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熟语与汉民族文化意识

合集下载

汉字的语言普及与民族认同

汉字的语言普及与民族认同

汉字的语言普及与民族认同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文的基石。

它既是一种文字系统,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汉字的使用和传承面临着新的挑战。

如何保护和普及汉字,不仅关乎语言的传承,更关乎民族认同的建立。

首先,汉字的语言普及是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手段。

汉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字系统,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历史的积淀。

通过学习和使用汉字,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例如,通过学习汉字,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感受到他们对自然、人生和情感的独特表达。

汉字的语言普及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和沟通。

其次,汉字的语言普及对于民族认同的建立也具有重要意义。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符号和文化标志。

通过学习和使用汉字,我们可以更好地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

汉字代表着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传统价值观,学习和使用汉字可以让我们更加自豪和自信。

同时,汉字的语言普及也可以促进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然而,汉字的语言普及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现代科技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随着电脑和手机等设备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拼音输入法和英文输入法进行文字输入。

这种趋势使得汉字的使用量逐渐减少,对汉字的传承和保护构成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是外来文化的冲击。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外来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一些年轻人更加倾向于学习和使用外文文字,导致对汉字的认同感下降。

这些挑战需要我们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

为了推动汉字的语言普及和民族认同的建立,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教育是关键。

学校应该加强对汉字的教育和培养,让学生从小就学习和使用汉字。

同时,教育部门可以组织汉字书法比赛、汉字文化节等活动,提高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认同感。

其次,媒体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

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平台可以通过推广汉字文化节目、发表汉字文化文章等方式,提高公众对汉字的认知和认同。

汉语熟语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汉语熟语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作者: 李恕仁
出版物刊名: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90-94页
主题词: 汉语熟语;汉民族;惯用语;词汇;成语;民族文化;社会功能;文化传统;三人行必有我师;
时代特征
摘要: 汉语熟语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李恕仁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结晶。

而语言中最敏感的因素──词汇,则深深打上了民族文化、风俗民情、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的烙印,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及时代特征。

汉语熟语在汉语的词汇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汉语的熟语包罗万象、源远流长、多彩...。

小议古代汉语词汇与汉民族文化的密切关系

小议古代汉语词汇与汉民族文化的密切关系
吏” 等; 老 百姓面对官时 自称“ 草 民” 、 “ 小人” 、 “ 小民” 等。 2 . 2 伦理道德观念
汉民族是 一个讲究伦理道德与礼仪的民族 , 儒家思想在 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已深 入人心 , 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
心 o
语音从单音 走 向复音 , 这 是古 汉语 词 汇发 展 的 内部 规 律 。以《 论语 》 为例 , 除去人 名 、 地名 和 虚词 , 全 书中大约 有 1 7 0 0 多个词汇 , 其 中单音节 有 1 5 0 0多个 , 复音词仅 2 0 0多
德观 的核心是“ 孝道 ” , 与“ 孝” 相关 的词汇有 : “ 披麻戴孝 ” 、
个。 古代汉语词汇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一词多义 , 而单音词
的多义现象又很容易 造成 模糊 性 , 单 音词 也有很 多同音词 。
于是 , 伴随着语 言的不 断发展 , 复音词越来越多了 , 这 是语言 发展的不可逆规律 。
首先是道 德观 。最先 提 出 “ 德” 的是 儒家 的创 始人 孔 子, 他认 为 : “ 志于道 , 据 于德 , 依 于仁 , 游 于艺 。 ” 道是最高准
则, 德是具体体现 , 仁是 最高 的德 , 艺是仁 的具体表现 方式 。 与“ 德” 相关 的词 汇如 : “ 德 高望重 ” 、 “ 三从 四德 ” 、 “ 德行 ” 。
谦称 , 但是在 白 谦的背后却隐藏着笼络人心的意思 。秦始皇
称帝前“ 朕” 是所有人 都可 以说 的, 称帝 后 “ 朕” 成为 了帝王
的专属 自称。

3 . 1 . 1 从 同一件事 的不 同说法 中体现尊卑等级文化 森严 的等级制度是 中国古代社 会最显著 的社会特 征之

在古代社会的方方面 面都可 以看到等级制度 的影子 。

汉语熟语的语义演变与文化内涵分析

汉语熟语的语义演变与文化内涵分析

汉语熟语的语义演变与文化内涵分析汉语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其中熟语更是汉语的重要特征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熟语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同时也不断地承载着时代的内涵和文化的精髓。

在这里,我们将对汉语熟语的语义演变与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以探寻其更为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一、语义演变的基本形式语义演变是指一个词语在长时间的使用中,其原本的义项因被使用者的语境和需要而不断转变的过程。

在语义演变的过程中,一般都会经历以下几个基本阶段:1.原义阶段。

词语最初被引入语境时,它具有相对明确的含义和文化内涵,也就是最初的原义。

例如,“和合之道”最初指的是《易经》中关于和谐相处的哲学原则,而“和风细雨”最初则是形容一种细烟细雨般的美丽情境。

2.引申阶段。

在长期的使用中,词语往往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引申用法,最初的原义逐渐转化为一种深层含义。

