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

合集下载

初三历史第一单元复习课

初三历史第一单元复习课

第一单元人类起源与上古文明复习课导学案班级姓名小组学号一、复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的产生、雅典的民主政治、罗马的兴衰、基督教的产生2、能力目标:了解佛教的产生与传播,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解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识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理解人民创造历史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树立正确对待世界各民族创造的文明成就的科学态度。

4、我的目标:二、复习重点、难点:重点:古埃及金字塔、佛教的产生、雅典民主政治、罗马兴衰、基督教的产生难点:为什么说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佛教的产生等折射出上古时代的阶级关系?辩证的认识奴隶主民主政治和对古代罗马历史基本线索的把握。

三、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世界古代史的开端,讲述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及世界东西方文明的起源。

世界的大江大河滋养孕育了四大文明古国:中华文明、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证明了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影响。

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雅典民主政治是希腊文明最具有人文价值的精粹之一,对后来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演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罗马是欧洲历史上第二个辉煌时期,强大的罗马帝国最终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和上古历史的终结以及中古历史的开始。

四、学情分析:新的学期,新的起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四大文明古国学生并不陌生,特别是作为它们象征的金字塔等更是学生特想了解的,所以学生乐于学习本单元。

五、学法指导及学习准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合作探究;自我评价;师生互动探究等让学生上网查找四大文明古国、佛教、基督教的相关资料。

六、复习过程:(一)、自主温习巩固知识(12分钟)1、金字塔的地理位置、功能及地位作用2、《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时间、地点、人物及目的、意义3、佛教产生的时间、地点、创始人、教义及影响4、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评价5、罗马共和国的建立、扩张和罗马帝国的建立、扩张、分裂及灭亡6、基督教产生的时间、地点、创始人及教义(二)迁移应用提升技能(3分钟)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导学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导学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名校讲坛】【知识误区】【难点分析】1.人类的起源。

人类起源发展过程中有三个基本阶段, 即“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

“猿类”是指生活在千百万年以前的古代猿类, 它们是人类的远祖;“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从猿到人的过渡, 他们已能直立行走, 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 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 南方古猿就是“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则是指能够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 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完全形成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

2.氏族社会的特点。

(1)氏族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不同的阶段。

(2)氏族是按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的社会集团。

(3)由于女子和男子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经济地位, 因此在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不同时期, 妇女和男子先后成为氏族社会的主体。

(4)氏族社会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平等社会, 人们过着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生活。

【教你一招】速记巧学小知识三四百万年以前, 人类进化自古猿。

黑白黄色三人种, 环境变化是主因。

虽分人种质无别, 最初人类分四段。

氏族演变源生产, 妇女采集占主导。

男子农耕代母系, 知母知父家稳定。

贫富分化现私有, 国家产生源始终。

【课前预习】知识点1 人类的出现目前, 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 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

人类在距今约前形成。

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 、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和四个进化阶段。

世界三大人种的形成: 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知识点2 氏族社会有了人类, 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人类最初经历的是。

氏族分为和两个阶段。

当生产发展到犁耕农业和畜牧业时, 在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他们开始支配社会, 逐渐取代。

【当堂训练】1.世界各国关于人类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 通过下图你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人是上帝创造的B.人是女娲创造的C.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D.人是猴子变来的2.南方古猿是人类的直系祖先, 如果想到实地去考察南方古猿的遗址, 则应该去( )A.非洲B.美洲C.亚洲D.欧洲3.北京人属于人类哪一个阶段的主要代表( )A.早期猿人B.晚期猿人C.早期智人D.晚期智人4.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组成了一个大的家庭, 在我们这个大家庭中拥有着不同肤色、发型、眼型和鼻型的成员, 根据这些外貌特征, 世界上的人类主要分为哪三大人种( )①棕色人种②白色人种③黑色人种④黄色人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世界已经浓缩成一个“地球村”。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沁园春 雪》学生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沁园春 雪》学生导学案
历来对"今朝"的"风流人物"到底指谁,看法不一,请结合写作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导学案
课题
沁园春雪(毛泽东)
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1.把握这首词的意象,学习通过解读意象分析作者情感的基本方法。
2.了解这首词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特点,学习通过理解议论抒情句,分析作者思想情感的方法。
3.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课前任务
课前学习任务
1.结合工具书,给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正音并理解词义。
学习任务二
概括雪景,拟写小标题:选择1-2幅画面,陈述画面是如何展现特点的。
1
2
命名依据:
命名依据:
学习任务三
补全下面对联的下联:
望雪景壮美如画,绘江山如此多娇。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雪》的发表,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大的轰动?
2.朗读课文,尝试标出重音和节奏。
学习任务一
大声朗读《沁园春·雪》,确定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并浅析其原因。
穿插写作背景:《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在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创作的。当时,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不久,毛泽东在一场大雪之后,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面对“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

