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15课辛亥革命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中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历史第15课 辛亥革命岳麓版课后练习第四十三篇

2019-2020年高中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历史第15课 辛亥革命岳麓版课后练习第四十三篇
A、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
B、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
C、新文化人士开始宣传民主科学
D、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思想
【答案】:
【解析】:
民国初年,称呼辛亥年武昌起义至清帝退位这段史事的词汇,有多种说法,如《申报》、《大公报》以及政府公报中,“武昌首义”“共和成立”“民国肇生”“辛亥之役”等,名目繁多。这表明( )
——引自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国歌
材料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
——引自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该歌第一次演唱时,“吾王”的实际地位如何?当时英国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
【解析】:
历史的长河不断向前,而众多的历史事件都离不开重要城市的承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费正清这样看待北京:“北京的气势雄伟,布局对称,毫无疑问使它成为一切首都中最有气派的……没有一个西方的首都能这样的威严,清醒地构成君主专制政体的象征。”
材料二:电影《南京!南京!》在各大影院放映,引起巨大反响。它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历史。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歌词中“旧邦新造”的含义是什么?辛亥革命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正面临怎样的民族危机?该歌表达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答案】:
【解析】:
回答下列问题:
封建土地所有制何时确立?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近代的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分别提出了怎样方案?
在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1956年底,土地所有制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何在?

岳麓版高中历史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测试

岳麓版高中历史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测试

岳麓版高中历史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测试1.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A.民国从未试图过要改善民生,农民怀念清王朝B.辛亥革命脱离农民阶级,反封建不彻底C.信息闭塞,中华民国成立消息未到达农村D.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2.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

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

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

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连声说:“吾非革命党人,我非中华民国人。

”这表明()A.国内民众反日情绪强烈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A.兴中会B.同盟会C.强学会D.保国会4.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鸣岐、龙济光、李准等初欲负峪自固,讵(表示反问)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爹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多龙、李遂亦卑辞乞降。

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

材料反映报刊对辛亥革命的主要作用是()A.传播革命思想,赢得群众支持B.制造声势,加速革命进程C.革命运动迅速波及全国D.使清政府统治空前孤立5.“皇帝倒了,辫子割了。

”少年瞿秋白用这八个字概括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相对于皇帝倒了,剪辫是更具有观念意义的革命。

可见剪辫()A.使普通百姓感受到革命浪潮的冲击B.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C.断绝了清王朝在中国的复辟之路D.意味着新思想开始冲击国人的生活6.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

这反映出当地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

这一诗句颂扬的革命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8.下列有关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正式成立是在1912年B.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C.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D.同盟会成员掌握实权A.《临时约法》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民国宪法》D.《共同纲领》A.《资政新篇》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2.下列辛亥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③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④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D.②①③④13.图一到图二国旗的变化,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意图是()A.建立公民社会B.反对专制统治C.反对封建迷信 D.实行责任内阁制A.B.C. D.15.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了《平民政治》,出版时易名为《共和政治》……《困粹学报》一段时间销路不畅,改名《共和杂志》后,变得十分抢手。

高中历史 第15课 辛亥革命习题 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15课 辛亥革命习题 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15课辛亥革命习题岳麓版必修1一、清末民主革命风潮1.背景。

(1)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2)清政府试图通过①________来挽救其统治危机。

2.兴起: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②______等革命团体,以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③____________。

3.发展。

(1)建立革命政党:1905年,④____________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任总理。

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⑤__________”为宗旨(后被阐发为“三民主义”),以《民报》为机关刊物。

(2)论战:同盟会成立后,革命派与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展开思想论战,大力宣传其政治纲领。

(3)武装起义:革命党人发动多次武装起义,其中最著名的是1911年的⑥____________起义。

答案:①新政②兴中会③资产阶级共和国④中国同盟会⑤平均地权⑥广州黄花岗♨温馨提示三民主义思想并不是完美的,而是有其局限性。

民族主义未明确提出反帝,民权主义未将整个地主阶级作为革命对象,民主主义未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应用提升】1.“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B)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解析:从“剪掉辫子反朝廷”可知此时为清末,则此时的指导思想为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反帝。

因而D项错误。

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政策,故C项错误。

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政权问题,故A项错误。

二、武昌首义1.时间:1911年10月10日。

2.经过: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先发难,经过一夜激战,革命军占领武昌。

3.结果:成立了①______________,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宣布“五族共和”,定国号为“②____________”。

4.影响: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15课辛亥革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15课辛亥革命

