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调查与分析》期末复习题 答案
《建筑结构事故分析与处理》期末试卷A及答案
![《建筑结构事故分析与处理》期末试卷A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d4b09848d7c1c709a145ab.png)
《建筑结构事故分析与处理》期末试卷A适用专业:考试日期: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试卷总分:100分一、填空题(34分,每空1分):1.建设部按事故发生后果的严重程度将质量事故分为四级,其主要依据是和。
2.对砌体结构构件的检测主要包括:、、、。
3.对砌体中的砂浆,无法按常规试验方法测得其强度,目前常采用、、、、、六种方法来检测砌体中砂浆的强度。
4.回弹法是根据与之间有一定关系而建立的一种非破损试验法。
试验仪器称砂浆。
5.对砌体进行强度检测时,除了通过砌体及砂浆的强度,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确定砌体强度外,也可由墙体直接试验测得其强度,通常有、、三种试验测定法。
6.在我国常用三种非破损检验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它们分别是、、。
7.在混凝土结构中,对承载力无影响或影响很小的裂缝及表层缺损可以用修补的方法,常用的修补方法有、、。
8.预防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首先要重视对建筑场地和条件的全面、正确的了解,其次要做到。
9.在地基中设置止水帷幕常采用、、三种方法。
10.降低地下水位常采用井点降水。
常用井点类型有、、和。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混凝土的非破损检验法2.灌入固化物三、简答题(每题9分,共18分):1.事故调查步骤2.砌体中发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四、问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混凝土的表层缺损是混凝土结构的一项常见通病,试分析常见的一些混凝土表层缺损的原因。
2.根据你所掌握的资料,请谈谈因材料不合格或使用不当而引起砌体结构事故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建筑结构事故分析与处理》试卷A答案一、填空:1.事故引起的伤亡人数、经济损失2.材料强度、砌筑质量、砌体裂缝、砌体的强度3.冲击法、点荷法、剪切法、拉拔法、粘结法、回弹法4.表面硬度、强度、回弹仪5.实物取样试验、顶出法测抗剪强度、用扁千斤顶测定6.回弹仪检测混凝土的强度、超声脉冲法测混凝土的强度、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7.抹面法、填缝法、灌浆法8.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精心设计9.深层搅拌水泥止水帷幕、高压喷射注浆水泥土止水帷幕、素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止水帷幕10.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深井井点二、名词解释:1.是通过测定混凝土的有关物理参数,利用该物理参数与混凝土强度有一定关系来推断混凝土的强度。
事故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事故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10fa4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61.png)
事故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事故的定义,以下哪项不是事故的特征?A. 突然性B. 破坏性C. 必然性D. 因果性答案:C2. 事故的直接原因不包括以下哪项?A. 人的不安全行为B. 物的不安全状态C. 管理的缺陷D. 环境因素答案:C3. 事故的间接原因通常包括以下哪项?A. 技术缺陷B. 人为失误C. 管理失误D. 自然灾害答案:C4. 事故调查的目的是以下哪项?A. 确定事故责任B. 确定事故原因C. 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D. 惩罚事故责任人答案:C5. 以下哪项不是事故分析的基本步骤?A. 事故数据收集B. 事故原因分析C. 事故后果评估D. 事故责任追究答案:D6. 事故预防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安全第一B. 预防为主C. 综合治理D. 事后处理答案:D7. 以下哪项不是事故应急响应的主要目标?A. 保护人员安全B. 控制事故发展C. 减少财产损失D. 追究事故责任答案:D8. 事故报告的内容包括以下哪项?A. 事故时间、地点、涉及人员B. 事故原因分析C. 事故处理措施D. 事故责任人答案:A9. 以下哪项不是事故处理的原则?A. 公正性B. 及时性C. 保密性D. 合法性答案:C10. 事故调查报告应包含以下哪项内容?A. 事故原因B. 事故责任C. 事故处理建议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事故的直接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哪些?A. 设备故障B. 操作失误C. 环境因素D. 管理失误答案:A, B, C2. 事故的间接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哪些?A. 安全培训不足B. 安全管理不到位C. 法规标准不健全D. 技术缺陷答案:A, B, C, D3. 事故调查的目的可能包括以下哪些?A. 确定事故责任B. 确定事故原因C. 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D.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答案:B, C, D4. 事故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以下哪些?A. 事故数据收集B. 事故原因分析C. 事故后果评估D. 事故责任追究答案:A, B, C5. 事故预防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安全第一B. 预防为主C. 综合治理D. 事后处理答案:A, B, C三、判断题1. 事故的必然性是指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事故调查与案例分析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事故调查与案例分析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https://img.taocdn.com/s3/m/29e45c8d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2.png)
绪论单元测试1.某企业发生了一起轻伤害事故,主要是由于照明灯具没有及时更换,为此企业除了上报给当地应急安监部门外,还对造成事故的责任人进行了处罚,这种做法符合“四不放过”原则,完全正确。
A:对B:错答案:B2.一个扳手从工作台上面掉落,下方正好有人经过,只不过这次比较幸运,工人仅落到工人旁边,没有伤到他,这反映了事故的什么特性:A:因果性B:随机性C:突发性D:必然性答案:B第一章测试1.某企业在雨水罐动火作业,因为考虑到收容的是地面污水,且之前也没发生过事故,因此领导顺利签发作业许可票据,结果动火过程中导致一起爆炸,可以推断以下哪些管理要素出现问题?(选择2项)A:过程危害分析B:安全审核C:过程或工艺安全信息D:安全培训答案:AC2.针对一台机械设备因故障可能造成的伤人事故最适合采用以下哪种风险分析方法,如果企业不开展很可能造成无法有效辨识危害,导致事故发生。
