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科学-第二章-遥感对地观测系统-课件-
遥感概论PPT课件
----天为什么是蓝的?日出日落时天空是橙红色?
☆ 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
主要由大气中的烟尘、小水滴和气溶胶引起。散射强度与波长的
二次方成反比, I ∝ λ-2 。米氏散射在光线前进方向比向后方的
散射更强。
第12页/共88页
☆ 非选择性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大得多时发生 的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 。
☆ 物体的发射率等于该物体的吸收率: αλ=ελ 一般情况下,物体的发射率: 0< ελ <1
☆ 物体的发射率是温度和波长的函数。物体的发射率与身 的性质、物理状况(如粗糙度、颜色等)有关;物体的表面温 度受自身的比热、热惯量、热导率、热扩散率等影响较大。
☆ 黑体的ελ = ε=1;灰体的ελ =ε=常数<1;选择性辐射体的
1.5 ~ 1.8 μm 和 2.0 ~ 3.5 μm
3.5 ~ 5.5 μm
8 ~ 14 μm
0.8 ~ 2.5 cm
第14页/共88页
7、地球电磁辐射的基本特征
根据课本34页图2.20。自行总结
第15页/共88页
8、地球表面的热辐射特征 ☆ 温度为300K的黑体,其电磁辐射的波长范围是:2.5~50μm。
洋面及陆表温度
6
1.58 ~ 1.64
作物水分及地表温度
7
0.43 ~ 0.48
海洋水色
8
0.48 ~ 0.53
海洋水色
9
☆ 地球表面的发射辐射能量集中于近红外波段和热红外波段; 在热红外波段,地球的发射辐射能量远远大于太阳的电磁辐射能 量,通常称地球的发射辐射为热辐射。
☆ 地球表面的热辐射(能量)与自身的发射率、波长、温度有 关: M(λ,T)= ε( λ,T)× M0( λ,T)
遥感的基本工作原理 课件PPT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云图
一、遥感技术的概述(RS)
遥感的概念
遥感(RS),顾名思义,就是遥远的感知,是 从远离被测目标的位置上,利用电磁波探测仪器拍 摄、扫描地球表面,得到地表影像或数据,供人们 获取、识别和分析地面事物特征的技术。
遥感技术的组成
遥感平台、传感器和遥感信息的接收与处理
在那个波段我们可以最能够区分红砂岩和其他地物?
遥感的分类
分类标准
按遥感平台 的高度
按传感器的 工作方式
按遥感资料 的获取方式
主要类型
按遥感平台的高度
遥感 平台
及 高度
成像 特点
应用 特点
航天遥感
位于大气层外的 卫星、宇宙飞船 等,高度>80千 米
比例尺最小,覆 盖率最大,概括 性强,具有宏观 特点;多为多波 段成像
率最大,概括性强,具 清晰,分辨率高,可 率最小,画面最清
有宏观特点;多为多 波段成像
以对垂直点地物 清晰成像;多为单 一波段成像
晰,多为单一波段 成像
性差,适合 做长周期(几个
区连续观察,周期性好 月及更长)观察
灵活机动,费用较低, 适合小范围探测
按传感器的工作方式
灵活机动,费 用较低,适合 小范围探测
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比较
航天遥感
航空遥感 近地遥感
遥感 平台 及高 度
成像 特点
位于大气层外的 卫星、宇宙飞 船等,高度>80千 米
大气层内飞 行的各类飞 机、飞艇,高 度<20千米
三角架、遥感 塔、遥感车(船) 建筑物的顶部 等
比例尺最小,覆盖 比例尺中等,画面 比例尺最大,覆盖
遥感,就是遥远的感知。为什么能进行遥远的感知呢?
福师《遥感导论》第二章课堂笔记课件ppt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森林资源调查
总结词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森林资源调查,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 估算的精度。
详细描述
遥感技术能够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森林资源信息,通过 对影像的解译和分析,可以提取森林的树种、密度、生长状 况等特征信息,为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水资源调查与监测
总结词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水资源调查和监测,提高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效率。
03
遥感平台与传感器
遥感平台
遥感平台是搭载传感器的平台, 负责将传感器升至高空进行观 测。
遥感平台可分为卫星平台、航 空平台和地面平台等类型。
卫星平台包括地球静止卫星和 极地轨道卫星,航空平台包括 飞机和无人机,地面平台包括 雷达站和观测塔等。
传感器类型
02
01
03
传感器是遥感观测的核心部件,负责接收和记录地物 的电磁波信息。
总结
遥感技术利用各种传感器和平台,从远处获取地球和其他天体的 信息,为科学研究、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和军事侦察等领域提供 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遥感的特性
宏观性
多源性
时效性
经济性
总结
遥感探测的范围广阔,能 够覆盖大面积的区域,提 供宏观的视角和信息。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多种来 源的数据,包括可见光、 红外线、微波等不同波段 的电磁波信息。
04
遥感图像处理与解译
遥感图像的预处理
01
02
03
04
辐射定标
将传感器接收的物理量转化为 辐射亮度,为后续的图像处理 和地物信息提取提供基础数据 。
大气校正
消除大气对地物反射的影响, 提高遥感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 度。
第二章 遥感技术系统ppt课件
指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飞行器,高度 100m—30Km,主要有飞机、直升机、飞 艇、气球等.
