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利息与利率.ppt
货币金融系-第四章--利息和利息率

+
C (1+r)3
+···(1·+Cr·)n+
F (1+r)+n
式中:r = 到期收益率 P = 息票债券的市场价格 F = 债券面值 C = 每年定期支付的息票利息(等于债 券面值乘以票面利率) n = 债券的到期期限
七、金融工具的价格
上式中,在债券面值、票面利率、期限 和市场价格已知的条件下,就可以求出它的 到期收益率;反之,如果知道债券的到期收 益率,就可以求出其市场价格。
名义收益率,是金融工具票面收益率与票面额的比
率。
如某债券面值100元,10年偿还期,年息是8元,则该 债券的名义收益率是8%。
七、金融工具的价格
即期收益率,是年收益率对该金融工具当期市场价
格的比率。
若上例中债券的价格为95元,则 即期收益率=8/95*100%=8.42%
七、金融工具的价格
平均收益率,是将即期收益与资金损益共同考虑的
(三) 系列现金流的现值和终值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会遇到一系列 现金流的情况,如分期等额付款、还款,发 放养老金、支付工程款等。经济学上将这种 定额定期的支付称为“年金”。这里涉及的 就是年金现值和年金终值的计算。
七、金融工具的价格
设年金额为A,利率为r,期数为n,则按复利 计算的每期支付的终值之和就是年金终值。 所以年金计算方法如下: S=A+A(1+r)+A(1+r)2+A(1+r)3+·····+A(
甲方案
每年年初 投资额 50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9500
现值
5000.00 454.55 413.22 375.66 341.51 310.46 282.24 256.58 233.25 212.04 7879.51
第4章 利息与利息率

代„„
2009.9
第四章 利息与利息率
制作:张彬
LOGO
• 按利率水平是否剔除通货膨胀因素来划分。 • 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 息率。 • 名义利率是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
2009.9
第四章 利息与利息率
制作:张彬
LOGO
思考
• 在物价不变的时候,一年期贷款100万元,年利息额 5万元,则名义、实际利率均为5%。 • 但如果是通货膨胀率为10%呢? • 即年初的100万元相对于年末的110万元,或者说年 末的100万元相对于年初的90.91万元,则债权人想
利润,利息率的变化范围在零和平均利润之间波动。
2009.9 第四章 利息与利息率 制作:张彬
(2)西方利率决定理论
LOGO
• 投资储蓄理论、可贷资金理论、凯恩斯的流动偏好利率理论、 IS-LM 模型的利率理论。 –关于利率的高低,即利率的决定上有不同的理论,在历史 上有影响的理论有三种: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从投
2009.9 第四章 利息与利息率 制作:张彬
•
(5)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
• 以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为划分标准。
LOGO
• (1)短期利率 short-term interest rate :1年以下的 货币市场上的利率。
–纽约货币市场和伦敦货币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短期融 资中心,由该市场确定的利率水平对世界市场起着带 头作用。 • (2)长期利率long-term interest rate :资本市场的 利率,一般指1年以上的资产与负债。 –重要特点:期限长,从而不确定因素增多,风险加大。
• S=1000000×(1+6%)3 =1191016元 • I= 1191016 -1000000 =191016元
金融学第四章 利息和利率

