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极限与配合GB

合集下载

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

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

p6
30 0.035 0.022
求:30 P7 极限偏差并画出公差带图。 h6
代表经济加工精度
包括:线性尺寸公差 角度尺寸公差
场合:
主要用于较低精度的非配合尺寸
作用:
简化制图 节省图样设计时间 一般不用检验
㈡.国家标准 GB/T1804-2000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等级: 精密级 f 中等级 m 粗糙级 c 最粗级 v
㈢.标注方法
图样上 只标注基本尺寸,不标注基本偏差
H1 H2 H3 H4 H5 H6 J6 H7 J7 H8 J8 H9 H10
H11 H12 H13
常用公差
Js1 Js2

Js3
Js4 K4 M4
Js5 K5 M5 N5 P5 R5 S5
Js6 K6 M6 N6 P6 R6 S6 T6 U6 V6 X6 Y6 Z6 Js7 K7 M7 N7 P7 R7 S7 T7 U7 V7 X7 Y7 Z7
φ65 标出,并与另一偏差的整
数个位对齐书写
50±0.31
c.若上下偏差绝对值相同符 号相反时,则偏差数字只写 一个,并与基本尺寸数字字 号相同。
(1) 零件图上的标注
公差带代号注法
极限偏差注法
双注法
φ65H7 φ65Hφ7 65H7 φ65k6 φ65kφ6 65k6
φ65 φ65 φ65 φ65 φ65 φ65
3.
+ 0 -
φ25
+35 p6 +21 +22
H7
h6 -13
-14
P7
-35
基孔制中:Ymax=EI-es=-35μm 基轴制中:Ymax=EI-es=-35μm

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

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
A(a)、B(b)、C(c)、~Z(z) 共26个字母; 去掉I(i)、L(l)、O(o)、Q(q)、W(w) 另加CD(cd)、EF(ef)、FG(fg)、JS(js)、
ZA(za)、ZB(zb)、ZC(zc)。
可编辑ppt
11
孔的基本偏差系列
EI ES 公称尺寸
A
B

C
CD

0 -
D
E EF
F FG G
可编辑ppt
16
轴的基本偏差.1
H/a~h形成间隙配合 H/p~zc形成过盈配合
公称尺寸 公称尺寸
Ymin ei

H
0

|es|=|Xmin|
h
a
轴的基本偏差a~h
p zc
H7
+ 0 -
轴的基本偏差p~zc
可编辑ppt
17
轴的基本偏差.2
公称尺寸 IT7 IT6
ei 公称尺寸
ei
H/j~n形成过渡配合
es ei
公称尺寸
zc
zb

0 -
d e ef f fg g h j k m n p r s t u v x y z za
cd
js
c
b

a
图2.12(b) 轴的基本偏差系列图
可编辑ppt
14
轴公差带:
同理,轴公差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g,基本偏差为es<0;
h,基本偏差为es=0,基准轴; j~zc,基本偏差为ei>0,个别小于0;
2.2 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
一、极限制 二、配合制
可编辑ppt
1
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GB/T1800.1—2009 极限与配合 《公差、 偏差和配合的基础》

