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科学技术概论

合集下载

纳米科学技术概论

纳米科学技术概论

3.单壁碳管分类:
8.电子物质相互作用:
9.TEM局限性:探测面积小,对TEM像的解释,电子束对样品的损坏,安全性,样品制备
10.电子源:热发射电子源,场发射电子源,肖特基发射电子源
11.SEM中SE成像其他因素的影响:1.加速电压(大加速电压形成小电子束,增大分辨率。

但对样品破坏,边缘效应明显,穿透深度加大,表面信息丢失,充电现象);
减小);3.孔径大小(小孔径对应小电子束,场深增大,分辨率提高)
2.成像原理:加偏压下的隧穿效应,隧穿电流正比于
3.SPM特点:高分辨率(横向1A,纵向
入射光强),入射光子转换成电子效率
3.传统太阳能电池:(1)原理:光电效应;()结构:
(3)标准PN结太阳能电池损耗:晶格振动、结损失、接
)提高效率:堆叠太阳能电池、
热载流子电池、多载流子激发、多能带电池、热光伏技术
)优点:薄膜低厚度,可降低消耗,现代工艺可快速大面积沉积。

纳米薄膜增大界面面积,提高光子吸收率。

吸收层厚,膜间距小,有效提高电荷传导效率(2)分类:晶体硅薄膜太阳能电
5.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1)基本原理:
(2)优缺点:优点-成本低,工艺简单;缺点:效率低(效率:染料、封装、氧化物
分子电子学简介:侯士敏。

纳米技术概论期末复习总结

纳米技术概论期末复习总结
“自下而上”(bottom-up)两种方案。其中
“自下而上”是指以原子、分子为基本单
位,根据人们的意愿进行设计和组装,从
而构筑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器件或产品的方
式。
2013-7-15
22
二、填空题
5、纳米结构自组装体系的英文全称为 Nanostructured Self-assembling system. 其涵义是分子间通过非键合力自发组织的超分 子稳定聚集体,从一般原则来讲,自组装过程 的关键是表界面分子识别内禀驱动力包括氢键、 范德瓦耳斯力、静电力、电子效应、官能团的 立方体效应和长程作用等。
被破坏,非晶态纳米粒子的表面层附近原子密度减小,使得
材料的声、光、电、磁、热、力学等特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013-7-15 31
3、纳米材料:
是指在三个维度上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
尺度范围或由它们作为基本组元构成的材料。
主要包括纳米粒子或纳米粉体材料,一维纳
米材料、纳米薄膜、纳米块材。
2013-7-15
2013-7-15
10
• 知识体系、方法论体系、价值观 体系
• 学无止境。子曰:“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 能改,是吾忧也。”
2013-7-15
11
期末复习总结
•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 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 内容比例:基本概念30%,基本知识30%, 知识的运用40%; • 题型比例: 选择题(6小题,18分),填充题(6小题, 24分),名词解释或问答题(3小题,18分), 简答题(2小题,20分),论述题(1个题,20 分);
2013-7-15 12
一、选择题 (1/6)
1、纳米(nm)是一个长度单位,它等于 。 A.10-6 米 B.10-9 米 C.10-10 米 D.10-3米 2、一般而言,光学显微镜由于受到光学衍射的 限制, 其分辨率约为 。 ①200纳米(nm) ②1毫米(mm) ③10微米 (μm) ④3~5纳米(nm).

纳米科学技术概述

纳米科学技术概述

纳米科学技术概述纳米科学技术概述一、历史背景在20世纪90年代的科技报刊上,经常出现“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这种名词。

什么是“纳米材料”呢?通俗一点说,就是用尺寸只有几个纳米的极微小的颗粒组成的材料。

1纳米为10亿分之一米,用肉眼根本看不见。

但用纳米颗粒组成的材料却具有许多特异性能。

因此,科学家又把它们称为“超微粒”材料和“21世纪新材料”。

而纳米材料并非完全是最近才出现的。

最原始的纳米材料在我国公元前12世纪就出现了,那就是中国的文房四宝之──墨,墨中的重要成分是烟。

实际上,烟是由许多超微粒炭黑形成的,而制造烟和墨的过程中就包含了所谓的纳米技术。

1984年,一位德国科学家格莱特(Gleiter)把一些极其细微的肉眼看不见的金属粉末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压制成一个小金属块,并对这个小金属块的内部结构和性能做了详细的研究。

