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测试项目定义及测试目的(精)
(完整word版)GSM测试项目
1)频率误差定义:发射机的频率误差是指测得的实际频率与理论期望的频率之差。
它是通过测量手机的I/Q信号并通过相位误差做线性回归,计算该回归线的斜率即可得到频率误差。
频率误差是唯一要求在衰落条件下也要进行测试的发射机指标。
测试目的:通过测量发射信号的频率误差可以检验发射机调制信号的质量和频率稳定度。
频率误差小,则表示频率合成器能很快地切换频率,并且产生出来的信号足够稳定。
只有信号频率稳定,手机才能与基站保持同步。
若频率稳定达不到要求(±0.1ppm),手机将出现信号弱甚至无信号的故障,若基准频率调节范围不够,还会出现在某一地方可以通话但在另一地方不能正常通话的故障。
条件参数:GSM频段选1、62、124三个信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5;DCS 频段选512、698、885三个信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0进行测试。
GSM频段的频率误差范围为+90HZ———90HZ,频率误差小于40HZ时为最好,大于40HZ 小于60HZ时为良好,大于60HZ小于90HZ时为一般,大于90HZ时为不合格;DCS 频段的频率误差范围为+180HZ-——180HZ,频率误差小于80HZ时为最好,大于80HZ小于100HZ时为良好,大于100HZ小于180HZ时为一般,大于180HZ时为不合格。
2)相位误差定义:发射机的相位误差是指测得的实际相位与理论期望的相位之差。
理论上的相位轨迹可根据一个已知的伪随机比特流通过0.3 GMSK脉冲成形滤波器得到.相位轨迹可看作与载波相位相比较的相位变化曲线.连续的1将引起连续的90度相位的递减,而连续的0将引起连续的90度相位的递增。
峰值相位误差表示的是单个抽样点相位误差中最恶略的情况,而均方根误差表示的是所有点相位误差的恶略程度,是一个整体性的衡量。
测试目的:通过测试相位误差了解手机发射通路的信号调制准确度及其噪声特性。
可以看出调制器是否正常工作,功率放大器是否产生失真,相位误差的大小显示了I、Q数位类比转换器和高斯滤波器性能的好坏。
智能终端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终端设备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为了更好地了解智能终端的设计与开发,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本次智能终端实习。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智能终端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以下是实习报告。
二、实习目的1. 了解智能终端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其发展趋势;2. 掌握智能终端硬件设计与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3.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实际动手能力;4. 为今后从事智能终端行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习内容1. 理论学习在实习期间,我首先对智能终端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深入学习。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终端的定义、分类及其发展趋势;(2)智能终端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3)智能终端软件设计及开发方法;(4)智能终端的安全与隐私保护。
2. 硬件设计与制作在硬件设计与制作环节,我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智能终端电路设计:包括电源电路、信号处理电路、通信电路等;(2)元器件选型与焊接: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参数和选型方法,并掌握焊接技术;(3)PCB设计:学习使用Altium Designer等软件进行PCB设计,完成智能终端电路板的设计。
3. 软件开发在软件开发环节,我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嵌入式操作系统:了解Android、iOS等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点及开发环境;(2)编程语言:学习C、C++、Java等编程语言,掌握其在智能终端开发中的应用;(3)应用开发:学习使用Android Studio、Xcode等集成开发环境进行应用开发,实现智能终端的功能。
4. 项目实践在项目实践环节,我参与了一个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终端项目。
项目要求实现以下功能:(1)用户登录与权限管理;(2)设备信息展示与控制;(3)数据采集与处理;(4)远程监控与报警。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负责了以下工作:(1)需求分析:与团队成员共同分析项目需求,明确功能模块和实现方式;(2)界面设计:使用Android Studio设计用户界面,确保用户体验;(3)功能实现:编写代码,实现项目功能;(4)测试与优化:对项目进行测试,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
基于安卓操作系统的移动智能终端文件系统老化模型和测评方法
