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锌银矿选矿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铅锌选矿厂实习报告

铅锌选矿厂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铅锌作为一种重要的有色金属,广泛应用于电力、建筑、交通等领域。

为了深入了解铅锌选矿工艺,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我于2023年8月1日至8月10日在某铅锌选矿厂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1. 熟悉铅锌选矿的基本工艺流程和设备操作。

2. 掌握铅锌矿物的性质和选矿方法。

3. 了解铅锌选矿厂的生产管理和技术要求。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习内容1. 选矿厂概况该铅锌选矿厂位于我国某省份,年处理能力为150万吨。

厂区占地面积约1000亩,拥有现代化的选矿设备和技术。

2. 原矿性质该厂主要处理的是原生铅锌矿,矿石中含有铅、锌、铜、银等多种金属。

矿石品位较高,有利于选矿。

3. 工艺流程(1)破碎:将原矿破碎至一定粒度,以便后续的选矿。

(2)磨矿:将破碎后的矿石磨细,以便提高选矿效率。

(3)浮选:根据铅锌矿物的物理性质,采用浮选方法进行分离。

(4)浓缩:将浮选后的精矿浓缩,以便提高精矿品位。

(5)精炼:将浓缩后的精矿进行精炼,得到最终的铅锌产品。

4. 主要设备(1)颚式破碎机:用于将原矿破碎至一定粒度。

(2)球磨机:用于将矿石磨细。

(3)浮选机:用于分离铅锌矿物。

(4)浓缩机:用于浓缩精矿。

(5)精炼炉:用于精炼铅锌产品。

5. 实习过程(1)实习初期,在厂区领导和师傅的带领下,参观了整个选矿厂,了解了选矿工艺流程和设备。

(2)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了浮选、浓缩、精炼等主要工艺的操作方法。

(3)实际操作过程中,掌握了浮选药剂的选择和调整方法,以及精矿浓缩和精炼的操作技巧。

(4)通过实习,对铅锌选矿工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实习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了验证和应用,使我更加坚定了学习采矿专业的信心。

铅锌矿实习报告

铅锌矿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前言我于2023期间,在铅锌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在此期间,我深入了解了铅锌矿的开采、选矿、冶炼等全过程,对铅锌矿产业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现将实习情况总结如下:二、实习内容1. 矿山开采在矿山开采环节,我了解到铅锌矿的开采方式有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两种。

地下开采主要用于深部矿藏的开采,而露天开采则适用于表层矿藏。

在开采过程中,需遵循安全、高效、环保的原则,确保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

2. 选矿工艺选矿是铅锌矿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分离,提高铅锌金属的品位。

我实习的铅锌矿采用浮选法进行选矿,主要包括破碎、球磨、浮选、浓缩、过滤等工序。

在浮选过程中,药剂的使用、浮选机的操作以及工艺参数的调整都对选矿效果有重要影响。

3. 冶炼工艺冶炼环节是将选矿后的铅锌精矿转化为金属铅和金属锌的过程。

我实习的铅锌矿采用火法冶炼工艺,主要包括烧结、熔炼、吹炼、精炼等工序。

在冶炼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炉温、气氛、物料配比等参数,确保冶炼效果。

4. 环保与安全在铅锌矿的生产过程中,环保和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我了解到,铅锌矿企业需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规,对废气、废水、废渣进行处理,实现达标排放。

同时,企业要重视员工的安全培训,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三、实习收获通过实习,我对铅锌矿产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从矿山开采到选矿、冶炼,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谨的操作和严格的控制。

同时,铅锌矿产业环保和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也让我深感责任重大。

四、实习总结实习期间,我认真学习了铅锌矿的生产工艺,积极参与各项工作,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我国铅锌矿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某含银铅锌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某含银铅锌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60 选 矿 与 冶 炼
黄 金 GOLD
2018年第 10期 /第 39卷
某含银铅锌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霍明春1,程晓霞2,郝福来2,孙洪丽2,戴台鹏2
(1.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2.长春黄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某含银铅锌矿石有价元素为铅、锌、银,铅品位 0.48%、锌品位 1.20%、银品位 150g/t。
a中闪锌矿相对含量为 42.07%,粒度分布以大于 0.01mm为主,占 93.56%; 方铅矿与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关系 密切,亦有方铅矿包裹银矿物的现象,方铅矿和闪锌 矿是主要载银矿物。
矿石中银多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银矿物主要为 硫化银矿物,以辉银矿、深红铜银矿及硒银矿为主,少 量银黝铜矿、脆银矿、砷硫银矿及自然银等。银主要 分布于辉银矿、深红铜银矿及硒银矿中,分布率分别 为 31.29%、43.73% 和 20.61%。银矿物粒度以 细、微粒为主,分别占 38.34%、42.28%,中、粗粒含 量较少,合计占 19.38%。银矿物嵌布状态以包裹银 为主,占 76.55%(主要为硫化物包裹,占 68.34%), 其次为粒间银,占 20.47%,少量裂隙银,占 2.98%。 银矿物与金属硫化物关系密切,与其嵌连的银矿物合 计占 88.12%,其中与闪锌矿、方铅矿关系尤为密切, 少部分与黄铁矿、黄铜矿等其他硫化物嵌连。
中国铅锌矿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低。铅锌 矿资源的特点为贫矿多、富矿少,矿石结构构造和矿 物组成复杂,共伴生矿床多,单一矿床少,开发利用难 度大。目前,铅锌矿资源短缺形势日益严峻,矿产资 源的供需 矛 盾 突 出,对 国 外 原 料 的 依 赖 程 度 越 来 越 大,因此加强低品位铅锌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 意义[1]。以某 含 银 铅 锌 矿 石 为 研 究 对 象,进 行 了 工 艺矿物学研究和浮选分离试验,目的是查明矿石工艺 特性,确定浮选流程结构和最佳工艺条件,获取最佳 技术指标,为开发利用低品位矿产资源提供技术依据。

豫西低品位铅锌银多金属矿浮选试验研究报告

豫西低品位铅锌银多金属矿浮选试验研究报告

豫西低品位铅锌银多金属矿浮选试验研究报告本次试验研究的目的是对豫西低品位铅锌银多金属矿进行浮选实验研究,以探寻高效浮选工艺,提高该矿石的选矿指标。

试验采用的矿石样品来自豫西地区低品位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经初步分析得知,该矿石中含有铅、锌、银等有价金属元素,同时也含有一定量的杂质。