A:HAZOPB:JSA/JHAC:FMEAD:LOPA答案:C3.员工操作失误导致事故发生,可能并不是培训原因,而是操作规程原因,此时培训并不一定是事故原因。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由于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这种说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A:错B:对答案:B2.事故的发生通常有多个原因,而且可能交错复杂。
A:错B:对答案:B3.仅处理直接原因成本低见效快,所以很多企业这样处理事故是有意义的。
A:对B:错答案:B4.将事故分为伤害前、伤害中、伤害后三个阶段的是什么理论A:Haddon矩阵理B:综合事故模型理论C:轨迹交叉D:病原体事故模式答案:A5.把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归因为人的失误与过错造成的。
这是什么理论A:现代因果联锁骨牌理论B:海因里希多米诺骨牌理论C:综合论的事故模型D:博德骨牌理论答案:B第三章测试1.你上班了吗?那么你在现场吗?你看见事故发送过程了吗?当时确实有违章行为了吗?这种提问方式属于?A:假设性提问B:漏斗式提问C:封闭式提问D:追问式提问答案:B2.为什么树实际上是一种简化的“事故树或故障树”,不过渡关注于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事故根原因分析。
事故调查与案例分析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事故调查与案例分析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https://img.taocdn.com/s3/m/8f22604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4.png)
事故调查与案例分析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题库2024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1.在事件和状态分析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步骤()答案:找出关键起因###利用证据收集卡整理证据###制作事件和状态分析图###重建时间事件链2.工艺安全信息的重要性:()答案:是工厂遵循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证据。
###是工艺系统改造、扩建的重要设计依据。
###是对工艺系统设计规格的记录。
###是对工艺系统的准确描述,开展工艺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
3.下列属于不安全行为的是()答案:忽略安全措施###移动安全设备###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操作设备4.人的缺点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答案:先天的遗传因素###不良环境5.燃油遇到明火产生的后果主要有()答案:人员伤害###火灾、爆炸###环境污染6.建议类型有哪些()答案:建议为了减少员工暴露###建议旨在消除或减少一个指定的事故的后果###把“或门” 变为“与门” 的建议。
这些:“与门”建议将会导致比“或门”更低的事故发生频率###建议旨在减少发生一个指定事故的可能性7.为什么会发生事故:()答案:偶然性###潜在性、再现性、预测性、复杂性###必然性和规律性###因果性8.现代因果联锁骨牌理论中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答案:管理失误9.下列选项不属于管理层的任务的是()答案:原因调查,确定多重原因10.一个因素促成下一个因素发生,下一个因素又促成再下一个因素发生,彼此互为因果,互相连锁导致事故发生的是()。
答案:连锁型11.安全信息是安全活动所依赖的资源,最重要的安全信息是()答案:工艺安全信息12.涉及工艺流程的改变称为()答案:工艺技术变更13.当一个员工正在采样液氯样本时因吸入氯气导致受伤,第一层建议不能解决问题是()答案:将该受伤员工紧急送医治疗14.汽油生成静电的能力要比煤油大。
()答案:错15.航空煤油生成静电的能力要比汽油大。
()答案:对16.未遂事故是未产生明显不良后果的非正常事件。
安全工程师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分析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安全工程师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分析练习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4eb92c50e2524de4187e43.png)
安全工程师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分析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事故中属于较大事故的是()。
A.一次造成8人重伤B.一次造成5-9人重伤C.一次造成500万元-1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D.一次造成1000万元-5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2、(2009年真题)《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生产安全事故一般分为()个等级。
A.二B.三C.四D.五3、某工地事故中一次造成2人死亡,属于()事故。
A.较大B.一般C.重大D.特大4、普通安全事故中重伤10人以上事故属于()事故。
A.较大B.一般C.重大D.特大5、下列()属于重大事故。
A.一次造成1-9人死亡B.一次造成50-99人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C.一次造成1000万元-5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D.一次造成100万元-1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6、铁路交通事故中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属于()事故。
A.一般B.重大C.较大D.特别重大7、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事故的级别逐级上报事故情况,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且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小时。
A.2B.4C.6D.88、(2009年真题)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重大事故应当逐级上报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A.国务院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D.县级人民政府9、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于()向事故发生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1小时内,市级以上人民政府B.2小时内,市级以上人民政府C.1小时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2小时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10、(2009年真题)事故报告后出现新的情况,事故发生单位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续报、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及时补报。
