照顾能够带给他们更多的快乐和幸福感。

在家庭中,老年人可以得到充分的陪伴和关怀,这种关系能够促进老年人健康的身心发展,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首先,家庭关系能够给老年人带来温暖和安慰。

在家庭中,老年人可以与子女、配偶以及其他亲人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

家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能够让老年人感受到温馨的家庭氛围,有助于缓解老年人可能面临的孤独和无助感。

其次,家庭关系能够提供老年人的生活便利和帮助。

伴随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

在这个阶段,家庭成员的支持和帮助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家庭关系的有效发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够得到便利,他们可以感受到家庭成员的关爱和关怀,同时也能从中获得更多帮助和支持。

最后,家庭关系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家庭关系的支持下,老年人能够减少悲伤和焦虑等负面情绪,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乐观心态。

家人们的关心和陪伴能够激发老年人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加快乐地迎接每一天。

二、亲情的重要性对老年人的幸福感的影响亲情是一种特殊的情感纽带,对于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亲情不仅能够带给老年人温暖和幸福,还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与价值。

家人间的亲情关系对老年人的幸福感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亲情给老年人带来了关爱和陪伴。

家人们的关怀和照顾是老年人最真实、最直接的感受,这种关爱能够填补他们心灵上的空虚,让他们感到温暖和满足。

无论是子女还是孙辈,他们对老年人表达的关爱和陪伴,能够让老年人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被需要的价值。

独居老人的危险因素

独居老人的危险因素

独居老人的危险因素
独居老人的危险因素包括:
1. 身体健康状况: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不如年轻人,有疾病和病症的老年人特别容易受到身体上的伤害。

2. 心理健康状况:独居老人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3. 意外和急病:老年人随时可能发生意外事故或急病,而在家独居的老人可能没有及时得到帮助。

4.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如走廊的照明、门窗的锁具等,也容易引起老人的意外伤害。

5. 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等也会对老年人的安全造成威胁。

6. 日常生活:老年人的独居可能导致日常生活无法自理,如购物、看病、做饭等。

7. 经济状况: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可能不够稳定,一旦出现意外事件或急病等,可能无法付出昂贵的医疗费用。

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的关注相对而言比较少。

本文采用文献法、观察法并运用个案访谈对以不同居住方式划分的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发现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并结合需求层次理论、撤离理论等相关理论深入分析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其关键因素为老年人对生活、人生的态度,即心态。

关键词:老年人影响因素心理健康当今社会医疗、经济保障基本健全,老年人物质生活提高,身体健康问题基本可以解决,而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关注较少。

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老年人安享晚年、家庭发展及社会和谐进步。

因此,在如今人口老龄化趋向加重、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堪忧的情况下研究老年人心理健康颇为重要。

一、老年人心理健康概念及相关研究1、相关概念(1)老年人所谓老年人,是指其年龄起点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的主观界定。

目前国际上对老年人的界定标准有两个,一个是在1956年联合国推荐的65岁,另一个是1982年世界老龄问题大会上推荐的60岁。

前者一般被发达国家所采纳,后者则被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接受。

我国在201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及以上的公民”。

此外,学术界一般也将60岁作为老年人的临界点。

由此可见,在中国将60岁及以上的人口界定为老年人是较为合适的。

因此,本文依据我国界定老年人的标准及相关社会制度,如退休制度等,倾向于将老年人界定为60岁及以上的人口。

(2)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标准划分国外学者对于心理健康的界定有很多角度,至今也都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亦是如此,学者们众说纷纭。

国外学者对于心理健康的界定倾向于人类心理持续状况、适应性及观念态度等。

对于心理健康标准划分倾向于多条标准共同满足,多条标准涉及饮食运动、学习能力、社会规范等关于人类全面发展。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家庭互动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家庭互动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家庭互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他们自身的生活质量以及家庭的和谐稳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家庭互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家庭互动的关系,并提供一些建议来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提升。

家庭互动作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持系统,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情感支持:家庭是老年人情感寄托的重要场所。

亲人们的关心、关爱以及陪伴对于老年人来说具有极大的安慰和满足感。

通过亲友之间的交流、陪伴和抚慰,可以有效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无助等负面情绪,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幸福感。

二、认知支持:家庭互动对于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和认知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帮助。

家人们的陪伴与交流可以刺激老年人的思维能力,激发记忆力,促进认知功能的发展。

定期与家人交流、分享经历、讨论问题等活动,可以提高老年人的思维活跃度,预防认知障碍疾病的发生。

三、生活支持:家庭互动对于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

家人们的帮助和协助可以减轻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负担,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

这种支持可以让老年人更加积极、独立地面对生活,增强他们的生活自信心和生活满足感。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家庭互动并非始终如一。

有时,家庭互动可能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如家人的忽视或冷漠可能造成老年人的情感压抑和孤独感。

因此,为了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家庭互动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方法:一、尊重和理解: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相互尊重和理解,特别是对老年人的感受和需求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家庭成员应尽力提供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持,关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二、积极参与:家庭成员应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家庭活动,如共同做饭、聊天、看电视等。

这些活动可以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同时也提升老年人的参与感和自尊心。

三、倾听和沟通:家庭成员应倾听老年人的心声,与他们保持良好的沟通。

影响中国老年人健康的因素

影响中国老年人健康的因素

影响中国老年人健康的因素
影响中国老年人健康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饮食不均衡、缺乏运动、熬夜等,容易导致老年人患上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2. 社会环境:城市老年人经常面临孤独、失去社交网络、空巢等问题,而农村老年人则面临贫困、医疗资源匮乏等问题,这些社会环境因素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3. 疾病的积累:老年人容易积累各种慢性疾病,如骨质疏松、关节炎、脑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4. 老年人护理不足:许多老年人在生活中缺乏适当的照顾和护理,家庭或社区对老年人的健康关注不够,这可能导致老年人疾病的延误和治疗的不及时。

5. 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老年人常常面临退休、离别、丧偶等社会变化和人生转折,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孤独等心理问题,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中国老年人的健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疾病累积、护理不足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等。

因此,要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需
要全社会共同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老年人对家庭关系的期望与心理健康

老年人对家庭关系的期望与心理健康

老年人对家庭关系的期望与心理健康1. 引言老年人对家庭关系的期望与心理健康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依赖于家庭来获得支持和关爱。

因此,了解老年人对家庭关系的期望以及这种期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老年人幸福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 家庭关系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1 家庭是老年人最重要的支持系统之一家庭是一个情感共享和支持互助的社会单位。

在社会交往减少、亲友离散等因素影响下,很多老年人依赖于家庭成员来获得情感支持和照顾。

有研究发现,良好的家庭关系可以减少孤独感和抑郁情绪,提高老年人幸福感。

2.2 家族传承与身份认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一直被视为美德。

对于老年人来说,家庭关系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支持,更是对家族传承和身份认同的重要依托。

老年人希望得到家庭成员的关心和尊重,以维系家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 老年人对家庭关系的期望3.1 情感支持老年人希望得到来自子女、配偶以及其他亲属的情感支持。

他们期望能够得到关心、理解和鼓励,以减轻心理压力和孤独感。

3.2 经济帮助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面临着经济压力的增加。

他们期望能够得到子女或其他亲属的经济帮助,以应对医疗费用、养老费用等方面的支出。

3.3 社交活动许多老年人由于身体健康状况或其他原因无法外出活动,他们期望能够与家庭成员一起参加社交活动,增加社交圈子,并且获得社会认同感。

4. 老年人对家庭关系期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4.1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关系、社会支持、个人健康状况等。

