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18个文言虚词复习课件 (共103张PPT)
合集下载
高考18个文言虚词(上课用)..PPT共63页
高考18个文言虚词(上课用)..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
文言文虚词专题复习18个必考文言虚词ppt课件
⑵表示反问语气。吗、呢。
①其皆出于此乎?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⑶表推测或商量语气。吧。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①危乎高哉! ②嗟乎!时运不 的被动结构,译为“被”。
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虎丘记》)
⑵表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作“因为/由于”。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①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②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
⑶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为了,为着。
①公为我献之。 ②为君翻作《琵琶行》 ③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⑷表示动作行为的受益者(表示替代)。可译 为“替”、“给”等。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⑸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 跟、同”等。
(4)表感叹或祈使语气。啊、呀。
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赤壁赋》
(6)作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的样子、地。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⑷在判断句中,表判断或确认。译为:是,就是, 只是、本来是、原来是。
2.作代词 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②家祭无忘告乃翁。 ⑴你,你的。
①其皆出于此乎?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⑶表推测或商量语气。吧。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①危乎高哉! ②嗟乎!时运不 的被动结构,译为“被”。
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虎丘记》)
⑵表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作“因为/由于”。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①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②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
⑶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为了,为着。
①公为我献之。 ②为君翻作《琵琶行》 ③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⑷表示动作行为的受益者(表示替代)。可译 为“替”、“给”等。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⑸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 跟、同”等。
(4)表感叹或祈使语气。啊、呀。
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赤壁赋》
(6)作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的样子、地。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⑷在判断句中,表判断或确认。译为:是,就是, 只是、本来是、原来是。
2.作代词 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②家祭无忘告乃翁。 ⑴你,你的。
高考专题复习之18个必考文言虚词 PPT课件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
无乃后乎
(《勾践》)
②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报任》)
③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孔雀》)
【乃尔】译为“这样”。
小练习
1、指出下列各句“乃”的意义 (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竟然 ) (2)至七月,乃扶病入觐 (才 ) (3)羽复引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仅 ) (4)良乃入,具告沛公 (再 ) (5)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你的 ) (6)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是 )
四、乃 1.作副词 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②乃入见。
③陈涉乃立为王。
★★★★
⑴表承接,译为 “于是、就”。
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⑵表前后两事在情 理上的条件,译为 “才、这才、然后
才”、“仅”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⑶表出乎意料或违
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背常理,译为“却、
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竟然,居然”。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⑷在判断句中,表判断或确认。译为:是,就是, 只是、本来是、原来是。
2.作代词 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②家祭无忘告乃翁。 ⑴你,你的。
③备乃器械,持乃糗粮,呼应风从。⑵他们的 ④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 文》)⑶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子之谓也
(《齐桓》)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 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
高中语文18个文言虚词详解 课件
三、于 词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战于长勺 在 青取之于蓝 从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到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比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对于 然后解而送之于官 给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向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被 业精于勤荒于嬉 由于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莫若遣心腹自结于东 与
在……方面
由于,因为
2.介词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给,替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因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为了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被
不足为外人道也
表对象:向,对
解释下列句中的“为”字
(1)贾家庄几为巡缴所陵迫死 ( 被 )
(2)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替 )
(3)如姬为公子泣
( 对)
(4)为人谋而不忠乎 ?( 给、替 )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表原因
4.名词 表处所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十、因
1.介词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依靠,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趁着,随着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通过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由于
2.动词
蒙故业,因遗策
沿袭
3.副词
相如因持璧却立 秦军解(松懈),因大破之
于是、就
4.连词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因为
3.代词与“如”、“若”、“奈” 连用,表示“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
此为何若人
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
练习.解释下列语句中的“何”字。
A.何不试之? B.如太行、王屋何? C.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 以自托于赵? D.豫州今欲何至? E.作计何不量? F.所在皆是也,而此独 以钟名,何哉?
