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色谱分析基础
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八章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第一节概述(Generalization)以高压液体为流动相的液相色谱分析法称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HPLC是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色谱分离分析技术。
具有分离效能高、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适用范围广(样品不需气化,只需制成溶液即可)的特点,适用于高沸点、热不稳定有机及生化试样的分离分析。
HPLC基本方法是用高压泵将具有一定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经进样阀注入的样品被流动相带入色谱柱内进行分离后依次进入检测器,由记录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色谱信号再进行数据处理而得到分析结果。
高效液相色谱法按固定相不同可分为液-液色谱法和液-固色谱法;按色谱原理不同可分为分配色谱法(液-液色谱)和吸附色谱法(液-固色谱)等。
目前,化学键合相色谱应用最为广泛,它是在液-液色谱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将固定液的官能团键合在载体上,形成的固定相称为化学键合相,具有固定液不易流失的特点,一般认为有分配与吸附两种功能,常以分配作用为主。
C18(ODS)是最常使用的化学键合相。
根据固定相与流动相极性的不同,液-液色谱法又可分为正相色谱法和反相色谱法,当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相的极性时称正相色谱法,主要用于极性物质的分离分析;当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相的极性时称反相色谱法,主要用于非极性物质或中等极性物质的分离分析。
《中国药典》中有50种中成药的定量分析采用HPLC法,在中药制剂分析中,大多采用反相键合相色谱法。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目前经典LC主要用于制备,若用于分析则采用脱机或非连续检测。
经典LC填料缺陷,通常是填料粒度大、范围宽、不规则,不易填充均匀,扩散和传质阻力大,谱带展宽加大。
它存在致命弱点:速度慢、效率低和灵敏度低。
HPLC填料(高效固定相)颗粒细、直径范围窄、能承受高压。
《色谱分析基础》课件
薄层色谱法:利用薄层色谱技术, 分离和分析液体和固体混合物
色谱分析的原理
色谱分析是一种分离和鉴定混合物的方法 原理: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实现分离 色谱分析包括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两种类型 气相色谱适用于分析挥发性物质,液相色谱适用于分析非挥发性物质
色谱柱的选择和使用
色谱柱类型: 填充柱、毛细 管柱、微板柱
法
样品保存:选 择合适的保存 方法和保存条
件
样品预处理: 包括样品的粉 碎、研磨、过
筛等
样品提取:选 择合适的提取 方法和提取条
件
样品净化:去 除样品中的杂 质和干扰物质
样品浓缩:将 提取液浓缩至 适宜的浓度进
行色谱分析
进样技术
进样方式:手动进样、自动进样 进样量:根据样品浓度和检测需求确定 进样时间:根据仪器性能和样品性质确定 进样温度:根据样品性质和检测需求确定
检测:选择合适的检 测器,如紫外检测器、 荧光检测器等,检测 样品的响应信号
添加标题