其中,家庭关系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4.2 良好的家庭关系与心理健康之间的正向关联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关系与老年人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正向关联。

当老年人感受到来自家庭成员的支持和关爱时,他们更容易感到满足和幸福。

相反,当老年人面临着冷漠、忽视或争吵等负面家庭氛围时,他们更容易出现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失去配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失去配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失去配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引言:老年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也是生命最后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老年人面临许多改变和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是失去亲密的伴侣。

失去配偶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讨这种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方法。

一、失去配偶带来的心理冲击失去配偶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冲击,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时间共度一生的夫妻。

他们可能会经历悲伤、孤独、失落等复杂的情绪。

无论是突如其来的去世还是长时间的护理过程,失去配偶都会给老年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

二、孤独感的加剧失去配偶之后,老年人常常面临与人疏远的问题。

他们可能会觉得孤独,身边的人缺乏亲密的情感支持。

由于社交圈子的缩小,他们的社交活动也会受到限制。

孤独感的加剧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三、社会角色转变失去配偶后,老年人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他们从夫妻变成了单身,丧失了与配偶共同经历的社会地位。

对于那些习惯与配偶分享生活的人来说,这种变化可能会带来不适应感和自我认同的困惑。

四、情感支持的缺失配偶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我们最亲密的伴侣和朋友。

失去配偶后,老年人可能面临情感支持的缺失。

没有人能够填补失去的空缺,这会给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五、应对失去配偶的方法1. 寻求社会支持社交支持对于老年人来说非常重要。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社区活动、加入志愿者组织或与朋友保持联系来获得情感和社交支持。

积极主动地寻找新的社交机会有助于缓解孤独感和心理压力。

2. 培养新的爱好和兴趣失去配偶后,老年人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培养新的爱好和兴趣。

他们可以参加一些养生班、旅行团或学习小组,与同龄人一起学习、交流和分享。

通过充实自己的生活,他们可以转移注意力,提升心理健康。

3. 寻求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可以帮助老年人处理失去配偶的心理冲击。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指导,帮助老年人积极应对失去配偶后的心理困境,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发泄方式。

结论:失去配偶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

家庭教育对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

家庭教育对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老年人是社会的重要群体,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发展。

而家庭作为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对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家庭教育对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的具体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的概念及重要性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指的是老年人在生活中养成的一系列健康习惯和行为,包括饮食、运动、作息、心态等方面。

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患病风险,延长寿命。

二、家庭教育对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1. 家庭环境家庭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场所,家庭环境对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影响。

家庭可以通过提供健康的饮食、舒适的居住环境、温馨的氛围等方面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方式。

例如,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关系、互相的关心和支持等,都会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习惯产生积极的影响。

2.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对老年人进行的教育和引导。

家庭教育的内容涵盖了健康知识的传授、行为规范的培养、生活态度的引导等多个方面。

通过家庭教育,老年人可以获得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健康管理能力,从而保持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

3. 家庭支持家庭支持是指家庭成员在老年人生活中提供的各种支持和帮助。

家庭支持可以体现在经济上、情感上、生活上等多个方面,对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具有积极的影响。

例如,家庭成员可以帮助老年人制定健康饮食计划、规划锻炼计划、定期陪伴老年人进行体检等,从而促进老年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家庭教育对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的实际影响研究1. 家庭教育对饮食习惯的影响研究表明,家庭教育对老年人饮食习惯的影响非常显著。

家庭通过提供健康的食材、合理的膳食搭配、科学的饮食指导等方面来引导老年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可以保证老年人获得足够的营养,还能防止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北京老年人家庭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北京老年人家庭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单位:100053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流行病学和社会医学部通讯作者:汤哲,E m a i l :t a n g z h e @m e d m a i l .c o m .c n北京老年人家庭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马丽娜 汤哲 关绍晨 方向华 吴晓光 刁丽君 刘宏军 孙菲 【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老年人家庭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方法 抽样调查了北京城乡社区1706例老年人,并且进行健康自评量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 E S -D )等的测试和涉及家庭、生活、经济、健康状况的综合问卷的调查。

 结果 家庭关系对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独居、无配偶、家庭不和睦、不受家人尊敬、不跟家人沟通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结论 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家庭因素的影响,良好的家庭关系能减少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发生。

应发扬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保持良好和谐的家庭关系。

【关键词】 家庭;心理健康;老年人[中图分类号] R 749.92 [文献标识码] A 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3-9198.2010.02.026 S t u d yo n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f a mi l i a l f a c t o r s a n d me n t a l h e a l t h i ne l d e r l y p e o p l e i nB e i j i n g M AL i -n a ,T A N G Z h e ,G U A NS h a o -c h e n ,F A N GX i a n g -h u a ,W U X i a o -g u a n g ,D I A OL i -j u n ,L I U H o n g -j u n ,S U N F e i .X u a n w uH o s p i t a l ,C a p i t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 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B e i j i n g 100053,C h i n a【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e x p l o r e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f a m i l i a l f a c t o r sa n dm e n t a l h e a l t hi ne l d e r l y p e o p l ei n B e i j i n g . Me t h o d s As a m p l e o f 1706e l d e r l y p e o p l e l i v i n g i nB e i j i n g w a s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a n dt h e y r e c e i v e dt h e e x a m i n a -t i o nw i t hs e l f e v a l u a t i o ns c a l e a n dC E S -D .T h e d a t a o n d e m o g r a p h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l i v i n g c o n d i t i o n s a n dh e a l t hw e r e s u r -v e y e d . R e s u l t s F a m i l i a l f a c t o r a f f e c t e dt h em e n t a l h e a l t ho f e l d e r l y p e o p l e .T h o s e w h o l i v e da l o n e ,m a t e l e s s ,i na ni n -h a r m o n i o u s f a m i l y ,o r w e r e n o t r e s p e c t e di nf a m i l y a n d d i dn o t s p e a ku po n e 's m i n dh a d p o o r m e n t a l h e a l t h . C o n c l u -s i o n s T h em e n t a l h e a l t ho f e l d e r l y p e o p l e i s a f f e c t e db y f a m i l i a l f a c t o r s .G o o df a m i l yr e l a t i o n s h i pc a nd e c r e a s e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m e n t a l p r o b l e m s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v i r t u e o f C h i n e s e p e o p l e o f r e s p e c t i n g t h e o l d a n d m a i n t a i n i n g a h a r m o n i o u s f a m i l y r e l a t i o n s h i ps h o u l db e c a r r i e df o r w a r d .【K e y w o r d s 】 f a m i l y ;m e n t a l h e a l t h ;a g e d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老年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如孤独、焦虑、抑郁等,这种不良的心理状况影响老年人的日常功能和生活质量,导致躯体功能下降甚至死亡[1-2],而家庭关系因素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3],个人的健康状况、疾病的发生及预后与家庭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4]。

