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教案
大班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
![大班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https://img.taocdn.com/s3/m/be7ca7f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6.png)
大班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了解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3.能够正确应对突发事件。
二、教学内容1.家庭安全意识的培养。
2.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应对。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制作教具,做好准备工作1.准备一份《爸爸妈妈不在家》的小故事,里面包含一些安全隐患,需要孩子们自己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2.准备一个装有急救物品的小包,用来模拟突发事件时的应对。
第二步:讲故事,引导孩子发现问题1.以小儿子独自在家的情景为背景,引导孩子找出家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例如锅炉、尖锐物品等。
2.创设一些意外情景,例如孩子掉进水池、开着瓦斯灶去开门等,引导孩子们提出解决办法。
3.培养自我保护意识,询问孩子们如果发生突发事件,应该如何应对?第三步:急救知识的普及1.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例如如何止血、如何用拳头击打呛到的人等。
2.普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要点,例如要快速呼叫救援电话、全力扑灭明火等。
第四步:模拟演练1.进行模拟演练,模拟突发事件时的应对方式,有孩子们扮演受害者和施救者的角色,真实地感受到应对突发事件的紧急性和重要性。
2.在模拟过程中发现和纠正错误,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效果和安全性。
三、教学注意事项1.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教具和措施,确保教学效率和安全性。
2.在引导孩子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方式,不要过于指导答案,鼓励孩子们自行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3.在模拟演练过程中,要确保安全,掌握好尺度,避免学生造成伤害。
四、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孩子们了解了家庭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具备更加丰富和全面的安全意识和知识。
爸爸妈妈不在家的大班安全教案
![爸爸妈妈不在家的大班安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37cd1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b.png)
爸爸妈妈不在家的大班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幼儿安全防范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与陌生人正确交往,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甜言蜜语。
二、教学内容1.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2.如何与陌生人正确交往;3.遇到危险时,如何求助。
三、教学重点1.让幼儿知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要学会自我保护;2.教育幼儿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甜言蜜语;3.培养幼儿遇到危险时,能够正确求助。
四、教学难点1.如何让幼儿理解并学会遇到危险时,正确求助;2.如何教育幼儿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甜言蜜语。
五、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故事课件、安全知识卡片、情景模拟道具。
2.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幼儿讲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引起幼儿的兴趣。
2. 引导幼儿思考: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二、基本部分(10分钟)1. 教师通过故事课件,讲述一个关于幼儿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的故事。
2. 针对故事内容,教师提问幼儿:故事中的小朋友做得对吗?为什么?3. 教师出示安全知识卡片,教育幼儿学会与陌生人正确交往,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甜言蜜语。
4.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遇到危险时,如何求助。
三、巩固部分(5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我们在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应该如何保护自己?3. 教师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安全知识小测试,巩固幼儿的学习成果。
四、拓展部分(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除了在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幼儿的安全知识。
2. 教师鼓励幼儿在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勇敢地保护自己,做到安全第一。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观察幼儿在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是否能够做到自我保护,是否能够正确与陌生人交往,遇到危险时是否能够正确求助。
《爸爸、妈妈不在家》大班安全活动教案
![《爸爸、妈妈不在家》大班安全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124649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9.png)
一、活动名称:大班安全活动:爸爸、妈妈不在家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知道当父母不在家时,要注意安全,不随便开门。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能够说出一些父母不在家时的安全行为。
三、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爸爸、妈妈不在家》2. 安全知识卡片3. 角色扮演玩具四、活动重难点:让幼儿学会当父母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
五、活动过程:1. 导入:讲述故事《爸爸、妈妈不在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动物的行为,提问: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都做了些什么?2. 讨论:引导幼儿讨论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避免发生危险。
提问: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如果有人敲门,我们应该怎么处理?3. 游戏:组织幼儿进行“安全知识卡片”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安全知识。