电信终端产业协会标准TAF-WG2-AS0021-V1.0.0:2018基于安卓操作系统的移动智能终端文件系统老化模型和测评方法Module and Test Method of Aging Test on File System Based on Android Mobilesand Smart Terminals2018-09-04发布2018-09-04实施目次前言 (II)基于安卓操作系统的移动智能终端文件系统老化模型和测评方法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文件系统老化模型 (1)4.1 文件系统老化模型概述 (1)4.2 剩余存储空间分析 (1)4.3 碎片化方法分析 (2)4.4 静态资源分析 (2)4.5 10个月老化模型 (2)4.6 18个月老化模型 (3)4.7 24个月老化模型 (3)5 文件系统老化方法 (3)5.1 文件系统老化方法概述 (3)5.2 文件系统碎片化方法 (4)5.3 用户媒体文件填充方法 (4)5.4 用户数据库文件填充方法 (4)6 文件系统老化前后的性能评估 (4)6.1 测试方法 (4)6.2 评估方法 (4)附录 A (规范性附录)标准修订历史 (5)附录 B (资料性附录)附录 (6)参考文献 (7)前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电信终端产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隽、崔雪然、苏兆飞、孟凡玲、郭隆庆基于安卓操作系统的移动智能终端文件系统老化模型和测评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安卓智能终端(以下简称终端)文件系统老化模型和老化方法,以及文件系统老化前后的性能测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制式的安卓操作系统移动智能终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船舶AIS智能终端项目测试方案(附空表单模板)
船舶AIS智能终端项目测试方案一、测试目的为了验证船舶AIS智能终端的功能及性能情况。
二、测试数量渔船AIS智能终端3套(备用1套),A类AIS终端2套(备用1套)。
三、测试形式测试形式为实船测试,需要3艘测试船舶,其中2艘模拟渔船装有渔船AIS 智能终端,1艘模拟商船装有AIS(CLASS A)终端。
3艘船舶在海上进行实船测试,测试“渔船AIS智能终端”的功能及性能情况。
需要设备有:①渔船AIS智能终端3套。
②AIS(CLASS A)终端2套。
③海事VHF终端2套。
四、测试功能4.1智能精准船舶避碰报警终端具备智能报警功能,针对周围距离最近、危险系数最高、存在碰撞危险的目标船舶进行智能避碰(会遇、区域)语音报警,同时目标转换成醒目图标在海图上闪烁提示。
(1)会遇报警:本船船速大于1.5节自动进入会遇报警模式。
可设定最短会遇距离(DCPA)(默认设置0.2海里,设置范围为0.1-0.5海里)和最短会遇时间(TCPA)(默认设置20分钟,设置范围10-30分钟)。
(2)区域报警:本船船速小于1.5节持续5分钟后自动进入区域报警模式。
他船航向直对本船有碰撞可能时报警:以本船船位为中心设定预警圈(默认设置0.2海里,设置范围为0.1-0.5海里),同时计算对方船舶的航速航向,对方船舶默认30分钟内会进入预警圈的启动报警。
对方船舶航速小于1.5节的不启动报警(只限于区域报警模式)。
(3)报警模式自动切换。
会遇报警、区域报警、进港状态3种模式能根据预设条件自动切换。
禁止关闭非渔船AIS终端(包括ClassA、ClassB)的避碰报警,默认关闭渔船AIS终端(ClassB)的避碰报警(可由终端用户手动开启),本船进港,自动停止各类报警和提示。
(4)友好名单渔船不启动报警。
友好名单船舶列表中选取确定。
(5)报警方式:终端声光报警,根据危急情况自动调节声光频度,同时开启甚高频(16频道)进行紧急现场通话。
①语音提示:报警时自动语音播报,音频功率可达5W/8Ω,报警时音量自动调到最大。
CMW500_CDMA2000终端测试步骤_图文(精)
CMW500_CDMA2000终端测试步骤_图⽂(精)CMW500 CDMA2000终端射频测试步骤接收机测试项⽬:3.4Forward Traffic Channel Demodulation Performance3.5.1Receiver Sensitivity and Dynamic Range发射机测试项⽬:4.3.1Time Reference4.3.2Reverse Pilot Channel to Code Channel Time Tolerance4.3.3Reverse Pilot Channel to Code Channel Phase Tolerance4.3.4Waveform Quality and Frequency Accuracy4.3.5Code Domain Power4.4.1Range of Open Loop Output Power4.4.2Time Response of Open Loop Power Control4.4.4Range of Closed Loop Power Control4.4.5Maximum RF Output Power4.4.6Minimum Controlled Output Power4.4.7Standby Output Power and Gated Output Power4.4.9Code Channel to Reverse Pilot Channel Output Power Accuracy 4.5.1Conducted Spurious Emissions发射机测试:4.3.1 Time Reference测试步骤:In signalling:Config _ System _ Physical Layer _Service Option SO2(LoopbackConfig _ System _ Physical Layer _Radio Configuration 1/1 (当以RC1建⽴时,为O-QPSK 调制或者Config _ System _ Physical Layer _Radio Configuration 3/3 (当以RC3建⽴时,为H-PSK 调制 In measurement:Config _Trigger _Trigger Source _Super Frame读取其测量结果:Task _CDMA2000 TX measurement _Multi Evaluation _Display _Select View _ Error Vector Magnitude测试结果:规范指标:在稳态条件下移动台时间基准应在移动台天线连接器处测量在被⽤于解调的最早到达多径成分出现时间的±1µs 范围内。
中国移动TD终端测试规范-WLAN-V2.6-20131029
TS-WLANUI-000005 1.9 、TSWLAN-UI000003 2.模式兼容 TS-WLANBASE2.1 PROTOCO L-000004 TS-WLANBASE2.2 PROTOCO L-000003 TS-WLANBASEPROTOCO L-000005 TS-WLANBASE2.4 PROTOCO L-000006 2.3
被动断开
测试终端对WLAN的 被动断开功能