安全生产管理与事故分析题库及答案
![安全生产管理与事故分析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d0174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7b.png)
安全生产管理与事故分析题库及答案()能使广大职工掌握工伤事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安全操作水平,掌握安全检测技术水平和控制技术,搞好事故预防,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健康。
A.安全教育培训[正确]B.安全会议C.安全检查D.安全告知()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
A.安全生产责任制[正确]B.安全会议制度C.安全检查制度D.安全教育培训()是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A.安全生产,预防为主[正确]B.安全第一C.安全生产责任制D.安全监督()是指应急救援系统内的指挥成员以及各应急组织的负责人在约定的时间聚集在室内(一般是在应急指挥中心)举行的非正式演练活动。
A.桌面演练[正确]B.功能演练C.综合演练D.实战演练()统一领导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协调指挥工作。
A.国务院安委会[正确]B.国务院C.应急管理部D.公安部()辐射作用可引起皮炎,表现为弥漫性红斑,有时可出现小水泡和水肿,并有发痒、烧灼感。
A.红外线B.紫外线[正确]C.激光D.微波()是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A.企业经理B.项目经理[正确]C.项目技术负责人D.企业技术负责人2()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灾难,为最大限度地控制或降低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影响,预先制定的明确教授责任、行动和程序的方案。
A.演练方案B.应急预案[正确]C.安全检查计划D.安全会议讨论()是指企业安全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对企业内部的重点岗位,关键设备设施等开展的检查(包括日检,周检、月检等)。
A.相互检查B.重点检查[正确]C.定期检查D.季节性检查()是指企业的安全管理体制,属于安全管理(制度)文化,包括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管理网络、内部组织机构分工及安全生产制度规程建设。
A.表层企业安全文化B.中层企业安全文化[正确]C.深层企业安全文化D.顶层企业安全文化()包括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过度精神或心理紧张、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长时间不良体位、劳动工具不合理等。
事故调查与分析
![事故调查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9a771f4431b90d6c85c78a.png)
目录一、判断题 (2)二、填空题 (3)三、选择题 (4)四、简答题 (8)1. 事故原因调查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8)2. 编写事故调查报告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8)3. 简单叙述事故调查的实质。
(8)4. 选择任意一个事故只因理论,简要叙述其背景,核心思想和优缺点。
(9)五、案例分析题 (9)(一)某木材家具厂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9)(二)上海市静安区“11.15”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13)考试题一、判断题1.【√】事故的因果性就是某一现象作为另一现象发生的根据的两种现象之间的关联性。
2.【×】事故性质是指事故是人为事故还是自然事故,是意外事故还是责任事故。
3.【×】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包括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的违法行为,不包括政府、有关部门及其有关人员的违法行为。
4.【×】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轻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5.【×】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为“固有危险因素”。
6.【√】照片或图片能够反映现场情形或物体相对位置的任何图形图像。
7.【×】固有危险因素不能度量事故的后果。
8.【√】提取痕迹物证的方式主要有笔录、照相、绘图和实物提取四种。
9.【√】火灾起火时间主要根据现场访问获得的材料以及现场上发现的能够证明起火时间的各种痕迹、物证来判断。
10.【√】事故调查报告中事故图的绘制,要客观、准确在事故图上表述事故信息。
11.【×】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应包括恢复生产的要求。
12.【×】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30日内做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60日内做出批复。
13.【×】单位负责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的时间均不得超过2小时。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复习题参考答案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复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95ef6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e7.png)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复习题参考答案.《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复习题参考答案建筑工程质量缺陷和事故项目1一、单项选择题。
DCBCD :~10:CBABD 651~二、填空题。
、轻微缺陷、使用缺陷、危及承载力缺陷1 、自然事故、人为事故2 3、伤亡事故、物质事故、险肇事故4、策划期事故、实施期事故、使用期事故5、一般建筑事故、重大建筑事故、特别重大建筑事故三、名词解释。
1、建筑工程质量:是指在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环保、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
2、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是指由于建设管理、监理、勘测、设计、咨询、施工、材料、设备等原因造成工程质量不符合规程、规范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影响使用寿命和对工程安全运行造成隐患及危害的事件。
3、质量事故分析:是指消除安全隐患,以达到工程质量的安全可靠和正常使用各项功能及寿命要求,并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4、工程项目质量:是指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使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
