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与手术策略课件

合集下载

肝门部胆管癌 ppt课件

肝门部胆管癌  ppt课件

41
化疗
• 化疗对胆管癌疗效不理想 • 对部分病人仍有效 • 近年来吉西他滨(GEM)的应用可获得一定疗

ppt课件
48
预后
• 根治性切除术后2年生存率已达40% • 姑息性治疗后平均生存期超过1年 • 5年生存率仍然较低
ppt课件
49
谢谢!
ppt课件
50
26
B超
• 首选检查方法 • 表现 肝内胆管不同程度扩张 胆囊空虚、肝外胆管不扩张
晚期病例肝门区低回声团块影,少数可
见肝实质肿瘤侵犯或转移肿块影
B超还可显示肿瘤侵犯范围,门静脉、肝
动脉受压或被侵犯的程度;
ppt课件
27
CT检查
• 最常用检查方法 • 能显示梗阻近端胆管扩张 • 肝内转移病灶和区域淋巴结肿大 • 能显示胆管壁增厚和胆管腔内肿瘤
情况
不能鉴别胆管狭窄性病变
ppt课件
37
ERCP检查
• 仅能显示梗阻远端胆管的情况 • 易引起重症胆管炎、急性胰腺炎 • 应用价值有限
ppt课件
38
血清肿瘤标志物
• AFP多为阴性 • CA19-9对诊断有一定帮助,特别是由原
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演变的肝内胆管癌。
• CA50 • CA242 • 敏感性、特异性低 • 临床应用受限
ppt课件
32
肿块型
• a.VIBE动脉期肿瘤无强化 • b.VIBE门脉期肿瘤明显强化,但信号仍低于周围肝实质
ppt课件
33
浸润型
• a.b.VIBE动脉期和门脉期显示肝总管壁环状增厚、
强化,管腔狭窄,肝内胆管广泛扩张
• c.MPR显示增厚的胆管壁呈“双轨征”
ppt课件

肝门部胆管癌医学课件

肝门部胆管癌医学课件
诊断技术
研究热点在提高肝门部胆管癌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最新成果包括开发出新型的分子诊 断标志物和影像学技术,有助于早期发现肝门部胆管癌。
治疗方法
研究热点在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最新成果包括使用新型的 靶向治疗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提高了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效果。
医学技术进步与未来展望
未切除肿瘤的生存率
对于无法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生存率相对较低,通常在几个月到 一年左右。
综合治疗后的生存率
一些患者可能会接受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这些治疗的生存率也 会因个体差异而异。
提高生存率的建议
01
早期发现
肝门部胆管癌早期发现对于预后 至关重要,因此建议进行定期筛
查。
03
综合治疗
对于无法切除的肿瘤,可以采取 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以
基因编辑技术
01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未来有望通过基因治疗来预防和治
疗肝门部胆管癌。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02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将提高肝门部胆管
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精准医疗
03
通过个体化的精准医疗,为每个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临床实践指南与共识意见
诊断流程
II型:肿瘤侵犯胆囊 管,但未侵犯肝总管 。
I型:肿瘤位于肝总 管上段,未侵犯胆囊 管。
肿瘤分期与分级
III型:肿瘤侵犯肝总管和胆囊 管,但未侵犯左右肝管汇合部 。
IV型:肿瘤侵犯左右肝管汇合 部,或侵犯左右肝管及其分支 。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级通常采用 WHO分级法,分为以下四级
肿瘤分期与分级
01
测量患者体重、观察皮肤黄疸 程度等