1低空平台:航高<2000m,直升机、侦察 飞机.
2中空平台:航高2000—6000m,飞机.
3高空平台:航高>12000m,飞机、汽球.
ppt精选版
5
三、航天平台
指在大气层外飞行的飞行器,高度几百、 几千至几万公里
E L g A L g (H ) 2 A p /H 2 L g A p2
ppt精选版
28
2、分光系统
多波段传感器的收集系统收集地面光谱信号后 经分光系统进行分光,将入射光分解成所需探 测波段光谱。分光原件包括各种色散原件或分 光原件:滤色镜、三棱镜、光栅、分光镜等。
ppt精选版
29
彩红外正片
绿
兰
兰
绿
红外
红
ppt精选版
50
分辨力与清晰度:以1mm距离内能分辨的线条数 来表示。一般航摄胶片分辨能力内40—150线 /mm.
特点 响应率与波长无关 但响应速度慢,这是热红外遥感数据空
间分辨率低的原因
ppt精选版
36
光电导效应
半导体材料在光的照射下吸收光子,激发自由 载流子,使体内载流子浓度增加,引起电导率 显著增加的现象。也称内光电效应(电子并没 有逸出)。
利用该特性制造的元件称光敏电阻
ppt精选版
37
c. CCD电荷偶合器件(charge couple
如受光照射,P型中的电子将吸收光子能量成为自由电 子。并通过阻挡层进入到n型带负电而P型带正电。二 者出现电位差,如连通二者将有电流通过。n中的自由 电子与光强成正比。这样就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ppt精选版
《遥感原理》课件
遥感是研究通过非接触手段获取地物信息的技术和方法,本课件将介绍遥感 的原理、常用技术、数据处理流程和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遥感理论概述
遥感理论是关于如何利用传感器从远距离侦测地球表面信息的学科,涵盖光学、电磁波段、辐射 和传感器等知识。
1 光学遥感
利用可见光、红外线 等电磁波段进行观测 和测量,获取地球表 面的信息。
2 微波遥感
利用微波波段的电磁 波进行观测和测量, 适用于大气、土壤和 植被等应用。
3 雷达遥感
利用雷达信号进行扫 描和测量,适用于地 形、海洋和冰雪等领 域的研究。
常用遥感技术简介
多光谱遥感
利用多个窄波段的传感器 观测和测量,用于地物分 类、植被监测和环境质量 评估。
高光谱遥感
利用连续窄波段的传感器 获取详细的光谱信息,用 于农作物监测、矿产资源 勘查和环境变化研究。
污染监测
森林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大气、水 体和土壤等环境中的污染物。
通过遥感数据监测和评估森 林覆盖变化和采伐活动。
城市扩张
利用卫星影像观测城市的扩 张过程和土地利用变化。
遥感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矿产资源调查
利用遥感数据进行矿产资源的勘查、预测和评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水资源调查
通过遥感技术监测和评估水资源的分布、变化和利用情况。
合成孔径雷达 (SAR)
利用合成孔径雷达传感器 获取高分辨率的雷达图像, 适用于地物形态分析和表 面运动监测。
遥感图像处理流程
1
数据校正
2
将图像数据转化为可用的遥感参数,
如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
3
分类与识别
4
将图像像素进行分类和判别,生成
遥感技术PPT(中图版)
林业资源调查
幼年油棕林 (1379 trees in 11.99 ha 119 trees/ha)
成年油棕林 (594 trees in 6.47 ha 92 trees/ha)
水资源监测
2、遥感在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水污染监测 沙尘暴监测
四川地震滑坡体及河道监测
1、航天遥感装载传感器的平台为(C) A、航天飞机 B、探空气球 C、人造卫星 D、无人驾驶飞机
3.2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一、遥感
遥感(Remote Sensing,简称RS) ,就是“遥远的感知”。是利用一定的技 术设备和系统,远距离获取目标物的电磁 波信息,并根据电磁波的特征进行分析和 应用的技术。
遥感技术的原理
地物在不断地吸收、发射(辐射)和反射电 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不同。 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利用一定的技术设 备和装置,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地 物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 成远距离识别物体。
黑白影像
真彩色影像 假彩色影像
建筑物为灰白色,草地和森林颜色较深 与地物的颜色特征一致 草、树、庄稼为红色,水为灰色或蓝色,城市为灰蓝色
黑白遥感影像
彩红外遥感影像
标准假彩色:草、树和庄稼覆盖地区通常 为红色,而水是蓝黑色或深蓝色的,城市、村 庄等人工建筑为灰白色或浅蓝色。
红色 灰白色 浅蓝色
植被
人工建筑
遥感卫星
树木
水体
草丛
裸露的地表
路面
建筑物
遥感技术系统及工作流程
遥感类型
航天平台 航空平台 地面平台
(按照不同的平台分类)
航天遥感
> 80 千米 高空 (10 - 20 千米 ) 中空 (5 - 10 千米 ) 低空 ( < 5 千米 )
遥感概述PPT课件
5 当前遥感技术发展的趋势