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尺寸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尺寸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绝对值依次减少;
而孔的基本偏差A~G是下极限偏差EI,且是正值,其绝对值依
次减少。
(2)轴h的基本偏差是上极限偏差es,且为零值,是基准轴;
孔H的基本偏差是下极限偏差EI,且为零值,是基准孔。
(3)轴js和孔JS的公差带相对零线对称分布,故基本偏差可
以是上极限偏差,也可以是下极限偏差,其数值为标准公差的一半。
② 基轴制。
基轴制是指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
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如图2.12(b)所示。
同理,基轴制中的轴称为基准轴,用h表示,基准轴的上极 限偏差为基本偏差且等于零。
公差带则偏置在零线下侧。孔为非基准件,不同基本偏差的孔和 基准轴形成不同类别的配合,如图2.12(b)所示。
这样众多的公差带应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加以简化和统一, 即可减少定值刀具、量具,又有利于互换。 所以,标准根据我国工业生产的实际需要,适当考虑今后的发展,
⑥ GB 1803—79《公差与配合 尺寸至18mm孔、轴公差带》。
⑦ GB/T 1804—92《一般公差 线性尺寸未注公差》。
极限与配合现行国家标准:
GB/T 1800.1—2009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已将GB/T 1800.1—1997 、GB/T 1800.2—1998 和GB/T 1800.3—1998合并为第1 部分。
据此可以判断其配合类别,如图2.12(a)所示。
在图中,孔和轴的公差带,其基本偏差用实线画出,而另一极限偏 差则画虚线,表示位置待定,它取决于公差值的大小。
基准孔另一极限偏差画两条虚线,表明基准孔公差值变动时,在“ 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区内配合性质的变化,基准孔公差带较小时为过 盈配合,较大时则可能变为过渡配合。

第二章 尺寸极限与配合

第二章 尺寸极限与配合

2. 偏差、公差与公差带
1)
第 二 章 尺 寸 极 限 与 配 合
2)

第 二 章 尺 寸 极 限 与 配 合
极限尺寸、公差与偏差
3)公差带 第 二 章 尺 寸 极 限 与 配 合
在公差带图解中,由代表上偏差和下偏差 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称为公差带
ES + 0 基本尺寸
TD Td
EI es ei
δmax

δmax

Smax


3)配合公差:组成配合的孔、 3)配合公差:组成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 配合公差 第 二 章 尺 寸 极 限 与 配 合 ∣Smax-Smin∣ -(EI- ) = - -( Tf= ∣Smax-δmax∣=|ES-ei-( -es)|=TD+Td |δmin-δmax |
第 二 章 尺 寸 极 限 与 配 合
孔或轴允许的最大尺寸称为最大极限尺寸; 孔或轴允许的最小尺寸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分别用Dmax和dmax表示, 最小极限尺寸分别用Dmin和dmin表示。
尺寸合格条件: 尺寸合格条件:
Dmin≤Da≤Dmax dmin≤da≤dmax
最小极限尺寸
公差 最大最小极 T(mm) 限或过盈
Smax或 δmin Smin或 δmax
(mm) Max
1 2 3
孔 轴 孔 轴 孔 轴
20
20.033 19.980
20.000 19.959 40.000 40.017 59.949 59.981
+0.033
0 -0.041 0 +0.017 -0.051 -0.019
度、中心距等
3)基本尺寸:通过它并应用上、下偏差可算出极限尺寸的尺寸。它可

尺寸公差与配合

尺寸公差与配合

5.2. GB/T4458.5—2003 机械制图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5.2.1 概述完整地看,“GB/T4458.5—2003 机械制图尺寸公差与配合标注”只是“极限与配合”知识领域中比较具有表现意义的一个如何标注的标准,故有必要大致认识一下“极限与配合”。

5.2.1.1.极限与配合概念极限与配合属于几何精度中尺寸精度的范畴。

极限与配合概念的产生、建立与发展与大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并与社会的技术经济相联系。

18世纪后半期,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逐渐代替以手工为主体的工场,零件的生产由以前的单件或小批量,发展到必须大批量可以“互换性”的生产。

“互换性”要求同一批零件的尺寸不必绝对一致准确,而只要求尺寸在某一合理的范围之内即可以保证一批零件可以不加挑选地“配合”,这里的尺寸的合理范围,即是尺寸“公差”的萌芽。

允许尺寸的最大最小值,即是尺寸的极限。

5.2.1.2.极限与配合标准化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零部件“互换性”的范围要扩大。