肝门部胆管癌PPT演示课件

肝门部胆管癌PPT演示课件
• AFP多为阴性 • CA19-9对诊断有一定帮助,特别是由原
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演变的肝内胆管癌。
• CA50 • CA242 • 敏感性、特异性低 • 临床应用受限
39
鉴别诊断
• 乏血管性肝细胞癌 • 胆管炎性狭窄、畸形、结核、术中未被发
觉的胆管损伤、Mirizzi综合征、胰腺结核、 胰腺癌、慢性胰腺炎、肝癌胆管癌栓、肝 癌累及肝门胆管、肝门部转移性癌肿
见肝实质肿瘤侵犯或转移肿块影
➢B超还可显示肿瘤侵犯范围,门静脉、肝
动脉受压或被侵犯的程度;
27
CT检查
• 最常用检查方法 • 能显示梗阻近端胆管扩张 • 肝内转移病灶和区域淋巴结肿大 • 能显示胆管壁增厚和胆管腔内肿瘤
29
CT表现
• 平扫呈低密度或等密度,部分病例仅显示
肝内胆管扩张,未见明显肿块影。
33
浸润型
• a.b.VIBE动脉期和门脉期显示肝总管壁环状增厚、
强化,管腔狭窄,肝内胆管广泛扩张
• c.MPR显示增厚的胆管壁呈“双轨征” 34
内生型
• a.b.VIBE动脉期和门脉期显示肝门胆管腔内软组
织结节,与邻近肝动脉和门脉分界清晰
35
• a. VIBE清晰显示肝门胆管内结节 • b.2D T1增强不能清晰显示肿瘤轮廓,只能显示梗阻部位
M1
远处转移
22
组织病理学分级
G
组织病理学分级
G1
高分化
G2
中度分化
G3
低分化
G4
未分化
23
24
25
诊断
• 如何提高胆管癌早期诊断率 ➢凡是40岁以上黄疸病人 ➢原因不明上腹不适、胀痛、纳差等消化道