人教九年级化学导学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

人教九年级化学导学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复习)[知识回顾]1、化学是一门以____为基础,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及其____ 的科学。

2、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3、化学性质是指 物理性质是指4、蜡烛放入水中 于水面,说明其密度 于水。

点燃蜡烛时,看到火焰分为 层,温度最高的是 ,用一干而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看到有 生成,再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 和 。

5、吹灭蜡烛时看到有 生成,用火柴去点燃时看到 。

7、取用药品的原则(1)节约原则: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用最少量:液体取 ,固体(2) 处理原则: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 ,也不要 ,更不要 ,要 。

7、玻璃仪器的洗净标准: 8、如右图所示,在10mL 量筒内量取的液体体积是 mL 。

9、 酒精灯的使用(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 温度最高 , 加热时用 加热。

(2)熄灭酒精灯用 ,不可用嘴吹灭。

6 510、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向倾斜,目的是。

刚开始加热时应先给试管热,再固定对加热。

11给液体的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加热时试管口应向倾斜,管口不能对着。

[问题讨论]18.在实验室内取药品与平时在家中厨房内烹饪食物时取调味品,有哪些相似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提示:这道题也许需要与长辈共同切磋一番][例题赏析]例1、试管是化学实验中最常用得仪器,是根据图示写出试管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得功用,并各举一例。

[反馈练习]1、.用量筒量取某液体,仰视读数为50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10mL,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mL。

[拓展提高]1、实验课上,某同学进行药品称量练习。

(1)按要求称量5,4g固体,其做法是:将相同的称量纸分放天平左右两侧,5g砝码放左盘,游码放0.4g处,右盘放固体物质。

(2)量取8mL液体,他在50mL与lOmI。

的量筒中,选择了前者,仰视读出8mL的读数。

导学案第一章声现象

导学案第一章声现象

石梁河中学九年级物理中考第一轮复习导学案第一单元声现象中考考点: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4.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注:凡是物体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但不一定人们都能听得到(超声波、次声波)二、声音的传播速度1.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三、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来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1)人类听觉范围:20Hz~20000Hz(2)超声波: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3)次声波:频率小于20Hz的声(4)超声波和次声波人类都听不到四、声音的应用1、声音在建筑业中的应用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和“三音石”以及北京音乐厅的内部装修都是利用了声音的反射原理建成的。

2、超声波的应用超声波由于频率高,因此在生产、医疗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3、声音不仅能________,还能________中考真题:1.(11常州)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遥控下成功撞月.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无声的撞击,原因是。

2.(11盐城)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3.(11镇江)图4所描述的声音具有的共同点是A.声音的音调是相同的B.声音的音色是相同的C.都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 D.都是噪音4.(11阜新)复读机的扬声器发声时,它的纸盆在;当复读机加速快放时,发出声音的响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音调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11苏州)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课堂互动练习: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B.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2、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1—1所示的几个实验。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导学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导学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根据对概念的理解和辨析,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2.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并能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明确物质用途对应的性质,能判断该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学习重点】1.通过课本实验学习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通过课本实验学习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1.能正确理解概念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能正确理解概念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知识导学】知识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通过上述实验可知,有些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而有些变化有新物质生成,据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是物理变化,是化学变化。

例 1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凭借聪明才智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侯氏制碱B. 蚕丝纺织C. 火药应用D. 粮食酿酒例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冰雪融化B. 钢铁生锈C. 汽油挥发D.矿石粉碎知识点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物质的有些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而有些性质则需要发生了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据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叫作化学性质,如;叫作物理性质,如。

例3 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挥发性B. 溶解性C. 可燃性D. 导电性例 4 汽油是生活中一种常用的燃料,下列关于汽油的某些性质,说法正确的是()A. 用火柴点燃汽油能燃烧,这属于物理性质B. 将汽油滴在水中,发现油滴漂浮在水面,这是化学性质C. 将一瓶汽油敞口放置在房间里,不一会儿在房间的任何角落都会闻到汽油的味道,这是物理性质D. 加油站不能接打电话,是因为汽油具有挥发性,这是一种化学性质【夯实训练】▷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 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 窗户玻璃破碎(化学变化)B. 天然气燃烧(化学变化)C. 食物发霉(物理变化)D. 汽油挥发(化学变化)2.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春风化雨B. 火上浇油C. 叶落知秋D. 滴水成冰3. 加热某种固体由气体产生,对于这一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 是化学变化B. 是物理变化C. 可能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D. 既不是化学变化,也不是物理变化4. 下列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 “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资B. “新物质”是指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 “新物质”是指物理性质与变化前不同的物质D. “新物质”是指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5. 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B. 在物理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C. 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D. 二者没啥关系▷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 下列对一氧化碳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B. 极难溶于水C. 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D. 具有可燃性2. 疫情期间,广大师生坚持“停课不停学”,老师充分利用手机、电脑、互联网等给同学们上课。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和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富强和创新 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和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富强和创新  复习导学案