该矿石样品的综合品位较低,需要采用高效的浮选工艺进行精选。

实验采用了倾斜槽浮选工艺,在不同浮选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在药剂浓度为20g/L、pH值为9、搅拌速度为1000r/min、空气流量为2L/min的条件下,倾斜槽浮选效果最佳。

此时铅、锌、银的回收率分别为91.03%、80.33%、84.77%,达到了较好的选矿效果。

同时,通过对浮选产物的分析,发现水杨酸钠、黄药水等有机药剂能够对矿物表面产生协同效应,有利于提高矿物的浮选效果。

实验还表明,药剂浓度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浮选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浮选过程中需要掌握药剂的适宜浓度。

综合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本次试验采用的倾斜槽浮选工艺较为高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豫西低品位铅锌银多金属矿的选矿指标。

同时,水杨酸钠、黄药水等有机药剂也可以作为辅助药剂,提高浮选效果。

在工程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浮选工艺,从而获得更好的选矿效果。

本次试验研究成果对豫西低品位铅锌银多金属矿的利用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试验研究中所得到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可以帮助理解豫西低品位铅锌银多金属矿浮选过程的特点,进而设计出更为高效的选矿工艺。

以下列举几个主要的数据指标,并进行简要的分析:1.综合品位:该矿石样品的综合品位为2.25%,含有较多的非金属矿物成份,需要进行较为彻底的选别过程。

2.铅、锌、银的回收率:该矿石样品主要含有铅、锌、银等有价金属元素,铅、锌、银的回收率是反映浮选效果的重要指标。

在最优的浮选条件下,本次试验分别获得了91.03%、80.33%、84.77%的回收率,达到了较高的选矿效果。

铅锌矿选矿厂实习报告

铅锌矿选矿厂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旨在使我深入了解铅锌矿选矿厂的生产流程、工艺技术以及生产管理等方面,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矿业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为2023年6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实习地点为我国某铅锌矿选矿厂。

三、实习内容1. 矿山及选矿厂概况该铅锌矿选矿厂位于我国某省,占地面积约1000亩,设计年处理矿石量为300万吨。

主要生产铅、锌精矿,同时回收银、镉等有价金属。

选矿厂采用全浮选工艺,主要包括破碎、磨矿、浮选、脱药、过滤、浓缩等环节。

2. 生产流程(1)破碎:原矿经过粗碎、中碎、细碎三个阶段,最终破碎至-10mm,以满足后续磨矿工艺要求。

(2)磨矿:采用球磨机进行磨矿,将矿石磨至-200目,为浮选提供合格的矿浆。

(3)浮选:采用浮选法对磨矿后的矿浆进行选别,分别得到铅精矿、锌精矿、铜精矿等。

(4)脱药:对浮选后的精矿进行脱药处理,以降低精矿中杂质含量。

(5)过滤:采用压滤机对脱药后的精矿进行过滤,得到合格的精矿产品。

(6)浓缩:对过滤后的滤液进行浓缩,回收其中的水分。

3. 工艺技术(1)破碎:采用颚式破碎机和圆锥破碎机进行破碎,破碎比可达4:1。

(2)磨矿:采用球磨机进行磨矿,磨矿介质为钢球,球磨机转速为20-22r/min。

(3)浮选:采用浮选机进行浮选,浮选药剂包括捕收剂、起泡剂、抑制剂等。

(4)脱药:采用脱药剂对浮选后的精矿进行脱药处理,脱药剂用量为0.5kg/t。

(5)过滤:采用压滤机进行过滤,滤饼水分含量为10-15%。

4. 生产管理(1)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制定生产计划,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2)设备管理: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质量管理: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4)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生产教育,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生产安全。

四、实习收获1.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习,掌握了铅锌矿选矿厂的生产流程、工艺技术以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铅银渣回收金银锌等试验报告

铅银渣回收金银锌等试验报告

目录1前言 (2)2试验矿样 (4)2.1试验矿样采取及制备 (4)2.2试验矿样物理参数测定 (4)2.3试验矿样多元素分析 (4)3验证试验 (5)3.1 矿浆样验证试验 (5)3.1.1 1#渣样验证试验 (5)3.1.2 2#渣样验证试验 (11)3.2压滤样验证试验 (19)3.2.1 3#渣样验证试验 (19)3.2.2 4#渣样验证试验 (27)4产品检查 (39)4.1 产品化学分析 (39)4.1.1产品多元素分析 (39)4.1.2浸出上清液多元素分析 (39)4.2产品真比重测定 (40)5结语 (41)1前言在前面完成了铅银渣的选矿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预处理-磨矿-浮选原则流程可取得较好的金银锌综合回收指标。

经多次沟通,并综合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对铅银渣进行验证试验研究,为工程设计提供更为可靠的设计依据。

验证试验样品由厂负责采取,按采样时间顺序分别编为1#渣样、2#渣样、3#渣样、4#渣样(下同),1#、2#为矿浆样,3#、4#为压滤样。

1#渣样、2#渣样采用预处理-磨矿-浮选的原则流程,经加温预处理后,磨至90%-400目,经两次粗选、两次扫选、两次精选产出精矿和尾矿的工艺流程,添加T1、硫酸铜、酯-100三种选矿药剂。

试验结果见表1-1,3#、4#渣样在预处理。

3#渣样采用预处理-磨矿-浮选的原则流程,经加温预处理,磨至90%-400目,经两次粗选、两次扫选、两次精选产出精矿和尾矿的工艺流程;4#渣样采用预处理-磨矿-浮选的原则流程,经加温预处理后,磨至90%-400目,经两次粗选、两次扫选、两次精选产出精矿和尾矿的工艺流程,添加T1、**铜、酯-100三种选矿药剂;闭路试验结果见表1-2。