例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人力资本是工资的 资本化。
四、收益资本化
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算出资本金额,称为资本 化。
B(收益或利息额)=P(本金)×r(利率) 通过资本化有些不是资本的东西也可视为资本,
第四章 利息与利率
本章教学要求
了解利息的定义、来源与本质;利息与收益的 一般形态;收益资本化;
重点掌握利率的概念,利率的分类:市场、官 定、公定; 固定、浮动; 名义、实际; 长期、 短期;一般、优惠;
掌握利率体系和利率结构,熟练掌握利率的计 算;
掌握利率的决定理论; 影响利率的一般因素。
市场利率:指各种民间借贷利率、政府和企业 发行的各种债券利率。发挥基础性作用
2)拆借利率和国债利率: 拆借利率:是银行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
借贷利率。
国债利率:指一年期以上的政府债券利率,它 是长期金融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利率。
3)一级市场利率和二级市场利率: 一级市场利率:债券发行时的利率 二级市场利率:债券流通转让时的利率。
第一节 利息概念与本质
一、利息的概念
利息是伴随着信用产生的,它是借贷资金的增 值额。
从债权人角度:利息是让渡资金使用权从贷款 人处获取的报酬;
从债务人角度:利息是借入资金所花费的代价 或成本。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息是借贷资本运动的产 物,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表现形式,是利润的一 部分。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是建立在利率来源与本质分析的 基础上,以剩余价值在不同资本家之间分割为起点;
认为利息是贷出资本的资本家从借入资本的资本家那 里分割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第4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四章利息与利息率第一节利息和利息率一、利息的来源与本质利息是借贷资本的收益,是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
利息是伴随着信用关系的发展而产生的经济范畴,并构成信用的基础。
考察利息的本质,须结合其来源进行分析。
(一)马克思关于利息来源与本质的理论。
利息就其本质而言,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利润的一部分。
(二)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利息来源与本质的理论,大多脱离经济关系本身,无法揭示资本主义利息的真正来源与本质。
(三)中国学者认为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利息来源于国民收入或社会财富的增殖部分。
在现实生活中,利息被看作收益的一般形态,导致了收益的资本化。
在一般的贷放中,本金、利息收益和利息率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B=P·r资本化是商品经济中的规律,只要利息成为收益的一般形态,这个规律就起作用。
二、利率的种类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贷出资本额的比率。
利息体现着借贷资本或生息资本增值的程度,是衡量利息量的尺度。
利率有两种计算方法:单利法和复利法。
用公式表示为:I=P.r.n S=P(1+r.n) or I=P[(1+r)-1] S=P(1+r)利率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一) 按照利率计息的时间可划分为:年利率%、月利率‰与日利率。
(二) 按照利率的决定方式可划分为:官定利率(又法定利率)、公定利率与市场利率。
(三) 按照借贷期内利率是否浮动可划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是指按借贷协议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不变的利率;浮动利率是指按借贷协议在一定时期可以变动的利率。
(四) 按照利率的制定可划分为:基准利率(在西方国家通常是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在我国是央行对各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与差别利率。
(五) 按照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可划为: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
(六) 按照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划分为:1、实际利率,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2、名义利率,指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4利息与利率

19
第三节 利息与利率
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
存款利率是指客户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存款 所取得的利息额与存款本金的比率
贷款利率是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所 收取的利息额与贷款本金的比率
贷款利率一般高于存款利率,贷款利率与存款 利率的差额即为存贷利差
2020/4/9
经济管理学院财务与投资系 刘亚娟
2020/4/9
PC r
收益资本化的例子包括: 土地的价格、人力资本的 价格、有价证券的价格。
经济管理学院财务与投资系 刘亚娟
3
第一节 利息
例如:土地本身不是劳动产品,无价格,从而不具备决定 其价格的内在根据,但土地可以有收益,于是就可以取得 地价。
比如,一块土地每亩的年平均收益为100元,假定年利率为5% 这块土地就会以每亩2000元( = 100元÷0.05)的价格买卖成交 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当土地的预期收益(B)越大时,其价格
利息
借贷资本供求状况, 法律、人们的道德观 念、传统习惯等都对 利率有影响
零
2020/4/9
经济管理学院财务与投资系 刘亚娟
24
第三节 利息与利率
西方利率决定理论
经济管理学院财务与投资系 刘亚娟
18
第三节 利息与利率
市场利率、官方 利率和公定利率
由民间金融组织如银行公 公定利率 会所确定的利率
在金融市场
上由借贷资
金供求关系
直接决定并
由借贷双方 自由议定的
市场利率
决定主体 不同
利息率。
包括借贷双
方直接融资
时协商的利
率和金融市
政府货币管理当局或中央
场买卖各种
10
1
2
利息与利率金融学教学课件5