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一、重点知识回顾1、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①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极大增强。

②通过改革,我国逐步确定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③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④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已成为社会共识。

2、中国腾飞的具体表现: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体;中国是工业国;中国是货物贸易国;嫦娥探月;高铁成为中国名片;“一带一路”得以沿线国家积极响应;北斗导航系统全球服务等。

3、中国腾飞的主要表现有①极大解放和发展了。

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②中国人民通过过上了幸福生活。

③不仅深刻改变了,也深刻影响着世界。

3、在我国形成了、、、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4、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的社会地位。

5、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的权利,承担的法定义务。

二、例题剖析:共同探究:自来水提价,谁说了算?(1)图中A是精英决策——自上而下的决策,B是民主决策——自下而上的决策。

通过对比,试对精英决策做出评价:有什么长处?有什么不足?(2)怎样才能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三、跟踪练习:1、如何理解“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四、达标检测:2018年“两会”召开期间,部分媒体开通了“我有问题问总理”活动专栏。

广大网友纷纷就自己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达7.72亿人,其中97.5%是通过手机上网,网络问政已成为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通过上网了解民意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渠道。

截止到3月2日,本次活动共收到31.7万条建言,中国政府网把精选出来的1000多条优秀建言转给《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这说明网民对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关注越来越广泛。

问题探究:(1)你如何看待广大网友的行为?(2).请你选举一个你所关心的社会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答案:二、(1)长处: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权威性和效率。

九年级英语导学案Unit 1

九年级英语导学案Unit  1

九年级英语导学案Unit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第一课时(sectionA 1a—2d)主备人:曹小燕审核:左瑞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并掌握:key words: textbook, conversation, aloud, pronunciation, sentence, patient.Key phrases: listen to tap es, ask … for… , study with a group, haveconversations with … , read aloud, speaking skills, spoken English, give areport, word by word , more than .Sentence patterns: ----How do you study … ? ---I study by … .Have you ever…?The more…, the +比较级2、过程与方法:听说练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鉴文中提供的学英语的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取得好成绩。

二、教学重点:基本词汇的学习掌握。

三、教学难点:易混词辨析:loud,aloud, loudly;难句解读。

四、教学过程:1、出示学习目标;预习导学:检测课本1、2页单词并完成1a 短语翻译;导学释疑:(一)翻译下列词组。

1. by making word cards2. have conversations3 read aloud ________ 4. practice pronunciation ________________5. spoken English6.通过向老师求助7.通过读课本8.说的技巧9 小组学习10.听磁带(二)回答问题。

1How do you usually study English ? (At least 3 ways)2.Which way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 Why ?5、达标检测:选择。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终稿)(总2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九年级上册化学导学案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3.掌握化学学习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使用方法及学法指导】1.仔细阅读课本P 1-4页,用笔勾画出重点知识,然后结合课本认真完成导学案,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准备后面进行讨论。

2.探究案中注意开放你的思维,大胆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堂预习案】温馨提示:阅读教材后填空一、教材自读1、化学的研究对象是。

不仅要,还要研究和创造。

2、化学是在研究物质。

3、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商代制造、春秋战国、;以及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两项化学成就是、。

4、(1)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和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创立的,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物质是由构成的,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门捷列夫发现了并,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5、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

其理念是:原料、产品均无毒无害;生产过程中不排放有害、有毒物质;原子的利用率达到100%;其原理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近年来,由于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方向发展,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二、预习自测1.下列生产属于化学工艺的是()①发明指南针②造纸技术③烧制陶瓷④火药的发明⑤青铜器的制造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③④⑤2.下列问题与化学关系密切的是 ( )2①为什么铁制的菜刀容易生锈②为什么长期喝纯净水不利于健康③顺风骑车为什么省力④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空⑤为什么化工厂的烟囱会污染环境,损害健康⑥自行车上的铁锈为什么要及时除去.A.①④⑤⑥B.①②③⑥C.①②⑤⑥D. ②③⑤⑥3.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B.阿伏加德罗C.门捷列夫D.法拉弟【课堂探究案】温馨提示: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共同完成一、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化学的作用。

(2023年整理)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导学案

(2023年整理)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导学案

(2023年整理)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导学案2023年整理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导学案第一单元:动词用法目标:研究动词的基本用法和常见短语1.1 课文导学- 研究动词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掌握动词的基本用法:时态、数量、人称等- 了解常用动词短语的意义和用法1.2 参考练1. 单项选择题:- I usually _____ (go/goes) to school by bus.- They _____ (is/are) cleaning the classroom now.2. 完成句子:- He has ______ (do) his homework already.- We will ______ (not go) swimming tomorrow.1.3 拓展练1. 写一篇100字以上的短文,描述你喜欢做的一件事情。