例如,“和合之道”在后来的使用中开始被抽象化,并逐渐演变为一种处事哲学;“和风细雨”也开始代表一种温和而恬静的气氛。

3.侵蚀阶段。

如果一种熟语得到广泛的使用,那么它的含义往往会被人们广泛解读和使用,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本来不太恰当的引申用法。

这个时候,一种熟语的原意可能会被侵蚀和丢失。

例如,“和合之道”开始在社会中被滥用,成为了一种无所不包、什么都要和谐的口号式言论;“和风细雨”也被滥用,成为了一种不加思考地正确口号式的语汇。

4.衍生阶段。

如果熟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那么它很可能会逐渐分化出不同的衍生用法,形成一种多样化和丰富化的语义空间。

例如,“和合之道”逐渐演变为了另外一种与处事哲学不相关的意义,即指相处关系良好的朋友圈和人际关系网络;“和风细雨”也逐渐衍生出了一些与其本意无关的词汇,如“和风细雨般的言辞”等。

二、文化内涵的多面性汉语熟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多彩,除了基本的文化价值观念之外,还包括政治、历史、人际与人格等多种方面。

浅析汉语词汇与汉民族文化心理

浅析汉语词汇与汉民族文化心理

浅析汉语词汇与汉民族文化心理论文关键词:汉语词语汉民族文化心理论文摘要:汉语是汉民族共同创造和使用的一种语言,在其产生、发展和变革的过程中深深地带上了汉民族文化心理的烙印,汉民族传统的思维心理、文化心理已不自觉地渗透到汉语中。

今天,我们分析汉语的词汇在汉民族文化中的体现的鲜明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心理。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不同民族的语言记录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风貌。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对促进汉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中词汇能够最明显的反应时代的变化,词汇自它产生的那一刻起,便包含着深刻而丰富的文化信息。

词汇是人类认识成果的反映和体现,因而总是反映着人们在认识过程中的心理特点。

汉语的词汇大多是复合词构词法组成的词语,双音节词占优势,体现表现出汉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以及审美心态。

本文便是从汉语词语来谈谈汉民族的文化心理。

一、汉语词语表达的伦理观念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其中伦理观念是汉民族传统心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伦理观念中有等级观念、尊卑心理、重血统、重亲疏等传统的观念意识。

这种传统的伦理观念包含在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

(一)汉语词汇反应汉民族的等级观念汉民族由于长期受封建伦理观念和皇权至上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尊卑分明、贵贱有序的观念。

这种封建伦理等级观念,在汉语的词序结构上最有反映,双音节并列合成词的词素序列中表示尊敬的词素在前面,表示卑下的在后;表示长者的词素在前,幼者在后;表示男性在前,女性在后;表示褒义在前,贬义在后;表示重要的语素在前,次要的在后;表示大者在前小者在后等等。

这种表示尊卑等级观念的并列合成词的语素序列,形成了一条约定俗成的构词规律。

例如:反映社会人际关系的合成词:君臣、后妃、臣民等;表示事物关系的并列合成词:胜负、胜败、兴亡、文武等。

(二)词汇反映的男尊女卑观念封建伦理观念中,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在词汇中也有反映。

如在有关男女的词语中,在词序顺序中总是男在前面,女在后面。

浅析汉语词汇与汉民族文化心理

浅析汉语词汇与汉民族文化心理

浅析汉语词汇与汉民族文化心理浅析汉语词汇与汉民族文化心理内容简介:论文关键词:语音节奏双音节化文化心理汉语特点论文摘要:双音节化是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这一特点跟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有关,也跟现代汉语的特点有关。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常有学生问起这两句诗怎么读,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论文关键词:语音节奏双音节化文化心理汉语特点论文摘要:双音节化是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这一特点跟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有关,也跟现代汉语的特点有关。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常有学生问起这两句诗怎么读,因为他们感到前后两句读起来很不协调,这涉及到汉语的语音节奏问题。

一个句子,诵读时不可能一个字一个字的往下念,也不可能整个句子从头到尾一口气读完。

如果读得慢一些就不难发现,它是可以分为一个个很小的语音单位的。

这个很小的语音单位所包含的音节有多有少,但以双音节最为常见。

例如“我是‖老师。

”“妈妈‖刚从‖学校‖回来。

”我们可以发现基本上是两个音节一顿。

所以吕叔湘先生说:“在现代汉语的语句里,双音节是占优势的基本语音段落……双音节化是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

” 为了实现语句基本语音段落的双音节化,人们常常把单音节的补充成双音节,在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字,使单音节变为双音节,这个字没有意义,只起衬字作用。