1.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 西方经济学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 威廉·配第认为,货币持有人贷出货币就等于放弃了用这笔货 币购置土地而能获得的地租,所以它应该获得相应的补偿。因 此利息同地租一样公道、合理,符合自然规律。亚当·斯密认 为,利息的来源有两个:一是当借款用做资本时,利息来源于 利润;二是当借款用于消费时,利息来源于别的收入,如地租 等。
2.现值 复利现值就是按照复利方式计算以后若干期一定数量资金现在的价值。计 算公式为: PV=FV/(1+r)n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Hale Waihona Puke 第四章 利息与利率(三)银行贴现
银行贴现是用单利法以期满偿还金额计算利息。计算公式如下: 现值=汇票面额-贴现利息 贴现利息=终值×利率×时间
=汇票面额×贴现天数×(月贴现率÷30) 同样运用单利法进行现值计算,则真实的现值计算是以期初实贷金额 计算利息。计算方法如下:
现值=终值/(1+利率×时间) 贴现所扣利息=终值-现值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四章 利息与利率
(四)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
1.零存整取 零存整取是每月按同一金额存入,到约定的期限将本利和 一次取出。零存整取实际是一种期初年金现象。 2.整存零取 整存零取是一次存入若干金额的货币,在以后预定的期限 内,每年提取等额的货币,当达到最后期限的一次提取时,将 本利全部取完。整存零取同样是一种年金现象,可按照普通年 金现值来计算。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四章 利息与利率
第四节 利率市场化
一、利率市场化的含义
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市场资金借贷的利率由供求双方根据资 金供求的情况来自主调节,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以 同业拆借利率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各种利率保持合理利差和分层有 效传导的利率体系。利率市场化有如下含义:
货币银行学 第四章 利率及其决定

第四章 利率及其决定
第四节 利率的作用
储蓄的利率弹性 ——利率作用之深入分析1
第四章 利率及其决定
第一节 利息 利息的实质 马克思分析论证了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 分,是利润在贷放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与从事 产业经营的资本家之间的分割。 在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利息体现了贷放 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与从事产业经营的资本家 共同占有剩余价值以及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第四章 利率及其决定
第四章 利率及其决定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
商业银行优惠利率是指低于一般贷款利率 的利率。优惠利率一般提供给信誉好、经 营状况良好且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借款人。 在我国,优惠贷款利率属于官定利率。优 惠利率的授予对象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相联 系,一般提供给国家认为有必要重点扶植 的行业、部门及企业。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S
S M
S
r1 r0
见图。图中的M0是尚 未增加ΔMS的货币供 给量;M1是增加了 ΔMS之后的货币供给 量。
I M D
I O M0 M1
第四章 利率及其决定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影响利率的风险因素
影响投资风险的因素,决定利率对风险补偿 (风险溢价)的要求: ——需要予以补偿的通货膨胀风险; ——需要予以补偿的违约风险; ——需要予以补偿的流动性风险; ——需要予以补偿的偿还期限风险; ——需要予以补偿的政策性风险……
基准利率(benchmark interest rate):指在多种 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即这种利率发 生变动,其他利率也会相应变动。 利率=机会成本补偿水平+风险溢价水平
风险“溢价”,是由于风险的存在而必须超出机会成本补偿支付 更多的金额。
第4章 利息与利率