我国老年人家庭代际关系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我国老年人家庭代际关系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我国老年人家庭代际关系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目录一、内容概述 (2)二、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关于老年人家庭代际关系的研究现状 (4)2. 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4)三、研究背景与意义 (6)1. 研究背景 (7)2. 研究意义 (8)四、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9)1. 研究方法 (10)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11)五、我国老年人家庭代际关系的现状分析 (12)1. 家庭代际关系的总体特征 (13)2. 不同代际关系对老年人的影响分析 (14)六、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5)1. 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评价 (17)2. 家庭代际关系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18)(1)亲子关系的影响分析 (19)(2)婆媳关系的影响分析 (20)(3)其他家庭成员关系的影响分析 (21)3. 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21)七、家庭代际关系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分析 (22)1. 情感支持的作用机制分析 (24)2. 生活照料的作用机制分析 (25)3. 交流与沟通的作用机制分析 (26)八、改善家庭代际关系,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与建议 (27)1. 加强家庭代际沟通与交流,构建和谐家庭氛围 (28)2. 发挥社会支持作用,构建社会支持网络体系 (29)3. 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保障老年人权益和福利 (30)一、内容概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推进,老年人家庭代际关系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老年人家庭代际关系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对老年人家庭代际关系的内涵进行梳理,明确其在老年人心理健康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分析老年人家庭代际关系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机制,包括家庭支持、社会支持、心理压力等方面。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老年人家庭代际关系的特点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关系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关系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关系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家庭关系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

研究发现,家庭关系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结合相关文献,从家庭支持、亲密关系和家庭冲突三方面探讨了家庭关系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家庭关系的建议,以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发展。

1. 引言随着医学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口占比逐渐增加,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引起关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3亿人患有老年痴呆症,其中大多数都是老年人。

良好的心理健康对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而家庭作为老年人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

2. 家庭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家庭支持是指家庭成员在老年人身体或心理困难时给予的物质和情感上的支持。

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支持有助于老年人调节负面情绪,提高心理抗压能力,并降低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

而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质量对家庭支持的发挥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因此,建立和谐、亲密的家庭关系对老年人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3. 亲密关系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亲密关系包括伴侣间的关系和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伴侣关系是老年人生活中重要的支持来源。

研究显示,良好的伴侣关系可以减轻老年人心理压力,增强自尊,提高生活满意度。

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亲子关系的质量决定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敬老、尊重和关爱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关键。

4. 家庭冲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家庭冲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出现的矛盾、摩擦和冲突。

研究表明,家庭冲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着负面影响。

家庭冲突不仅使老年人产生负面情绪,还会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如抑郁和焦虑。

因此,积极解决家庭冲突、加强家庭沟通与理解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促进具有重要意义。

5. 改善家庭关系的建议为了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发展,有必要改善家庭关系。

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一、引言农村留守老人,是指那些在农村地区的家中,由于儿女外出务工或上学而长期独居的老年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日益突出。

面对长期的孤独与无助,农村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围绕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问题1. 孤独与无助感农村留守老人长期独居,很难得到家庭成员的陪伴和照顾,导致他们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长期的孤独与无助会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2. 心理压力由于缺乏社交和陪伴,农村留守老人容易陷入心理压力中。

无法与人分享内心的烦恼和苦闷,使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受到严重影响。

3. 沮丧与消极情绪长时间的心理压力和孤独无助感会使农村留守老人产生沮丧和消极情绪,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发生。

三、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1. 加强社会关爱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大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关爱力度,通过开展慰问活动、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方式,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需求,缓解他们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2. 增加社交活动鼓励农村留守老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和休闲娱乐,扩大他们的社交圈子,增加他们的社交机会,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3. 定期走访和关怀定期组织志愿者或社工前往农村留守老人家中走访和关怀,倾听他们的心声,提供互助支持,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社会中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来解决。

我认为,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才能有效缓解农村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使他们能够享受晚年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五、总结与回顾本文对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了其所面临的孤独与无助感、心理压力、沮丧与消极情绪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社会关爱、增加社交活动和定期走访和关怀等对策。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潜在类别与影响因素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潜在类别与影响因素