A副词,怎么; B怎么样,把……怎么办; C代词,什么;
高考18个虚词完美课件(含速记口诀)
• 3) 助词:结构助词(如之、是、所等)
• 缀加助词(如有、其、然等)
•
语气助词(如夫、岂、乎、欤等)
• 4) 介词:常见介词有:以、于、为、与、被 5) 连词:表顺承关系的(如则、乃等) • • • 表转折关系的(如然、却等) 表并列关系的(如且、及等) 表假设关系的(如倘、若等)等
• 6)叹词:主要有:吁、嗟夫、呜呼等
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接着。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3)表递进,译为:并且、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师说》)
4)表转折,今译为:却、但。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 ①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6)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
◎考试对虚词要求
高考文言文虚词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 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二:《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 “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
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
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
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速记口诀】 句中不译介词于 语气助词叹测疑 谐音: 居中不移劫持鱼 语气助词探测仪
【奇思妙想】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一个强盗在路中间放了一个大箱子,水产公司的 运鱼车来了,他也不移开。司机下来搬开箱子,“ 轰”的一声爆炸了,原来箱子里装有地雷。司机惨 叫:“天啊!难道运鱼还要带探测仪吗?”最后, 强盗把一车鱼给劫持走了。
2017高考《十八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共72张PPT)
高考专题复习之 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 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 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 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鸿门宴》
介词 动词 “替”、“给” “作出”、“制定”
六王毕,四海一 黄鹤一去不复返
动词 统一 副词 一旦
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夺取 令壮者无取老妇 通娶 留取丹心照汗青 助词
(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 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 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 概” “难道”“还是”“一定”等,或省去。 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 诘。)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表期望。)
D、有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今异义)
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要特别注意。 投诸渤海之北 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 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
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 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 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 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 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或不译。 如: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六国论》)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辨析句中“其”的用法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他的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自己的 (3)下视其辙( 对方的、敌方的 ) ) )
(4)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 大概、恐怕,表推测语气 )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 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 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 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鸿门宴》
介词 动词 “替”、“给” “作出”、“制定”
六王毕,四海一 黄鹤一去不复返
动词 统一 副词 一旦
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夺取 令壮者无取老妇 通娶 留取丹心照汗青 助词
(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 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 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 概” “难道”“还是”“一定”等,或省去。 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 诘。)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表期望。)
D、有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今异义)
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要特别注意。 投诸渤海之北 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 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
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 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 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 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 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或不译。 如: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六国论》)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辨析句中“其”的用法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他的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自己的 (3)下视其辙( 对方的、敌方的 ) ) )
(4)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 大概、恐怕,表推测语气 )
十八个文言虚词梳理ppt优秀课件
十八个文言虚词梳理
1、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为什么 疑问代 (《六国论》 词 什么 2、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 为什么 疑 疑问代词:为什么 、什 战》) 问副词 么 4、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疑问副词:为什么、怎么 副词:多么 多么 5、水何澹澹 《观沧海》
为
它呼应。可译为“呢”。千年。(《孔雀东南飞》 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 之战》 况且 3、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生人也亦远 连词:1、表并列,而且 矣,而耻学于师。(《师说》) 尚且 2、表递进,并且 却 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3、表让步,尚且 4、表转折,但是, 5、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将要 副词:1、将要 暂且 6、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 且夫 复音虚词:表示下一 7、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过秦论》) 况且
所
用来……