3) 雷达卫星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
① 日本的JERS-1 ② 欧空局的 ERS-1、ERS-2 ③ 俄国的 ALMAS ④ 加拿大的RADARSAT系列卫星
1995年发射,具有多模式对地覆盖、多分辨率等特性, RADARSAT-II,2003,将是迄今为止最完善和最先进的一颗 商用SAR卫星,3M-100M。
度 质量标准:日本150kg;法国50kg;萨瑞
500kg;中国500kg; 质量小于500千克的小型近地轨道卫星,
地面分辨率可达5米,甚至1米。 研制和发射成本低廉。 B 小卫星的特点 更小、更好、更快、更省(NASA)
北京一号小卫星
小卫星重166公斤,近地轨道686千米, 在轨寿命5年以上,具有多光谱中分辨率 (32米)及全色高分辨率(4米)双遥感器独 立运行,并有侧摆能力,可通过任务编 排,实现对热点地区的重点观测。
遥感平台的发展
• 气球、鸽子、风筝 • 航空飞机 • 航天遥感卫星、航天飞机等
遥感平台发展史
• J N Niepce (1826, France ) • The world’s first photographic image
Upper loft of the house
Another wing of the house
3m-1m-0.3m-0.1m
常常用用卫商星业遥卫感星影遥像感影像
• 平台与观测技术的发展
① 从单一传感器、单一平台、单一观 测技术→多传感器、多平台、多角 度;
② 民用空间分辨率高达0.5m、,军用 的高达10cm;
③ 光谱分辨率可达nm级; ④ 小卫星群(重访周期为1-3天); ⑤ 机载、星载SAR卫星日益普及,提供
遥感的定义与分类PPT课件
56
2 几何校正
• 经几何粗校正处理后的遥感图像还存在随 机误差和某些未知的系统误差,需要进行 几何精校正处理。
• 几何精校正是指消除图像中的几何变形, 产生一幅符合某种地图投影的新图像的过 程。几何精校正需要利用地面控制点和适 当的数学模型。
义。设恢复的图像像素在基准坐标系统为等距网 格的交叉点,从网格交叉点的坐标(x,y)出发, 根据:
x h1(x, y)
n
ni
aij xi y j
i0 j 0
y
h2 (x,
y)
n i 0
ni
bij xi y j
j 0
61
2 几何校正
• 由(x,y)通过函数关系推算出各格网点在已知畸 变图像上的坐标(x‘,y’)。 – (α,β) =[h1(x,y),h2(x,y)]。
3.4 遥感的定义与分类
3.4.1 遥感的定义 3.4.2 遥感系统 3.4.2 遥感的分类
1
2
3
4
遥感系统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57
2 几何校正
• 几何精校正分两个过程
– 空间插值:建立图像像元坐标和地面控制点之 间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模型把待校正图像的 坐标校正到输出图像中。
《遥测遥感技术》课件
CONTENTS
遥测遥感技术概述遥测技术与系统遥感技术与系统遥测与遥感的融合技术遥测遥感技术的未来展望
遥测遥感技术概述
01
遥测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非接触方式,远距离获取目标或环境数据的技术。
定义
具有远距离、非接触、快速、高精度、大面积覆盖等优势,为科学研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城市规划与管理
遥测遥感技术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数据,有助于深入了解地球环境和自然现象。
科学研究
20世纪初,遥测和遥感技术开始起步,主要应用于军事侦察和地图测绘。
20世纪中叶,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遥测遥感技术逐渐成熟,广泛应用于地球观测和资源调查。
21世纪初,随着无人机、高光谱成像等技术的发展,遥测遥感技术不断创新,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特点
遥测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土地、森林、水域等资源的调查,能够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地物信息,为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依据。
资源调查
遥测遥感技术能够实时监测环境变化,如气象、水文、地震等自然灾害,为环境保护和灾害预警提供重要信息。
环境监测
遥测遥感技术能够获取城市空间布局、建筑分布、交通状况等数据,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通过接收来自目标自身的辐射或者反射太阳光的电磁波进行遥感测量的方式。
利用卫星、航天飞机等航天器进行遥感测量的方式。
利用飞机、无人机等航空器进行遥感测量的方式。
主动遥感
被动遥感
航天遥感
航空遥感
用于接收和记录电磁波的设备,包括光学相机、红外相机、雷达等。
用于将遥感数据传输回地面的设备,包括卫星通信设备、数据链等。
传感器
传输设备
《遥感技术系统》课件
高光谱遥感技术
01
高光谱遥感技术是指利用高光谱分辨率的遥感器获取地物辐射或反射 的连续光谱信息的技术。
02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光谱遥感技术已经成为遥感领域的重 要发展方向之一。
03
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地物信息,有助于提高遥感监测和 识别的精度和准确性。