1902年,英国的一家名为纽瓦尔(Newall)的公司制定并出版了一本《纽瓦尔标准—极限表》,这是现在看到的最早的极限与配合制。

1906年,英国发布了“极限与配合”的国家标准“B.S.27”。

1925年,英国出版的《A.S.A.B4a》中,包括了“极限与配合”的内容。

1962年,ISO正式发布了“ISO/R286—1962 极限与配合第1部分公差与偏差”。

其后至今,又相继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标准,开始了新“极限与配合”制。

1959年,中国发布了“GB159~174—1959 公差与配合”,是参考原苏联标准制定的,属于旧的“极限与配合”制。

1979年中国发布了第二部“GB1800~1804—1979 公差与配合”,这套标准采用了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新“极限与配合”制,ISO“极限与配合”制是由“标准公差系列”和“基本偏差系列”组成,对“公差带位置”和“公差带大小”分别进行标准化,形成了“基孔制”或“基轴制”下的“间隙配合”、“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只可惜当时未下决心把名字改为“极限与配合”,却仍叫“公差与配合”。

尺寸精度基本术语及其定义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的构成

尺寸精度基本术语及其定义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的构成
轴: dmin≤da≤dmax
一、基本术语及其定义
3. 有关偏差和公差的术语及定义 ①尺寸偏差:某一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 差。 极限偏差 = 极限尺寸 —公称尺寸
极限偏差分上偏差和下偏差: 上偏差=s=dmax—D
下偏差=下极限尺寸 —公称尺寸 孔:EI=Dmin—D 轴:ei=dmin—D
2.基本偏差系列 ①基本偏差代号
GB/T 1800.1-2009对孔和轴分别规 定28种基本偏差,用拉丁字母表示。
孔用大写字母表示; 轴用小写字母表示。 在26个字母中,增加7个双写字母:
CD(cd)、EF(ef)、FG(fg)、JS (js)、ZA(za)、ZB(zb)、ZC(zc)
二、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的构成
二、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的构成
5.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线性和角度尺寸的未注公差及其图
样表示法GB/T1804-2000 未注公差分四个等级: 精密级 f 中等级 m 粗糙级 c 最粗级 v
三、尺寸精度设计
1.基准制的选择
③取决于标准件
④必要时采用任意孔、 轴公差带的配合
外径千分尺
测板千分尺
数显高度千分尺
Dmax Dmin
ei EI

+ 0 -

dmin
es ES
dmax 公称尺寸D
一、基本术语及其定义
实际偏差 = 实际尺寸 — 公称尺寸
Ea = Da — D ea = da — D
实际偏差的合格条件:
下偏差≤实际偏差≤上偏差
EI ≤ Ea ≤ ES ei ≤ea ≤ es
一、基本术语及其定义
这类零件的尺寸公差用光滑极限量规检验是
否合格,但不能测出零件实际尺寸的大小。

极限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

极限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

+140 +101 + 56 + 17 +155 +111 + 62 + 18
+171 +123 +103 +295 +228 +180 +160 +424 +329 +262 +194 + 68 + 20 0 +135 + 68 + 20 0 +230 +135 + 68 0
注 1:表中 “ +” 值为间隙 量 , “ -” 值为过盈 量 。注 2:标注 ◤ 的配合为优先配合。于指 Nhomakorabea配合的选用。
H6 f5 F6 h5
基孔制 基轴制 公称尺寸 mm 大于 至 — 3 10 14 18 24 30 40 50 65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5 250 280 315 355 400 450 80 6 3 10 14 18 24 30 40 50 65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5 250 280 315 355 400 450 500 80 6
+161 +125 +101 + 72 + 36 + 12
+228 +180 +144 +108 +120 + 72 + 36 0
+188 +146 +117 +103 +271 +211 +169 +126 + 85 + 43 + 14 0 +145 + 85 + 43 0