TS-WLANFUNC3.22 PROXY000001 TS-WLANFUNC3.23 PROXY000002 TS-WLANFUNC3.24 CONCURR ENT000001 TS-WLANFUNC3.25 CONCURR ENT000001 TS-WLANFUNC3.26 CONCURR ENT000001
1.5
手动搜索刷 1. 测试终端手动搜 新WLAN列表 索并刷新WLAN功能
1.6
WLAN软开关 1. 测试终端的WLAN 软开关图标功能。 图标
1.7
TS-WLANUI-000004
打开WLAN软 1. 测试打开终端的 WLAN软开关功能 开关
1.8
TS-WLANUI-000004
关闭WLAN软 1. 测试关闭终端的 WLAN软开关功能 开关
3.1
3.2
关闭WLAN开 测试终端的WLAN功 关 能能否正常关闭
3.3
飞行模式启 动时关闭 WLAN开关
测试飞行模式启动时 是否关闭WLAN通信 开关
3.4
飞行模式启 测试飞行模式启动情 动情况下不 况下是否可以打开 能打开WLAN WLAN通信开关 开关
3.5
3.6
3.7
3.8
3.9
3.10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检测规程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检测规程1 范围本规范规则了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包括馈线终端、站所终端、配电变压器终端,简称配变终端〕实验室检测和现场检验的检测条件、检测方法和检测项目,并明白了相关技术目的。
本规范适用于国度电网系统内的配电终端检测任务。
2 规范性援用文件以下文件关于本文件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援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援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一切的修订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实验第2局部:实验方法实验A:高温GB/T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实验第2局部:实验方法实验B:高温GB/T2423.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实验第2局部:实验方法实验Cb:设备用怛定干冷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实验第2局部:实验方法实验Fc:振动〔正弦〕GB/T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顺序及表〔适用于对进程动摇性的检测〕GB/T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5169.11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风险实验第11局部:灼热丝/热丝基本实验方法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实验方法GB/T15153.1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局部:任务条件第1篇:电源和电磁兼容性GB/T16935.1-2020 高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一局部:原理、要求和实验〔IEC 60664-1:2007,IDT〕GB/T17626.2 电磁兼容实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实验〔IEC 61000-4-2 2001,IDT〕GB/T1726.3 电磁兼容实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实验〔IEC 61000-4-2 2001,IDT〕GB/T17626.4 电磁兼容,实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度实验〔IEC 61000-4-2 2001,IDT〕GB/T 17626.5 电磁兼容实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实验〔IEC 61000-4-2 2001,IDT〕GB/T 17626.8 电磁兼容实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实验〔IEC 61000-4-2 2001,IDT〕GB/T 17626.11 电磁兼容实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缀和是电压变化抗扰度实验〔IEC 61000-4-2 2001,IDT〕GB/T 17626.12 电磁兼容实验和测盘技术振荡波抗扰度实验(lEC 61000-4-2 2001,IDT)Q/GDW 514-2020 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用规范3 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配网终端验收测试大纲
西安智能电网配网自动化试点工程I期配电自动化终端工厂验收测试大纲西安**保护控制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二O一一年四月目录1 概述 (1)2测试环境及条件 (2)2.1试验的环境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试验用仪器、仪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外观及结构检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检查内容及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试验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装置的绝缘、耐压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概述1、系统说明配电自动化终端是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集配电系统保护、测量、监视、控制于一体,通过变电站各种设备间的相互信息交换数据共享,实现对变电站运行的自动监视、管理、协调与控制大大提高和改善了配电网的控制水平。