5、工程质量缺陷:由于人为原因或自然原因,致使出现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承载力,耐久性,完整性的种种隐藏的和显露的不足。
四、问答题。
1、区别建筑工程事故和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答:建筑工程事故包括质量事故,安全事故,灾害性事故以及其他事故等诸多类别,主要是指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即工程从规划,勘察设计或施工等各个环节造成的质量事故和使用不当或各种灾害造成的工程毁坏事故。
2、区别建筑结构的缺陷和事故?答:缺陷表现为具有影响正常使用,承载力,耐久性,完整性的种种隐藏的和显露的不足;事故表现为建筑结构局部或整体的临近破坏,破坏和倒塌。
建筑结构的临近破坏,破坏和倒塌统称为质量事故,简称事故。
但是,缺陷和事故又是同一类事物的两种程度的不同表现,缺陷往往是产生事故的直接或间接原因;而事故往往是缺陷的质变或经久不处理的发展。
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含答案)
![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a4ca3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1.png)
《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复习思量题20221. 按照国家设计标准,建造结构必须满足哪几项功能要求 ?(1) 能承受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可能浮现的各种作用;(2) 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3) 在正常维护条件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4) 在偶然作用发生时及发生后 ,结构仍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 .2. 建造工程事故如何分类 ?重大事故等级划分 :一级:死亡 30 人以上 ,直接经济损失 300 万元以上 .二级:死亡人数 10~ 29 人,直接经济损失 100 ~300 万元 .三级:死亡人数 3~ 9 人,重伤 20 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30~ 100 万元。
四级:死亡人数 2 人以下 ,重伤 3~19 人,直接经济损失 10~ 30 万元 .3. 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哪几个方面?管理不善。
勘察失误,地基处理不当 .设计失误。
施工质量差、不达标。
使用改建不当。
4. 事故调查的普通步骤?初步调查 ;初步分析事故最可能发生的原因,并决定进一步调查及必要的测试项目 ;进一步深入调查及检测;根据调查及测试结果进行计算分析、邀请专家会商,同时听取与事故有关单位的陈述或者申辩 ,最后写出事故调查报告,送主管部门及报告有关单位。
( 1) 基本情况调查(2) 结构及材料检测(3) 复核分析(4) 专家会商(5)调查报告5. 事故调查报告的普通内容 ?( 1) 工程概况。
(2) 事故情况。
(3) 事故调查记录。
(4) 现场检测报告。
(5) 复核分析 ,事故原因判断,明确事故责任 .(6) 对工程事故的处理建议。
(7) 必要的附录 .6. 事故的分析和评判应以什么为依据?为使事故分析具有公正性和统一性,事故的分析和评判应以现行的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 (包括统一标准、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施工操作规程、材料试验标准等)为依据,按照其规定的方法、步骤进行试验或者计算。
7. 民用建造鉴定分哪几类 ?安全性评定时分哪几个层次?每一个层次划分为几个等级?如何表示?民用建造鉴定分为安全性评定、使用性评定和可靠性评定三类。
事故教训试题答案及解析
![事故教训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aae8b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63.png)
事故教训试题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C)。
A. 立即撤离现场B. 立即报告上级C. 立即组织抢救D. 立即封锁现场解析:事故发生后,首要任务是组织抢救,以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立即撤离现场和封锁现场可能会延误抢救时机,而立即报告上级虽然重要,但不是首要措施。
2. 事故调查的目的是(D)。
A. 追究责任B. 赔偿损失C. 惩罚事故责任人D. 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解析:事故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追究责任、赔偿损失和惩罚事故责任人是事故处理的一部分,但不是调查的主要目的。
3. 以下哪项不是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A)。
A. 不放过事故原因B. 不放过事故责任人C. 不放过事故影响D. 不放过事故处理解析:“四不放过”原则是指事故原因、责任、教训和措施不放过。
不放过事故影响不属于“四不放过”原则的内容。
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属于事故的直接原因(ABD)。
A. 设备故障B. 操作失误D. 环境因素解析:事故的直接原因通常包括设备故障、操作失误和环境因素等。
管理失误虽然也是事故的原因之一,但它属于间接原因。
2. 事故调查应遵循的原则包括(ABC)。
A. 客观性原则B. 全面性原则C. 科学性原则D. 惩罚性原则解析:事故调查应遵循客观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原则,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惩罚性原则不是事故调查的原则之一。
三、判断题1. 事故处理过程中,只要赔偿了损失,就可以不追究责任。
(错误)解析:事故处理过程中,赔偿损失是必要的,但追究责任也是重要的一环。
赔偿损失不能替代责任追究。
2. 事故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惩罚事故责任人。
(错误)解析:事故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而不是为了惩罚事故责任人。
四、简答题1. 简述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
答: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包括:事故原因不放过、事故责任不放过、事故教训不放过、事故措施不放过。
事故调查与分析》期末复习题 答案
![事故调查与分析》期末复习题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7baf9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2.png)
事故调查与分析》期末复习题答案事故调查与分析期末复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事故:指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愿,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
2.磨损:指相互接触并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由于机械、物理和化学作用,造成物体表面材料的位移及分离,从而使表面形状、尺寸、组织及性能发生变化的过程。