国标公差与配合标准表

国标公差与配合标准表

80
100
辅助机构及手
动机械的支承
10 20 25
30
40
50
60
80
100
120
150
面,液压管件和
法兰的连接面
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公差
μm
主参数 L、d (D)图例
公差 等级
≤10
主参数 L、d(D) mm
>10~ >16~ >25~ >40~ >63~ >100
16
25
40
63
100 ~160
公差等
主参数 d(D)、B、Lmm - 10 -
应用举例

>10~ >18~ >30~ >50~ >120~ >250~
>3~6 >6~10
18
30
50
120
250
500
6 和 7 级精度齿轮轴
5
3
4
5
6
8
10
12
15
的配合面,较高精度
的快速轴,较高精度
6
5
6
8
10
12
15
20
25
机床的轴套
8 和 9 级精度齿轮轴
▼8
+16
+20
+25
+30
+36
+43
+50
+56
+59
+72
+87
+104
+123
+143
+165
+186

极限与配合尺寸大于3150至10000 mm孔、轴公差与配合

极限与配合尺寸大于3150至10000 mm孔、轴公差与配合

注: 公差带打 * 者不用于配合( 下同)
D8 C11 C10 CD11 CD10 D11 D10 D9
E8 E9
5 孔和轴的配合一般采用基孔制的同级配合。 6 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级规定为 IT12 至 IT18。一般孔用 H,轴用 h,长度用 1 IT ( 即 Js 或 js ) 。 2 7 除采用互换性生产外,还可按照 JB/ZQ 4716-2006 《 配制配合 》 的规定,采用配制配合。
r +845 +885 +720 +680 6 +940 +980 +720 +680 7 +1765 +1915 +2200 +2400 +2750 +3050 +3510 +3810 +4380 +4780 +4400 +4000 +3500 +3200 +2800 +2500 +2200 +2000 +1750 +1600 6
>9 000~10 000 -380 -600 -940 -1500 -2400 -3800 -6.0
返回总目录
返回分目录
后退
3
JB/ZQ 4006-2006
返回总目录
返回分目录
续表 3
后退
4
公 基本尺寸 (mm) >3 150~3 550 8* ±205 ±250 ±310 ±380 ±470 9* ±330 ±400 ±490 ±600 js 10* 11* ±825 12** 13**
表1
标准公差数值
μm
IT10 1 1 1 1 2

极限与配合系列课件2-极限与配合的国家标准

极限与配合系列课件2-极限与配合的国家标准

特别精密的配合
一般配合
非配合尺寸
原材料尺寸
表 公差等级的大体应用范围
二. 基本偏差
1.定义: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中规定,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极限偏差,称为基本偏差。基本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基本偏差为ES或EI
基本偏差为EI
基本偏差为ES
基本偏差为零
基本偏差系列图
上极限偏差es
h
下极限偏差EI
H
基本偏差代号为Js和js的公差带,在各公差等级中完全对称于 。国家标准规定, js上极限偏差划归为基本偏差, Js下极限偏差划归为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系列图
零线
选择题
练一练:选择题
1.下列尺寸公差代号中,公差等级最高的是( )。
A.50h6 B.30K7 C.80M5
2.公差带的大小由( )确定。
A.基本偏差 B.公差值 C.基本尺寸 D.公差等级
A.+0.009 B.-0.021 C.0.030
公差带
基本偏差
课程小结
一般公差
注意 我们在生产制造中必须要严格遵守标准,才能保证产品合格。
1.一般公差的适用范围和优点
一般公差是指在车间普通工艺条件下可保证的公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适用于一般冲压加工的尺寸。非金属材料和其他工艺方法加工的尺寸可参照采用 。
四. 一般公差