数据处理:对检测信 号进行数据处理,如 峰面积、保留时间等, 得到样品的定性和定 量结果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色谱图中的峰高、峰面积、保留时间等参数 数据分析:通过峰高、峰面积、保留时间等参数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结果解释:根据分析结果,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如平滑、基线校正等 结果报告: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
施
实验结束后, 及时清理实验 现场,确保实
验室整洁
仪器设备安全防范措施
确保仪器设备接地良好,避免静电 干扰
操作仪器设备时,应佩戴防护眼镜 和手套等防护用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第八章色谱分析基础
3.分配比 (partion radio)k
在实际工作中,也常用分配比来表征色谱分配 平衡过程。分配比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 相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质量比:
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 ms k 组分在流动相中的质量 mM
分配比也称:
容量因子(capacity factor);容量比(capacity factor);
气液(液液)两相间的反复多次分配过程。
2019/2/19
1. 气相色谱分离过程
当试样由载气携带进入色 谱柱与固定相接触时,被固定 相溶解或吸附; 随着载气的不断通入,被 溶解或吸附的组分又从固定相 中挥发或脱附; 挥发或脱附下的组分随着 载气向前移动时又再次被固定 相溶解或吸附; 随着载气的流动,溶解、 挥发,或吸附、脱附的过程反 复地进行。 (动画)
1. 分配系数与分配比都是与组分及固定相的热力学性质 有关的常数,随分离柱温度、柱压的改变而变化。 2. 分配系数与分配比都是衡量色谱柱对组分保留能力的 参数,数值越大,该组分的保留时间越长。
3. 分配比可以由实验测得。
2019/2/19
4. 容量因子与分配系数的关系
MS VS M V c V K k S S s S Mm M S cm Vm Vm Vm
滞留因子(retardation factor): RS uS
u
us:组分在分离柱内的线速度;u:流动相在分离柱内的线 速度;滞留因子RS也可以用质量分数ω表示:
RS ms ms m M 1 1 m 1 k 1 s mM
若组分和流动相通过长度为 L 的分离柱,需要的时间分 别为tR和tM,则:
fundamental of chromatograph theory
色谱理论
(3)其他色谱方法
薄层色谱和纸色谱: 比较简单的色谱方法 凝胶色谱法:测聚合物分子 量分布。 超临界色谱: CO2流动相。 高效毛细管电泳:
九十年代快速发展、特别
适合生物试样分析分离的高 效分析仪器。
气-固色谱柱: VS为吸附剂表面容量;
分配比与保留值的关系
t r t0 t V k t0 t0 V0
' r
' r
色谱流出曲线的意义:
色谱峰数代表样品中单组份的最少个数; 色谱保留值——定性依据;
色谱峰高或面积——定量依据;
色谱保留值或区域宽度——色谱柱分离效能评价指标;
色谱峰间距——固定相或流动相选择是否合适的依据。
参数,数值越大,该组分的保留时间越长。 3. 分配比可以由实验测得。
容量因子与分配系数的关系
MS VS M V c V K k S S s S Mm M S cm Vm Vm Vm
式中β为相比。
填充柱相比:6~35;毛细管柱的相比:50~1500。
容量因子越大,保留时间越长。 VM为流动相体积,即柱内固定相颗粒间的空隙体积; VS为固定相体积,对不同类型色谱柱, VS的含义不同; 气-液色谱柱: VS为固定液体积;
第八章 色谱分析基础
fundamental of chromatograph analysis
第一节 色谱法概述 generalization of chromatograph analysis
