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 (第8版)课件:0 绪论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绪论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756286953c1ec5da51e27029.png)
• Food
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egen) • Industry
病原微生物(disease microorganism) • Biotechnology
• Research
19
20
Microbiology微生物学
• Microbiology : the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s,
1674- 1st person to actually see living microorganisms
荷兰人吕文虎克 (Leeuwenhoek)1632-1723
25
巴斯德(1822-1895)
– 巴氏消毒法 – 传染病与微生物关系 (鸡霍乱、炭疽病原) – 狂犬病疫苗、炭疽疫苗
Louis Pasteur
Ernst Boris Chain
Howard Walter Florey
28
How to study microbiology
1. Basic concepts of Microbiology 2. 2. Basic Knowledge of Microbiology 3. Basic theory of Microbiology 4. New advanced progress in Microbiology
9
1. Types类型
Non-cellular type非细胞型: only grow and reproduce
within other living things-病毒。
Prokaryotic type 原核细胞型:Single-celled organisms No nuclear membrane or mitotic apparatus, only
第八章--医学微生物学-概述PPT课件
![第八章--医学微生物学-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13126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5.png)
体积微小: 以微米(μm)或纳米(nm)来衡量
结构简单
➢由单细胞、简单多细胞或 非细胞生命物质所构成
繁殖迅速
一般细菌每20分钟繁殖一代
培养4-5天所形成的大肠 杆菌的重量将和地球相仿
容易变异
微生物与外界环境直接紧 密接触,易受环境因素的 影响,发生突变——获得 很强的外环境适应力
起源早:地球诞生于46 亿年前, 微生物35亿年前 即已形成
85公里的高空、11公里深的海底、2000米深的 地层有微生物
近100℃的温泉、零下250℃的环境有微生物 在地球上几乎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与人类关系密切
自然界中N、C、S等 元素循环
有少数微生 物能引起人 类和动、植 物的病害
工业,微生物应用于 食品、皮革、纺织、 石油、化工、冶金等
污水处理,利用微生物 降解有机磷、氰化物等
分布广泛
人体的皮肤、口腔、肠胃道等都有许多微生物 85公里的高空、11公里深的海底、2000米深的地
层有微生物 近100℃的温泉、零下250℃的环境有微生物 在地球上几乎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同学们要牢固地树立无菌的观念
砧板上的微生物
皮肤、毛发上分布的细菌
肠黏膜上分布的细菌(一)
种类繁多
第八章 医学微生物学 概述
第一节 微生物的概念及种类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广泛存在于自
然界,结构简单、种类多、繁殖迅速、容易 变异、与人类关系密切、肉眼直接看不到, 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 倍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体的总称。
(二)微生物的特点
体积微小 结构简单 繁殖迅速 容易变异 分布广泛 种类繁多 适应力强 作用重要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PPT课件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55babea26925c52dc5bfab.png)
25 25
李斯特 Joseph Lister
(1827~1912)
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创 用石炭酸喷洒手术室和煮沸 手术用具,以防止术后感染, 为防腐、消毒,以及无菌操 作奠定了基础。
21 21
微生物学奠基人:
法国科学家
巴斯德 Louis Pasteur (1822~1895) 发现微生物与人、动物 和植物疾病的关系。
22 22
1)首先实验证明有机物质发酵和腐败是由 微生物引起,而酒类变质是因污染了杂 菌所致,从而推翻了当时盛行的“自然 发生说”。
2)巴氏消毒法 3)成功研制了炭疽、鸡霍乱疫苗、狂犬病
17
二、医学微生物学
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致病性微生物的生 物学特性、致病和免疫机制以及特异性诊断、防治 措施,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的免疫 损伤等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
细菌学
真菌学
病毒学
bacteriology virology
mycology
18
发展简史:
微生物学经验时期 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19 19
1)微生物学经验时期
古代人类虽未观察到具体的微生 物,但早巳将微生物知识用于工农业 生产和疾病防治之中。
古代人早已认识到天花是一种烈 性传染病。我国八世纪的唐代开创了 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是我国预防 医学上的一大贡献。
20
2)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微生物的发现:
17世纪荷兰人列文虎克 (Antony Van Leeuwenhoek)
完整版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
![完整版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2b6d6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d.png)
01医学微生物学概述Chapter医学微生物学的定义与任务定义任务01020304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等不同类型的细菌。
细菌包括DNA 病毒、RNA 病毒等不同类型的病毒。
病毒包括酵母菌、霉菌等不同类型的真菌。
真菌包括原虫、蠕虫等不同类型的寄生虫。
