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鲤鱼氨态氮急性毒性试验
养 殖水体 中 含适 量 的 氮 对养 鱼是 有 利 的 ( 国
外 鱼类 水质标 准 铵 氮 规 定 不能 超 过 1 5mg L , . / 国内非 离 子 氨不 超 过 0 0 / 1 , . 2mg L l ) 但其 含 量 ]
一
】 4 —
《 河北 渔业) 0 2年 第 1 ( ) 1 2 期 总第 2 7期 ) 1
配。
氮等含 氮有 害 物 质 。在 养 殖 水 体 中 , 以分子 态 氮
氮 ( ) 无机 态氮 ( N: 、 NH。 NH )及 有机 物 ( 、 、 如尿 素 、 基酸 、 白质) 氨 蛋 等形 式存在 。在 生物 、 生物 非 及人 为 因素 的影 响 下 , 们 在 水 体 中 , 断地 转 他 不 化 、 移 , 断地进 行着 动态循 环 。水体 中氨 氮可 迁 不 以通 过硝化 及硝 化作用 转化 为 NH。 一N, 以 N 或 :
实际应 用提供 一定依 据 。
1 研究 目的和意义
众 所周知 , 、 鱼 虾等水 产动物 都是在 生活在 水 体 中的 , 那么 , 如何 管理水 体 的水 质 以便 适合其 生 长、 生存 、 健康 就成 了重要 的问题 。尤其 是现代集
2 研 究方法
2 1 研 究 内容 .
在水族 箱 中研究 试验鲤 幼鱼 的氨 氮半致死 浓
鱼 。观察实验 鱼 的游 泳 动作 , 外 界 刺 激 的反 射 对 能力 、 吸频率等 , 记 录情况 。每 日测定 3次水 呼 并
族箱 内 的 p 值 、 氮 、 H 氨 温度 等 。氨氮 的浓 度 以每 日实 际测定 的平均值 为准 。 ②不换 水 的情况 下 , 观察 正 常投 喂 下 水族 箱
《 河北 渔业 )0 2年 第 1期 ( ) 1 2 总第 2 7期 ) 1
鱼类急性毒性实验
实验前24 h停止喂饲,每天清除粪便及食物残渣。驯养期间 死亡率不得超过10%,如果超过10%,则该批鱼不得用作实 验。
实验鱼应无明显的疾病和肉眼可见的畸形。
实验前两周内不应对其做疾病处理。
八、讨论与思考
1. 干扰鱼类LC50正常测定的因素有哪些?
2. 对一化学性质稳定的物质而言,试推测用
静态法、半静态法或动态法测定其对鱼类
(3) pH:6.0~8.0。
(4) 为避免对实验鱼不必要的扰动,实验液中溶解氧 > 4 mg/L。 (5) 水量:每克鱼0.5 L水以上。
2. 选自同一驯养池中规格大小一致的幼鱼。
实验前该鱼群应在与实验时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在连续曝气
的水中至少驯养两周。驯养期间每天投饵1次,每天换水1~
2次。
(2) 至少取6个容器,均加入标准稀释水。
其中一个为空白实验即对照实验, 以得到所要求的浓度范围。
表1 实验设计
浓度对数 1.00 0.80 0.60 0.40 0.20
其余容器中加入不同量的储备溶液, 浓度系列(mg/L) (3) 向每个容器中放入10尾或更多的实 验鱼。每个容器设3个平行样。
害的危险性;
阐明受试化合物急性毒性的剂量-反应关 系与中毒特征。
二、实验内容
根据静态测定法,用鲤鱼为试验生物测定
毒物在48 h后引起受试鲤鱼群体中50%鱼致
死的浓度。
在24 h,48 h记录试验鱼的死亡率,确定鱼 类死亡50%的受试物浓度,用LC50表示。
三、实验原理
急性毒性是指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或24 h内多次)接触 外来化合物之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甚至引起死亡。
斑马鱼LD50鱼类(斑马鱼)急性毒性(重铬酸钾)实验报告
斑马鱼LD50鱼类(斑马鱼)急性毒性(重铬酸钾)实验报告鱼类(斑马鱼)急性毒性(重铬酸钾)实验报告⼀、实验⽬的与实验要求1、通过本实验,熟悉和掌握急性毒性试验的设计、条件、操作步骤,以及试验结果的计算、分析和报告等全过程。
2、掌握常⽤的动物染毒途径和⽅法。