要求使用动词的各种时态。

2. 根据所给情景,完成对话。

(请参考附件D)课堂作业- 完成参考练1.2和1.3- 阅读并预第二单元内容---第二单元:阅读理解目标: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思维逻辑思维能力2.1 课文导学- 研究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掌握理解课文的关键信息- 提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2.2 参考练1.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When is Halloween celebrated?- What costume did the girl wear?- How did they celebrate Halloween?2. 根据短文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Name | Age | Favorite Sport |2.3 拓展练1. 阅读一篇新闻报道,并写一篇100字以上的摘要。

2. 分析一篇英文演讲稿,写出主要论点和支持论据。

课堂作业- 完成参考练2.2和2.3- 预下一单元内容---第三单元:口语表达目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3.1 课文导学- 研究常用口语表达方式和惯用语- 掌握日常对话中常见的口语表达方式- 培养口语思维的能力3.2 参考练1. 根据图片提示,描述其中的内容,并使用合适的口语表达方式。

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

绪言与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能区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及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3.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

4.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5.通过具体活动探究,认识到化学学习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过程及现象。

知识梳理: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什么叫化学变化?列举生活中常见事例3~4个。

(2)什么叫物理变化?列举生活中常见事例3~4个。

2.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什么叫化学性质?列举2~3例。

(2)什么叫物理性质?我们一般从哪些方面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

3.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什么?4.实验室里有哪些常见的仪器,说明它们的用途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5.固体药品的取用:(1)如何粉末药品装入试管?(2)块状或颗粒装药品如何装入玻璃容器?6.液体药品的取用(1)怎样将细口瓶中的液体倒入试管中?(2)如何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正确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数?7.给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2)如何对液体进行加热?(3)如何对固体进行加热?8.仪器的洗涤(1)怎样洗涤仪器?(2)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典例精析:【例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电灯泡通电后亮了B. 矿石由块状碾成粉末C. 煤炭在燃烧D. 汽油在挥发【解析】: A中电灯泡通电后亮了,虽有光有热产生,但整个过程中并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当断电之后,灯泡仍是灯泡,所以,属于物理变化。

B仅是外形上变化。

D仅是状态上的变化,都是明显的物理变化。

而C的变化就不同了,煤燃烧后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还留下灰烬,这些都是与煤不相同的物质,故属于化学变化。

【例题2】下列关于各物质的叙述中,其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 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B. 石蜡受热会熔化C. 铜绿加热后会变黑D. 酒精挥发了解析:性质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属性,而变化是表现性质的过程。

九年级英语导学案(unit1)

九年级英语导学案(unit1)

九年级(上)导学案Unit 1 The Changing WorldTopic 1 Our coun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Section A【学习目标】:1.能记住并掌握take place、bell、Africa、volunteer四个单词的拼写和用法,能理解so…that、improve的用法。

2.初步学习现在完成时态。

3.重点学习have /has been to 和have / has / gone to 的区别及用法。

4.学会描述假期生活。

【学习的重难点】:1.单词和短语:take place、bell、Africa、so…that、improve、volunteer2.重点句型及交际用语:(1)Rita , you have just come back from your hometown..(2)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there…(3)—Where have you been , Jane ?—I have been to Mount Huang with my parents.(4)She has gone to Cuba to be a volunteer and she will be back tomorrow.(5)There goes the bell.【学习过程与方法】:课前做好预习,标出不会的内容,并试着积极、主动解决问题。

做好相关的记录。

也可以寻求同桌、小组的帮忙,聆听同学的见解。

课中专注于老师的讲解和总结。

课后及时归纳、复习。

【学习内容】:一、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任务一:记住take place、bell、Africa、so…that、improve、volunteer六个单词和短语的发音和拼写。

自主学习任务二:熟练朗读课文,并能找出课文中含有现在完成时态的句子。

通过观察,归纳出现在完成时态的结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目录第一单元导学案1《沁园春·雪》2《我爱这土地》3《乡愁》4《你是人间四月天》5《我看》x第二单元导学案6《敬业与乐业》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8《论教养》9《精神的三间小屋》第三单元导学案10《岳阳楼记》11《醉翁亭记》12《湖心亭看雪》13《诗词三首》第四单元导学案14《故乡》15《我的叔叔于勒》16《孤独之旅》第五单元导学案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8《怀疑与学问》19《谈创造性思维》20《创造宣言》第六单元导学案21《智取生辰纲》22《范进中举》23《三顾茅庐》24《刘姥姥进大观园》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沁园春•雪》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感受词中精炼的语言及丰富的表现力;2.理解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3.体会诗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诗人的伟大抱负及壮志豪情。

二、知识链接1.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2.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塬yuán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

)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3.词: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

重点名校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导学案版(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重点名校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导学案版(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学习目标〗1、知道化学的有关知识2、能区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概念3、学会基本实验操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学法指导〗1、自学构建: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完成知识网络。

2、平行训练:学生自主完成基础训练,具备一定的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点拨释疑:教师出示答案,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点拨释疑。