验收测试的含义目的和类型是
验收测试的含义、目的和类型验收测试是软件开发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在项目完成后对软件产品进行综合性的检验,以确保其符合用户需求和交付标准。
验收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验证软件是否达到可接受的标准并准备发布,同时也用于评估软件项目的成功与否。
在验收测试中,通常包含用户验收测试和系统验收测试两种类型。
1. 用户验收测试用户验收测试是由最终用户或客户代表执行的测试过程,主要目的是验证软件是否满足用户需求,是否易于操作和符合用户期望。
在用户验收测试中,通常会模拟真实使用场景,测试软件的功能性、易用性、性能等方面,以验证软件是否可以正常运行并达到用户期待的效果。
2. 系统验收测试系统验收测试是由开发团队和测试团队执行的测试过程,主要目的是验证软件是否符合开发标准和技术规范,以确保软件在技术上是健壮可靠的。
在系统验收测试中,通常会对软件的功能、性能、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检验,以确保软件可以在不同环境下正常运行。
验收测试的类型包括:•功能测试:针对软件的功能进行测试,验证软件是否按照需求规格书和设计文档中描述的功能正常运行。
•性能测试:针对软件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验证软件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等。
•安全测试:针对软件的安全性进行测试,验证软件是否有安全漏洞、是否可以抵御常见的攻击。
•兼容性测试:针对软件在不同操作系统、浏览器、设备上的兼容性进行测试,验证软件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
•易用性测试:针对软件的用户界面和操作流程进行测试,验证软件是否易于操作和满足用户需求。
通过验收测试,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软件存在的问题,确保软件交付后能够达到用户的期望并顺利投入使用。
验收测试不仅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道重要环节,也是评估软件质量和项目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
SGCM_CJ-02采集终端功能测试软件(测试版)说明
SGCM_CJ-02采集终端功能测试软件(测试版)说明本测试版是国网计量中心根据《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标准2012年修订版的内容,对原SGCM_CJ-02采集终端功能测试软件(2009年版)进行升级修改后的版本,为了提高软件的稳定性,强化功能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特提供该软件的测试版,以供采集终端生产企业进行前期的功能开发和测试,发现软件存在的BUG,并为该软件的完善提供合理化建议,以便我们尽快发布该软件的正式版本。
一、测试项目定义二、部分测试项说明由于测试软件使用的模拟表协议由DLT 645-1997改为DLT 645-2007,因此涉及到抄读模拟表的测试项都做了相应修改,其他测试项说明如下:项目4:限值与阈值参数参数“F59电能表异常判别阈值设定”中“电能表校时阈值”应为2字节。
项目5:控制参数参数“F46月电量控定值”中“报警门限值系数”应为BCD格式。
项目9:电能表数据采集新增1类数据“F177当前组合有功电能示值(总、费率1~M)”。
项目10:电能量超差事件当电表所走电量与应走电量比较:大于电能量超差阈值相应的电量、低于电能表飞走阈值相应的电量时,终端应产生该事件。
项目51:终端停/上电事件(带主动上报)停电时应主动上报,并且上电时间应填5个EEH。
项目60:电能表运行状态字变更事件任意一个电能表运行状态字发生变更,都应产生事件。
项目63:磁场异常事件注意:抄表03350000~0335000A,对应的“磁场异常类型”应为“2-强磁场异常”。
项目64:对时事件主站对终端对时、表被非终端对时,均应产生对时事件。
项目90:电能表对时由于涉及安全认证,本测试版本不包含该项。
项目91:日计时误差开发调试中,本测试版本不包含该项。
项目98:文件传输(远程升级)注意:测试前请准备两个版本号分别为VER1和VER2的升级文件,并放入“安装目录\UpFiles”里。
升级文件大小最好控制在10K至20K,升级文件的命名规则为“表位号_VERX”,例如表位号3的两个升级文件应分别命名为:3_VER1和3_VER2。
终端安全管控准入设备测试方案
终端安全管控设备测试方案目录一、测试概述 (3)1.1测试背景 (3)1.2测试目的 (3)二、测试环境说明 (4)2.1测试逻辑架构 (4)2.2测试环境准备 (5)三、测试内容 (6)3.1设备发现及准入 (6)3.2入网注册及审核 (7)3.3终端合规检查 (7)3.4 终端指纹生成及绑定 (8)3.5 TSM对摄像头的影响 (8)3.6补丁管理 (8)3.7 USB外设管控 (9)一、测试概述1.1测试背景XXX专网作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市民安全感、强化社会治安动态管控的有效手段,已成为XXX单位开展指挥调度、侦查办案和社会治安管理的技术支撑。
随着在视频监控上建设的不断投入,视频专网已经初具一定规模。
其中,终端安全管控则是视频专网安全管理和建设的关键之一。
XXX专网前端设备(包括网络摄像机、NVR 服务器等)和用户终端点多面广、人为监管困难,缺少对其与后端业务系统之间的网络管道的安全防护,存在安全隐患。
而近年来安全事件频发,轻则影响业务系统稳定或业务中断,重则发生数据泄密,进而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影响国家安全,终端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1.2测试目的通过在总部部署TSM终端安全管控系统,对接入视频网的终端进行准入和业务资源的管控,包括终端入网许可、资源访问、安全检查,安全修复、视频终端防替换、终端各项数据统计查询、安全管控系统部署后对前端摄像头在线率是否有影响等功能。
以满足XXX专网对入网终端管控的需求,提升视频网网络安全级别,保护视频网数据泄露。