掌握急性毒性实验设计,操作⽅法,结果判定。
3、了解⼀次或24⼩时内多次给予受试化学物后,动物所产⽣的急性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中毒死亡的特征以及可能的死亡原因,观察受试物毒性反应与剂量的关系,求出半数致死量。
能较熟练地计算出LC50及毒性判定。
4、对⽐观察毒物对斑马鱼的作⽤。
5、体验开放式实验教学,培养⽣物实验意识,提⾼学习的主动性、获取实验知识的能⼒和撰写实验报告⽔平。
⼆、实验⽅案1、实验仪器天平、⼿套、50mL烧杯、量筒、培养⽫、鱼缸、曝⽓装置2、实验药品斑马鱼100条、重铬酸钾、鱼⾷3、实验原理(1)⽅法的设置鱼类毒性实验⽅法可以分为静态法和动态法两⼤类。
本实验采⽤静态法,以96⼩时为⼀试验周期,在24、48、72、96⼩时记录斑马鱼的死亡率,确定斑马鱼死亡50%时的受试物浓度。
半数致死浓度⽤24h LC50、48h LC50、72h LC50和96h LC50表⽰,并记录⽆死亡的最⼤浓度和导致鱼类全部死亡的最⼩实验浓度。
(2)受试药物受试毒物要为常见毒物,并在⽔体中会存在,对鱼类养殖的影响较为严重。
另外受试毒物在⽔中应要稳定,不易分解,易溶解等。
(3)受试鱼类实验鱼类⼀般选择对污染物敏感,在⽣态类群中具有代表性,经济价值⽐较⾼,来源丰富、取材⽅便、遗传稳定,⽣物学背景资料丰富,⼤⼩适中,在室内条件下易于饲养和繁殖的种类。
斑马鱼是国际上通⽤的鱼类急性毒性实验鱼种。
建议的实验温度21-25℃,建议实验鱼的全长2.0?1cm。
(4)研究意义鱼类是⽔⽣⾷物链的顶级⽣物,也是⽔体中最为重要的经济动物。
在污染⽔体中,当污染物达到⼀定浓度时,就会引起鱼类各种中毒反应,例如⾏为失常,组织器官病变,⽣理功能紊乱乃⾄死亡。
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对草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个 浓度组 随机放入 草鱼 幼鱼 2 0 尾 ,实验期 间每天 测
水温 、p H 值和溶氧 。
药的积累 ,同时这类 农药可通过钠 离子通道干扰非靶 生物的神经传导功能 ,因此,拟 除虫菊酯类农药对水 生动 物有 很强 的毒性 。我 们 以草鱼 幼鱼作 为 实验对
菊酯 浓度 ( 毫 克/ 升) 2 小时 4 小 时 8 小 时 l 2 小 时 2 4 小 时 4 8 小时
O
0 . O 01
实验水温 为 ( 2 2 ±1 . 5 ) ℃,实验用 水为湄潭 县龙
泉 山 山泉 水 , 溶 氧 为 5 . 5毫 克/ 升,p H 值为6 . 9 ~
表1 高效 氯氟 氰菊酯 对草 鱼幼 鱼 的毒性 实验
高效 氯氟 氰 试 验鱼 死亡 率 ( % )
生影 响,实验 前暂养于水族箱 中 5 天 ,每天换水 、投
饵各 1 次 ,并 及时清 除粪便及 残饵 。选择规格 均匀 、 体格健壮 、无伤的健康鱼进 行实验 。
3 . 实验 器材
水 族箱 ( 5 O 厘米 ×3 2 厘米 ×3 3 厘 米) 、量 筒 ( 5 毫
升 、1 0 毫升 、1 0 0 毫 升 、1 0 0 0 毫升) 、玻璃 棒 、温 度 计 、溶 氧 仪 、 精密 p H试纸 、移 液 枪 、烧 杯 、试 管
刷、充氧泵 、毛 巾、口罩、科学计算器 。 4 . 实验条件
拟 除虫菊 酯类 农药 是一 类含 有苯 氧基 的环 丙烷
酯 ,近年来大量使用 拟除虫菊酯类农 药直接或 间接地
存活 的最高质量浓度和全部死亡的最低质量 浓度之 间
进行毒性实验 ,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 酯各 设 置4 个浓度梯 度,1 组平行,2 个对照组。草 鱼实验 每
2种新型药物对金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金 鱼 急 性 毒 性 试
表 1 各 种药 物试 验 浓度 ( gL m / )
注: 锐劲特试液浓度按悬浮液中实际有效含量计算.