1、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信 向、对 陵君窃符救赵》) 2、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替 当 3、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读本《晏子使楚》) 为了 4、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1、介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 5、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替”“给” 因为 牛》)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 6、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 ……(《齐桓晋 到”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 文之事》) 因为 被 “为了”。 7、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辞》)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 “由于”。 被 8、 若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⑥表示被动关系。可译为“被”。 9、如今人方为刀俎 ……何辞为?(《鸿门宴》) 句末语气词 2、助词 10、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
1、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为什么 疑问代 (《六国论》 词 什么 2、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 为什么 疑 疑问代词:为什么 、什 战》) 问副词 么 4、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疑问副词:为什么、怎么 副词:多么 多么 5、水何澹澹 《观沧海》
为
它呼应。可译为“呢”。千年。(《孔雀东南飞》 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 之战》 况且 3、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生人也亦远 连词:1、表并列,而且 矣,而耻学于师。(《师说》) 尚且 2、表递进,并且 却 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3、表让步,尚且 4、表转折,但是, 5、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将要 副词:1、将要 暂且 6、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 且夫 复音虚词:表示下一 7、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过秦论》) 况且
所
用来……
1、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信 向、对 陵君窃符救赵》) 2、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替 当 3、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读本《晏子使楚》) 为了 4、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1、介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 5、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替”“给” 因为 牛》)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 6、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 ……(《齐桓晋 到”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 文之事》) 因为 被 “为了”。 7、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辞》)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 “由于”。 被 8、 若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⑥表示被动关系。可译为“被”。 9、如今人方为刀俎 ……何辞为?(《鸿门宴》) 句末语气词 2、助词 10、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
高考文言虚词课堂课件PPT(110张)-优秀课件
G副词,怎么;
文言虚词复习
考点解读
1、《考试大纲》中的要求:理解常见虚词在文 中的用法。
①“常见虚词”共18个。 ②“在文中的用法”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 用法而言,表现为常见的用法。主要考查学生 对该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词性、意义和用法。
2、考查方式:选择题为主,比较异同; 翻译题为辅。
攻略:概括总结文言虚词常用词性、意义;
2.副词表反问或感叹
徐公何能及君也 怎么(表反问)
妇啼一何苦 开国何茫然
这么 多么(表程度) 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 下占襟,何其衰也
多么,怎么这样
3.代词与“如”、“若”、“奈” 连用,表示“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
此为何若人
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 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例: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 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 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例:何以战? 【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 “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例: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
正确的一组是 ( ) C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①⑥转折连词 ②④修饰连词 ③⑦顺承连词 ⑤⑧递进连词
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连词
蟹六跪而二螯
并列:又或不译
余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顺承:就,接着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详解139页PPT
谢谢!
139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详解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文言虚词十八个)精品PPT课件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尚且
6)三军既惑且疑
又
7)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发语词
8)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一边
9)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那么
10)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况且
六、若
1、动词
1)如同;像 关山度若飞。
2)同,相当 彼与彼年相若也。
3)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4)对付,处置 寇深矣,若之何?
2、代词
1)如此,这样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2)你 [们] ;你 [们] 的 若辈得无苦贫乎
3、连词
1)假如;如果 天若有情天亦老
2)至于 。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练习
1)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如果 2)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像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你们 4)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至于
递进
二、何 1、疑问代词
1)什么 子何恃而往? 2)怎么样 如土石何。 3)哪里,什么地方 笑问客从何处来。 4)谁 不知何氏之女。
5)哪样,哪点
何有于我哉?
2、动词
问,盘问,诘问 陈利兵而谁何。
3、副词
甚;多么 水何澹澹。
4、语气词
啊 隐隐何甸甸。
练习
1)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 自托于赵?
2)如太行、王屋何? 3)豫州今欲何至? 4)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 生今日之中国!
七、所 1、名词
“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2、助词
1)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2)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多与“唯”字 配合使用,相当于“是”
高考文言文阅读十八个虚词的义项归纳及判断方法86张PPT
“是故”表事 情的关联,可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夫一”世“(盖王”羲等。之《词兰还有亭“集至序”》“)至
若”“至如”等。
译这为种“用因法此的”虚。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苏洵《六国论》)
词还有“是
以 ” “ 虽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阳楼
然”“然