㊀社会保障研究2020年第2期SocialSecurityStudiesNo.22020㊀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潜在类别与影响因素∗杨红燕陈㊀鑫宛㊀林李凡婕(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ꎬ湖北武汉ꎬ430072)㊀㊀摘㊀要:本文基于2014年北京大学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数据ꎬ采用潜类别分析模型(LCM)与多项Logit回归模型ꎬ探索了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潜在类别与差异ꎬ以及 丧失 因素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ꎮ研究发现:老年人心理健康类型可分为积极型㊁矛盾型㊁消极型三类ꎬ矛盾型占比达50%以上ꎻ 丧失 因素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直接因素ꎬ日常活动能力不受限㊁认知功能完好㊁睡眠质量较好的老年人出现积极型的可能性高ꎻ 丧失 因素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在不同户籍㊁社会经济地位方面存在差异ꎬ日常活动能力因素对农村㊁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老年人影响更大ꎬ睡眠质量对城市㊁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老年人影响更大ꎮ基于此ꎬ本文提出以下建议:要重视矛盾型老年人的识别与干预ꎻ要健全老年人健康支持体系ꎬ完善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布局及配置ꎬ促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ꎻ要精准施策ꎬ分类施策ꎮ关键词:老年人ꎻ心理健康ꎻ心理健康类别ꎻ潜类别分析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ꎬ健康包含生理健康㊁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共三个维度[1]ꎮ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提高ꎬ人们的健康理念和对健康的要求不断发生着改变ꎬ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现代人关注的焦点ꎬ成为衡量人类健康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2]ꎮ与此同时ꎬ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ꎬ2015年全国有6.4%的老年人经常感到孤独ꎬ30.3%的老年人有时感到孤独ꎮ«2018年中国老年心理健康白皮书»则显示ꎬ63.0%的中国老年人常常会感到孤独ꎬ而其中有54.0%的人即使和别人在一起也会感到孤单ꎮ2019年6月国家卫健委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指出ꎬ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3]ꎮ早在2016年« 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就提出了实施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行动ꎬ2017年« 十三五 健康老龄化规划»进一步将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作为中心内容ꎮ但目前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工作仍较为滞后ꎬ表现在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存在不足㊁心理健康的状况尚未摸清ꎬ这使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目标的重要威胁ꎮ同时ꎬ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ꎬ决定着老年人能否安享晚年ꎮ因此ꎬ如何有效地识别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成为政府㊁学术界及老年人关注的焦点ꎮ一㊁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是一个复杂的概念ꎬ迄今为止有关心理健康的含义尚未有统一的认定ꎮ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最早将心理健康定义为 在身体㊁智能以及情感上ꎬ在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ꎬ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ꎮ而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ꎬ健康不仅仅是指躯体上没有残缺或疾病ꎬ它是02∗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16JJD840009)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居民医保制度保障效果的差异性研究 (71303175)成果ꎮ指人的肉体㊁精神和社会适应各方面的正常状态[4]ꎮ尽管各方对各种心理健康的定义不一致ꎬ但都承认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ꎮ(二)心理健康的测量与分类当前心理健康的测量多采用标准化量表或自评健康问卷的形式ꎬ例如ꎬSCL-90量表㊁Kesller6量表及吴振云等编制的老年心理健康问卷等ꎬ从不存在心身症状和存在积极的心理品质两个方面进行测量[5-6]ꎮ主要的测量方式或是通过各个题目的得分相加ꎬ以总分分值和偏离统计常模的程度作为判断标准ꎬ或是以个体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回答作为评判依据ꎬ根据回答的情况ꎬ一般将心理健康划分为有无㊁高低㊁好坏等ꎮ(三)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现有对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ꎮ一是个体特征因素ꎮ陈庆荣等利用SCL-90症状量表研究发现ꎬ女性㊁低文化水平㊁低收入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7]ꎮ栾文敬等通过自评心理健康研究发现ꎬ城镇㊁家庭关系较好的老年人ꎬ其心理健康要显著好于农村㊁家庭关系较差的老年人[8]ꎮ在教育程度上ꎬ高学历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好于常模情况ꎬ并且由年龄㊁性别㊁家庭结构等导致的变异性显著减小[9]ꎮ同时ꎬIchimori等利用老年抑郁量表(GDS-15)测量发现ꎬ老年人睡眠质量与抑郁症显著相关ꎬ睡眠障碍组老年人抑郁症患病风险显著高于非睡眠障碍组[10]ꎮ二是家庭特征因素ꎮ经济水平㊁健康状况㊁配偶状况㊁健康状况等均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11]ꎮ同时ꎬ代际支持会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ꎮ孙鹃娟等人利用抑郁量表(CES-D)测量发现ꎬ老年人给予子女经济支持㊁家务支持对其心理健康水平有提高作用[12]ꎮ而子女提供的代际支持ꎬ尤其是情感性支持可以有效减少老年人孤独㊁抑郁等不良心理症状[13]ꎮ在居住方式上ꎬSereny利用自评心理健康测量ꎬ发现共同居住显著降低了心理健康状况差的可能性[14]ꎮ三是社会参与因素ꎮ休闲活动对于主观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15]ꎮ张镇等发现ꎬ社会参与度是维持离退休人员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16]ꎮ同时丁志宏利用日常活动能力量表(ADL)和简易认知能力量表(MMSE)测量发现ꎬ参加社交类活动对高龄老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完好性有显著影响[17]ꎮ上述关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有以下两方面不足ꎮ(1)从测量与分类来看ꎬ以总分或自评回答判断心理健康ꎬ无法了解老年人在不同问题上的回答概率ꎬ不能深入探究回答背后的信息ꎮ而从统计学角度审视ꎬ以单一的心理问题来分析个体的全面心理健康水平可能无法准确地识别老年人个体或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类别特征ꎬ导致老年人心理健康分类存在偏差ꎮ(2)关于影响因素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经济㊁健康㊁家庭支持㊁社会参与等 拥有 因素ꎬ而对老年人因年老产生的认知㊁活动能力等 丧失 因素(指老年人因年老导致的身心机能及认知功能退化的因素)的探讨较少ꎬ因而可能无法全面地探究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ꎮ因此ꎬ本研究想要回答以下问题ꎮ(1)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ꎬ老年人可以分为几类? 丧失 因素是否会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类别?(2) 丧失 因素对不同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否与主效应一致?是否存在不同?