寄生虫古代时期文艺复兴时期19世纪20世纪至今02细菌的基本形态与结构Chapter细菌的大小与形态细菌的大小细菌的形态01020304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核质荚膜鞭毛菌毛芽孢03细菌的生理与遗传Chapter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理化特性细菌的分类与命名030201细菌的理化性质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细菌的营养类型细菌的生长繁殖细菌的代谢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细菌的遗传物质细菌的变异类型细菌遗传变异的机制细菌遗传变异的意义04细菌的分类与命名Chapter细菌的分类方法数值分类法传统分类法利用细菌的多种特性,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值分析,确定细菌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进行分类。
分子分类法常见病原菌的分类与命名葡萄球菌属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引起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败血症等。
链球菌属包括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引起呼吸道感染、脑膜炎、心内膜炎等。
肠杆菌科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肠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
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等特征进行初步鉴定。
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免疫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细菌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代谢产物的产生以及某些酶的活性等特性进行鉴定。
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细菌抗原的结合反应进行鉴定,如凝集试验、沉淀试验等。
基于细菌基因序列的分析和比较,采用PCR 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手段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
细菌的鉴定与识别05病毒的基本形态与结构Chapter病毒的大小与形态病毒的大小病毒的形态病毒形态各异,常见的有球形、杆状、砖形、丝状、蝌蚪状等。
这些形态与病毒的基因组类型、外壳蛋白的结构以及感染宿主的方式有关。
病毒的基本结构核衣壳包膜病毒的分类与命名病毒的分类病毒的命名06病毒的复制与遗传Chapter病毒的复制周期病毒通过特异性受体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然后将核酸注入细胞内。
《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2024鲜版
![《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2024鲜版](https://img.taocdn.com/s3/m/d77bc387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1.png)
2024/3/27
11
03
细菌学
2024/3/27
12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基本形态
球菌、杆菌、螺旋菌
细菌的细胞壁与细胞膜
组成成分、功能特点
2024/3/27
细菌的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细菌的细胞质与核质
遗传物质、核糖体
13
细菌的生理与代谢
01
细菌的生长繁殖
生长曲线、繁殖方式
2024/3/27
微生物的分类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放 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 螺旋体等八大类。
4
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按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 菌三类。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 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形态的生物,其形态 多样,有球形、杆形、砖形、弹状、丝 状等。病毒的结构包括核酸和蛋白质外 壳两部分。
定义
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与人体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致病机理、 免疫机制、诊断与防治的科学。
2024/3/27
任务
揭示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及其与宿主相互作 用规律,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9
医学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2024/3/27
研究对象
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微 生物及其与人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15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正常菌群与微生态平衡
菌群种类、数量、分布及作用
条件致病菌与机会性感染
感染条件、致病机制及预防措施
病原菌与感染性疾病
病原菌种类、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举例
细菌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2024版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绪论课件
![2024版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绪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b79a4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c4.png)
生物固氮
一些微生物具有固氮作用,将大气中的氮气 转化为氨,为植物提供氮源。
2024/1/29
能源转化
某些微生物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为其 他生物提供能源。
生物防治
利用某些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
11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关系
在食品工业中,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各种食品如面包、啤酒、酱油等。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 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 八大类。
2024/1/29
8
微生物的特点与功能
微生物的特点
体形微小,结构简单。
繁殖迅速,数量巨大。
2024/1/29
9
微生物的特点与功能
易受环境条件影响。
具有多样性。
微生物的功能