4.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的场景,引导幼儿实际操作,学会保护自己。
5. 总结: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知道当父母不在家时,要注意安全,不随便开门,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六、活动延伸: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鼓励家长在家中也要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共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于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安全知识。
3. 幼儿自评: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进行自我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教学反思,分析活动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内容:1. 故事课件:《爸爸、妈妈不在家》的延伸故事,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当父母不在家时的安全行为。
2. 安全知识卡片:增加新的安全知识,让幼儿在学习中不断巩固安全意识。
十、活动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家庭中如何保护自己的经历。
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
![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https://img.taocdn.com/s3/m/3577620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aa.png)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遇到陌生人敲门时的应对方法,增强幼儿的应变能力。
3. 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与陌生人交流的基本技巧,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
4. 培养幼儿遵守家规家训的好习惯,增强幼儿的自理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学课件: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情景图片。
2. 道具:门铃、敲门道具。
3. 教学素材:故事《爸爸、妈妈不在家》。
4. 活动材料:画纸、彩笔、贴纸。
三、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观察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情景,引导幼儿思考爸爸妈妈不在家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2. 讲述故事《爸爸、妈妈不在家》,让幼儿了解故事中小主人公遇到陌生人敲门时的应对方法。
3. 情景模拟:邀请幼儿表演故事情节,让幼儿身临其境,学会与陌生人交流的基本技巧。
4. 讨论: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是如何保护自己的,以及遇到陌生人敲门时的应对方法。
5. 总结经验: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让幼儿知道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参与本次活动,了解幼儿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的表现,共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区角活动:在角色区设置“家庭场景”,让幼儿扮演家庭成员,模拟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的情景,培养幼儿的应变能力。
3. 绘画活动:请幼儿画一画自己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的情景,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活动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幼儿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的表现的评价,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
3. 幼儿自评: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
4. 教师评价: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客观、全面的评价,鼓励幼儿继续努力。
六、活动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https://img.taocdn.com/s3/m/20008244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a.png)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遇到陌生人敲门、打电话等情境时的应对方法。
3. 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学会与陌生人保持距离,不随意开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知道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
难点:培养幼儿遇到陌生人时的应对方法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情境图片、安全小故事等。
2. 教学道具:门铃、电话等。
3. 教学场地: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幼儿思考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2. 基本内容:讲解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幼儿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如不随意开门、不跟陌生人走等。
3. 情景模拟:设置模拟情境,让幼儿体验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应对陌生人的敲门、电话等。
4. 互动环节:开展安全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陌生人保持距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5.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分享在情景模拟中的感受,引导幼儿认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定家庭安全规则,增强家庭安全意识。
2. 延伸活动: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安全教育,共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评估教学效果。
3. 课堂互动:观察幼儿在课堂互动环节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七、教学反思:1.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以更生动、有趣的方式开展安全教育。
2. 根据幼儿的表现,适当增加教学难度,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为幼儿创造安全的成长环境。
八、教学拓展:1. 开展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如防火、防溺水、防交通事故等,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爸爸、妈妈不在家》大班安全活动教案