计算方法
根 据 金 鱼 的 死 亡 数 及 死 亡 时 间 . 用 利
寇 氏法 ( ab rt 算半 致死 浓 度 (C 安 全浓 度 利 用 K re) 计  ̄ L ,
1 材 料 与 方 法
2 h 4 h 7h 9 h ( g ) 4 8 2 6 m / L
从 表 2可 见 , 效 菌毒 杀 星 溶 液浓 度 1 00 gL 强 5 . m / 0 时 , 鱼 放 入 盆 里 后 明 显 不 安 , 着 盆 壁 集 群 不 停 地 金 沿 游 动 ,0mi 3 n后 有 1尾 沉 入 盆 底 不 动 , 2h后 出 现 死
2 种新型药物对金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 文祝 友 刘 小 燕
摘要 在 温度 1~ 3 8 2 ℃条件 下 , 茵毒 杀 星 、 劲 特 锐
黎
力
各种 药物 按 等对 数 间距 设 置 5个 浓度 组及 1 对 照组 个 ( 见表 1。 ) 试验 药 液现 配现 用 , 验 鱼放 入 各组 药 液 , 试 从
公 式 9 C001 得 。 6hL 5 . 求 ×
2 试 验 结 果
强 效 菌 毒 杀 星 、 劲特 对 金 鱼 的毒 性 试 验 结 果 见 锐 金 鱼 是 我 国 重要 的 观 赏 性 鱼 类 , 誉 为 ” 中皇 被 水
表 2 。
表 2 金鱼对 强效 菌 毒 杀星 、 劲特 的 半致 死浓 度 和安 全浓 度 锐
药 品 水 温
( ℃)
后 ” 以其 质 朴 无华 的 自然 美 , 绚 丽 多彩 的热 带 鱼 称 , 与
4种药物对泥鳅的急性毒性试验
鱼 的0 . 7 5 mg / L、田荣 ( 2 0 0 9) 鲮 鱼 鱼 苗 的0 . 6 1 mg / L ,略 高 于
吕业坚 等 ( 2 0 0 8 )光 倒剌 的0 . 2 7 mg / L 。高锰酸钾在水 产养 殖 中常规泼 洒浓度为2  ̄ 3 m g / L ,凌浴浓度为 1 O  ̄ 2 0 mg / L ,而扼
1材 料 与方 法
I . I 材料 及 试 剂 1 . 1 . 1 试 验 动 物
参考相关数据统计方法文献 ,运用s P s s 1 7 . O  ̄r o b i t
模 块 分 析 计 算得 出 2 4 h、4 8 h、7 2 h 和9 6 h 半 数 致 死 浓度
( L C 5 0 );安全浓度 ( S C)= 9 6 h L C x 0 . 1 ,甩
将试验药 品按照试 验浓度 所需 ,在 使 用前先配 置成母 液 ,液体 药品直接 添
加 。按设 置浓度 用移液器定 量吸取 母 液稀释成 所需浓度 ,进行预 实验 ,在
预实验得 到的浓度 范 围内各试验药物
泥鳅 ( M i s g u r n u s a n g u i l l i c a u d a t u s)又称鳅 、蝤 、
验组 泥鳅 表现 出躁动 不安 ,快速游动 ,出现 侧翻 、打 转 ,游 泳 的平 衡能 力明显 受影响 ,游泳速度 也逐渐缓 慢 ,反应逐渐 迟钝 ,直至死 亡 ;同种药物 不同浓度 实验组 的泥鳅 ,随着浓
度增 大 ,泥 鳅表现 也越强 烈 ,低浓度 组 的泥 鳅中毒症 状不 明
原 虫类 、 锚 头蚤等寄 生虫病和对 生产工具消毒 。本 试验 中对 泥鳅 苗种的安全 质量浓度 ( S C )为0 . 2 8 m g / L ,低于李 代金等
恩诺沙星对鲟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恩诺沙星对鲟鱼的急性毒性研究摘要将鲟鱼暂养于室内玻璃水族箱内7 d后进行试验,分别用恩诺沙星800、1 000、1 300、1 690、2 200和2 860 mg/kg体重对鲟鱼进行口灌给药,给药后连续10 d观察试验鱼的行为及死亡情况。
用改进寇氏法计算鲟鱼口灌恩诺沙星LD50为1 590.36 mg/kg体重,95%可信区间范围为1 172.20~1 803.02 mg/kg体重。
关键词恩诺沙星;鲟鱼;急性毒性StudyonAcuteToxicityofEnrofloxacininSturgeonGUO Jiao-jiao 1YANG Hu 1PAN Hong-yan 1GONG Zhi-yong 1 *LI Gu 2(1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Wuhan Hubei 430023; 2 Yangtze Riv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AbstractSturgeon were kept in indoor glass tanks for seven days,the fish were given enrofloxacin by