04
高光谱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等领域具有广泛的 应用前景。
遥感技术的应用实例
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总结词源自通过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为土地规划和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详细描述
遥感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地表信息,通过卫星或航空遥感影像,可以准确监测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包括 城市化进程、农业用地变化、森林砍伐等。这些数据对于土地规划和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制定科学合 理的土地政策。
航空遥感
利用飞机、无人机等航空平台搭载的传感器 获取地面信息。
地面遥感
利用地面传感器获取特定区域的信息。
遥感数据的处理流程
01
数据预处理
包括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地理编 码等,以提高数据质量。
信息提取
利用图像分割、分类、特征提取等 技术,提取所需信息。
03
02
图像增强
通过对比度拉伸、滤波、融合等技 术,改善图像视觉效果。
01
地面接收系统负责接收和记录从遥感平台传输的数据。
02
处理系统负责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
息,并生成各种遥感产品。
地面接收与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保证遥感数据的准
03
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03
遥感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遥感数据的获取方式
遥感的技术系统PPT课件
第三节 遥感的技术系统—遥感系统组成
2.传感器分类: ➢ 摄影成像:得到的象片信息量大,分辨率高;但由于受感光乳剂的限制,
工作波段为0.29m~1.40m,即近紫外、可见光、近红外短波段,而且只 能在晴朗的白天工作。 分幅式摄影机:一次曝光得到目标物一幅象片;
航空摄影焦距一般在150mm左右,航天摄影机一般大于300mm。 全景摄影机(扫描摄影机):依结构和工作方式分为:
低空飞机:高度在地面上空2km以下,直升飞机最低可在10m左右。
中空飞机:高度在2km6km。
高空飞机:高度在12km30km
气球:低空气球(对流层)、高空气球(平流层,12km40km)
装载的传感器:摄影机、摄象机等多种传感器。
10
第三节 遥感的技术系统—遥感系统组成
3.航天平台: 概念:位于海拔80km以上的遥感平台。 功能和特点:对地球进行宏观、综合、动态和快速的观测。
第三节 遥感的技术系统—遥感系统组成
图3-1 遥感系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成
1
第三节 遥感的技术系统—遥感系统组成
1.传感器组成: ➢ 收集系统:收集来自目标的辐射,送往检测系统。在紫外线、可见光、 红外波段中,收集系统的主要元件是透镜或反射镜,在微波 中是微波天线。 ➢ 检测系统(探测系统):将波谱转化为其它形成的能→电流、电压、化 学能等。其核心是感光胶片或光电敏感元件、固体敏感元件、 微波检波器等。 感光胶片:电磁辐射→化学能 其 它:电磁辐射→电流、电压等 ➢ 信号转化系统:将电流、电压信号放大,再转化为: 可见光,信号显示在屏幕上,即电光转化; 磁信号,信号记录在磁带上,即电磁转化。 ➢ 记录系统:记录前级送来的信号。 直接记录:将前一级的输出信号直接记录在胶片或荧光屏上。 间接记录:将信号记录在磁带上,以后用时将磁带回放,产生电信号, 再通过电光转化,显示图象。
高中地理PPT课件遥感
(三)遥感技术系统的工作过程
6.遥感影像的种类和判读方法:
遥感影像分为黑白影像和彩色影像两种。
(1)黑白影像:各物体的灰度不同。
林地与草地
草地和林地颜色较深,建筑物为灰白色。
两层别墅区
标准假彩色:草、树和庄稼覆盖地区通常 为红色,而水是蓝黑色或深蓝色的,城市、村 庄等人工建筑为灰白色或浅蓝色。
树木 水体 草丛 裸露的地表 路面 建筑物
国际空间站
遥感卫星
法国 SPOT-4卫星
我国神舟号飞船 总结:遥感技术是随着工作平台、传 感器和探测器的发展而发展的。
(二)遥感技术系统与遥感类型 1.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接收装置、数字或图像 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 最 关 键 装 置
三、遥感与灾害监测
盐渍化、 海上冰山漂流、海洋 有利于人们了解 生态、全球气候变化 环境变化,使环 环境监测 及其影响、植被变化、 境得到保护和改 水体污染、大气污染 善 等 旱情、水灾、滑坡、 灾害监测 虫害、森林火灾等泥 有利于防灾减灾 石流、地震、农林病
遥感与环境污染
○建筑物,道路等破损情况的把握 ○火灾发生状况的把握 R43 ○紧急车辆经过道路的安排 ○地形变化的调查
三ノ宮 諮墻窟伏仇曝 芦屋
环境、国土的管理
○土地利用状况的把握 ○城市建设规划 ○地下资源的勘察 ○环境破坏状况的把握 ○国有/私有土地的管理 ○河川管理
农林水产业· 资源的管理