二㊁数据㊁测量与分析方法(一)数据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源于2014年北京大学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的数据ꎬ调查范围包括全国23个省㊁自治区和直辖市ꎬ调查对象为64岁以上的老年人和35~64岁的成年子女ꎮ该研究项目从1998年进行基线调查ꎬ目前为止共进行了7期的追踪调查ꎬ问卷调查了存活老年人和过世老年人的家属ꎬ对存活老年人的调查包括了个人基本情况㊁家庭情况㊁家庭经济状况㊁健康状况等方面ꎮ本文以最新的2014年60岁以上老年人作为分析对象ꎬ剔除相关缺失数据ꎬ最终得到的样本量为5888个ꎮ(二)测量现有研究大多采用标准化量表或心理健康自评方式测量心理健康ꎬ这两种测量方式都存在不足ꎮ一是12标准化量表中的焦虑㊁抑郁量表等仅能测量心理健康的某一方面ꎬ无法全面反映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ꎮ同时ꎬ无论是单一的还是较为系统的量表大都是基于是否存在心身症状和是否存在积极的心理品质方面的问题ꎬ通过单项分相加以总分方式进行测量ꎮ这种方式无法从横向上反映老年人在不同选项上选择的概率ꎬ进而可能无法准确地反映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类别ꎮ二是自评量表的测量方式可能存在较大误差ꎮ尽管诸多研究表明ꎬ自评心理健康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真实心理健康的水平[18]ꎬ但仅凭单个问题的回答来判断可能存在较大误差ꎮ同时ꎬ没有心理障碍不等于心理健康[19]ꎬ单从是否存在心身症状和是否存在积极的心理品质方面的问题对心理健康进行识别ꎬ将未出现心身症状或出现积极心理品质则判定为健康或正常ꎬ相反则判定为不健康或不正常的做法是不够精确的ꎮ王登峰等认为ꎬ虽然心身症状出现与否及其严重程度是测量心理健康最直接的标准ꎬ可以用来衡量临床病人ꎬ但对于未达临床标准的普通人来说此标准是不全面的[20]ꎮ王登峰等人还提出心理健康可以从心身症状出现与否㊁行为风格㊁内心体验特点㊁积极心理品质四个方面进行界定[21]ꎮ一是心身症状出现与否ꎮ尽管将心身症状的相对严重程度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并不全面ꎬ但如果个体出现了明显的心身症状ꎬ则可表明心理健康的问题ꎮ目前常被使用的SCL-90㊁焦虑㊁抑郁量表等心理测量量表都属于这一类型ꎮ二是行为风格ꎮ研究表明某些稳定的行为风格会增加某种心身疾病出现的概率ꎮ三是内心体验特点ꎮ心理健康的特点之一就是个体体验积极情绪的频率和强度比较高ꎬ而心理不健康的特点则相反ꎮ四是积极的心理品质ꎮJohoda提出ꎬ心理健康的个体不仅是指没有症状和消极的行为方式或内心体验ꎬ还应具备一些积极的心理品质ꎬ如幸福感㊁自我与环境的和谐㊁自尊㊁成熟㊁人格稳定㊁适应环境并保持独立等[22]ꎮ同时ꎬ王登峰等人指出ꎬ心理健康作为个体的一种心身状态ꎬ可以表现为多种组合形式ꎬ但心身症状㊁行为风格㊁内心体验特点和积极心理品质这四者之间并非平行关系ꎮ因此ꎬ尽管心理健康可以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界定ꎬ但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识别与探讨不应只孤立地针对一个或几个方面ꎬ而应该综合探究老年人个体或群体心理健康在各方面的类别特征与差异ꎬ在统筹考虑各种因素及其内在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ꎬ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科学的分类[23]ꎮ本文认同王登峰等人的观点ꎬ从心身症状出现与否㊁行为风格㊁内心体验特点㊁积极心理品质四个方面界定心理健康ꎮ由于老年人 心理健康 不能直接测量ꎬ属于分类型的潜变量ꎬ本研究使用CLHLS2014问卷中 您是否经常感到紧张㊁害怕? 反映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心身症状出现与否ꎻ使用 您是不是经常觉得孤独? 反映内心体验特点ꎻ使用 您是不是觉得越来越不中用? 反映行为风格ꎻ使用 您是不是觉得与年轻时一样快活? 反映积极的人格特点ꎮ共设四个外显变量来测量老年人心理健康这一分类型潜变量(见表1)ꎮ表1㊀外显变量及描述性统计变量名定义均值标准差外显变量经常感到害怕或焦虑很少=0ꎬ经常=10.2550.436经常感到孤单或孤独很少=0ꎬ经常=10.3060.461经常感到越老越不中用很少=0ꎬ经常=10.6120.487经常感到没有年轻时快活很少=0ꎬ经常=10.5310.499(三)分析方法已有研究用上述四个问题来测量心理健康[24-25]ꎬ但仍是采取单项得分加总形式ꎮ而问卷中各个问题选项存在差异ꎬ如 您是否觉得越老越不中用? 的1选项为 总是 ꎬ而 您是否与年轻时一样快活? 的1选项为 一样 ꎬ忽视题项之间的差异ꎬ将得分直接进行加总可能并不科学㊁严谨ꎮ潜类别模型(LatentClassModelꎬLCM)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ꎮLCM将心理健康这种难以直接衡量的分类指标作为潜类别变量ꎬ利用一系列可以直接衡量的外显类别变量来综合衡量潜类别变量ꎮ潜在类别分析是对传统因素分析法的发展ꎬ它的基本假设是ꎬ外显变量各种反应的概率分布可以由少数互斥的潜在类别变量来解释ꎬ每种类别对各外显变量的反应选择都有特定的倾向ꎬ因而可将异质性群体进一步划分为多个亚群体ꎮ该方法的优势在于ꎬ22能够将一个大的异质性群体分为多类小的同质性群体ꎬ使类内个体相似ꎬ类间个体有较大差异[26]ꎮ这种基于概率的多变量分类方法不再要求外显变量和潜在变量都为连续变量ꎬ即个体之间的某些心理特征差异并不是或不仅仅是量的差异ꎬ也可能是某些群体之间质的差异ꎮ因此ꎬ借助潜类别分析模型ꎬ一是可以深入地从横向上探讨老年人心理健康分类的规律ꎻ二是架起了连接理论与现实间的桥梁[27]ꎬ可以测量无法直接观察到的理论概念ꎻ三是将类别数据与潜变量的观念加以结合ꎬ不仅提高了类别变量的分析价值ꎬ也使研究者可以一窥潜类别背后的实证意义[28]ꎮ在借助潜类别分析模型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类别进行识别后ꎬ考虑到老年人心理健康有3种类别ꎬ因此需要通过构建多项Logit回归模型(MultinomialLogitModel)探究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变化的影响因素ꎬ模型表达式为:㊀㊀㊀㊀LogitPi/j=ln[p(y=i|x)p(y=j|x)]=αi+ðnk=1βikxk+μi(1)其中ꎬi表示因变量中第i个选择ꎬj表示因变量中的参照组ꎬ公式反映了两类变量的对数几率比ꎬ系数βik表示xk增加一个单位时引起的对数几率比(log-oddsratio)的边际变化ꎮ由于估计量βik并非边际效应(marginaleffects)ꎬ为分析方便ꎬ通过Exp(B)(即eβ)将其转换为优势比(oddsratio)ꎬ其反映的是对应于选定的某一分类解释变量与参照组相比发生的相对概率ꎮ本研究主要的解释变量为丧失因素ꎬ涉及日常活动能力㊁认知功能㊁睡眠质量ꎮ主要的理由是ꎬ尽管衰老存在个体差异ꎬ但衰老始终在不可避免地发生ꎬ而一旦老年人感觉到自身功能的丧失ꎬ则更容易产生 老了㊁没用了 等主观消极心理ꎮ步入老年期后ꎬ老年人最先遭受感官能力的退化ꎬ影响其对外界和体内的刺激的接收和反应ꎬ表现为认知功能退化ꎮ同时年老后疾病㊁身体机能等方面的障碍导致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受到影响ꎬ阻碍他们社会角色的发展ꎬ影响其身心健康[29]ꎮ此外ꎬ睡眠障碍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问题症状之一ꎬ我国人群中有45.5%存在睡眠问题ꎬ其中老年人占56.7%[30]ꎬ而睡眠障碍显著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31]ꎮ同时根据陈庆荣[32]㊁孙鹃娟[33]㊁阎思瑾[34]等的研究ꎬ将年龄㊁性别等个体因素ꎬ居住类型㊁家庭收入㊁婚姻状况等家庭因素及打牌㊁看电视等社会参与因素纳入作为控制变量ꎮ表2为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ꎮ表2㊀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变量及描述性统计变量名定义均值标准差被解释变量老年人心理健康消极=0ꎬ积极=1ꎬ矛盾=21.0050.790解释变量日常活动受限程度受限=0ꎬ不受限=10.6920.462认知功能认知功能缺损(24分以下)=0ꎬ认知功能健全(24~30分)=10.8000.400睡眠质量较差=0ꎬ较好=10.6180.486个体因素(控制变量)性别女=0ꎬ男=10.4840.500年龄80岁以下低龄=0ꎬ80岁及以上高龄=183.9310.115居住地农村=0ꎬ城镇=10.4560.498教育水平连续变量ꎬ介于0~20年之间2.5963.535出生地区域东部=0ꎬ中部=1ꎬ西部=20.7810.816家庭因素(控制变量)居住类型与家人住=0ꎬ不与家人住=10.7790.415家庭年总收入连续变量取对数9.7081.277婚姻状况现无配偶=0ꎬ现有配偶=10.4380.496接收到的社会支持连续变量取对数7.6201.069社会参与因素(控制变量)个人户外活动不参加=0ꎬ参加=10.5970.490公园活动不参加=0ꎬ参加=10.2040.403打牌或打麻将不参加=0ꎬ参加=10.1940.396看电视或听广播不参加=0ꎬ参加=10.7790.41532三㊁分析结果(一)老年人心理健康状态的潜分类模型结果本文采用潜类别模型ꎬ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拟合模型ꎮ通常先拟合一个不分类即类别为1的基准模型ꎬ再进一步拟合2分类㊁3分类模型 每次增加一个类别ꎬ直到出现最优模型(原则上ꎬ潜类别的个数要小于外显变量的个数)ꎬ当AIC㊁BIC最小时表示拟合的类别为最优模型ꎮ从表3的结果来看ꎬ当模型为3类别时ꎬAIC㊁BIC均为最小ꎬ表明老年人心理健康分成3类时最优ꎮ因此得到老年人心理健康(分类潜变量)ꎬ取值0㊁1㊁2ꎬ表示分类变量ꎬ分别命名为积极型㊁矛盾型㊁消极型ꎬ占比依次为22.16%㊁52.97%㊁24.68%ꎮ图1显示了每个潜类别与四个外显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概率构成ꎮ从具体特征来看:第一类积极型在四个问题上的发生率均低于20%ꎬ即经常感到害怕或紧张㊁孤单或孤独㊁越老越不中用㊁没有年轻时快活的概率较低ꎮ第二类矛盾型在害怕或紧张㊁孤单或孤独上的发生概率低于20%ꎬ但在越老越不中用㊁没有年轻时快活上等问题上的发生率高于50%ꎻ第三类消极型在四个问题上的发生概率均高于70%ꎮ因此ꎬ从出现的不同问题的概率来看ꎬ积极型最好ꎬ矛盾型次之ꎬ消极型的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状况最差ꎮ具体如如图1㊁表4所示ꎮ表3㊀分类情况潜类别数量样本量AICBIC1个类别588829951.5729978.292个类别588827172.6027232.733个类别588827019.1327112.66图1㊀三个潜在类别的条件概率剖面图表4㊀老年人心理健康类别模型的潜在类别系数外显变量潜变量类型0:消极型类型1:积极型类型2:矛盾型经常感到害怕或焦虑经常感到孤单或孤独经常感到越老越不中用经常感到没有年轻时快活0.7100.0270.1410..9260.0290.1330.9250.0720.7190.8110.1860.560潜类别概率0.24680.22160.5297(二)老年人心理健康类别的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为进一步分析哪些因素导致老年人呈现出不同的心理健康类别ꎬ需要在潜类别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ꎮ本文将潜分类结果作为被解释变量ꎬ将体现身体 