优点
采用一般公差的要素在图样上可不单独注出其公差,而在技术要求或技术文件中作出总的说明,这样可简化制图,使图面清晰易读。
基本偏差系列图
3.基本偏差系列图及其特征
(1)孔和轴同字母的基本偏差相对零线基本呈对称分布。 (2)在基本偏差数值表中将js划归为上偏差,将JS划归为下偏差。 (3)代号k、K和N随公差等级的不同而基本偏差数值有两种不同的情况(K、k可为正值或零值,N可为负值或零值),而代号M的基本偏差数值随公差等级不同则有三种不同的情况(正值、负值 或零值)。 (4)代号j、J及P~ZC的基本偏差数值与公差等级有关。

2[1].2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

2[1].2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
基准轴代号h,基本偏差为es=0,ei<0。
基轴制
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
过渡或 过盈配合 过盈配合

基准轴
0

基本尺寸
b)
图2.16(b) 基轴配合制
3、配合系列
1)配合代号
国标规定,用孔和轴的公差带代号以分数形式组 成配合代号。
✓ 如:Φ30H7/g6,Φ56H7/h6
或 30 H 7
g6
56 H 7
基轴制配合,相应的公差等级条件,具 有相同的间隙或过盈。 ✓ H9/f9=F9/h9,H7/p6=P7/h6
例:Φ40H9/f9= Φ40F9/h9
φ40 Xmax Xmin Xmin Xmax
H9

+0.062
0 -
-0.025
-0.087
f9
F9
+0.087 +0.025
-0.062
h9
⑴、通用规则.1
46
13
选择:优先—常用—一般
见表2.12
优先—常用—一般轴公差带
尺寸公差带的选用
②孔公差带
国标推荐基本尺寸≤500mm一般、常用、优 先选用的公差带。
一般 常用 优先

105
31
13
选择:优先—常用—一般
见表2.13
优先—常用—一般孔公差带
二、配合制
由同一种极限制的孔和轴的公差带组成配合 的一种制度。
Φ25H8;Φ50JS7;Φ40P7;Φ150U7
2)尺寸公差带代号的标注
①标注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 ②标注基本尺寸、公差带代号和极限偏差; ③标注基本尺寸、公差带代号。
3)国家标准推荐选用的尺寸公差带

212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

212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

例:Φ40H9/f9= Φ40F9/h9
φ40 Xmax Xmin Xmin Xmax
H9

+0.062
0 -
-0.025
-0.087
f9
F9
+0.087 +0.025
-0.062
h9
⑴、通用规则.1
同一字母表示的孔、轴的基本偏差绝对值
相等,符号相反。

EI=-es,ES=-ei。
对A~H,最小间隙=EI=-es
N
P
R
S
T
U
V
X
Y
Z ZA
ZB
ZC
图2.14(a) 孔的基本偏差系列图
孔公差带:
A~G,基本偏差为EI>0; H,基本偏差为EI=0,基准孔;
J~ZC,基本偏差为ES<0; JS,基本偏差为ES=+IT/2或EI=-IT/2。
轴的基本偏差系列
es ei
基本尺寸
zc
zb

0 -
d e ef f fg g h j k m n p r s t u v x y z za
标准公差值依次增大。 同一公差等级对应所有基本尺寸的一组
公差值,虽然公差值有所不同,但都具 有同等的精确程度。
2)公差等级系数
指各级标准公差所包含的公差单位数。 IT5~IT18,IT= a i;计算公式,见表2.5 IT5,a5=7; IT6~IT18,采用R5优先数系,q≈1.6。 IT01、IT0、IT1,考虑测量误差,i 与D呈线性 关系。 IT2~IT4,采用等比级数,q=(IT5/IT1)1/4。
实际工作中,直接查表2.8、表2.10 Φ50D9;Φ60F8;Φ30G7;Φ25H8; Φ50JS7;Φ40P7;Φ150U7