二、测试环境说明2.1测试逻辑架构2.2测试环境准备1)准备事项清单2)核心交换机配置➢源镜像端口:视频网核心交换机需配置源镜像端口,源镜像端口最好选择终端设备网络通信流量都会经过的端口,如服务器区的端口和网络上联出口的端口等。
➢目的镜像端口:目的镜像端口用于连接TSM的监听口,根据镜像流量的大小,可配置多个目的镜像端口对应TSM的多个监听口。
银行视频会议系统测试报告
××××视频会议系统建设项目网点测试报告甲方:××××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乙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1. 测试说明本次进行华为视频会议设备的音视频效果测试、网络适应性测试等,便于为此次视频会议系统建设项目对设备选型提供参考依据。
2. 测试组网和测试设备要求1、MCU设备要求至少配置1台支持高清1080P30/60fps、高稳定性、全编全解、可插板的电信级MCU。
2、录播设备要求至少配置1台支持高清录播设备。
3、管理平台设备要求至少配置1台支持设备、会议管理的SMC2.0服务器。
4、高清视频会议终端设备测试部署2套TE50终端、VPC600摄像机、M220全向麦克风,实际项目部署12套TE50终端、VPC600摄像机、M220全向麦克风。
3. 测试时间和人员具体测试时间:××月××号测试人员:两名华为视讯工程师,一名本项目经理,另测试会场需一个甲方人员配合。
4. 测试设备基本参数确认高清MCU基本参数确认高清录播基本参数确认会议管理平台SMC2.0基本参数确认会议室型高清终端性能及配置确认高清摄像机性能及配置确认全向麦克风基本参数确认5高清视音频测试语音呼叫功能测试高清图像效果测试音频效果测试6基本应用功能测试高清双流功能测试7系统稳定性测试MCU稳定性测试终端稳定性测试8会议管理功能测试SMC2.0功能测试9实际应用特色业务测试无线辅流测试T.140字幕测试10测试结论。
IPv功能测试
1、IPv6功能测试、IPv6数据转发功能测试方式建立链接”,设置正确的PVC参数,查看各WAN连接状态是否符合以下要求:PVC1的连接:a)通过RA获取该连接的数据转发网关地址b)通过DHCP-PD获得DNS信息及所用公网地址段(如56位前缀)并配置用户侧的64位前缀(缺省在获得的地址前缀后增补所需位数的0)PVC2的连接:a)通过RA获取该连接的数据传送网关地址b)通过DHCP获得所用DNS信息及公网地址4.查看lan侧PC获取的地址前缀是否为配置的用户侧的64位前缀,查看PC能否访问网络、能否进行下载等业务;5.查看e家终端能否启用针对PVC2连接的ping测试操作(IP地址及域名),能否ping通该通道内的IPv6网络资源;6.抓包查看IPv6报文交互过程。
通过标准:1.步骤1中,LAN侧PC不能通过地址fe80::1访问e家终端;2.步骤2中,LAN侧PC可以获得IPv6 “local address”,可以通过地址fe80::1访问e家终端;3.步骤3中,e家终端(e8)的各WAN连接状态符合以下要求:PVC1的连接:a)通过RA获取该连接的数据转发网关地址b)通过DHCP-PD获得DNS信息及所用公网地址段(如56位前缀)并配置用户侧的64位前缀(缺省在获得的地址前缀后增补所需位数的0)PVC2的连接:a)通过RA获取该连接的数据传送网关地址b)通过DHCP获得所用DNS信息及公网地址4.步骤4中,lan侧PC获取的地址前缀为配置的用户侧的64位前缀,PC能访问网络、能进行下载等业务;5.步骤5中, e家终端能启用针对PVC2连接的ping测试操作(IP地址及域名),能ping通该通道内的IPv6网络资源;6.IPv6报文交互过程符合IPV6标准协议流程,无异常。
测试步骤:1.五台PC机分别连接到设备SSID1、LAN1~LAN4,检查PC是否正确获得IPv6地址,是否可以通过地址fe80::1访问e家终端;2.使用维护帐号登陆e家终端(e8)页面;新建PVC1和PVC2连接,选择“通过IP方式建立链接”,设置正确的PVC参数,建立WAN完成后查看各WAN连接状态是否符合以下要求:PVC1的连接:a)通过RA获取该连接的数据转发网关地址b)通过DHCP-PD获得DNS信息及所用公网地址段(如56位前缀)并配置用户侧的64位前缀(缺省在获得的地址前缀后增补所需位数的0)PVC2的连接:通过标准:1.步骤1中,LAN侧PC可以获得IPv6 “local address”,可以通过地址fe80::1访问e家终端;2.步骤2中,e家终端(e8)WAN连接状态符合以下要求:PVC1的连接:a)通过RA获取该连接的数据转发网关地址b)通过DHCP-PD获得DNS信息及所用公网地址段(如56位前缀)并配置用户侧的64位前缀(缺省在获得的地址前缀后增补所需位数的0)PVC2的连接:a)通过RA获取该连接的数据传送网关地址b)通过DHCP获得所用DNS信息及公网地址3.步骤3中,lan侧PC获取的地址前缀为配置的用户侧的64位前缀,PC能访问网络、能进行下载等业务;4.步骤4中, e家终端能启用针对PVC2连接的ping测试操作(IP、DNSv6功能测试、IPv6地址管理功能测试、MLDv2、IPv6 QoS1.6、IPv4/v6组网。
手机OTA测试介绍
⼿机OTA测试介绍⼿机OTA测试概述摘要:本⽂根据收集的资料对OTA(Over The Air)测试进⾏介绍,主要阐述了OTA测试的⽬的及OTA测试的主要参数,分析了OTA测试指标和SAR测试指标之间的制约问题及相应解决办法。
关键词:OTA、TRP、TIS、SAR⼀、OTA测试介绍1.1⼿机的⽆源测试和有源测试当前在⼿机射频性能测试中越来越关注整机辐射性能的测试,这种辐射性能反映了⼿机的最终发射和接收性能。
⽬前主要有两种⽅法对⼿机的辐射性能进⾏考察:⼀种是从天线的辐射性能进⾏判定,是⽬前较为传统的天线测试⽅法,称为⽆源测试;另⼀种是在特定微波暗室内,测试⼿机的辐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称为有源测试。
OTA(Over The Air)测试就属于有源测试。
⽆源测试侧重从⼿机天线的增益、效率、⽅向图等天线的辐射参数⽅⾯考察⼿机的辐射性能。
⽆源测试虽然考虑了整机环境(⽐如天线周围器件、开盖和闭盖)对天线性能的影响,但天线与整机配合之后最终的辐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如何,从⽆源测试数据⽆法直接得知,测试数据不是很直观。
有源测试则侧重从⼿机整机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考察⼿机的辐射性能。
有源测试是在特定的微波暗室中测试整机在三维空间各个⽅向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更能直接地反映⼿机整机的辐射性能。