例如“鼻子、耳朵、老虎、顺着”;一些多于两个音节的词,常常减缩为双音节,例如:“豆沙包——豆包、第二中学——二中、空气调节器——空调”等。

四音节的语音段落具有很强的双音节倾向,其中大量的可以从中间作语法切分,语音上也可以在这里略作停顿,这时其结构关系和语音停顿是一致的。

例如: 任重‖道远破釜‖沉舟异曲‖同工水落‖石出画蛇‖添足但是,也有不一致的情况,例如: 一衣带水青出于蓝危在旦夕顾全大局三十六计按语法、语义切分为:一衣带‖水危‖在旦夕顾‖全大局三十六‖计按语音切分为:一衣‖带水危在‖旦夕顾全‖大局三十‖六计所以郭绍虞说:“汉语中四言词组即使在意义上不能看作两个双音词的结合,但在念的时候,还是可以不顾意义,读作两个二音步。

汉语熟语与华夏文化第五章

汉语熟语与华夏文化第五章

产生熟语的文化基础
汉语熟语有许多凝结汉民族传统风尚习俗的所谓“风俗化石”。例 如
“正月十五贴门神——迟了”。 “灶王爷上天——满口甜滋滋的”(相传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之时灶王
爷 所向 谓天 上庭天汇言报好工事作,,下E家 界v家 保al户 平u户 安a都 。tio)会n供奉on麻l糖y.,让灶王爷甜滋滋的, ted w it保h存A了s汉p民os族e的.节S庆lid习e俗s和f有o趣r 的.N俗E神T传说3,.5“C千l里ie姻n缘t 一P线ro牵f”ile、 5.2
一、产生熟语的文化基础
下面,我们从三方面讨论汉语熟语民族性的表现。 一、产生熟语的文化基础
无论汉是语历熟史语上是E形从v成a汉l的u民a,t族io还n文是o化现n土l实y.壤生中活生中长出出现来的的,; ted wit它h A们s的po产s生e.都Sl离ide不s开fo汉r 民.N族E的T 历3.5史C或li现en实t 的Pr文of化ile 5.2
ted wit其h A他sp的o语se言.S材lid料es。fo熟r .语NE包T括3.汉5 语Cli里en的t P成ro语fil、e 5.2 俗C语op、yr谚ighytà2n0语0、4-2格0言11、As歇po后s语e P和ty惯L用td.语。 汉语熟语是一个十分庞大复杂的语类,它 所包括的分语类,在逻辑上并不完全是相 互排斥的,它们之间有的有相同的发展关 系。
背C景op;y无rig论h是t 2来00源4于-2民01间1,A出sp自os人e民P大ty众Lt集d.体的
创造,还是来源于典籍著作,出自杰出的作家和 语言巨匠的加工提炼,汉民族文化都是它们得以 产生的最根本的基础。产生汉语熟语的文化基础 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产生熟语的文化基础

汉民族文化对古代汉语词汇的意义初探

汉民族文化对古代汉语词汇的意义初探

汉民族文化对古代汉语词汇的意义初探作者:宋彰硕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8年第12期内容摘要:汉民族文化是古代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基石。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传统汉民族文化尊卑观念森严、伦理道德观念鲜明以及重视农桑的特征,随后从古代汉语词汇构成、古代汉语词汇词义引申、古代汉语词汇隐含象征三个方面探讨了汉民族文化对古代汉语词汇的意义,希望这些观点能够为古代汉语词汇的探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汉民族文化古代汉语词汇引申词义汉民族文化与古代汉语词汇具有密切联系,汉民族文化又是古代汉语词汇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并且通过古代汉语词汇表现出来。

通过对古代汉语词汇的探究能够深刻体察到汉民族审美鉴赏标准、认知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取向,以及汉民族多元化的文化心理特征,对于弘扬汉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古代汉语词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传统汉民族文化的特征(一)尊卑观念森严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到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成立中华民国,中国的封建社会持续了将近2400年,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下,中国一直奉行着“王权神授”、“君王至上”的理念,认为君主是由“天命”派遣于凡间管治世人的,是神在人间的代表,而皇权是天下至高无上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作为人民只可遵从君主的指示去做,任何人都不能违背君王的意志,在这种制度的影响下,古人形成了严格遵守尊卑有序原则的文化特征。

(二)伦理道德观念鲜明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正如孔子所提倡的那样“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汉民族文化始终认为,“道”是人世间最高的思想境界和标准,要想达到天道的境界,就必须从人道起步,所谓天人合一的天道和人道就是要从符合社会文明标准的的行为开始,而道德的发挥要依托于“仁”,并通过六艺表现出来。

同时,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强调了“礼”对于维护国家秩序的重要性,因而在这里,“礼”也可称之为法制,是一个国家各项活动规范以及秩序的总称[1]。

汉语言文字的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与文化奥妙听课体会

汉语言文字的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与文化奥妙听课体会

汉语言文字的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与文化奥妙听课体会自从有了语言,就有了文字。