一、 色谱法的特点、分类和应用 characteristic ,classification application of chromatograph 二、气相色谱分离过程
色谱分析部分习题
B、尽量使标准与样品浓度相近
C、不需考虑检测线性范围
D、进样量尽量保持一致
19、下列情形中不适宜使用“外标法”定量分析的是( )
A、样品中有的组分不能检出
B、样品不能完全分离
C、样品待测组分多
D、样品基体较复杂
20、下列情形中不是色谱定量分析方法“内标法”的优点是( )
A、定量分析结果与进样量无关
B、不要求样品中所有组分被检出
44、已知某组分经色谱柱分离所得峰的峰底宽为 40s,保留时间为 400s,而色谱柱长为 1.00m,则此色谱柱
的理论塔板高度为( )
A、0.0625mm
B、0.625mm
C、0.0625m
D、0.625m
45、下列哪种方法不是提高分离度的有效手段( )
A、增大理论塔板数
B、增大理论塔板高度
C、增大 k’
4
(1)分配容量 k
(2)死体积
(3)调整保留体积
(4)分配系数 K
(5)有效塔板数 (6)有效塔板高度
2、有 A、B 两组分,组分 A 的调整保留时间为 62s,组分 B 的调整保留时间为 71.3s,要使 A、B 两组分
完全分离,所需的有效塔板数是多少?如果有效塔板高度为 0.2cm,应使用多长的色谱柱。
3、下列保留参数中完全体现色谱柱固定相对组分滞留作用的是( )
A、死时间
B、保留时间
C、调整保留时间
D、相对保留时间
4、色谱保留参数“死时间”的正确含义是( )
A、载气流经色谱柱所需时间
B、所有组分流经色谱柱所需时间
C、待测组分流经色谱柱所需时间 D、完全不与固定相作用组分流经色谱柱所需时间
5、色谱峰的区域宽度用于色谱柱效能的评价,下列参数不属于区域宽度的是( )
色谱分析法理论基础
(1)用时间表示的保留值(二)_
调整保留时间 t ‘的R:保指留扣时除间了,死如时图间中 的A'B。
即:t'R = tR- tM
注意:当固定相一 定,在确定的实验条 件下,任何物质都有 一定的保留时间,它 是色谱分析法的基本 参数。
(2)用体积表示的保留值
保留体积VR:指从进样 到柱后出现待测组分浓 度极大值时所通过的载 气体积。
区域宽度(三)
(3)峰基宽度Wb:即通 过流出曲线的拐点所作的 切线在基线的截距,如图 I J所示。 Wb与σ的关系:
Wb =4σ
7.2.2 色谱法中的主要参数和关系式
分配系数Kp和容量因子K '
(1)分配系数Kp:定温定压下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 浓度比。 KP=[A]s / [A]m (s-固定相; m-流动相)
• R= 0.59R'
7.2.5 分离效率的表示方法-分离度(四)
关于R、n有效、r2.1、H有效、L柱长间关系如下:
R= r 2.1 1
r 2.1
n有效 16
n有效=16R2
r
r 2.1 2.1
1
2
L=16R2
r 2.1 2 r 2.1 1
H有效
H有效=L / n有效
对于一定的色谱柱和一定的难分离物质对,在一定
❖扩散的严重与否,关键是取决于流动相的线速 度。
7.2.4 影响色谱柱效能的因素 ——速率理论(五)
C - 固定相传质阻力项 D - 流动相传质阻力项 (非平衡状态作用)
此两项对色谱峰的影响均与流速成正比。在流速很 高的情况下,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建立平衡,偏离更为 严重。
对于一定的色谱体系,速率方程中A、B、C、D其 值为一定。速率方程描述了流动相的平均线速度对柱 效能的影响。
第八章色谱分析基础-资料
与适当的柱后检测方
法结合,实现混合物中各
组分的分离与检测。 两相及两相的相对运 动构成了色谱法的基础
(动画)
2019/11/15
2.色谱法分类
(1)气相色谱:流动相为气体(称为载气)。 按分离柱不同可分为:填充柱色谱和毛细管柱色谱; 按固定相的不同又分为:气固色谱和气液色谱
2019/11/15
(4) 应用范围广 气相色谱:沸点低于400℃的各种有机或无机试样的分析。 液相色谱:高沸点、热不稳定、生物试样的分离分析。