75% 90% 80%
遥感与洪涝灾害
阅读
左图是没有发生洪水使得遥感图像,右图中红色部分表示 洪水新淹没的范围,通过两图的对比,可获得受灾区域的 分布及面积,为分洪和灾后重建提供决策依据。
遥感GPS-第2章 GNSS导航定位时空基准
地球空间直角坐标系 地心大地坐标系
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
地心大地坐标系
知识点
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原点O与地球质心重合,Z轴指向地球北
的距离。
任一地面点在地球坐标系中可表示为(X,Y,Z)和(B,L,H ),两者可进行互换。
换算关系如下,其中N为椭球卯酉圈的曲率半径,e 为椭球的第一偏心率,a、b为椭球的长短半径。
X (N H )cosB cosL
Y (N H ) cosB sin L
Z N (1 e2) H sin B
春分点:当太阳在黄道上从天球南 半球向北半球运行时,黄道与天 球赤道的交点。
在天文学和卫星大地测量学中,春 分点和天球赤道面是建立参考系 的重要基准点和基准面。
天球的概念
知识点
天球坐标系 在天球坐标系中,任一天体的位置可用天球空间直角坐 标系和天球球面坐标系来描述。
天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定义: 原点位于地球的质心,z轴指向天球的北极Pn,x轴指向 春分点,y轴与x、z轴构成右手坐标系。
时圈:通过天轴的平面与天球相交 的半个大圆。
黄道:地球公转的轨道面与天球相 交的大圆,即当地球绕太阳公转 时,地球上的观测者所见到的太 阳在天球上的运动轨迹。黄道面 与赤道面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 约23.50。
黄极:通过天球中心,垂直于黄道 面的直线与天球的交点。靠近北 天极的交点n称北黄极,靠近 南天极的交点s称南黄极。
描述卫星(天体)的运行位置和状态 极其方便 根据牛顿引力定律 惯性参考坐标系,与地球自转无关
遥感PPT
第一章⒈遥感的概念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或事物的技术。
即不直接接触物体本身,从远处通过各种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信息,经过信息的传输及其处理分析,来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分布等特征的综合技术。
⒉遥感探测系统包括那几个部分?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五大部分。
⒊为什么说我国遥感技术已跨进世界先进行列?50年代航空摄影和应用工作。
60年代,航空摄影工作初具规模,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70年代,腾冲遥感实验获得巨大成功。
70.4.24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80年代是大发展阶段。
目前,某些方面已经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
我国遥感发展的特点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为遥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集中人力、物力重点公关,重点突破。
全国性、大区域遥感工程的完成,充分显示了我国遥感的特色和水平。
⒋简述当前遥感技术的发展情况及发展趋势1.多国发射卫星的局面已经形成2.高分辨率小型商业卫星发展迅速3.雷达卫星遥感日益受到青睐星载主动式遥感的发展,是探测手段更趋多样化。
4.高光谱分辨率传感器是未来空间遥感发展的核心内容。
高光光谱分辨率传感器是指既能对目标物成像有可以测量目标物波谱特性的光学传感器。
5.遥感应用不断深化6.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支持是遥感发展的又一进展和动向。
第二章1、太阳辐射衰减的原因是什么?散射2、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大气最主要的散射作用是什么?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3、无云的晴天,天空为什么呈现蓝色?因为蓝光波长短,散射强度较大,因此蓝光向四面八方散射,使整个天空蔚蓝,使太阳辐射传播方向的蓝光被大大减弱。
4、朝霞和夕阳为什么都偏橘红色?因为这是太阳高度角小,阳光斜射向地面,通过的大气层比阳光直射时要厚的多。
在过长的传播中,蓝光波长最短,几乎被散射殆尽,波长次短的绿光散射强度也居其次,大部分被散射掉了。
只剩下波长最长的红光,散射最弱,因此透过大气最多。
加上剩下的极少量绿光,最后合成呈现橘红色。
遥感 完整版课件PPT
(1)资源普查 (2)环境灾害监测 灾害监测——旱情、水灾、滑坡、虫害, 森林火灾、泥石流、地震、农林病等,有利 于防灾减灾。
阅读
遥感与洪涝灾害监测
1998年5月21日14点
1998年8月22日15点
洞庭湖地区气象卫星水情监测
活动
比较三幅图像,说一说,遥感 影像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哪些问题?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遥感技术系统
(1) 组成 传感器——是远距 离感测地物环境辐 射或反射电磁波的 仪器,如照相机、 扫描仪等。