每一种文字都传承着本民族特定时代的信息,凝聚着本民族的精神与品格、审美与情趣。

中华文化之所以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而且至今仍生机勃勃的璀璨明珠,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我们不仅创造出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和浓郁民族气质的优秀汉字,更创造出凝聚着深厚历史底蕴的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

正如有些学者指出:“虽然汉字经过数千年演变,但每个文字的内涵并没有改变;反倒因为几千年后,用同样文字写的文章,也可以说,读古书和现在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区别。

”其实这是对汉字极端偏见的误解,事实上即使是同一个字,其意义和含义也有天壤之别。

古今许多汉字典籍如《论语》《道德经》等均将“仁”“义”“礼”“孝”视为根本,并引申发挥。

当前,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科技飞速发展,中华文化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越来越严峻。

要保持文化繁荣兴盛,关键还是得靠文化自身的强大支撑。

而纵观古往今来能流芳百世的中华优秀文化,哪一个不是与汉字息息相关呢?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研究分析,让我们重新认识到汉语言文字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真正内涵。

作为中国人民的共同财富和智慧结晶,汉语言文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它是沟通中外交流的桥梁。

曾记否?清朝末期著名学者王国维的弟子陈寅恪先生曾感慨地叹曰:“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虽遭政治迫害,陈寅恪仍坚守着自己的治学理念和思想主张,他曾苦心孤诣编撰巨著《柳如是别传》以纪念那位才色俱佳却命运坎坷的女诗人。

足以说明,他早已认识到了汉语言文字所传达的文化魅力,而语言的文化奥妙则源远流长。

通过认识了解中华汉字,尤其是汉语言文字,我们可以充分享受汉字丰富的表意功能和修辞手法,对汉语言文字的了解和掌握可谓受益匪浅。

不仅如此,通过汉字阅读,我们还可以欣赏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而获取各类知识,比如经济、文化、军事方面的知识,乃至心灵层次的感悟等。

正所谓“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同样只需两三遍,甚至一遍,我们便能轻松地把阅读任务完成。

试论古代汉语词汇与汉民族文化的密切关系

试论古代汉语词汇与汉民族文化的密切关系

试论古代汉语词汇与汉民族文化的密切关系一个民族的语言尤其是语言中的词汇往往是与其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的,这一点在古代汉语中显得格外突出。

从某种意义上讲,古代汉语的词汇就是一扇洞察汉民族文化内涵的窗口,通过它可以透视出汉民族传统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折射出汉民族古老而又隐秘的文化心理。

下面试从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反映着汉民族独特传统文化诸多方面的特征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有着复杂而多样的特征,这在古代汉语的词汇构成上体现得异常突出:(一)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在古代汉语词汇中有着十分突出的反映同一件事情发生在不同等级的人的身上,是要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的,这在古代汉语中不但常见而且也相当地典型,而且随着封建等级制度的不断严密化、规范化,其区分也越发地严密、严格,绝不可以随意混淆。

例如,古时候非常注重区分人的等级身份,不仅对活人的称谓如此,对于死人的称谓也是这样。

依照《礼记?曲礼》的解说:“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这是比较正式的对“死”的称谓。

但即使是委婉些的说法,不同等级也有所不同。

如帝王死叫“晏驾”,这是因为古代帝王出行时离不开车马,故而“驾”特指帝王乘坐的车,又进而代指帝王本人,帝王到什么地方都叫“驾临”,而“晏驾”的直白意思是皇车出来晚了,是委婉的说法,明眼人一听就知道是说帝王死了。

贵族大臣死叫“捐馆舍”,直白意思就是抛弃馆舍,因为只有贵族才有馆舍可居,死了当然就抛弃馆舍了。

平民百姓死叫“填沟壑”,因为平民百姓的身份低贱,命不值钱,死了后也没有条件厚葬,只好去“填沟壑”了,当然这个词还可以作为身份相对较低的说话人对自己死的一种自谦说法。

对于疾病,不同等级的人也有不同的称呼。

《公羊传?桓公十六年》何休注:“天子有疾称不豫,诸侯称负子,大夫称犬马,士称负薪。

”依照《白虎通》的解释:“天子病曰不豫,言不复豫政也。

诸侯曰负子,子,民也,言忧民不复子之也。

汉语语法特点与汉民族文化关系的几点思考

汉语语法特点与汉民族文化关系的几点思考

汉语语法特点与汉民族文化关系的几点思考汉语作为一门古老而丰富的语言,其语法特点与汉民族文化密不可分。

以下是我对汉语语法特点与汉民族文化关系的几点思考:
汉语注重上下文的语言。

在汉语中,同样的词汇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以有不同的意义。

这种特点反映了汉民族文化中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交礼仪的传统。

在交流中,讲话者需要考虑对方的身份、地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措辞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汉语语法灵活多变。

汉语中的词序可以随意调整,不像英语等语言那样固定。

这种特点反映了汉民族文化中注重灵活性和变通性的传统。

在生活中,汉民族人民往往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和情况,需要具备应变能力和灵活性,而这种特点也体现在了汉语语法上。