表1-1 1#渣样、2#渣样试验结果矿样产品名称产率(%)银品位(g/t) 金品位(g/t) 银回收率(%)金回收率(%)1#渣样精矿 5.63 2739.05 32.21 66.6177.63中矿1 5.84 280.7 2.21 7.08 5.54中矿2 13.76 107.54 1.01 6.39 5.96中矿3 1.78 355.39 1.09 2.730.83中矿4 0.56 265.53 0.87 0.640.21上清液28.06 0.03 0.01 0.010.12尾矿44.37 86.39 0.51 16.549.712#渣样原矿100.00231.55 2.33100.00 100.00精矿7.092793.98 30.29 78.5588.65上清液26.470.01 0.01 0.010.11尾矿66.4481.43 0.41 21.4511.24原矿100.00251.18 2.42100.00100.00表1-2 3#渣样、4#渣样试验结果矿样产品名称产率(%)银品位(g/t) 金品位(g/t) 银回收率(%)金回收率(%)3#渣样精矿7.07 2578.71 30.33 78.59 88.79上清液27.65 0.01 0.01 0.01 0.12 尾矿65.28 76.1 0.41 21.4011.09 原矿100.00 232.00 2.41100.00 100.004#渣样精矿 6.66 1716.50 16.27 72.32 84.57 上清液30.57 0.01 0.01 0.01 0.24 尾矿62.77 69.71 0.31 27.6715.19 原矿100.00 158.08 1.28 100.00 100.00 通过四批渣样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预处理-磨矿-浮选工艺流程,对铅银渣综合回收金、银、锌适应性较强、稳定性高。

甘肃金塔铅锌矿选矿试验研究报告

甘肃金塔铅锌矿选矿试验研究报告

甘肃金塔铅锌矿选矿试验研究报告该研究是针对甘肃金塔铅锌矿进行的选矿试验研究,试验旨在探究更为适用于该矿的选矿方案并提高矿石回收率。

首先,我们选取了该矿的一批矿石样本进行试验,参照该矿现有的选矿流程,我们在试验中添加了一些新的选矿方法,如重选、浮选和重浮选等。

通过对比实验结果,我们发现添加这些新的选矿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该矿的回收率,并且对于一些难选的铅锌矿石也具有较好的效果。

其次,我们针对该矿的矿石成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该矿石中铁含量较高,而这种矿石通常在重选和浮选选矿阶段表现出独特的特性。

因此我们在选矿过程中加入了铁清洗程序,通过分离掉大部分的铁元素,进一步提高了铅锌的回收率。

此外,我们还发现该矿石中存在一些被泥沙掩盖的铅锌矿物,通过进行强磁选和用特殊氧化剂溶解泥沙,成功地将这些被泥沙掩盖的铅锌矿物分离出来,进一步提高了矿石回收率。

最后,我们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得出了一个更为适用于该矿的选矿方案,其中包括重选、浮选和重浮选等多种方法,同时加入铁清洗和特殊的泥沙溶解程序,可以极大地提高该矿的回收率并减少环境污染。

总之,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得出了更为适用于该矿的选矿方案,为该矿石的开采与选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同时也为其他相似铅锌矿石的选矿工作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以下是我们在甘肃金塔铅锌矿选矿试验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1. 铅锌矿石样品总量为1000kg,经过筛选得到粒径为-1mm的矿石样品440kg。

2. 经过初始浮选得到铅精矿100kg,品位为50.3%,回收率为86.4%;锌精矿100kg,品位为60.1%,回收率为89.2%。

3. 在重选环节中,铅精矿品位提高至58.7%,回收率为90.2%;锌精矿品位提高至67.5%,回收率为91.5%。

4. 经过对矿石中铁含量的分类,得到铁品位高的部分146kg,经过铁清洗后得到铅精矿48.3kg,品位为62.5%,回收率为95.2%;锌精矿48.1kg,品位为70.2%,回收率为93.8%。

铅锌矿的浮选试验及矿石性能分析

铅锌矿的浮选试验及矿石性能分析

浮选工艺:浮选工艺的选择和优化对矿石性能有重要影响,如浮选时间、浮选速度、浮选温度等
浮选药剂:浮选药剂的选择和使用对矿石性能有重要影响,如药剂的种类、浓度、添加顺序等
矿石性质:矿石的粒度、密度、形状、表面性质等对浮选试验结果有直接影响
浮选试验及矿石性能分析的应用价值
PART 04
对选矿工业的意义
矿石形状:球形、立方形、片状等
矿石硬度:软矿石、硬矿石等
矿石粒度:粗粒矿石、细粒矿石等
矿石密度:高密度矿石、低密度矿石等
矿石物理性质
矿石硬度:衡量矿石破碎难易程度的指标
矿石密度:影响矿石浮选效果的重要因素
矿石形状:影响矿石浮选效果的因素之一
矿石颜色:与矿石成分有关,可作为矿石分类的依据之一
矿石化学性质
浮选试验可以评估矿石的可选性,即矿石中金属的含量和品质
浮选试验可以确定矿石的浮选工艺参数,如浮选时间、浮选药剂用量等
浮选试验可以评估矿石的浮选成本,即浮选工艺的经济性
矿石性能对浮选效果的影响
浮选试验与矿石性能的相互作用机制
浮选效果:浮选试验结果对矿石性能有重要影响,如浮选回收率、浮选效率、浮选成本等
对资源利用的意义
提高矿石利用率,降低开采成本
提高矿石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促进矿业技术进步,提高行业竞争力
结论与展望
PART 05
研究结论
铅锌矿的浮选试验结果表明,浮选效果良好,矿石性能优良
添加标题
矿石性能分析表明,铅锌矿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添加标题
展望未来,铅锌矿的浮选试验及矿石性能分析将有助于提高矿石的利用率和价值
矿石成分
主要成分:铅、锌、硫、铁等

某铅锌矿采选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铅锌矿采选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铅锌矿采选可行性研究报告某铅锌矿采选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某铅锌矿床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种有经济价值的金属矿床,具有潜在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该矿床的发掘将成为区域的重要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进行一项全面、深入的采选可行性研究,对该矿床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矿床概况该矿床属于铅锌矿类。

地质地貌条件较为适宜,资源丰富、品位高,赋存矿物主要有黄铜矿、闪锌矿、菱锌矿等。

该矿床开发前景广阔,将成为本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理论研究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矿床进行全面调查和取样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矿区资源、地质环境、社会经济等进行分析研究,确定矿区合理开采方案,探究矿石选矿、浮选分离等现代开采技术的应用和优化,以保障采选装备和工艺技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四、可行性研究结果1、资源评价:该矿床的探明量较高,品位较好,储量丰富,具有可开采性和可利用性,且含有潜在价值的其他有用矿质元素,如铅、银、锌、镉、锶、钡、铊以及稀土元素等。