CTIA(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 and Internet Association)制定了OTA(Over The Air)的相关标准。
OTA测试着重进⾏整机辐射性能⽅⾯的测试,并逐渐成为⼿机⼚商重视和认可的测试项⽬。
1.2OTA测试的⽬的⽬前只有通过FTA(Full Type Approval)认证测试的⼿机型号才能上市销售,在FTA测试中,射频性能测试主要进⾏⼿机在电缆连接模式下的射频性能测试;⾄于⼿机整机的辐射发射和接收性能,在FTA测试中没有明确的规定,⽽OTA测试正好弥补FTA测试在这⽅⾯测试的不⾜。
智能终端产品射频测试规范
智能终端产品射频测试规范文件版本:文件编号:制定部门:制定日期:智能终端产品射频测试规范一、目的通过切实有效的测试和验证,确认产品是否存在射频方面的缺失,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智能终端产品射频方面的检测。
三、职责、权限1.相关单位、供应商提供产品相关技术数据及技术支持,测试负责提供测试工具等;2.项目相关负责人应提供样品3pcs,产品规格书、供应商测试报告各1份,给测试部门;3.测试负责相关的测试指导文件制定及执行测试;4.测试过程中所发生的异常,由测试初步分析,并通报给研发、采购等相关单位,相关单位应尽速协助处理,并提出改善对策直至异常排除。
四、定义1.CR:严重缺点(critical defect): 对用户,维修或依赖该产品之个人,有发生危险或不安全结果之缺点;2.MA:主要缺点(major defect): 指严重缺点以外之缺点,其结果或许会导致故障,或实质上减低产品单位之使用性能,以致不能达成期望之目标;3.MI:次要缺点(minor defect): 次要缺点系指产品之使用性,实质上不致减低其期望目的之缺点,或虽与已设定之标准有所差异,但在产品单位之使用与操作效用上,并无多大影响。
五、作业内容1.测试流程1.1收到样品时,需确认外观、标识等与项目负责人提供的纸档文件信息是否一致,并确保测试前样品状态良好;1.2执行测试前,先确认测试项目,并确认每项执行状况及进度;1.3测试中如遇实验异常时,保留异常现象,请研发、供应商确认并要求协助解决;1.4测试完成后提供测试报告。
2.测试要求2.1所有测试样品须保证功能、外观及结构符合设计规格;2.2样品的测试数据将被保留,便于与以后所测参数对比和追溯。
六、参考标准1. EN550222. EN3003283. EN61000-3-2、EN61000-3-3七、测试内容1.Wlan / BT / GPS RF性能测试1.1 WIFI Physical Layer Test(物理层测试)1.2 WiFi Power Consumption(功耗测试)1.3 WiFi Antenna (天线测试)2.BT Physical Layer Test(物理层测试)2.1 Transmit Test(发射测试)1.1 Output Power(输出功率)1.2 Power Control(功率控制)1.3 Initial Carrier(初始载波容差)1.4 Carrier Drift(载波漂移)1.5 Single Sensitivity(单时隙灵敏度)1.6 Multi Slot Sensitivity(多时隙灵敏度)1.7 Modulation Characteristic(调制特性)1.8 Max Input Level(最大输入电平)2.2 EDR Transmit Test(增强速率传输测试)1.1 EDR Relative Transmit Power(发射功率)1.2 EDR Carrier Frequency Stability and Modulation Accuracy(载波频率稳定性和调制准确度) 1.3 EDR Differential Phase Encoding(相位微分编码)1.4 EDR Sensitivity(灵敏度)1.5 EDR BER Floor Sensitivity (误码率门限灵敏度)1.6 EDR Maximum Input Power(最大输入功率)2.3BT Power Consumption(功耗)3.GPS RF Performance Test(性能测试)3.1主要项目:3.1.1 Conducted Sensitivity Testing(接收、定位灵敏度)3.1.2 Wireless Hot Start FIX TTFF(Time to First Fix) Testing(热启动)3.1.3 Wireless Warm Start FIX TTFF(Time to First Fix) Testing(温启动)3.1.4 Wireless Cold Start FIX TTFF(Time to First Fix) Testing(冷启动)3.1.5 Wireless Position Accuracy Testing(定位精度)3.1.6 可见卫星数3.1.7 C/No(载噪比)3.1.8 追踪灵敏度3.1.9 功耗3.2 GPS性能指标测试3.2.1灵敏度测试3.2.2冷启动定位时间测试3.2.4输入信号强度测试3.2.5定位精度测试3.3 GPS定位性能外场主观测试3.3.1定位时间测试3.3.2接收到卫星的数量及对应的CN值测试3.4 GPS耗电流测试3.5测试附图3.5.1附图一3.5.2附图二3.5.3附图三GPSCableMobile PhoneGPS CableCurrentMeasurementGPIB CableUSBCable3.6参考标准及缩略语3.6.1参考标准GPS测量规范 GB/T 18314-20013.6.3 Conducted Sensitivity(传到灵敏度)备注:1. c/N:信号的能量和噪声能量的比值,用来表征信号的强弱,越大启动的越快,tracking的越好,单位是dB-Hz;2.灵敏度的计算公式:S=-174dBm+10*log(RF BW)+Eb/N0+NF = -111 + Eb/N0+NF;Required Eb/N0 = C/N - 10log(RF BW) = 17 - 63 = -46 dB;NF是接收机从天线到基带的级联噪声系数;灵敏度S= -111 + Eb/N0+NF=-111-46+NF=-157+NF(一般为3);GPS RF BW: 2.046 MHz伽利略系统接收器 RF BW: 4.092 MHz3.捕获灵敏度: GPS接收机冷启动后能搜到星的卫星信号最低发射功率4.跟踪灵敏度: GPS接收机搜到星后,能定位的卫星信号最低发射功率3.7 FIX TTFF(Time To First Fix) (首次定位时间测试记录)4.GSM/WCDMA/CDMA2000/TD-SCDMA 4.1 测试项目和标准:4.2 目前常用的手机频段分布:4.3 3G天线电性能指标:4.4 目前常用的移动终端各频段组合:。