![《爸爸、妈妈不在家》大班安全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ccff6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60.png)
《爸爸、妈妈不在家》大班安全活动教案1.1 设计背景:为了提高大班幼儿的安全意识,让他们学会在父母不在家的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
1.2 活动意义: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父母不在家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1.3 活动适合对象:大班幼儿二、知识点讲解2.1 父母不在家时的安全常识2.1.1 不要随便开门,防止陌生人进入2.1.2 不要触碰电源、火源、刀具等危险物品2.1.3 遇到紧急情况时,知道拨打父母电话或求助邻居三、教学内容3.1 情景剧表演:父母不在家,幼儿如何应对陌生人的敲门3.1.1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当陌生人敲门时,我们应该怎么做?3.1.2 幼儿表演情景剧,教师点评并指导正确的做法四、教学目标4.1 让幼儿了解父母不在家时的安全注意事项4.1.1 知道不要随便开门,防止陌生人进入4.1.2 学会避免接触电源、火源、刀具等危险物品4.1.3 掌握紧急情况下的求助方式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在父母不在家时如何自我保护5.1.1 指导幼儿正确应对陌生人的敲门5.1.2 培养幼儿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应变能力5.2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父母不在家时的安全常识5.2.1 教育幼儿不要随便开门,防止陌生人进入5.2.2 提醒幼儿避免接触电源、火源、刀具等危险物品5.2.3 教会幼儿紧急情况下的求助方式教案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准备6.1.1 教学PPT,包含父母不在家的安全知识要点6.1.2 安全知识卡片,用于游戏和复习6.1.3 角色扮演道具,如门、电话等七、教学过程7.1 教学环节一:导入7.1.1 教师通过讲解PPT,引入父母不在家的安全话题7.1.2 引导幼儿讨论:父母不在家时,我们应该怎么做?7.1.3 分享安全知识卡片,让幼儿了解安全要点7.2 教学环节二:情景剧表演7.2.1 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情景剧表演,模拟父母不在家时的场景7.2.2 幼儿通过表演,巩固安全知识,学会正确应对陌生人的敲门7.2.3 教师点评各组表演,总结正确做法7.3 教学环节三:游戏复习7.3.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安全知识游戏,如“安全知识问答”、“找出危险物品”等7.3.2 幼儿在游戏中复习父母不在家时的安全常识7.3.3 教师颁发小奖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八、板书设计8.1 板书《爸爸、妈妈不在家》安全活动8.1.1 板书内容:父母不在家时的安全常识8.1.2 板书要点:不随便开门、远离危险物品、紧急情况求助九、作业设计9.1 家庭作业9.1.1 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一幅关于父母不在家安全的情景画9.1.2 家长签名确认,第二天带回幼儿园展示9.1.3 家长与幼儿一起讨论作业中的安全知识,加深印象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 课后反思10.1.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10.1.2 针对幼儿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10.1.3 定期开展类似活动,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10.2 拓展延伸10.2.1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10.2.2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父母不在家时的应对能力10.2.3 开展校园安全演练,提高幼儿的应变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环节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大班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
![大班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https://img.taocdn.com/s3/m/93abff7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3.png)
大班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应该能够: 1. 了解何为危险; 2. 认识到爸爸妈妈不在家
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3. 学习如何保护自己。
教学准备
1.课件及相关教具;
2.相关提示卡片。
教学内容
导入环节
1.老师和学生互动问好,打招呼,制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2.老师制造出一个有爸爸妈妈不在,孩子独自呆在家的氛围;
教学内容
1.爸爸妈妈不在家,要注意哪些危险?(让学生自己说);
2.展示关于独自在家的视频/图片/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讨论;
3.学习如何通过电话报警;
4.警惕陌生人;
5.睡觉前检查及锁门;
6.保持联系和沟通。
互动讨论环节
1.请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老师做出说法;
2.告知家长,让其与孩子进一步讨论,并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
3.与家长联络,介绍课程内容并接收意见。
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大班学生们进一步学习到了如何在家中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增强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达到了提升人民群众防范意识,提高社会安全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儿童反绑带”,家长带娃出行,要防范坐车儿童“反绑带”,2018年6
月1日
2.“少儿特别节目-被陌生人带走”,网络视频,2020年8月9日
3.“防范未成年人走失的十条经验”,中国教育报,2016年6月30日。
《爸爸、妈妈不在家》大班安全活动教案
![《爸爸、妈妈不在家》大班安全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1b1c2f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9.png)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知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要注意安全,不随便吃东西,不跟陌生人走,不玩火、不触电等。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
3. 教育幼儿要体谅父母的工作,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品质。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爸爸、妈妈不在家》、安全知识图片、家庭教育宣传册。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爸爸妈妈不在家的经历。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故事课件《爸爸、妈妈不在家》,引导幼儿观看并回答问题。
2. 讨论:爸爸妈妈不在家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引导幼儿说出不随便吃东西、不跟陌生人走、不玩火、不触电等安全行为。