3.最小割集:指在事故树中导致顶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的集合。
4.韧性破裂:指、管道在压力作用下,器壁上产生的应力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而发生断裂的破坏形式。
5.腐蚀:指材料与环境间发生化学或电化学相互作用而导致材料功能受到损伤的现象。
6.应力集中:指零件截面有急剧变化处,引起局部地区的应力高于零件受到的平均应力的现象。
7.疲劳:指材料在反复加压、卸压过程中,在低应力状态下突然发生的破坏形式。
8.着火:指可燃物受到外界火源直接作用而开始的持续燃烧现象。
9.事故树分析:指一种从结果到原因找出与灾害有关的各种因素之间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的分析法。
10.事件树分析:指从原因推论结果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1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为了提高对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根据实际情况预计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故,预先制定事故应急救援对策,为在事故中保护人员和设施的安全而制定的行动计划。
二、填空题1.在生产过程中的隐患即危险因素主要有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2.依据造成事故责任的不同,事故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
3.压力爆破时,爆破能量在向外释放时以冲击波能量、碎片能量和残余变形能量三种方式表现出来。
4.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总目标是将紧急事故局部化,并尽可能予以消除,尽量缩小事故对人和财产影响。
5.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和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教育。
6.、设备发生物理爆炸时通常在两种情况下发生,即正常操作压力下发生或超压情况下发生。
7.大量的事故统计结果表明,事故具有以下三个特性:因果性、偶然性与必然性和潜伏性。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考题及答案资料答案附后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考题及答案资料答案附后](https://img.taocdn.com/s3/m/ae9f245702d276a201292e87.png)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第 1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2. 00 分)2011年11月29日4时,A铁矿390平巷盲竖井的罐笼在提升矿石时发生卡罐故障,罐笼被撞破损后卡在距离井口2. 5m处,当班绞车工甲随即升井向矿长乙和维修工丙报告后,乙和丙下井检修。
丙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3次对罐笼角、井筒护架进行切割与焊接,切割与焊接作业至7时结束。
随后,乙和丙升井返回地面。
当日7时29分,甲在绞车房发现提升罐笼的钢丝绳异动,前往井口观察,发现盲竖井内起火,当即返回绞车房,关闭向井下送电的电源开关。
并立即升井向乙和丙报告。
随后甲和丙一起下井,到达390平巷时烟雾很大,能见度不足5m,甲和丙前行到达离起火盲竖井约300m 处,无法继续前行,遂返回地面向乙汇报,乙立即报警,调矿山救护队救援,并启动A铁矿应急救援预案。
截至11月27日10时,核实井下被困人员共122人,其中救护队救出52人,70人遇难,遇难人员中包括周边的4座铁矿61名井下作业人员。
事故调查发现,A铁矿与周达的4座铁矿越巷开采,井下巷道及未回填的采空区互相贯通,各矿均未形成独立的矿井通风系统,且安全出口和标志均不符合安全规定。
事故调查组确认,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丙在切割与焊接作业时,切割下来的高温金属残块及焊渣掉落在井槽充填护壁的荆笆上,造成荆笆着火,引燃井筒木质护架可燃物,引发火灾。
该起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9523万元,善后处理费用3052万元,财产损失1850万元,停产损失580万元,处理环境污染费用5万元。
根据《火灾分类》(GB/T4968 — 2008), A铁矿盲竖井发生的火灾类别属于()A. A类火灾B. B类火灾C. C类火灾D. D类火灾E. E类火灾正确答案:A,第 2 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2. 00 分)2011年11月29日4时,A铁矿390平巷盲竖井的罐笼在提升矿石时发生卡罐故障,罐笼被撞破损后卡在距离井口2. 5m处,当班绞车工甲随即升井向矿长乙和维修工丙报告后,乙和丙下井检修。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期末试题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期末试题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923ce3eccbff121dd36839a.png)
期末考试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中。
每小题1分,共10分)1. 以下哪种防火涂料属于非膨胀型H型防火涂料( )。
A.普通型防火涂料B.超薄防火涂料C.湿法喷涂防火涂料D.天然树脂防火涂料2. 建筑结构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符合S≤R。
等式中S是( )A.外荷载作用B.结构抗力C.摩擦力D.压应力3. 钢板越厚,越容易出现( )。
A.整体失稳B.强度破坏C.层状撕裂D.锈蚀破坏4. 不均匀沉降不会导致( )A.建筑物出现裂缝B.建筑物出现倾斜C.柱体断裂或压碎D.建筑物瞬时倾覆5. 改变受力体系的加固方法不包括( )。
A.在梁的中间部位增设支座B.增设预应力撑杆C.改变支点约束状况D.增设预应力拉筋6. 施工裂缝不包括( )。
A.碱骨料反应致使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而开裂;B.反拱过大,构件顶面产生裂缝C.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裂缝D.模板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而膨胀,使初凝的混凝土拉裂7. 挂网喷浆不适合( )。
A.墙体严重酥碱,或油污不易消除;B.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隔墙C.各类空心砖墙D.使用砂浆标号过大的墙体8. 钢材化学成分缺陷的检测仪器不包括( )。
A.CT扫描;B.色谱仪C.光谱仪D.核磁共振9.下图中砌体结构上的裂缝是什么裂缝( )。
A.受剪裂缝B.温度裂缝C.受压裂缝D.受拉裂缝10. 地基与基础加固方法不包括( )。
A.排水固结法;B.轻型井点排水法C.置换法D.挤密法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中。
每小题2分,共10分)1. 工程质量事故的特点是()。
A、复杂性B、多发性C、可变性D、严重性2. 基础错位事故产生的原因有( )。
A.勘测失误B.设计错误C.地形问题D.施工问题3. 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原因不包括( )。
A.混凝土配合比不当B.空气湿度大C.混凝土施工工艺原因D.试块管理不善4. 下列对于模板及其支架要求正确的是()A、具有足够的刚度B、有足够的承载能力C、有良好的稳定性D、自重轻5. 混凝土产生的裂缝按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