不足之处: 被分离组分的定性较为困难。
2019/11/15
二、色谱分离过程
色谱分离过程是在色谱柱内完成的。 填充柱色谱: 气固(液固)色谱和气液(液液)色谱,两者的 分离机理不同。 气固(液固)色谱的固定相: 多孔性的固体吸附剂颗粒。 固体吸附剂对试样中各组分的吸附能力的不同。 气液(液液)色谱的固定相: 由 担体和固定液所组成。 固定液对试样中各组分的溶解能力的不同。 气固色谱的分离机理: 吸附与脱附的不断重复过程; 气液色谱的分离机理: 气液(液液)两相间的反复多次分配过程。
关系为:
c
c0
(t tR )2
e 2σ2
σ 2π
当色谱峰为非正态分布时,可按正态分布函数加指数衰 减函数构建关系式。
2019/11/15
选择内容:
第一节 色谱法概述
generalization of chromatograph analysis
第二节 色谱理论基础
fundamental of chromatograph theory
2019/11/15
1. 气相色谱分离过程
当试样由载气携带进入色谱
柱与固定相接触时,被固定相
第八章 色谱分析基础 第三节 色谱理论基础
第三节 色谱理论基础
一、塔板理论 二、速率理论 三、分离度
21:08:10
色谱理论
色谱理论需要解决的问题:色谱分离过程的热力学和动 力学问题。即影响分离及柱效的因素与提高柱效的途径,柱 效与分离度的评价指标及其关系。 组分保留时间为何不同?色谱峰为何变宽? 组分保留时间:色谱过程的热力学因素控制; (组分和固定液的结构和性质) 色谱峰变宽:色谱过程的动力学因素控制; (两相中的运动阻力,扩散) 两种色谱理论: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
(t 'R ( 2 ) t 'R (1) 1) t 'R (1) Wb
( r21 1) n有效 Wb r21 16
Hale Waihona Puke n有效r21 2 16 R ( ) r21 1
2 2
r21 2 L 16 R ( ) H 有效 r21 1
21:08:10
讨论:
(1)分离度与柱效n有效
难分离物质对的分离度大小受色谱过程中两种因素的综
合影响:保留值之差──色谱过程的热力学因素; 区域宽度──色谱过程的动力学因素。 色谱分离中的四种情况如图所示:
21:08:10
讨论:
色谱分离中的四种情况的讨论: ① 柱效较高(峰较窄),△K(分配系数)较大,完全分离; ② △K不是很大,柱效较高(峰较窄),基本上完全分离; ③ 虽△K较大,但柱效较低(峰宽),分离效果不好;
21:08:10
3.速率理论的要点
(1)组分分子在柱内运行的多路径与涡流扩散、浓度梯度所 造成的分子扩散及传质阻力使气液两相间的分配平衡不能瞬 间达到等因素是造成色谱峰扩展柱效下降的主要原因。 (2)通过选择适当的固定相粒度、载气种类、液膜厚度及载 气流速可提高柱效。
色谱分析理论基础
d
2 p
Dg
容量因子
液相传质阻力项CL u
试样组分从固定相表面移动到固定相内部的过程中, 由于质量交换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即传质阻力)而使分 子有滞留倾向。在此过程中,部分组分分子先离开固定 相表面,发生分子超前,引起色谱峰扩展。
C L
2 3
k (1 k)2
d
2 f
DL
液膜厚度
液相扩 散系数
气相色谱中的速率方程
1 2
(Y1
Y2
)
R1/ 2
tR(2) tR(1)
1 2
(Y1/ 2(1)
Y1/ 2(2) )
R越大,说明两组分分离得越好。 由于该定义综合了色谱动力学和热力学因素,可作为色 谱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
(2) 色谱分离基本方程(Purnell方程)
公式推导
tR
L uS
,tM
L u
tM tR
• 分离度R与理论塔板数N的平方根成正比关系, 增加塔板数,有利于提高分离度。
• 增加柱长可增加N,改善分离,但分析时间将 大大延长,峰产生扩展。
• 减小塔板高度H:
– 根据速率方程的启示制备一根性能优良的色谱柱是 十分重要的。
– 根据速率方程选择合适的色谱条件同样有效。
K的影响,如何改变k?