3. 情境模拟: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表演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的安全行为,引导幼儿正确处理危险情况。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幼儿总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的安全注意事项,教育幼儿要体谅父母的工作,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品质。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教师发放家庭教育宣传册,让幼儿带回家与家长一起学习,加强家庭教育。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安全知识图片,让幼儿在日常生活游戏中自然地学习安全知识。
3. 区域活动: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设置相关的安全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安全知识。
五、活动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情境模拟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教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践行安全知识的情况。
3. 幼儿自评:教师引导幼儿自我评价在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幼儿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六、活动内容:1. 学习安全标志: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安全标志,如紧急出口、火警器、电源开关等,并讲解其含义。
2. 安全知识问答:教师提问幼儿关于安全知识的问题,如遇到火灾怎么办?有人敲门怎么办?引导幼儿正确回答。
3. 制作安全手册: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制作安全手册,将学习到的安全知识和标志记录下来,以便随时查阅。
七、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安全标志图片、安全知识问答卡片、制作安全手册的材料。
《爸爸、妈妈不在家》大班安全活动教案
![《爸爸、妈妈不在家》大班安全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9d3e9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7.png)
一、活动名称:《爸爸、妈妈不在家》大班安全活动教案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遇到陌生人或危险情况时,能够运用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
3. 提高幼儿的应变能力和沟通技巧。
4. 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分享安全知识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爸爸、妈妈不在家》2. 安全知识卡片3. 角色扮演道具(如:电话、门锁等)4.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四、活动过程:1. 导入:讲述故事《爸爸、妈妈不在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主人公面对陌生人时的表现,以及正确的处理方式。
2. 讨论:请幼儿谈谈听完故事后的感受,引导幼儿了解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
3. 学习安全知识:通过安全知识卡片,让幼儿学习遇到陌生人或危险情况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如:不要给陌生人开门、电话铃响不要随便接听等。
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幼儿如何应对陌生人或危险情况。
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的安全知识,正确处理问题。
5. 绘画活动:请幼儿画一画,自己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
引导幼儿将所学的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活动延伸:1. 家园联系:请家长参与安全教育,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安全知识角,让幼儿随时学习、了解安全知识。
3. 定期开展安全主题活动,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六、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安全意识的体现。
3. 幼儿绘画作品:分析幼儿绘画作品中表现出的自我保护方法和安全意识。
七、教学建议:1. 针对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注重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幼儿充分的表达和参与机会,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3. 结合生活实际,让幼儿能够将所学安全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
![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https://img.taocdn.com/s3/m/a667fa8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62.png)
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遇到陌生人敲门、电话铃响等情况时的应对方法。
二、活动准备1. 图片:爸爸、妈妈、幼儿、陌生人等。
2. 电话、门铃等道具。
3. 教学视频或故事。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幼儿说出爸爸、妈妈、幼儿的情景,引起幼儿对家庭安全的关注。
2. 情景模拟:设置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情景,让幼儿扮演幼儿,遇到陌生人敲门、电话铃响等情况,引导幼儿说出正确的应对方法。
3.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遇到陌生人时的应对策略,如不要开门、不要告诉陌生人家里没人等。
示范正确的应对方法。
4. 互动游戏:设置游戏环节,让幼儿在游戏中实践所学的安全知识。
如模拟敲门、电话铃响,让幼儿选择是否开门或告诉陌生人。
5.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说出自己在活动中学到的安全知识,引导幼儿认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定家庭安全规则,如遇到陌生人敲门、电话铃响时的应对方法。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安全角,展示安全知识图片、宣传册等。
3. 社区活动:邀请社区警察、消防员等专业人士,为幼儿讲解家庭安全知识。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活动内容的认可程度,以及幼儿在家庭中应用安全知识的情况。
3. 定期检查: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境时的应对能力,评估活动效果。
六、教学内容1. 让幼儿了解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遇到陌生人敲门、电话铃响等情况时的应对方法。
七、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设置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情景,让幼儿扮演幼儿,遇到陌生人敲门、电话铃响等情况,引导幼儿说出正确的应对方法。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遇到陌生人时的应对策略,如不要开门、不要告诉陌生人家里没人等。