1.“中国推翻专制以后应该走什么道路?开明专制化呢,还是民主政治?……既然要流血就干脆流一次血,不要再流第二次了。

”——1906年孙中山的演说。

孙中山主张建立()A. 议会君主政体B. 君主立宪政体C. 民主共和政体D. 君主专制政体2.1912年孙中山《祭明陵文》曰:“(文)负疚在躬,尚无以对我高皇帝在天之灵。

迩者以全国军人之同心,士大夫之正义,卒使清室翻然悔悟,于本月十二日宣告退位。

……文与全国同胞至于今日,始敢告无罪于我高皇帝。

”该文本质体现出革命派()A. 已经实现三民主义的目标B. 昭告成功推翻封建体制C. 存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D. 承袭朱元璋反异族统治的传统3.鲁迅在小说《祝福》中写道:故乡的人没有太多变化,单是老了些,见到四叔以后,他们先是寒喧,四叔说他“胖了",然后就大骂革命党。

这段描写反映了辛亥革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 没有广泛发动群众B. 没有进行思想宣传C. 没有进行武装斗争D. 没有自己的革命纲领4.1912年10月,孙中山在上海社会党的演说中指出:“循进化之理,由天演而至人为,社会主义实为之关键。

”孙中山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的内涵指的是()A.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 B.平均地权,土地国有C.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D.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国5.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

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

”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A. 武昌首义带有一定偶然性B. 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C. 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D. 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6.民初的剪辫意外地促进了服饰的改革,诚如孙中山所指明的:“去辫之后,亟于易服,又急切不能得一适当之服式以需应之,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

“由此可见()A.剪辫巩固了革命成果B.易服成为社会共识c.服饰变革具有经济性 D.社会崇洋风气盛行7.在孙中山先生安葬南京80周年纪念日前后,国内中山、南京、广州、上海、武汉、北京6个城市的多个纪念馆同时举办专题图片展。

高中岳麓历史必修一课时跟踪检测:第四单元 第课 辛亥革命 含解析

高中岳麓历史必修一课时跟踪检测:第四单元 第课 辛亥革命 含解析

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课时跟踪检测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建立民国……大总统由国民共举……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材料应出自哪一政党的誓词()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华兴会D.光复会解析:A、C、D三项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不是政党;“建立民国……制定中华民国宪法”符合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创立民国”的主旨,B项正确。

答案:B2.(2018·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一期末)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

”直接加速武昌起义爆发的“外力冲击”是()A.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B.开始出现“西学东渐”局面C.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解析:注意题干材料“直接加速武昌起义爆发的‘外力冲击’”,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暴露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激化了阶级矛盾,故C项正确;武昌起义爆发是在1911年,A项是189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B项出现在明朝中后期,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D项不是“外力冲击”,应排除。

答案:C3.在1912年和1913年,他们凭借技能和勇气争取使民国能够运转,但西式的民主制度马上证明太洋化、太新型和太软弱,难以负担他们托付的重任。

材料中的“他们”是指()A.维新派B.革命派C.立宪派D.中国共产党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12年和1913年”及“民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最终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故选B项。

答案:B4.《官话报》曾经是北京各报中最反对共和,支持清廷的报纸,但1912年1月4日该报的社论完全改变了立场,敦促清帝接受必不可免的事情并逊位。

这表明()A.清末新政失败B.民主共和思想影响扩大C.清朝统治覆灭D.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动摇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15课辛亥革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15课辛亥革命

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和“开国大典”反映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巨变。

共同点是()A.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 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C. 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D.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2.史学家金冲及在谈到中华民国的建立时认为,“民国”不只是换了一块招牌,更多的是它给民众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这种“冲击”是指()A. 从“臣民”到“国民”的自我认同B. 从传统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C. 从“奴才”到“公仆”的变化D. 从君主立宪制到民国共和制3.1914年出版的《单级国文教科书》第八册记载辛亥革命如下:“我国革命之役,起于辛亥之秋,不久临时政府成立。

清廷遣使议和,历时未决,内阁总理袁世凯调停期间,隆裕太后及宣统帝遂逊位让国。

临时政府迁于北京。

国民以袁世凯有大功,更举为临时大总统。

翌年十月国会选举正式总统,袁世凯当选。

政府改组,列邦承认,我国基础由是始定。

”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描述()A. 全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B. 突出了革命党对辛亥革命的贡献C. 为巩固袁世凯专制统治提供支持D. 有利于时人正确地认识辛亥革命4.就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看,辛亥革命确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主要是因为它()A. 结束了中国传统社会B. 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化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 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5.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这里的“空前绝后的大意义”是指辛亥革命()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C.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D.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6.“王淑芬:(看李三辫子碍事)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子也该剪了吧?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哼,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做皇上。