• 分离度与容量因子有关,容量因子越大,分离越好。
• 优点:应用简便,不需要其他仪器。 • 缺点:定性结果的可信度不高。
➢ 提高可信度的方法:双柱、双体系定性
文献值对照定性分析 (GC)
• 实现方法
➢ 测定相对保留值ri,s ➢ 测定保留指数I
• 优点:无需纯物质;保留指数具有较好的重现 性和精密度;只与固定相和柱温有关。
《色谱分析基础 》课件
分离效果相对较差,灵敏度较低。
04 色谱分析实验技术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明确实验的目标和意义,确保实验具有 实际应用价值。
实验步骤
详细列出实验操作步骤,包括样品处 理、色谱柱选择、进样、洗脱等,确
保实验过程规范、准确。
实验原理
阐述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 流程,确保实验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实验安全
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采集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 括色谱图、峰高、峰面积等,确 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数据处理
采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对原始数据 进行处理,如平滑、基线校正、 归一化等,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和可比性。
结果分析
根据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结果分 析和解释,得出实验结论,为实 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优点
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灵 敏度高。
缺点
对于高分子量和热稳定性差的 化合物不太适用。
液相色谱法
原理
利用液体作为流动相,将样品中的各 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进行分离 ,再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
应用范围
主要用于分析高分子量、热稳定性差 、不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 、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优点
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 ,适用于复杂样品的分析。
色谱分析具有高效、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学 和环境等领域。
色谱分析的原理
分离原理
色谱分析基于不同组分在两相之间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差异进行分离。在流动相 的带动下,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反复分配,最终达到分离。
检测原理
通过检测器对分离后的组分进行检测,将组分的浓度或质量转化为电信号,以 便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常见的检测器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质谱 等。
色谱分析法色谱基本理论PPT教案
(13)基线漂移Baseline drift (14)基线噪声(N)Baseline noise (15)谱带扩张Band broadening (16)峰容量Peak capacity 2.1.2色谱基本参数 1)死时间(tM)Dead time 2)保留时间(tR)Retention time (1)调整保留时间(t′R)Adjusted retention time它是减去死时间 的保留时间(见图2.1中t′R标)。
9
在液相分配过程中构成了“无限稀释”的理想稀溶液,所以在正常 情况下能符合线性等温线的条件,色谱峰呈对称分布。但由于在液 相中分配的许多复杂原因,本来应对称的峰形也会引起某种程度的 偏差。 (1)拉乌尔(Rault)定律
图2.4 Rault定律双组分溶液蒸气压图
10
图2.5 非理想溶液蒸气压
11
13
谱工作者不得不采用较简便的模拟方法作为研究色谱动力学过程的 手段。Martin和Synge在平衡色谱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塔板理论 。塔板理论是以色谱柱与蒸馏塔相比拟为出发点的半经验理论,该 理论为广大色谱工作者所承认和采用。 2.3.1关于塔板理论的假设条件