极限与配合标准

极限与配合标准

二、新标准解读 1. 尺寸要素 feature of size — 由一定大小的线性尺寸或角度尺寸确定的几何形状。
注:尺寸要素可以是圆柱形、球形、两平行对应面、圆锥形或楔形等。理解:尺寸要素可用于建立 轴,中面,或中点;尺寸要素 和尺寸有关。
圆锥形 圆柱形 素线
球形
两平行对应 面
表面
2.“轴”的定义
3.“孔”的定义
4.公称尺寸
5.提取组成要素的局部尺寸
6.极限尺寸
7.上极限尺寸
8.下极限尺寸
9.偏差
10.极限偏差
11.上极限偏差
12.下极限偏差
13.基1.配合 是指“公称尺寸相同并且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2.间隙或过盈 孔轴配合时,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正时称为间隙,用X表示;
极限与配合标准
标准代号的变化2 《GB/T 1800.4-1999 极限与配合 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
《GB/T1800.2-200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极限与配合第2部分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极限偏差表》
标准内容变化概述
“基本尺寸”改为“公称尺寸”; “上偏差”、“下偏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分别修改为“上极限偏差”、“ 下极限偏差”、“上极限尺寸”、“下极限尺寸” 用“实际(组成)要素”、“提取组成要素的局部尺寸”代替“实际尺寸”和“局部实际尺寸” 增加了“尺寸要素”、 “实际(组成)要素”、“提取组成要素”、“拟合组成要素”、“提取 圆柱面的局部尺寸”、“两平行提取表面的局部尺寸”等属于的引用
为负时称为过盈,用Y表示。
3.配合的种类 1)间隙配合 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如下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确定基本偏差?
它可以是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基本偏差的特点
GB中使公差带位置标准化的唯一指标。 一般与公差等级无关。
基本偏差如何确定?(以孔公差带为例)
EI
ES
ES
EI
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上方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孔为EI,轴为ei); 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下方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孔为ES,轴为es); 当公差带对称于零线分布时,基本偏差可为上偏差或下偏差,其数值
在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的计算公式中,基本尺寸 一律以所属尺寸段的几何平均值来计算。
标准公差数值表(表2-1)
最常用
标准公差的特点
IT6可读作:标准公差6级或简称6级公差。 同一基本尺寸的孔与轴,其标准公差数值大小应随公差等
级的高低而不同。 公差等级↑,公差值↓。 同一公差等级的孔与轴,随着基本尺寸大小的不同应规定
的基本偏差数值按一定规则换算而来。
• 【例】f →F;p→P;……
基孔制——基轴制
H/a~h:间隙配合 H/j~n:过渡配合 H/p~zc:过盈配合
换算
A~H/h:间隙配合 J~N/h:过渡配合 P~ZC/h:过盈配合
2.3 尺寸极限与配合GB
《极限与配合》GB规定了
配合制 标准公差系列 基本偏差系列。
极限与配合GB的构成
尺 大小:T 寸
标准化