则”“盖”等。记》) “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这
表命令语气,可译为“一定”。
“夫”用在段
六、标志识别法
首引发议论, 是发语词,可
当关联的文等标言。志文根性段据词与标语段志。、性这句词些与语词句,语衔不法“夫可多译的若”接推用。虚夫“过断这词”且来渡其种还“发,用用有故议起法论承。、转“上层语转合至文意相话,于,思同题常”表,。、由用示用这抒一在另法种感些句外与用叹虚首再现法、词承说代的充表接一汉虚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关于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考查
《考试说明》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 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长度压缩、题量减少、客 观题减少的趋势日益显现,文言虚词单独设题的省 份逐年减少。
6.表示目的关系,可不译。
7.表因果关系,译为“因而/所以”。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③吾其还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是被动句,“为”表被动,是介词“被”的意思。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游褒禅山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
• • • • • • • • 1、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 2、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 3、疑问代词,可译为为什么 4、疑问代词,可译什么 5、副词,可译为多么 6、疑问代词,可译什么 7、可译为凭什么 8、可译为怎么样
• 乎 (一)介词,同“于” (二)句末语气助词
(三)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地”
二、判断“乎”在文中的意义。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1乎?然吾曾 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2乎是, 然其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以此 可塞赋敛。”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3 乎!而王胡为4乎如此好乐?若恢恢5乎王 于理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臣之 驽顿,所言多谬,王能谅之6乎? • 1、( ) 2、( ) 3、( ) • 4、( ) 5、( ) 6、(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①⑥转折连词 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②④修饰连词 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③⑦顺承连词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⑤⑧递进连词 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①刿曰:“肉食者……”乃入见(《曹刿》)
2. “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条件。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 • • •
1、 助词,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2、 相当于“于” 3、 助词,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 4、 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 5、 助词,词尾,译”……的样子“ 6、 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 译为吗
●
乃
(一)用作副词
1. “于是” “就”,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 或时间上的紧接。
• • • • • • • •
1、 连词,并列关系 2、 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3、 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 4、 连词,递进关系 5、 连词,修饰关系 6、 连词,承接关系 7、 代词,同“尔”,可译为你 8、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 语气,可译为“吧”“啊”
•何
(一)疑问代词,什么,哪里。 (二)副词 1、程度副词,多么,很 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 (三)奈何:怎么 (四)何如:怎么样
• 而:
(一)作连词,表示某种关系
1、并列关系 2、递进关系 3、顺承关系 4、修饰关系 5、因果关系 6、假设关系 7、目的关系 8、转折关系
(二)作代词,译作“你”“你的” (三)复音虚词“而已”,相当于“罢了”
• • • • • • • • •
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 法
1、图穷而匕见 2、温故而知新 3、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5、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6、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7、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9、 既而儿醒,大啼
【乎】
• 一、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判定正确的一 项是 ( ) • ①生乎吾前其闻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 ②曰:壮士,能复饮乎 •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 乎 • 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 与④不同 •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 与④不同 D(①比 ②助词,表疑问语气 ③助词,表揣测语 气 ④词尾)
• • • • • • • • •
1连词,表承接“来”“就”; 2连词,表并列“和”“并且”; 3连词,表转折“却”; 4、连词,表递进“而且”; 5、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 6、连词,表假设“如果”; 7、连词,表因果“因而”; 8、代词,通“尔”,“你”“你的”; 9、时间副词词尾,助词。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 正确的一组是 ( )C
二、判断“何”在文中的意义。
• “徐公1何能及君也”本谬也,懂其理者, 2何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3何也? 其所据4何为?原其理,当为爱之深也。可 见,情之误,5何其大也!然6何人能忘情 耶?7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8何 如? • 1、( ) 2、( ) 3、( ) • 4、( ) 5、( ) 6、( ) • 7、( ) 8、( )
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 兵者,诡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 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 “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 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 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 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 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 1、( ) 2、( ) 3、( ) • 4、( ) 5、( ) 6、( ) • 7、( ) 8、( )
• 一、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 句相同是( ) • 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 A.徐公何能及君也 B.大王来何操 • 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 也 • 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何]
答案:D(A怎么 B什么,宾语 C什么,定 语 D为什么 E多么)
文言虚词复习
考点解读
1、《考试大纲》中的要求:理解常见虚词在文 中的用法。
①“常见虚词”共18个。 ②“在文中的用法”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 用法而言,表现为常见的用法。主要考查学生 对该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词性、意义和用法。
2、考查方式:选择题为主,比较异同; 翻译题为辅。
攻略:概括总结文言虚词常用词性、意义; ——>学会根据语境辨别虚词用法。
高考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
1 7 13
而 若
2 8
何3 乎4 乃5 其6 且 所
9
为 10 焉 11 也 12 以
因 14 于 15 则 16 者 17 与 18 之
按常出现在文言句 子的位置分
帮助文言 文断句
• 句首: 何、其、且、若、焉 • 句中: 而、乃、所、为、以、 因、于、则、者、之 • 句尾: 焉、也、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