衡。每个小段假定为一块塔板,每一小段的高度(H)称为理论塔板 高度,简称板高。整个色谱柱是由按顺序排列的塔板所组成的。 ②在柱中每个理论塔板区域内,一部分空间为涂在载体上的液相占 据,另一部分空间为载气所占据,称此空间为板体积。假定载气进 入色谱柱冲洗组分时,不是连续的充满板体积,而是脉冲式的瞬间 占领整个板体积。 ③假定柱中所有组分分子开始时都处于第一块塔板(即0号塔板)上 ,此时组分的纵(轴)向扩散可以不计。
描述速率理论诸因素同塔板高度之间关系的方程式,称为速率 理论方程式,因由荷兰学者Van Deemter等人提出来(1956年),故 又称范氏方程。该方程主要讨论组分在色谱柱内四种输运过程所引 起理论塔板高度(H)增加(即柱效能n降低),从而导致峰形扩张,使 柱选择性、分离度等变差。 1)涡流扩散项(A)
气相色谱法—色谱法基础知识(仪器分析课件)
色谱分析基础
4. 各种色谱方法的应用
(1)薄层色谱法
▪ 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 分离速度快(适合多个样
品的同时测定) ▪ 样品预处理简单 ▪ 对被分离物质的性质没有
限制 ▪ 直观、可比
HPTLC 用于人参、三七和西洋参的鉴别
最重要的应用领域:药物分析,如中国药典中的TLC鉴别
(2)气相色谱法
▪ 用于分离分析易汽化、稳定、不易分解、不易反 应的样品
塔片号
0
1
2
3
4
5
6
组分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进 样 (I) 1.0 1.0
N=0Leabharlann 分配平衡0.334 0.666 0.666 0.334
流动相 固定相
流动相 固定相
N=1
进流动相 (II)
0.334 0.666
0.666 0.334
分配平衡
0.222 0.223 0.111 0.444
t' R2 2.1 ' tR1
k2 k1
K2 K1
tR2
tR1
值
R < 1.0 R = 1.0 R 1.5
两峰明显重叠
R
tR(2) tR(1) 12(W1 W2)
两峰达97.7%分离
两峰完全分开
R= 0.59R’
W1
W2
2色谱理论基础
►色谱热力学理论
试样在两相间分配
►色谱动力学理论
组分在色谱柱中运动,峰宽与传质关系 ▪ 塔板理论 ▪ 速率理论
68
2
1
1
0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Time (min)
色谱分析法理论基础
06
色谱分析法在实际应用中的 挑战与解决方案
复杂样品处理技巧
样品前处理
通过萃取、浓缩、净化 等步骤,去除干扰物质, 提高目标组分的浓度。
衍生化技术
对样品中的某些组分进 行化学修饰,改善其色 谱行为,提高分离效果。
多维色谱技术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联用, 对复杂样品进行更全面 的分离和分析。
提高分离度和检测灵敏度方法
2. 进样时应避免样品在进样针或进样环中残留,以免影响后续分析结果。
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 在更换流动相或清洗色谱系统时 ,应注意防止气泡进入色谱柱和系统 内部。
4. 对于不同类型的样品和分离要求, 应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和检测器类型以 获得最佳的分析结果。
维护保养与故障排除
维护保养 1. 定期清洗进样针、进样阀等部件,以消除残留物和污染物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发展历程
自20世纪初发明以来,色谱分析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 历程,现已成为化学、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中重要的分离和分析手段。
原理及特点
原理
色谱分析法利用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 相之间的分配平衡,使各组分在固定 相上形成不同保留时间的色谱峰,从 而实现分离。
特点
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选择性、 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等。
02
色谱法基本理论
吸附与解吸过程
吸附过程
01
溶质在固定相上的吸附作用,与固定相表面性质、溶质性质及
流动相性质有关。
解吸过程
02
被吸附的溶质在一定条件下从固定相上解吸下来,进入流动相
中。
吸附与解吸平衡
03
在一定条件下,吸附和解吸达到动态平衡,此时溶质在固定相