结果发现这种金属竟然呈现出许多不可思议的特异的金属性能和内部结构。

他制出的这种材料的特殊性在于,一般的物理概念认为晶体的有序排列为物质的主体,而其中的缺陷、杂质是次要的,要尽力除去。

格莱特把物质碾成极小微粒再组合起来,实际上是把界面上的缺陷作为物质的主体,由微小颗粒压制成的金属块是一种双组元材料,有晶态组元和界面组元,界面组元占50%,在晶态组元中原子仍为原来的有序排列,而在界面组元中,界面存在大量缺陷,原子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当把双组元材料制到纳米级时,这种特殊结构的物质就构成了纳米材料,由此开始了对纳米材料及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

1987年,德国和美国同时报道制备成功二氧化钛纳米陶瓷(颗粒大小为12纳米),这种陶瓷比单晶体和粗晶体的二氧化钛陶瓷的变形性能和韧性好得多。

例如,纳米陶瓷在180℃下能经受弯曲变形而不产生裂纹,纳米陶瓷零件即使开始时带有裂纹,在经受一定程度的弯曲变形后,裂纹也不会扩大。

1989年,美国商用机器公司(IBM)的科学家用80年代才发明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移动氙原子,用它们拼成IBM 三个字母,接着又用48个铁原子排列组成了汉字“原子“两字。

第九讲 纳米技术概论

第九讲 纳米技术概论

• 介观领域中产生以相干量子输运现象为主的介 观物理,成为当今凝聚态物理学的热点。(导 体与绝缘体的转变,磁性变化、纳米碳管导电 性等)。
• 从广义上来说,凡是出现量子相干现象的体系 统称为介观体系,包括团簇、纳米体系和亚微 米体系。 • 纳米体系和团簇就从这种介观范围独立出来, 形成一个单独的领域(狭义的介观领域)。
How big (small) are we talking about?
•10 centimeters
Understanding Size
•1 centimeter
Understanding Size
100 micrometers
Understanding Size
10 micrometers
§9.1 纳米科学技术的诞生及其潜在影响 (Nanoscale science & technology)
•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宏观领域,二是微观领域。 • 宏观领域是指以人的肉眼可见的物体为下限,上 至无限大的宇宙天体; • 微观领域是以分子原子为最大起点,下限是无限 的领域。 • 基本粒子:电子、质子、中子等;亚粒子:夸克。
• 3、 自觉地研究 (理论研究的开始)
• 人们自觉地研究纳米微粒,始于上个世纪60年 代,并开始发现纳米尺寸物体的特殊性能。
• 久保理论
• 1962年,久保(Kubo) 针对金属超微粒子的研究 提出了久保理论----超微粒子的量子限域理论。 • 由于粒子中原子数的减少,使能带中能级间隔 加大,变为不连续能级,具有类似孤立原子中 的不连续性称为久保效应(不遵守费米统计, 及小于10 nm的趋向于电中性)。
(1996)
Robert F. Curl Jr. Richard E. Smalley

纳米科学技术概论—提纲教材

纳米科学技术概论—提纲教材

纳米(n a n o m e t e r)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1纳米=10-9米纳米科学技术:在纳米尺度,由于尺寸的限制,导致一些新奇现象的发生,从而使纳米材料和系统可以具有新的、或显著提高的物理、化学、生物的性能。

一旦这些性能得以应用,将带来无数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潜在的巨大利益。

纳米科学技术研究内容:研究尺寸在1--100纳米尺度上物质微粒(包括原子、分子)的结构、表征、性质及其相互作用,探索新现象和新特性(物理、化学和生物),并通过在该尺度上控制物质,创造新功能材料、新器件和系统的多学科科学技术。