oral administration,and the dosages of enrofloxacin were 800,1 000,1 300,1 690,2 200,2 860 mg/kg·BW,after being given enrofloxacin 10 days,the behavior and death of sturgeon were abserv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D50 and 95% confidence of LD50 of enrofloxacin in sturgeon by oral administration were 1 590.36 mg/kg·BW and 1 172.20~1 803.02 mg/kg·BW by Kaorber’s separately.Key wordsenrofloxacin;sturgeon;acute toxicity鲟鱼是世界上现有鱼类中最古老的一种鱼类。
金鱼毒性试验
环境毒理学实验报告指导老师:XXXX姓名:XXXX班级:XXXX学号:XXXX实验一金鱼毒性试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熟悉和掌握鱼类急性毒性试验的设计、条件、操作步骤,以及试验结果的计算、分析和报告等全过程。
二、实验原理:鱼类对水环境的变化反应十分灵敏,当水体中的污染物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一系列中毒反应,例如行为异常、生理功能紊乱、组织细胞病变、直至死亡。
在规定的条件下,使鱼接触含不同浓度受试物的水溶液,实验至少进行24h,最好以96 h为一个实验周期,在24h、48h、72h、96h时记录实验鱼的死亡率,确定鱼类死亡50%时的受试物浓度。
鱼类毒性试验在研究水污染及水环境质量中占重要地位。
通过鱼类急性毒性试验可以评价受试物对水生生物可能产生的影响,以短期暴露效应表明受试物的毒害性。
鱼类急性毒性试验不仅用于测定化学物质毒性强度、测定水体污染程度、检查废水处理的有效程度,也为制定水质标准、评价环境质量和管理废水排放提供环境依据。
三、实验材料:1、实验鱼:小型金鱼幼苗100尾2、实验试剂:CdCl溶液四、实验步骤:1.饲养管理本实验采用2000mL大烧杯对受试鱼进行饲养。
水源为进过曝气后的自来水,PH值6.2-6.7,溶解氧6-10mg/L。
水温12摄氏度。
空气压缩机24小时增氧,实验期间受试鱼不喂食。
2.急性实验按照急性毒性实验方法,在包括使鱼全部死亡的最低浓度和96 h 鱼类全部存活的最好浓度之间设置4个浓度组,分别是1mg/L、4mg/L、12mg/L、16mg/L。
每个试验浓度组设2个平行,每一系列设一个空白对照。
试验溶液调节至相应温度后,从驯养鱼群中随即取出鱼并随机迅速放入各试验容器中,每个容器投放受试鱼10尾。
同一试验,所有试验用鱼应30min内分组完毕。
在24h、48h、72h、96h后检查受试鱼的状况。
观察并记录死鱼数目后,将死鱼从容器中取出。
应在试验开始后3h观察各处理组鱼的状况,并记录试验鱼的异常行为(如鱼体侧翻、失去平衡,游泳能力和呼吸能力减弱,色素沉积等)。
鱼类急性毒性实验
鱼类急性毒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鱼类急性毒性实验的原理和操作(2)掌握半致死浓度的计算方法(直线内插法)二、实验原理鱼类对水环境的变化十分灵敏,运用毒理实验方法,观察鱼类在含有化学污染物的水环境中的反应,可以比较不同化学物质的毒性高低。
鱼类毒性实验方法可分为静态方法和动态方法两大类。
静态实验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适宜于受试化学物在水中相对稳定,在实验过程中耗氧量较低的短期实验。
动态实验方法要求具备一定的设备,对于在水中不稳定、耗氧量较高的化学物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实验观察时,可采用动态实验方法。
本实验介绍静态实验方法。
三、实验器材玻璃缸或搪瓷桶、有机磷农药、重金属盐、金鱼四、实验步骤(1)预备实验:预备实验的方法,可参考有关资料初步估计3~4个浓度,每个浓度用3~4尾鱼,观察24~48h。
进行预备实验的目的是确定实验浓度的范围(找出引起实验鱼全部死亡和不引起实验鱼死亡的浓度);观察鱼中毒的表现和出现中毒的时间,为正式实验选择观察指标提供依据。
同时还要做一些化学测定,以了解实验液的稳定性、pH值、溶解氧的变化情况,以便在正式实验时采取措施。