2、经济效益评估:根据对矿产资源分析结果与当前市场需求情况相结合,进行生产成本分析和投资回收期计算,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利润空间。

3、环保可持续性评价:通过合理安排、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一系列措施,可将可能产生二次污染或其他环境影响尽量减少,保护矿业生态可持续性。

五、可行性研究建议1、进一步加大对该矿床的采选技术的研究力度,尤其是在浮选分离、选石、造粒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2、提高矿区隧道开采效率,优化运输工艺,降低采矿成本;3、加强矿区卫生和作业安全管理,严格遵守矿山开采规律,坚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矿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六、结论本次某铅锌矿采选可行性研究,深入分析了该矿床的开发潜力与资源特征,探索矿区采选工艺技术现代化及环保可持续性的优化方案。

该研究结论和建议为矿区的合理开采和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同时对其他类似矿床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凡口铅锌矿选矿实习报告

凡口铅锌矿选矿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铅锌矿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其选矿工艺的研究与优化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铅锌矿选矿工艺,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我于2023年6月至7月期间在广东省仁化县澌溪河畔的亚洲最大铅锌矿——凡口铅锌矿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选矿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1. 熟悉铅锌矿的基本特性及其选矿工艺流程;2. 掌握选矿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操作规范;3. 了解选矿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4. 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矿样采集与实验室分析实习初期,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凡口铅锌矿的矿样进行了采集。

采集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采样规范,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矿样。

采集回来的矿样经过破碎、磨细、过筛等预处理后,送至实验室进行化学分析。

通过实验室分析,我们了解了矿样的基本成分,包括铅、锌、铜、硫等元素的含量,为后续的选矿工艺研究提供了依据。

2. 选矿工艺流程学习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重点学习了凡口铅锌矿的选矿工艺流程。

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粗碎:将原矿破碎至一定粒度,便于后续的选矿作业;(2)中碎:进一步破碎矿石,为磨矿作业提供合适的粒度;(3)磨矿:将矿石磨细,使其达到选矿所需的粒度;(4)选矿:根据矿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采用不同的选矿方法,如重力选矿、浮选、磁选等,将铅、锌等有价金属从矿石中分离出来;(5)精矿脱水:将选出的精矿进行脱水处理,提高其品质;(6)尾矿处理:对选矿过程中产生的尾矿进行妥善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选矿设备操作与维护实习期间,我们亲身体验了选矿设备的使用,包括破碎机、磨矿机、浮选机、磁选机等。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设备的操作方法及维护保养技巧。

4. 常见问题处理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常见问题,如设备故障、矿石性质变化等。

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我们掌握了相应的处理方法,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矿区铅锌银矿详查报告(参考内容)

矿区铅锌银矿详查报告(参考内容)

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白音査干矿区铅锌银矿详查报告赤峰金都矿业有限公司2007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白音査干矿区铅锌银矿详查报告提交报告单位:赤峰金都矿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赵满堂报告编制单位:赤峰兴源矿业技术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王黎总工程师:赵志民报告编写人:赵志民刘日斌李元昆报告编制时间:2007年7月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一节目的及任 (1)第二节位置及交通 (2)第三节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6)第四节以往地质工作 (7)第五节本次工作 (7)第二章区域地质 (9)第一节地层 (10)第二节构造 (12)第三节岩浆岩 (13)第四节区域矿产 (14)第三章矿区地质 (14)第一节地层 (14)第二节构造 (17)第三节岩浆岩 (17)第四节围岩蚀变 (18)第四章矿体地质 (19)第一节矿体特征 (19)第二节矿石质量 (25)第三节矿石类型 (29)第四节围岩与夹石 (29)第五节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30)第六节矿床内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 (30)第五章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31)第一节采样种类方法及其代表性 (31)第二节试验种类、方法及结果 (32)第三节矿石工业利用性能评价 (34)第六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34)第一节水文地质 (34)第二节工程地质 (38)第三节环境地质 (39)第七章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41)第一节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 (41)第二节勘查工程质量评述 (43)第三节地形测量、地质勘查工程测量及质量评述 (44)第四节地质填图及其质量评述 (48)第五节采样、加工化验及其质量评述 (49)第八章资源储量估算 (52)第一节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 (52)第二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及其依据 (52)第三节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54)第四节矿体圈定原则 (57)第五节资源储量类型及块段的划分原则 (58)第六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59)第七节资源储量估算的可靠性 (59)第九章矿床技术经济评价 (62)第一节资源开发形势分析 (62)第二节矿床地质评价 (64)第三节矿床开发技术条件 (64)第四节矿床资源储量和服务年限及经济评价 (65)第十章结论 (68)第一节地质工作成果 (68)第二节存在问题 (68)第三节有关建议 (69)。

铅锌矿的选矿实验与工业应用

铅锌矿的选矿实验与工业应用

降低选矿成本
提高铅锌矿的选矿效率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与操作
样品采集:在铅锌矿区采集代表性样品
样品制备:将样品破碎、研磨、筛分,得到合适粒度的矿样
实验设计:确定实验条件,如浮选时间、浮选温度、浮选剂种类和用量等
浮选实验:在实验室进行浮选实验,观察浮选效果
分析与优化: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优化实验条件
工业应用:将优化后的实验条件应用于实际生产,提高铅锌矿的选矿效率和效益
选矿工艺优化:提高选矿效率和回收率
铅锌矿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
铅锌矿是全球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等领域。
铅锌矿的储量丰富,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中国、澳大利亚、秘鲁等国家。
铅锌矿的开采和选矿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仍存在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铅锌矿的利用范围不断扩大,如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技术突破:研发高效选矿技术、环保技术等
创新应用:将新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政策支持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协同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
企业自主创新:企业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协同效应:政策支持和企业自主创新相互促进,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挑战与对策:面对挑战,企业和政府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实现可持续发展
研究铅锌矿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如废水处理、废气净化等
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
培养专业人才和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添加标题

银精矿铅、锌、镉AAS测定(实验报告)最终版本20170811

银精矿铅、锌、镉AAS测定(实验报告)最终版本20170811

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锌、镉(试验报告)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质量保证部2017年05月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锌、镉湖南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梁莉芳宁宇梅杨月郑丽霞根据银精矿行业标准分析方法制定任务落实会的安排,由我公司负责银精矿中铅、锌、镉的分析方法起草。