《爸爸、妈妈不在家》大班安全活动教案
![《爸爸、妈妈不在家》大班安全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49073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9.png)
《爸爸、妈妈不在家》大班安全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当父母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
2. 培养幼儿的基本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安全知识卡片、安全小故事书、家庭安全海报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活动室,设有模拟家庭环境的区域。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有关家庭安全的小故事,引发幼儿对家庭安全的关注。
2.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在父母不在家时,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以及如何保护自己。
3. 情景模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扮演家庭成员,体验在父母不在家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4. 安全知识讲解:教师向幼儿讲解家庭安全知识,如不随便开门、不跟陌生人走、如何拨打紧急电话等。
5. 互动游戏:教师设计互动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安全知识。
四、活动延伸1. 家园联系: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并在家庭中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
2. 环境创设:教师与幼儿共同创设家庭安全环境,如贴上安全标志、设置安全防护设施等。
3. 定期复习:教师定期组织幼儿复习家庭安全知识,巩固幼儿的安全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家庭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3. 幼儿自评:鼓励幼儿自我评价在活动中的表现,提高他们的自我安全意识。
六、活动目标1. 加深幼儿对家庭安全的认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学会在父母不在家时,正确处理突发事件。
3. 培养幼儿与邻居、亲朋好友沟通求助的能力。
七、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安全知识宣传册、安全动画片、模拟电话等。
2. 教学环境:活动室设置模拟家庭环境,配备相关设施。
八、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安全动画片,引导幼儿关注家庭安全。
2. 讨论: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在父母不在家时,如何正确处理突发事件。
3. 情景模拟:教师安排幼儿进行情景模拟,模拟父母不在家时,幼儿如何与陌生人应对,如何正确拨打紧急电话。
爸爸妈妈不在家的大班安全教案
![爸爸妈妈不在家的大班安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3ee15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c.png)
爸爸妈妈不在家的大班安全教案第一章:认识家庭安全1.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家庭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学会保护自己。
1.2 教学内容:1. 家庭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电源插座、燃气灶、热水壶等。
2. 如何避免这些隐患,比如不触碰电源插座、不玩火、不独自接近热水壶等。
1.3 教学活动:观看家庭安全动画片,讨论家庭中的安全隐患及如何避免。
第二章:紧急情况下的求助2.1 教学目标:让幼儿知道在紧急情况下如何求助。
2.2 教学内容:1. 紧急情况的判断,如火灾、陌生人敲门等。
2. 如何求助,如拨打110、120、119等紧急电话。
2.3 教学活动:进行紧急情况模拟,让幼儿学会拨打紧急电话。
第三章:独自在家时的安全3.1 教学目标:让幼儿知道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
3.2 教学内容:1. 不给陌生人开门。
2. 不要触碰危险物品。
3. 遇到问题要打电话给爸爸妈妈或亲戚朋友。
3.3 教学活动: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学会在独自在家时的安全行为。
第四章:外出时的安全4.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外出时如何保护自己。
4.2 教学内容:1. 不要离开家长的视线。
2. 遵守交通规则。
3. 不跟陌生人走。
4.3 教学活动:通过情境模拟,让幼儿学会在外出时的安全行为。
第五章:自然灾害时的自我保护5.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
5.2 教学内容:1. 地震时的自我保护。
2. 洪水、台风发生时的自我保护。
5.3 教学活动:观看自然灾害安全动画片,讨论如何在自然灾害中保护自己。
第六章: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6.1 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到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学会保护个人隐私。
6.2 教学内容:1. 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给陌生人。
2. 学会拒绝不安全的网络邀请。
3. 不在公共网络环境下输入密码。
6.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故事讲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进行网络安全小游戏。
第七章:与陌生人相处的安全常识7.1 教学目标:让幼儿学会如何与陌生人安全相处。
大班安全活动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
![大班安全活动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https://img.taocdn.com/s3/m/5ab8879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d.png)
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遇到陌生人敲门能拒绝。
3. 教育幼儿遇到紧急情况会拨打求助电话。
4. 通过活动,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家庭责任感。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爸爸、妈妈不在家》2. 安全小常识卡片3. 求助电话号码卡片4. 幼儿用书第3册第23页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知道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
2. 活动难点:教育幼儿遇到陌生人敲门能拒绝,遇到紧急情况会拨打求助电话。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的经历。
2. 基本部分:a. 观看故事课件《爸爸、妈妈不在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动物的行为。
b. 教师讲解安全小常识,如:陌生人敲门时怎样回应,不能开门等。
c. 情景模拟:教师扮演陌生人,敲门尝试进入教室,引导幼儿做出正确的反应。
d. 小组讨论:如何保护自己,遇到陌生人敲门怎样拒绝。
e. 学习拨打求助电话:110、120、119等,让幼儿掌握求助电话的使用方法。
3. 巩固部分:a. 游戏:安全小卫士,幼儿通过卡片找出不安全的行为,并改正。