一、利率概述
• (一)利率的定义 • (二)利率结构 • (三)利率体系
(一)利率的定义
• 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 贷出资本额(本金)的比率。
• 它体现着借贷资本或生息资本增 值的程度,它是衡量利息的量的 尺度。
利率的表现形式
• (1)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即年利息额/ 本金额。
• (2)利润率一定,利息占利润的比例关 系。
• 再次,有偿使用是现代信用关系的特征。
借贷资本的整个运动过程
• G—G一W(Pm、A)……P……W’一G’一G’
• 其中,G代表货币,W代表商品,Pm代表生产资料,A代 表劳动力,P代表生产过程,’代表增值部分。
• 由此可以看出,借贷资本的运动与现实资本的运动和资 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密切相关,借贷资本只有转化为现实 资本,进入生产,才能繁衍。
(三)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 这种理论认为,利率是由金融市场上可供 贷出的资金的供求来决定的。
• 可供贷出的资金的供应是指国民收入的储 蓄部分,加上信用扩张所带来的信用的增 加部分。
• 可供贷出的资金的需求是指投资所需的资 金,加上人们所愿意贮藏的货币的净增量 部分。
• 可供贷出的资金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 的交点便决定了均衡利率。
• 马克思认为,资本所有权与资本使用权分离,借贷资本 成为资本商品是利息产生的经济基础。
• 借贷资本成为资本商品,利息成为借贷资本的价格,在 资本主义经济中有其存在的客观经济基础。
• 首先,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货币有转化为资本的可能性。
• 其次,因为货币转化为资本后,就获得一种追加的使用 价值——生产平均利润的能力。
1.终值函数
• 设t是本金投资使用的时间长度,A(t)表 示t时的终值,它是t的涵数,称为终值函 数。当t=0时,A(0)就是本金。
:利息与利率演示

三、利率及其种类
?(一)利率的概念 ?(二)利率的种类
(一)利率的概念
?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 金额百分数表示的为年利率;
?千分数表示的利率为月利率;
?万分数表示的利率为日利率,习惯叫“拆 息” 。
二、利息的计算
?单利法 :不论期限长短,只按本金计息, 利息不再计入本金重新计算利息。
利息 I=本金 P×利率 r×期限 n
本息和S=本金(1+利率×期限) =p(1+rn ) ?复利法 :是指计算利息时按照一定的期限,
将利息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逐期滚算, 俗称利滚利。
I=P[ (1+r)n-1];S=P(1+r)n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限内利率可以定 期调整的利率。
?我国现在所说的浮动利率是指各商业银 行、其他金融机构可以在中央银行规定 的利率基础上按一定幅度上下浮动的利 率。
4.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
?短期利率一般是指借贷期限在一年以内 (包括一年)的利率。
?长期利率一般是指借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 利率。
?利率的高低与期限长短、风险大小有着直 接的联系。
(二)利息的本质
?马克思对利息本质作过深入的研究,他的主 要观点是:
?利息直接来源于利润,是利润的一部分。 ?利息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表现形式,对剩余价
值的分割。 ?反映了职能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雇
佣工人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息来源于国
民收入或社会财富的增值部分,反映了社会 主义经济关系。
学习要点
?一、利息及其本质 ?二、利息的计算 ?三、利率及其种类 ?四、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 ?五、利率的作用 ?六、利率的市场化
利息与利率

四、影响利率的其他因素
(一)经济周期 (二)通货膨胀 (三)货币政策 (四)财政政策 (五)国际经济政治关系 (六)利率管制
第四节 利率的结构
一、利率结构的含义与种类 (一)利率结构的含义 利率结构是指各种债券利率之间的关系 (二)利率结构的种类 1、利率的风险结构:期限完全相同的各种债 券的利率差异 2、利率的期限结构:特征相同而期限不同的 各种债券的利率差异
2、意义 使利率成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贷出使用权:R1 资金所有者 行使使用权:R2 保持规模: R1 经营者 扩大规模:R2
(二)收益的资本化(capitalization) 1、含义:任何一个能带来收益的事物,都可 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 大的资本金额,这个过程或作法称为资本化。
(二)复利现值 1、单笔现金流的现值 FV PV= ———————— (1+r)n 其中的1/(1+r)n又称为复利终值系数PVIFr.n 这个将未来值按一定的利率折为现值的过程通常 又称为贴现,其中的利率称为贴现率。
2、多重现金流的现值 A 1 A2 An PV= ———— + ———— + ……+ ———— (1+r)1 (1+r)2 (1+r)n 或者 A 1 A2 An PV= ———— + ———— + ……+ ———— (1+r)0 (1+r) 1 (1+r)n-1
例:假设5年后到期的面额100元债券销售 价格为75元,这是一种在到期日之前没有任 何现金收入的公债,银行存款的年利率为 8%,试用净现值法评价该种公债是否是一个 好的投资。
FV n N PV = - PV n (1+ r)
第四章 利息和利率