《事故调查与分析》——期末复习题_53631552983448099
![《事故调查与分析》——期末复习题_53631552983448099](https://img.taocdn.com/s3/m/f926fbb4998fcc22bcd10d67.png)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事故调查与分析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事故2. 磨损3. 最小割集4. 韧性破裂5、腐蚀6、爆炸7、疲劳8、燃烧9、事故树分析10、事件树分析1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填空题1、在生产过程中的隐患即危险因素主要有:人的因素和。
2、依据造成事故原因的不同,事故分为和。
3、压力容器爆破时,爆破能量在向外释放时以、碎片能量和容器残余变形能量三种方式表现出来。
4、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总目标是将紧急事故局部化,并尽可能予以消除,尽量缩小事故对影响。
5、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包括教育、教育和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教育。
6、容器、设备发生物理爆炸时通常在两种情况下发生,即正常操作压力下发生或情况下发生。
7、大量的事故统计结果表明,事故具有以下几个特性:、偶然性与必然性和潜伏性与预测性。
8、按人体伤害程度分,损失工作日低于日的失能伤害定义为轻伤。
9、化学爆炸时,介质化学性质,形成爆炸的能量来自物质迅速发生化学变化时释放的能量。
10、在事故树的最小割集中,任一基本事件不发生时,顶上事件。
11、噪声不仅损伤职工的听觉,对神经、心脏及消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还会使职工的情绪烦躁,降低工作效率,甚至还会引起。
12、事件树分析是从推论结果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按事故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分析。
13、疲劳断裂过程包括疲劳裂纹的萌生、疲劳裂纹的扩展和三阶段。
14、工业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为、皮肤和消化道。
15、电器事故包括触电事故、和爆炸。
16、液体泄漏后立即扩散到地面,一直流到低洼处或人工边界形成液池,如遇点火源则形成。
17、事故总损失为直接经济损失与之和。
18、海因里希事故因果链锁理论的局限性在于把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发生完全归结于。
19、金属材料在长时间恒温、恒应力作用下,即使应力低于屈服强度,也会缓慢产生塑性变形而断裂的现象称为。
20、事件树分析中,形成分支的每个事件的概率和等于。
三、选择题1、扑救浓硫酸与其他可燃物品接触发生的火灾时,如果浓硫酸量很大,应改采用()灭火。
事故案例分析试题答案附后
![事故案例分析试题答案附后](https://img.taocdn.com/s3/m/06fba9073186bceb18e8bb0a.png)
事故案例分析试题答案附后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事故案例分析试题(B)全卷共五大题,共100分。
其中第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第三、四、五大题为主观题。
【案例一】A焦化厂为民营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2009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起、造成2人轻伤。
该厂因精苯工业废水兑水稀释后外排,被环保部门责令整改。
该厂采取的措施是将废水向煤堆喷洒,这样既仰制了扬尘,又避免了废水外排。
为防止相关事故发生,该厂于2009年5月20日制定实施了《A焦化厂精苯污水喷洒防尘管理办法》。
2011年5月11日15时20分许,A厂备煤工甲、乙在进行胶带输送机巡检作业时闻到强烈异味,随后两人分别前往不同部位查找原因。
15时38分,乙听到从甲的方向传来一声闷响,气浪迎面扑来,发现通廊部分坍塌。
乙立即呼救。
厂领导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对胶带输送机通廊坍塌现场进行搜救,在胶带输送机通廊北端发现甲倒在废墟中。
甲头部有明显外伤,身上大面积烧伤,经医务人员确认已经死亡。
事故调查确认,此次事故为1号煤仓内苯蒸汽爆炸事故。
在含苯废水向煤场内煤堆喷洒1年后,废水管道断裂,废水从管道断裂处流入煤堆底部,经胶带输送机运输,大量含苯煤粉进入1号煤仓,从含苯煤粉中挥发出的低浓度苯蒸汽积累、聚集达到爆炸极限,遇到点火源后引起爆炸。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关于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的规定,A厂(D)A.可以只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可以委托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C.可以委托具有安全评价资质的评价机构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D.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E.可以委托具有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的个人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事故培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事故培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9c157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0e.png)
事故培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事故现场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什么?A. 立即撤离现场B. 立即报警并启动应急预案C. 等待上级指示D. 继续进行工作答案:B2. 事故调查的首要任务是什么?A. 确定事故责任人B. 确定事故原因C. 制定整改措施D. 进行事故赔偿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事故处理的基本原则?A. 及时性原则B. 客观性原则C. 保密性原则D. 公正性原则答案:C4. 发生事故后,以下哪项行为是正确的?A. 隐瞒事故B. 立即报告并采取措施C. 破坏事故现场D. 私自处理事故答案:B5. 事故报告的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B. 事故的简要经过C. 事故造成的损失D. 事故的预防措施答案:D6. 以下哪项不是事故调查的目的?A. 确定事故责任B. 总结事故教训C. 提高员工士气D. 制定预防措施答案:C7. 事故处理过程中,以下哪项行为是不当的?A. 保护事故现场B. 收集事故证据C. 隐瞒事故真相D. 配合调查答案:C8. 以下哪项不是事故处理的程序?A. 事故报告B. 事故调查C. 事故处理D. 事故总结答案:D9. 以下哪项不是事故处理的依据?A. 相关法律法规B. 企业内部规定C. 个人意愿D. 事故调查报告答案:C10. 事故处理结束后,以下哪项工作是必要的?A. 事故总结B. 事故赔偿C. 事故预防D. 事故记录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事故处理过程中,以下哪些行为是正确的?