丧失 状况的日常活动受限程度㊁认知能力㊁睡眠质量等因素作为解释变量ꎬ其他作为控制变量ꎮ为了精确筛选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呈现不同类别的因素ꎬ本文首先将上文所述的一系列个体特征㊁家庭因素㊁社会参与因素等变量逐一进行卡方检验或者单变量回42归ꎬ结果显示ꎬ所有变量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ꎮ因此ꎬ以上述变量为基础进行多项式回归ꎬ并将消极型作为参照组ꎮ表5回归结果显示:日常活动受限老人的心理健康呈现积极型和矛盾型的可能性分别是消极型的2.770倍和1.534倍ꎬ这与占建华[35]㊁Li[36]等的研究一致ꎬ他们认为躯体健康状况的下降容易导致各类心理健康问题ꎻ认知功能完好的老人心理健康呈现积极型的可能性是消极型的1.402倍ꎬ这与白晨的研究一致[37]ꎻ而睡眠质量较好的老年人出现积极型㊁矛盾型的可能性分别是消极型的2.170倍㊁1.595倍ꎮ结果验证了老年人 丧失 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ꎮ从个体因素来看ꎬ出生地为城镇㊁西部的老年人出现积极型的可能性更高ꎮ在家庭因素方面ꎬ与家人同居㊁家庭经济收入高㊁已婚㊁接受的社会支持高的老年人出现积极型的可能性更高ꎬ这与韩燚的研究结论一致[38]ꎮ在社会参与方面ꎬ个人经常参与户外活动㊁经常打牌或麻将㊁看电视或听广播的老年人出现积极型的可能性更高ꎬ这与陈立新的研究结论较为一致[39]ꎬ即社会参与能帮助老年人适应退休生活ꎬ舒缓孤独㊁焦虑情绪ꎮ表5㊀ 丧失 因素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逐步回归模型一模型二模型三1(积极型)2(矛盾型)1(积极型)2(矛盾型)1(积极型)2(矛盾型)Exp(B)Exp(B)Exp(B)Exp(B)Exp(B)Exp(B)日常活动受限程度3.293∗∗∗1.455∗∗∗3.164∗∗∗1.620∗∗∗2.770∗∗∗1.534∗∗∗认知能力1.854∗∗∗1.303∗∗1.682∗∗1.1821.402∗1.108睡眠质量2.689∗∗∗1.906∗∗∗2.138∗∗∗1.588∗∗∗2.170∗∗∗1.595∗∗∗性别1.296∗1.189∗1.1980.9991.1470.967年龄1.0000.9971.010∗1.0091.019∗1.012∗户籍1.760∗∗∗1.347∗∗∗1.327∗1.265∗1.290∗1.247∗教育水平1.073∗∗∗1.036∗∗1.0281.0141.0111.008出生地(中部)1.1751.1001.1301.0461.2041.078出生地(西部)1.435∗∗1.1441.575∗∗1.2541.516∗∗1.228居住类型1.3611.538∗∗∗1.442∗1.560∗∗∗家庭年总收入1.225∗∗∗1.0751.184∗∗1.061婚姻状况2.429∗∗∗2.367∗∗∗2.434∗∗∗2.355∗∗∗接收到的社会支持1.230∗∗∗1.0701.206∗∗∗1.059∗∗个人户外活动2.188∗∗∗1.323∗∗公园活动0.9020.828打牌或打麻将1.754∗∗∗1.240∗看电视或听广播1.586∗∗1.329PseudoR20.0520.0680.079㊀㊀注:∗表示p<0.05ꎬ∗∗表示p<0.01ꎬ∗∗∗表示p<0.001ꎻExp(B)反映的是对应于特定的某一类别ꎬ解释变量与参照组(消极型)相比发生的相对概率ꎮ(三)异质性分析从回归的结果来看ꎮ 丧失 因素对城乡和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老年人影响存在异质性ꎬ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ꎮ一是 丧失 因素对城乡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存在差异ꎮ总体上 丧失 因素对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更显著ꎬ且都在1%水平上显著ꎬ但在具体因素的影响程度上存在差异ꎮ日常活动不受限的农村老年人出现积极型的可能性更高ꎬ是消极型的3.047倍ꎬ城市老年人则为2.680倍ꎮ可能的解释是ꎬ城市公共服务资源更丰富㊁便捷ꎬ适老化改造及相关老年人设施相对完善ꎬ在生活方面老年人出行㊁就医等更为便利ꎬ其日常活动受限与否的差异性较小ꎻ而农村在公共服务资源及养老服务设施方面相对不完善ꎬ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受限与否的差异性更大ꎮ此外ꎬ睡眠质量较好的城市老年人出现积极型的可能性更高ꎬ是消极型的3.13152倍ꎬ农村老年人的相应指标为1.667倍ꎮ可能的解释是ꎬ农村娱乐少ꎬ环境安静ꎬ老年人睡眠质量差异较小ꎬ而城市环境较为嘈杂ꎬ生活压力较大ꎬ老年人睡眠质量差异更大ꎮ具体详见表6ꎮ二是 丧失 因素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老人上存在差异ꎮ 丧失 因素对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更显著ꎬ且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ꎬ但在具体因素上影响程度存在差异ꎮ社会经济地位较低时ꎬ日常活动不受限的老年人出现积极型的可能性更高ꎬ是消极型的2.784倍ꎬ社会经济地位较高时相应数据变为2.434倍ꎮ可能的解释是:社会经济地位较高时ꎬ老年人相对拥有更丰富的社会资源ꎬ日常活动能力对其生活及社会参与方面的影响相对较小ꎻ而社会经济地位较低时ꎬ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直接影响其生活水平ꎬ因而影响更大ꎮ而睡眠质量较好时ꎬ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老年人出现积极型的可能性更高ꎬ是消极型的2.437倍ꎬ社会经济地位较低时为1.995倍ꎮ可能的解释是:在睡眠质量方面ꎬ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老年人ꎬ经济条件相对更好ꎬ对生活的追求更高ꎬ可能更希望拥有高质量的睡眠ꎻ而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老年人ꎬ谋生的压力更大ꎬ因而对睡眠的质量要求可能相对较低ꎮ详见表6ꎮ表6㊀ 丧失 因素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异质性分析农村城市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社会经济地位较高1(积极型)2(矛盾型)1(积极型)2(矛盾型)1(积极型)2(矛盾型)1(积极型)2(矛盾型)Exp(B)Exp(B)Exp(B)Exp(B)Exp(B)Exp(B)Exp(B)Exp(B)日常活动受限程度3.047∗∗∗1.510∗∗2.680∗∗∗1.645∗∗2.784∗∗∗1.554∗∗∗2.434∗1.390认知功能1.3270.9881.4291.2511.1811.0812.2671.077睡眠质量1.667∗∗1.450∗∗3.131∗∗∗1.953∗∗∗1.995∗∗∗1.591∗∗∗2.437∗1.320控制变量已控制已控制已控制已控制N3202268648701018PseudoR20.0730.0990.0740.102㊀㊀注:同表5ꎮ(四)稳健性检验为确保回归结果中老年人心理健康分类与影响因素的可信度ꎬ本文采取逐步回归的方法对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ꎮ将个人特征因素㊁家庭因素㊁社会参与因素逐步放入回归模型ꎬ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在逐一加入个体㊁家庭㊁社会参与控制变量后ꎬ老年人心理健康分类的估计系数虽然大小有些变化ꎬ但是符号与显著性基本保持不变ꎮ因此ꎬ可以说明上文中老年人心理健康分类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是稳定的ꎮ具体如表5所示ꎮ四㊁结论与建议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与成功老龄化㊁健康中国战略等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密切相关ꎮ在老龄人口迅速增加ꎬ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ꎬ如何保障老年人心理健康ꎬ维系老年人个体与外部世界的平衡或良性互动ꎬ促使老年人积极参与㊁享受生活显得尤为重要ꎮ本文通过对CLHLS数据进行分析ꎬ运用潜类别分析模型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类别及其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ꎬ得出以下结论ꎮ第一ꎬ老年人心理健康类型可分为积极型㊁矛盾型㊁消极型三类ꎬ占比分别为22.16%㊁52.97%㊁24.86%ꎮ从结果来看ꎬ矛盾型占比在50%以上ꎬ因此现有研究仅将心理健康划分为健康与不健康两类并不合理ꎬ老年人心理为非消极型不意味着就是积极型ꎬ还有可能处于矛盾型ꎮ分类的不合理可能导致老年人心理健康政策的制定出现偏差ꎬ导致心理健康处于矛盾型的老年人缺乏政策的干预ꎬ从而更多地转向消极型ꎮ第二ꎬ 丧失 因素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直接因素ꎮ日常活动能力㊁认知能力㊁睡眠质量与老年人心理健康正相关ꎬ即睡眠质量较好㊁日常活动能力不受限㊁认知能力越好的老年人ꎬ心理更倾向于积极ꎮ反之ꎬ62。