现值计算:现值
终值
可以看出,现值计算和复利计算互为逆运算。
(二)现值的计算
1
现值 = 终值 ×
(1+利率)期限
1
P=S×
(1+r) n
现值系数
(三)现值的运用 例一 票据贴现
一张 100 万元面值的票据 12 个月后到期,假定年利率为 10%,这张票 据的现值是多少?
1
现值 = 100×
1+0.1
= 100×0.909091 = 90.9091(万元) 答:这张票据的现值是 90.9091 万元。
2000 12
人力资本=
= 480000 万元
0.05
例 4 证券 一期限 5 年面值 1000 元的债券,票面利率年利 6%,到期一次性 还本付息,发行后第 2 年出售转让。转让时市场利率为 5%,请问债 券转让价格应该是多少?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一、 利率的概念
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 二、利率的种类 (一)基准利率与无风险利率 1.基准利率 : 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2.无风险利率 上节讲到利息是对让渡资本使用权的一种补偿。
无风险利率 成为利率体系中 基准利率 。一般用 国债利率 代表。
我国基准利率是商业银行一年期存贷款利率,不符国际惯例。 (二)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 1.实际利率 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2.名义利率 专业定义:包括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
通俗定义:银行挂牌利率及证券票面利率。 由专业定义得:
第三节 单利和复利 一、单利和复利的概念及公式 (一)单利 仅按本金计算利息,上期利息不加入本金计算下期利息。 计算公式为:单利利息 C =本金 P×利率 r×期限 n
第四章-利息和利率

2、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按是否考虑通
货膨胀因素
1. 在借贷过程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风险。
2.名义利率是指不考虑物价变动对利息收入影响时的利率。 • 通常金融机构公布或采用的利率都是名义利率. • 实际利率是从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3. 公式:
rip或ir-p
i 1r 1 rp 1 p 1 p
21
中国的银行系统对三年定期存款的保值率(%)
季度
年利率
通货膨胀补贴 总名义利率 率
1988.4 1989.1 1989.2 1989.3 1989.4
每亩收益100元,利率5%,则土地可以以每亩100÷ 5%=2000元的价格成交←地价=土地年收益/利率 2.使并非资本的事物看成了资本,如人力资本。 ➢ 如某人1年工资总额24000,可视为收益,利率5%,则收 益的资本额:24000 ÷ 5%=48万→人力资本,为增进人 的生产能力所进行的投资←人力资本价格=年薪/利率 3.股票价格=股息收益/利率
2. 补偿由两部分组成: ⑴对机会成本的补偿; ⑵对风险的补偿。
利率 = 机会成本补偿水平 + 风险溢价水平
4
利息的实质
马克思:关于利息实质的分析, 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
5
利息之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利息是收益的
一般形态)
• 现实中,人们把利息看作是收益的一般形态:无论 贷出与否,利息就是资金所有者理所当然的收入— 可能或将来会取得的收入。
r——名义利率; i——实际利率; p——物价水平
15
推倒:
1 ( 1 r ) 1 ( 1 i) 1 ( 1 i) p
(1 r) (1 i)(1 p ) i r p
1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