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儿个打炮,明儿个关城,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上面这段话出自老舍的《茶馆》,下面对其所反映时代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 “改良”成为一种社会思潮B. 辛亥革命后,民主的道路曲折C. 辛亥革命后彻底废除旧的陋习D. 当时的中国封建思想根深蒂固7.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XX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响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已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A. 黄花岗起义 B. 武昌起义 C. 北伐战争 D. 南昌起义8.“要想当议员,就得有30个美元。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15课 辛亥革命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15课 辛亥革命

一、单选题1.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

……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

”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A.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B.推动国民大革命C.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由D.实现人民民主专政2.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发回的消息称:“清廷将颁谕建设共和政府,且准选举总统。

”《泰晤士报》随即发表评论,称赞此举,“谓此乃调停中国乱事最简便之法……袁氏不特为政治家且为外交家云”。

英报发表此评论的背景是()A.清政府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B.袁世凯对义和团采取严厉镇压措施C.武昌起义后清朝统治面临瓦解危机D.清帝退位袁世凯通电声明赞成共和3.蔡元培写给孙中山的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他认为孙中山最大的贡献是什么()A.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B.实现了三民主义C.使中国人民获得自由 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4.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章太炎在东京《国民报》上发表《正仇满论》,指出:“夫今之人人切齿于满洲而思顺天以革命者,非仇视之谓也”,1903年在《苏报》上又发表《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认为“载湉小丑,未辨菽麦”。

这说明章太炎()A.提倡保皇立宪B.反对民主共和C.主张反清革命D.支持君主立宪5.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说:“就辛亥革命而言,主要不是解决经济问题,是要解决政治上的专制制度,要求民主,保障公民的自由、平等。

这是近代革命的核心内容,也是辛亥革命的基本诉求。

”下列史实可以证明该观点的是()①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规定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等“私权”②在思想文化领域,对以儒家三纲等为代表的旧思想发起全面进攻,传统权威被打倒③按照《临时约法》建立起三权分立的政治架构④辛亥革命后社会精英阶层要求通过议会选举方式参政的意识增加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6.(2017·湛江模拟)2012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1周年,北京、南京、武汉、广州、中山都想申请纪念活动主办权,其中南京的理由是()A.辛亥革命在南京爆发 B.在南京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C.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并颁布《临时约法》 D.三民主义在南京提出7.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的内容是()A.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D.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8.100年前,梁启超在兴民权基础上发表《新民说》,提出“新民”思想,他认为,要建设一个“新”的中国,必须先养成“新”的国民“新民”是指有爱国思想、尚武精神、社会公德、独立人格的新国民。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4.15《辛亥革命》基础训练及答案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4.15《辛亥革命》基础训练及答案

(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响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已推倒,亦未可知也。

”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 A.黄花岗起义B.武昌起义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答案:B2.“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

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可决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一条款的根本目的在于( )A.限制袁世凯B.维护共和制C.扩大内阁权力D.反对封建专制解析:材料内容体现了民主原则和权力制衡原则,限制总统权力是为防止总统权力的滥用而走向专制,并非针对袁世凯一个人。

根本目的是维护共和制。

答案:B3.“百折不回,十七次铁血精神,始有去年今日;一笔勾尽,四千年帝王历史,才成民主共和。

”这副对联创作的时间应该为( )A.1911年B.1912年C.1946年D.1950年答案:B4.我们说“辛亥革命失败了”的主要依据是( )A.没有建立新的政权B.临时政府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C.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D.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解析:判断一场革命运动失败或成功主要看其任务和目标是否达到了。

辛亥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并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后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并没有完成。

答案:D5.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A.辛亥革命的爆发B.清朝统治被推翻C.中华民国的成立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地位和影响。

中华民国成立标志着君主专制政体被推翻,创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因此是20世纪初的巨变。

答案:C6.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有( )A.两场革命运动均与两广的自然灾害有关B.革命都从中国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C.发动者尝试用暴力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制度D.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答案:BB组(能力题)7.“中国推翻专制以后应该走什么道路?开明专制化呢,还是民主政治?……既然要流血就干脆流一次血,不要再流第二次了。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15课 辛亥革命巩固辅导第六篇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15课 辛亥革命巩固辅导第六篇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15课辛亥革命巩固辅导第六篇第1题【单选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下列法律中与之最接近的是( )A、《权利法案》B、1787年宪法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924年1月,孙中山在闸述“国民党之主义”时指出:“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一曰节制资本。