汉语的表达方式比较直接。

汉语中的表达方式往往比较简洁直接,没有太多修饰和委婉的说法。

这种特点反映了汉民族文化中注重实际和务实的传统。

在生活中,汉民族人民往往非常务实,强调行动胜于言辞,这种特点也体现在了汉语语法上。

汉语重视词语的义理。

在汉语中,一个词汇的意义不仅来自于其字面含义,还来自于其所代表的义理。

这种特点反映了汉民族文化中注重哲学和思想的传统。

在中国古代,哲学和思想是汉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对汉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汉语语法特点与汉民族文化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通过学习汉语语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领会汉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 (2)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 (2)

三、根据古诗文写成语:
1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左传-宣公十五年》) ( 鞭长莫及 ) 2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发人深省 ) (杜甫-《游龙门奉先寺》) 3见义不为,无勇也。 (见义勇为 ) 《论语-为政》 4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 (《国语-晋语》) ( 有名无实 )
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春风得意 )——(孟郊-《登科后》) (
之五:作为语言综合运用题出现
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写出两个适用于句 中横线处的熟语(歇后语、俗语或成语均可) ,答在序号后面。(2004全国四卷) 庄山林说完了,转过身去喝水。可王杏 花偏偏有个 的习惯,就又追问了一 句:“这个消息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参考答案: ①打破沙锅问到底
②刨根问底
之六:作为名言名句默写的内容出现
开小差 踢皮球 开绿灯 唱黑脸 挖墙脚 唱对台戏 钻牛角尖 捅马蜂窝
八字没一撇
重打鼓,另开张 刀子嘴,豆腐心
戴高帽
3、在句法功能上它同成语近似,在修辞功能上它有 强烈的通俗性和口语色彩。歇后语和谚语是句子形式, 有时可用作句子。成语雅的多,俗的少,惯用语几乎 都是俗的,雅的极少数,而且贬义的较多。
定义: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 是引子,后一部分是注释,也叫引注语。个 别的只说前一部分。
校 园 歇 后 语 (歌名集锦)
尖子生——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差生——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偏题答案——谁也不知道 老师报分数—— 谁的眼泪在飞 郊游的希望——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有太阳 琼瑶电视剧——从不后悔爱上你 足球赛——牵挂你的人是我 中国足球队走向世界——等你等到我心痛 贾宝玉——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 放假前夕——渴望 毕业赠言——爱拼才能赢 毕业前夕——分手的夜里 给昔日同窗写信——你在他乡还好吗

试论汉语言和汉民族文化

试论汉语言和汉民族文化

试论汉语言和汉民族文化摘要:文化与语言关系密切,文化的形成和表达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文化的凝聚体,是文化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本文拟从汉字、语序和流水句三个方面讨论汉语言和汉民族文化的对应关系。

汉语言与汉民族文化的研究对拓宽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汉语;汉民族;文化;语言一、语言、文化的定义及关系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

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一词最早来自于德语kultur。

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辞海》中解释“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不同的语言观会导致不同的语言理论,产生不同的语言研究力法,追求不同的语言研究目标和结果。

潘文国(2001:106/2002:83)先生提出“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及进行表述的方式和过程”,“语言是民族的世界观”是更为妥当的提法。

文化与语言二者既密切联系,又互相区别。

语言是文化的凝聚体,是文化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语言不是文化之外游离存在的客体,而是文化整体中有其自身结构,而且自成体系的特殊部分。

一切文化活动和文化创造都离不开语言的作用,所以文化的积累也都保存在语言的信息系统之中。

语言不仅是文化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文化总体中最核心的部分(张公瑾,陈建民、谭志明主编,1993:344-346)。

语言和文化互相渗透,互为因果,互相制约,互相推动。

二、汉语与汉民族文化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发达的语言之一。

汉民族文化也是世界上最丰富、最灿烂的文化之一。

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性,文化形态上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表现在语言大系统的不同层次上。

汉民族文化的鲜明特点在汉语言中呈现以下一些表征:1.汉字汉字是汉族创造的独特的产物,可以说其本身就是一种中国文化。

汉字平面型的方块形体能够比线型的拼音文字存储更多的信息量;汉字的表意特征使其具有超方言的功能,将数十亿汉语使用者维系在一个完整的汉文化系统内,使这一文化中的各个民族都能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汉字多采用形声字方式字乳新字,为汉语的发展演变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普通话教学中民族文化的体认

普通话教学中民族文化的体认

普通话教学中民族文化的体认
在普通话教学中,可以以民族文化为例进行教学。

比如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歌谣及成语等,以感受家乡民族文化的魅力。

在普通话教学中可以进行城乡文化对比,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民族文化的风土人情,培养他们尊重民族文化的观念,操普通话的同时担负着延续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