4、直击中考:完成中考中档以上的题,自主完成或讨论完成。

5、交流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学习流程〗流程一自学构建〖知识网络〗1、物质变化时,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又叫;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的变化叫。

2、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

3、描述、实验的基本方法:实验操作过程描述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子凑近容器口闻气味4、药品的使用不能尝药品的味道方法固体: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一倒二向三紧靠一定量药品的取用固体(托盘天平):一调、二放三回零液体(量筒):一平、二看、三读数5、物质的加热酒精灯火焰:使用一要:要用火柴点燃二查:查灯芯和酒精量三禁: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酒精灯对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三禁注意固体: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对试管均匀加热,加热时火焰集中固定在有药品的部位液体: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向上倾斜450,试管口严禁朝着自己和有人的地方6、仪器的洗涤方法:注水一半,振荡,用试管刷刷洗洗净的标志:平行训练一、选择题。

1、根据你对化学的了解,你认为下列我国古代的发明和成就中属于运用化学工艺制造的是()①青铜器②指南针③火药④活字印刷⑤造纸⑥瓷器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⑥ D.③④⑤⑥2、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牛顿 B.道尔顿 C.阿伏加德罗 D.门捷列夫3、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以下三种成分的含量有较大差别的是()A.氢气、氧气、氮气 B.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C.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D.水蒸气、氧气、氢气4、下列仪器不宜用来加热的是()A.量筒 B.试管 C.烧杯 D.蒸发皿5、既能用来给固体加热又能用来给液体加热的仪器有()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集气瓶6、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A.电熨斗通电产生的能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能量7、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8、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A.水蒸气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9、用量筒量取10mL水,采取仰视读数的方法,则实际取水为()A.10mL B.小于10mL C、大于10mL D、无法估计10、下列实验操作中,两者必需接触的是()A.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与试管B.向试管中加入液体试剂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C.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试管与酒精灯D.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试管与手11、厨房中发生的下列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盐结块、发面 B.煤与煤气在燃烧C.菜被炒焦发黑 D.瓷碗摔碎、切菜1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13、下列图标是化学实验室部分药品标签上的是()A. B. C. D.14、学习化学知识的途径有()①听老师讲解②动手实验③小组讨论④上网在线学习⑤查阅资料A.① B.①②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15、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是在了解实验目的的基础上,并()A.小组讨论 B.仔细观察 C.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 D.如实记录二、填空题。

新北师大九年级上期数学第一单元分层复习导学案

新北师大九年级上期数学第一单元分层复习导学案

昭仁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学期复课导学案(当堂训练)1、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当AC =BD 时,四边形ABCD 是矩形 B .当AB =BC 时,四边形ABCD 是菱形 C .当AC ⊥BD 时,四边形ABCD 是菱形D .当∠DAB =90°时,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2、(1)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过点D 作DP ∥OC ,且DP =OC ,连接CP ,判断四边形CODP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如果题目中的矩形变为菱形,结论应变为什么?说明理由.(3)如果题目中的矩形变为正方形,结论又应变为什么?说明理由.3、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G 是CD 上一点,延长BC 到E ,使CE =CG ,连接DE ,连接BG 并延长交DE 于F . 求证:BG 和DE 有怎样的关系?4、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延长BC 至点E ,使CE =CA ,连结AE 交CD •于点F ,•则∠AFC 的度数是( ).(A )150° (B )125°(C )135° (D )112.5°5、菱形的周长为100cm ,一条对角线长为14cm ,它的面积是( )A. 168cm 2B. 336cm 2C. 672cm 2D. 84cm 2 6、顺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 7、如图,折叠矩形,使AD 边与对角线BD 重合,折痕是DG ,点A 的对应点是E ,若AB=2,BC=1,求AG .8、如图,在矩形ABCD 中,两条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AB =OA =4 cm ,求BD 与AD 的长.9、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DE ∥AC 交AB 于E ,DF ∥AB 交AC 于F.四边形AEDF 是菱形吗?说明你的理由。

GEDCBAB类1、菱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 对角相等B. 对边相等C. 对角线互相垂直D. 对角线相等2、能够判别一个四边形是菱形的条件是()A. 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B.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C. 对角线互相平分D. 一组对角相等且一条对角线平分这组对角3.矩形具备而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对角线互相平分B.邻角互补C.对角相等D.对角线相等4.在下列图形性质中,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是()A.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B.四个角相等C.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5、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MNPO的顶点P的坐标是(3,4),则顶点M、N的坐标分别是()A.M(5,0),N(8,4)B.M(4,0),N(8,4)C.M(5,0),N(7,4)D.M(4,0),N(7,4)6、下列识别图形不正确的是()A.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B.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C.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7、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是6 cm,8 cm,则菱形的边长为_____,面积为______.8、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且AC=16cm,BD=12cm,求菱形ABCD的高DH。

九年级导学案答案

九年级导学案答案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自主复习1.DBAB2.(1)反映了人类开始过定居生活的历史现象。