《我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现状》蓝皮书

《我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现状》蓝皮书

《我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现状》蓝皮书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社会、家庭、个体等不同维度深入探讨我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现状,并提出个人观点和建议。

一、社会视角下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在社会层面上,我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的家庭观念受到冲击,老年人在子女繁忙工作的环境中缺乏关爱和陪伴,孤独感加重。

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怀体系还不够健全,老年人的精神空间和社交机会受到限制,容易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再次,老年人普遍面临着经济问题,财政来源不足、医疗费用增加等因素,也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二、家庭视角下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在家庭层面上,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与家庭成员关系的紧张、亲子关系的逐渐疏远等方面。

许多老年人长期生活在子女繁忙的工作环境中,缺乏亲情支持和情感宣泄的渠道,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核心家庭减少,父母与子女间的交流和沟通也减少,这对老年人心理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个体视角下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在个体层面上,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情感波动大、抑郁情绪多、自尊心较低等特点。

随着芳龄增长,老年人身体功能逐渐退化,健康状况不如年轻时期,容易产生自卑感和无助感。

老年人普遍缺乏对退休生活的规划和认知,导致空虚感和迷茫感,影响心理健康状态。

总结回顾,我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现状存在着社会、家庭和个体多方面的问题。

建议政府加大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注与投入,完善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营造尊重老年人、关爱老年人的社会氛围。

家庭成员应当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陪伴。

老年人本人也应主动适应退休生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保持积极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退休观。

在个人观点上,我认为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老年人不应被社会边缘化,而应被尊重和重视。

哪些因素会导致老年人出现心理问题

哪些因素会导致老年人出现心理问题

哪些因素会导致老年人出现心理问题老人退休后都会有一种心理落差感,年纪大了害怕疾病缠身、害怕老年痴呆,也会被抑郁症盯上。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介绍哪些因素会导致老年人出现心理问题,希望能帮到你。

会导致老年人出现心理问题的因素(1) 社会地位的变化由于离退休后,人走茶凉,社会地位改变可带来失落感,加上家庭纠纷、经济拮据、老年丧偶、夫妻离异等因素刺激,可使一些老人产生种种心理变化,出现孤独感、自卑感、丧失感、抑郁、烦躁、绝望等不良情绪。

(2) 家庭与人际关系冲突退休后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由工作岗位转为家庭。

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对老年人会产生很大影响,如子女对老人的态度,“代沟”所引发的矛盾等,特别是帮子女带孙辈的老年人更易出现心理问题。

“隔代宠”,隔代带孩子,老人会特别宠爱,也会特别小心,心理压力很大。

一些如孙子磕磕碰碰、不好好吃饭等小问题,在孩子父母眼里都是小事,但爷爷奶奶会把它看成特别大的事,看到孙子没吃好饭,都会感到自责难受。

且老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随增龄而变弱变差,因离开故乡带孙子,身边缺乏老朋友,加上平时子女上班,会让他们的心理倍感孤独,尤其是当与老伴两地分居时,这种孤独感更为强烈。

(3) 文化程度文化程度、思想意识、修养、道德伦理观念、理想与信仰等,都会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

文化程度高、对未来充满信心、事业心强等,有利于改善心理健康状态,推迟心理老化。

(4) 营养状况为维持人体组织与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老年人同样需要充足的营养补充,如蛋白质、糖、脂肪、水、盐类、微量元素、维生素等都是老年人必需的营养物质,尤其是神经组织及脑细胞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更高。

当老年人营养不足时,常会出现精神不振、乏力、记忆力减退、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甚至发生抑郁及其他精神障碍(5) 生理功能减退和各种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各种生理功能都有所减退,表现出一定的老化现象,皮肤弹性减退,出现老年斑、毛发变白并减少,视力及听力也逐渐减退,运动能力降低;脑细胞会逐渐发生萎缩并减少,导致精神活动减弱,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产生错觉、幻觉等异常心理。

家人陪伴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人陪伴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人陪伴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家人的陪伴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家人的陪伴是一种无形的心理支持,它能够帮助老年人缓解孤独和抑郁,增强自尊心和幸福感,并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

本文将探讨家人陪伴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一些关于如何增加家人陪伴的建议。

首先,家人的陪伴可以帮助老年人减轻孤独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社交圈逐渐缩小,朋友和亲人去世或搬迁,使得他们的社交活动明显减少。

研究表明,孤独感是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往往伴随着抑郁、焦虑和自杀的风险增加。

然而,有家人的陪伴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减轻老年人的孤独感。

家人的陪伴可以给老年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感受,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

其次,家人的陪伴可以增强老年人的自尊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可能感到自尊心受到了挑战,因为他们的身体状况和认知能力可能逐渐下降。

然而,家人的陪伴可以肯定老年人的价值和重要性,使他们感到被尊重和被需要。

这种积极的肯定和认可可以提高老年人的自尊心,减缓他们对年龄相关问题的消极情绪。

第三,家人的陪伴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研究表明,家人的支持和陪伴与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存在正相关关系。

家人的陪伴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减轻他们面对逆境的负担,增加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

此外,家人的陪伴还可以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促使他们体验到更多积极的情感和快乐的时刻。

家人陪伴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忙碌的生活方式会使家人陪伴老年人的时间和机会变得有限。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增加家人的陪伴。

首先,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亲属关系非常重要。

家人之间的良好沟通可以增强亲情和信任,促进相互的理解和支持。

家庭成员应该经常交流,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感受。

定期的聚会和家庭活动也是增进亲属关系的重要途径。

其次,合理规划家庭成员的时间。

家庭关系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关系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关系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家庭关系一直被认为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家庭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老年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关系的稳定与和谐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本文将从家庭的定义、、家庭关系中的问题及改善方法等方面展开探讨。

家庭作为一个具有情感纽带的社会单位,在老年人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家庭不仅是老年人获取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照料的地方,更是老年人获取情感支持和安全感的港湾。

正因如此,家庭关系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个稳定和和谐的家庭关系不仅可以给老年人带来快乐和幸福感,还能够增强老年人的心理抵抗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困难。

首先,家庭关系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在情感支持和安全感的提供上。

年老之后,老年人往往身体状况不再如以往那般强健,面临着生活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这时,家庭成员的情感支持和关怀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家庭环境可以给老年人带来安全感,让他们感到毫无后顾之忧,从而更加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

其次,家庭关系能够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在于对老年人自尊与尊严的尊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往往会感到自尊与尊严受到挑战。