会议决定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范围:铅:0.50%~5.00%;锌:0.60%~4.00%;镉:0.01%~0.50%。

本实验是对YS/T 445.9-2001《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九部分铅、锌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法》和YS/T 445.8-2001《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八部分镉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法》方法的扩展和修订,由于现在银精矿测定范围扩展,针对高锑银精矿等复杂样品,对方法的溶样、杂质干扰等方面作了调整。

并对此方法进行了精密度、准确度试验,试验情况如下:一、试验部分1.1 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1.1.1 盐酸(ρ1.19g/mL)。

1.1.2 硝酸(ρ1.42g/mL)。

1.1.3 高氯酸(ρ1.70g/mL)。

1.1.4 氢溴酸(ρ1.40g/mL)。

1.1.5 硝酸(1+1)。

1.1.6 硝酸(1+3)1.1.7 氟化铵饱和溶液。

1.1.8 氢氟酸(ρ1.15g/mL)1.1.9 铅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0000g金属铅(≥99.99%)于200mL烧杯中,加入10mL硝酸(1.1.6),盖上表面皿,置于电热板低温处加热至完全溶解,煮沸驱除氮的氧化物。

取下,用少量水冲洗杯壁及表面皿,冷却至室温,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加20mL硝酸(1.1.5),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此溶液1mL含1.0mg 铅。

1.1.10 锌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0000g金属锌(≥99.99%)于200mL烧杯中,加入10mL硝酸(1.1.5),盖上表面皿,置于电热板低温处加热至完全溶解,煮沸驱除氮的氧化物。

铅锌矿的浮选试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铅锌矿的浮选试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浮选试验的关键因素:矿石性质、浮选药剂、浮选工艺参数等。
试验目的:优化浮选工艺参数,提高铅锌矿的浮选效率和回收率。
试验材料:铅锌矿样品、浮 选药剂、试验设备等
试验步骤:准备试验材料、 进行浮选试验、记录试验数 据、分析试验结果
浮选试验设计:确定试验目 的、试验条件、试验材料等
试验条件:浮选时间、浮选 温度、浮选速度等
深入研究铅锌矿 的浮选工艺,提
高浮选效率
研究新型浮选药 剂,降低浮选成

研究铅锌矿的浮 选工艺与环境保 护的关系,实现
绿色浮选
研究铅锌矿的浮 选工艺与选矿设 备的匹配,提高
选矿效率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汇报人:

浮选工艺参数的优化:调 整浮选时间、浮选速度等
工艺参数
浮选效果的评价:通过浮 选试验结果,优化浮选条件,
提高浮选效率
浮选药剂的选 择与添加:根 据矿石性质选 择合适的浮选 药剂,并控制 添加量
0 1
浮选时间的控 制:根据矿石 性质和浮选效 果,控制浮选 时间
浮选回收率:衡量浮选效果的重要 指标
添加 标题
浮选时间:浮选过程中矿物颗粒与 浮选剂接触的时间
添加 标题
浮选粒度:浮选过程中矿物颗粒的 大小和分布情况
添加 标题
浮选效率:浮选过程中矿物颗粒与 浮选剂的相互作用程度
添加 标题
浮选温度:浮选过程中矿物颗粒与 浮选剂的反应温度
添加 标题
浮选药剂用量:浮选过程中使用的 浮选剂的用量和种类
汇报人:
铅锌矿石:选 择合适的铅锌 矿石作为试验 材料
浮选药剂:选 择合适的浮选 药剂,如黄药、 黑药等
试验设备:选 择合适的试验 设备,如浮选 机、搅拌器等

白银铅锌厂实习报告

白银铅锌厂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单位:白银铅锌厂实习时间: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实习内容:我在白银铅锌厂实习期间,主要了解了该厂的生产流程、设备运行情况以及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实习,我对铅锌行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一、生产流程白银铅锌厂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矿石破碎、球磨、浮选、精炼等几个阶段。

首先,矿石经过破碎机破碎成小块,然后通过球磨机进行细化。

接下来,通过浮选工艺将铅锌矿物与杂质矿物分离。

最后,对浮选出的铅锌矿物进行精炼,得到高纯度的铅锌产品。

二、设备运行情况在实习期间,我了解了厂内各种设备的运行情况。

厂内主要设备包括破碎机、球磨机、浮选机、精炼炉等。

这些设备都是关键生产设备,要求严格运行。

厂内设备采用现代化的自动控制系统,通过中央控制系统进行实时监控,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三、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的重要环节。

在实习期间,我了解到白银铅锌厂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生产安全。

首先,厂内制定了严格的安全规章制度,要求员工严格遵守。

其次,厂内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此外,厂内还配备了完善的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防护设备等,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应对。

实习心得:通过在白银铅锌厂的实习,我深刻认识到铅锌行业的重要性和艰苦性。

实习期间,我积极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明白了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实习期间,我充分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同事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这使我更加明白,一个优秀的团队能够产生1+1>2的效果。

总之,这次实习让我对铅锌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铅锌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赣南铅锌矿选矿工艺流程试验报告