(2)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的遗址证明了这一历史现象。

(3)半坡聚落的半地穴式、河姆渡聚落的干栏式。

中考链接ADACD达标测评DBCBA拓展延伸1.他和炎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峡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

2.传说黄帝的贡献有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发明舟车、制造兵器,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3.“两岸共祭黄帝”说明海峡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同根同祖。

4.为身为华夏子孙而自豪,要维护国家统一,发展海峡两岸的友好关系等。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自主复习BAB BDDCC2.(1)教育行为: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谦虚好学。

(2)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中考链接BBBAB DAB达标测评CBCC5(1)商鞅(公孙鞅、卫鞅)(2)统一度量衡;承认土地私有。

(3)措施:奖励生产、奖励军功。

作用:激发生产者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军队战斗力;削弱贵族世袭特权;富国强兵;为兼并六国打下坚实基础。

拓展延伸1.孟子,儒家;庄子,道家;韩非子,法家;墨子,墨家。

2.他们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的局面。

3.有力的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自主复习1.ADBDC BDC2.(1)焚书坑儒(2)加强思想统治。

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统一言论和思想。

(5)两个事件的目的和实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都是文化专制主义的表现。

两个事件的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它的思想文化进行极粗暴野蛮的破坏,结果并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的灭亡。

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促进大一统的形成与巩固。

ADDAD B达标测评BBAAB C拓展延伸1.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采取了中央集权制,加强对全国的统治;派蒙恬打败了匈奴;为了防御匈奴南下而修建了万里长城等。

九年级英语第一单元导学案

九年级英语第一单元导学案

【课题】Unit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SectionA 2d Grammar focus --4c1 掌握新单词repeat v.重复;重做note n.笔录;记录v. 注意;指出pal n. 朋友;伙伴pattern n. 模式;方式physics n. 物理;物理学chemistry n.化学2 理解要点句子3 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

【学习要点难点】【学习要点】1 熟记要点单词短语。

2 语法:by + 动词 ing 的用法3.本课重要句子。

4.掌握相关英语学习方法的对话。

【学习难点】 by + 动词 ing 的用法【学法指导】生词运用检测---学习2d---朗诵语法句子---达成4a---达成4b---作业生词检测:依据首字母及汉语提示达成句子。

1.He usually learns English by doing g________ exercaise.2.You should be _______( 耐心 ) to guess a word’ s meaning by reading the cessenten..3.Listening to a tape and _______(重复 ) out loud is a good way to improve your listening4.Do you learn English by reading a_______.5.The_____ (表达 ) abil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your working.6.All of my lessons, I like _______( 物理 ) and _______(化学 ) best.7. I improve my writing by writing E-mails to my pen ____(朋友)。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复习总纲1-6单元优秀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复习总纲1-6单元优秀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复习总纲(第一单元)一、作家作品1.《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字润之.他不仅是中国卓越地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而且还是造诣颇深地文学家和诗人,诗词代表作《七律·长征》、《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等都收入《毛泽东诗词全集》.2.《雨说》作者郑愁予,台湾诗人.3.《星星变奏曲》作者江河,当代诗人,是新时期朦胧诗地代表诗人之一.4.《外国诗两首》,其中《蝈蝈与蛐蛐》作者济慈,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夜》作者叶赛宁,俄罗斯诗人.二、文体常识1、词地特点“词”是诗歌地一种韵文形式,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古代地词,又称曲子词、诗余、乐府、长短句等,都能合乐歌唱.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成为一种独立地文体.每首词都有词牌,词牌和词地内容往往没有什么联系,词牌指填词时所依地乐调,决定着词地句数、字数、平仄、对偶及用韵等,所以写词(也叫填词)时往往在标出词牌后再加上一个标题.词牌名还有“满江红”“蝶恋花”“江城子”“西江月”“浪淘沙”等.词一般分为上下两段,称上下阕或上下片.词地基本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2、现代诗歌地特点现代诗歌,指中国“五四”运动以来产生地新体诗歌,是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地优秀传统地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诗歌地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地.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地特点.三、字音字形1.正音字沁(qìn)园春分(fèn)外妖娆(ráo)成吉思汗(hán)数(shǔ)风流人物襁(qiǎng)褓(bǎo)田圃(pǔ)留滞(zhì) 禁(jìn)锢(ɡù) 喑(yīn) 哑静谧(mì)劫难(jiénàn)颤(chàn)动朦(ménɡ) 胧(lónɡ) 栖(qī)息喧(xuān)响沉浸(jìn)2.形近字惟(惟一)竞(竞赛)喑(喑哑)缕(不绝如缕)茸(毛茸茸)唯(唯独)竟(竟然)暗(黑暗)镂(镂空)葺(修葺)3.多音字可:可(kě)是;可(kè)汗数:数(shù)字;数(shǔ)风流人物;数(shuò)见不鲜分:分(fēn)寸;分(fèn)外调:曲调(diào);调(tiáo)整汗:汗(hàn)水;可汗(hán) 颤:颤(chàn)动;颤(zhàn)栗折:折(zhé)腰;折(shé)本撒:撒(sā)手;撒(sǎ)种[四、词语积累重点词语: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地一片.惟余,只剩.莽莽,文中是无边无际地意思.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地壮丽景色.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妖娆:娇艳美好.折腰:鞠躬,倾倒.风骚:文中用来概括广义地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俱往矣:都过去了.俱,都.数风流人物:称得上能建功立业地英雄人物.数,数得着,称得上地意思.寒浅:初春时淡淡地余寒.留滞:即滞留,停留不流通.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襁褓:包裹婴儿地布或被.润如油膏:滋润得像脂肪.形容土地温润、肥沃.劫难:灾难,灾祸.弥足珍贵:更加觉得珍贵.喧响:声音大而杂.五、名句精华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赏析:作者巧用比喻、拟人地修辞手法,把静态地“山”“原”比喻成舞动地银蛇和奔跑地巨象,化静为动,使静态地山脉和高原,有一种奋发地态势和竞争地活力.而一个“欲”字更把“山”“原”拟人化了,生动地写出了作者雄心勃勃地精神面貌和昂扬奋发地气概.思路点拨:1)句子使用修辞手法地作用2)联系作者地思想感情.2.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赏析:这句是整首词地主旨句.“俱往矣”三字,将中国封建社会地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地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地主题.作者相信“今朝”地风流人物定能不负历史使命,创造出空前伟大地业绩,表达了作者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地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思路点拨:诗词地尾句多数是点睛之笔.3. 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地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地心意.(郑愁予《雨说》)赏析:“苹果”在这里语意双关:一是指真正地苹果;一是指作者带给少年儿童地自由、快乐、幸福,就像甜美地“苹果”一样.“你们嘴里地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地心意”,句中不仅暗含了一种祝福地力量,而且不露声色地卒章显志,照应标题,体现了诗歌地含蓄美.思路点拨:理解诗地意象.意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地具体形象.诗歌中“雨”就是一位温柔美丽而又亲切地爱地使者,作者通过它寄寓了自己对祖国儿童最真诚地祝福和希望.第一课件网系列资料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LDAY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复习导学案【一、梳理知识,分析考点】1、责任(P5-6)(1)含义:责任是一个人某些事。