(2)正式实验:1、根据在预备实验中得到的浓度范围,其间距按等比级数插入3~5个中间浓度2、选用表8-1中浓度值的对数系列,表中的数值可用百分体积或mg/L表示,必要时也可用10的指数来乘或除。
实验中至少选择5个不同浓度,一般以7个浓度较常用,但所选择的浓度应包括有使实验鱼在24h内死亡的浓度,以及96h内不发生中毒的浓度。
表中第1纵行包括的浓度最常用。
实验中无论采用何种分组方法,都必须同时设对照组。
配制实验液时应先配制少量高浓度的储备液,实验时临时稀释所需浓度的实验液。
先把药液与水均匀混合后,再放入实验鱼,禁止先放入实验鱼后网实验缸中加受试药液,以免实验鱼接触到不均匀的高浓度的药液而提前死亡。
3、结果的观察:实验开始后8h进行连续观察并做好记录,8h后可做24h、48h和96h的详细观察记录。
鱼类急性毒性实验
实验结果还表明,不同种类的鱼类对同 实验结果还显示,不同化学品的作用机
一种化学品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某些鱼 制和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某些化学品主
类对某些化学品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更 要影响鱼类的神经系统,导致行为异常;
容易受到影响。
而某些化学品则主要影响鱼类的呼吸系
统,导致呼吸困难。
对环境的影响评估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评估化学品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由 于鱼类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化学品的毒 性影响可能会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连锁反应。
实验结果还表明,某些化学品在低浓度下即可对鱼类产生明 显的毒性影响,这可能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长期影响。因此 ,需要关注化学品的环境影响评估,并采取措施降低其对生 态系统的风险。
预警系统建立
基于鱼类急性毒性实验的结果,可以 建立预警系统,预测化学物质对水生 生物的影响,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水生 生物和水环境。
为化学品的安全使用提供数据支持
化学品风险评估
基于鱼类急性毒性实验的结果,可以对化学品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为化学品 的安全使用提供数据支持。
化学品替代品研发
根据鱼类急性毒性实验的结果,可以研发更安全的化学品替代品,降低对环境 和生物的负面影响。
结果解释与讨论
结果解释
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解释化合物对鱼类产生毒性的可能机制,以及不同化合物毒 性作用的差异。
结果讨论
结合实验结果与相关研究,探讨鱼类急性毒性实验在环境监测和化学品风险评估中的应 用价值,并提出改进和完善实验方法的建议。
05
实验结论
化学品对鱼类的毒性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化学品对鱼类具有 不同程度的毒性影响。一些化学品在低 浓度下即可导致鱼类出现明显的中毒症 状,如行为异常、呼吸困难等,甚至可
鱼类急性毒性试验
S= 1 b
N--供试的动物总数(死亡率为0和 100%的组不计在内)
2. 结果评价
96h LC50(mg/L) <1 1~10 10~100
毒性分级
极高毒 高毒 中毒
≥100
低毒
3.编写报告
六、鱼类急性毒性试验结果的应用
(一) 安全浓度的推导
安全浓度:就是在污染物的持续作用下,鱼类可以正常存活、 生长、繁殖的最高毒物浓度
大小一致,在7厘米以下(金鱼3厘米)
数目:每浓度组7-10尾
2~3升水/g鱼
1升水/g鱼
3. 实验鱼的驯养
暂养12天 驯养7天 驯养用水与试验用水要一致
鱼的死亡率<10%
三、试验条件
1.试验容器和容积 容器:玻璃或陶瓷 大小按2~3升水/g 鱼
容器高度:30~35cm 试验液的深度应尽可能保持一致,且不能
找出最高的全存活浓度和最低的全死亡浓度
2. 试验浓度的选择
根据预备试验选择出的浓度范围,中间按等 比级数或等对数间距插入3~5个中间浓度。
浓度的单位:mg/L、百分比 浓度间隔系数≦2.2
每个浓度做3个平行
CK
CK死亡率小于10%时,实验才被承认。
3. 试验液的配制方法
母液
丙酮、吐温