TD-LTE_IPv6终端测试方案(MiFi&CPE分册) V1.1
中国移动T D-L T E I P v6终端测试方案(M i F i/C P E分册)C h i n a M o b i l e I P v6T e s t P l a n f o r T D-L T ET e r m i n a l s(M i F i/C P E)版本号:1.0.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前言本测试方案主要用于测试TD-LTE MiFi/CPE终端的IPv6 功能以及与网络的兼容性。
本方案版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具体技术细节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究院解释。
未经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复制或拷贝本方案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本方案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究院本方案主要起草人:目录1、范围 (4)2、规范性引用文件 (4)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4、测试相关要求 (5)4.1网络拓扑 (5)4.2BIH/PNAT测试环境 (5)5 基本测试 (6)6 MIFI/CPE IP地址分配 (16)7 切换测试 (28)8 典型异常状态测试 (46)9 BIH/PNAT 测试 (52)1、范围本方案规定了中国移动TD-LTE MiFi/CPE类终端IPv6功能的相关测试内容及方法,供中国移动内部和厂商共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IPv6过渡总体技术要求》、《中国移动IPv6终端技术要求》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4、测试相关要求4.1 网络拓扑4.2 BIH/PNAT测试环境5 基本测试6 MiFi/CPE IP地址分配7 DNS测试8 重选测试9 性能测试10 MTU功能测试11 典型应用场景12 典型异常状态测试。
2GHz_WCDMA_终端设备常见射频测试项目
2GHz WCDMA 终端设备常见射频测试项目(一)2009年1月7日,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3家运营商同时发放3G牌照,WCDMA商用8年后终于踏上了中国之路。
摩尔实验室(MORLAB)本期向大家简单介绍下WCDMA终端常见的射频测试要求。
目前中国WCDMA终端设备进网测试所参考的标准主要是YD/T 1548.1《2GHz W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测试方法(第二阶段)第一部分:基本功能、业务和性能测试》,其标准中包含的典型射频测试项目主要有:发射机测试、接收机测试、复杂传播环境下的性能测试以及无线资源管理性能测试。
其中WCDMA发射机RF测试包括:•发射功率•频率误差•输出功率动态范围–开环功控,内环功控,输出功率的失同步处理•发射开/关功率–发射开/关时间模板,传输格式组合的改变,上行压缩模式的功率设置•输出RF频谱辐射–占用带宽,频谱辐射模板,邻道泄露功率比,杂散辐射•发射互调•发射调制特性–矢量幅度误差,峰值码域误差,终端相位非连续性WCDMA接收机RF测试包括:•参考灵敏度电平•最大输入电平•邻道选择性•阻塞特性•杂散响应•互调特性•杂散辐射在本期中讲述其中的最大发射功率和频率误差测试,其他测试项目会在后续文章中介绍。
手机发射机RF测试系统配置如下图所示:图1测试系统模拟器参数设置:表1注:除特别说明,一般采用12.2 kbit/s的参考测试信道,上行功率控制设为开启状态。
表2(一)WCDMA最大发射功率测试1. 测试目的:验证用户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误差不超过容限值,避免用户终端最大发射功率过大会干扰其他信道或其他系统,或其最大发射功率过小会缩小小区的覆盖范围。
2. 测试条件:1)使用射频线将手机和系统模拟器按照图1连接,需要注意RF线的补偿。
2)按照通用呼叫建立一个呼叫。
3)将手机置于回环测试模式下进行测试。
3. 测试步骤:1)设置并持续给手机发送上升功率控制命令;2)通过测试仪器测试手机的输出功率,输出功率在一个传输时隙上被平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终端测试项目定义及测试目的
4.1 发射机特性测试指标
发射机特性测试项目覆盖UE发射功率(最大输出功率、频率稳定度、输出功率动态范围、射频发射、发射互调特性、发送调制等6个方面。
其中输出功率动态范围包括:开环功率控制、闭环功率控制、最小输出功率、输出功率的失同步处理、发射关功率、发射开/关时间模板等6个小项。
射频发射包括:信道带宽、频谱发射模板、邻道泄漏抑制比、杂散发射等4个小项,其中信道带宽属于带内发射,其它属于带外发射。
发送调制包括:误差矢量幅度、峰值码域误差。
(1UE最大发射功率(单码道
定义:UE最大发射功率是指UE在无线接入模式下,最少在码片速率(1+α倍频带内能发射的最大功率。
测量时长是不包括保护时段的发射时隙。
测试目的:验证UE的最大发射功率误差不超过容限值。
UE最大发射功率过大会干扰其他信道或其他系统,而UE最大发射功率过小会缩小小区的覆盖范围。
(2频率稳定度
定义:频率稳定度是指一个UE射频发射的已调载波频率与BS射频发射的已调载波频率之间的差值。
测试目的:验证UE的发射机载波调制的精确度。
该项目测试考察UE接收机从接收到的信号中获取正确频率信息的能力,获取的频率信息会被UE发射机使用。
(3上行开环功率控制
定义:上行开环功率控制是设置UE的UpPCH的发射电平到特定的值。
UE 开环功率定义为在一个时隙或者发射机开机时间内的根升余弦滚降滤波器测量的平均功率。
测试目的:验证UE开环功率控制的容限是否超过指标要求。
该项目测试强调UE接收机在接收动态范围内正确测量接收功率的能力。
(4上行闭环功率控制
定义:上行闭环功率控制是指UE发射机根据在下行链路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功率控制命令(TPC而对UE发射机输出功率作出调整。
测试目的:验证UE闭环功率控制步长符合指标要求,考察UE是否能够正确地获得TPC命令。
(5最小输出功率
定义:最小输出功率是指功率控制设置为输出功率最小值时的UE的发射功率值。