如果家庭成员能够尊重老年人的意见和选择,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关注,老年人就会感到自己依然是家庭中的一员,依然受到家庭成员的尊敬和喜爱。

反之,如果家庭成员对老年人漠视和冷落,老年人就会感到孤独和失落,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

同时,家庭关系也会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一些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如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家庭成员对老年人的忽视或虐待等都会给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带来极大的伤害。

长期的家庭矛盾和冲突会使老年人感到压力巨大,甚至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因此,如何解决家庭中存在的问题,维护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善留守老人心理状况的对策及建议
• 个人是促进健康老龄化的主体,老年人心 理健康状况的好坏取决于其自身。 • 老年人维持心理健康需要做到五个方面: ①一个基本中心,以个人健康为中心。老 年人要从观念和行为上都要注重以身心健 康为中心。 • WHO 提倡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的饮食、
积极参加有意义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及体育
留守老年人案例
• 犯罪分子冒充燃气集团职工销售燃气报警器,专 门对独居老人下手,每次骗取300元到700元不 等。 • 我国平均每天1370名老人走失 ,农村空巢老人 已超50%。 •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20万独居老人中,意外死亡 率为38.14%。 • 67岁空巢老人孤独死亡 被发现时尸体已发臭
年人提供物质保障、生活照护和精神慰籍,使“老有所
养”在家庭中真正得到落实。
• 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①高水平的社会支持是生活压力的有力缓冲,社会各界要积极宣传,营造良好
的社会风气,全社会共同、自觉传承尊敬老人、爱护老人的优良传统,为老年人 提供一个健康、积极的社会环境;
②以政府作为主导力量,积极促进政府部门、社区以及家庭等多元化的养老服

留守老年人类型
• 空巢老人:是指国际性人口临 时迁移,表现为子女因学习、 工作等向国外发展,而老年人 仍居住在国内的人群,他们主 要集中于大中城市,多表述 为"空巢老年人"; • 空巢老年家庭是传统家庭结构 向现代家庭结构变迁的结果之 一。由于空巢老年人缺乏成年 子女在身边,各种生活上的不便 和精神上的失落使得空巢老年 人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失调症状, 称为“空巢老人综合征”。
• 麦克利兰的"3种需要理论":①成就需要、② 权力需要、③亲和需要。
• 其中,就心理健康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亲和需 要。亲和需要是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 条件。
•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上的需求 安全上的需求 归属和爱的需求 尊重的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求。
• 通过以上心理需要理论的研就,发现以下几点共 性: 一、首先重视物质需要,这是人类得以生存和 延续发展的基本需要。 二、其次是精神的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需要 表现。 三、两者的相互影响,通过物质需要的完善, 不断出现新的精神需要;精神需要的实现,需要 有物质需要的提高。需要的出现,促使人做出相 应的行动,以弥补相应的缺失感。
心理需求理论
• 莫瑞的需求理论:该理论提出人类共含有15种 需求,分别从:成就、自主、秩序、表现、攻击、 亲和、省察、谦卑、支配、异性恋、慈善、变异、 坚持、服从和求助这些需求视角进行论述研究。 并将15中需求分为两大类: • 第一需求,也即生理性需求 • 第二需要,又称心因性需求,即为精神需求
*失独老人:因为家中唯一的子 女不幸离世,这样的家庭被称 为"失独家庭"。家中的老人即 被称为"失独老人"。
按常规死亡率计算,1975~ 2010年间,有超过1000万独生 子女在25岁之前死亡。这意味 着有2000万名父亲和母亲,在 中老年时期失去唯一的子嗣, 成为孤立无助的失独老人。 “独自凄凉无人问”是很适合 失独者现状的一个简单描述。
• 人生都必须经历“老年”这一自然阶段,人人都 有年老的时候,尤其我国老龄潮已经袭来,“老 龄化”问题日趋严峻,未雨绸缪,关爱老人。 •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愿每一个 子女都能够及时行孝,莫给自己留遗憾。
• 愿我们的社会和政府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越的生活 条件、就医条件、文化娱乐条件,为构建和谐社 会奠定坚实基础。
• 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子女的依恋性 增强,情感交流的需求日益增加,希望获得更多 的关注和照护。但是,子女都不在身边,生活上 的不便和情感交流的缺失使留守老年人的产生孤 独、自悲、自怜的消极情绪,也导致一系列的社 会问题和悲剧。
• 王顺冬和公风华研究认为,留守老年人也理困境 主要在于,留守老年人有很深的失落感、留守老 年人孤独感强、留守老年人缺乏安全感、留守老 年人的也理压力大四个方面。
锻炼锻炼等有有利于强身健体充实晚年生 活。②两个重点,即洒脱一点,大度一点。
• 家庭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环境,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 • 我国的老年人对于家庭的重视及依赖程度比较高,家庭 是老年人最便捷、最可信的资源,家庭照料是我国老年
人照料支持力的主体。因此子女要自觉承担起尊敬老人、
爱护老人、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不仅在物质上更要 在精神上满足老年人的需求通过家庭的核心作用,对老
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多因素
• 性别 • 年龄 • 婚姻状况 • ④躯体化 • ⑤经济状况 • ⑥医保和养老保障 • ⑦子女关怀与家庭功能
• ⑦ADL状况:即独立生活能力。
• ⑧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是个人 对自身健康能很好的运行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所具备的能力。
• ⑨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是个体在社会以及亲 人、朋友等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照顾和帮助, 社会支持可以减缓人们的生活压力从而更好的适 应生活
务体系的完善; ③健全年医疗保障体系,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提高老人的医保待遇,解决
老年人的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让难以承担医疗费用的老年人同样拥有完善的
医疗资源。 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需要多方面的支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重视和行
动才能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健康、积极老龄化,为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保驾护航。

我国在“未富先老”的国情下进入老龄化社会,基数 大、速度快,再加上底子比较薄、经济不发达,负担相 对较重,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殊性,被称为“跑步进 入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养老、 医疗卫生保健等方面带来了复杂深远的影响,我国社会 正承受前所未有的“医老”和“养老”压力。老龄化问 题已成为现今我国人口问题的重中之重,老年人的健康 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尤其是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已 日趋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核心。
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主讲人:吴晓
心理健康的概念
• WHO对健康定义可概括为个体在生理、心理及 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
• 我国中科院心理学研究所吴振云教授认为心理健 康即心理活动和心理状况的正常,包括心里活动 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正常。
研究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背景
• WHO 将老年人定义为在发达国家 65 岁及以上者, 在发展中国家是 60 岁及以上为老年人。联合国 规定:老龄化社会即一个国家或地区60 岁及以 上人口的比例达到或者超过总人口的 10%,或 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 7% 我国于 1999 年正式宣布进入老龄化社会。
留守老年人心理现状与因素分析
• 目前,由于我国的医保制度和养老保障体系尚不 完善,老年人劳动能力及经济收入下降,老年人 慢性病种类多,对医疗救助等需求大,但是由于 无法支付高昂的医疗费,只能“望洋兴叹”。留守 老人在养老和生活照顾方面得不到相应的保障, 基本的物质安全问题得不到切实的解决。因此, 留守老人普遍存在着担子 女因生计所迫或个人发展而长期离 开居住地超过6个月,老年一代留 在户籍地家中的农村户籍老年人。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发 展,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异地转移 从事外出务工。同时中国独特的城 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城乡二元户 籍制度,上亿外出务工人员只能" 城乡两栖、往返流动",由此衍生 出了大量的农村留守老年人群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