纳米科学技术是高度交叉的多学科研究领域:物理、化学、生物、材料,力学,电子学等等纳米尺度:通常指1nm 到100nm之间研究对象:纳米材料或结构(包括原子、分子的操纵)的特性和相互作用研究目标:以原子、分子及物质的纳米尺度上表现出来的新颖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实现纳米结构的两种方法:1.自上而下法(Top-Down):集成电路芯片的加工:通过薄膜沉积、光刻以及等离子刻蚀的方法实现需要的纳米结构。

2. 自下而上法(Bottom-up):a. 原子与原子,分子与分子的叠加用STM搬迁法把CO分子组装的人形结构(IBM)b.原子及分子的自组装采用自组装加工有机单层结构 (Yale)c.化学或生物工艺化学工艺实现碳纳米管构成纳米结构的基本单元有下述几种:原子团簇,纳米微粒、人造原子、纳米管、纳米棒、纳米线、纳米纤维、纳米带、纳米环、纳米螺旋和同轴纳米电缆等。

共同特点:至少有一个维度上的尺寸处于纳米尺度原子团簇简称团簇,是由几个乃至上千个原子、分子或离子通过物理和化学结合力组成相对稳定的聚集体,其物理和化学性质随着所含的原子数目不同而变化。

稳定结构与幻数:在各种团簇的质谱分析中,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在团簇的丰度随着所含原子数目n的增大而缓慢下降的过程中,在某些特定值n=N,出现突然增强的峰值,表明具有这些特定原子(分子)数目的团簇具有特别高的热力学稳定性。

纳米科技概论-第四章量子点讲义

纳米科技概论-第四章量子点讲义

(2) 如何增加量子点的面密度和体密度,尽可能提高 量子点材料的增益;
(3) 如何优化量子点激光器的结构设计,使其有利于 量子点对载流子的俘获和束缚;
(4) 如何通过控制量子点的尺寸或者选择 新的材料体系,拓宽量子点激光器的激 射波长工作范围,争取覆盖WDM网络中 的1.4-1.6μm波段。
量子点的应用
什么是量子点?
由此可见,并非小到100nm以下的材料 就是量子点,真正的关键尺寸是由电 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或平均自由程。 一般而言,电子费米波长在半导体内 较在金属内长得多,例如在半导体材 料砷化镓 GaAs中,费米波长约 40nm, 在铝金属中却只有0.36nm。
量子点分类
• II-VI族: CdSe,CdTe,ZnS,MgSe等 • III-V族:InAs; • IV-IV族:SiC,SiGe; • IV族:Si,Ge; • IV-VI族:PbSe; • • 单量子点:Au,Gu等
第四章 人造原子-量子点
(Artificial Atom—Quantum Dot)
量子点Quantum
Dots (QDs) 半导体纳米晶体(Luminescence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s)
什么是量子点?
量子点是准零维的纳米材料,由少量 的原子所构成。粗略的说,量子点的三个 维度的尺寸都在 100 纳米以下,外观恰似 一极小的点状物,其内部电子在各方向上 的运动都受到局限,所以量子限域效应特 别显著。由于量子局限效应会导致类似原 子的不连续电子能级结构,因此量子点又 被称为“人造原子”。 科学家已经发明许多不同的方法来制造 量子点,并预期这种纳米材料在21世纪的 纳米电子学上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量子点在生物上的应用

自然科学概论-纳米

自然科学概论-纳米

纳米(符号为nm)是长度单位,原称毫微米,就是10^-9米(10亿分之一米)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是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

纳米科学技术是以许多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科学技术,它是现代科学(混沌物理、量子力学、介观物理、分子生物学)和现代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核分析技术)结合的产物,纳米科学技术又将引发一系列新的科学技术,例如纳电子学、纳米材科学、纳机械学等。

纳米科技概念的提出与发展最早提出纳米尺度上科学和技术问题的是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恩曼。

1959年他在一次著名的讲演中提出:如果人类能够在原子/分子的尺度上来加工材料、制备装置,我们将有许多激动人心的新发现。

他指出,我们需要新型的微型化仪器来操纵纳米结构并测定其性质。

那时,化学将变成根据人们的意愿逐个地准确放置原子的问题。

纳米科技的迅速发展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

80年代初发明了费恩曼所期望的纳米科技研究的重要仪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微观表征和操纵技术,它们对纳米科技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990年7月,第一届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在美国巴尔的摩与第五届国际扫描隧道显微学会议同时举办《纳米技术》与《纳米生物学》这两种国际性专业期刊也相继问世。