和流动相中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第八章 非线性色谱
Cs
线形
凸形
凹形
Sig
Cm 峰形
tR
tR
m
图8. 分布等温线类型及对色谱峰形和保留时间的影响
3、吸附等温线的意义 ⑴预测代表该吸附等温线的组分在非线性色谱的色 谱峰图。凸形——拖尾,凹形——伸舌。 ⑵为物质的非线性色谱分离选择最佳条件。 ⑶反映被分离分子与固相表面的作用,有利于研究 分子构形和吸附状态。 ⑷建立分子结构-吸附之间的定量关系,便于以分 子结构预测吸附性能。由于分子的总吸附能是分 子中各原子/基团吸附能的总和,测定出一定条 件下各原子/基团吸附能,就可从组成结构推测 其吸附行为。
一般情况下选择f/F=(d/D)2,这样这个公式就 成了T=t*(L/l) 进样量按V=v*(D2*L/d2*l)放大 V:制备进样体积 v:分析进样体积 实际工作中还要考虑系统滞留体积引起的梯度 延迟,由于制备的流速比较大,梯度延迟比较 小。系统滞留体积需要自己去准确测量
以硅胶为基体固定相分离Lyz、 第一步 细颗粒(3-5um)短柱(5cm)摸索条件。 快速易操作。 第二步粗颗粒填料 廉价便于高压高速洗脱 第三步细颗粒(3-5um)均匀填料 细颗粒柱效高, 适合最终纯化。
条件放大进样量、流速以及梯度条件等,最后在
一般情况下,制备色谱的分离度 ()应大于 1.25 ,
制备色谱中进行适当的调整。
从分析放大到制备,首先要保证分析柱和制备柱 的填料一致,其他的外部条件也要保持一致, 然后按这个公式放大 T=t*(L/l)*(D/d)2*(f/F) T:制备柱上的梯度时间 t:分析柱上的梯度时间 L:制备柱长度 l:分析柱长度 D:制备柱直径 d:分析柱直径 f:分析柱流量 F:制备柱的流量
4、高灵敏度在线检测 HPLC均带检测装置。 5、快速分离 带有加压系统,是分离速度加快,时间缩短。 6、连续自动化 计算机技术的植入,使HPLC实现连续进样、洗 脱、收集,且高度自动化。 二、线性色谱与非线性色谱 线性与非线性是数学函数的概念,描述自变量和 应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色谱学上,如果流动相与固定相中的样品浓度 Cm与Cs之间呈线性关系,此时的色谱分配过 程就是线性色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1/1
(2)用体积表示的保留值
保留体积(VR): VR = tR×F0
F0为柱出口处的载气流量, 单位:m L / min。
死体积(VM):
VM = tM ×F0 调整保留体积(VR'):
V R' = VR -VM
2021/1/1
(动画)
3. 相对保留值r21
组分2与组分1调整保留值之比:
r21 = t´R2 / t´R1= V´R2 / V´R1
相对保留值只与柱温 和固定相性质有关,与其 他色谱操作条件无关,它 表示了固定相对这两种组 分的选择性。
2021/1/1
4. 区域宽度
用来衡量色谱峰宽度的参 数,有三种表示方法:
(1)标准偏差():即0.607倍
2021/1/1
1. 气相色谱分离过程
当试样由载气携带进入色谱
柱与固定相接触时,被固定相
溶解或吸附;
随着载气的不断通入,被溶
解或吸附的组分又从固定相中
挥发或脱附;
挥发或脱附下的组分随着载
气向前移动时又再次被固定相
溶解或吸附;
随着载气的流动,溶解、挥
发,或吸附、脱附的过程反复
地进行。
(动画)
峰高处色谱峰宽度的一半。 (2)半峰宽(Y1/2):色谱峰高一
半处的宽度 Y1/2 =2.354 (3)峰底宽(Wb):Wb=4
2021/1/1
5. 色谱流出曲线的数学描述
色谱峰为正态分布时,色谱流出曲线上的浓度与时间的
关系为:
c
c0
e(t2σtR2)2
σ 2π
当色谱峰为非正态分布时,可按正态分布函数加指数衰 减函数构建关系式。
2021/1/1
2. 分配系数( partion factor) K
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发生的吸附、脱附,或溶解、 挥发的过程叫做分配过程。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相间 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浓度(单位:g / mL)比,称为分配系数, 用K 表示,即:
K 组 组分 分在 在流 固动 定相 相中 中的 的浓 浓 ccMs度 度
2021/1/1
3.分配比 (partion radio)k
在实际工作中,也常用分配比来表征色谱分配 平衡过程。分配比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 相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质量比:
k
分配比也称:
组 组分 分在 在流 固动 定相 相中 中的 的质 质mmM 量 s量