2024/1/29
10
微生物的特点与功能
物质循环
包括DNA病毒、RNA病毒等 。
真菌
包括酵母菌、霉菌等。
寄生虫
包括原虫、蠕虫等。
2024/1/29
5
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古代时期
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某些疾病与 微生物有关,如鼠疫、天花等。
2024/1/29
19世纪
巴斯德和科赫等科学家奠定了微 生物学的基础,证明了细菌可以 引起疾病。
20世纪
随着抗生素和疫苗的发现和应用, 医学微生物学得到了迅速发展。
病原微生物的种类
01
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
02
通过侵袭力、毒素等导致机体感染。
感染的类型与过程
03
分为急性感染、慢性感染等,涉及潜伏期、症状期等阶段。
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完整版
![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804605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e.png)
形态多样 结构简单 寄生生活
严格细胞内寄生
病毒粒子形态各异,有球形、杆 状、砖形、蝌蚪形等。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复 制和增殖。
病毒的复制与变异
复制周期
包括吸附、注入、脱壳、生物合 成、组装与释放等步骤。
变异机制
病毒的变异机制包括错误复制、 基因重组和基因重配等。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某些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如麻疹、流感等 。
微生物与药物的关系
微生物是药物的重要来源
许多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都来源于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
微生物在药物生产中的应用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生产多种药物,如青霉素、维生素等。
微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可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同时微生物也可以影响药 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
06
实验诊断与防治原则
Chapter
实验诊断方法与技术
细菌学诊断方法
包括细菌培养、生化反应、血 清学试验等,用于鉴定细菌种
类和检测细菌感染。
病毒学诊断方法
包括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检测 、病毒核酸检测等,用于鉴定 病毒种类和检测病毒感染。
免疫学诊断方法
包括抗原抗体反应、免疫荧光 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用于检测病原体特异性抗原或 抗体。
03
人类通过培养有益微生物和消灭有害微生物来维护自身健康,
如疫苗接种、消毒灭菌等。
02
细菌学
Chapter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基本形态
球菌、杆菌、螺形菌
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卫生微生物学》绪论 ppt课件
![《卫生微生物学》绪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2585214693daef5ff73d64.png)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巴斯德和科赫的影响下形成了 片面的“微生物都是有害的”。 ②从正常微生物群、微生物生态学、微生态角度审视和研 究微生物。 ③ 1919年,耶鲁大学和霍普金斯大学分别设立卫生系。 ④1920年,莫斯科成立国家科学公共卫生研究所。 ⑤1929年,我国设立卫生部;1932年,卫生部设立中央 卫生设施试验处,从事微生物、疫苗等公共卫生研究。
18
第二节 卫生微生物学的定义
医学微生物学:研究各种病原微生物对人体(内环境)的 致病规律及其防治手段的研究。
卫生微生物学(sanitary microbiology):研 究与人类健康直接或者间接相关的微生物(致 病和非致病的)在人体外环境的发展以及这种 发展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的科学。
致病微生物:pathogenic microorganism (PM) 非致病微生物:nopathogenppti课c件 microorganism(NPM) 19
ppt课件
22
2.环境因素在微生物传播疾病中的作用
ppt课件
23
3.研究卫生微生物的检验技术和方法
检验的目的:对微生物进行定性、定量、来源分 析
检验方法: 浓缩(提高检出率) 免疫学(增强特异性) 各种标记(增加能见度) 分子生物学方法(增加准确度)
ppt课件
24
4.研究和制定卫生微生物标准
卫生微生物学
微
绪生 物 生
论态
学
水 微 生 物
空 气 微 生 物
土食
壤品
微微 生生 物物
ppt课件
特 殊 环 境 微 生 物
药 品 、 化 妆 品 微 生 物
环
境
微 生 物
《医学微生物学》教案-绪论
![《医学微生物学》教案-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d04a3aa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3.png)
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原始核呈环状裸DNA团块结构,无核膜、核仁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菌
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
微生物的分布广泛:空气、水、土壤、人体和动植物体内外,上至几百公里的高空下至最深的洋底。
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是有益的,而且有些是必需的。有少数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和动物、植物的病害,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致病微生物或病原微生物。五个方面:农业;工业;医药;污水处理;分子生物学;氮素循环,碳素循环;
5.Cell:新研究成功构建出一种由100多种细菌物种组成的合成肠道微生物组,有望开发出微生物组疗法治疗一系列疾病
6.Cell:新研究揭示高糖饮食中的糖破坏肠道微生物组,使哺乳动物易患肥胖、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
2.通过对微生物学界的历史名人学习,让学生树立爱科学和爱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
难点及其
解决方案
重点:医学微生物的慨念和分类
【解决方案】:结合现实生活来讲解,使用大量图片让学生在很段时间内了解医学微生物的发展历史。
参考
资料
《医学微生物学》(第8版)李凡、徐志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07
《医学微生物学》案例版(第3版)黄敏、张佩主编,科学出版社,2020.01