(2)产生: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

2、责任与角色(P7-8)(1)我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社会身份),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

(2)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化自己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作为子女、学生、朋友、普通公民、社会成员,责任各是什么?)(3)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3、对自己负责(1)表现(P9-10)①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②约定守时、、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2)原因:?(P9-10)只有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的责任。

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3)不负责任会给带来哪些后果?(不承担责任会给他人、社会带来什么危害?怎样认识不负责任的行为?)①必然会遭到道德的谴责,失去别人的信任,得不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甚至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②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使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影响社会的进步、和谐、文明与健康发展等。

4、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1)代价与回报(P14)①回报:更重要的是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

②代价: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意味着付出、和,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2)正确态度(P14-15)①勇于承担责任,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进行正确评估,作出合理选择。

②有些责任不是我们自愿选择,仍然要义无反顾。

③承担责任要不言代价与回报。

(不言代价与回报的,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3)承担责任的意义对个人:①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P14)②学会承担责任,在承担责任中健康成长,有助于我们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有意义的人生,有助于我们实现远大的理想。

(P18)对社会: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建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P8)5、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P20)①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②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3)关爱集体的表现(怎样对集体负任?)(P21)①自觉维护集体的和,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

②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③在集体中能,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集体的力量不仅仅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更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组织和配合。

6、承担对社会、国家的责任(1)要求(P22-23)①要胸怀天下,关爱社会,共同营造“”的社会氛围。

②维护国家的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③主动,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④铸造民族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

⑤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2)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人意义。

(P24-25)在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既承担了社会责任,又帮助了他人,并使在奉献中得以提升7、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P26-29)(1)慎重许诺、坚决。

(2)承认错误并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

(3)要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4)要学会自己的责任,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

【二、精选精练,提高能力】1、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我要永远地记住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河里才能永远不干。

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台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

”这揭示的道理是A、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B、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C、集体离不开个人D、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2.“小时候责任是一张暖暖的小床。

我在里头父母在外头长大后责任是一块黑板我在下头老师在上头后来呀责任应是一张暖暧的小床我在外头女儿在里头。

”这首诗告诉我们A.不同的人承担的责任完全不同B.一个人只有长大成人后才需要承担责任c每个人在同一时间段内,都只有一种社会角色D.人的一生扮演着许多不同角色也会承担许多不同责任3.班会课上阳阳的班级围绕“集体与个人的关系”问题展开了讨论。