与此同时,也可以由普通话教学引出民族文化,帮助学生逐渐拓展民族文化的视野,使他们能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通过教学,学生们可以学会和感受民族文化的深刻含义,了解民族文化的历史,更好地把握民族精神,将其融入普通话的学习和运用中,使普通话学习更富有文化内涵。

汉语语法与汉民族文化的互为关照

汉语语法与汉民族文化的互为关照

汉语语法与汉民族文化的互为关照摘要: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心态特征,包括思维模式,意识习惯以及审美情趣等。

在现在已知的语言体系中,汉语具有独特的,且与其他民族语言所难以理解的面貌,这同汉民族文化有着直接的联系。

本论文以汉语语法为视角,浅析汉语语法与汉民族文化间血肉交融的关系。

关键词:汉语语法;民族文化一种民族的思想意识在确立的过程中,必然的会决定并伴随形成独特的感受把握客观现实的认知方式,它是长期积累,多方面实践培植起来的民族心智方法论。

作为汉民族文化中流砥柱的儒家思想,它时时刻刻影响着传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意识形式。

在儒家文化的关照下,传统的中国人更加注重对自身的一种探索,这是一种内敛的思维方式,孔老夫子就曾说他要多次反省自身。

这同西方文化中追求外向,追求从众多具象中剥离抽象真理是不同的。

如果说西方人是注重理性分析,严密逻辑的话,那么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明显就更感性了。

而这两者的截然不同势必决定了两种文化之下的语言也是大相径庭的。

一、重意轻言与非形态与西方民族语言相比较,汉语是非常典型的非形态语言。

汉语音节一般组成为声韵两分,形成表意语素,这与西方语言以多音节词为基本单位的情况是大为不同的。

所以汉语词的音节特征决定了汉语言不能像西方语言那样进行自由的形态变化。

这是从语言本身来看,汉语的基本特征,如果结合民族文化来看,就更能理解汉语中的重意轻言。

由于汉语没有词类的显性标志,在思想认识方法上没有建立借助语形深入分析的意识观念,故我们汉民族没有在早期便建立起科学系统的语法体系,简单来说就是汉民族注重悟性思维而不注重对思维对象进行抽象的分析推理。

为了表达的言简意赅,往往用事物性状和征喻来表达自己的意念和体验。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在一贯贬低语言作用的同时,他们的语言作品却呈现出严谨的组织规则与惊人的表现力。

所以,不难看出,传统中国人更多的注意的是意蕴意象,内心的感受,而不热衷于对物质世界进行精密科学的描述。

课件4:第四节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

课件4:第四节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

❶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积劳成疾仍坚持工 作。 ❷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方向正确,无可非议。 ❶句中,“日理万机”的意思是一天之中要处理很多事务,常指君 王或国家领导人每天忙于处理繁多的政务。这个成语词义很重,用 在“李老师”身上就犯了“大词小用”的毛病。❷句中,已指明 “有些缺点”,再用“无可非议”就显得太轻了,应换用“无可厚 非”(不可多加责难)。
又如“分道扬镳”可比喻志趣、目标不同,各走各的,也可比喻各 有造诣、各有途径,不让一方独占地位,在“同样的题材,由于各 自运用的形式不同,可以分道扬镳,各显神通”句里,用的是“分 道扬镳”第二项比喻义。高考对这种现象有所反映,1995年高考题 就要求辨析:“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 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像力。”当年的绝 大部分考生作了错误的判断。其实,“想入非非”,词出自《楞严 经》,原指“意念进入玄妙境界”,也比喻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
❶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 街上显得静悄悄的。(1997年全国高考题) ❷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 迎等盛况。而①句在使用时由于望文生义,把它误解为“人们都离开 街巷回到家里”了,因而导致了使用的错误。 “文不加点”中的 “点”是“涂改”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 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而②句在使用“文不加点”这 条成语时,由于望文生义,把“点”误解成了“标点”,因而导致了 使用的错误。
这类褒贬两宜而容易误用的常见的成语还有:安之若素、按部就班、 标新立异、顶礼膜拜、放浪形骸、高视阔步、卷土重来、明哲保身、 推波助澜等等,应多加注意。此外,有些成语的感情色彩在一定的 语境中会有临时性的新变化。比如“咬文嚼字”,一般指过分地斟 酌词句,贬义,但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里,贬词褒用, 说明“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学习内容分析:这一节主要内容是熟语,熟语的主要类别和基本特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对汉语的各种熟语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理解“词”与“语”的区别,进而对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学习目标: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使用熟语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了解词和词语的区别,整体认知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现代汉语的运用能力,正确使用熟语阅读和写作。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常见熟语方法一一高考成语题实战训练教学难点:学生在写作中能较熟练地使用熟语,提高现代汉语的运用能力。

方法一一训练学生使用成语造句信息技术应用分析:导入:我们一起看看几张图片。

手遮天,鹤立鸡群,貌合神离教学过程、了解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1.成语师: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熟语大家族中的大哥:成语。