二、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微生物的发现与免疫学的兴起
1.荷兰人列文虎克
2.法国科学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自然发生说的否定,巴氏消毒法
3.德国学者郭霍(Robert Koch,1843~1910):创用固体培养基、Koch’s postulates
–特殊的病原菌在同一疾病中察见,健康人中无
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
![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e3665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a8.png)
四体
3 恙虫病立克次体:
(1)传染源:携带病原体野鼠,家鼠 (2)传播媒介:恙螨 (3)所致疾病:恙虫病 (4)传播途径:
恙螨幼虫叮咬
带菌鼠
人体
局部红色丘疹
全身淋巴结肿大,肺,肝,水疱,中央溃疡,形成黑
脾,脑损害
色焦痂
2024/3/4
43
四体
四 衣原体
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具有独特发育周期,并 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四体
一 螺旋体
(spirochete )
概念:螺旋细胞型微生物。基本结 构与细菌相似,例如有细胞壁、原始核质,以二分 裂方式繁殖和对抗生素等药物敏感等
主要类型:
疏螺旋体属:
回归热螺旋体 伯氏螺旋体
密螺旋体属:
梅毒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属:
钩端螺旋体
四体
1.寄居泌尿生殖道,传播途径为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致病机制与侵袭性酶有关。吸附后产生磷脂酶分 解胞膜中的磷脂,脲酶分解尿素产氨,影响宿主 细胞生物合成。产生IgA蛋白酶,破坏IgA的局部 抗感染作用,有利于粘附和致病。
四体
2.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GU) ,上行感染,可引起 前列腺炎或附睾炎;阴道炎和宫颈炎,并可导致 流产。因为与人精子膜有共同抗原,对精子可造 成免疫损伤而致不育。
四体
(3)ELISA
检测IgM抗体对早期诊断有价值。 立克次体抗原吸附于载体。泛影葡胺梯度离心纯化
抗原为优,检出血清的抗体效价高,纸上ELISA测 定抗体,方法简便。将感染卵黄囊悬液加于玻片 (经氯仿·甲醇洗净)上,凉干、固定,加稀释血清 于抗原点上,每张玻片上包括阳性和阴性对照,加 酶标兔抗人IgM/G于抗原·血清点作用后,将浸透新 鲜配制的底物无灰滤纸覆盖在玻片上约4-6min,可 见滤纸条上阳性对照点位置显紫棕色,取下滤纸条 (即终止反应),观察是否显色,与对照比较判定结 果。此法简便,并可保存实验记录。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afd16e755901020207409c6c.png)
朊朊粒粒((pprionn))
比病毒更小 库鲁病,克雅病 疯牛病,羊瘙痒病 1997年,Prruussiinneerr获获诺诺贝
尔 贝奖尔奖
羊瘙痒病PrPC与PrPSC分子的三维结构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方面
进入分子和基因水平,对于病原菌的外毒素、内毒素的 致病机制、病毒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以及调控基因有了 新的认识。
病原微生物
少数微生物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和动、 植物的病害,这些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
机会致病性微生物
有些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是 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这类微生物称为机会 致病性微生物
第二节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 性状、致病性和免疫性,以及特异性诊断、防 治措施,以控制和消灭传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 的免疫损伤等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 水平的目的。
衣原体
螺旋体
立克次体
真核细胞型: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 染色体。有完整的细胞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 线粒体等细胞器。例如真菌(酵母菌和霉菌)。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单细胞型真菌——酵母菌
多细胞型真菌——霉菌
非细胞型:个体最小,无典型细胞结构和产生能量的 酶系统,只能生活在活细胞内;例如病毒和噬菌体。
肠炎
人类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出血性肠炎等
毛细胞白血病 莱姆病 艾滋病
肺炎衣原体病
病原微生物
幽门螺杆菌(H.pylori) 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
阮粒(prion) 人疱疹病毒-6型(HHV-6)
戊型肝炎病毒(HEV) 丙型肝炎病毒(HCV)
医学微生物学 (第8版)课件:0 绪论
![医学微生物学 (第8版)课件:0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f22ad146a8114431b90dd886.png)
第三节
医学微生物学al Microbiology
一、微生物学的经验学时期
齐民要术:制醋 天愚集 人痘法预防天花
天花与天花患者
二、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Anton van Leeuwenhoek ,1674
- 1st person to actually see living microorganisms
Bioremediation (Using microbes to clean up pollutants and toxic wastes);
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 Gene Therapy Genetic Engineering ;
Microbes form the basis of the food chain
Robert Koch Koch’s Postulates
Edward Jenner vaccination
Paul Erlich 1st synthetic drug used to treat infections; Salvarsan arsenic based chemical to treat Syphilis; salvation” from Syphilis
“wee animalcules”
Golden Age of Microbiology 1857 - 1914
Pasteur Pasteurization, Fermentation
Joseph Lister Phenol to treat surgical wounds – 1st attempt to control infections caused by microoganisms
simplex) or helical (e.g. influenzavirus) capsids Complex, e.g. poxviruses.