溶剂CK:助溶剂含量应为试验组使用助溶剂的最高浓度, 且不得超过 100mg/L或0.1mL/L
a x2 y x(xy) K x2 ( x)2
b
K (xy) K x2
x ( x)2
y
K--浓度的组数(死亡率为0和100%的浓度不计在内)
y=-1.6901+10.5607x
50%死亡率的概率单位y=5,代入上式得:x=0.6335
危险化学品鱼类急性毒性分级试验方法
危险化学品鱼类急性毒性分级试验方法
一、试验方法
1.试验操作和准备
(1)实施鱼类急性毒性试验的测试物质为有害物质的样品或模拟物经过配制而成的试验悬浮液或其他溶液,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2)取试验鱼。
实施鱼类急性毒性分级试验时应使用健康的蓝腮青鱼,试验鱼的年龄应为3立方雷兹,体重应为2~3克,以头部节段截取,材料均匀性,当批次取用时应从不同缸中各取一样本数,每缸最多可取用50条试验鱼。
(3)测试液的配制:根据给定的浓度,称取适量的有毒物质,加入溶剂调成相应的浓度(如:30mg/L,1000mg/L,4500mg/L),悬浮液,再进行超声破碎处理,使悬浮液均匀稳定。
2.试验过程
(1)建立浓度梯度:根据试验设计,建立不同浓度的悬浮液(一般建立一个浓度梯度,以范围较大的高浓度为起点,以范围较小低浓度为终点)。
(2)将试验鱼放入测定浓度的悬浮液中,每一组10条,放入的体积为2.5升,其中放入的测定浓度的毒性物质为1.0克,分别测定各组死亡率、死亡时间、活捉率等指标。
(3)记录每组鱼反应后的死活情况,计算死亡率。
(4)毒性分级:根据试验结果,利用百分比死亡率法计算得到的各浓度的死亡率,计算试验物质的百分比死亡率,以此确定其分级。
三、结论
根据鱼类急性毒性分级试验结果,可得出有害物质的毒性类别。
例如:当百分比死亡率小于等于50%时,毒性类别为“低”;当百分比死亡率大于50%且小于等于90%时,毒性类别为“中”;当百分比死亡率大于90%时,毒性类别为“高”。
;。
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鱼的急性毒性试验实验目的、要求:本实验用过观察在不同受试物浓度处理下,鱼的急性中毒表现和经过,了解和基本掌握测定毒物的半数致死剂量/浓度的方法,了解受试物剂量和生物反应的关系及计算表示方法。
通过鱼类急性毒性试验可以评价受试物对水生生物可能产生的影响,以短期暴露效应表明受试物的毒害性。
实验原理:通过鱼类急性毒性试验可以评价受试物对水生生物可能产生的影响,以短期暴露效应表明受试物的毒害性。
鱼类急性毒性实验不仅用于测定化学物质毒性强度、测定水体污染程度、检查废水处理的有效程度,也为置顶水质标准、评价环境质量和管理废水排放提供环境依据。
实验材料:重铬酸钾溶液K2Cr2O7(Cr2+,2000mg/L),金鱼(用曝气后的自来水驯养三天补充氧气以保证溶解氧的浓度)实验步骤:1、配置不同浓度梯度的溶液,150、100、63、39、0(mg/L)2、将经过曝气驯化的鱼放入不同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中(每个浓度的鱼缸放10条鱼)观察96h。
应在实验开始后6h观察各组鱼的状态,并记录鱼的异常行为(如鱼体侧翻、失去平衡和游泳能力等)。
3、记录不同浓度组6、24、48、72和96h的鱼的死亡率,得出剂量-死亡率曲线,求出求出不同时间的LC50。
实验结束时,对照组的死亡率不得超过10%。
数据处理:1、以暴露浓度为横坐标,死亡率为纵坐标,在计算机或对数概率纸上绘制暴露浓度-死亡率的曲线。
用直线内插法或常用统计程序计算出6h、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值。
如果实验数据不适于计算LC50,可用不引起死亡的最高浓度和引起100%死亡的最低死亡浓度估算LC50的近似值,即这两个浓度的几何平均值。
2、以实验开始后24h、48h、72h、96h时的LC50的值,进行毒性分级评价。
起始LC50(mg/L)毒性分级<1 剧毒1—100 高毒100—1000 中等毒1000—10000 低毒>10000 微毒(无毒)。
鱼类急性毒性实验
• 实验目的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实验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01
实验目的
了解化学物质对鱼类的急性毒性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 3
确定化学物质对鱼类的致死浓度