容量因子(capacity factor);容量比(capacity factor);
九十年代快速发展、特 别适合生物试样分析分离的 高效分析仪器。
2021/1/1
3.色谱法的特点
(1)分离效率高 复杂混合物,有机同系物、异构体。手性异构体。
(2) 灵敏度高 可以检测出μg.g-1(10-6)级甚至ng.g-1(10-9)级的物质量。
(3) 分析速度快 一般在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可以完成一个试样的分析。
(4) 应用范围广 气相色谱:沸点低于400℃的各种有机或无机试样的分析。 液相色谱:高沸点、热不稳定、生物试样的分离分析。
不足之处: 被分离组分的定性较为困难。
2021/1/1
二、色谱分离过程
色谱分离过程是在色谱柱内完成的。 填充柱色谱: 气固(液固)色谱和气液(液液)色谱,两者的 分离机理不同。 气固(液固)色谱的固定相: 多孔性的固体吸附剂颗粒。 固体吸附剂对试样中各组分的吸附能力的不同。 气液(液液)色谱的固定相: 由 担体和固定液所组成。 固定液对试样中各组分的溶解能力的不同。 气固色谱的分离机理: 吸附与脱附的不断重复过程; 气液色谱的分离机理: 气液(液液)两相间的反复多次分配过程。
2021/1/1
结束
tR
uS
;
由以上各式,可得: tR = tM(1+k)
L tMu
k tR tM tR'
tM
tM
2021/1/1
三、色谱流出曲线与术语
1.基线
无试样通过检测器时, 检测到的信号即为基线。
2.保留值
(1)时间表示的保留值 保留时间(tR):组
分从进样到柱后出现浓度 极大值时所需的时间;
死时间(tM):不与固定相作用的气体(如空气)的保 留时间;
2021/1/1
选择内容:
第一节 色谱法概述
generalization of chromatograph analysis
第二节 色谱理论基础
fundamental of chromatograph theory
第三节 色谱定性、定量方法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chromatograph
2021/1/1
液相色谱
(2)液相色谱:流动相为液体(也称为淋洗液)。 按固定相的不同分为:液固色谱和液液色谱。 离子色谱:液相色谱的一种,以特制的离子交换树脂
为固定相,不同pH值的水溶液为流动相。
2021/1/1
(3)其他色谱方法
薄层色谱和纸色谱: 比较简单的色谱方法
凝胶色谱法:测聚合物分子 量分布。 超临界色谱: CO2流动相。 高效毛细管电泳:
第八章色谱分析基础
一、 色谱法的特点、分类和作用
1.概述
混合物最有效的分离、分析方法。 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在1906年使用的装置: 色谱原型装置,如图。 色谱法是一种分离技术, 试样混合物的分离过程也就是试样中各组 分在称之为色谱分离柱中的两相间不断进行着的 分配过程。 其中的一相固定不动,称为固定相; 另一相是携带试样混合物流过此固定相的流 (动画) 体(气体或液体),称为流动相。
分配系数是色谱分离的依据。
2021/1/1
分配系数 K 的讨论
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 K 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
一定温度下,组分的分配系数K越大,出峰越慢; 试样一定时,K主要取决于固定相性质; 每个组份在各种固定相上的分配系数K不同; 选择适宜的固定相可改善分离效果; 试样中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K值是分离的基础; 某组分的K = 0时,即不被固定相保留,最先流出。
Vm
cm Vm
式中β为相比。
填充柱相比:6~35;毛细管柱的相比:50~1500。
容量因子越大,保留时间越长。
VM为流动相体积,即柱内固定相颗粒间的空隙体积; VS为固定相体积,对不同类型色谱柱, VS的含义不同; 气-液色谱柱: VS为固定液体积; 气-固色谱柱: VS为吸附剂表面容量;
2021/1/1
5. 分配比与保留时间的关系
滞留因子(retardation
factor):
RS
uS u
us:组分在分离柱内的线速度;u:流动相在分离柱内的线
速度;滞留因子RS也可以用质量分数ω表示:
RS
ms 1
msmM 1ms
1 1k
mM
若组分和流动相通过长度为L的分离柱,需要的时间分
别为tR和tM,则:
L
1. 分配系数与分配比都是与组分及固定相的热力学性质
有关的常数,随分离柱温度、柱压的改变而变化。
2.分配系数与分配比都是衡量色谱柱对组分保留能力的
参数,数值越大,该组分的保留时间越长。
3. 分配比可以由实验测得。
2021/1/1
4. 容量因子与分配系数的关系
k MS
MS VS
VS
cs
VS
K
Mm
MS 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