遥感技术系统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遥感技术系统
(2)工作流程
物体反射或辐射电磁波传感器收集、传输信息
地面系统接收并处理、分析信息用户应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遥感类型
分类标准
遥感平台的高度 传感器的工作特 点 电磁波的波谱范 围
例(2004·广东、广西):在遥感技术中,可以 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重度病 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
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
是( ) ① 红外线 ② X光 ③ 可见光 ④ 紫外线
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变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例(2004·广东、广西):在遥感技术中,可以 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
专题卫星
航天 遥感
航天飞机 宇宙飞船 航天空间站
覆盖范围大,不受领空限制, 可进行定期、重复观测
航空 遥感
飞机
机动性强,可以根据研究主 题选择恰当的传感器、适当 的飞行高度和飞行区域
近地 遥感
飞机
可用于城市遥感、海面污染 监测、森林火灾监测等中高 分辨率的遥感活动
《对地观测知识》课件
航空遥感的特点
高分辨率和高精度
实时性
航空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分辨率和高 精度的地球表面信息,能够提供更详 细的地形和地貌细节。
航空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地球表面 的信息,并实时传输和处理,能够快 速响应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紧急情 况。
灵活性
航空遥感技术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 不同的任务需求选择不同的传感器和 航空器,实现多种类型的观测和测量 。
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 和成熟期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第四个阶段 ——智能化阶段。
详细描述
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初创期,以卫星遥感技术的出
现为标志,时间跨度为20世纪60年代至70 年代。第二阶段是发展期,以卫星遥感技术
的普及和应用为标志,时间跨度为20世纪 80年代至90年代。第三阶段是成熟期,以 多平台、多传感器、多角度遥感技术的出现 和应用为标志,时间跨度为21世纪初至中 期。目前正处于第四个阶段——智能化阶 段,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为标
05
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与展望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是指利用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对地球表 面进行观测的技术。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分辨率卫 星遥感数据的分辨率越来越高,能够提供更加详细和准确的 地表信息。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城 市规划等领域,为人类提供了更加全面和准确的地表信息, 为地球科学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军事侦察与情报收集
军事目标的侦察与情报收集。
03
航空遥感技术
航空遥感的原理
航空遥感技术是指利用飞机、无人机 等航空器搭载传感器,从空中对地球 表面进行遥远的感知和测量的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档各类卫星数据400多万景,形成了我国目 前最大的多种资源卫星数据档案库。
建立了规范化的运行体系,是国际对地观测站 网中重要成员之一。
地面站建有密云、喀什、三亚、昆明、北极5 个卫星接收站,具有覆盖我国全部领土和亚洲70% 陆地区域的卫星数据实时接收能力。
三、遥感卫星数据接收与处理 中国遥感卫星(国内)地面接收站分布
海南三亚接收站
三、遥感卫星数据接收与处理
2010年投入运行,拥有5套数据接收天线系统,接 收范围覆盖我国南海以及东南亚邻国等区域。
北极站
北极站2016年12月15日在瑞典基律纳投入试运行。北 极站是中国第一个海外陆地卫星接收站,具有全天候、 全天时、多种分辨率卫星的接收能力,它的落成运行 极大提高了中国全球数据的接收获取能力,北极站多 项技术性能取得了重大突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 美国、欧空局和法国等国家和机构已形成了较完 善的对地观测系统