(NEW)沈萍《微生物学》(第8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NEW)沈萍《微生物学》(第8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1163d266580216fc710afd3a.png)
目 录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名词解释四、简答题五、论述题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第1章 绪 论第2章 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第3章 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第4章 微生物的营养第5章 微生物的代谢第6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第7章 病毒第8章 微生物遗传第9章 微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第10章 微生物与基因工程第11章 微生物的生态第12章 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第13章 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第14章 感染与免疫第15章 微生物生物技术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柯赫提出的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是( )。
[武汉科技大学2019研]A.巴斯德原则B.柯赫定律C.菌种原则D.免疫原理【答案】B【解析】柯赫在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①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②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③提出了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柯赫原则;④配制培养基及创建了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技术等。
2菌种的分离、培养、接种、染色等研究微生物的技术发明者是( )。
[中国计量大学2019研]A.巴斯德B.柯赫C.列文虎克D.别依林克【答案】B3用牛肉膏作培养基能为微生物提供( )。
[中国计量大学2019研]A.C源B.N源C.生长因素D.A,B,C都提供【答案】D【解析】牛肉膏富含水溶性糖类、有机氮化合物、维生素、盐等,可以为微生物提供C源、N源和生长因子。
4某种生物通过产生特殊代谢产物或改变环境条件来抑制或杀死另一种微生物的现象称为( )。
[沈阳农业大学2019研]A.拮抗B.共生C.寄生D.捕食【答案】AB项,共生指相互作用的两个种群相互有利,二者之间是一种专【解析】性的和紧密的结合,是协同作用的进一步延伸。
C项,寄生指一个种群对另一种群的直接侵入,寄生者从寄主生活细胞或生活组织获得营养,而对寄主产生不利影响。
D项,捕食指一个种群被另一个种群完全吞食,捕食者种群从被食者种群得到营养,而对被食者种群产生不利影响。
(NEW)沈萍《微生物学》(第8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NEW)沈萍《微生物学》(第8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1163d266580216fc710afd3a.png)
目 录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名词解释四、简答题五、论述题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第1章 绪 论第2章 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第3章 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第4章 微生物的营养第5章 微生物的代谢第6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第7章 病毒第8章 微生物遗传第9章 微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第10章 微生物与基因工程第11章 微生物的生态第12章 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第13章 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第14章 感染与免疫第15章 微生物生物技术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柯赫提出的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是( )。
[武汉科技大学2019研]A.巴斯德原则B.柯赫定律C.菌种原则D.免疫原理【答案】B【解析】柯赫在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①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②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③提出了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柯赫原则;④配制培养基及创建了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技术等。
2菌种的分离、培养、接种、染色等研究微生物的技术发明者是( )。
[中国计量大学2019研]A.巴斯德B.柯赫C.列文虎克D.别依林克【答案】B3用牛肉膏作培养基能为微生物提供( )。
[中国计量大学2019研]A.C源B.N源C.生长因素D.A,B,C都提供【答案】D【解析】牛肉膏富含水溶性糖类、有机氮化合物、维生素、盐等,可以为微生物提供C源、N源和生长因子。
4某种生物通过产生特殊代谢产物或改变环境条件来抑制或杀死另一种微生物的现象称为( )。
[沈阳农业大学2019研]A.拮抗B.共生C.寄生。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第二章细菌的生理PPT课件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第二章细菌的生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e3faaa6c175f0e7dd1372c.png)
IMViC试验
I : 吲哚试验 M: 甲基红试验 Vi: VP试验 C: 枸橼酸盐利用实验
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 , 如大肠埃希菌+ + - -, 产 气杆菌- - + +
Vitek鉴定系统-96E
二、合成代谢产物
热原质 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引起
4. 气体(gas) 专性需氧菌 Obligate aerobe :如结核分枝杆菌 专性厌氧菌 Obligate anaerobe :如破伤风梭菌 兼性厌氧菌facultative anaerobe:大多数病原菌 微需氧菌microaerophile:如空肠弯曲,CO2对细
菌的生长也很重要。 5. 渗透压 Ionic strength & osmotic pressure
第2章 细菌的生理 Bacterial physiology
重点速度,掌 握细菌的生长繁殖的条件。
2. 细菌的代谢产物及其实际意义:了解分解产物及其 在细菌鉴别上的意义,掌握与医学有关的合成代谢 产物的种类及意义。
3. 细菌的人工培养:熟悉培养基的定义及种类,熟悉 细菌在人工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掌握细菌菌落概 念及意义。
第一节 细菌的理化性状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y
物理的性状(physical Property)
Optical property
半透明
Surface proportions Electronic phenomena
较一般生物体大1万倍
G+菌 pI 2~3 G-菌 pI 4~5
COLONY FORMING UNITS
医学微生物学-前言 ppt课件
![医学微生物学-前言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7d94326bd97f192279e99b.png)