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叫作看图说成语。

PPT展示四幅图画,请同学说出成语。

再看选修课本上面,如果你们不看答案,是不是能够很快地说出成语呢?像这样带有“马”字的成语还有很多,你能说出哪些呢?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来将他们分分类,接下去请同学们快速阅读 76页上面的几段文字,找出这些带有“马”字的成语与哪些因素有关?师:我们之所以要这样来对这些成语进行分类,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它们的来历,另一方面更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些成语,帮助我们阅读和写作。

然而要准确理解和掌握成语,不仅要知道它的意思,还要分清其褒贬。

以带“马”字的成语为例,并不是所有带有“马” 字的成语都是褒义词。

它也有贬义的,例如“马齿徒增”,就是用来形容年龄白白增长,学问没有长进或者事业没有成就;“声色犬马”就是用来形容纵情淫乐生活;“害群之马”是用来形容危害集体的人的。

师:但是,是不是带有“马”字就一定与马有关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马工枚速、牛溲马勃”中的“马”指的是什么?马工枚速:马:司马相如。

原指枚皋文章写得多,司马相如文章写得工巧。

后用于称赞各有长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是人们日常交流的基本构成要素。

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

语言不仅是一种纯形式的符号系统,它还是文化代码,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而同时语言的内容和形式又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汉语作为世界上历史悠久的语言之一,包含着大量约定俗成的熟语。

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看,熟语反映了纷繁的事态人心,表达了精辟的处世哲理,折射出缤纷的人文世界,汇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我们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关键字:语言熟语分类文化影响意义目录摘要 (I)绪论 (1)一、熟语概述 (1)(一)熟语的内涵 (1)(二)熟语的分类 (1)二、影响汉语熟语的文化因素 (2)(一)儒家文化对熟语的影响 (2)(二)佛教对熟语的影响 (3)三、熟语体现的汉民族文化内涵 (3)(一)“欲速则不达”与从容、淡泊的人生态度 (3)(二)“尊老敬老”的道德传统 (3)(三)“贵和尚中”的处事之道 (4)四、熟语存在的现实意义 (4)(一)积极的方面 (4)(二)消极的方面 (4)结语 (5)参考文献 (6)绪论熟语,是语言中词的固定组合,它既可以是固定的词组,也可以是固定的句子。

它是在人们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固定下来的,包括成语、惯用语、格言、谚语、歇后语等等。

熟语最根本的特质在于一个“熟”字,它是在人们熟知、熟用过程中逐渐获得其与一般语句不同的个性的词汇单位。

每个民族的语言里都有一些长期习用的熟语,它们具有特定的涵义,具有约定俗成的特性,是民族语言修辞的精华,也是民族文化的缩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这些在民间广泛流传的的熟语往往反映了一个名族的文化。

本文试图通过研究一些汉语熟语,来探讨汉民族的文化观念,从而挖掘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

一、熟语概述熟语是汉语词汇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但它有不同于词单一的反映事物现象的作用,它具有更复杂的如判断推力等表达功能,存在词、词组、句子等多种形态,结构固定,不可替代,熟语能够“言简意丰地表述内容,生动形象地描绘语意,大大提高了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性能。

(一)熟语的内涵熟语一词,是上世纪50年代末又俄语翻译引进的,是语言中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

姚锡远在其《熟语学纲要》提到:“任何民族语言词汇的汪洋大海里,都积淀着一些由民族语用时的现成方便、语义上的丰厚含蕴、语效上的鲜明生动等多种需求机制的教会融合、结晶而成的,富于美学素质、定型定义、现成习用的炼语货简句,在普通词汇学上称为熟语。

”熟语定型、定义,超时空的在口头上流传,代代相继,有时比书面语都稳定。

熟语扎根于群众生活语言的泥土之中,从生气虎虎的现实语言中汲取营养,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熟语,要么在语义内容上是一排真知灼见的灵光,要么在创造手法上是出人意料的机智巧妙,要么在理据来源上带着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的色彩,再或者是在声韵节奏上朗朗上口,铿锵优美,有着一户寻常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为人们喜闻乐道,熟知习用。

(二)熟语的分类人们一致认为的熟语,是语言中词的固定组合,它既可以是固定的词组,也可以是固定的句子。

它是在人们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固定下来的,熟语分为成语、格言、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

成语: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习性用的固定短语。

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具有结构的凝固性。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

格言: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一般出于名人之手,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语句。

歇后语: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谚语: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

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惯用语与谚语、歇后语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很多时候属于交叉的关系,同一语言有可能是谚语,有可能是歇后语,同时有可能是惯用语。

二、影响汉语熟语的文化因素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

一方面,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得以构建和传承的形式和手段。

另一方面,语言在其产生、发展、变化中无时无刻不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语言是民族的语言,文化是民族的文化。

任何民族语言都负载着该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

个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经过了历史的积淀而都结晶在该民族的语言层面。

一个民族的语言词汇系统,能够最直接最敏感地反映出该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

熟语对于文化的体现,更为明显,中国有句古话叫“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敬老爱老的传统道德。