赣南铅锌矿选矿工艺流程试验报告

目录1 前言 (1)2 试样采集及加工 (4)3 试样性质研究 (5)3.1 矿石物质组成 (5)3.1.1 化学多元素分析、铅元素物相分析及X荧光分析结果 (5)3.1.2 矿石矿物组成及相对含量 (6)3.2 矿石结构与构造 (6)3.2.1 矿石构造 (6)3.2.2 矿石结构 (6)3.3 矿石矿物嵌布特征及嵌布粒度 (7)3.3.1 矿石矿物嵌布特征 (7)3.3.2 矿物嵌布粒度 (7)3.4 矿物单体解离度测定 (8)3.5 矿石性质研究小结 (8)4 选矿方案论证 (16)5 磨矿曲线绘制及探索性试验研究 (19)5.1 磨矿曲线的绘制 (19)5.2 选矿方案探索性试验研究 (19)5.2.1 磁选工艺 (19)5.1.2 化学浸出工艺 (20)5.2.3 摇床重选工艺 (21)5.2.4 氧化矿捕收剂浮选试验 (22)6 浮选-浮选尾矿氰化浸出联合工艺回收铅金银的试验研究 (24)6.1 浮选条件试验 (24)6.1.1 捕收剂种类试验 (24)6.1.2 硫化作用条件下捕收剂种类试验 (25)6.1.3 硫化钠用量试验 (26)6.1.4 磨矿细度试验 (27)6.1.5 分散剂种类试验 (28)6.1.6 水玻璃用量试验 (29)6.1.7 丁黄用量试验 (29)6.1.8 起泡剂用量试验 (30)6.1.10 铅精选条件试验 (33)6.1.11 铅金(银)混浮粗选条件试验 (34)6.1.12 铅金(银)分离重铬酸钾用量试验 (35)6.1.13 浮硫试验 (37)6.1.14 浮选开路试验 (38)6.1.15 浮选流程闭路试验 (39)6.2 浮选-尾矿氰化浸金试验 (41)6.2.1 浸出方式试验 (41)6.2.2 浸出氰化钠用量条件试验 (41)6.2.3 浸出时间条件试验 (42)6.2.4 浸出pH值条件试验 (43)6.2.5 浸出液固比条件试验 (44)6.2.6 浸出温度条件试验 (45)6.3 浮选-浸出联合流程试验结果 (46)7 重选-重选尾矿氰化浸出联合工艺回收铅金银的试验研究 (48)7.1 重选条件试验 (48)7.1.1 原矿筛析 (48)7.1.2 磨矿筛析 (49)7.1.3 分级摇床重选试验 (50)7.1.4 分级再磨摇床重选 (51)7.1.5 重选尾矿浮选 (52)7.1.6 重选中矿重选试验 (53)7.1.7 重选流程 (54)7.1.8 重选结果 (55)7.2 摇床重选精矿处理 (58)7.2.1 精矿再磨重选 (58)7.2.2 精矿焙烧 (58)7.2.3 精矿化学浸出 (59)7.2.4 精矿浮选 (59)7.2.5 精矿强磁选 (60)7.3 摇床尾矿浸金试验 (61)7.3.1 浸出NaCN用量条件试验 (61)7.3.2 浸出时间条件试验 (62)7.3.4 浸出液固比条件试验 (64)7.4 重选-尾矿浸出试验结果 (64)8 浮选-浮选尾矿重选-重选尾矿氰化浸出联合工艺回收铅金银的试验研究 (66)8.1 浮选尾矿重选试验 (66)8.1.1 浮选-尾矿重选联合流程试验 (66)8.1.2 浮选-尾矿重选联合流程开路试验 (67)8.1.3 浮选-尾矿重选联合流程闭路试验 (68)8.2 浮选产品考察 (69)8.2.1 精矿化学多元素分析 (69)8.2.2 铜和砷元素 (70)8.3 浮选-浮选尾矿重选-重选尾矿氰化浸出试验 (70)8.3.1 浸出方式的选择 (70)8.3.2 浸出氰化钠用量条件试验 (71)8.3.3 浸出时间条件试验 (72)8.3.4 浸出pH值条件试验 (73)8.3.5 浸出液固比条件试验 (73)8.3.6 浸出温度条件试验 (74)8.4 浮选-重选-重选尾矿浸出试验结果 (75)9 经济效益概算 (77)10 结论 (80)1 前言受地质矿产开发总公司项目部委托,对铅锌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及选矿试验研究,以确定该矿主要要回收的元素与组分,判定该矿石可选性难易程度,并确定具体的选矿工艺流程,为该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某伴生银铅锌矿石的选矿试验

某伴生银铅锌矿石的选矿试验

注:Ag的含量单位为 g/t。
表 2 矿石铅物相分析结果

铅相态 硫化铅 碳酸铅 硫酸铅 其他铅
总铅
含量 2.23 0.40 0.08 0.16 2.87
分布率 77.78 13.95 2.62 5.65 100.00
表 3 矿石锌物相分析结果

锌相态 硫化锌 氧化锌 其他锌
总锌
含量 6.22 0.40 0.01 6.63

成分 Pb Zn Cu S Fe Mn SiO2 CaO MgO 含量 2.87 6.63 0.15 18.3715.97 2.30 23.09 4.49 1.40 成分 Al2O3 F As Sb Sn Bi Mo Ag Ti 含量 4.65 0.54 0.96 0.03 0.13 0.03 0.01 57 0.10
分铁闪锌矿中嵌有乳浊状黄铜矿和磁黄铁矿,粒径
大于 0.043mm者占 86.3%,镜下挑选的纯度 95%
左右的铁闪锌矿含锌 46.01%、含铁 14.37%、含锡
0.025%。
(3)黄铜矿。一般呈不规则粒状嵌布于黄铁矿
间隙中,溶蚀和交代黄铁矿,并有部分黄铜矿呈乳浊
状嵌布 于 铁 闪 锌 矿 中,粒 径 大 于 0.043mm 者 占
34.26
90
34.66
铅回收率 87.11 88.44 87.83 87.93
银回收率 49.44 52.27 54.32 47.08
分布率 /% 17.46 79.90 2.64 100.00
为铅、锌、银、硫;铅氧化率为 1657%,氧化率偏高 对选矿回收率有一定影响;锌氧化率为 6.03%;银 矿物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有用硫化矿物中。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银与铅铜硫矿物嵌布关系 紧密,磨矿细度提高,单体银含量并未随之提高;原 矿 中 的 银 主 要 赋 存 方 铅 矿 (46.3%)和 硫 化 铜 (168%)及硫铁矿(13.0%)中。从铅、锌精矿中综 合回收银的最高理论回收率取决于银与各种矿物的 赋存关系,主要可以回收赋存在方铅矿中银、单体银 以及部分黄铜矿呈包裹状态存在于闪锌矿中的银; 在不同磨矿细度条件下,方铅矿中含银比例变化小, 因此,铅、银回收率相关性强。过量使用石灰会抑制 黄铁矿等含银矿物,因此,要提高银回收率,必须降 低铅、锌浮选的石灰用量。 1.2 矿石中的主要矿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前言天宝山铅锌矿是一含铅、锌、银等多金属的大型铅锌矿山,配套选矿厂现有二个系列,总的处理能力为1000t/d,原先采用等可浮浮选流程获得铅精矿和锌精矿。