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 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B.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互相依存的C. 维护集体利益必然会损害个人利益D. 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4、“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敬业奉献模范”……从20XX年评出的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身上我们队责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下列对责任理解正确的是A责任全部来源于法律的规定 B承担责任获得的回报的是精神上的C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事情D 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相同的责任5、张正祥是农民他不惜牺牲全家的利益更不惜付出骨碎身残的代价。

26年义务保护滇池环境荣获20XX年度"感动中国”荣誉称号。

张正祥的事迹说明A 只有民才能保护滇池保护环境 B只有保护环境才能感动中国C他是一个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公民 D他模范地履行了法律规定的义务6、下面属于不能正确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行为是A依法纳税 B竭泽而渔 C三峡移民 D担当志愿者7、20XX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李灵走街串巷收购旧书用汗水载回孩子们的“精神食粮”她挑着孩子们沉甸甸的梦想欠债办起了希望小学……她被网友称为“‘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

李灵的“美”集中体现在A团结与合作 B开拓与创新 C责任与奉献 D爱国与守法8、“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

”这句歌词告诉我们要A加强个人修养 B坚持集体主义 C积极奉献社会 D培育文明风尚9.“香港好人”阿福一位香港货柜车运输公司老板一位徒步走中国为“中华骨髓库”募捐的志愿者一位在汶川地震灾区奋战3个月的志愿者最后倒在了青海玉树的土地上。

香港各大媒体高度评价了阿福的壮举称赞他是“香港英雄”、“港人之光”。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联系所学知识评价他的行为。

(2)你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参加公益活动有什么意义?(3)怎样用实际行动向阿福学习?(至少答出两个方面)10、我们每个人都应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都应具备各方面的责任感。

请结合自身实际列举几个自己是个有责任感的人的事例。

11、时下“幸福”是一个热门话题。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也来探讨“幸福”的话题,从中探求一些时代的脉搏他一条毛巾剪成两块使用,一个咸蛋分三餐下饭,四季吃红薯饭穿旧衣服……他,30年前把补发的9600元工资一次性捐献给国家发展教育事业,30年来资助、奖励的学生迭2万人、累积金额逾20万元……他,就是新余市渝水区罗坊中学离休乡村教师、共产党员蒋国珍。

当别人对他的行为疑惑不已时,他道出了心里话“追求物质享受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意义。

我觉得自己这样过得很好呀!把一分一毫节省下来,资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我感到幸福快乐!”共产党员蒋国珍的幸福感来自哪里?(3分)12.材料一:9岁半的林浩是地震重灾区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的班长,是大灾中勇敢救出两名同龄人的“小英雄”。

被埋废墟下,他组织同学们唱国歌以战胜恐怖。

“好不容易才爬出废墟,又爬回去,你不怕房屋再次倒塌吗?”“我怕,但我是班长,这是我应该做的!”林浩稚气的声音透着坚定。

材料二:进入毕业年级,学习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在一些班级,有的同学只关心自己的学习,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个别班干部和课代表对工作也是敷衍了事……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我怕,但我是班长,这是我应该做的!”林浩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2)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13.许多有识之士认为:本世纪最大的挑战,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一些青少年的道德问题。

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少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无法与他人真正合作的,也是无法适应社会的。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既对他人负责,也对自己负责。

(1)自觉承担责任的含义是什么?(2)为什么要自觉承担责任、对自己负责?(2分)如何自觉承担责任?(2分)14.20XX年6月10日下午4时左右,冷水江市金竹山乡坪塘村村民刘新红,到附近商店去购物时,看到两个小孩正在铁路上玩,火车开过来了。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刘新红冲向小孩,迅速抱开了离自己较近的那个,然后边喊边朝另一个跑去。

在这紧要关头,刘新红绊倒了,她毫不犹豫,迅速爬起,冒死救出小孩……火车呼啸而过,两个小孩都安然无恙,戴碧云式的英雄却身负重伤。

阅读上述材料,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刘新红身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优秀品质?(2)刘新红的事迹,对你有什么启示?参考答案1B 2D 3C 4C 5C 6B 7C 8B9、(1)阿福的行为体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有爱心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1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①植树捐款等。

1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②意义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2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3)①学习上刻苦努力迎难而上②生活中有爱心培养责任意识主动承担责任③我们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④国家处在困难时刻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

2分答出两方面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10、答案A在家孝敬父母 B在校遵纪守法 C在社会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等11、①(1分)勤俭节约艰苦朴素。

②(1分)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③(1分)社会责任承担过程中的快乐奉献过程中人生价值的提升12、(1)责任与角色同在。

我们应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

(4分)(2)①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既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又要尊重和维护个人利益。

(2分)②在集体生活中,当个人愿望和要求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应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我们必须反对那些为追求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2分)13、(1)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要我承担责任、被动地承担责任。

(2分)(2)①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你就永远无法成长。

(2分)自觉承担责任就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

在反思中,我们将会更加清楚地了解自身的责任,更好地履行责任,并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

(2分)14、(1)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奉献精神;不怕牺牲;珍爱生命;关爱他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有责任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