()A. 保护事故现场B. 收集事故证据C. 隐瞒事故真相D. 配合调查答案:ABD2. 事故调查的内容包括哪些?()A.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B. 事故的经过C. 事故的原因D. 事故的影响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措施是事故预防的有效手段?()A. 加强安全教育B.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C. 忽视安全隐患D. 制定应急预案答案:ABD4. 事故处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及时性原则B. 客观性原则C. 保密性原则D. 公正性原则答案:ABD5. 以下哪些是事故报告的主要内容?()A.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B. 事故的简要经过C. 事故造成的损失D. 事故的预防措施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事故现场应立即撤离现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故调查与分析期末复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 事故: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愿,并可能使有目的的活动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中止,造成人员伤亡或(和)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
2. 磨损:相互接触并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由于机械、物理和化学作用,造成物体表面材料的位移及分离,使表面形状、尺寸、组织及性能发生变化的过程。
3. 最小割集:在事故树中导致顶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的集合。
4. 韧性破裂:容器、管道在压力作用下,器壁上产生的应力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而发生断裂的破坏形式。
5、腐蚀:材料与环境间发生化学或电化学相互作用而导致材料功能受到损伤的现象。
6、应力集中:零件截面有急剧变化处,引起局部地区的应力高于零件受到的平均应力的现象。
7、疲劳:材料在反复加压、卸压过程中而在低应力状态下突然发生的破坏形式。
8、着火:可燃物受到外界火源直接作用而开始的持续燃烧现象。
9、事故树分析:一种从结果到原因找出与灾害有关的各种因素之间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的分析法。
10、事件树分析:从原因推论结果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1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了提高对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根据实际情况预计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故,预先制定事故应急救援对策,为在事故中保护人员和设施的安全而制定的行动计划。
二、填空题1、在生产过程中的隐患即危险因素主要有: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2、依据造成事故责任的不同,事故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
3、压力容器爆破时,爆破能量在向外释放时以冲击波能量、碎片能量和容器残余变形能量三种方式表现出来。
4、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总目标是将紧急事故局部化,并尽可能予以消除,尽量缩小事故对人和财产影响。
5、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和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教育。
6、容器、设备发生物理爆炸时通常在两种情况下发生,即正常操作压力下发生或超压情况下发生。
7、大量的事故统计结果表明,事故具有以下3个特性:因果性、偶然性与必然性和潜伏性。
8、按人体伤害程度分,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定义为轻伤。
9、化学爆炸时,介质化学性质发生改变,形成爆炸的能量来自物质迅速发生化学变化时释放的能量。
10、在事故树的最小割集中,任一基本事件不发生时,顶上事件不会发生。
11、噪声不仅损伤职工的听觉,对神经、心脏及消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还会使职工的情绪烦躁,降低工作效率,甚至还会引起事故。
12、事件树分析是从原因推论结果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按事故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分析。
13、对于疲劳断口而言,可用肉眼或低倍放大镜判断疲劳源位置,疲劳区中磨得最亮的地方即是疲劳核心。
14、在造成事故的原因中,对事故发生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即为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既可以是直接原因,也可以是间接原因。
15、可燃物质的燃点越低,越容易着火。
16、液体泄漏后立即扩散到地面,一直流到低洼处或人工边界形成液池,如遇点火源则形成池火。
17、事故总损失为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之和。
18、海因里希事故因果链锁理论的局限性在于把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发生完全归结于人的因素。
19、金属材料在长时间恒温、恒应力作用下,即使应力低于屈服强度,也会缓慢产生塑性变形而断裂的现象称为蠕变断裂。
20、事件树分析中,形成分支的每个事件的概率和等于1。
三、选择题1、扑救浓硫酸与其他可燃物品接触发生的火灾时,如果浓硫酸量很大,应改采用(C )灭火。
A、水泥B、水C、干粉D、蛭石2、事故现场划分警戒区、轻微区和重危区,一般情况下警戒区范围为(C )。
A、100m B、200m C、50m D、300m3、事件树分析是一种从(B )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A、结果到原因B、原因到结果C、结果到结果D、原因到原因4、韧性断裂宏观端口不平齐,且与主应力方向成( A )。
A、45ºB、60ºC、90ºD、30º5、重伤是指相当于表定工作日等于和超过( B )日的失能伤害。
A、100 B、105 C、50 D、306、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 A )。
A、2小时B、4小时C、12小时D、24小时7、在工业生产中发生的化学爆炸事故,绝大部分是( A )。
A、爆炸性混合物爆炸B、简单分解爆炸C、复杂分解爆炸D、混合爆炸8、易燃、易爆气体、液体泄漏后遇到引火源会被点燃而着火,其燃烧方式有( ABCD )。
A 、池火B 、喷射火C 、火球D 、突发火9、污染区域的化学洗消方法有( ABC )。
A 、中和 B 、水解 C 、氧化 D 、还原10、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 ABC )。
A 、安全生产思想教育 B 、安全生产知识教育 C 、安全管理理论及方法教育 D 、安全培训11、可燃液体泄漏后淹到地面形成液池,遇到火源燃烧而形成( C )。