二.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
种类: 1.非细胞型微生物:无典型的细胞结构 ,活细 胞内繁殖,只有一种核酸(DNA\RNA)——病毒 (virus)。
ppt课件
3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的分化程度较低 ,是一类仅有 原始的核质,无核膜核仁,缺乏完整细胞器的微生物——细 菌(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ppt课件
4
3 .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一类细胞分化程度高,
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胞质内有完整细胞 器的微生物——真菌(fungus)。
ppt课件
5
微生物的种类
非细胞型 原核细胞型 真核细胞型 微生物
细胞核,有核仁、核 膜,细胞器完整
微生物
区 别
微生物
无细胞结构,无产生 拟核,无核仁、核膜 能量酶,一种核酸 只有核糖体
ppt课件
12
微生物学的发展过程
微生物学经验时期:十七世纪以前
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 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 巴 斯 德 ( Louis Pasteur,1822-1895); 李 斯 特 ( Joseph Lister,1827-1912); 郭 霍 ( Robert Koch,18431910); 伊 凡 诺 夫 斯 基 ( Ивановский ДИ); 琴 纳 (Edward Jenner,1749-1823); 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 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ppt课件 22
复习思考题:
1. 微生物的概念?根据微生物大小、结构、组成等, 可把微生物分成几大类?特点如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rphology of Prokaryotes
Morphology of Bacteria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Eukaryotic Microorganism
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胞质内有完整的细胞器(如内质网、核糖体及线粒 体等)。
The nucleus is an organelle that houses the DNA that makes up a cell's genome. DNA itself is arranged in complex chromosomes.
Unicellular eukaryotes and multicellular eukaryotes.
envelope); Multiply inside living cells by using the biosynthetic
machinery of the host.
Virus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several morphological types
Helical, e.g. bacteriophage M13 Polyhedral/cubic, e.g. poliovirus Enveloped - may have polyhedral (e.g. herpes
Morphology of Fungus
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生产者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给消费者消耗; 消费者产生的废弃物及生产者的残体被分解者消 化,又转化为无机物,返回环境,供植物重新利用。
Microbes Benefit Humans
Bacteria are primary decomposers - recycle nutrients back into the environment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如病毒、亚病毒等。
Properties of Viruses
Obligate intracellular parasites; Small; Contain a single type of nucleic acid, either DNA or
RNA; Contain a protein coat (the capsid); May contain a host-derived lipid membrane (the
课程设定
课 时: 总课时 = 理论 + 实验 50 = 32 + 18
期末总评:考试成绩 70% + 实验成绩 20% + 平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 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学习不是一天的事,而是一个学期的事; 裸考必挂。
种类众多,有古细菌、真细菌(细菌、螺旋体、支 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和放线菌等)和蓝细菌。
Characteristics of Prokaryotes
Prokaryotes are the single-celled organisms and much smaller than eukaryotic cells.
显微镜总的放大倍率 = 物镜倍率(4、10、40、100倍)× 目镜倍率(5、10、15倍)
具有体型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容易变异 及适应环境能力强等优点。
一、微生物种类与分布:
1、非细胞型微生物: Acellular Microorganism 没有典型的细胞结构,亦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 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绪论 Introduction
第一节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
Microorganism &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
微生物(Microorganism)
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群肉眼看不见,必须 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 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The size of most prokaryotes is between 1 µm and 10 µm, but can vary in size from 0.2 µm to 750 µm.
The prokaryotes are divided into two domains: the bacteria and the archaea.
如真菌,可分为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
Characteristics of Eukaryotes
Eukaryotes contain organelles such as the cell nucleus, the Golgi apparatus and mitochondria in their cells.
Microbes produce various food products (Beer, Wine, Alcohol, cheese, etc);
Microbes are used to produce Antibiotics;
Bacteria synthesize chemicals that our body needs, but cannot synthesize ( Example: E. coli: B vitamins - for metabolism, Vitamin K - blood clotting);
simplex) or helical (e.g. influenzavirus) capsids Complex, e.g. poxviruses.
Morphology of Viruses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Prokaryotic Microorganism
细胞核分化程度低,仅有原始核质,没有核膜与核 仁;细胞器不很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