”其阐述( )A、具有鲜明的扶助农工的思想倾向B、标志着国民各阶层的普遍觉醒C、宣告了国民革命运动高潮的到来D、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兴起【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

”上述材料表明新旧民主革命的关系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目标基本一致B、新旧民主革命的任务基本相同,无产阶级完成资产阶级未竟的任务C、新旧民主革命虽性质不同,但却前后相继D、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合作共同承担了革命的领导阶级的任务【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主要原因是(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B、与美国完全一样的政治制度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确定了国民的权利与自由【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787年美国宪法》在中美两国法制建设史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①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②都受启蒙思想影响③都规定实行总统制④都具有反专制的进步意义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5课 辛亥革命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5课 辛亥革命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

第15课辛亥革命[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2.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1.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和经过,认识20世纪初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趋势。

2.了解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建立中华民国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一、清末民主革命风潮——背景1.原因(1)国际:义和团运动失败后,西方列强加紧侵华,民族矛盾激化。

(2)国内: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统治危机。

2.条件(1)组织基础①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决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1905年,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

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被孙中山概括为三民主义。

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刊物。

(2)思想基础三民主义。

同盟会成立后,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等问题展开思想论战,大力宣传其政治纲领。

(3)军事准备革命党人在宣传革命理论的同时,还多次发动武装起义。

其中,1911年黄兴等人发动的广州黄花岗起义最为有名。

判断正误(1)辛亥革命之所以发生在20世纪初,是与当时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矛盾激化密切相关的。

( )答案√(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 )答案√(3)辛亥革命等同于武昌起义。

( )答案×解析辛亥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从1894年兴中会的成立到1912年清王朝统治的结束;狭义的辛亥革命即指1911年的武昌起义。

故本题说法错误。

问题思考上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什么信息?这些现象与辛亥革命的爆发有何关系?提示信息:图一体现了清朝统治危机四伏,顾此失彼,已经面临崩溃;图二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不断高涨。

关系:这些现象都是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15课 辛亥革命知识点练习二十二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15课 辛亥革命知识点练习二十二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15课辛亥革命知识点练习二十二第1题【单选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是( )A、让人民当家作主B、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C、建立资产阶级统治D、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912年1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临时大总统“有宣战、媾和缔结条约”“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官员”“设立中央临时裁判所”等权力。

据此推断,修正“组织大纲”意在( )A、迅速稳定国内局势B、创建责任内阁制C、制约袁世凯专权D、贯彻主权在民原则【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912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发起趣旨》中说:“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

”以上材料主要说明A、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的产业革命B、共和政体保证了国内公平竞争C、民国建立激发了国人投资实业的热情D、民主共和的实现提升了民众爱国意识【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

……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

冶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

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A、作为“受之者”冶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B、作为“施之者”冶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C、作为“受之者”冶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D、作为“施之者”冶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下列关于四部法律文献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①第四条规定“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时作业:第四单元 第15课 辛亥革命Word版含解析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时作业:第四单元 第15课 辛亥革命Word版含解析

第15课辛亥革命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2.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一、清末民主革命风潮1.帝国主义:义和团运动失败后,____________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

2.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统治危机。

3.资产阶级: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决心推翻____________的统治,建立____________。

(1)1894年,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2)1905年,成立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_____。

(3)纲领:“驱除鞑虏,____________,创立民国,________”,被孙中山概括为“三民主义”。

(4)机关刊物:《________》。

(5)论战:与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论战,大力宣传其政治纲领。

(6)多次发动武装起义:1911年的____________起义最著名,鼓舞了人们的斗志。

二、武昌首义1.时间:1911年10月10日。

2.首义人:熊秉坤、金兆龙。

3.结果:成立____________,国号“____________”,政体为“五族共和”。

4.影响: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使其统治土崩瓦解。

三、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1.中华民国(1)成立①1912年1月1日,在________成立。

②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以__________为国旗。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①内容: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____________;人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居住、信仰等自由;规定内阁制和____________的国家组织原则。

②评价: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____________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2.结局(1)失败①标志:袁世凯窃权。

②经过a.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

b.1912年3月,袁世凯在________就任临时大总统。

(2)功绩①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推翻了中国2 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提能.夯实双基宁
第15课辛亥革命
(对应学生用书第114〜115页)
编者选题表
一、选择题
1.1907年,浙江巡抚张曾扬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
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
律,人权尽为侵削”。