• 推行集中处理、广泛共享、国家主导、促进应用 的发展原则,将对地观测数据广泛应用于政治、 经济、环境监测、减灾防灾、科研等领域,取得 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实现多星多类型数据综合地面数据处理、归档、 分发和服务,建立数据共享体制和机制,是当今 国际对地观测系统发展的共识。
二、航天对地观测系统
国外陆地观测卫星地面系统(续) 典型地面系统
• 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地面系统 • 美国EOS(地球观测系统)地面系统 • 美国商用卫星地面系统 • 欧空局ESA地球观测系统 • 法国SPOT地面系统 ……
我国卫星对地观测系统 二、航天对地观测系统
经过40来年的发展,我国形成了气象卫星、资源 卫星、海洋卫星和环境减灾卫星四大业务系统,成为 世界上拥有多种业务化系统的“卫星大国”,正在努 力成为卫星强国。 风 云 系 列
二、航天对地观测系统
运载系统:火箭 平台系统:卫星、导航定位、稳定平台等,搭载有效载
荷。 发射场系统: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测控系统:对卫星轨道、姿态进行测控,“测”就是测
量,“控”就是通过发送指令进行姿态控制。 地面系统:将卫星产生的数据或资料转化成用户可以直
数据种类含盖可见光、红外和微波SAR,空间分辨 率覆盖米级至公里级。
实现了全天候、全天时、多种卫星、准实时服务功 能,是目前国际上接收、处理与存档卫星数量最多的 地面站之一。
接收过和正在 接收的卫星
遥感卫星地面站
发展简介(续)
三、遥感卫星数据接收与处理
实现卫星数据的全年不间断接收,并能快速地 提供卫星数据产品和快视图象的网络查询。
《 遥感科学 》
第二章 遥感对地观测系统 姜小光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7年9月21号
主要内容
一、遥感对地观测系统 二、航天对地观测系统框架 三、遥感卫星数据接收与处理 四、遥感应用的基本步骤
一、遥感对地观测系统 根据平台高度: 天基系统:主要以各种卫星、航天飞机为平台 的对地观测系统。
空基系统:主要以航空飞机为平台的对地观测 系统,包括有人机、无人机等。
中国资源卫星处理—国家资源卫星应用中心 CBERS系列、高分等国产卫星的处理 • 海洋卫星应用系统--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
三、遥感卫星数据接收与处理
发展简介 遥感卫星地面站是邓小平同志1979年访美期间签定的 中美科技合作项目之一,1986年12月建成并正式运行, 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站名。
1986年建站初期只能接收Landsat-5一颗卫星数据, 现已发展到能接收、处理、存档、分发十多颗国内、 外卫星数据。
三、遥感卫星数据接收与处理
产品级别: • 1级:相对辐射校正; 2级:系统几何校正; 3级:几何
精校正; 4级:正射校正 注:不同的系统会有所区别 系统运行模式: • 常规模式
– 常规运行计划 ,处理<30分钟。 轨道预报 -接收计划 -录入归档 –处理-分发
• 订单模式 – 根据用户所提交的订购需求进行采集计划安排和产品 生产 (特殊情况:编程方式)
• 快速反应模式 – 对·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 /时效性要求较高的用户 – 实时发送快视图像 – 在录入处理的同时,实时接收用户的点击区域信息, 并提供该区域的图像产品, 2级< 10分钟。
三、遥感卫星数据接收与处理
数据处理和产品生产的过程
• 通过卫星管理部门,获取精确的卫星参数; • 建立产品生产的任务单,输入所有必要的处理要求; • 加载存档数据,读取所需的全部图象(或信号)及
辅助数据; • 如用户需要的是0级(或RAW)产品,则数据处理到
此为止,否则继续加工到相应的级别; • 对于SAR数据,首先要进行比较复杂成像处理,然
后再根据不同的需求分别进行几何变换及地图投影 处理等;
三、遥感卫星数据接收与处理
数据处理和产品生产的过程(续) • 对于光学数据,首先进行辐射校正处理,如用 户要求1级产品,则数据处理到此为止;如用户 要求更高级别产品,则继续进行相应的几何校正 处理; • 将数据处理所得到的结果按照要求的格式生成用 户产品; • 进行数据产品的检验,并生成规范的产品标志等; • 产品经用户服务部交至用户手中。
光谱特点不同、数据类型与特点不同,需要全面考 虑。
四、遥感应用的基本步骤
遥感应用的基本步骤(续): 如: 空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用于城市规划、精准农业 等;中低空间分辨率用于地质、地貌研究、区域尺度、 全球尺度研究。 时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用于变化快的目标监测与 分析;合适的时相利于目标的识别。 光谱波段:选择有助于识别目标的波段 数据种类:可见/近红外、短波红外、热红外、微波 数据、激光雷达数据各有不同的特点,根据应用需求 进行选择。
卫星地面系统的功能
二、航天对地观测系统
接收卫星数据 处理卫星数据,生成产品 存储管理数据及产品 分发数据及产品,提供用户 卫星的业务测控与运行管理 数据及产品质量评价 数据及产品质量的改进与完善 数据定标与检验 综合分析、应用示范与推广 为卫星及其有效载荷的研制提建议
二、航天对地观测系统
国外陆地观测卫星地面系统
4. 进行图像的处理(预处理) 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进行多时相图像配准、几何 纠正、图像镶嵌、数据融合等(图像配准和几何纠 正关系?)