b. 家园联系:请家长协助,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注意安全。
五、活动延伸:1. 区角活动:绘画区,幼儿绘画家庭安全场景。
2. 环境创设:家园联系栏,展示安全小常识。
3. 亲子活动: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安全手抄报。
六、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2. 家长反馈:通过家园联系,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安全意识的体现。
3. 幼儿作品:评价幼儿在绘画区和亲子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安全知识掌握情况。
七、教学建议:1. 针对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采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情景模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
2. 结合家庭教育,让家长了解安全活动的重要性,共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大班安全教育教案(3篇)
![大班安全教育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186e0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17.png)
大班安全教育教案(3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3篇大班安全教育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大班安全教案的写作思路。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教案(三):爸爸、妈妈不在家篇一一、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2、帮助幼儿了解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知识,知道生疏人叫门时不开门,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摸家里的电器开关等。
二、活动准备:1、设情境:爸爸、妈妈不在家。
2、自制图片4幅、磁带。
三、活动过程:1、观看情境表演,使幼儿知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生疏人敲们不能开。
(1)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为大家表演一个小品,名字叫'爸爸、妈妈不在家'。
(2)教师提问,让幼儿回答。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小品不演了吗,因为亮亮碰到难题了,他不知道该不该开门,等大家回?(3)总结: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碰到生疏人敲们,不要轻易开门,要先问清楚来人是谁、找谁,告诉来人等家长回来后再来,或让来人在外面留下等,也可让人到家长单位去找等等。
(4)再次表演,让幼儿加深印象。
一幼儿扮亮亮,另一幼儿表演生疏人(生疏人可随便找理由)。
2、让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谈谈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自己做了什么事。
3、听录音《晶晶看家》。
4、看黑板上的挂图,帮助幼儿懂得一些安全常识。
(1)玩小刀等尖锐的东西。
(2)一人在安静地玩玩具。
(3)在床上翻跟头。
5、总结: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小朋友们要注重安全。
生疏人来时不开门,不做危险的动作,不乱摸家里的电器开关等,要学会保护自己。
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教育幼儿学会如何防雷电。
2、锻炼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3、通过表演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并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安全知识。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爸爸妈妈不在家大班安全教案
![爸爸妈妈不在家大班安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e4518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6e.png)
爸爸妈妈不在家大班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引导幼儿学会与陌生人交往的正确方法。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知道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要注意安全。
2. 教育幼儿不随便开门,不跟陌生人走。
三、教学难点:1. 教育幼儿在遇到陌生人时,如何保护自己。
2. 培养幼儿的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爸爸妈妈不在家》2. 安全知识卡片3. 教学挂图五、教学过程:1. 引入课题(5分钟)通过故事课件《爸爸妈妈不在家》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思考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2. 讲解安全知识(10分钟)利用安全知识卡片和教学挂图,向幼儿讲解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如不随便开门,不跟陌生人走等。
3. 情景模拟(10分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会如何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保护自己,教育幼儿在遇到陌生人时,如何应对。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幼儿谈谈在情景模拟中的感受,引导幼儿认识到保护自己的重要性,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5. 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保护自己,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应用安全知识的情况。
3. 课堂互动: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理解。
七、教学拓展:1. 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安全教育,增进亲子关系。
2. 组织幼儿参观消防队、警察局等安全机构,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3.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安全教育讲座,提高幼儿的安全防护能力。
八、教学反思:1.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掌握安全知识。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https://img.taocdn.com/s3/m/71505b5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0a.png)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3. 教育幼儿遇到陌生人敲门时,懂得说“不见”,不随意开门。
4. 培养幼儿记住紧急联系电话,遇到危险时知道求助。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掌握遇到陌生人敲门时不随意开门的原则。
2. 教育幼儿记住家庭地址、父母姓名及电话号码,提高求助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教育幼儿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拒绝陌生人。