该功率为不包括保护时段的一个时隙内的平均功率。
测试目的:验证UE最小输出功率是否小于-49 dBm,避免超过指标要求的最小输出功率会增加对其他信道的干扰和减小系统容量。
(6输出功率的失步处理
定义:UE靠监视DPCH的质量来探测物理层中信号是否丢失。
测试目的:验证UE检测DPCH信道的质量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其发射机的开或关的能力。
(7发射关功率
定义:发射关功率是指当UE发射机关闭时,在根升余弦滚降滤波器的一个码片上测得的平均功率。
测试目的:验证UE的发射关闭功率是否小于-65 dBm。
超过指标要求的发射关功率会增加对其他信道的干扰和减小系统容量。
(8发射开/关时间模板
定义:UE发射机从打开到关闭,以及从关闭到打开的过程中,发射功率电平变化所对应时间的变化。
对于单一时隙发射,该发射时间不包含该时隙的保护间隔。
对于连续时隙发射,该时间由发射的第一个时隙起始时间至最后一个发射时隙的结束时间,但不包含最后一个时隙的保护间隔。
测试目的:验证UE发射开/关的过程与时间的关系是否符合标准的规定。
超过指标要求的发射开/关响应误差会增加对其他信道的干扰或本信道上行链路的发射误差。
(9占用带宽
定义:占用带宽是指以指定信道的中心频率为中心,包含总发射功率99%能量时所对应的频带宽度。
TD-SCDMA基于1.28 Mchip/s码片速率的占用带宽为1.6 MHz。
测试目的:验证UE的占用带宽是否符合指标要求,避免超过指标要求的占用带宽增加对其他信道或其他系统的干扰。
(10频谱发射模板
定义:UE的频谱发射模板要求应用于载波频率以外0.8 MHz到4 MHz范围内的频段。
带外发射的基准是相对于1.28 MHz带宽上用户终端的根升余弦滚降滤波器滤波平均功率。
测试目的:考察UE的发射功率是否超过标准要求,避免超过指标要求的频谱发射模板增加对其他信道或其他系统的干扰。
(11邻道泄漏抑制比
定义:邻道泄漏抑制比(ACLR是指配信道的根升余弦滚降滤波器滤波后的平均功率与相邻信道的根升余弦滚降滤波器滤波后的平均功率之比。
测试目的:考察UE发射时的ACLR值是否超过标准要求,避免超过指标要求的ACLR增加对邻近一两个信道或其他系统的干扰。
(12杂散发射
定义:杂散发射是指除去带外发射(频谱发射模板和ACLR对应的频段,由谐波发射、寄生发射、交调以及频率转换等引起的无用发射效应。
测试目的:考察UE杂散发射值是否超过标准要求,避免超过指标要求的杂散发射在距载波频率4MHz以外的频段内增加对其他系统的干扰。
(13发射机互调
定义:发射互调特性是指有用信号和通过天线进入发射机的干扰信号共同存在时,发射机对由非线性器件产生的互调信号的抑制能力。
对于发射互调特性,其最低要求是:当用户终端相距较近时发射易于产生互调产物,这些互调产物将作为有害信号进入用户终端或者基站的接收频带。
当外来的连续波干扰信号电平小于有用信号的电平时,用户终端互调衰减定义为有用信号的根升余弦滚降滤波器测量平均功率和互调产物的根升余弦滚降滤波器测量平均功率的比值。
测试目的:考察UE的发射互调是否超过指标要求,避免超过指标要求的发射互调在附近有其他发射机存在时增加本信道上行链路的发射误差。
(14误差矢量幅度
定义:误差矢量幅度(EVM是指测量波形与理想调制波形之间的矢量差。
两个调制波都通过滚降系数α=0.22,带宽为1.28 MHz的匹配根升余弦滤波器。
两个波形进一步通过选择频率、绝对相位、绝对幅度及码片时钟定时进行调制,从而使误差向量最小。
EVM定义为用平均误差矢量信号功率和平均参考信号功率之比的均方根,用%来表示。
测量时隙为一个间隔。
测试目的:考察UE能否产生足够精确的波形使误差矢量幅度不超过17.5%,避免超过指标要求的EVM增加本信道上行链路的发射误差。
(15峰值码域误差
定义:码域误差是按特定扩频因子将矢量误差功率计算到码域。
每个码道的码域误差是该码字矢量误差的平均功率与基准波形平均功率之比,以dB表示。
峰值码域误差是所有码域误差中的最大值。
测量的间隔是一个时隙。
此要求仅限于多码道传输。
测试目的:考察UE的限制码道间的串扰使峰值码域误差是否超过-21 dB,避免超过指标要求的峰值码域误差增加本信道上行链路的发射误差。
4.2 接收机特性测试指标
接收机特性测试项目覆盖了7个指标内容:参考灵敏度电平、最大输入电平、邻道选择性、阻塞特性、杂散响应、接收互调特性、接收机杂散发射。
(1参考灵敏度电平
定义:参考灵敏度是指在误比特率不超过特定值的情况下,UE天线端口处接收的最小平均功率。
测试目的:考察UE的参考灵敏电平,避免参考灵敏电平过高减少基站的覆盖距离。
(2最大输入电平
定义:最大输入电平是指在不降低误比特率性能的情况下,UE天线端口处接收的最大输入功率。
测试目的:考察UE在给定条件下(无干扰、无多径传播的最大输入电平,若最大输入电平过低会对UE在基站的近距离的通信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3邻道选择性
定义:邻道选择性是接收滤波器对载波信号的滤波衰减和对相邻信道信号的滤波衰减的比例,体现了终端在邻道有干扰信号存在时接收有用信号的能力。
测试目的:考察UE的邻道选择性性能,避免邻道选择性过大造成本信道解调的干扰。
(4阻塞特性
定义:阻塞特性是指其它频率(除去邻道频率和杂散响应频率存在大的干扰信号条件下,接收机接收有用信号时,控制性能下降不超过给定恶化限值的能力。
测试目的:验证UE接收机在除杂散响应和相邻信道之外的频段上存在干扰信号时对有用信号的解调能力。
(5杂散响应
定义:杂散响应是指存在由其它频段的非调制连续波干扰信号引起的接收机性能下降不超过一个特定值的情况下,接收机在指定信道上接收有用信号的能力。
该无用连续波干扰信号的频率是不满足阻塞特性限制的其它任一频率。
测试目的:验证UE在其它频点上存在CW干扰信号时在载波频点上接收有用信号的能力。
(6互调特性
定义:接收互调特性是指存在两个或多个与有用信号有特定频率关系(它们的互调产物刚好落在有用信号带内的干扰信号的情况下,接收机在指定信道上接收有用信号而性能恶化不超过给定恶化限值的能力。
测试目的:考察UE接收机抗互调干扰信号的能力。
(7杂散发射
定义:接收机杂散发射功率是指UE 的接收机产生或放大的能到达天线接头处的杂散功率。
测试目的:UE接收机抑制接收机中产生或放大的杂散信号功率的能力。
4.3 接收机性能测试指标
接收机性能测试指标主要包括DCH解调和下行功率控制。
其中DCH解调包括一个静态传播条件、三个不同的多径衰落传播条件。
DCH解调测试用于验证接收机在静态传播条件和不同的多径衰落传播条件下接收有用信号、邻道信号和邻小区信号的能力。
下行功率控制考察 UE 接收机以尽可能小的功率达到网络要求的链路质量的能力(关于 UE 终端的相关的测试方法,鉴于相关标准均有详细的描述,可参照3GPP 和相关 YD/T 等标准,本文就不再作详细的介绍)。