A.火球 B.喷射火 C.池火灾 D.突发火12、可燃物质开始着火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称为( A )。
A. 燃点 B. 闪点 C. 自燃点13、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A )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A. 30B. 10C. 3D. 5014、金属构件在( A )的作用下,虽然应力水平低于金属材料的抗拉强度,经过一定的循环周期后,金属构件会发生突然的断裂称为疲劳断裂。
A.交变应力B.拉应力C.压应力15、扑救遇湿易燃物品,如金属钾发生火灾时,可以用(C )进行灭火。
A.水 B.泡沫 C.干粉 D.干冰16、我国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约为(A )。
A.1:2 B.1:3 C.1:4 D.1:117、当两个金属零件表面直接接触,其间没有润滑油膜隔开,即没有形成完全润滑时的磨损称为( B )。
A.磨料磨损B.黏着磨损C.冲蚀磨损D.腐蚀磨损四、回答下列问题1. 简述扑救危险品火灾总的要求。
1)先控制,后消灭 2)扑救人员应占领上风或侧风阵地3)迅速查明燃烧范围、燃烧物品及其周围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险特性、火势蔓延主要 途径4)正确选择最适应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5)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爆裂、喷溅等特别危险需紧急撤退的情况,应按照统一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及时撤退6)火灾扑灭后,应当保护现场,进行事故调查2. 普通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划分为哪几类?划分依据是什么?答:普通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划分1)特别重大事故:一次造成30人以上(含30人)死亡;一次造成100人以上(含100人)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一次造成1亿元以上(含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
2)重大事故:一次造成10以上30人以下死亡;一次造成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一次造成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3)较大事故:一次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一次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一次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4)一般事故:一次造成3人以下死亡;一次造成1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一次造成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3. 假定某故障树共有5个最小割集,P 1={X 4},P 2={X 1,X 5},P 3={X 2,X 7},P 4={X 2,X 3,X 5},P 5={X 3,X 7,X 6},判断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系数。
答:可通过最小割集或最小径集近似判断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系数1)第一个最小割集只有一个基本事件X 4,所以X 4结构重要系数最大。
2)在其他最小割集中, 基本事件X1、X6出现1次 基本事件X2、 X3、 X5、 X7出现2次 利用近似判别式计算得()()()()()()4321217412164321215212121343212122121113121313121313131212=+====+==+==+===----------I I I I I I所以,结构重要度系数为I(4)>I(2)=I(5)=I(7)>I(1) > I(6)4.简述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答:海因里希最初提出的连锁过程包括如下5个因素1)遗传及社会环境可能造成鲁莽、固执、贪婪及其他性格上的缺点的遗传因素,妨碍教育、助长性格上的缺点发展的社会环境,是造成性格上的缺点的原因。
2)人的缺点鲁莽、过激、神经质、暴躁、轻率、缺乏安全操作知识等先天或后天的缺点,是产生不安全行为或造成物的危险状态的直接原因。
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诸如在起重机的吊荷不停留、不发信号就启动机器,工作时间打闹或拆除安全防护装置等不安全行为,没有防护齿轮、扶手,照明不良等机械、物的不安全状态等,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4)事故这里把事故定义为,由于物体、物质、人或放射线的作用或反作用,使人员受到伤害或能受到伤害的,出乎意料之外的,失去控制的事件。
5)伤害直接由于事故而产生的人的伤害。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强调了消除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在事故预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这一点多少年来一直得到广大安全工作者的赞同。
但是,该理论的局限性是把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发生完全归因于工人的缺点。
5.写出事件树分析的基本步骤。
1)确定或寻找可能导致系统严重后果的初因事件,并进行分类,对于可能导致相同事件树的初因事件可划分为一类2)构造事件树,先构造功能事件树,然后构造系统事件树 3)进行事件树的简化 4)进行事件序列的定量化6.简述构件发生疲劳断裂的特征。
1)破坏时无明显的塑性变形2)由断口宏观分析可见疲劳裂纹产生、扩展和最后断裂等区域,前两者光滑,后者较粗糙3)从开裂部位看,一般都是在局部应力很高的地区4)从裂纹形成、扩展到断裂发展缓慢,只是一般开裂,出现裂缝口5)通常在操作温度、压力大幅度波动且频繁启动、停车时发生7. 简述设备发生脆性破裂时的相关特征。
A断裂时无明显的塑性变形,断裂之前没有或只有局部极小的塑性变形; B断口呈金属晶粒状并富有光泽,断口平直与主应力垂直;C 瞬间发生,有许多碎片飞出;D 破坏时的名义应力较低,低于或接近材料的屈服极限;在较低温度发生,且材料韧性很差;F断裂在缺陷处或几何形状突变处首先发生。
8、简述事故应急救援的目的。
1)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重大事故发生后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事故应急救援通过一系列措施控制事故的继续扩大,这是事故应急救援的出发点。
2)可用来指导事故的预防: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是在事故发生前开始的,通过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可以发现各种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就能消除该隐患,从而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3)可用来训练和提升企业和单位工作人员的安全素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需要所有人员的参与,在编制预案以及演练过程中,所有人员对事故救援都有进一步的了解,强化了安全意识,减少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