(一)儒家文化对熟语的影响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文为中心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脉和灵魂。

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从未中断,儒家文化也因此从未为中断。

儒家文化以重血亲人伦、重经世致用、重道德修养为主要特色。

“仁”、“中庸”、“积极入世”的观点主要反映在《论语》之中,而《论语》也是主要影响汉语熟语的一个重要著作。

从许多反映古代道德观的熟语中可见一斑。

例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几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有的熟语甚至是孔孟的原话,或者加减字形成,例如:“礼尚往来”、“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而知新”、“欲速不达”、“名正言顺”、“巧言令色”、“成人之美”。

还有后人根据儒家的理论改的熟语,例如:“金钱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将军额山歌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忍为贵,和为高”等。

很多我们现在流传的熟语都是出自儒家文化。

(二)佛教对熟语的影响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从东汉永平年间传入中国后及在中国肥沃的文化土地上扎下了根,并且经过不断的本土化,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发展。

佛教认为人有三生,今生受苦,通过佛教的修行,死后灵魂可以升入西天佛国,极乐世界,否则就要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佛教在传播的过程中,使得大量的佛学典故和佛学思想深入人心,产生了数以万计的与佛学有关的熟语。

例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天堂有路,地狱无门”、“暮鼓晨钟”、“六根皆净”、“三生有幸”、“极乐世界”、“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阎王爷告示——鬼话连篇”等等都是从佛经中摘取作为熟语的。

三、熟语体现的汉民族文化内涵(一)“欲速则不达”与从容、淡薄的人生态度现代社会的人们常以“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箴言来比喻时间之珍贵,并劝诫人们要珍惜时间,但是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这种箴言似乎未能成为一种普遍的意识,相反,人们嘴边常挂的是这些谚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时到花就开”、“老和尚打鼓一点一点的敲”、“火候不到不揭锅”。

这些谚语都是告诫人们做事不要太急,要耐心等待成熟的时机。

再如:“车到山前必有路”、“地冻三尺自开缝”“守得云开见月明”,这些谚语劝告人们遇到困难不要着急,不要气馁,事到临头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在汉民族的传统意识中,人们对时间的价值观念一向是比较淡薄的,但是这种淡薄时间却有着一种积极意义。

长期的农耕文化使古代的汉族人形成独特的时间价值观,也成为古代中国社会的士大夫和寻常百姓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因而,古诗文中常有许多描写诗人悠闲生活的诗句,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则表现了其对自由自在,悠闲安逸生活的追求,表达的是一种从容、淡薄的人生态度。

(二)“尊老敬老”的道德传统汉族人把时间看做河流,最早大概源于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把流逝的时间比喻作河流,河流自上而下的流动的。

在历史的长河里,先者为上,上者为尊,下者为卑,因而,中国人总是“以老为尊”。

中国古人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知识和修养、道德和精神都达到较高的精神境界。

“姜还是老的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都是体现的一种爱老敬老的优良道德。

古人认为“尊老”非常重要,而且还对“尊老”作了许多行为上的规范,使之成为一种“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三)“贵和尚中”的处事之道贵和谐,尚中道,作为汉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汉民族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孔子曾提出,“持中”的方法来实现和谐。

“君子和而不同”、“天时、地利、人和”、“众人拾材火焰高”都能体现汉民族注重和谐的人生信条。

四、熟语存在的现实意义(一)积极的方面我们平时广为流传的熟语一般都是体现的正面的价值观,有着积极意义。

比如贵和尚中,由于全民族在贵和尚中观念上的认同,使得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维持,这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做事不走极端,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存小异,保持人际关系和谐,是中国人的行为准则。

这对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拓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政权的维护,无疑有着积极作用。

再如尊老敬老,中国人很注重关爱老人,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我们依然保留着这样的优良传统。

现如今,大到政府给老人提供各方面的帮助,小到公交车、地铁上时常出现的让座的现象,无疑不是受尊老敬老的文化影响,而将尊老敬老的文化传播的最广的就是熟语了。

(二)消极的方面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利必有弊。

熟语也一样,有积极的一面,就一定有消极的一面。

如“欲速不达”的淡薄的人生观有时候也会引起一些负面的影响,受“欲速不达”观念的影响,人们有时会对时间不珍惜,不是积极主动的争取时间,而是消极被动的等待时机,带有一定的宿命的色彩。

再如“尊老敬老”的道德观念,由于受“尊老”观念影响,中国人不但不忌老,反而还喜欢“居老”,甚至“倚老卖老”。

古代文人更是喜作老气横秋之态。

结语语言和文化之间相互联系,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外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对汉语熟语和汉民族文化的研究,既可以挖掘了汉民族文化的精髓,又充分理解了熟语。

作为汉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汉语熟语一起独特的方式展现了汉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熟语产生的文化方面的影响,以及熟语本身包含的这里与人生经验都折射出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