四、遥感应用的基本步骤
遥感应用的基本步骤(续): 5. 特征参数选择
波段选择band selection、特征提取feature extraction(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对原始波段进 行处理,得到能反映目标地物特性的新的参数, 如植被指数、主成分等等)
遥感应用的基本步骤:
四、遥感应用的基本步骤
1. 确定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进行国内外研究现状调研,确定开展研究工作的总体
方案、技术路线和具体方法
2. 建立分类系统 根据研究区的情况建立分类图各类及亚类分类指标
(定性、定量),要符合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 使之具有可比性。
3. 根据研究的目标选择合适的遥感数据源 考虑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光谱波段、数据类 型等因素;目标不同、尺度不同、时相要求不同、
气象卫星数据接收与处理 资源、环境卫星接收与处理 海洋卫星数据接收与处理 军事卫星接收与处理
三、遥感卫星数据接收与处理
• 气象星与静止气象卫星数据的接收、处理、 应用和存档服务任务。
• 资源、环境卫遥感星地面接收处理—中科院遥感与数字 地球研究所
曾经或正在接收和处理Landsat系列、Spot系列、Radarsat、 Envisat、高分卫星等十多颗遥感卫星数据
三、遥感卫星数据接收与处理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分布
三、遥感卫星数据接收与处理
北京密云站 地址:北京市密云县溪翁庄镇
1986年开始运行,有7座大口径接收天线及数据接收、 记录和数据传输设施,接收范围覆盖我国中部、东北 地区及相邻境外地区。
新疆喀什接收站
2008年投入运行,拥有5套接收天线系统,接收范围覆 盖我国西部以及中亚邻国等区域。
一、遥感对地观测系统
数据获取 -- 数据处理、评价 -- 数据应用
数据获取:航空、航天、地面等平台 数据处理:地面接收系统、图像处理系统 数据质量评价:辐射性能、几何性能、光谱性能评 价与分析,进行数据质量控制,为应用提供数据保 障。 产品生成与分发:地面处理接收系统进行产品处理、 分发与共享,提供数据、信息服务。 数据应用:应用处理、信息提取
接使用的产品,并提供服务。包括: 数据接收、预处理、运行管理(卫星运行管 理、处理系统之间的运行管理)、产品生成、 数据及产品存档、分发….. 应用系统:卫星数据应用
二、航天对地观测系统
运载系统:火箭 平台系统:卫星、导航定位、稳定平台等,搭载有效载
荷。 发射场系统: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海
洋
系
列
资源卫星系列
环境与灾害卫星
我国对地观测系统(续)
• 航空遥感系统
从‘七五’ 到 ‘十一五’、“十二五”, 通过各 种科技攻关项目,形成了:
高空、中空、低空机载实用系统; 有人机、无人机航空遥感; 大型、轻小型航空遥感系统 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SAR航空遥感系统等
三、遥感卫星数据接收与处理
6. 专题信息提取(分类)与综合分析 分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分析(数量、质量、分 布、发展变化特点与趋势、产生的原因)
7. 结果检验与成果输出 对结果进行验证(直接验证、间接验证),满足 需要则输出结果;反之,返回前面进行相关的修 改、调整,直到满足精度要求为止。
思考题
1.了解遥感对地观测系统基本框架。 2.掌握遥感应用的基本步骤。
地基系统:以地面塔架、汽车、船、手持设备 等为平台的观测系统。
一、遥感对地观测系统
根据用途分为: 军事观测系统,以军事观测、侦查为目的系统,拥有 最先进的技术。 公益性系统,覆盖大区域和全球,对地球各圈层进行 全面和不间断观测与监测,服务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 展。这类系统以其数据公开和共享为重要特点,如地 球观测系统(EOS)、地球科学计划(ESE)、以及欧 洲的环境卫星(ENVISAT)系统、民用气象卫星等。 商业系统:以商业应用为主要目标的商业化遥感系统, 如美国GeoEye、 WorldView,中国的吉林-号、高景 一号等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