肝门部胆管癌ppt演示课件

肝门部胆管癌ppt演示课件
心、腹胀或厌油、轻度腹泻等非特异性消 化道症状 • 进展期:进行性加重黄疸/上腹部疼痛
. 12


• 上段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 • 肝总管/汇合部肿瘤 肝脏呈一致性肿大,深度黄疸但胆囊空虚
--肝门部胆管癌特征 侵犯胆囊管--胆囊肿大积液
.
14
国际TNM分期(1992)
T TX T0 Tis T1 T1a T1b T2 T3 原发肿瘤 原发肿瘤不能确定 无癌瘤病理学证据 原位癌 肿瘤侵犯粘膜或肌层 肿瘤侵犯粘膜 肿瘤侵犯肌层 肿瘤侵犯肌肉周围结缔组织 肿瘤侵犯邻近结构:肝、胰、十二指肠、 胆囊、结肠、胃
.
32
肿块型
• a.VIBE动脉期肿瘤无强化 • b.VIBE门脉期肿瘤明显强化,但信号仍低于周围肝实质
. 33
浸润型
• a.b.VIBE动脉期和门脉期显示肝总管壁环状增厚、 •
强化,管腔狭窄,肝内胆管广泛扩张 c.MPR显示增厚的胆管壁呈“双轨征”
. 34
内生型
• a.b.VIBE动脉期和门脉期显示肝门胆管腔内软组
. 7
.
8
Bismuth分型 (1975 )
• I型 • Ⅱ型 • Ⅲa型 • Ⅲb 型 • Ⅳ型
肿瘤位于肝总管,未侵犯汇合部 肿瘤已累及汇合部未侵犯左右肝管 肿瘤已侵犯右肝管 肿瘤已侵犯左肝管 肿瘤已侵犯左右肝管
.
9
.
10
.
11
临床表现
• 起病隐匿 • 临床表现不典型 • 确诊时多为中晚期 • 早期 :腹部右上腹部钝痛,胃纳欠佳,恶
见肝实质肿瘤侵犯或转移肿块影 B超还可显示肿瘤侵犯范围,门静脉、肝 动脉受压或被侵犯的程度;
. 27
CT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与手术策略
TNM 分期(UICC/AJCC 第7版)
N0:无淋巴结转移
N1:局部淋巴结转移
(胆囊管、胆总管、肝
动脉、门静脉旁)
N2: 远处淋巴结转移
(主动脉、肠系膜上动
静脉、下腔静脉、腹腔
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M:远处脏器转移
NCCN Guidelines TM Version 2.2011 Staging Hepatobiliary Cancers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与手术策略
• 病例一 • MRCP片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与手术策略
• 病例一 • CT片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与手术策略
• 病例一 • 手术录像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与手术策略
• 病例二 • MRCP片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与手术策略
• 病例二 • CT片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与手术策略
• 病例二 • 手术录像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与手术策略
Bismuth -Corlette分型的意义
◆ 用于制定术前手术方案 ◆ 研究未发现Bismuth分型与远期生存 率存在相关性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与手术策略
TNM 分期(UICC/AJCC 第7版)
Tis:原位胆管癌 T1 : 浸润肌层或纤维层 T2a: 侵及胆管周围纤维组 织 T2b: 侵及胆管邻近肝实质 T3: 侵犯单侧门静脉/肝动 脉 T4: 侵犯门静脉主干或双侧分支;或肝总动脉;或双侧II级 胆管;或单侧II级胆管加对侧门静脉或肝动脉浸润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与手术策略
MSKCC分期系统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Genter) • Blumgart领导的团队在1998年提出的肝门部胆
管癌的T分期,当时分为四期,2001年Jarnagin进 行了修改将原来的III、IV期合并(改良T分期)。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与手术策略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与手术策略
TNM 分期的临床意义
主要用于判断肿瘤分期,与肿瘤预后密切相 关。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与手术策略
日本JSBS分期系统(Japanese Society of Biliary Surgery)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与手术策略
日本JSBS分期系统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与手术策略
日本JSBS分期系统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与手术策略
谢谢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与手术策略
◆ IIIa型:肿瘤位于左右
肝管汇合处,并侵犯右肝 管 ◆ IIIb型:肿瘤位于左右 肝管汇合处,并侵犯左肝 管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与手术策略
Bismuth -Corlette分型:IV型
◆ IVa型:肿瘤位于左右
肝管汇合处,并侵犯双侧 肝管 ◆ IVb型:肿瘤侵犯肝管 汇合处,并呈多灶分布
Aljiffry et al. Evidence-Based Approach to Cholangiocarcinoma: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 J Am Coll Surg. 2009,208(1):134147.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与手术策略
Gazzaniga 分期系统
◆ I期:仅为腔内扩散的
肿瘤,近端距胆管汇合处 >2CM ◆ II期:肿瘤胆管内扩散, 伴有一侧叶间胆管和/或段 间胆管侵犯,且伴有单侧 叶门静脉侵犯 ◆ III期:腔外扩散的肿 瘤近端扩展至单侧血管蒂 并侵犯对侧且侵犯对侧血 管蒂中的一个结构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期与手术策略
浙江大学医学院 附属二院 曹利平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与手术策略
定义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肝总
管、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 发生的恶性肿瘤,也称近端 胆管癌或高位胆管癌。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与手术策略
Bismuth-Corlette 分型
Bismuth和Corlette在1975年提出了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分型, 1988年进行了补充修改,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分型方法。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与手术策略
日本JSBS分期系统的意义
1.与TNM一样,对于行手术探查和 试图根治性切除的患者,可以按照不 同的预后进行精确的分类。 2.复杂的分期系统限制了它的应用。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与手术策略Leabharlann Gazzaniga 分期系统
• Gazzaniga 在1985年提出
• 是第一个考虑了胆管和血管侵犯的分期系统。 根 据术前检查对两个要素进行评估:按照BismuthCorlette分型的胆管浸润程度及门静脉肝动脉的侵 犯情况. 这个分期将患者分成了有不同预后意义的 四个期
◆ IV期: 胆管肿瘤的近端浸润到单侧或双侧的叶间胆管伴 有双侧门静脉的浸润或阻塞并扩散到肝叶或段的分支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与手术策略
Gazzaniga 分期系统的意义
◆ I期:行单纯胆管切除
◆ II期:联合胆管切除的肝切除 ◆ III期:联合血管切除和重建的肝脏胆管切除 ◆ IV期:姑息性非手术治疗
但该分型无法了解肿瘤是否侵犯周围血管及肝组织,也与患者 的预后无相关性。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与手术策略
Bismuth-Corlette 分型:I型及II型
◆ I型:肿瘤位于肝总管,
左右肝管汇合处未侵犯。 ◆II型:肿瘤侵犯左右肝 管汇合处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与手术策略
Bismuth -Corlette分型:III型
MSKCC分期系统
◆根据预后值和治疗的指征将患者分成三个临床期 ◆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的三个参数进行分期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与手术策略
MSKCC分期系统
I期的切除率为 69%, II期的为31% 而III期的为 0%。 远期效果 也与分期有关,中位生存期I期的为20个月, II期的为13个月III期的 为8个月。但是其预后评估没有考虑一些因素,如已被证明与预 后相关的淋巴结转移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