张声名狼藉,后虽调离浙江仍难平民愤。

张忧惧成疾,辞官回籍。

材料说明()
A. 清末时民权意识渐醒
B.清政府重视民众舆论
C.巡抚张曾扬徇私枉法
D.西方国家同情革命党
解析:A 材料中,张曾扬受到舆论指责不是因为捕杀革命党人,而是因
为他的捕杀无供无证,欲杀则杀,没有“按律”,侵犯了人权,这体现
了清末时民权意识渐醒,A项正确。

2. (2017 •山东烟台期末)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写道:武昌起义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

清朝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

”这一材料()
A. 说明了同盟会力量的强大
B.否定了武昌起义关键作用
C.揭示了清朝灭亡内在原因
D.说明了革命党人的软弱性
解析:C材料“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

清朝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说明清朝灭亡是由于自身统治危机所致,揭示了清朝灭亡内在原因,C项正
确;A、B、D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3. “辛亥革命……为2 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

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

”这一结论基于辛亥革命()
A. 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 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C. 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D. 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解析:D A项是同盟会成立的意义,错误;B项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错误;C项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错误;从题干中辛亥革命为2 132年的历
史打了一个句号,可知描述的是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的功
绩,D项正确。

4. (2017 •河南焦作期末)《辛亥革命时的乡居记闻》中写道:“最滑稽的是,我们这穷乡僻壤里也闹什么民主党、共和党。

许多秀才、举人、绅士老爷、乡下的读书人又找到新的出路了,有的参加民主党,有的参加共和党,还有的来了个双保险,民主党共和党都参加了。

”这反映了()
A. 辛亥革命得到了广大民众支持
B. 辛亥革命失败有其必然性
C. 地方乡绅成为革命的中间力量
D. 政治革命促进农村大变革
解析:B 材料反映的是“许多秀才、举人、绅士老爷、乡下的读书人” 投机革命,使辛亥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而非辛亥革命得到了广大民众支持,故B项正确,A、C两项错误;政治革命促进农村大变革材料中无体现,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对农村的影响有限,故D项错误。

5. 在下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诸条内容中,最能体现约法本质的是()
A.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 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结社等自由
C. 国民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D. 实行责任内阁制
解析:A 首先理解“约法本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有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性质。

然后据此分析选项可知:A项所述的内容实质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最能体现约法的资产阶级性质。

6. 近代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

”陈旭麓的论证旨在说明()
A.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
B.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C.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
D.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解析:B 材料强调辛亥革命后社会民众希望有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强权人物出现,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手握兵权, 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材料又说袁世凯上台“于法有据”是“选举出来的”,可见袁世凯上台是时代的选择,具有必然性。

7. (2017 •山东荷泽期末)黄炎培在《我亲自经历的辛亥革命》中说: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

所有卑贱、颓废……行为,有些少了,有些完全消灭了……总之,辛亥革命无数头颅换来的,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

文中黄炎培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中国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C.促进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D.社会生活领域出现重大变化
解析:D 材料围绕“社会风俗人心”,强调“民众的体格、品格…… 提高了”,这属于社会生活领域的重大变化,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8.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重大事件。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

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

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材料三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

以下几个因素可解释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几十年中所产生的这一悲惨结果。

首先,中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

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几十年来注重传统的文官候选人一直从那里产生。

他们组成的官僚阶层由知识分子构成,而这些知识分子专注于儒家经典著作,因而,他们更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不是手工技艺或战争艺术。

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一步受到约束:除佛教外,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了什么制度?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没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临时约法》实行什么制度。

这个制度具有什么进步意义?
⑶ 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最坏的时期”是由谁统治的。

依据材料三概括哪些因素造成了“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
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资产阶级革命派借鉴了美国的民主共和制,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这一制度在当时没有获得成功,原因结合材料一及所学从自身(资本主义发展)、外因(帝国主义破坏)、历史(专制主义传统)等角度分析。

第(2)问材料二反映的制度是责任内阁制,这个制度的进步意义是限制专制。

第(3)问结合所学可知,“最坏的时期”是指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分析“原因”时注意“依据材料三” 的限制,不要罗列教材的观点。

答案:(1)制度: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专制主义影响根深蒂固等。

(2)制度:责任内阁制。

意义:制约专制。

(3)袁世凯(或北洋军阀)。

因素:中国幅员辽阔,广大内地未受到西方影响;中国官员和知识分子专注儒家著作,强调道德伦理;对西方事务不注重,中国缺乏学习外国的传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