2. 培养幼儿记住紧急联系电话,遇到危险时知道求助。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图片、视频等。
2. 教学道具:门铃、电话等。
3. 教学材料: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幼儿了解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幼儿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2. 基本技能学习:教育幼儿遇到陌生人敲门时,要问清楚对方是谁,不随意开门。
3.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家庭成员,模拟遇到陌生人敲门的情景,引导幼儿正确应对。
4. 记住紧急联系电话:教育幼儿记住家庭地址、父母姓名及电话号码,提高求助能力。
5. 实践活动:让幼儿画一画自己的家庭,并在纸上写下家庭地址、父母姓名及电话号码,加深记忆。
6. 总结与反思:通过讨论,让幼儿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意识。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实践活动和课后反馈,评估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安全知识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检查家中的安全设施,如锁具、报警器等,确保家庭安全。
2. 社区活动: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参加社区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全家人的安全意识。
七、教学反馈1. 课后家长调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家庭的安全教育情况。
2. 定期安全教育评估:对幼儿的安全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定期评估,以便调整教学方案。
八、教学调整1. 根据幼儿的掌握程度,适时增加安全教育的内容和难度。
爸爸妈妈不在家的大班安全教案
![爸爸妈妈不在家的大班安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849eb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a.png)
爸爸妈妈不在家的大班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遇到陌生人敲门、打电话等情境时的应对方法。
3. 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知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
难点:培养幼儿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含相关安全知识、情境图片等。
2. 教学道具:门铃、电话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情境,引出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幼儿需要保护自己的主题。
2. 基本知识讲解:利用课件,讲解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幼儿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如不给陌生人开门、不随意吃陌生人给的食物等。
3. 情境模拟:设置一些情境,如陌生人敲门、打电话等,让幼儿学会正确应对。
4. 互动环节: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情况,让幼儿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情境模拟中的收获,总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保护自己的方法。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
2. 家长协助幼儿制定一个安全清单,列出爸爸妈妈不在家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3. 家长观察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做好记录,并与幼儿一起总结。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境模拟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爸爸妈妈不在家时保护自己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的状况。
3. 教学反思: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家长的反馈,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七、教学拓展1. 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2. 邀请消防员、警察等专业人士进行安全知识讲座,让幼儿了解更多安全知识。
3. 组织幼儿参观社区安全设施,提高幼儿对安全环境的认知。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制定相应的安全教育教案,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
![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https://img.taocdn.com/s3/m/08f8948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e.png)
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当父母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引导幼儿学会与陌生人交流和处理突发情况。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爸爸、妈妈不在家》2. 安全常识卡片3. 角色扮演道具三、活动过程:1. 导入:讲述故事《爸爸、妈妈不在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动物们的表现,讨论他们在父母不在家时是如何保护自己的。
2. 讲解安全知识:通过安全常识卡片,让幼儿学习不在家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不给陌生人开门、不随意吃陌生人给的食物等。
3.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父母不在家时,幼儿如何应对陌生人的情景。
引导幼儿学会与陌生人交流和处理突发情况。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定家庭安全规则,如不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等。
2. 环境创设:布置“家庭安全角”,展示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的安全海报、画作等。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和与陌生人交流的能力。
2.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活动效果的评价和建议,以改进后续教学。
3. 幼儿自评:让幼儿评价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收获和不足。
六、活动注意事项:1. 在讲述故事和讲解安全知识时,注意语言简明易懂,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2. 情景模拟环节,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充分展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活动过程中,关注每个幼儿的情绪和需求,确保他们都能积极参与并得到锻炼。