即采用苯胺黑药作捕收剂,硫酸锌和碳酸钠等作闪锌矿和黄铁矿等矿物的抑制剂先将铅矿物与部分与铅矿物具有相同可浮性的锌矿物浮出,浮出的具有相同可浮能力的铅、锌矿物再分离,最后用CuSO4作活化剂,丁基黄药作捕收剂浮选回收剩余部分的锌矿物的工艺流程。

但是由于原矿性质复杂,铅锌分离的难度太大,所采用的流程不能适应矿石特性,使得产出的铅、锌精矿质量较差,不仅使矿产品难于销售,而且同样影响到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针对该复杂难选铅锌矿石的特性,开发出“复杂难选铅锌矿石清洁高效选矿新工艺”,新工艺提高了铅、锌精矿的质量及铅、锌精矿中主金属回收率,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铅锌矿山选矿生产的难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得到明显提高。

由于天宝山矿是一含铅、锌、银等多金属的大型铅锌矿山,尽管“复杂难选铅锌矿石清洁高效选矿新工艺”的提出解决了铅、锌选矿与回收的问题,但矿石中伴生金银的回收率尤其是在铅精矿中银的回收率却较低,对这些元素在选矿中的走向也不是十分清楚,这对进一步提高会理锌矿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为此,公司于2008年5月委托江西理工大学开展“提高会理锌矿伴生金银回收率的研究”,要求对公司选矿厂进行流程考察工作,确定金银等贵金属在选矿流程中的走向,并对天宝山主矿体铅锌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及浮选试验研究,在保持和提高现有铅、锌选矿指标的前题下,通过复杂多金属铅锌硫化矿伴生元素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优化工艺流程,将铅锌矿中的伴生金、银等有价元素和成分充分综合回收利用起来,实现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本次流程考查仅考察了磨浮1#系统,并分析了银在流程中的走向,考察结果见表1-1。

流程考查结果表明,公司选矿厂磨浮1#系列在原矿含Pb 0.73%、Zn 5.18%、Ag 62.88g/t、矿石氧化率为31.32%的情况下,经一粗二扫六精选铅可获得含Pb 61.09%、Zn 10.87% 的铅精矿,相应Pb的回收率为43.52%,经一粗二扫二精选锌可获得含Zn 56.64%、Pb 1.43%锌精矿,相应Zn的回收率为65.28%;贵金属Ag在铅、锌精矿中的回收率分别为19.05%、43.77%,Ag总回收率为62.82%。

流程考查结果还表明进一步提高铅、锌回收率的潜力很大,银在铅精矿中占有率还不是很高,提高银在铅精矿中的占有率还是有很大的空间的。

流程考察后,根据研究安排,在实验室进行了小型试验研究。

小型试验研究发现:原矿中的银可分为硫盐银矿物,银的硫化物及其自然金属。

主要银矿物为深红银矿、银黝铜矿和辉锑银矿等,银矿物颗粒较小,大部分被方铅矿、闪锌矿等包裹或与其连生。

为了要提高金银的回收率,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铅、锌精矿的产率;二是在低碱条件下进行铅锌分离,以利于对单体贵金属的回收。

本次试验围绕着这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同时进行了高碱和低碱条件下的铅锌分离试验,试验结果见表1-2。

表1-2 小型闭路试验指标/%从表1-2可以看出,在高碱条件下尽管可以获得合格的铅、锌精矿,但银在铅、锌精矿中的回收率明显低于低碱条件下银在铅、锌精矿中的回收率。

同时在低碱条件下铅精矿中铅的回收率(60.12%)也明显高于高碱条件下铅精矿中铅的回收率(56.21%)。

因此建议公司考虑采用低碱条件下的铅锌分离方案进行综合选矿回收。

2 试样的采取与加工试样由公司采取。

根据对原矿物质组成研究和试验研究的需要,对采取的原矿试样进行了加工,如图2-1所示。

8mm-原化原其浮矿验矿它选鉴分筛性试定析分质样样样样分析样图2-1 试样加工流程图3 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3.1 矿石多元素分析原矿样的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3-1。

3.2 铅、锌物相分析结果铅、锌矿物的物相分析结果分别见表3-2与表3-3。

3.3 原矿筛析结果原矿筛析结果见表3-4。

3.4 矿石的矿物组成矿石矿物组成较复杂,矿物种类繁多,有磁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银黝铜矿、磁黄铁矿、毒砂、自然银-金银矿、深红银矿、白铁矿、褐铁矿、异极矿、菱锌矿、白铅矿、孔雀石、胆矾等。

非金属矿物有黑云母、绿泥石、闪角石、绢云母、炭泥质粉砂岩、白云母、电气石等。

3.5 矿石的矿物含量原矿的X衍射分析结果见图3-1。

由图3-1可见,闪锌矿与方铅矿是主要的金属矿物,其它金属矿物如磁铁矿、银黝铜矿、黄铜矿等含量较少;其余的为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粉砂岩、方解石、白云石、绢云母、绿泥石等。

图3-1 原矿X衍射分析结果3.6 矿石的结构与构造3.6.1 矿石的构造⑴块状构造:以闪锌矿为主与其它硫化矿物如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等组成的块状集合体。

⑵角砾状构造:围岩受构造应力作用,破碎成角砾,被硫化矿胶结。

⑶胶状结构:矿液沿围岩成早期矿石裂缝充填形成脉状,如闪锌矿成脉状穿切围岩,后期又被更晚的方解石、闪锌矿、方铅矿穿切,见图3-2与图3-3。

⑷浸染状构造:闪锌矿、方铅矿等硫化矿物呈浸染状分布于岩石中。

⑸斑点状和斑杂状构造:闪锌矿为主形成近等轴状形成斑点,斑点大小比较均匀分布,无定向性,呈斑点状构造;斑杂状构造多见于闪锌矿或方铅矿,有时各呈集合体或两者参杂在一起,形成不同颜色,状态各异,大小不一,或呈浸染状分布,形成某些部位稠密,某些部位稀疏的斑杂状构造。