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浓度的化学物质对鱼类的致死 率,了解化学物质对鱼类的毒性作用。
评估鱼类对化学物质的敏感程度
不同种类的鱼类对同一种化学物质的敏感程度可 能不同,实验结果可以用于评估不同鱼类对化学 物质的敏感程度。
死亡率时间变化
分析死亡率时间变化可以了解化合物对鱼类的毒性作用持续时间和变化趋势。在实验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死亡 率的变化情况可以反映出化合物的急性毒性效应。
死亡原因分析
除了统计死亡率外,还需要对死亡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对死亡鱼类的外观和组织器官进行观察和检测, 可以了解化合物的具体毒性作用机制和死亡原因。
实验操作流程
总结词
鱼类急性毒性实验的操作流程包括实验准备 、染毒、观察和记录等步骤,每个步骤都需 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详细描述
在实验准备阶段,应确定实验参数如染毒浓 度、染毒时间和观察周期等。在染毒阶段, 将化学物质按照预定的浓度和方式加入实验 容器中,并确保鱼类均匀接触染毒物质。在 观察阶段,定时记录鱼类的生理反应和行为 变化,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并记录。最后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得出结论
预测化学物质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预测化学物质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鱼类急性毒性实验结果可以预测化学物质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有助于 保护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预测化学物质对生态系统的连锁反应
化学物质对鱼类的毒性作用可能会引起生态系统的连锁反应,影响其他水生生物 和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实验结果可以为预测这些连锁反应提供依据。
三种药物对孔雀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1 . 2 试 验 方 法
为 了确定 孔 雀 鱼对 药 物 的急 性 毒 性 反 应 , 先
t i f o r me s ) 、 花 鳝科 也 称 胎 鳝 科 (P o e c i l i d a e ) 、 花 鳝 属( P o e c i l i a ) [ 4 ] 。它 适 应 性 强 , 体形娇小 , 色 彩 艳
3 0 e m×1 5 e m×1 5 c m 的塑 料 桶 , 每 个 塑 料 桶 放
《 河北渔 业) ) 2 0 1 4 年 第 5期 ( 总第 2 4 5 期)
外, 每组设 两 个 重 复 。试 验 分 组 和 浓度 设 置 见 表
带 观赏 鱼 中养殖 最 普 遍 、 观 赏 价 值 较 高 的种 类 之
一
。
在孔 雀 鱼 养 殖 过 程 中 , 各种 疾病 时有发生 。
l 。试 验期 间 不 投 喂 , 先做 8 h的连 续 观 察 , 为 保
场购 买后 , 经 过繁 殖培 育 的马赛 克孔 雀 鱼 , 试 验 鱼 雌雄各 半 , 雄 鱼平 均 体 长 3 . 1 0 e m, 体重平均 2 1 0 mg ; 雌鱼全长平均 3 . 4 2 e m, 体重平 均 4 6 0 mg 。 试 验 前在 规格 为 1 0 0 e m×4 0 0 c m×2 6 c m 水 族 箱 中生 活 良好 , 挑 选 其 中规 格 基 本 一 致 的健 壮 个 体
徐 亚 超 (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与海洋工程 系 。 辽宁 盘锦 1 2 4 0 0 0 )
摘
要: 用高锰酸钾 、 孔 雀 石 绿 和 亚 甲基 兰 三种 药 物 对 孔 雀 鱼 开 展 急性 毒 性试 验 , 并 记 录 了 它们 在 2 4 h 、 4 8 h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试验,熟悉和掌握鱼类急性毒性试验的设计、条件、操作步骤,以及试验结果的计算、分析和报告等全过程。
二、实验原理:
鱼类对水环境的变化反应十分灵敏,当水体中的污染物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一系列中毒反应,例如行为异常、生理功能紊乱、组织细胞病变直至死亡。
在规定的条件下,使鱼接触含不同浓度受试物的水溶液,实验至少进行24h,最好以96h为一个实验周期,在24h、48h、72h、96h时记录实验鱼的死亡率,确定鱼类死亡50%时的受试物浓度。
鱼类毒性试验在研究水污染及水环境质量中占重要地位。
通过鱼类急性毒性试验可以评价受试物仅用于测定化学物质毒性强度、测定水体污染程度、检查废水处理的有效成都,也为制定水质标准、评价环境质量和管理废水排放提供环境依据。
三、实验材料:
1.实验鱼的选择和驯养
12×6 小锦鲤鱼体长7-12cm 体宽3-5cm 体重 7-12g
不同浓度的苯酚(mg/L)0、24、48、96、192、384
2、实验仪器设备
(1)实验容器
实验容器一般用玻璃或其他化学惰性材质制成的水槽。
容器体积可以根据试验鱼的体重确定,通常以每升水中鱼的负荷不得超过2g(最好为1g)。
一些小型鱼类幼鱼可选择500ml 或1000ml烧杯为实验容器。
容器的深度必须超过16cm,水体表面积越大越好。
同一实验应采用相同规格和质量的容器。
为防止鱼类跳出容器,可在容器上加上网罩。
实验容器使用后,必须彻底洗净,以除去所有毒性残留物。
(2)其他
吸光光度计
3、实验用水:曝气水
四、操作步骤:
1、设置5个浓度组,1个空白对照组,选择不同浓度的苯酚(mg/L)0、24、48、96、
192、384。
每个浓度放入12条小锦鲤鱼。
采用直接投毒方式,将配制的苯酚溶液直接倒入水槽中,搅拌均匀。
分别分为1、2、3、4、5、6组。
染毒后观察其活动状况,并
每隔两个小时观察其生长活动、记录鱼死亡数量。
在72h 后检查受试鱼的状况。
如果没有任何肉眼可见的运动,如鳃的山东、碰撞尾柄后无反应等,即可判断该鱼已死亡。
观察各处理组鱼的状况,并记录试验鱼的异常行为(如鱼体侧翻、失去平衡,游泳能力和呼吸能力减弱,色素沉积等)试验结束时,对照组的死亡率不得超过10%。
2、在连续观察72h 后,对鱼进行解剖实验,观察鱼身体内部染毒状况,将肝脏、肾、胆分离,计算肝脏与鱼体重之比
3、提取肝脏酶液、,肝脏称重,放入研钵,加入少量石英砂,加3mlPBS 缓冲液匀浆,转移至离心管,然后用2mlPBS 洗研钵2次,清晰并转入离心管,上清液即为酶的粗提
根据解剖后的肾重和肝重计算出脏体系数(脏体系数=肝脏/体重×100%);根据测出的吸光值计算:CAT 酶的活性=(Am+Ash-As)/ (0.1×0.3×m 7)
五、实验报告
1、 数据处理
以暴露浓度为横坐标,死亡率为纵坐标,在计算机或书概率纸上,绘制暴露浓度对死亡率的曲线。
用直线内插法或常用统计程度计算出72h 的半致死浓度(LC50)的近似值,即这两个浓度的几何平均值。
2、 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分级
依据LC50值的大小,可以将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和微毒五级,如表1-1所示
实验结果与分析:
(1)试验中鱼的情况
投毒时间:2015年11月11日9:40am
1组,对照组,无投毒,集聚于池底角落。
没有死亡
2组,投毒,刚开始大多浮于水面,运动性加强,过了一会后开始加速运动,然后见偶有剧烈运动现象,最后持续剧烈运动。
没有死亡
3组,投毒,先是剧烈运动,然后开始侧游,之后速度持续下降,最终沉于出池底,偶尔有运动现象。
死亡一条,其他大致恢复正常,聚集在箱底
4组,投毒,2~3min开始剧烈运动,然后开始侧游,8~10min后停下来,然后沉于池底。
死亡一条,濒死一条,其他的大致正常。
三点四十,濒死的鱼恢复正常。
5组,投毒,马上开始剧烈运动,然后开始侧游,大概5min后静止,沉于池底。
一条濒死,其他鱼偶有发生侧翻现象,大体正常。
三点四十,濒死鱼恢复正常。
6组,投毒,不到1min开始剧烈运动,然后速度减缓,开始侧游,5min接近静止,沉于池底。
死亡七条,其他濒死侧翻的鱼有三条大致恢复正常,两点五十五,再次死亡两条,三条能够正常缓慢游动并聚集在一起。
苯酚浓度对鱼的生命活动影响较大,在加入高浓度苯酚溶液的水中,鱼死亡较多,低浓度苯酚溶液水中没有出现鱼的死亡
(2)鱼的体表特征、脏体系数及肝脏酶活性影响
注:因第6组鱼缺少,所以没有第6组的实验结果
1、各组鱼解剖前体表特征
注:第5组样本经过冷冻保存,无法观察出水2、鱼肝、胆、肾称重记录(单位:g)
3、肝脏系数
4、吸光值(365mn)以及CAT酶的活性(CAT酶的活性=(Am+Ash-As)/ (0.1
×0.3×m
7 ))
Welcome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