一门崭新的科学技术——纳米科技从此得到科技界的广泛关注。

纳米技术发展可能经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准确地控制原子数量在100个以下的纳米结构物质。

这需要使用计算机设计.制造技术和现有工厂的设备和超精密电子装置。

第二个阶段生产纳米结构物质。

在这个阶段,纳米结构物质和纳米复合材料的制造将达到实用化水平。

其中包括从有机碳酸钙中制取的有机纳米材料,其强度将达到无机单晶材料的3000倍。

第三个阶段大量制造复杂的纳米结构物质将成为可能。

这要求有高级的计算机设计.制造系统、目标设计技术、计算机模拟技术和组装技术等。

纳米科学技术概述

纳米科学技术概述

纳米技术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纳米技术英文名称:nanotechnology定义:能操作细小到0.1~100nm物件的一类新发展的高技术。

生物芯片和生物传感器等都可归于纳米技术范畴。

所属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方法与技术(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百科名片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是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

纳米科学技术是以许多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科学技术,它是现代科学(混沌物理、量子力学、介观物理、分子生物学)和现代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核分析技术)结合的产物,纳米科学技术又将引发一系列新的科学技术,例如纳电子学、纳米材科学、纳机械学等。

目录简介概念分类技术介绍发展历史技术内容研究应用测量技术衰层物理力学性能的检测加工技术粒子制备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材料合成纳米生物学遗传物质DNA的研究脑功能的研究仿生学的研究组装技术简介概念分类技术介绍发展历史技术内容研究应用测量技术衰层物理力学性能的检测加工技术粒子制备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材料合成纳米生物学遗传物质DNA的研究脑功能的研究仿生学的研究组装技术展开编辑本段简介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也称毫微技术,是研究结构尺寸在0.1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1981年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诞生了一门以0.1到100纳米长度为研究分子世利用纳米技术将氙原子排成IBM界,它的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原子或分子来构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因此,纳米技术其实就是一种用单个原子、分子射程物质的技术。

纳米技术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综合学科,研究的内容涉及现代科技的广阔领域。

纳米科学与技术主要包括:纳米体系物理学、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学、纳米力学等。

这七个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的学科和纳米材料、纳米器件、纳米尺度的检测与表征这三个研究领域。

纳米材料的制备和研究是整个纳米科技的基础。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2(纳米科技)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2(纳米科技)

3、纳米世界的眼和手—扫描隧道显微镜
• 扫描隧道显微镜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 界,对纳米科技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STM 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IBM公司在瑞士的苏黎世实验 室的Binnig和Rohrer教授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 (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STM )。
1、洁身自好的莲花
照理说荷叶的基本化学成分是多醣类的碳水化合物,有许多 的羟基( -OH )、( -NH )等极性原子团,在自然环境中很 容易吸附水分或污垢。但洒在荷叶叶面上的水却会自动聚集 成水珠,且水珠的滚动把落在叶面上的尘埃污泥粘吸滚出叶 面,使叶面始终保持干净。经过科学家的观察研究,在1990 年代初终于揭开了荷叶叶面的奥妙。原来在荷叶叶面上存在 着非常复杂的多重纳米和微米级的超微结构。 通过电子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莲叶表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 多重纳米和微米级的超微结构。荷叶表面上有一些微小的蜡 质颗粒,并且覆盖着无数尺寸约10个微米的突包,每个突包的 表面又布满了直径仅为几百纳米的更细的绒毛。在突包间的 凹陷部分充满着空气,这样就紧贴叶面形成一层极薄、只有纳 米级厚的空气层,从而使得在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 雨水等落在叶面上后,不会大范围直接接触叶面,而要隔着一 层极薄的空气,并且其能接触的点也只是叶面上若干个凸起的 点。
• 纳米有多小?
• 一米的十亿分之一(10-9米) 。人的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的 万分之一(人头发直径约为80~100微米 )。形象地讲 ,一纳米的物体放到乒乓球上,就像一个乒乓球放在 地球上一般。
• 千米 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 103 1 10-2 10-3 10-6 10-9 • 纳米结构: 通常是指尺寸在100nm以下的微小结构。