图3-2 方铅矿Gal、方解石Cal矿脉穿切石英Q、方解石Cal、闪锌矿Sph矿脉。

(反光,32×)图3-3 闪锌矿Sph(石英Q、方解石Cal矿脉)的脉壁被方解石Q矿脉穿切。

(反光,32×)3.6.2 矿石的结构⑴自然晶结构:黄铁矿、毒砂呈自然晶产出,见图3-4。

⑵它形晶结构: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等矿物呈它形晶的集合体。

⑶固溶体分离结构:闪锌矿与黄铜矿形成固溶体分离结构,多以黄铜矿呈溶晶,乳滴状、纺锤状、格子状分布于闪锌矿中,亦有少数闪锌矿呈出溶物分布于矿物中。

⑷嵌晶结构:闪锌矿、方铅矿等大晶体包含细粒自形的毒砂或黄铁矿形成嵌晶结构。

⑸交代弧岛结构:闪锌矿被方铅矿交代参与呈弧岛状,分布于方铅矿中,见图3-5、图3-6。

⑹交代骸晶结构:毒砂、黄铁矿被闪锌矿、方铅矿等矿物从中心(核心)向边缘进行交代。

⑺交代显微文象结构:方铅矿交代闪锌矿,方铅矿呈细小不规则分布于闪锌矿呈显微文象状,见图3-7。

⑻碎裂结构:黄铁矿受构造应力作用发生碎裂,被许多裂纹分割,再被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充填交代。

⑼交错结构:黄铜矿沿闪锌矿解理裂纹穿插交代,呈各种形态的细脉。

⑽筛孔状结构:闪锌矿被方铅矿交代穿孔呈筛状。

图3-4 毒砂Ars呈集合体聚集分布在脉石中。

(反光,64×)图3-5 银黝铜矿Fhg呈包裹体分布于方铅矿Gal中,并与闪锌矿Sph连生。

(反光,64×)图3-6 闪锌矿Sph与方铅矿Gal交代残留,并被银黝铜矿Fh微脉交叉。

(反光,64×)图3-7 银黝铜矿Fh被黄铜矿Cp、方铅矿Gal包裹;闪锌矿Sph、方铅矿Gal、黄铜矿Cp互相包裹呈复杂连生。

(反光,128×)图3-8 方铅矿Gal与深红银矿Pyr呈毗邻连生。

(反光,128×)图3-9 银黝铜矿Fh、方铅矿Ga1、黄铜矿Cp、闪锌矿Sph复杂连生。

(反光,128×)图3-10 闪锌矿Sph被方铅矿Gal包裹,并被银黝铜矿Fhg、方铅矿Gal矿脉交叉。

(反光,64×)图3-11 闪锌矿Sph与方铅矿Gal呈犬牙交错和规则连生,另被银黝铜矿Fhg微脉交错。

(反光,64×)3.7 矿物嵌布特征3.7.1 闪锌矿嵌布特征闪锌矿多呈团块状、块状,部分呈浸染状,还有的呈脉状,至少两次以上生成脉状,见图3-2与图3-3。

闪锌矿由于生成阶段不同,导致所含铁等其它微量元素含量上存在差异,进而呈现出外观颜色上的差别。

闪锌矿的颜色种类繁多,有褐黑、灰褐、灰黑、浅黄绿、棕褐、浅黄、浅棕褐、浅黄棕色等,不同颜色其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别,尤其是电磁性的强弱程度更是明显。

含铁高、颜色深者,电磁强度较强;浅颜色者、含铁较低者,电磁性较弱,或无电磁性。

闪锌矿嵌布特征较复杂,与方铅矿多呈犬牙交错状、齿状嵌镶状,极少数呈波状,直线毗邻镶嵌。

被方铅矿、黄铜矿、银黝铜矿包裹交代残角或脉状穿插交叉。

多种矿物连生在一起呈复杂镶嵌。

闪锌矿与黄铁矿的连生关系较为紧密,主要以包裹交代黄铁矿或沿黄铁矿的裂纹充填交代。

闪锌矿与白铁矿呈规则毗邻嵌镶,有的白铁矿分布于闪锌矿周围呈镶边。

闪锌矿包裹交代毒砂较为常见。

闪锌矿与黄铜矿连生关系除了它们互相组成固溶体分离结构外,它们互相呈脉状交叉,有的黄铜矿呈不规则手掌状分布于闪锌矿中,呈不规则状连生。

有的闪锌矿还包裹炭质。

有的闪锌矿被绢云母、绿泥石集合体脉,碳酸盐矿物脉穿切交错。

一些闪锌矿还与粉砂-细砂岩的胶结物共同胶结石英碎屑。

图3-12 闪锌矿矿粒的电子显微镜形貌Element Wt% At%S K 33.43 50.58ZnK 66.57 49.42图3-13 闪锌矿表面能谱分析结果AElement Wt% At%S K 35.19 52.40FeK 02.15 01.84ZnK 62.66 45.76图3-14 闪锌矿表面能谱分析结果BElement Wt% At%FeL 06.70 06.04S K 27.69 43.46ZnK 65.61 50.50图3-15 闪锌矿表面能谱分析结果C3.7.2 方铅矿嵌布特征方铅矿分布尚不均匀,局部富集成团状块,有的呈脉状穿切交代闪锌矿。

方铅矿交代闪锌矿呈筛孔状、显微文象状。

闪锌矿在方铅矿中呈不规则状,圆粒状残留,见图3-6、3-10、3-11。

方铅矿与黄铜矿、银黝铜矿、闪锌矿呈复杂连生关系,见图3-7、3-9。

与黄铜矿呈微细不规则互相包裹。

银黝铜矿在方铅矿中呈各种形态成群分布,呈浑圆状、麦粒状、显微文象状、纺锤状平行定向排列,粒径0.005~0.25mm不等。

有的方铅矿中亦非常干净,不含银黝铜矿等杂质矿物。

方铅矿呈不规则状,浸染状充填于方解石、石英粒间,或交代方解石。

方铅矿与黄铁矿镶嵌为包裹交代黄铁矿。

此外见方铅矿与深红银矿呈毗邻规则连生,见图3-8。

图3-16 方铅矿矿粒的电子显微镜形貌Element Wt% At%S K 14.82 52.92PbL 85.18 47.08图3-17 方铅矿表面能谱分析结果AElement Wt% At%S K 12.84 48.77PbL 87.16 51.23图3-18 方铅矿表面能谱分析结果B3.7.3 自然银-银金矿嵌布特征自然银-银金矿呈亮乳白带黄色反射色,呈不规则状与毒砂连生被黄铜矿包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