带 位置:基本偏差
标准公差系列
标准化
孔基本偏差系列
轴基本偏差系列
一般、常用、优先孔公差带 标准化 常用、优先基孔制配合
一般、常用、优先轴公差带
常用、优先基轴制配合
(3)轴的基本偏差的确定
➢ 轴的28种基本偏差数值,是以基孔制配合为基础,按一定 公式计算确定的。
➢ 计算过程(略)
➢ 轴的基本偏差数值表
基孔制配合性质——
H/a~h:间隙配合 H/j~n:过渡配合 H/p~zc:过盈配合
(4)孔的基本偏差的确定
对于基轴制配合,孔的基本偏差数值由同名代号的轴
基本偏差系列。
基本偏差系列
认识基本偏差系列图
基本偏差系列图的两个规律 ——
① A-H:孔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EI;a-h:轴的基本偏 差为上偏差es。 ②孔和轴的基本偏差的绝对值由大→0 →大。
基本偏差系列图有两个特殊位置:
•① H和h的基本偏差为0。 •② 孔和轴JS和js的公差带对称,即基本偏差可为上偏差 或下偏差。
2.3.1 配合制
也称为“基准制”
什么是配合制?
配合制是指同一极限制的孔和轴的公差带组成 配合的一种制度。
它以两个相配合零件中的一个作为基准件,其公差 带位置不变,通过改变另一个零件(非基准件)的 公差带位置来形成各种配合。
在制造配合的零件时,使其中一种零件作为基准件, 它的基本偏差一定,通过改变另一种非基准件的基 本偏差来获得各种不同性质的配合。
以上说法正确吗?
2.3.2 极限制
极限制
是指标准化了的公差与偏差制度。
极限制包括:
标准公差系列(标准尺寸公差的数值系列) 基本偏差系列(标准基本偏差的数值系列)
1. 标准公差系列——公差数值的标准化
标准公差(IT,ISO Tolerance)
是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制中所规定的、用以确 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值。
不同的标准公差值。 公差是加工误差的允许值,同一等级的公差具有相同的加
工难易程度。
总之
标准公差的数值,一与公差等级有关,二为基本尺寸的函数。
标准公差数值表的使用
应用时,一般不必计算,直接查表即可!
2. 基本偏差系列 基本偏差数值的标准化
(1)基本偏差
【定义】
在极限与配合制中,确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极限偏 差称为基本偏差。
(2)标准公差等级及其代号
用来确定尺寸精度的等级。 共20 个公差等级。 用标准公差等级代号 IT01,IT0,IT1 ,……,
IT18 表示。
标准公差计算公式
标准公差的计算公式见表2-2
T=a i 式中
T——标准公差值 a——公差等级系数 i——公差因子
(3)基本尺寸分段
为减少标准公差的数目,简化公差表格以利生产, 国标对基本尺寸进行了分段。
基孔制配合
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
轴 轴 轴轴
+
轴孔
0
-
轴 轴
过渡
过盈配合

或过盈
2.基轴制配合
基准件——基准轴(h) 非基准件——孔
基轴制配合
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
过渡 或过盈
过盈配合


+
0
-
孔Leabharlann 孔轴孔孔 孔 孔关于基准制的讨论——
1)对基孔制配合,应当先加工孔,后加工 轴。
2)对基轴制配合,应当先加工轴,后加工 孔。
GB规定了两种配合制
基孔制配合 (hole-basic system of fits)
基准孔,其基本偏差代号为H,其下偏差为 零。
基轴制配合(shaft-basic system of fits)
基准轴,其基本偏差代号为h,其上偏差为零。
1.基孔制配合
基准件——基准孔(H) 非基准件——轴
取+IT/2或-IT/2。
(2)基本偏差代号及其特点
GB对孔和轴分别规定了 28 个基本偏差。
❖ 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字母表示孔的基本偏差,小写字母 表示轴的基本偏差。)
❖ 在26个字母中,易与其它含意混淆的I、L、O、Q、W(i、 l、o、q、w)五个字母不用,
❖ 而增加CD、EF、FG、JS及ZA、ZB、ZC(cd、ef、fg、 js及 za、zb、zc)7个双写字母,作为基本偏差代号构成
标准公差系列
标准公差数值的计算和确定
(1)标准公差因子i 计算公差的基本单位。
是制定标准公差数值的基础。
影响零件制造误差的两个因素——
加工方法 零件的基本尺寸
加工误差ω与基本尺寸D的关系
公差因子计算公式(1)
对尺寸﹤500mm
i 0.45 3 D 0.001D
式中,
i—公差因子(μm) D—基本尺寸(mm)。
式中,
第1项主要反映加工误差; 第2项主要用于补偿与直径成正比的误差(温度)。
公差因子计算公式(2)
对于基本尺寸>500~3150mm的大尺寸段 I = 0.004D+2.1 式中
I — 标准公差因子; D — 基本尺寸(使用尺寸段内首尾两个尺寸的几何
平均值)。
对大尺寸零件来说,零件的制造误差主要是由 温度变化所引起的测量误差,它与零件的基本 尺寸呈线性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