纳米科技导论-0概论--修改

纳米科技导论-0概论--修改

与电子器件相比,量子器件具有高 速(速度可提高1000倍)、低耗(能耗降 低1000倍)、高效、高集成度、经济可 靠等优点。因此,纳米电子学的发展, 可能会在电子学领域中引起一次新的 电子技术革命,从而把电子工业技术 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 纳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1纳米 = 10-9米。 • 纳米结构通常是指尺寸在100纳米以下(1-100nm) 的微小结构。 • 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 尺度范围(10-9~10-7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 成的材料 • 在纳米尺寸上对物质和材料进行研究处理的技术 称为纳米技术。纳米技术本质上是一种用单个原 子、分子制造物质的技术。 • 纳米科学:在纳米尺度上研究材料的制备及其性 质、现象的科学。 • 纳米科学技术(简称纳米科技):制造和研究纳 米尺度(10-9 ~10-7m)的器件和材料的科学技术。
绪论
• 纳米技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 纳米技术包含下列四个主要方面: 第一方面是纳米材料,包括制备和 表征。纳米材料是纳米科技发展的重要 基础。纳米材料是指材料的几何尺寸达 到纳米级尺度,并且具有特殊性能的材 料。

其主要类型为:纳米颗粒与粉体、 纳米碳管和一维纳米材料、纳米薄膜、 纳米块材。在纳米尺度下,物质中电 子的特性(量子力学性质)和原子的 相互作用将受到尺度大小的影响,如 能得到纳米尺度的结构,就可能控制 材料的基本性质如熔点、磁性、电容 甚至颜色,而不改变物质的化学成份。
第四方面是纳米电子学,包括基于 量子效应的纳米电子器件、纳米结构 的光/电性质、纳米电子材料的表征, 以及原子操纵和原子组装等。 如现有的硅和砷化镓器件的响应速 度最高只能达到10~12秒,功耗最低 只能降至1微瓦。而量子器件在响应速 度和功耗方面可以比这个数据优化 1000~10000倍。

纳米科技概论第八PPT资料(正式版)

纳米科技概论第八PPT资料(正式版)

一、纳米塑料的制备方法
3、直接分散法 该技术是制备纳米复合材料最简单的技术,适
合各种形态的纳米粒子。
共混方式:就共混方式而言,又有溶液共混法、 乳液共混法、熔融共混、机械共混等。共混技术 将纳米粒子与材料的合成分步进行,可控制粒子 形态、尺寸。
聚酰胺(俗称尼龙,英文缩写PA)是工程塑料的一大品种,特别是其中的尼龙6(PA6),由于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例如拉伸 强度高,耐磨性优异,抗冲击韧性好,耐化学药品和耐油性突出,在五大工程塑料中应用最广。
一、纳米塑料的制备方法
2、溶胶-凝胶法 溶胶-凝胶过程制备的纳米塑料的结构较为复
杂,主要有如下几种结构形式:
一、纳米塑料的制备方法
3、直接分散法 该技术是制备纳米复合材料最简单的技术,适
合各种形态的纳米粒子。
表面处理:为防止粒子团聚,共混前要对纳米 粒子表面进行处理。目前采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有 表面覆盖改性、局部活性改性、外膜层改性、机 械化学改性等。
合各种形态的纳米粒子。 间距一般为纳米级,可容纳单体和聚合物分子。
硅酸盐纳米塑料也可用作聚合物电解质。
由于聚合物基体与粘土片层的良好结合和粘土片层的平面取向作用,纳米塑料表现出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很好的气体阻透性。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因其优良的综合性能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合成纤维、瓶和薄膜,但工程塑料用只占其总量的1.
插层复合法就是采用层状无机物作为主体, 有机单体作为客体插入无机物夹层间进行原位聚 合或聚合物直接插进夹层间形成复合物。
一、纳米塑料的制备方法 1、插层复合法
一、纳米塑料的制备方法
2、溶胶-凝胶法 溶胶-凝胶技术是在聚合物存在的前提下,在
共溶体系中使前驱物水解得溶胶;进而凝胶化, 干燥制成纳米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米科学技术概论
2016年4月27日
纳米科技的作用
纳米科技英文名称是nanotechnology,是指能操作细小到0.1~100nm物件的一类新发展的高技术。