4. 活动结束后,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七、活动资源利用:1. 利用网络资源,寻找相关的安全教育视频,丰富教学内容。
2. 邀请社区警察或消防员等专业人士,为幼儿讲解安全知识。
3. 与家长合作,收集家庭安全素材,如安全规则、紧急联系人信息等。
八、活动反馈与调整:1. 活动结束后,及时向家长反馈活动内容和幼儿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安全教育。
大班安全活动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
![大班安全活动安全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https://img.taocdn.com/s3/m/dba5342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0.png)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知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
2.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与陌生人交往的正确方法。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爸爸、妈妈不在家》、安全小常识卡片。
2. 经验准备:幼儿有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的经历。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课件《爸爸、妈妈不在家》引导幼儿进入活动。
2. 讨论: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引导幼儿说出不能给陌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走等安全行为。
3. 情景模拟:邀请幼儿表演爸爸妈妈不在家时,遇到陌生人敲门的情景,引导幼儿正确处理。
4. 安全小常识卡片:展示安全小常识卡片,让幼儿学习安全知识。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与家长共同完成安全小常识卡片的学习,加强家园合作。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安全小卫士”角,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安全经验。
五、活动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引导和纠正不当行为。
2. 活动中要注重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3. 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六、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父母不在家时,如何正确使用家中的电器和危险物品。
2. 培养幼儿在家中的安全意识,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3. 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在父母不在家时,如何照顾自己。
七、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安全使用电器和危险物品的图片、视频资料。
2. 经验准备:幼儿有在父母不在家时的经历。
八、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幼儿了解正确使用电器和危险物品的方法。
2. 讨论:在父母不在家时,如何正确使用电器和危险物品?引导幼儿说出不触摸、不玩耍、不随意使用的安全行为。
3. 情景模拟:邀请幼儿表演在父母不在家时,如何正确使用电器和危险物品的情景,引导幼儿正确处理。
4. 安全小常识卡片:展示安全小常识卡片,让幼儿学习安全知识。
九、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与家长共同完成安全小常识卡片的学习,加强家园合作。
爸爸妈妈不在家的大班安全教案
![爸爸妈妈不在家的大班安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97a0b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2.png)
爸爸妈妈不在家的大班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幼儿遇到陌生人敲门、打电话等情境时的应对方法。
二、教学内容:1.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幼儿不能随便开门。
2. 遇到陌生人敲门,要问清楚是谁,不能随便开门。
3. 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要牢记,遇到紧急情况要学会拨打。
4. 不要随意触碰家中的电器、药品等危险物品。
5. 遇到紧急情况,要学会寻求邻居或亲朋好友的帮助。
三、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学会应对陌生人敲门、打电话等情境。
2. 讲解法:教师讲解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让幼儿牢记安全知识。
3. 实践操作法:让幼儿实际操作,学会拨打紧急电话,了解电器、药品等危险物品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陌生人敲门、打电话等情境的图片和视频。
2. 小道具:模拟门、电话等。
3. 安全知识卡片:包括电器、药品等危险物品的注意事项。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讨论,让幼儿了解爸爸妈妈不在家时,自己要如何保护自己。
2. 讲解演示:教师讲解演示陌生人敲门、打电话等情境下的应对方法。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实际操作,学会应对陌生人敲门、打电话等情境。
4. 实践操作:让幼儿独自操作,拨打紧急电话,了解电器、药品等危险物品的注意事项。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园参与安全教育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安全注意事项,并与家长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幼儿。
2. 家庭作业: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完成一幅关于家庭安全的手抄报,培养幼儿与家长共同关注家庭安全。
七、教学评价:1. 观察法: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安全知识保护自己。
2. 问答法:教师提问,幼儿回答,检验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情境模拟法:设置模拟情境,观察幼儿在面对陌生人、危险物品等情境时的应对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资料精选
爸爸妈妈不在家教案
大班安全活动爸爸妈妈不在家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帮助幼儿了解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知识,知道生疏人叫门时不开门,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摸家里的电器开关等,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安全活动课,快来看看爸爸妈妈不在家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2、帮助幼儿了解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知识,知道生疏人叫门时不开门,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摸家里的电器开关等。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设情境:爸爸、妈妈不在家。
2、自制图片4幅、磁带。
活动过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