目前科技界普遍公认的纳米科技的定义是:在纳米尺度上研究物质的特性和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特性和相互作用的具有多学
科交叉性质的科学和技术。

若以研究对象或工作性质来区分,纳米科技包括三个研究领域:纳米材料;纳米器件;纳米尺度的检测与表征。

从20世纪纳米科技的兴起,几十年来已
得到飞速发展,进入21世纪更是全球形成了世界性的纳米
科技热潮,纳米科技领域的新发现与新成果层出不穷。

于此同时,在生活的的各个方面已出现数不胜数的应用,掀起了信息,材料,能源,环境,医疗,卫生,生物与农业等领域的产业革命,对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产生了重要意义。

任何一门学科如果只注重于理论是不会得到很大发展的,而纳米技术所以能得到飞速发展是因为在我们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第一,在纳米电子和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应用。

微电子的发展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几乎是每两年翻一番。

纳米结构下的微处理器的效率将提高一万倍。

未来的方向是把微电子技术和纳米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在纳米材料领域的应用。

在纳米尺度上控制构成材料的基本单元的结构和成分,再组装成具有独特性质与功能的大结构,这将从根本上改变材料和器件的制造方法;以新原理和新结构在纳米层次上制备特定性质的材料或自
然界中不存在的材料,生物材料和仿生材料,实现材料破坏过程中纳米级损伤的诊断和修复。

第三,在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的应用。

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材料中占有重要位置,自
从1984年德国物理学家格莱特成功研制纳米金属材料以后,发现纳米材料具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奇异特性。

纳米无机非金属生物材料,如复合型生物陶瓷、含骨生长因子复合陶瓷韧性好,与人体组织相容,并能促进组织生长。

第四,在航天航空技术领域的应用。

纳米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指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应用的主要或重要材料是具有高级性能的纳米材料。

这一新的工业技术体系将对世界,对人类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纳米技术是21世纪科技发展的制高点,是新工业革命的主导技术。

原因是这种技术能对社会发展、经济振兴、国家安全乃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各个领域都能起到关键作用,而且这种技术影响面极广,向各个领域渗透能力相当强,可以带动很多行业的发展。

目前,纳米技术已经成为全世界非常关注的技术,纳电子代替微电子,纳加工代替微加工,纳米材料代替微米材料,纳米生物技术代替微米尺度的生物技术,这已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只有认识它、发展它,才有可能在未来经济竞争的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在下一次工业革命中要想节约资源、能源,就要用纳米尺度的材料做成器件,它的特点是工具小、节省材料、能耗低。

纳米技术在新的工业革命当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纳米科技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是在这样小的一个纳米量级的尺寸范围内,其所研究的物质对象将产生许多既不同
于宏观物体也不同于单个原子、分子的奇异性质或对原有性质有十分显著的改进和提升。

纳米科技已经显示了其在各产业技术创新领域中的巨大潜力,虽然目前大部分研究成果还没有进入产业化应用,但我相信在未来纳米科技必将强劲推动各产业的技术进步。

纳米科技向各个领域的渗透日益广泛和深入,未来几乎所有现代科技领域的革命和进步都离不开纳米技术。

2l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科技发展的新纪元,纳米科技的发展引起的技术革命浪潮将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重视研究纳米技术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变革的影响,对于中国在新世纪制定正确的科技发展政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处于2l 世纪高技术前沿和核心地位的纳米技术所引起的世界性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对社会科技、经济、政治、等所产生的冲击,将比以往的技术革命时代带来的影响更为巨大。

纳米技术将会掀起新一轮的技术浪潮,人类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纳米技术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